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
“吭哧一口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
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
【试卷分析】
今年我市思想品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仍然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60分以上记H等,60以下记I等。
试题结构分为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有简答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模拟题。
试题内容时事政治约占10%(5月―4月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七、八、九年级分别约为20%、30%和40%。
鉴于本考试的性质,难度分布一般为:容易题30%,较易题30%,较难题30%,难题10%。
【名师解读】
突出本土题材选择
今年的试题材料选择上会偏重于本土材料的选择,同样的题材以宜昌市的材料优先为原则。
突出高效课堂理念
今年高效课堂已在全市进行,试题也会有高效课堂的影子。虽然高效课堂才开始起步,研究尚不成熟,作为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高效课堂理念,试题的命制应该与教改保持一致性,今年也是一个研究的机会。
突出初高中衔接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知识、学习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衔接,特别是对于九年级与高一有联系的知识点,必定在命题中给予突出,这样的.衔接性的试题必能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有衔接点的内容也必定是试题的重点。
【备考建议】
把握考试范围
无论今年试题与往年有什么区别,但基本的知识点没有改变。只有立足于基础,着眼于教材,把握范围才能做到复习的高效。
把握考点解读
中考说明有十个专题训练,每个专题训练都有重点考点解读,这些考点解读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篇2:化学高频考点_中考化学重点复习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
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I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I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氨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減(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星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
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a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1,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2,装置气密性不好;
3,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
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
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冒出时才收集;
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
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
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罝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
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罝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
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
④尾气处理装罝一一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
①通入直流电
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 : 1
③生成物的质置比为氢气:氧气=1 : 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着火点低 (40°C),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置:放到小烧杯中再称置——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注入水中(特别要注意是浓硫酸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要不断地揽拌。
中考化学重点复习知识有哪些 _中考化学高频考点整理
篇3:把握重点,巧用方法,搞好中考复习(教师中心稿)
把握重点,巧用方法,搞好中考复习(教师中心稿)
现在我们初三语文即将转入全面复习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的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复习无所谓,考试时我认真地做一做试题就可以了;也有一部分同学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这些想法都是很不可取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所以,我们的语文复习只有按照老师制订的复习计划来系统的复习,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我们才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首先,我跟同学们谈一下我们语文科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表
周次 日期 复习内容 备注
第一周 2月22日---2月27日
第二周 2月28日----3月6日 第六册语文第三、四单元的课文学习
第三周 3月7日----3月13日
第四周 3月14日----3月20日 4天假期
第五周 3月21日----3月27日 复习第一册 第
一
论
复
习
第六周 3月28日----4月3日 复习第二册
第七周 4月4日----4月10日 复习第三册
第八周 4月11日----4月17日 复习第四册 4天假期
第九周 4月18日----4月24日 复习第五册
第十周 4月25日----5月1日 复习第六册
第十一周 5月2日---5月8日 查缺补漏,综合复习全六册 3天假期
第十二周 5月9日---5月15日 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复习第
二
轮
复习
第十三周 5月16日----5月22日 现代文专题复习
第十四周 5月23日----5月29日 文言文专题复习
第十五周 5月30日----6月5日 作文专题复习
第十六周 6月6日----6月10日 中考练兵
第一轮复习是紧扣课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我们在复习中应分清主次,各个击破,把最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从济南往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看,第一大题的“积累”题目,涉及的多是名言警句,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像古诗文中、现代文中的名句首先要背得准确、熟练,要知道出处、作者等。第二大题中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其中一段是课内讲读课文中的语段。如果课内文言文掌握得好,至少做好这些题目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完成好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题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常会出现考查字词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同学们必须在复习过程中将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好。综上可知,课本内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现代文中的名言名句、词语、文言文中的古诗词名句和对文言文尤其是讲读课文的背诵理解。
在语文总复习中,第二轮专题复习是中考获取成绩最重要的阶段,通过第二轮专题的复习,可以使同学们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因此,第二轮专题复习是以第一轮课本基础复习为前提的,我们都应该非常重视这两个阶段阶段的复习。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认真落实的习惯。不管是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我们对老师布置的知识点的复习要落实到位,掌握要扎实。要做到真会,由口头落实到笔上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2)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对于卷面书写,我们大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考试得分。
总之,同学们如果勤于复习,把知识点掌握扎实,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思德复习明确考点把握重点】相关文章:
1.中考英语复习重点
9.初中语文复习重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