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三戒教案设计

三戒教案设计

2025-01-16 09:01: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uc_d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三戒教案设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戒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三戒教案设计

篇1:三戒教案设计

三戒教案设计

重点理解

1.《三戒》既为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三则寓言寓意各是什么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写恃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力作仗恃,在家犬面前放纵胡为,但一旦失去主子之势,便被外犬吞食。作者显然是以麋影射那些依仗主子之势而恃宠放纵的奴才,讥讽他们可怜的心态和可悲的命运。

(2)《黔之驴》:

参考:写徒有其表的蠢驴,讽刺了外强中干的小人。

解析:“黔之驴”从外形看是个庞然大物,神气活现,但它愚蠢无能的真相暴露后,便难逃死亡的命运。这个形象讽刺了那些虚有其表而外强中干的人,他们只能利用表面的强大一时吓唬别人,其结局是可悲的。

(3)《永某氏之鼠》:

参考:写猖獗一时的恶鼠,斥责了作威作福的人物。

解析:因“某氏”的庇护,老鼠作恶,肆无忌惮;新房主的到来给了它们致命一击,被彻底消灭。鼠的这一形象无疑是影射那些在当政者庇护纵容下为非作歹、危害社会的小人,他们自以为“饱食而无祸”,但只能逞恶一时,结果成为发臭的腐尸。

2.《三戒》作为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的作品,除了对麋、驴、鼠所代表的三种世态人情的揭露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在其中?

参考:有其他感情因素的存在。

解析:《三戒》重在对“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之辈进行揭露讽刺,以期引起人们的警戒。但作为作者革新失败被贬之时的作品,矛盾复杂的心态也不无流露。作品中隐晦地表现出对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的上层人物的批判;对身居皇位却不能惩恶扬善、体察民情的皇帝的.不满……正是在这种“主子”的护佑下,鼠、麋之辈才得以猖獗一时,危害一方;蠢驴之类,才得以身居高位,显赫一时。

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就保存了大量的寓言,柳宗元的寓言与之有何不同之处呢?

参考:在柳宗元之前,寓言大抵只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作论说的例证,柳宗元的寓言则摆脱了这种依附性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解析:柳宗元的寓言较之先秦寓言,形象更为完整,情节更为曲折生动,寓意也更为深刻,而且具有针对性,他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篇2:美发“三戒”

一戒干洗头发。

在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痴迷于干洗头,一时间,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挂出来了干洗头发的招牌,很多人都认为干洗头发方便、快捷,更没有人对干洗头发提出过质疑,很多人也很乐于接受这种洗头的方式。但实际上,将洗发水直接倒到人们干燥的头发上,不停的揉搓大约一刻钟左右,由于头发原本就干燥,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直接将洗头水倒在头发上,洗发水中的活性成分会渗入人们的发质,经过简单才冲洗是不可能将这些活性剂冲洗掉,会残留在人们的头发中,破坏头发的角蛋白,导致人们的头发没有了光泽,变得干枯。

二戒染前洗头。

现代社会,很多女性喜欢自己的头发会经常“变色”,或者是因为长有白头发,而经常喜欢去美容美发店去染发。很多美容美发店的师傅们,习惯在染发前给顾客洗头或者是用小喷壶往顾客头发上喷水,以使得头发得到充分的湿润,然后更方便往头发上涂抹染发膏。可是,这些美发师可能没有想过,这些染发膏,之所以能够染色,是因为其含有的染料前驱体及中间体小分子渗入头发的皮质内,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聚合呈染料大分子,这样才能保证在顾客染发后洗头不至于从头发中再洗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染发后颜色持久。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头发的吸收能力如同我们人已经吃饱了饭一样再让他吃,吃不进去,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头发在之前就已经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再让其吸收染料分子,其吸收效果自然不好,就会导致染色肤浅,颜色很快就会消退。

三戒漂浅加热。

在进行头发漂浅的过程中,不少美容店的美发师们,特别喜欢直接用蒸汽罩直接对着顾客的头发进行加热,这样以便能加快进度,缩短时间。但是,需要提醒美发师们注意的是,我们国人的头发大都颜色较深,比外国人的头发更不容易漂浅,有时甚至需要漂浅两次、三次才能达到效果,如果直接对着头发用蒸汽罩漂浅,会导致顾客的头发变得干枯,易断,而且对头皮的刺激也很大,因此,加热漂浅是绝对禁止的,应该在室温下进行。

篇3:柳宗元三戒

柳宗元三戒

三戒(并序)

[唐]柳宗元

【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作者借麋、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注释】

[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别的东西来逞强。

[3]干:触犯。

[4]怒:激怒。

[5]窃时:趁机。肆暴:放肆地做坏事。

[6]迨[dài代)及,遭到。

[7]麋(mí迷):形体较大的一种鹿类动物。

[8]临江:唐县名,在今江西省清江县。畋(tián田):打猎。

[9]麑(ní泥):鹿仔。

[10]怛(dá达):恐吓。

[11]就:接近。

[12]良:真,确。

[13]抵触:用头角相抵相触。偃:仰面卧倒。仆:俯面卧倒。

[14]俯仰:低头和抬头。

[15]啖(dàn但):吃,这里是舔的意思。

[16]狼藉:散乱。

[17]黔(qián钳):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四川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18]慭(yín银)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9]荡:碰撞。倚:挨近。

[20]跳踉:腾跃的样子。(hǎn喊):吼叫。

[21]类:似乎,好象。德:道行。

[22]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23]畏日:怕犯日忌。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

[24]生岁直子:出生的年分正当农历子年。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属鼠。直,通“值”。

[25]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26]仓廪(lín邻):粮仓,庖厨:厨房。

[27]恣:放纵。

[28]椸(yí 移):衣架。

[29]累累:一个接一个。兼行:并走。

[30]窃啮(niè):偷咬东西。

[31]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

[32]阖(hé合):关闭。

篇4:柳宗元《三戒》赏析

柳宗元《三戒》赏析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篇5:柳宗元三戒赏析

柳宗元三戒赏析

《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蕴含着深刻道理。

《三戒》原文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其一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其二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其三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三戒》译文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其一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其二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像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可是由于多疑、畏惧,最终也不敢先下手为强;如今出现这种结局,难道不可悲吗?

其三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一个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那个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那个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那个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那个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篇6:柳宗元的三戒

柳宗元的三戒

柳宗元的三戒是非常出名的寓言三则,柳宗元的三戒分别讲述什么呢?柳宗元的三戒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篇7:我家“三戒”作文500字

我家“三戒”作文500字_小学生作文

我生活在幸福的三口之家,我家每人都有一个外号,爸爸是“烟鬼”,每天都要吸好多烟;妈妈是“购衣服狂”,每次去市里都要买新衣服;我是“零食大王”,一天到晚在家不空嘴。有一天引起了“三戒”**。妈妈烧好了晚饭叫我下楼吃,我扔下包装袋,舔舔手指说:“我吃不下,我已经吃了很多的好东西。”妈妈却一定要我吃点,说:“光吃零食是不长肉的',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不吃饭呢?”爸爸也凑上来说:“是啊,光吃零食没有营养的,如果你不吃饭,以后别想让我给你买好吃的。”我一听不买好吃的,就撅着嘴说:“哼,你不给我买零食吃,那你也不准买烟抽!”妈妈一听乐了,连忙拍拍爸爸的肩说:“对,对,女儿说得对,吸烟是有害健康的,以后你也尽量不要抽了。”一听不抽烟爸爸暴跳如雷:“这怎么行,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妈妈又说:“什么快活不快活的,二三十块钱一包烟,打火机点几下就没了,还不如省下买衣服穿呢!”妈妈不说还好,一说简直像炸开了的油锅,他和爸爸争论不休。 “我就喜欢吸烟,怎么了?” “吸烟太浪费了,又对身体没好处……” “你少说浪费,瞧瞧咱家的衣柜,全都是你的衣服,每件穿了一两次就放着了。” ……我见爸爸妈妈谁也不肯让谁,谁都有道理。思索了一会儿,我痛下决心,宣布:“停止争论,我家实行三戒政策;一是我从此戒掉零食,多吃饭;二是爸爸戒烟;三是妈妈少买衣服,同意的举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看我这个小公主发话了,就都慢慢举起了手。“好,此规定从现在开始实行,不得违反。”我又连忙拿出笔和纸要求一家人签下字据,作为证明。从此我们三人相互监督,实行好家庭“三戒”,很多次我都想伸手拿零食吃,但想起字据,想起爸爸烟瘾难受的样子,我只能忍着。我想爸爸妈妈的内心肯定也是这样的。

但愿我家的“三戒”能实行到底,把省下的钱用得有意义!

篇8:柳宗元《三戒》原文及注释

柳宗元《三戒》原文及注释

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则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⑤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为哉!

(选自唐.柳宗元《三戒》)

[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②畏日:忌日。迷信的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拘束忌讳。 ④椸(y ǐ):衣架。 ⑤为态:活动状态。

[文化常识]

说“生肖”。中国人有“生肖”的.习俗。即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也叫十二属相。如子为鼠(即子年出生的属相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如今年公历为 年,农历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子属鸡;明年农历为戌年,生者属狗;后年则属猪。以下周而复始类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由是 ③完 ④率

⑤啮 ⑥徙 ⑦假 ⑧阖

⑨隐 ⑩已 ⑾恒

2.翻译:①仓禀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②昼则累累与人兼行

③是阴类恶物也

④购僮罗捕之

参考答案:永某氏之鼠

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长久

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竟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雇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

篇9: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有网友在网上提出了xxx水平如何的问题。我是不会做武断地论断他人。看人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看法,上帝有上帝的主见。我这个蒙古人从不仰视权威,在我的眼里权威也是人。什么是权威?我理解权力加贡献是权威。具体到当前人们关心的元青花来说,要是真专家应该能够辨认真假元青花才是。《吕氏春秋。赞能》中说“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江西景德镇的黄云鹏有辨认元青花的记录。还有谁?我真的见过相当有名的专家。她见了元朝的诗词,竟然说出“元朝是蒙古人当政的,他们还会用毛笔写诗词?”的胡话来。你看这个专家的水平怎样?我想到了“黔驴技穷”、“黔驴之技”的成语故事。黔地无驴,有人带了一头驴去,放牧在山下。老虎见到它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就躲在林间观察。驴一叫,老虎非常惊怕,以为要吃自己。但往来观看,觉得驴并无特别本领。就靠近它,并戏弄它,驴大怒,用蹄子踢虎。老虎因而大喜,估计驴的技能不过如此,于是就跳上去把驴子咬死了。我没有见这位专家以前很迷信她的,见了以后才明白这位神仙的技能不过如此而已。元青花问题上国内专家与藏家同一个起跑线上,对任何一个专家没有必要迷信。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力。不要仰视专家。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专家。一种是有博物馆背景的,哪怕在博物馆当过保管或者看过大门也行,这是头等专家;第二种玩图片的,把一些各地的图片或材料汇集成册,贴了自己的大名出版过著作。这属于二类专家。第三种是玩瓷片的。搜集了几个瓷片,动不动拿出来,在别人面前摆弄摆弄,装扮成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属于三类专家。有博物馆背景的专家一般不认馆藏之外还有国宝。玩图片的专家就认图录上的那几个,碰到没有见过的都是臆造品。因为他出书时没有动过多大脑筋,搞不好把高安的几个元青花混杂在景德镇现在做的元青花里他还不一定能辨认出哪个真,哪个假。玩瓷片的专家咀上老挂着“看我的瓷片!”一句。再追问时,他只会摇头不言语。因为他内心里象竹子般地空,实在是没有可倒出来的东西。他们象街头上的算命先生一样,挂着鉴定文物的烂布条,贪婪地收罗着信男信女拜佛的香火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自己没有藏品。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毒品的危害。不相信自己眼力的人不会有藏品的。当让他拿出真品来货比货时他就立刻露馅。信男信女们听着,还有必要抱你那个宝贝疙蛋,让他们来算命测运吗?啊弥陀佛!

元青花的辨认上,馆藏派“稍逊风骚”;玩图片者“略输文采”;玩瓷片的,只识碎片元青花。他们没有完整器,他们不认识完整器。所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代需要孙瀛洲那样的既是收藏家,又是鉴赏家多多产生。这一点,寄希望于广大古玩商和藏家朋友。

我们需要黄云鹏那样既能慧眼识宝,又能把“鬼谷子下山”造出假的来的能人。从造假者营垒中叛变过来,参加元青花研究革命队伍中的“叛逆者”,经过磨练,有可能成为最棒的鉴定专家!能够修复古陶瓷的能人,如果努力,也能够成为很好的专家。革命不分出身成分;革命不分先后。革自己命的革命者最好!

人怕出名,猪怕壮。希望老专家不要吃老本,要学到老,要与世俱进。本人无才,所以,对有学问的人,我是十二分尊重。我一再呼吁中国的霍布逊、波普请你们站出来!元朝的蒙古人中写毛笔字的有康里夔夔,写诗词的就多了。今日,我把伯颜的两首诗摘录在此,与那位专家先生一起朗读。先生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篇10:柳宗元的《三戒》教案

柳宗元的《三戒》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文言文的欣赏方法和角度

学习课文中简练的写法

学习文中存在的倒装、省略等文言现象,会翻译重点词语

理解文中寓意,知道“君子三戒”

【教学重点】

文中文言现象的理解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结合

【教学目的】

了解文言文的欣赏方法和角度

学习文中存在的倒装、省略等文言现象,会翻译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文中文言现象的理解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欣赏的角度

【教学方法】

讲授和讨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前面学过的现代文阅读和欣赏导入到文言文。再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记得的文言文名句,提问:为什么这些句子会让人记忆深刻呢?

二、讲解文言文欣赏的角度

学习文言文,如果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上,未免太可惜了。因为,在文言文中,我们能获得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有言道:“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对于我们来说,文言文至少存在着两大魅力:一是语言的魅力,作为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的语言与我们今天的语言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之缘。二是内涵的魅力,流传至今的文言文大多是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所在。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欣赏,,去品味。这样,在赏读中,不仅能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档案,分享前人创造的文化和科学财富,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提升。

如何赏读文言文呢?我们可以从精妙的语言与丰富的内涵两大方面着手。

1、欣赏古人的精妙语言

中华数予年文明,绝大部分都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要能倘徉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必须首先学会欣赏文言文的语言。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语言的欣赏。

(一)欣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语言

古代语言是现代语言:的源头,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传承关系。文盲文中的许多语盲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依然广为运用。这些至今仍活在现代汉语中的语言是文言文语言中的“精华”部分,也是我们欣赏韵重点。

如:出自柳宗元寓言(黔之驴》的成语“黔驴技穷”,千百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习用。 在欣赏这些语言时,会有一种“如见故友”的感觉,同时也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收获,因为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它的出处或原意,无疑增添了新的知识,提高了文化素养。

(二)欣赏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 ’’

常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如柳宗元(三戒)中的《临江之麇》,全文只用了122个字,就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将故事的曲曲折折叙述得引人人胜,将故事中蕴涵的哲理揭示得发人深省,足见古人驾驭文字的功力。

韵律和谐、节奏铿锵。常用整齐的句式写成精美的文章。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欣赏古文的丰富内涵

优秀的文言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在阅读品味、欣赏咀嚼的过程中,我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其精神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素养积淀。文言文阅读欣赏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增长知识,还在于净化思想,提高修养等方面。孔子倡言阅读“六经”的“教化”功能:“其为人

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经解》)王充宣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论衡·佚文篇》)赏读优秀作品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

赏读古代一些包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如读柳宗元的《三戒》,能让我们从故事中联想到生活中有一些人就是如此,“行事不知推己之本”,领悟到如果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任性妄为,凌蔑外物以逞志,结果必将是自蹈祸难之中。

三、学习三戒第一篇《临江之麋》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重点字句讲解

省略句:

(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自是日(主人)抱(麋)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麋)与之戏

倒装句:

以为犬良我友 以为犬我良友

见外犬在道甚众 在道见甚众外犬

3、师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紧扣原文

4、布置思考:这篇寓言有什么寓意?

【板书设计】

1、欣赏古人的精妙语言

2、欣赏古文的丰富内涵

省略句:

(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自是日(主人)抱(麋)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麋)与之戏

倒装句:

以为犬良我友 以为犬我良友

见外犬在道甚众 在道见甚众外犬

知识扩展:《三戒》并序(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10〕。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篇11:柳宗元三戒原文和翻译

柳宗元三戒原文和翻译

【原文】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译文】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

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大叫一声,把老虎吓得逃得远远的,以为驴子将要咬自己,极为恐惧。然而来回观察驴子的样子,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后来老虎更听惯了驴子的叫声,再走近驴子,在它周围徘徊,但最终还是不敢上前拚搏。又稍稍走近驴子,越发轻侮地开始冲撞冒犯,驴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来踢。老虎见了大喜,心中计算道:“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跃怒吼起来,上去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尽了驴子的肉,然后离去。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篇12:人生三戒作文800字

人生三戒作文800字

《论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三句话,从浅里看,是讲究养生,但千年以来也被儒家子弟们广泛应用到“修心”上。在下不才,想把这三戒引用到生活中。

先说戒色。我有一个同事,三十多岁,已成家,身边有美丽的妻子,有孩子,一家三口是其乐融融。结婚没几年,他耐不住寂寞,喜新厌旧,瞒着自己的老婆,和一位女同事勾搭上。他的妻子知道后,提出和他离婚,带着孩子走了。时间一长,那女的看他身上无油水可沾,一脚踹了他。这位同事真是一生打雀,到头却被雀啄。他心灰意冷,回头去找自己的老婆,老婆也不原谅他。最后闹了个妻离子散。可叹!

再说戒斗。我在医院认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正在住院。老者做屋和邻居发生纠纷,邻居的儿子推了他几掌。他的'侄儿听说叔叔受欺负,带一车人过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打进邻居家。谁知,邻居家也不是善类,拿起锄头、棒子等,都参与械斗。一仗下来,他的侄儿脚打跛了,邻居儿子手打断了,轻伤的还不知多少。试想一下:如果那位老者的侄儿理性处理这件事,来个先礼后兵,结果也许就不会这么糟糕,更不会闹下终生残废。可悲!

还说戒得。老家村里有一位老书记,是大集体时期的书记,办事有点过火,得罪了许多同村人。后来他随儿子去了城里。有一天,他想回到老家转转,顺便在口袋里装几包好烟。他从村头走到村尾,从村尾转到村头,村里的老少没一个人理他。他当时心想:谁喊他一声,就准备给一包烟。一早晨下来,他一包烟也没送出去。最后只有村东头有一人招呼过他,据说这个人曾经受过他的帮助。他突然顿悟,回到儿子那里,对儿子说:“以后老家无论谁有困难,能帮忙的一定要帮忙。”

在古时候,人们以“三戒”为荣。今天普通人则常常以适应时代潮流为借口,屡屡犯戒,且不以为耻。在戒色方面,总是认为别人的老婆或老公好;在戒斗方面,总是认为搞赢就是硬道理,缺少理智,容易情绪化;戒得,总喜欢拿一叠钱,在别人面前摆谱,装大款,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心态。这一切也许是名,也许是利,也许是权,也许是业!

【三戒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柳宗元三戒原文及翻译

2.应用题(三)(五年级)(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3.应用题(三)(人教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4.色戒观后感

5.戒子书翻译

6.戒醉诗歌

7.戒了诗歌

8.莲花戒散文

9.五年级数学《与复习三》教案设计

10.《三个人一双眼睛》的教案设计

下载word文档
《三戒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