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2024-01-12 08:56: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天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1: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在人口问题上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人口增长并不是低生活水平、严重的不平等的基本原因;

一种极端观点:把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弊病都归因于人口的过快增长。

批驳一:欠发达才是真正的问题,发展应当是唯一的目的。

批驳二:世界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也许是人们必须更为关心的问题。

(二)迅速的人口增长确实强化了欠发达问题,使得发展的前景更为遥远。

例证:人口――贫困周期理论(恶性循环);人口增长既是欠发达的原因又是欠发达的结果!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七个方面)

1、强化了欠发达问题,使得发展的前景更为遥远。

2、限制了经济增长;

3、使贫困与不平等问题加剧;

4、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5、健康受到影响;

6、粮食短缺;

7、环境恶化。

结论:人口的过度增长已经给经济发展、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人口政策

1、要重视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政策。

2、不仅重视人口变量本身,而且必须处理欠发达背后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3、提高妇女地位。

篇2: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

(一)定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手段和自愿手段的有效组合实现对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中强调:根据污染者原则上应当承担污染费用的原则,国家应当努力促使环境费用内在化以及经济手段的使用。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当代以及未来。

(二)内涵

1、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2、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

3、要把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统一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隐含着公平原则,公平是指一国范围之内的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即每个人之间应该拥有或者享有多少的资源与环境的,而也涉及到国外、国际间公平的利用有限资源,就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要体现公平。然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更重要的是又体现这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公平。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

篇3: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资料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

1、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经济增长对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是一个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无法进行收入分配),但不是充分条件(经济增长不能保证公平分配)

2、经济增长与贫困的关系

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1955年提出

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规律的假说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初,居民收入分配一般较平等;随着经济发展由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并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在经济发展进入大众消费时期后回到经济发展之初的比较平等的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吉尼系数值的变化曲线形状类似倒写的英文字母“U”,因此被称为倒“U”形理论。

3、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不平等状况

(1)人均收入与分配不平等程度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确定性的联系;

(2)高的人均收入并不必然杜绝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存在;

(3)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其他辅助活动;

(4)世界贫困人口的相当大的部分是由所谓弱势人口组成:老人、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

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政策

1、一种观点: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替代关系。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

理由:收入分配不平等,高收入,高储蓄,高投资,高发展,税收和补贴,收入再分配。

反驳:富人的储蓄倾向不一定高,(炫耀性的消费);

提高收入水平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积极性的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等);

较高的收入是劳动力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健康,营养,教育,劳动生产率等)

2、解决贫困问题的政策

(1)制定一套理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的政策;

(2)制定一套能够使发展中国家的财产、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分配发生良性转变的机制和长远政策;

(3)制定一套收入再分配的政策。

篇4: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讲解复习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要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

法的概念和特征

1.法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基本特征:

第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制定和认可是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制定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的规范;认可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范予以承认,赋予其法律效力。

第二,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从表面看,法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但实质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总是将自己的意志通过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一般并不是统治阶级内部某个党派、某个集团或者某个人的个别意志,也不是这些个别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

第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不同,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讲解复习]

篇5: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

2017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

1、农业家庭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原因

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4点原因:农业的产业特点(季节性、大地域);分工协作(无法分解);农业技术特点(可单人操作);家庭特点(不用监督,劳动力多样)。

2、政府农业调控的目标、领域和手段

政府农业调控:目标4个: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市场培育、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农业调控:领域7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专项储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产业政策引导。

政府农业调控:手段3类:经济、法律、行政

3、农产品需求定理

农产品价格升高时,市场对该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小;农产品价格降低时,市场对该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是对一般农产品在正常市场中价格与需求之间关系的描述。

4、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5个方面的危害:对农业、农民、农村、轻工、市场经济发育的危害。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相关文章:

1.自考公共课的复习经验

2.高中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

3.厦大劳动经济学考研考点分析

4.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经济学论文

5.跨专业经济学考研 专业课复习要点

6.高考物理冲刺知识考点复习

7.经济学视角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论文

8.经济学专业考研强化复习三大方法

9.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论文

10.自考冲刺复习 考试必胜技巧大揭密

下载word文档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