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2023-03-19 08:20: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放学别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篇1: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作者/ 吴月箫

摘 要:在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思想政治中,往往会出现计算型选择题,这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一种考查方式,但书中没有介绍具体的解题模式,通过教学实践,将这类计算题进行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篇2: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

计算型选择题是近年文综高考思想政治选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可以说,全国各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这类题型。可见,这种题型已然成为高考思想政治命题的热点,作为一种趋势可能长期贯彻。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政治中计算题是目前高中学生面临的畏惧点、难点。所以,重视和研究这一类题目,总结规律,有利于我们减少失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得分率。

计算型选择题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模块中,主要有: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计算、汇率变动的计算、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利息与股票价格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考核要求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将相关知识的解答思路归纳总结如下:

一、商品价值量问题

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把握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成正比例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例的,而无关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是成正比例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价值的总量是成正比例的。

【典例】假定生产1件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0小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 000元,台州某公司的劳动时间是10小时,产量为10万件。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台州某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台州某公司20的收入与20相比( )

A.增加3 000万元 B.减少5 000万元

C.增加5 000万元 D.不变

【方法指导】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年公司的收入为:2 000×10=20 000万元。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下降,要是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这个时候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就应该为2 000÷(1+100%)=1 000元。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50%。要注意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该公司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应该是增加,所以2013年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总量应该是:10×(1+50%)=15万件,价值总量应该为1 000×15=15 000万元,15 000-20 000=-5 000

万元,故答案为B。

二、纸币发行量问题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有多少纸币发行,总体购买力只与实际所需金属货币量保持一致性。这些问题的答案,关键是要记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同时理解里面的变量所表示的含义就可以了。

【典例】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每l元货币平均流通 。( )

A.1 000亿元 6次 B.1 200亿元 3次

C.1 000亿元 3次 D.1 200亿元 6次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我们可以假设该商品的流通次数为X,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Y,我们可以得出20×150÷X=Y。20×150×(1+25%)÷X=(Y+

250)亿。由此可以得出X=3,Y=1 000,故答案为C。

三、外汇汇率问题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前提是要区分是本币汇率(一单位本国货

币总多少外币)还是外币汇率(即一个单位的外币等于多少本国货币)。两者本质一样,但在数值计算中却有不同,很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产生错误。同时,我们必须把握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外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等等。

【典例】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 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 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

A.损失了人民币1 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 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方法指导】小张在美元与人民币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美元汇率的下跌之后,相同数量的美元所能兑得的人民币一定会变少,所以小张的人民币会受损失。美元的汇率下跌20%,也就是1美元=8×(1-20%)元,这就是说,现在1美元只能兑换6.4元人民币了。两年前,1 000美元可以兑换1 000×8=8 000元人民币。两年后只能兑换:1 000×6.4=6400元人民币,小张损失人民币1 600元,故答案为A。

四、恩格尔系数问题

解这一类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根据德国统计学家厄恩斯特・恩格尔的观点,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支出)×100%,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同时还可以作为确定消费水平的依据。

【典例】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注: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 330元、12 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

A.36.65% 21.5% B.48.9% 51.8%

C.75.0% 41.7% D.47.9% 36.0%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了恩格尔系数,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李家=7 330÷(15 000+200+100)=47.9%。张家=12 960÷(25 000+6 000+5 000)=36%,故答案为D。

五、存款利息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牢记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其中年利率=月利率×12个月,月利率=日利率×30天。解答这一类题同时还要明白,我国特定阶段内个人存款是否征收利息税,如果征收的话还要把这部分扣除掉。

【典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5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年利率为3.87%,利息税率5%,存款到期应得到利息为( )

A.145.125元 B.580.5元

C.2 322元 D.2 757.375元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储蓄的收益,实际利息所得=存款本金×银行相应利率×存款年限×(1-5%)。因此本题计算如下:10 000×

7.50×3.87%×1×(1-5%)=2 757.375元。故答案为D。

六、股票价格问题

解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乘以股票总面额。

【典例】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 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1倍,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

A.15元 B.20元

C.30元 D.40元

【方法指导】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存款利率,由此可知银行的存款利率为0.4÷20=2%。银行利息率提高1倍,就是4%,此时股票价格为:0.6÷4%=15元,故答案为A。

七、个人所得税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最主要的是注意起征点是多少,计算时要先扣除,余额部分分层计算,不重复计算。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暂定为3 500元,所以像3 500元至4 000元总收入段的应税额应减去其中的3 500元,而不是总收入。不足部分,以实际数值计算,如总收入只有3 800元,则应税额仅为3 800-3 500=300元。

【典例】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 800元,则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115元 B.220元

C.245元 D.345元

【方法指导】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收。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3 500元后的余额。因此,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征税额:5 800-3 500=2 300元;其次,根据各段税率,列出式子:500×5%+1 500×10%+300×15%=220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但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是虽然知道个税起征点要扣除,但忘记它的算法是超额累进税率,没有分阶段逐个计算,而是简单计算为:2 300×15%=345元。所以容易选D。

其实,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计算题,只要学生平时夯实基础,准确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与公式(特别是其中的概念指向),同时复习备考时适当地加以专题强化训练,注意政治与数学思维的结合,平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相信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姜群,何青霞。巧解商品价值量计算问题的两种策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09)。

[2]田爱民。高考计算题例析及启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Z1)。

[3]钟国才。浅谈经济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嫁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

篇3:高考备考技巧

一.注重化学复习方法

高中化学复习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如果你想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那么你就应该根据这一天中学习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安排,注意不要把内容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前后相连复习,最好是间隔复习。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会引起干扰,降低复习的效果。

2.复习前最好先把知识回忆一下,或根据听课时记的知识要点,回忆一下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这个时候,你可以根据回忆的程度,有记忆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做复习,已经理解了而且没有问题的可以少复习,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集中力量复习困难教材,掌握重点。在这一过程之后,你要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地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和已观察到的变化,深入地进行回忆、复习,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得来的。

◆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便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对比的方法不仅可以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氢气的性质时,可联想到氢气的制法、用途和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联系实际法: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二 养成好的化学复习习惯

1. 准备红、黑双色笔,黑笔独立完成练习;红笔纠错、记录老师的点评与拓展。

2. 准备一个小夹子,夹化学试卷、讲义材料,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3. 笔记本记录知识归类、规律等内容时要适当“留白”,以便补充内容。

4. 每次考试前浏览笔记本、错题集、试卷等。

5. 识、记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

6. 实验大题历来高考得分低,复习中要特别注重化学用语规范、精炼、准确,学会分析图表、数据,并运用于解题。

7. 不同章节的复习方法会有所不同,但不论复习什么内容都要求课前做好预习。

8. 回归课本,重温重难点;拓展归纳,知识前后衔接;课后精练,培养解题能力。

9. 高三化学复习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10. 老师讲完每一节课,要及时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并及时纠错。

11. 切忌做一题校对一次答案或对着答案来完成练习。

12. 不会做的题弄懂后建议你再教会1-2位同学,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说明你真正弄懂了。

13. 重视每次练习、考试所犯的错误,这就是你的知识“盲点”或薄弱环节。

篇4:高考备考技巧

(一)古文( 23 篇)

1. 子路、曾暂、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3. 劝学

4.曹刿论战

5. 烛之武退秦师(“夜缝而出??乃还”)

6. 邹忌讽齐王纳谏

7. 逍遥游(“北冥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8.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庄不得击”)

9. 出师表

10. 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

11. 桃花源记

12. 归去来兮辞(不包括“序”)

13. 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

14.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声断衡阳之浦”)

15. 师说(“睦乎??其可怪也驮”)

16. 陋室铭

17.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8. 阿房宫赋(“一人之心??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

19. 岳阳楼记 范仲淹

20. 醉翁亭记 欧阳修

21. 前赤壁赋(“圭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

22. 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

23. 爱莲说周敦颐

(二)诗词曲( 22 首)

1. 氓

2. 国殇

3. 归园田居(其一)

4.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梦游天姥吟留别

7.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 春夜喜雨

9. 蜀相

10.登高

11.琵琶行(不包括“序”)

12.泊秦淮

13.苏幕遮(碧云天)

14.念奴娇?赤壁怀古

15.定**(莫昕穿林打叶声)

16.声声慢(寻寻觅觅)

17.书愤

18.钗头凤(红酥于)

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1.窦娥冤([滚绣球])

22.沁园春?长沙

说明:文言文凡未注起记的,即要求全文背诵。

同时:20xx年北京高考大纲指出在“附录”保持原有“古诗文背诵篇目”不变的同时,增加“经典阅读篇目例举”,包括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20xx年、20xx年这12部经典阅读篇目将逐步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古今中外12部文学和文化经典,分别是:《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 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 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近年来文学名著题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是考查学生是否“读书”,同时在题型上采取主、客观题相结合,避免了简单的考查识记。设题角度主要从名著故事、经典情节、场景、人物性格、作品主题、结局等方面入手,侧重于对名著内容的分析鉴赏,如对名著的人物形象、结构模式、思想主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简要的鉴赏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鉴赏评价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相应的评判。名著阅读题常见的题型有识记辨别类 、理解概括类、赏析评点类等。

文学名著备考技巧

针对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2、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

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例如: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怒鞭督邮、割须断袍、单骑救主、辕门射戟、白衣渡江”,相对应的人物依次是张飞、曹操、赵云、吕布、吕蒙。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是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例如这样一道题:雨果说过,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简要赏析这句话的含义。解答这道题时可以这样赏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了她。这正体现了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而弗罗洛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拉达,使她受了绞刑。这也体现了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篇5:高考备考技巧

综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化学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注重能力考查,特别重视实验分析和探究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比较注重双基的测试,把握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覆盖了中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几方面。

高考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非常重视基础,许多知识回归课本。3+X形式下的高考题,题量减少了,难度下降了,但对细节要求多了,语言表达要求更准确,知识面更广,有很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更多了。这符合高考的能力要求,即选择那些素质好、潜力大的考生。显然,高考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注重能力考查,让那些基础扎实、能力强的考生得以发挥和表现他们的水平。因此必须以课本为准,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按照:

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卤素、硫、氮、硅)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把化学计算串到各部分当中,同时不断渗透一题多解思想及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轮复习: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三轮复习:

5月初至6月初主要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学会整理和归纳错点、疑点、盲点,并进行应试技巧、答题规范训练,不要题海战术,要挖掘精品题,以点带面。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势,杜绝盲目做题。另外一定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定律、原理、性质、实验等内容要仔细阅读,对大纲和教材共同要求的部分加以重视,真正做到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据,克服复习的随意性。在学习中先死后活,多记,多写。《考试大纲》是专家命题的依据,要对《考试大纲》中的了解理解综合运用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挖掘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扩展点及可能的出题点。依纲离本就是要善于驾驭教材,活用教材。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顺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纵向:如以浓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然后是气体的净化、性质实验、与某物质反应后的计算等方案的设计,可以把高中教材的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

化学复习要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化学复习要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当一轮复习结束时,可能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二轮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1.审题是最大的障碍:应学会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

2.规范用语,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做到简答完整,要点准确,语言简练,而今的高考难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比谁做得准。

3.要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维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

在复习中,坚持以大纲为准,夯实基础,把握主干,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接受信息、融合知识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篇6:高考备考技巧

随着一模考试的结束,各位高三学子对自己这大半年来的学习成果也有了一个直观的检验,回看自己这一路来的成绩,和身边同学一比,会发现,做题速度不能比,成绩对比不敢看,做题越快的越好,越差的反而越慢,好的作业嫌少,差的作业垒成山。数学学习有差异本无可厚非,但差异就如此之大就该非非了,今天田兰老师就带大家来分析分析:

差异大的原因之一,在于对概念、公式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上能否融会贯通。一 种是,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造成对概念学习的理解不到位。二种是,对概念和公式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 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知识是知识,做题时做题,两者间无呼应,效果自然寥寥。三是,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 解的基础,理解是为更好的记忆。如果都不能将公式烂熟于胸,又怎能在解题中熟练应用呢,没有应用谈何理解。就是有很多孩子,心宽,老师的话做耳朵进右耳朵 出,所以唠唠叨叨就是必须了。

差异大的原因之二,在于能否从题海中总结出相似的类型题目。当你的孩子会总结题目,会对所做过的题目进行清晰或模糊的分类,从而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那些解题方法,还有那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的孩子才真正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学习窍门,才能真真的做到”任她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所以说“知己”很关键。因为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天天做题,焦头烂额,可成绩平平。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 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说句难听的话就像“驴拉磨”一样。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得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 得一团糟。

题海无涯,总结是岸,是将题目越做越少,技巧越提越精的最好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题目,我们有不同的解题技巧,古人云,铁打的技巧流水的题,只要掌握了技巧,就可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如果掌握不了技巧,那就悲剧了,变成人挡人杀你,佛挡佛杀你!

篇7:高考备考技巧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如果命题是三选二,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了两题就够了。如果三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两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只看你做的前两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三条做对了也不给分。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相关文章:

1.高考写作备考技巧

2.雅思阅读备考之词汇技巧拆解

3.高考理科生备考方法及技巧一览

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技巧之素材

5.高考备考方案

6.高考英语备考

7.高考备考倡议书

8.雅思口语高分技巧之中期备考策略

9.特级教师备考指导:高考数学复习之三十六计

10.期末考试备考5大技巧

下载word文档
《浅谈高考思想政治备考中计算题解法之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