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2024-10-12 07:53: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林菊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篇1: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一、填一填。

1.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用( )做单位。

3.量比较长的物体,用( )做单位。

4.直尺上从“0”刻度到“4”刻度是( )厘米,从“3”刻度到“8”刻度是( )厘米。

5.测量一个人的肩宽腰围,可以用( )测量。

6. 1米=( )厘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1.一张桌子长约1( )。

2.一本书有15( )长,1( )厚。

3.一个房间长10( ),宽7( )。

4.小明的身高136( )。

三、判断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在括号里画上“√”或者“×”。

1.一个书包长20米。 ( )

2.房间高4米。 ( )

3.一颗树高10米。 ( )

4.一本书厚3米。 ( )

5.一个杯子高10厘米。( )

四、在( )里填上“>”,“<”或“=”。

40厘米( )1米 1米( )20厘米+80厘米

3厘米+1厘米( )3厘米

5厘米( )10厘米 500厘米( )2米

五.计算下面各题。

5厘米+3厘米= 6厘米-4厘米=

1米+2米= 6米-1米=

六.找出下面是线段的序号。在序号上面画“√”。

七.画一画。

(1)画一个长5厘米的线段。

(2)如图,线段端点处是小猴的位置,在距离小猴3厘米处标上小兔的位置,在距离小兔6厘米处标上小马的位置,在距离小马4厘米标上小狗的位置。(图略)

参考答案:

一.1. 直尺 2.厘米 3.米 4. 4,5

5.软尺 6.100

二.1.米 2. 厘米 厘米 3.米 米 4.厘米

三.1.? 2.√ 3.√ 4.? 5.√

四.< = >< >

五.8厘米 2厘米 3米 5米

六.③ ⑤

七.略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一、直接写得数:

38-13= 65-10= 27+13=41-10= 43+5= 24-4= 38+3= 25+5=27-9= 32-12= 50+11= 77+3= 55+5=53-30= 23+12= 45+15= 53+40= 40+34=30+53= 32+12=

二、请你给茶杯找盖子。(连线)

三、计算下面各题.

40+26+17

=

=

100-50+30

=

=

70+30-60

=

=

72-(14+6)

=

=

四、下面的计算正确吗?错的改过来。

五、比大小

28+30-30 ?28+3-3060-10-6 ?40-13-12 80-20-15 ?90-30-1890-45-15 ?83-17-26

六、解决问题

1、一共85人,一辆车上有38人,一辆车上有24人。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2、学校种了45盆花,39盆仙人掌。发给二年级67盆,还剩多少盆?

3、二年级有93名同学参加暑假夏令营活动,租了两辆大客车,一辆车坐了39人,一辆车坐了38人,还有几名同学没有上车?

4、小明有60元钱,买一架玩具轮船28元和一辆玩具汽车30元,还剩下多少钱?

5、商店有45筐苹果,上午卖出32筐,下午又运来38筐,还有多少筐?

6、养鸡场上午收鸡蛋56箱,下午收39箱鸡蛋,卖出72箱.还剩多少箱鸡蛋?

参考答案:

一、直接写得数38-13=25 65-10= 55 27+13=40 41-10=31 43+5=48 24-4=20 38+3=35 25+5=3027-9=18 32-12= 20 50+11=61 77+3=80 55+5=6053-30=33 23+12=3545+15=60 53+40=93 40+34=7430+53=83 32+12=44

二、请你给茶杯找盖子。 略

三、计算下面各题

40+26+17=83

100-50+30=80

70+30-60=40

72-(14+6)=52

四、答案略

五、比大小

28+30-30>28+3-3060-10-6 >40-13-12 80-20-15 >90-30-18 90-45-15<83-17-26

六、解决问题

1.85-38-24=23(人)

2、45+39-67=17(盆)

3、93-38-39=16(人)

4、60-28-30=2(元)

5、45-32+38=51(筐)

6、56+39-72=23(箱)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同步练习

一、计算题。

1.算一算。

98-20= 9+40= 80-17= 36+30=

8+54= 44+8= 35+30+5= 80-9+10=

2.列竖式计算。

58+27-12= 72-43+54= 25+36+17=

80-19-37= 53+28-39= 16+40-48=

二、在里填上“>”“<”或“=”。

41()18+22-20 91-8-60()14 48-6-4()10

36+36-17( )23 35-30+5( )53 65-17+10()65-7

三、解决问题。

1、二年级开联欢会,一班有48人,二班有45人,礼堂里有80把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

2、手工小组计划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计划?

参考答案:

一、1.78 49 63 66 62 52 70 81

2.73 83 78 24 42 8

二、>>>>< =

三、

1、48+45-80=13(把)

2、90-31-36=23(件)

篇2: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iǎozixiànɡbísǎomùluòtuobàinián

huàlánɡyánɡliǔduānwǔyuèbingwēnnuǎn

二,比一比,再组词语。20分

蓝()饺()清()团()暖()

篮()校()睛()圆()爱()

描()秧()波()筷()柏()

瞄()秋()菠()块()伯()

三、把下列词语用线连起来。8分

清明节吃月饼碧绿的春天

中秋节赛龙舟高大的冬天

端午节扫墓温暖的松柏

春节拜年寒冷的湖水

四、按要求填空。9分

1.“晒”的部首是(),共()画,第9画是()。

2.“腔”的部首是(),共()画,第7画是()。

3.“柳”的部首是(),共()画,第8画是()。

五、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9分

土:()、()、()木:()、()、()

禾:()、()、()鸟:()、()、()

竹:()、()、()艹:()、()、()

六、选词填空:4分

发现出现

1.天空中()了一道彩虹。

2.我()燕子的尾巴很漂亮。

喜欢高兴

1.妈妈()听我唱歌。

2.作业做完了,我心里真()。

七、按句子的意思填空。9分

1.()到了,家家户户吃(),还互相去()。

2.()到了,人们包(),赛()。

3.()到了,人们纷纷回家(),吃()赏月。

八、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把序号填在()号里。10分

()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梨子回家。

()明明摇摇手说:“不,大的应该给奶奶吃。”

()明明拿着一个最大的送给了奶奶。

()爸爸妈妈满意的笑了。

()奶奶说:“还是留给你吃吧!”

九、阅读下面短文,会答下面的问题。

明朝有个叫陈继的`人,从小没有父亲,靠母亲纺纱织布挣钱读书。陈继深知上学读书是很不容易,所以平日里学习极其用功,不敢有一点里马虎。他常常在上学时带上一块饼,中午放学后,啃几口凉饼就继续读书。由于它学习勤奋,后来考中了翰林博士。因他对“四书五经”很有研究,被人们成为“五经博士”。

1.这篇章讲的是谁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4分)

答: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容易()常常()马虎()(4分)

3.文章的哪一句具体写了陈继读书用功?用“~~~~~”画下来。

篇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仔细看题,认真填空(18%)

1、在14-x=8,7×5=35,x÷0.9=1.8,4x,79<8.3x,15x=75中,方程

有 ,等式有 。

2、a-34=6,a表示的值是( ),a÷4=( )。

3、体育组买了4只排球,每只X元,付给营业员200元,4X表示,200-4X表示()。

4、小刚坐在班上的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6 ),他坐在第( )列、第( )行。

5、写出下面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

(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人( )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个数的4倍( )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多15棵()

6、在( )里填上“>”、“<”或“=”

①当a=23时,a+13( )87

②当x=0.8时,x÷2( )0.4

③当y=2时,5y( )100

④当x=9.6时,x-3.8( )3.8

7、天平左边的盘里放2个梨,右边盘里放一个梨和3个桃,天平两边平衡. 1个梨和( )个桃同样重.

8、天平左边的盘里放一个苹果和3个梨,右边盘里放5个梨,天平两边平衡.( )个梨和一个苹果同样重.

二、认真辨析,仔细判断(10%)

1、因为5+X中含有未知数X,所以这个式子是方程。…………… ( )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

3、在平面图上,数对(8,3)表示第8行第3列。…………………… ( )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三、选择(10%)

1、下面式子中不是方程的是( )

A、24×5=3M B、2X+13=3X-16 C、15=5×6÷2

2、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中间的数是X,其余两个数分别是( )

A、33 31 B、32 33 C、33 34 D、32 34

3、如果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5,中间的数是N,N为( )

A、11 B、10 C、9 D、13

4、甲数是20,比乙数的5倍少5,乙数是( )

A、5 B、3 C、4

5、爸爸今年X岁,妈妈今年X-2岁,后,他们相差( )岁。

A、12 B、2 C、8

五解方程,最后一小题请写出检验过程。(1—7题每题2分,最后1题4分,共18分)

0.3 x=7.2

x÷14=98

0.8+x=9.1

x-257=582

x+19=37

1.5 x=4.5

x÷1.2=0.8

x-105=15

六、下面是小冬家所在街区平面图(6%)

1、用数对表示小冬家、学校的位置。小冬家:( , )学校:( , )

2、学校在小冬家的( )方向。小冬从家到学校可以先向( )走( )格,再向

( )走( )格;也可以先向( )走( )格,再向( )走( )格

3、小华家的位置在(7,4),在图中标出小华家的位置。小华从家向西走5格,再向北走2格,这时小华在( )。

七、列方程解答下列问题。(4分+3分+3分+3分+3分+6分=22分)

1.略

2.小红今年重36千克,比去年增加了2.5千克,她去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是小瓶的5倍,大瓶容量是1.5升,小瓶容量多少升?

4、小红今年重36千克,比去年增加了2.5千克,她去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5、甲桶有水15.6升,倒给乙桶1.8升后比乙桶少0.2升.乙桶原有水多少升?

6、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已知甲桶油的重量为90千克,乙桶油重多少千克?从甲桶里向乙桶里倒多少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

八、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每题2分,共10分)

1.男生有x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1.2倍,男女生一共有440人。

2.图书馆原有图书1500套,借出x套后,又进了200套,图书馆这时有图书900套。

3.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42岁,3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7岁。

4.篮球每只m元,排球每只n元,学校用1200元刚好购买了8只篮球和12只排球。

5.第一根绳子长a米,第二根绳子长13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2倍还要多6米。

九、附加题:

1、7X=63和□+X=51中X的值相同,□中的数应该是多少?

2、天平的左边放了一个苹果和两个梨子,右边放了六个梨子此时天平的指针刚好指在0刻度上。如果左边放三个梨子,刚好与右边9个人生果一样重。请你说说一个苹果和几个人生果一样重。

篇4: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填一填。(23分)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 )轴对称图形。

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现象。

4、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格。

5.(1)指针从A开始,( )旋转( )°会

转到B;指针从C开始,( )旋转( )°,

会转到D。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

(2)从10:00到10:15,分针旋转了( )°;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 )°。

二、动手操作。(14分)

1.

图形①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图形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

2、

(1)图形1绕A点( )旋转90。到图形2。

(2)图形2绕A点( )旋转90。到图形3。

(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

(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20分)

四、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5分)

五请按照给出的对称轴画出第一个图形的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请向上移动3格。(6分)

六、(1)画出下图经过平移或旋转的图形。(15分)

(1).利用平移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2).利用旋转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六.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7分)

篇5: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1×24=24分)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 )和( )它们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它们都是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当X是( )时,方程6X=18的左右两边相等,所以6X=18的解是( )

3、( )是方程2.4+X=3.6的解,方程1.25X=8的解( )。

4、如果50+X=150,那么50÷X=( ),X×0.25=( )。

5、根据等式的性质将下列各式填写完整。

(1)A+35=80, A+35-14=80-( );M-35=80 M+X-35=80+( )。

(2)6X=3,6X÷6=3÷( ),X÷2.5=8,X÷2.5×2.5=8×( )。

6、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27,其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7、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平方米,长是7米,求宽是多少,如果设宽是X米。可列方程( )或( )。

8、如果□+□+□+△=25,□+□+△+△=22,那么□=( ),△=( )。

9、在( )里填上“>”、“<”或“=”。

(1)当X=64时, X+14( ) 50 , X-14( )50, X÷14( )50

(2)当X=0.3时,X÷0.6 ( )0.5 , 0.6 X ( )0.5 0.6÷ X ( )0.5

二、选择。(2×5=10分)

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4.5-X B、5X>12 C、X+12=78

2、当X=88时,X+15( )100。 A、>B、= C、<

3、小红今年X岁,妈妈比小红大27岁。妈妈今年( )岁。A、X+27 B、X-27 C、27X

4、甲数是78,是乙数的3倍。如果设乙数是X。那么下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

A、78÷X=3 B、3X=78 C、X+3=78

5、方程1.8+X=3的解是( )。 A、X=2.2 B、X=1.2 C、X=4.8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0.5×12=6分)

0.28 + 7.2= 0.25×0.4= 0.05×20= 4.2÷0.06=

0.87- 0.7= 3.43÷0.01= 1.25×0.8= 5.6÷0.2÷5=

7.1+1.99= 6×10÷0.1= 0.875×100= 100×0.1÷10=

2、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4=8分)

2.5×4.8+5.2×2.5 3.6+6.4÷0.5 2.3÷0.125÷0.8 6.28 + 3.2 + 3.72

3、解方程。(带※要检验)(3×4=12分)

※X+1.6=5.36 X÷1.4=0.5 3.6X=1.8 ※X-5.8=4.12

4、列方程解文字题。(3×2=6分)

(1)2.8比什么数少1.2 (2)3.6是什么数的1.5倍?

5、看图列方程,并解答。(3×2=6分)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4×4+6×2=28分)。

1、小明打一篇3200字的文章,已经打了一些,还剩280个字没打。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学校为扩充图书资料,今年计划投入资金4.5万元,是去年的1.5倍,去年投人资金多少万元?

3、一个面积是2.4平方分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底是0.6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居民用电的价格为每千瓦时0.52元,小兵家上个月一共付电费23.4元,他家上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篇6: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8-4.6= 13.5-4.8= 80.6-50= 40.8÷0.4=

2.2×0.6= 45÷0.09= 0.014×100= 1.6×0.5=

6÷0.6= 5.3+17= 29+0.5= 7.1+29=

二、填空题。

1、站在任一位置观察某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 )个面,最少能看到它的( )个面。

2、6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请 列举出三个6的倍数:( )、( )、( )。

6的倍数中最小的是( )。

3、一个数,如果只有( )和( )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一个数,如果除了

( )和( )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

4、在6×7=42中,( )和( )是( )的因数;在54÷18=3中,( )和( )是

(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5、18有( )个因数,分别是(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

大的因数是( )。

6、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数,其他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数。

7、20以内的质数有( );20以内的合数有( )。

8、个位数是( )或( )的数都是5的倍数。

9、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10、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数字是最小的奇数,十位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个位数字是最小的合数,

这个三位数是( )。

11、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51,这两个质数是( )和( )。

12、要使“29□”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 )。

1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6=( )×( ) 20=( )×( )×( )

35=( )×( ) 15=( )×( )

14、从6、5、0、7四个数字中选出三个,按要求组成两位数。

奇数:( )、( ); 偶数:( )、( )。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各数分别是什么数?填入相应的圈里(可重复填写)。

0、1、2、27、15、33、35、37、45、47、49、54

质数 合数

奇数 偶数

2、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

35、39、42、60、72、84、45、105、177、120、354

(1)2的倍数有: 。

(2)3的倍数有: 。

(3)5的倍数有: 。

3、在□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1)8□,3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15□,37□,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2□□,既是3的倍数,又是2和5的倍数。

四、操作题。

1、观察左边的物体,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用线连一连。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2、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左边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五、猜猜我是谁?

1.一个数既是 36 的因数,又是 6 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2.我是一个奇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积是 2,猜猜看我是几?

3.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 25,我们是几?

六、解决实际问题。

1、面包店运来12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2、下面是红星小学五年级各班的人数。哪几个班可以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哪几个班不可以?为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人数/人 41 42 43 39

什么?

3、妈妈买了一些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能正好分完。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也能正好分完,妈

妈最少买了多少个苹果?

4、体育课上,30名学生站成一行,按老师口令从左到右报数:1,2,3,4,…,30。

(1)老师先让所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去跑步,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

(2)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跳绳训练,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3)两批同学离开后,再让余下同学中所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同学去器材室拿篮球,有几个人去拿篮

球?

(4)现在队伍里还剩多少人?

5、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

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篇7: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比一比组词

工胆()牙()愿()止()马()智()专()功()旦()鸦()原()址()码()知()砖()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声不响

一()不()一()不()一()不()

造句:()

三、填适当的词。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读()地听

()地说()地()

四、加标点。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照样子写一写

校较胶郊妈()()()

迷()()()该()()()

六、填适当的词

凉爽的()遮雨的()整齐的()()的手()的.光()的歌声()的水桶

()的地方()的孩子

七、写出近义词

灵巧--()出奇--()高兴—()议论—()立刻—()果然—()

八、照样子写一写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着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

四、选择查字法

1、遇到()的字,用部首查字法。

2、遇到()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九、母亲节快要到了,给妈妈写张留言条,写祝词。

篇8: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

要查的字 音部 音节 页码

谢 X xiè 364

二、先写出含(hán)有下面部首的字,然后再组词语,看谁组的多。

欠()()

厂()()()

力()()()

疒()()()

三、比一比,再组词。

勤()()通()()

劲()()痛()()

踩()()完()()

彩()()玩()()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小心地使劲地

()()

()()

欢喜的通红的

()()

五、抄写下面的句子。

1。春天来了,各色各样的鲜花都开了。

2。“看,风可以把木船吹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我也会画风了!”

六、背写本单元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或者段落。

七、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shùnxù)。

()她刚关好窗子,雨就下起来了。

()小红急忙(jímáng)往家跑。

()忽然(hūrán),刮(guā)起了大风。

()她跑到家里,赶紧(jǐn)关窗子。

()小红想起家里的窗子没有关。

()一天下午,天气非常晴朗(lǎng)。

八、写下面的字,注意把字写匀称。(每字写两遍)

坦停吭都短使棵柳

篇9: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duǒ cng xī shuǐ jǐe dng zh s sh ji

()()()()()

hū hun wēi xio d juān qīng cu n nng

()()()()()

二、选择正确读音。

嫩(nn ln)江玫瑰(gu guī)垂(chu cu)头追(zhuī zhūi)赶

三、比一比组词。

分()玲()弟()浇()躲()

芬()铃()地()烧()躺()

2、扩词:(4分)

摇()()微()()

3、给下面的字换部首再组词:(4分)

油()说()

四、连一连。

蓝蓝的 田野 黄鹂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灿烂的 阳光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广阔的 小溪 赠人玫瑰,人要人帮。

清澈的天空花要叶扶,手有余香。

五、阅读。

我们几个孩子,()棉袄,()家门,()田野,去()春天。

树木()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1、按着原文填空。

2、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3、第一自然段是写谁?到哪里?干什么?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

篇10: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1、数的意义: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例:

290里面有( )个十;1500里面有( )个百。

这部分知识集中训练过,只有极个别孩子运用不够好,在练习时还会出错。

2、数位顺序:

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五位是( )位。

3、读数、写数:

方法:从最高位读、写起。

读数:⑴、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0.

例:2090、5008

⑵、末尾的0都不读。

例:6900

写数:⑴哪一位上有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

⑵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0起占位作用)。

4、数的组成:

明确数位和计数单位,比如一个三位数它含有3个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表示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例:由4个千、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5、比较大小:

⑴比位数 ;

⑵位数相同比最高位;

⑶最高位也相同,就比最高位的下一位。

1239○1329 9999○10000 589○859 1010○1001

②排列顺序(要看准要求是 从大到小 还是 从小到大 排列)

例: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95 956 278 359 1000 627 1256

6、数数:

例:

⑴、按规律写数:(先找规律再写数)

203. 205. 207. ( ). ( ). ( )

( ). 995. 990. ( ). ( )

⑵、写出899前(后)面连续的四个数。

⑶、与20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最大(小)的二、三、四位数分别是多少?

例:⑴ 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⑵ 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

⑶ ……………

8、比多少

多一些:多一点儿

少一些:少一点儿

多得多:多很多

少得多:少很多

9、求近似数:

⑴ 看十位。

⑵ 当十位上是0.1.2.3.4时,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去掉。

当十位上是5.6.7.8.9时,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看成大约100(向百位进一)。

例:4103的近似数是4100;

1052的近似数是1100;

989 的近似数是 1000;

7949的近似数是7900;

564的近似数是 600;

注:求三、四位数的近似数只教孩子用的这一种方法(看其它数位求近似数也对),这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是难点,所以方法教多了怕孩子们更难掌握。(其它方法以后慢慢再教。)

10、估计:估计要有依据,不能乱估。

⑴ 可借助一个标准来估;

⑵ 可先估一部分,再根据部分估计全体。

估计能力是通过培养得出的,有意识地在生活中锻炼这种能力。

11、整千整百数的加减法:

⑴可看作几个百、几个千相加减;

⑵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加减法,也是把两个数看作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篇11: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平移和旋转

1、认识平移和旋转2、美丽的花边

注意点:平移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乘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4、应用。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连乘应用题。38页第6题、39页第4题等。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

倒数的判断

1、任意一个数都有倒数。

2、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3、a是个自然数,它的倒数是1a。()

4、因为13 +23 =1所以13和23互为倒数。()

5、0.3的倒数是3 ()

篇12: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原文地址: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作者:飞燕 课题:排列规律 保定市实验小学  严梅竹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稍复杂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图形排列中的简单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 课前准备:圆、正方形、正三角形图片各3张,每人“3×3格”的方格纸3张。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教师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春节期间最高兴的事情,然后启发学生交流庆祝春节中有规律的现象。   师:同学们,春节过得很高兴吧!谁愿意把你们最高兴的事情给大家说一说? 请几个人发言。 师:春节期间,街道、商店等公共场所都增加了许多装饰,营造喜庆的氛围,哪个同学发现了有规律摆放的现象? 学生可能说出,街道挂的彩条、商场楼顶的彩灯等。 二、自主探索 1.把图形有规律地摆一行。 (1)教师启发性谈 话,提出把○□△图片各3张有规律地排成一行的要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真细心,能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等图形来“创造”规律,有信心吗? 如果有个别学生说“没有”,老师可鼓励学生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图片各三张,把它们有规律地排成行。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摆的情况。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摆法,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不同摆法的机会。让学生说出摆图的规律,并启发学生说一说如果接着摆,下一组会是什么样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摆法呢?告诉大家你摆的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进行启发式对话。 生:我先摆3个○,又再摆3个□,再摆3个△。规律是3个○,3个□,3个△。 师:那接着往下摆,下一组该怎么摆? 生1:再摆3个○,3个□,3个△。 生2:我先摆1个○、1个□、一个△当作第一组,接着摆第二组,最后摆第三组。规律是:1个○、1个□、一个△依次重复出现。 生3:我先摆1个○、1个□、一个△,再摆2个○、2个□、2个△,规律是○□△各一个,○□△各2个。 师:接着下一组该怎样摆? 生:接着摆3个○、3个□、3个△…… 学生可能有图形位置不同的摆法,让学生充分交流。 如果第三个学生的摆法没有出现,教师可组织交流。 2.在九宫格里有规律地摆图形。 (1)出示3×3方格图。(以下简称九宫格)。提出“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图形相同”的要求,让学生把○□△图片各3张摆在九宫格里。 师:刚才同学们把这些○□△有规律地摆成了一行,这里有一张方格纸,大家看一看,你发现方格有什么特点? 生1:每行有3个方格,每列也是3个方格。 生2:3×3一共9个方格。 师: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要把这三种图形有规律地摆进方格中,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图形相同,怎么摆?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摆,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不同的排列方法,个别指导。 (2)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摆的,规律是什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摆法的机会。 师:谁愿意把自己排列的结果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排列的规律是怎样的? 教材上每行相同,每列相同的方法应该是最基本的。有的可能图形位置不同,第三种摆法,学生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不作介绍,如果出现了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了解三个○可以看成一行,(斜行),其他不符合要求。 (3)提出“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图形各不相同,应该怎样摆放”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摆一摆。 师:刚才我们是按照每行每列的图形都相同的规律摆的图形,如果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图形各不相同,可以怎么摆?试一试。同桌可以合作进行。 给学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摆,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学生不同的摆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学生说,教师摆。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结果的机会。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摆的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来说, 老师来摆。 除教材上的三种摆法外,学生可能还有不同摆法。如 ○ □ △ △ ○ □ □ △ ○   (5)探索、总结图形排列规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了解方格中图形摆放的变化规律。 师:真不错,有这么多的排列方式,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么多的排列方式,有什么规律吗?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多数学生可能会具体说出每种摆法的规律。 ●如教材上的第一种摆法: 生1:第一行摆△○□,第二行把第一行摆的最后一个□放在第一,其他两个顺次后移就行,是△○;第三行把第二行末尾的○放在第一,剩下的顺次后移是□△。 生2:竖着看也能发现这样的规律。 第一列摆△□○,第二列把第一列中最后一个○放在第一,其他两个△和□顺次下摆…… ●再如教材上第二种摆法。 生:第一行先摆○,再摆□和△,第二行把第一个○摆到最后,□和△依次往前放;第三行把□放到最后,△和○依次往前放…… 三、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中各种花是怎样排列的,想一想空格里该放哪朵花。学生独立考虑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判断时的想法。   师:同学们刚才发现了我们在方格中摆出的`图形的规律。现在请你看课本第3页的第一题,在方格中摆放三种不同的花,有一个方格还空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各种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放哪种花。 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师:空格里该放哪种花?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判断方法,如: ●第一行是红的、黄的、粉的,第二行黄的排第一,接着是粉的、黄的;第三排是粉的排第一,按规律第二个应该是红的…… ●第一、二行中都有这三种花,只是排列位置不一样,第三行中缺红的,所以空着的格应该放红的。 2.第2题,先通过对话介绍、了解扑克牌的四种花色,然后教师照教材上的样子摆出扑克牌,提出“猜一猜,扣着的花色是什么”和“你是怎样判断的”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扑克牌,谁知道扑克牌有几种花色?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出扑克牌的四种花色。 师:我们来玩一个扑克牌游戏,看老师摆出扑克牌。   教师照书上的样子摆出扑克牌。 师:猜一猜扣着的扑克牌各是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交流。让学生充分交流判断的思考过程。如:   3.扩展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按规律摆扑克牌。并同桌进行猜扣着的牌的活动。 ●根据第一行都是5,第二行都是4,第三行是3和第四行是2,判断出第三行扣着的都是3,第四行扣着的都是2。再根据第一行第二行四种花色的变化判断各是什么花色…… 最后得出:第三行第一张是花3,第二张是黑3,第四张是红3;第四行,第一张红2,第二张是花2,第三张是黑2。 学生猜中后,教师翻开扑克牌。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扑克牌自己按规律摆出一组,互相进行猜扣着的牌是什么的游戏。   课题:排列组合 保定市新市区实验小学  严梅竹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5页。 数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交流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 2.了解、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相机;课件《孙悟空》片断。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话,由交流照片的经历和最喜欢的是哪张照片等引入新课。 师:不少同学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照相的经过。 请几个同学展示发言,结合有人拿的是两人合影的照片,进行启发式谈话。 师:照片上和你一起照相的是谁?说一说你们照相时站的位置。 生:我站在左边(或右边),××站在右边(或左边)。 2.结合两个人的照片讨论,变化他们位置,还能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两个人照相,最多能照出2张不同位置的照片。 师:如果变化你们两个人的位置,还能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 生:交换我们两个左右的位置,还能照一张。 如果有的学生答出3张:交换左右位置1张,前后位置2张。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几个人照相都怎样站,为什么? 师:两个人照像,如果只考虑横着站成一排的情况,最多能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 生:2张。 二、3人照像 1.教师提出3个人照相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的问题,让学生先回答,然后请三位同学实际照一照。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2个人照像,最多可以照出2张不同位置的照片。那么,如果3个人照像,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呢? 学生的答案可能不一样,教师板书出各种方案。 师:现在,我们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老师给他们实际照一照。 请三位同学站到讲台上。教师准备好照相机。 师:好!现在准备照相了,先请说照2张的同学指挥一下他们怎么站位。 指名说怎么站位,站好后教师拍照,然后再请其他同学说还可以怎样站位,继续照。一直到照完6张。 师:还能不能照出不同位置的照片? 大家形成共识,没有了,请三位同学回座位。 2.提出一共照了几张照片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在本子上表示出来。 师:刚才一共照了几张照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相关文章:

1.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2.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4.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5.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6.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7.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8.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9.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10.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下载word文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