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民族的节日课件:盘王节
“JOY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探秘民族的节日课件:盘王节,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探秘民族的节日课件:盘王节,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 在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乳源,湖南的江华、江永等粤湘桂三省区十县(市)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
盘王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
盘王节的由来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载述.《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瑶。
”“踏摇”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欢度盘王节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节日内容
从《盘王歌》的主要内容来看,大体上包括着以下六个方面:
神话方面
如《盘王大歌》下集中的《远古天地人间》、《洪水淹天》、《雷落地》、《葫芦歌》、《禾王送禾到人间》等歌段(章)都是。
古歌方面
《盘王大歌》上集里面的《盘王出世》、《盘王献计》、《盘王出游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过山根》、《六面词》、《桃源洞歌》、《千家峒歌》、《连州歌》等均属此方面的内容。
劳动生产方面
其中既有反映瑶族狩猎生活的,如《放猎狗》、《立横枪》等;又有表现农耕生活的,如《天大旱》、《种竹禾》;还有描述手工业劳动的,如《鲁班造车》、《长鼓出世歌》等等。
爱情生活方面
诸如《日出早》、《日出中》、《日斜斜》、《歌一段》、《郎老了》、《夜深深》、《大小星》、《月亮亮》、《天地暗》、《相逢贡曲》、《万段曲》、《亚六曲》、《荷叶杯曲》、《夜黄昏》、《梁山伯》等。《盘王大歌》里面情歌的篇目(或歌段)和分量均较重。《盘王歌》虽是祭典歌,但远古时期祀神与生殖对于氏族(部族)的延续和繁荣来说原是相辅相成的(祀神的殿堂外面往往就是交媾的场所),因而,完全可以理解。
瑶族所崇奉的神o方面
如盘古大王、盘王、雷王、雨王、竹王、唐王、刘王、暖王、鲁班、李广、灶王以及翁爷家先等等。这些神o既有瑶族本民族独特的,也有汉、瑶等民族所共有的。它们有力地表明,瑶、汉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原是同源共祖的,又是和睦相处、相互交流的。
生活方面
如《见大怪》、《何物歌》等,均属滑稽歌、谜歌之类。在紧张繁重的劳作或者男女缠绵之情爱的间隙,唱唱此类逗趣的歌,可以调剂生活,增加乐趣。
从上面的简述可以看出,瑶胞千百年来传承的《盘王歌》内容非常广泛,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既是庄严的民族祀典的仪式歌,又是瑶族漫长历史(多为片断)的史歌;既是讴歌生产的劳动歌,也是表现男女愉悦的情歌,还是逗乐的滑稽歌、游戏歌。简直可以说是瑶歌的“集大成”,或者说瑶族的“民族知识总汇”了,充分体现出其史诗古歌的突出特点。自然,不必讳言,其中也夹杂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了解这些,对在衡阳、湘南、湘西南等瑶族地区旅游时有机会参加或接触“盘王节”,会有某些帮助的。
瑶族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瑶族人民祭祀其始祖盘王(盘瓠)的盛大节日。每逢农历十月十六日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篇2: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在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乳源,湖南的江华、江永等粤湘桂三省区十县(市)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载述。《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相传,帝喾高辛王当政之时,皇后娘娘偶染耳病,久治不愈。后从耳中挑出一条金虫,耳疾自愈。不久,用盘子扣于瓠篱中的金虫变成了一只遍体锦纹的龙犬,遂取名“盘瓠”。盘瓠漂亮又乖巧伶俐,深得高辛王及百官们的喜爱。后来,有一个势力强大的番王兴兵作乱,高辛王张榜招贤,许诺谁能擒取番王首级,就将女儿嫁给他。百官摄于番王的势力,无人敢往。
不料盘瓠却只身赴敌,趁番王酒醉之机咬下他的头颅,献于高辛王。高辛王依约将公主许配给他,他也置身金钟之中,愈6日变成人身。婚后高辛王封他为南京石宝殿之王,后人因此称之为“盘王”。但他不贪图荣华富贵,夫妻双双搬入南山,生儿育女,耕猎劳作。高辛王赐其所生6儿6女每人一姓,这便是瑶族最早的十二姓。后来盘王在打猎时被一只山羊撞下山崖而死,他的子孙们繁衍成了瑶族。
盘王生时有灵性,死后亦能护佑其子孙。传说有一年天大旱,瑶寨12姓背井离乡去逃难,途中渡海又遇风暴。危难之时,人们磕头请求先祖保佑,并许下大愿,只要船能平安靠岸,以后年年酬谢盘王。此愿果然灵验,船队于农历10月16日平安靠岸,这一天恰是盘王的生日,人们便互相庆贺,祭祀盘王,还盘王愿。并从此相沿成习,传承至今。
篇3: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盘王节都有哪些传说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载述.《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的盛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篇4: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盘王节都有哪些传说
瑶族民众为什么要在每年农历十月间祭祀盘王并唱盘王歌、跳长鼓舞呢?据至今仍在湖南江华瑶族地区流传的民间传说《十月十六调盘王》中讲,相传在古老的年代,瑶胞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于是,上了岸的瑶民就砍树挖成木碓,把糯米蒸熟舂成糍粑。尔后,大家唱歌跳舞,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从这以后,瑶民就把这一逃讪为“盘王节”。另据流传在宁远县瑶族地区的传说故事《长鼓舞的来历》说,盘王死后,官家欺压、逼迫瑶胞,中夺瑶山岭土。瑶上告状,禀帖(状纸)总到不了金鸾殿(皇帝)那里。后来,聪明的瑶民想了个办法,把禀贴藏在长鼓里面,闯州过府去打长鼓,表演民族民间技艺。这样,瑶民好不容易才到了京城,上了金銮殿,打开长鼓,取出禀贴,才把状告准。以后,过盘王节时,瑶胞就跳长鼓舞,唱《盘王歌》,并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为了使神主高兴,在祭祀盘王时,瑶族民众总是把集体创作、世代传承的本民族史诗古歌《盘王歌》唱、跳于盘王之前。盘王,就是盘瓠,亦即龙犬。也就是说,瑶族是以犬为图腾的民族;《盘王歌》生动地反映了瑶民把盘瓠(龙犬)当作本民族的始祖来崇拜供奉的原始信仰(图腾信仰与鬼魂信仰、祖先信仰结合在一起).《盘王歌》是伴随着世世代代祭祀盘王(或称“还盘王愿”)的礼仪活动而产生并且不断发展的古歌史曲。最初,可能只是一些单纯的祀神短歌,后来,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包含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在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巫师和民间艺术家,不断地把一些新的内容添进来,其中有些是超越本民族宗教信仰的世俗民情方面的东西(如 《彭祖歌》、《石崇富贵》、《梁山伯》、《夜黄昏》等)。于是,《盘王歌》(也称《盘王大歌》)日益变得内容庞杂、篇幅甚大,宗教祭祀与世俗民情混杂拌合,这种情况在其他民族的史诗古歌中是甚为罕见的。
篇5: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盘王节都有哪些传说
盘王节作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大众节庆活动,集瑶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
瑶族崇奉“盘王”或“盘古王”为本民族始祖。盘王节起源于对始祖的祭祀。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盘王节演变成怡祖、娱神、乐人兼有的民间节日。当今盘王节,其形式和内容均有变化和创新:一方面,过去盘王节冗杂繁琐的宗教仪式已经逐步改革,大操大办,糜费繁琐之风也有所节制;另方面,盘王节中表现瑶族文化精粹的歌舞如歌颂其祖先创世、迁徙、耕山、狩猎的《盘王歌》和表现其生产生活的《长鼓舞》等内容得到继承、发展和提高。今天的盘王节不仅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和青年男女寻觅佳偶的契机,节间还举办物资交流、商品展销及各项文体表演竞技活动,观者云集,盛况空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王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盘王节都有哪些传说]
篇6:民族的节日课件
民族的节日课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目标:
1、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
2、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2、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点:
了解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教学难点:
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合作探究、表演法、游戏法等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1)《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视频;(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视频;(3)《爱我中华》音乐;(4)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读诗句,猜节日
1、出示诗句,生诵读后说说诗句中所含的是什么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载歌载舞,同学们,你们想参加这样的节日活动吗?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民族节日之旅, 去感受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民族文化。(板书: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教学傣族的泼水节
1、(出示视频)乐器独奏: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
学生猜猜这是用的什么乐器?(胡芦丝)
葫芦丝是哪个民族过节时少不了的一种助兴的乐器?(傣族)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更是一个迎新的节日。
你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请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学生讲解
3、出示图片:欢乐的泼水节
A.你看到了什么?
B.抽生做泼水的动作。
C.学生阅读书中故事《欢乐的泼水节》
思考:周总理穿着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用这种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
(他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
二、互助学习,资源共享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2、小组自学其他民族节日,填写学习卡。
学习内容:那达慕大会、火把节、开斋节、洛萨节。
时间 | 民族 | 民族节日 | 民俗活动 |
三、了解其他民族节日,体验节日的丰富多彩
全班交流,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交流要点:
(一)那达慕大会
1、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令你最感兴趣的习俗是什么?(赛马、摔跤、射箭。)
2、那是怎样激烈、热闹的场面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
看了刚才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
师结:行呀,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男女老少报名参加,他们都热情欢迎。不过,你可要有足够强健的体魄才行啊!
(二)火把节
1、小组代表介绍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师出示火把节的图片同学们看。
生说从图片中获得的信息。
3、其他组补充介绍关于火把节的传说。
师小结:许多传统节日都是源于美丽的传说,就像火把节,它就包含着喜庆丰收的意义。
(三)开斋节
1、小组代表介绍回族、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2、小组的其他同学补充介绍。(解释开斋节)
师小结:开斋节期间,人们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进食,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人们才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祖先。你知道汉族的哪个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祭祀祖先的吗?
(四)洛萨节
1、小组代表介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洛萨节。
2、学生表演赠送哈达。
3、师介绍赠送哈达的意义。(出示资料)
哈达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一起来了解。那么洛萨节送哈达目的就是为了送去吉祥。送去祝福。
三、拓展研究、乐中学知。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
出示其他民族的节日图片。
2、趣味抢答
3、游戏:民族节日对对碰
四、情感升华
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祖国才会更加强大。音乐声起《爱我中华》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灿烂的文化,面对这么多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你最想说些什么?
(选生回答)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篇7: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文化传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少数民族节日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节、中秋节的图片资料及节日习俗;
二、
1、导入
师: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其实不仅我们汉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精彩。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生:回族、苗族、壮族、彝族、傣族············
师:这些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那你知道这些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生:火把节、泼水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彩的民族节日》。板书:多彩的民族节日
2、活动
让学生整理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习俗的资料:文字、图片、食物等。小组交流讨论。
(1)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在每年的7、8月份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是“游戏”、“娱乐”的意思,在大会上有令人赞叹的摔跤表演、惊险万分的赛马、套马、还有射箭、和歌舞表演。每年的这个时刻,人们会身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或参观比赛。(课件展示大会的场景)
(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们重大的民族节日,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举行,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涌到街头互相泼水以表示祝福。(课件展示泼水节上快乐的场景)
活动: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泼水节的资料,泼水节的由来。
师:虽然现在我们不能在当地泼水祝福,但是我们可以互相做出泼水的动作,来感受他们的快乐心情。
生:互相泼水的动作,感受节日的心情。
(3)互相尊重、互相团结、各民族和谐发展
师:每到重大的民族节日,各民族都会通过各自的方式表演庆祝,当我们的生活习惯与他们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生:互相尊重,
师: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每个民族动人的传说,都代表了人们淳朴、美好的生活愿望,所以我们应该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师:56个民族56种文化,这些多彩的民族节日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经济,也增进了个民族人民的团结。
三、展示讨论: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作为祖国人民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多去了解各民族的节日,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好好学习,弘扬民族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五、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族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泼水节 互相尊重
回族——开斋节
彝族——火把节 互相团结
篇8: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
课程目标:
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分享他们节日的快乐。
2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
通过读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2、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对少数民族节日的有关知识了解的少之甚少,不利于教学的展开,但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大部分孩子家里也有上网查找资料的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交流资料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自主探究的有效性教学。
评价任务设计:
1、在初步了解泼水节及开斋节的活动中运用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2、在小组交流谈论学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时中我们采用了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出示元宵节的视频),知道这是在欢庆什么节日吗?(元宵节)能具体说说它的时间及主要民俗活动都有哪些吗?(你是第一个起来回答问题的孩子你很勇敢)
多热闹的元宵节啊,看火报、吃汤圆、欣赏花灯、看焰火晚会(出示图片组合)已成为我们过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习俗,那在我们汉族除了热闹的元宵节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春节 中秋节、清明节、、、、)还有呢?别着急 今天老师特意给你们请来了一位“节日百事通”(出示视频这都是我们的节日)它可是我们传统节日的专家,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介绍。
怎么样记住了吗?想一想在这些传统节日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节日,它的民俗活动又有哪些?(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听了这么多同学对我们传统节日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的节日真是丰富多彩)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其实不仅我们汉族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那更是精彩,怎么样?想去体验一下他们的节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多彩的民族节日》(出示课题)去感受不同的民族节日风情。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元宵节导入,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印象深刻的传统节日,然后通过《这都是我们的节日》视频,对孩子们进行补充,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们热闹多彩的传统节日,激起他们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泼水节
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们先先走进第一个少数民族,(出示视频泼水节的热闹场景)去感受他们节日的热闹气氛,在欣赏之前我有个小要求: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一会在“眼疾手快比知识”环节希望你能大展身手
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真热闹)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热闹的心情进入眼疾手快比知识环节吧!
眼疾手快比知识
1、通过刚才的视频你能猜出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机会被你抢到了 泼水节 回答正确)(板书)
2、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最传统的节日?(傣族 正确)(板书)
3、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谁愿意交流?
生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泼水节当天人们便涌上街头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你知道的真不少)
生2:我们在低年级还学过一篇文章,叫难忘的泼水节,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情。(你很会学习)
其实关于泼水节,当地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起来看(幻灯片出示抽生读):
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
这下你对泼水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吧,近些年来泼水节一年比一年热闹,汉族兄弟民族和五大洲的宾客纷纷与傣族人民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出示图片)瞧他们的衣服都淋湿了可他们为什么还是那么高兴?(人们在互相祝福 把吉祥之水送给身边的每个人)
(二)、开斋节
刚才我们了解了傣族的泼水节,瞧这组图片向我们展示的又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呢?一起看。
谁能猜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回族的开斋节)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开斋节图片解释)
开斋节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开斋节期间,人们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进食,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人们才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祖先。
你知道汉族的哪个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祭祀祖先的吗?(清明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欢乐的泼水节视频、开斋节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有继续探究少数民族节日的兴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三、交流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泼水节、开斋节,其他民族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课前我还让大家搜集了火把节、洛萨节、花甲宴等节日的相关资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懂得分享的孩子会收获的更多,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
1、火把节。
我们小组向大家展示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火把节。
1、火把节的由来
2、洛萨节。
我们小组自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洛萨节。洛萨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五至七天。大年初一天未亮时,主妇们背回“吉祥水”祈求吉祥。每家都用酥油、糖和面做成各种食品招待客人,亲友间互相拜访,赠送哈达,并举行一些娱乐活动欢庆节日。我们还从书中得知“洛萨”是藏语新年的意思。我们小组汇报完了。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洛萨节时赠送哈达,哈达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一起来了解(教师介绍: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以绫、绸、丝原料制成,纺得稀薄透明,有白、黄、蓝等色。其上织以八瑞相及莲花、如意、祥云等图案。哈达长短不一,短者三五尺,长者一二丈。在藏、蒙古等民族人士顶礼佛像、拜见尊长、迎来送往、致敬致贺、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均有献哈达的习惯。由此,敬献哈达表示人们对佛的敬仰,对迎见之人的敬意与祝福。
那么洛萨节送哈达目的就是为了送去吉祥。送去祝福。我们在新闻、影视剧中经常看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通过交流,扩大学生仅有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各个民族节日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2】
四、拓展研究、乐中学知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了解很多,那老师想考考你们,为同学们准备了答题闯关的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答题闯关:
1、趣味抢答
(1)、放“高升”是( )泼水节上的一个传统节目。
A、塔塔尔族 B、傣族 C、哈尼族
(2)、花甲宴是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A、回族 B、藏族 C、朝鲜族
(3)、哪一个节日不是藏族的传统节日?( )
A、藏历新年 B、酥油花灯节 C、开斋节
(4)、献哈达是( )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不胜枚举,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出示图片)还有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巴罗提节,维吾鲁孜节,藏族的沐浴节、雪顿节、望果节、转山会、酥油花灯节、娱驴节、驱鬼节,满族的闹灯会、添仓节、虫王节、苗族的串山会、跳花节、杀鱼节、龙船节、赶歌节……
看到这你想说些什么?(少数民族的节日真是丰富多彩)
那我们能不能将各民族节日的活动内容相互颠倒一下呢?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说及信仰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是不能相互颠倒的。
盛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那如果生活中我们的习惯于他们的不一样,你会怎么处理呢?(尊重他们的习惯)
是啊每个民族的节日都伴随着这个民族的生气与动人传说,反应了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设计意图:在学生现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 。】
五、歌唱祖国,升华感情
56个民族56种文化。这些多彩的民族节日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瞧,他们都在努力着。
同学们56个民族,56朵花,作为祖国人民的一份子,让我们多去了解各民族的节日,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好好学习,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音乐响起师生同唱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唱歌来融入到少数民族的节日氛围中,让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
回族---开斋节 互相尊重
彝族---火把节
朝鲜族----花甲宴 互相团结
作业设计:
小组同学之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继续学习,并精心组织编排一场民族节日大会
篇9: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亦称“做盘王”、“跑盘王”、“还盘王愿”、“还祖公愿”。各地节期不一。一般秋收后举行。1984年8月17~20日,在 南宁召开的全国瑶族代表座谈会,通过以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相传,盘护为评王击败高王,娶评王三个公主为妻,被封为盘王,生育6男6女。后盘王上山打猎,被羚羊撞落山崖而死。后人为了纪念盘王始祖恩德,伐梓木作鼓,取羚羊皮蒙之,击鼓庆祝。由于时值秋收后进行,含有庆丰收意义。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在远古时代,瑶山评王和高王作战。评王悬赏招贤,能取高王首级者, 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与他。不料第二天,一条名叫盘户的彩 狗竟衔来高王头颅。评王不失诺言,将心爱的三公主许配彩狗,并封彩狗为盘王。新婚之夜,彩狗竟变成一个魁伟健壮的 男子,公主大喜。以后,公主为盘王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 十二姓。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不慎被一只羚羊触下悬崖身 亡。儿女们闻讯,捕到羚羊,剥羊皮制成长鼓,愤然起舞,以 报父仇。以后,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到今天,“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 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
瑶族民间有关盘王节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两种:
1、盘瓠说
古时高王来侵,平王出榜招贤,谁能斩下高王首级来献,就把公主嫁给他。这话被龙犬盘瓠听到了,盘瓠摘下金榜,渡海来到高王身边。盘瓠假装殷勤,受到高王的宠信。一天,盘瓠趁高王醉酒,咬下高王的头献给平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娶了三公主为妻。后来,盘瓠想变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笼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办。已蒸了六天六夜,公主担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开盖子看,盘瓠果真变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故头上和小腿上还有许多毛未脱落,后来就用布带把头和小腿裹起来。盘瓠变成人后,平王派他到会稽山为王,号称盘王。盘王和三公主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赐一姓,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盘瓠虽已为王,
但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教子女劳动狩猎,艰苦营生。有一次,盘王与六个儿子上山打猎,追赶一只受伤的山羊,不幸被羊角所伤,跌下山崖死了,尸体挂在一棵树上,儿女们将树砍下做鼓身,剥下羊皮蒙上,制成长鼓。他们背起长鼓,边敲边哭边唱,追悼盘王。至今瑶族同胞还保留不食狗肉的习惯,而祭盘王也是盘王节的重要内容。
2、创世说
天地洪荒的远古年代,在万山丛中有两座一样高大的宝山,相隔一里,对峙相望。左边那座叫布洛西山,像一个威武雄壮的男子;右边那座的模样则像一个拖着裙服的少妇,名叫密洛陀山。每年,这两座山互相移近一尺,经过995年,它们靠近了995尺,再移近5尺,两座山就要连在一起了。有一天,即农历5月29日,天上突然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雷,这两座山同时裂开了两条缝,接着,从布洛西山里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从密洛陀山里,走出一个壮实的女人,这一天就是一男一女的生日。后来他们结成了美满的夫妻,男的叫布洛西.女的叫密洛陀。他们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第一对勤劳智慧的父母,他们创造出世界以后,就让三个女儿各自外出谋生。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成了现在的汉族;二女儿挑了一担书去读书,成了现在的壮族;三女儿拿着密洛陀给她的一斗包谷、一面铜锣,到山里开荒种地去了。从此,三女儿在山里安居乐业,成了现在的瑶族。所以瑶族世世代代住在高山深箐,开荒种地,铜锣成了瑶族的传家宝。密洛陀越来越老了,有一天便叫三个女儿一起回来,对她们说:十月十六日是我的生日,到那时,你们来给我补粮。他还特别嘱咐三女儿说:“你没有什么丰盛的礼物,到时候你只要酿一缸米酒,拿来给大家品尝,十月十五日你提前拿铜锣来闹场。”从此以后,瑶族就有“盘王节”,从十月十五日开始,到十月十七日结束。
【探秘民族的节日课件:盘王节】相关文章:
2.民族节日习俗作文
5.盘王的女儿们诗歌
6.欧洲节日中世纪节
9.寒衣节节日的起源
10.腊八节节日活动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