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2023-02-19 08:31: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佐伊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篇1: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

一、基础诊测

1.力是___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用手拍桌面,手感到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

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___,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4.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_______,不受力时又__________,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___。有些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___。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抗拒形变的力,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于__________而产生的。

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______、______得出的;一切物体都具有。

6.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仍会继续前进,这是由于篮球具有_______的缘故,篮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其原因是篮球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一个物体正在绕某一点作圆周运动,突然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了,那么它将_______。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汽车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如图2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丙以5m/s的速度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甲>F乙

例2 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例3 如图3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例3 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做了两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根据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有关。

(2)在表一或表二的三次实验中,始终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处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一或表二的数据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三、针对练习

1.如图4所示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5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图5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5中的(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有关。

2.如图5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3.质量为1.5t的直升机停在机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N;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要提供的向上托力至少应为N。

4.如图6(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6(b)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6(c)和(d)所示。由图6(a)、(b)或图6(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_________的性质。

5.如图7所示是福娃小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请你对此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坐在小型客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紧急刹车

B.突然启动

C.车速太快

D.车速太慢

7.对于“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过了漫长的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要义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8.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定律或原理是( )

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焦耳定律

D.阿基米德原理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0.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在这两个力作用下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如图8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12.作图题

(1)由于通往灾区的道路严重损毁,解放军多次出动飞机参与抗震救灾。如图9所示,甲图为解放军某陆航团直升机运送救灾物资至灾区降落前悬停在空中的情景,请在图9乙中作出此时直升机所受升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10所示,请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如图11所示,一个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墙角处,请画出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篇2: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力的.性质

(1)物质性:力是物体(物质、质量)对物体(物质、质量)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相互性(相互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同时性: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5)独立性:一个力的作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作用。

篇3:《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2.下列物理事实中,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无关的是( )

A.接力赛跑时运动员间进行交接接力棒

B.静止在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

C.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

D.我家到学校的距离是2km

3.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

4.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5.小明按物理课本“想一想”中的要求,测出了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某天他从家出发,正常步行到学校的所用的时间是10min。由此可计算他家到学校的路程约是( )

A.720m B.7200m C.72m D.12m

6.如图1所示,表示某城市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外围成矩形,A、B、C、D是四个车站,各车站之间均有运营线路相连,可以认为线路是平直的,矩形宽之比为。甲、乙两车分别从A站和D站出发,沿图中所示的路线开向B站,甲发车时间是8时20分,乙发车时间是8时15分,甲、乙两车的运动都是匀速运动,速度分别为,结果两车于9时20分同时到达B站。那么可以判定( )

A.υ甲>υ乙B.υ甲< υ乙

C.υ甲= υ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关于二力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悬挂在绳上静止的小球,绳对小球拉力和小球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和桌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

B.甲、乙下降,乙下降的比甲快

C.甲、乙下降,乙下降的比甲慢

D.都下降,丙下降的比甲快

9.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10.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粗糙木板、比较光滑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2所示。以下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并经分析归纳和推理得出的实验结论,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B.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速度减小就越快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1.通过计算把下列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386dm,0.18km,4.5×107μm,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

13.两艘以同样快慢飞行的宇宙飞船对接时,宇航员打开前后舱,以便互相连接起来。此时,以一个飞船为参照物,另一个飞船是_______;以_______为参照物,宇宙飞船是运动的。

14.威海距青岛约300k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图3中所指的刻度两侧等幅摆动,则从威海开到青岛大约需要________________小时。

15.如图4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_min。

16.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穿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__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

17.某同学骑自行车下坡,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自行车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在这3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18.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_。

19.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___________ 同学,时间是____________,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者

甲14.2s

乙13.7s

丙13.9s

20.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各举一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问答题

21.如图5所示,小明同学乘坐一辆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请根据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小明的运动情况。(至少写出2种情况)

22.如图6所示是童话中的乌龟和兔子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比赛谁跑得快。由于兔子的骄傲,在比赛进行中打了一个瞌睡,乌龟终于抢先跑到了终点。那么:

(1)这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哪个大?为什么?

(2)有人认为“乌龟比兔子跑得快”,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23.如图7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熊沿刻度尺运动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分析出:小熊作的运动,判断的理由是。

如果照相机的频率(即在1秒钟内等间隔自动拍摄的次数)是20赫兹,那么小熊的速度为m/s。

24.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直径的方法

25.如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8中获得的信息有:

(1)骑车者比跑步者迟到5s出发

(2)

(3)

26.如图是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图片,其中刻度尺的分值为1mm,图9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

(1)该实验根据的公式是;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据图中信息sAB= cm ,tBC=s,vAC=m/s ,vAB=m/s,小车做运动。

(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AC段速度偏(“大”或“小”)

四、计算与创新应用题

27.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28.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与它平行的另一轨道上迎面驶来一列长度300m的货车,坐在火车的一个人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共用了10s,由此可知货车的速度是多少?

29.郑州与上海间铁路长100 km,列车要运行16h。已知郑州与南京间铁路长700 km(如图所示),若车速保持不变,则从郑州开出的列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南京? 若你就坐在火车上,能否利用火车上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简易可行的方法测出火车行驶的平均速度,试说出你的方法。

30.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⑴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⑵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篇4:力和运动的测试题

力和运动的测试题

1、一个跳伞运动员在伞未打开之前加速下落,他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他和伞的重力。当打开伞后,如果他和伞受到的空气阻力 他和伞的重力时,则可以匀速下落。(填大于小于等于)

2、运动员抛出的铅球由于 ,则能在水平地面上向前继续运动;但它的速度渐渐变小,这又是由于 。

3、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抛出后小球继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小球 ,在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速度逐渐变小,然后下落。这是因为小球受到 作用,而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在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此时它受力 (平衡、不平衡),若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4、行驶的车上向下跳是非常危险的,跳车人由于惯性,在脚落地时身体要向 倾倒。

5、一个重4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为18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N。

6、下左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篇5: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

有关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

1.“失重”与“超重”

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我们看起来物体就没有重力了.

如果用手提着挂有物体的弹簧测力计使之急剧加速上升,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增加,大于物体的'重力.我们看起来好像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真正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或支持物的作用力称做“视重”.“视重”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当“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称为“失重”.当“视重”大于物体重力时,称为“超重”.

同学们可以这样试一试:用手托起一块较重的砖,静止时手上感到的压力大小与砖相等.当你突然下蹲,使砖急剧加速下降,会感到砖比静止时轻得多;或者猛抬手,使砖加速上升,会感到砖比静止时重得多.这就是上面讲的“失重”与“超重”现象.不过你要明白这仅仅是你手的感觉而已,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重力并没变.

2.宇航员的生活趣事

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睡的是比公共电话亭稍大一些的单人房间.因处于失重状态,他不是躺着睡,而是在墙壁上的袋子里站着睡.每周洗一次淋浴,淋浴的时候也要钻到袋子里去,“袋”的上下四周有喷水口,而且排水也要用水泵抽,如果不用水泵抽水,水就会变成小水珠在房间里飞溅.刷牙的牙膏也是特制的,刷完之后要将牙膏咽到肚子里去.禁止使用电动剃刀,因为胡子渣会变成粉末在房间里四处乱飞.每天还要把下半身放到如同铁肺的装置里,施加压力,使血液流回上半身.如果不这样,长期处于失重状态,就会出现心跳迟缓、血液循环不好及血液积存下半身的现象.

例1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知识点 重力的概念和方向

闯关点拨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A选项不正确;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B选项不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一种特定的垂直,是指与水平面垂直,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由于重力作用,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回地面,所以D选项正确.

解 选D

例2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篇6:给力管理能力的测试题

测试你未知的“领导力、执行力、分析力、想象力”,看看你有那种天赋?

哈佛心理学系博士戴尼尔高尔曼为情商的测试做了一些努力,尝试出了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您可以获得一个关于自己的EQ的粗略的感性印象

问题共10个,计分标准见后文,最高分数为200分,一般人的平均分为100分,如果您得了25分以下,最好另找个时间重测一下

现在,请静下心来,诚实地回答下面的测题。一定要按照您真正可能会去做的实际去回答,而不要试图用在学校里获取的做多项选择题的技巧去猜哪一个才是对的

好,下面开始!

1.坐飞机时,突然受到很大的震动,你开始随着机身左右摇摆。这时候,您会怎样做呢?

A. 继续读书或看杂志,或继续看电影,不太注意正在发生的骚乱

B. 注意事态的变化,仔细听播音员的播音,并翻看紧急情况应付手,以备万一

C. A和B都有一点

D. 不能确定--根本没注意到

2.带一群4岁的孩子去公园玩,其中一个孩子由于别人都不和他玩而大哭起来。这个时候,您该怎么办呢?

A. 置身事外--让孩子们自己处理

B. 和这个孩子交谈,并帮助她想办法

C. 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哭

D. 想办法转移这个孩子的注意力,给她一些其他的东西让她玩

3.假设您是一个大学生,想在某门课程上得优秀,但是在其中考试时却只得了及格。这时候,您该怎么办呢?

A.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并决心按计划进行

B. 决心以后好好学

C. 告诉自己在这门课上考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的,把精力集中在其他可能考得好的课程上

D. 去拜访任课教授,试图让他给您高一点的分数

4.假设您是一个保险推销员,去访问一些有希望成为您的顾客的人。可是一连十五个人都只是对您敷衍,并不明确表态,您变得很失望。这时候,您会怎么做呢?

A. 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天的遭遇而已,希望明天会有好运气

B. 考虑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做推销员

C. 在下一次拜访时再做努力,保持勤勤恳恳工作的状态

D. 考虑去争取其他的顾客

5.您是一个经理,提倡在公司中不要搞种族歧视。一天您偶然听到有人正在开有关种族歧视的玩笑。您会怎么办呢?

A. 不理它--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

B. 把那人叫到办公室去,严厉斥责他一顿

C. 当场大声告诉他,这种玩笑是不恰当的,在您这里是不能容忍的

D. 建议开玩笑的人去参加一个有关反对种族歧视的培训班

6.您的朋友开车时别人的车突然危险地抢到你们前面,您的朋友勃然大怒,而您试图让他平静下来。您会怎么做呢?

A. 告诉他忘掉它吧--现在没事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B. 放一盘他喜欢听的磁带,转移他的注意力

C. 一起责骂那个司机,表示自己站在他那一边

D.告诉他您也曾有同样的经历,当时您也一样气得发疯,可是后来您看到那个司机出了车祸,被送到医院急救室

7.您和伴侣发生了争论,两人激烈地争吵;盛怒之下,互相进行人身攻击,虽然你们并不是真的想这样做。这时候,最好怎么办呢?

A. 停止20分钟,然后继续争论

B. 停止争吵……保持沉默,不管对方说什么

C. 向对方说抱歉,并要求他(她)也向您道歉

D. 先停一会儿,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尽可能清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

8.您被分到一个单位当领导,想提出一些解决工作中烦难问题的好方法。这时候,您第一件要做的是什么呢?

A.起草一个议事日程,以便充分利用和大家在一起讨论的时间

B. 给人们一定的时间相互了解

C. 让每一个人说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

D.采用一种创造性地发表意见的形式,鼓励每一个人说出此时进入他脑子里的任何想法,而不管该想法有多疯狂

9.您3岁的儿子非常胆小,实际上,从他出生起就对陌生地方和陌生人有些神经过敏或者说有些恐惧。您该怎么办呢?

A. 接受他具有害羞气质的事实,想办法让他避开他感到不安的环境

B. 带他去看儿童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C. 有目的地让他一下子接触许多人,带他到各种陌生的地方,克服他的恐惧心理

D.设计渐进的系列挑战性计划,每一个相对来说都是容易对付的,从而让他渐渐懂得他能够应付陌生的人和陌生的地方

10.多年以来,您一起想重学一种您在儿时学过的乐器,而现在只是为了娱乐,您又开始学了。您想最有效的利用时间。您该怎么做呢?

A. 每天坚持严格的练习

B. 选择能稍微扩展能力的有针对性的曲子去练习

C. 只有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才去练习

D. 选择远远超出您的能力但通过勤奋的努力能掌握的乐曲去练习

测题答案及解释:

1.除了D以外的任何一个答案

选择答案D反映了您在面临压力是经常缺少警觉性

A=20,B=20,C=20,D=0

2.B是最好的选择

情商高的父母善于利用孩子情绪状态不好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帮助孩子明白是什么使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正在感受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以及他们能进行的选择

A=0,B=20,C=0,D=0

3.A自我激励的一个标志是能制定一个克服障碍和挫折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它

A=20,B=0,C=20,D=0

4.C为最佳答案

情商高的一个标志是面对挫折时,能把它看成一种可以从中学到东西的挑战,坚持下去,尝试新的方法,而不是放弃努力,怨天尤人,变得萎靡不振

A=0,B=0,C=20,D=0

5.C形成一种欢迎多样化的气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公开挑明这一点

当有人违反时,明确告诉他您的组织的规范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不是力图改变这种偏见(这是一个更困难的任务),而只是让人们遵照规范去行事

A=0,B=0,C=20,D=0

6.D有资料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使他平静下来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转移他愤怒的焦点,理解并认可他的感受,用一种不激怒他的方式让他看清现状,并给他以希望

A=0,B=5,C=5,D=20

7.A中断2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

这是使愤怒引起的生理状态平息下来的最短时间。否则,种状态会歪曲您的理解力,使您更可能出口伤人。平静了情绪后,你们的讨论才会更富有成效

A=20,B=0,C=0,D=0

8.B当一个组织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亲善,每一个人都感到心情舒畅时,组织的工作效率才会最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能自由地做出他们最大的贡献

A=0,B=20,C=0,D=0

9.D生来带有害羞气质的孩子,如果他们父母能安排一系列渐进的针对他们害羞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是能逐个应付得了的,那么他们通常会变得喜欢外出起来

A=0,B=5,C=0,D=20

10.B给自己适度的挑战,最有可能激发自己最大的热情

这既能使您学得愉快,又能使您完成得最好

篇7:金融资本基本概念是什么

【1】金融资本基本概念是什么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这种融合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扩建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二是产业资本在多元化的产业延伸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三是产业资本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产业资本在其流通周期里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是现代资本运作的必然。体现了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本质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当今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金融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于增值的货币(资本)本身。这些货币以与用于工业、商业中的货币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过货币本身的周转增值自身,中间不会转换为生产资料制造商品,也不会通过买卖一般商品赚取差价。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货币,并将其(部分地)用于金融资本用途的企业及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险公司、金融集团、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没有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就无法为银行提供大量的货币资本来源,也就不会有银行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又反过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促进产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和垄断。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

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对象主要是金融产品,如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2】金融资本的特点

一,银行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发展,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金融机构多样化,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三,金融资本概念已经拓展,金融业垄断资本与非金融业垄断资本进一步融合。

四,金融业务多样化,金融机构对个人的信贷关系大大加强。

五,银行垄断资本国际化大大发展。

【3】金融资本的形成

金融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金融资本集团,即财团。在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中,都有为数不多的巨大财团,它们操纵着帝国主义国家全部经济和政治生活。据1975年统计,美国最大的两个财团即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已分别控制了3081亿美元和2316亿美元的资产。它们和另外几个大财团(包括加利福尼亚、第一花旗银行、芝加哥、波士顿、梅隆、得克萨斯、杜邦和克利夫兰等财团)一起,控制了美国钢铁产量的77.1%,汽车产量的67%,石油产量的57.1%,发电量的34%,它们还控制着全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43.5%,人寿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55.6%。在日本,由于大财团和浓厚的封建家族关系常常纠缠在一起,人们习惯于把日本的财团称之为财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于垄断统治地位的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第一劝业和三和等六大财团共占有着日本全部企业资产的25%。它们直接控制的垄断企业已超过150家,牢牢掌握着36个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并占有全国银行信贷业务的2/5以上。

最初的财团大多带有比较浓厚的行业色彩和部门分工。例如,美国的摩根财团主要占据着钢铁工业和其他基础工业,故有“钢铁大王”之称。洛克菲勒财团则以“石油大王”闻名于世,其世袭领地主要是石油工业。日本战前的财阀也都有各自的独占行业,三菱财阀垄断着造船业和海洋运输业;三井财阀主要经营煤炭工业和商业;住友财阀则倚重于有色金属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的跨部门集中和混合联合企业的发展,各大财团的行业色彩日益淡薄。由于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和国际化,财团的部门独占状况已逐渐消失。各大财团越来越多地进行跨行业的经营,极力向其他财团霸占的行业和领域扩张。几乎所有的大财团都是跨行业的,它们的经营范围和利害关系已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即使它们属下的许多垄断企业,也在日益增多地成为经营广泛的混合联合企业。由于各个财团互相渗透,由几个财团共同占有关键性的大垄断企业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象。例如,美国最大的工业垄断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就是由杜邦、摩根和洛克菲勒这些大财团共同控制的。即使原来一些财团的独占领地,也不断被其他财团挤入,洛克菲勒财团的埃克森石油公司,摩根财团的美国钢铁公司,都已被其他财团控制着一部分股权。

随着金融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财团原有的家族色彩更趋淡薄。过去,财团多以专门经营某一行业的富有家族为核心,这些富豪掌握着财团及所属企业的股票控制权,是财团的主要占有者和统治者。因此,财团也往往以这些家族来命名,如洛克菲勒、摩根、杜邦、梅隆、克虏伯、安田,等等。情况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生产规模庞大,经营的范围日益广泛,财团已越来越大。富有家族虽然仍旧掌握着股票控制额,但他们在财团全部股份中所占的比重却明显下降。再加上财团之间的互相渗透,单独由某一家族独占整个财团的情况开始受到削弱,各个家族财团逐渐进行溶合。有些财团虽然继续沿用过去的家族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由原来的家族单独控制了。例如,美国的摩根家族早就失去了对摩根财团拥有的决定性支配权。联邦德国的克虏伯财团也不再由克虏伯家族所单独控制。

篇8: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知识点精析】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

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

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宏观

 

元素

                           

组成

                                         
       

微观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中子

                                                 
                     

离子

         

核外电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

鸣气及各种溶液。

28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

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ì元素符号

ï

ï化学式

4. 化学用语 í

ï化学方程式ïî反应类型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Na 、S、P 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

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

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29

                                         

分解反应

                                       
           

按反应基

                   

化合反应

                         
                                                     
           

本类型分

               

置换反应

                                         

化学变化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按氧的

                   

氧化反应

             

氧化还

                                       
                                                       
           

得失分

               

还原反应

           

原反应

                                               
                                               
           

按热量变化分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

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

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解题方法指导】

[例 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 有错,KOH 属于碱,NaNO3 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 两种反应物都

30

可溶;② 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应生成 FeCl2,而不是

FeCl3。

答案:A

说明:

1.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 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2.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 ==== ”连接。

[例 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

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

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 点燃 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

A 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 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 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

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 D 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 3] 表中 1~5 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31

 

1

 

2

 

3

4

5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酸钠

氢硫酸

               

烧碱

 

纯碱

 

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

消石灰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C. ④⑤

D. ①③⑤

     

解析:本题是对物质俗称和物质分类知识的综合考查,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

概念和它们的组成特点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

在本题中,硝酸(HNO3)、硫酸(H2SO4)、盐酸(HCl)、氢硫酸(H2S)都是由若干个氢原子和酸根组成,

它们属于酸类化合物。

烧碱(NaOH)、苛性钠(NaOH)、消石灰[Ca(OH)2]是由金属原子和若干个氢氧根组成,它们属于碱类化合

物。

纯碱(Na2CO3)、大理石、石灰石(CaCO3),胆矾、蓝矾(CuSO4•H2O),它们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属

于正盐;酸式硫酸钠(NaHSO4)属于酸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属于碱式盐。它们都属于盐类化合物。

答案:D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约占试题数目的 1/4,约占试卷分值的 1/5。考查的

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等。

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点应放在深刻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上。例如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结构和分

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溶液的有关概念、质量守恒定理和化学用语等,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

物质的组成、变化、性质、可采取分类法,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则可采取类比法,列表分析它们区别和联

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

的习题复习法。

【典型例题分析】

[例 1] (05 年福州市中考模拟题)下列关于溶液、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保持不变

B. 温度降低时,原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C. 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及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有一定值

D. 某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解析:真正理解溶液的各种概念和转化过程。

答案:D

32

[例 2](06 年天津中考题)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例 3] (北京海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答案:C

【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相关文章:

1.教育的基本概念

2.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笔试题

3.无线天线产品基本概念解析

4.测试题

5.力说课稿

6.1Z21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

7.对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的剖析

8.AutoCAD基础教程:界面布局与基本概念

9.机械制图简明教程(10.1)-透视图基本概念

10.力的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力的基本概念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