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考题及答案
“abuhoh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赤壁赋考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赤壁赋考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篇1:赤壁赋考题及答案
赤壁赋考题及答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当)
东望武昌(现在湖北鄂城,不是现在的武昌)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举匏尊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即多有所得)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
下江陵(向下)
提示:D项,下:攻下。
答案:D
7.找出本段中出现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提示:“何为其然也”,“何为”应为“为何”;“而今安在哉”,“安在”应为“在安”。
答案: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
8.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提示:例句与C项都是宾语前置,A项是状语后置,B项是定语后置,D项不属于特殊句式。
答案:C
9.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提示:D项“目的是赞扬曹操”错。
答案:D
篇2:赤壁赋答案
赤壁赋答案
1.指出下列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提示: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把握,难度不大。
答案:(1)互文见义 (2)对偶 (3)比喻
2.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 ,一字和仲,号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他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他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提示:文学常识靠记忆。
答案: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3.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项是( )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
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提示:①③④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②⑦⑧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⑤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答案:C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七月既望( ) (2)击空明兮泝流光( )
(3)渺渺兮予怀( ) (4)斗牛之间( )
(5)倚歌而和( ) (6)山川相缪( )
(7)酾酒临江( ) (8)正襟危坐( )
提示:本题帮助积累实词的意义。
答案:(1)阴历每月十五日 (2)逆流而上 (3)悠远的样子 (4)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同声相应,唱和 (6)缭,盘绕 (7)斟酒 (8)身体斜着坐
5.指出下列词语的活用现象。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正襟危坐。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提示:(1)“西”“东”是“向西”“向东”之意,名词作动词;(2)“侣”“友”是“以……为友”,意动用法;(3)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的意思;(4)“舞”,使……舞,使动用法;(5)“东”,向东流,名作动。
参考答案:(1)名作状 (2)意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4)使动用法 ?(5)名作动
篇3:观沧海考题及答案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志哉,歌以咏志。
【鉴赏关键点】初读之下,这首诗仿佛通篇写的是山水景物。然而细读之后,可以体会到山水景物只不过是抒情的依托,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象,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因为这时的`曹操正踌躇满志,渴望着建功立业呢!
【思想内容】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互文,通过想像,创造出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突出大海吞吐宇宙,包蕴万千的景象。并以沧海自比,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魄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篇4:观沧海考题及答案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9.(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答出 “观”1分,答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1分)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篇5:观沧海考题及答案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 ,次写海面上的③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2分)
表现手法: (1分)
四、14.(1)①观(1分) ②树木百草(1分) ③秋风洪波(1分) (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篇6:面试考题及答案
你怎么理解你应聘的职位?
回答提示:把岗位职责和任务及工作态度阐述一下。
请你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
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企业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企业才会相信。企业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说一句“谢谢”,企业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你觉得你个性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回答提示:沉着冷静、条理清楚、立场坚定、顽强向上、乐于助人和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和幽默感、乐观和友爱。我在××单位经过一到两年的培训及项目实战,加上实习工作,使我适合这份工作。
在五年的时间内,你的职业规划?
回答提示:这是每一个应聘者都不希望被问到的问题,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被问到,比较多的答案是“管理者”。但是近几年来,许多公司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技术途径。这些工作地位往往被称作“顾问”、“参议技师”或“高级软件工程师”等等。当然,说出其他一些你感兴趣的职位也是可以的,比如产品销售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等一些与你的专业有相关背景的工作。要知道,考官总是喜欢有进取心的应聘者,此时如果说“不知道”,或许就会使你丧失一个好机会。最普通的回答应该是“我准备在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或“我希望能按照公司的管理思路发展”。
面试问题:如果你被录用,你对公司有什么要求?
答案:
A、没有什么要求;
B、我家在外地,希望解决住处;
C、我还没有考虑好,不过要求婚后解决住房问题,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为合理;
D、自己目前没有家庭负担,如果谈要求的话,希望给予更多的任务,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E、希望有较好的工作条件,以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评价:求职择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应当满足双方的客观需要。
A答案显得缺乏自信,不合实际;
B、E答案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无可厚非;
D、答案则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
C、答案虽然也无可厚非,但解决婚后住房问题,有些强人所难,住房制度的改革,往往使用人单位不敢贸然允诺。
[面试考题及答案]
篇7:地基基础考题及答案
《地基基础》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 )1.组成土的物质可分为固相、液相两种状态。×
( )2.由土体自重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由建筑或地面堆载及基础引起的应力叫附加应力。 √
( )3.粘粒含量越多的土可塑性越大,土也越软。×
( )4.塑性指数越大的土,其粘粒含量越多。√
( )5.在侧限条件下,土的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称为变形模量。×
( )6.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物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要求的地层称为人工地基。×
( )7.承载能力要求是指该地层承受建筑物荷载后不能产生过量的沉降和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
( )8.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与沉降观测比较,对于软弱地基,理论计算值比实测值大。×
( )9.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基础。×
( )10.基础底面给地基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方向向上。×
( )11.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基础结构应符合上部结构使用要求。√
( )12.上部结构、地基及基础在传递荷载的过程中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 )13.矿物是指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 )14.土中自重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减少。×
( )15.土的压缩变形实质上是土中孔隙体积变小的结果。√
( )16.任何土体在自重压力作用下都不产生压缩变形。×
( )17.勘察的目的是为查明并评价工程场地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之间关系。√ ( )18.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计算主要包括确定基础底面积、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
( )19.地基的强度破坏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受压破坏。√
( )20.端承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 )21.桩在荷载作用下,桩相对周围土体产生向下的位移,土对桩侧产生向上的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
( )22.群桩的承载力并等于各单桩之总和,沉降量也等于单桩的沉降量,这就叫群桩效应。×
( )23.桩基础按桩的制作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大类。×
( )24.挡土墙墙背受到墙后填土的自身重力或外荷载的作用,该作用称为土压力。√ ( )25.软土地基具有变形特别大、强度低的特点。√
( )26.水在饱和土体中流动的实际平均速度小于渗流速度。×
( )27.地质作用按照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工程地质作用。√
( )28.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三级,即甲级、乙级和丙级。√
( )29.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钢筋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 )30.基坑工程是指在基坑开挖时,为了保证坑壁不致坍塌以及使周围不受损害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 )31.高承台桩基是指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地基土接触的桩基。× ( )32.山区地基与平原地基相比,具有地基性质不均匀问题和场地稳定性问题。√ ( )33.支护结构是指基坑围护工程中采用的围护墙体以及内支撑系统等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土的特征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C
A.土的特征包括散体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B.土的散体性是指颗粒之间无粘结或弱粘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C.土通常是由固体颗粒、水组成的二相体系
D.土是多矿物组合体,性质复杂,不均匀,且随时间在不断变化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会引起地基变形
B.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会引起地基变形
C.饱和土中的总应力等于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D.孔隙水压力会使土体产生体积变形
3.关于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的力学性质
B.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
C.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就是土的含水量
D.确定三相比例指标仅需要做密度试验
34.土的重度为20KN/m,地面以下10m处的自重应力为( )。A
A. 200 KPa B.20 KPa C. 2 KPa D.10 KPa
5.土压力的单位是( )。B
A.kN/m B.kN/m C.kN/m 23D.kN/m 4
6.试验测得甲,乙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甲=5,Ip乙=15,则( )。B
A.甲土样粘粒含量大 B.乙土样粘粒含量大
C.甲土样工程性质好 D.乙土样工程性质好
7.工程用土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是( )。A
A.碎石土 B.砂土 C.粉土 D.黏性土
8.当仅有一层土时,土中自重应力与深度的关系是( )。B
A.线性减少 B.线性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9.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增大时,随之增大的指标是( )。B
A.塑限WP B.液限WL C.塑限指数IP D.液限指数IL
10.室内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平缓,说明土的( )。B
A.压缩性大 B.压缩性小 C.压缩性均匀 D.压缩性不均匀
11.黏性土具有抗剪强度的原因是黏性土本身具有( )。B
A. 摩阻力 B.摩阻力和黏聚力
C. 摩擦力和咬合力 D.黏聚力
12.朗肯土压力理论的适用条件是( )。D
A.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 B.墙后无地下水
C.墙后填土为粘性土 D.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土体为半无限体
13.无粘性土进行工程分类的依据是( )。D
A.塑性指数 B.液性指数 C.颗粒大小 D.粒度划分
14.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岩石是( )。A
A.沉积岩 B.岩浆岩 C.火成岩 D.变质岩
15.下列关于基础概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结构构件
B.基础按埋置深度和传力方式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C.桩基础是浅基础的一种结构形式
D.通过特殊的施工方法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较深土层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16.地基发生整体滑动破坏时,作用在基底的压力一定大于( )。C
A.临塑荷载 B.临界荷载 C.极限荷载 D.地基承载力
17.通过特殊的施工方法将建筑物荷载传递到较深土层的结构是( )。C
A.天然地基 B.人工地基 C.深基础 D.浅基础
18.下列基础中,减小不均匀沉降效果最好的基础类型是( )。C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箱形基础 D.十字交叉基础
19.必须满足刚性角限制的基础是( )。C
A.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刚性基础 D.柔性基础
20.基底面积为A的基础受中心荷载F作用,基础及回填土总重量为G,其基底压力P为( )。A
A.p?F?GF?GG?FGF B.p? C.p? D.p? AAAA
21.以下各种基础不是无筋扩展基础的是( )。B
A.砖基础 B.钢筋混凝土基础
C.毛石基础 D.三合土和灰土基础
22.下图是刚性基础基底反力与上部荷载的关系图,其中P1、P2、P3关系正确的是( )。B
P1 P2 P3
A. P1>P2 > P3 B.P3>P2 > P1
2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将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均分为( )。B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24.以下不是深基础结构形式的是( )。C
A.沉井基础 B.地下连续墙 C.箱形基础 D.桩基础
25.关于桩基础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桩基础一般有高承台桩基和低承台桩基之分
B.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
C.低承台桩基是指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与地面不接触的桩基
D.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而均匀等特点
26.群桩效应系数与桩距、桩数、桩颈、桩的入土长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
A.桩距 B.桩数 C.桩颈 D.桩的入土长度
27.单桩桩顶作用轴向力时,桩身上轴力分布规律为( )。
D
A.由上而下直线增大 B.由上而下曲线增大
C.由上而下直线减少 D.由上而下曲线减少
28.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的地基是( )。A
A.一级地基 B.二级地基
C.三级地基 D.四级地基
29.勘察工作布置时,对于选用比例尺大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B.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
C.详细勘察>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
D.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初步勘察
30.关于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对柔性地基作用的荷载可称为柔性荷载
B.无筋扩展基础又称为刚性基础
C.对刚性地基作用的荷载称为刚性荷载
D.柔性基础随荷载作用不发生变形,可以调整荷载分布
31.基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桩相对于钢板桩的优点是( )。A
A.造价低 B.施工方便
C.工期短 D.接头防水性能较好
三、简答题
1.简述土的三大特性。
答:散体性:颗粒之间无粘结或弱粘结,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
多相性:土往往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系,三相之间质和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它的工程性质;
自然变异性:土是在自然界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演化形成的多矿物组合体,性质复杂,不均匀,且随时间还在不断变化。
2.何谓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在相同条件下,三者关系?
答: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移动或转动),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推挤土体向后位移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随之增加。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有如下关系: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3.郎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形?
答:郎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挡土墙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的情形。
库仑土压力理论适用于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粗糙,填土面不水平等情形。
4.用直剪试验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有哪些缺点?
答:1)人为地将剪切破裂面限制在上下盒之间,而不能反映土体实际最薄弱的剪切面。
2)剪切面在整个剪切过程中随上下盒的错动而逐渐减小,并非定数A值,且竖向荷载也随之产生偏心,剪应力τ也不是均匀分布,有应力集中现象。
3)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和测定孔隙压力值,故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土体的受力状态和排水
条件。
5.分层总和法计算中分层的原则是什么?
答:分层的原则是以0.4b(b为基底短边长度)为分层厚度,同时必须将土的自然分层处和地下水位处作为分层界线。分层厚度越小计算精度越高。
6.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通常在哪些情况下采用?
答:1)多层与高层房屋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土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柱网较小,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不均匀,土质变化大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基础之间沉降差较大时;
5)需加强地基基础整体刚度,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7.简述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
答:饱和土体在外荷作用下的压缩过程,是土中孔隙水逐渐排出,孔隙体积逐渐减小,亦即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并转移到土粒骨架上,有效应力(粒间挤压应力)逐渐增大,压缩变形逐渐增大直至稳定的过程。
8.简述由于排水条件不同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的种类有哪些?
答:(1)慢剪。施加垂直压应力后,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以缓慢的剪切速率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在剪切过程中有充分时间排水,直至剪切破坏。
(2)快剪。施加垂直压应力后,不待试样固结,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应力,使试样快速剪切而破坏。由于剪切速率快,可认为试样在短暂剪切过程中来不及排水固结。
(3)固结快剪。施加垂直压应力后,允许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待试样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快速剪切而破坏,可认为在剪切过程中来不及排水固结。
9.什么是基础埋置深度?它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指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距离。它的确定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建筑场地的土质及地下水(2)建筑物用途及基础构造(3)基础上荷载大小及性质
(4)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
10.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考虑其对原有建筑的不利影响,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答:1)宜使新基础埋深小于原基础埋深;
2)若上一条不满足要求,应使两基础间净距大于它们底面高差的1~2倍;
3)若上两条不满足时,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新建筑对旧建筑地基的影响,有关措施为:① 分段施工;② 设临时加固支撑或打板桩或设置地下连续墙等;③ 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11.当前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1)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
(2)按现场载荷试验的结果确定
(3)按各地区提供的承载力表确定
篇8: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xū)属(s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B.泝(sù)流水 嫠(lì)妇 相缪(liáo)
C.酾(lì)酒 横槊(shuò) 扁(piān)舟
D.狼籍(jí) 枕藉(jí) 无尽藏(zàng)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寄,劝
B.冯虚御风 冯:乘 御:驾
C.倚歌而和之 倚:靠,依
D.盈虚青如彼 盈:满
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相同
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5.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完成文后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①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⑧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7.二段有八句话,请在其句序之间用“//”标注出第一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8.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苏子愀然( )(2)西望夏口( )
(3)方其破荆州( )(4)横槊赋诗( )
9.翻译下列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0.文中引叙孟德事迹的作是
11.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参考答案】
1.B(属zhǔ 酾shī 枕藉jiè )
2.C
3.B(①和②均为名词 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4.D
5.B
6.略
7.①②③ // ④⑤⑥⑦⑧
8.(1)容色改变,(2)向西,(3)当,(4)长矛
9.略
10.借古人已逝,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11.C
篇9:《赤壁赋》练习题和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和答案
练习题
1.下面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举酒属客(zh() 冯虚御风(f6ng)
B.桂棹兮兰桨(zhu#) 遗世独立(y0)
C.嫠妇(l0) 愀然(ji)
D.舳舻(zh* l*) 相与枕藉(ji8)
2.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扣舷而歌之 歌曰
C.苏子愀然 何为其然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语言形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指出各句加粗词与例句加粗词不属同类的一项是
例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A.望美人兮天一方
B.忧劳可以兴国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向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
D.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
6.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参考答案
1.D(A项“冯”应读“p0ng”;B项“棹”应读“zh4o”;C项“愀”应读“qi3o”。)
2.A(B项分别为“唱、歌词”;C项分别为“……的样子、这样”;D项分别为“在”、“被”。)
3.C(A、B、D项都是对偶句。)
4.B(例句“故事”意为先例;A项“美人”意为心中所思慕的人;C项“学者”意为求学的人;D项“小学”意为小的方面;B项基本与现代汉语相同。)
5.C(应为“面向大江斟酒”。)
6.C(句①②③表并列,句④⑤⑥表转折,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征。)
篇10:《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后赤壁赋苏轼阅读答案翻译。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露既降 既:既然 B、履巉岩,披蒙茸 履:登上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恰好 D、掠予舟而西也 西:向西飞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者薄暮\此三者,吾遗恨也
B、以待子不时之需\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C、听其所止而休焉。\盘盘焉,囷囷焉
D、揖予而言\弃甲曳兵而走
12、和“将归于临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秋以为期。
B、惟尔马首是瞻。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A(既:已经)
11、B(以:表目的,“用来”;A、放在时间名词后,无意义;代词,指三件事情。C、兼词,于彼;作词尾,……的样子。D、顺承,可译为“然后”;表修饰)
12、C(要选择的是介宾短语后置句AB宾语前置句,D判断句)
13、翻译
(1)只不过去哪里获得酒呢?”回到家向妻子商量。
(2)时间哪过了多久呀,美丽的长江和大山竟然一点都不再认识了!
(3)过去了的那个晚上,鸣唱着飞过我小船的,难道不是您吗?
篇11:赤壁赋阅读答案
赤壁赋阅读答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 危:高
B.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
C.挟飞仙以遨游 挟:偕同
D.而卒莫消长也 卒:终究
解析:选A 危,端正地
12.下列句子“其”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为其然也 B.方其破荆州
C.其皆出于此乎 D.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解析:选C C项揣测语气词,解释为“大概”,其他作代词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通过赞美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B.作者借水、月等意象,阐释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关系。
C.作者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顺其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选文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和谐优美。
解析:选A,抒发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答:
⑴我打自己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短暂的生命,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⑵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参考译文
我的容色忧愁凄怆,(我)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是不可能马上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应该索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篇12:木兰诗考题及答案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分享了《木兰诗》考题给同学们练习。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赤壁赋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0.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