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隐居优秀作文

隐居优秀作文

2022-11-15 08:46: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纳纳萨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隐居优秀作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隐居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隐居优秀作文

篇1:隐居优秀作文

隐居优秀作文

我曾经设想做一个隐居者,因为,生活不管怎么活都是无聊的,脑子里想的和眼睛里看到的是两回事,因此,我讨厌自己的脑子,也讨厌自己的眼睛。但是,脑子是个上紧了发条的闹钟,滴滴答答走个不停,没办法让它停下来,就像直升机的螺旋桨总在上面盘旋不停,当它转得很快的时候,看上去很慢。

两眼睛也是圆的,睁开眼皮,它们就像两双胞胎似地行动一致。耳朵收到了什么消息,眼睛两兄弟就急切地想去证实,而我意识到这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行为,它们总是徒劳地想知道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

我什么都离不开,却要离开一切,这就是我常常夜里,穿过到处迷漫的,音响和电视的声音,去寻一条幽静的小路走的原因。直到那些声音,因为力所不及的,虚妄的能量耗竭,而给我一点喘息的,不管怎么说是幸福的平静。我在那平静里隐居下来,只有轻轻的脚步踏在轻薄的月光上,那月光多么像一片朦胧的幻境。

我看见远处的家,那个高高耸立在夜色的城堡,我占据着的地方只是其中之一很小的空间,看不见窗户。它只是向着城堡的内部开了几扇阳光不充足的窗户,在那儿,正午的阳光和午后的阳光仿佛就是早晨和黄昏。因此,我感觉的夜色总是十分浓厚,适宜隐居。

我在月光里,想着这个世界黑洞洞的一面,很想忽然就在脚下裂开的缝隙中坠落下去,这时我还会本能地撑住左右的泥墙,让自己下坠得慢些,让我有时间想想那些过去的事情。那些事情从黑而深的洞底浮上来,比如一张熟悉的脸,一个大街的热闹景象,生活的海市蜃楼紧紧地贴着我的眼睛,将我叠床架屋的谎言压成一片废墟,这太压抑,太沉重了。

这就是我的潜意识?或者不用这个词,这就是我的内心?我的充满着逃离欲望的那种决定?找不到意义。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如网上的浮沫,我在那儿有一张固定的面孔,这张面孔开心地大笑,以为那儿绝对是一个隐居的妙处;人来人往,无所不为,我的乐趣,艺术的才能,流动的情绪,生活的见闻,和我的肉体、现实,完全分离开。我分解了,照顾不及各个漂移的部分,那真是一种任意东西的活动,我的灵魂自己要干一些自己交付出全部热情的事情;不再区分虚拟的和现实的,在分解中隐居,隐居,就是把自己干掉,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现实中抹掉。

你说身体?没有了,忘了,不存在了。本来就毫不起眼,忘掉多好!若是肉体还有些趣味的话,那就是在月光下朦朦胧胧地淡去影子这一点具有美妙的,绝对的意味,就如同爱情的彼此消融,抵达开初的愿望的境界,在那儿,消除语言,让原始的迷离之情陡然升高到所有静止的.语言,优美的语言,神秘的语言所无能为力的境界,那是一个由喘息、叫喊、汗液、颤抖组成的婚床。它漂浮在意识中,那里星光点点,灯火摇弋,然后就一直黑下去,就像胎腹中的婴儿所感受到那种深夜的闹钟的声音,一种虚空的寂静。

逃避是不可能的,但注定要逃避。唯有逃避,才像一种抽象的隐居,才能得到自由的呼吸。那里,没人会对你的出气和吸气指手画脚,他们的手脚鞭长莫及,永远也够不着,想也是白想;你潜水了,在深处了,那儿没有别人的发声器官能把废话弹进你的双耳,你却能从深处浮到水面冒一个泡,吹一会儿风,看看这个世界又在鼓吹什么神奇的事情,把你的感觉摇摆一会儿。

离开了人生的戏剧,你是完全不重要,彻底忽视的角色。你躲在灰色的境地里,一露头,比如阳光照见你了,你便成了一个被拯救和挽救的人,其实你就想那么呆着,诸事皆胡乱地避开;你只想安安静静地那么隐匿起来,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并非非得有一个老山密林的幽处,或者是深渊般的地下洞穴里,那里其实放不下你日常的吃喝拉撒,还有女人,那些美丽的,小心的,有耐性的藤蔓植物,那些羽毛,受惊的鸟,安慰和堕落之所。

在隐居的地方,才有一种神秘的活力存在。那时候的意识是梦幻的、模糊的,深处是尖刻的、批驳的、讥讽的、颠覆的、困窘的,它最后的一点力气总是从灵魂的围墙上钻一个孔,然后,只让月光一闪一闪地照进来,照在自己的脸上,那对痴狂的眼睛里。

篇2:隐居

弹指流水,

人间多少如情梦。

静待秋风,

万里含悲深离锁。

自道心静已无情,

再见她时泪依流。

篇3:隐居作文

深山白云真亦幻,

初春之绿似天仙,

隐居作文

不知老农何处来,

未见夕阳只见烟,

小学生作文大全

小山作文

篇4:隐居作文

隐居作文

隐居

深山白云真亦幻,

初春之绿似天仙。

不知老农何处来,

未见夕阳只见烟。

小山作文作文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

篇5:孟浩然和隐居

孟浩然和隐居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许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名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路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寞,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总之,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篇6:田园,隐居作文400字

田园,隐居作文400字

晓风在晨曦中孕育,

清晨在黎明中诞生。

山河之中,荒芜之地,

和伊共锄那锈迹斑斑,

吟唱那欢喜悲忧。

一月里,

伊浅笑持兰,播种待发;

二月中,

伊手持纸鸢,躬身除草;

三月来,

杨树柳絮满飞,与伊共坐,笑看云起云散;

四月时,

便可依树插花,日日欢笑;

五月天,

展歌稻田里,放梦小径露水处;

六月前,

鲜丽来至,芬芳归聚,夜夜荷锄归;

七月中,

美酒飘香,谷溢路旁,处处可见笑颜展;

八月后,

秋高风怒号,夜夜呼啸过;

九月至,

处处略见衰老相,伊又独自面秋留;

十月到,

秋娘妒春红,却也怕寒冬,秋散冬又至,何处闻伊声?

十一月俏,

寒风呼呼至,愁伊轻蹙眉,万山冰封处,独留暗香闻。

腊月笑,

一夜北风吹,门前若积水。开轩遥望眼,伊在花丛笑。

年年愿如此,和伊一起共白头,

一起,看那

田园的风光无限!

篇7:《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文解释】

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恨。我也要离开尘世隐居,到西山与鸾鹤作伴。

【词语注释】

隐处:隐居的地方。

宿:比喻夜静时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谢时:谢绝时人,离开世俗。

【诗文赏析】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他们仕途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只做过县尉,以后便辞官归隐。王昌龄虽然仕途不顺,却始终没有退隐。题目“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地,二是说当时王昌龄并不在那里。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篇8:隐居后的陶渊明

隐居后的陶渊明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父亲大概官职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视门阀的社会里,陶家的地位无法与王、谢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于寒门。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煮”(《杂计》其五)就透露了这一消息。陶渊明29岁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后来江州召为主簿,他未就仕。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辞归的想法,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柴阳居丧。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4,桓玄以讨尚书令司马元显为名,举兵东下攻入京师。次年篡位,改国号为楚。4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任镇军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他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生活:“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于是4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十一月就辞官归隐了。这次辞去彭泽县令的直接原因,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而他辞官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说出了更为深刻的原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政局的失望,于是坚决地辞官归隐了。

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他在诗里一再描写隐居的快乐,表示隐居的决心,这固然是他真实的感受,但也可以视为他坚定自己决心的一种方法。在后期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机会,但是他拒绝了。晋朝末年曾征他为著作郎,不就。刘裕篡晋建立宋朝,他更厌倦了政治,在《述酒》里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贫病交加,“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写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后说:“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这成为他的绝笔。死后,朋友们给他的谥号曰 “靖节先生”。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了诔文。

篇9:出仕与隐居_

出仕与隐居_1000字

古人中不甘于平庸者,最常见的两种出路:一种是典型的“出身仕汉羽林郎”,参军,便有可能出人头地。不过这种方法一是受到身体的局限,第二点是保证不了生命安全,虽有话说:“纵死犹闻侠骨香。”但死的几率大,死后有没有“侠骨香”就不一定了。

于是大多数人都开始走向科举之路。科举考四书五经,也考八股文等等。但年年花样不翻新,考察的东西非常死板,选拔出的“人才”不一定有能力。追根溯源,孔子是很早就提倡“仕”的,但孔子又有话了,说“仕”是为了寻求“大道”,也就是说,只要寻求到了“大道”,不管你是村夫还是农民,孔子都十分敬重。也就是说,主要目的不是当官,而是悟道。

道为何物?并非黄老之道,并非孔孟之道,也并非禅宗之道。道独立于天地间,一旦领悟到了人生、人世的最高境界,便叫悟道。六祖慧能说的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本清静,何处有尘埃?”此中“佛性”便是“道”,悟道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所以说,人生的最高追求应是悟道。而“仕”只是一种方式。但后期科举已完全违背了选拔“仕“的本意,而众多读书人,例如范进,也仅仅是利用科举获取功名。正是众多像范进一样的`读书人,扭曲了科举考试,而正是科举考试,残害了众多范进。

少数范进爬上了统治阶级,但他们腹中只有迂腐陈旧的一套,不仅推动不了社会发展,甚至倒行逆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就是出仕的悲哀,更是出不了仕的悲哀。

古代知识分子中的另一些人则不干了,他们不愿过这样的人生,于是隐居山野,亲自耕种,以供生活。这样的隐居者有陶渊明这样留有诗文在的,但更多的是无名之人。

但这样的话,就等于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有社会抱负的人是不干的。即使他们向往隐居,厌恶世俗,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们不得不通过科举之路。

这就是隐居的悲哀,更是想隐居又不忍隐居者的悲哀。

于是古代知识分子就面临了两难的抉择。最为痛苦的是白居易,他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却又无时不刻不向往隐居生活。他在《琵琶行》中写到自己“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行绕宅生。”的落魄境地时,内心是很悲愤的。但有时他又会写道:“怅望青田云水遥。”说明他在希翼出仕的同时又向往隐居,这种情怀在古代知识分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出仕与隐居,只是两种不同的悟道方式。范进们的悲哀之处不完全在于他们沦为了腐朽的科举制的牺牲品,更在于他们忙碌一生,疲惫一生,却没有自己的“道”,没找到自己的人生信念,那么这个人无论是出仕或是隐居,都是失败的。假如他出仕只为了功名利禄,隐居只为了显示清高,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是没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人生,应像孔子说的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

篇10:隐居南山诗歌

隐居南山诗歌

十月的枫叶对我诉说了秋的荒

紫色的风铃摇曳,拉断了俗世的`烟火牵挂

我闻,寺院晨钟的余音击落了最后一片南山的霜降

心若涛声不减,黄卷读了千万遍,却不眠

便想邀你与我共南山一约,隐藏山水之间

帘外漫卷赤壁雪,羽扇纶巾人物浅笑

刀光剑影我不想,飘摇一筒恩怨血

落英缤纷的幽谷,轻摇一叶兰舟,逐波山水之间也

一根红线,系着南山与城外,将我们拉向桃源

独坐南山,清泉映明月,萤火伴,茶语香

江外悬崖如屋檐,纵横丝竹悠悠,轮回世道前

竹斋古筑,窗晓西江月,台阶上,青苔故青,你从没踏过

隶书一纸侧隐南山之后清秀的容颜

我始终没打开过

我邀你共南山之约,汝却逾期了十年

隐居南山,情魂若许往

杜鹃声清怨

庵外菊花兰竹轻掩

暮鼓荡入夜

僧侣朗诵梦晓的经言

木鱼掷落,千年泪作瓢洒

仿佛若映水箫云笛之和

携尔之手,痴怨情深梦

携尔之影,难舍当初诺

许汝之诺,我邀你南山一约

许汝之诺,我候你春花夏泉

以我之名,陪你山水之间

以我之心,待你轮回红尘,隐居南山

篇11:隐居的诗句

湖南客中春望

(顾况)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开岁颇思江湖游适

(陆游)

健笔当年赋远游,即今局促但堪羞。

虽为月下孤舟客,未醉天涯七泽秋。

丹熟竟当金换骨,客来从笑雪蒙头。

龙泉本约同归隐,肯为春耕欲换牛?

思蜀

(陆游)

玉食峨嵋栮,金齑丙穴鱼。

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

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

梅花消息动,怅望雪消初。

题斋壁

(陆游)

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

香岫火深生细霭,砚池风过起微澜。

睡余但欲依书几,坐久还思弄钓竿。

扰扰平生成底事?镜湖归隐老黄冠。

雨夜

(陆游)

镜湖归隐老黄冠,布褐萧然一室宽。

灯影青荧人未睡,雨声点滴夜将阑。

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

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後人看。

赠倪道士

(陆游)

羽衣暂脱著戎衣,坐定方惊语入微。

归隐玉霄应不出,他年容我扣岩扉?

留别西河刘少府

(李白)

秋发已种种,所为竟无成。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

谓我是方朔,人间落岁星。白衣千万乘,何事去天庭。

君亦不得意,高歌羡鸿冥。世人若醯鸡,安可识梅生。

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余亦如流萍,随波乐休明。

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

木兰花慢

(吕胜己)

对轩辕古镜,照华发、短刁骚。

念壮岁心情,平生志气,可笑徒劳。

云中谩夸魏尚,请休论、定远说班超。

总是黄粱一梦,怎如尘外逍遥。蛮徭。

洞入云宵。算无分、到仙曹。

愿归隐闽山,来临渭水,葺个云巢。

楼居共、真仙伴侣,又有时、混迹入渔樵。

且恁随缘玩世,帝乡路觉迢迢。

赠入内供奉僧

(李洞)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李洞)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篇12:隐居的诗句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出自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出自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出自王建《田家行》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出自韦应物《观田家》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出自颜仁郁《农家》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出自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出自李白《树中草》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出自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出自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出自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出自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出自韦应物《观田家》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出自韦应物《观田家》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出自温庭筠《利州南渡》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出自曾几《苏秀道中》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出自韦庄《稻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自王维《渭川田家》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出自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出自崔道融《田上》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出自佚名《长歌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出自韦应物《观田家》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出自姚合《庄居野行》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出自王建《寒食》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出自元结《农臣怨》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出自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出自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出自白居易《村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出自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出自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篇13:孟浩然的隐居

孟浩然的隐居

文|于客

从小以来,对于孟浩然,我们必然是耳熟能详的。且不论其他的作品,单是《春晓》一诗,就足以让我们记住这个唐代的大诗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看起来虽然不着痕迹,宛自天开。实则笔力深厚,落纸高妙,非常人所能为。便是李白杜甫、王维高适,恐怕也难以做出这样的诗篇来。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准,或许后者在诗歌的造诣上远迈前宿,但是这样的文字只可能属于孟浩然。正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可能属于李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只可能属于王维一样。

“颀而长,峭而瘦”和“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是孟浩然的样子,我觉得很符合他的气质。至少从他的诗来揣测,他也应该是这个样子。闻先生说的“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再没有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就是这个道理。

知人论世。了解孟浩然的诗,必先要了解孟浩然。从孟浩然这里抽离出他的诗性,一以贯之,我们方能随着他的文字感受他的情怀。隐居,便是他的诗歌的土壤。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闻先生的评价是很精准的,我觉得。出世和入世,自来便是中国文人的一块心病,然而这病的根子,却在儒家观念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无论是穷是达,大家都不会忘记天下,独善其身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兼济天下的目标。所以许多隐逸之人,并未有纯粹的寄情山水的心思,不过是一时的`蛰居而已。最著名的莫过于隐居东山的谢安。但如果看一看孟浩然,我们知道情形略有不同。他也曾有过心向天下、志在君王的渴求,比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和“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最为人熟知,而后一句读来满腔怨气,宛似妇人,简直不像是孟夫子的手笔。但是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理解:出仕就要有出仕的样子,归隐也要有归隐的情志。写第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正是他干谒张丞相想要进仕之时,后一句则是他四十岁入长安时巧遇明皇帝说的话。在这种情形下,他既然抱着一颗求仕的心,我们就不应该苛责他什么。而当他真正隐逸在林野中的时候,我们读一下他的诗作: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鸟藤间。幼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还。

这样的宁静恬淡,唯有心无杂念,一心所向山野林樵之人才能看出、悟出、写出。只有身在江湖,心亦在江湖,才会如此闲雅安适,心无戚戚。故而浩然之诗尽绘山水行迹,鸟语花香,而不著些许惆怅之意,忧切之愁。非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才是闻先生说的“为隐居而隐居”。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诗人的良心。就像陶渊明一样,想要出仕就去做官,不想当官就来隐居,无需拖泥带水,干脆利落。

毕竟,终南捷径走起来是要轻松得多,而与红尘分道扬镳,则需要一种气度。

篇14:隐居于心经典散文

隐居于心经典散文

窗台草木深,叶落秋风随。

九桂含香远,清寒月下飞。

秋日,清寒。便真的清冷寒寂。一人无事,两袖秋风。忙忙碌碌中,秋算是真的来了,来的小心,来的寂寥。一扇窗打开,入秋。一扇门深闭,藏秋。秋日的江南依旧是江南的味道,雅致的凉。有人说的`好,关上一扇门,终究会打开一扇窗,与红尘相接。人间本无隐世遗尘之所。因此,自古没有哪一位真正的脱离红尘,隐于世外。

心有桃园,便处处是隐。这是近几日想到的。红尘无所,隐居于心。写几段文字,不求悲喜。饮一杯清茶,无所谓好坏。听一段曲,莫谓舍得。醉一次人间,无关风月。如此,得一日闲,观烟雨凉薄,念红尘清净。甚好!

隐居于心,万物自然。终要有一刻,就那么一刻就好,褪去繁华,轻酌往事。静静地像月色明媚如花,像溪水清浅东去。生活大多还是隐于心,曾经的或是将来的。谁能做到,过去就忘呢?那些出现在生命中,不论是人,是事,是物。长长久久或是匆匆。我想很多时候,都会记得,记得铭心刻骨。只是不经意出现,然后隐藏,出现,再隐藏……

一部剧集有他的精彩,只是与我无关。但仍会常常想,戏里的人,人的结局。总希望好人会好,有情有义的人终成眷属。即使从此再无机会观看。人总会这样,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有意或者无心会留下一扇窗,等待春风或是秋月。一扇窗足够,勿需太多。只要有红尘的气息,人间的味道。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远离红尘,不食烟火。但要有雅致之心。喜欢某一种境界,未必一定做到,只要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念一个人,守一座城,等一生心疼。我想,是关乎于情,深藏于心吧。

篇15:隐居生活 (教师随笔)

缪加奇

有人说“大隐隐于世”,这是很多人一直追求的很高的境界,他们躲避烦扰的世俗,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和清净,大诗人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可是,我似乎一直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我虽生活在一个小城市,可是,因为我只是一个教书的,无权无职,所以,社会上的人自然不用找我,我一直就很清静,手机也形同虚设,多少天也很少有电话,即使有电话不是促销就是行骗的,我自然也不用理睬。听过一个笑话,如果一个人人突然失踪了,那么,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死了,要么是教书了。

不过,没人打扰的生活真的也不错,这话在那些位高权重的人看来,恐怕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他们整天门庭若市,应酬不暇,真是风光无限。可是,我倒觉得我虽然门可罗雀,倒也清净安宁,应该是各取所需吧?

因为没人打扰,我有充分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早晨,我可以早早起来跑跑步,享受早晨清新的空气,还可以欣赏小草上晶亮的露珠,也可以看朝阳从东方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把它温暖的光辉洒向大地。我不会因为晚上应酬得太晚,酒喝得太多而起不了身,第二天神疲力竭。到了晚上,可能别人的日程早已满了,而我的日程却多数是空的,我就用这样的时间,打打球或者散散步。打球,享受健身带给自己神清气爽;散步,享受行走带给自己的悠然自得。

也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样的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是不是很自闭?我倒不这样认为,我面对的还有一届届不同个性的学生,他们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可是,他们因为很少有世俗的污染,自然天真单纯,也不会给我带来太多的困扰。我还有很多时间去阅读,我面对的是一位位真正的大师,他们给我打开一个个崭新的天地,带给我心灵的慰藉。我还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不成熟的文字书写出来,赢得志同道合者的理解。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自己生存的权利,当然,有时候生活给人选择的机会也很少,那就看你如何去适应了,能很好地去适应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有两种生活取向,一种追求表面的荣光,一种是追求内在的充实,而我觉得有时候幸福指数真的和表面的东西关系不是太大。

[隐居生活 (教师随笔)]

篇16:描写隐居的诗句

描写隐居的诗句大全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田家行》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x肥。——韦庄《稻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佚名《长歌行》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颜仁郁《农家》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王建《田家行》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孟浩然《田园作》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聂夷中《田家》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父耕原上田,子鄙较禄摹——聂夷中《田家》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元稹《田家词/田家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山荒聊可田,钱D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篇17:《隐居的老鼠》的寓言故事

《隐居的老鼠》的寓言故事

有一只老鼠,他厌倦了尘世间的庸俗生活,于是就逃离喧嚣,躲进了一块荷兰奶酪中去了。这里幽静无声,环绕的是孤独的景致。新来的老鼠隐士在这里收拾家园,安顿了住处,在隐居地点储存了食物,他已不需要任何打扰。

他长得很肥壮,上帝似乎总是将财物赏赐给归顺了它的子民。一天,老鼠王国派出的代表来到虔诚的隐士面前,请求他施舍一点食物,因为猫已经围困了老鼠的都城,遭到袭击的鼠国弹尽粮绝,所以代表不得已才来向隐士寻求帮助,并且只要求给那么一点点,以便到别处去搬救兵。

隐士无动于衷地回答道:“我的朋友,世上凡事我已一概不闻不问,我所能做的.只是祈求上帝赐给你们一些食品,除此之外,其它的事我将爱莫能助。我希望上帝能够发慈悲多少给你们一点儿。”说完后,隐士马上回屋关闭了大门。

大道理:

一些看似虔诚的人,其实是一些虚伪的伪君子。向这样的人寻求帮助,只能是自讨没趣。

篇18:隐居的老鼠寓言故事

东方的宗教生活,于是就逃离喧嚣,躲进了一块荷兰奶酪中去。这里寂寂幽静,环绕的是孤独的景致。新来的老鼠隐士在这里收拾家园,用爪和牙安顿了住处,在隐居地点储备了食物,它已不需要任何的打扰。

它长得白白胖胖,上帝似乎总是把财富赏赐给归顺了它的子民。一天,老鼠王国派出的代表来到虔诚的隐士面前,请求它给一点点施舍,因为老鼠的都城已被猫围困,遭到攻打的鼠国弹尽粮绝,所以代表不得已只能请求老鼠隐士施舍,并且要求的只是很少的'一点,以便到别处去搬兵增援。

“我的朋友,”隐士无动于衷地回答道,“世上凡事我已一概不闻不问,我可以祈求上帝赐给你们一些食品,除此之外,我一个与世隔绝的可怜者爱莫能助。我希望上帝能够发慈悲多少给你们一点。”说罢这话,隐士马上回屋紧闭了大门。

从这只缺乏怜悯心的老鼠,你们大概看出这是谁了吧,这是一位修士,一位自私自立的修士,他吃的是大家的劳动果实,却从不管他人的死活。

【隐居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1.陶渊明为何辞官隐居

2.唐诗宿王昌龄隐居

3.隐居生活 (教师随笔)

4.隐居的意思及造句

5.《宿王昌龄隐居》诗词评析

6.《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赏析

7.孟浩然隐居地-襄阳鹿门山

8.《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翻译赏析

9.作文优秀

10.优秀作文

下载word文档
《隐居优秀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