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
“阿兹卡班小海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我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我想对你们说:我还清楚地记得,我8岁那年,是目前我最后一次去你们家,我们临走时,你们泣不成声。望着我们的飞机越飞越远,你们也越来越伤心。
当时我还小,并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哭。现在我长大了,回想那时,我觉得自己太笨了,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哭,现在我知道。你们不正是因为我们短暂的相处后又要长长地分别了而哭吗?我真希望时间能倒流,倒流在我们相处时,我会尽可能地多跟你们说说话,多跟你们玩玩儿。
现在,我们已分离了四年多了,这四年里每一天我都生活得很快乐,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快乐呢,你们是不是一直在想我呢?而我只是过节时给你们打打电话,或者视频一下,而且每次视频时,我都极不情愿地做个样子,但你们却是那样兴高采烈的,巴不得一直聊下去。我知道你们珍惜和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都这么久了,我忘记了许多,如:你们那边的雪、那边的房、那边的树……说实话,如果不是视频和打电话,我连你们的样子、你们那边的腔调也会都忘了,或者说,我几乎全都忘了……
平时,爸爸总是专门看电视里的东北二人转哪,东北的美食哪,东北的电视剧哪……甚至有时,爸爸看着看着眼睛都湿润了。其实爸爸也挺想家的,他是人在重庆,心在东北啊!
爷爷奶奶,我想对你们说:请你们不要思念我吧,按照我在你们那儿时你们的生活规律过吧!我们迟早会回来的,不要因为我而改变你们的日子。尽管我们隔这么远,可我一直爱着你们!
篇2:我爷爷奶奶
拗九节前一天,我来到了鼓楼区社会福利中心。一进大院就看见了老人们在草坪中的小路上散步。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表演节目,让老人开心一点。
我抓紧时间练习,以免台上出差错。可是我的快板极不听话,老是“飞板”或“翻板”,有一次差点“飞”到训练点旁边的树丛里去了。我又气又恼,恨不得把快板扔出十万八千里。但一想到这隆重的舞台,我便挺直了腰板重新打了起来。
排练后我急忙来到演出大厅,看见了鲜红的地毯,望见了老人们脸上期待的神情,我顿时精神百倍。
合唱、拉小提琴、舞蹈、朗诵……小演员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获得的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大家都为了让老爷爷、老奶奶开心而努力。
终于轮到我了。我定了定神,走上台,向爷爷奶奶鞠了一个躬,接着打起了快板。“民警战士王海山,街头巡逻刚交班……”我的小板“咔哒哒,咔哒哒”地配合着,再加上大板偶尔轻快地“啪哒,啪哒”地插入几声,我一会儿学民警战士说话,一会儿模仿小姑娘的神情和语气,不时穿插着大婶、班长的对话,生动有趣,获得了热烈的掌声。看到台下爷爷、奶奶们开心的笑容,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今天的活动真有意义,我们与老爷爷、老奶奶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半天。“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要像小羊、小乌鸦爱妈妈那样,将孝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篇3:我爷爷奶奶
那天听爷爷向我介绍了19世纪50年代时期粮食短缺的事。那时,中国遇到了一场粮食大危机,人们常常吃不饱,只能吃野菜,啃树皮,填肚皮,甚至有的人被活活饿死,导致中国人口损失巨大。
后来就开始发放粮票,按人口,按劳动力等……大家只能用粮票到粮店里去换,自然就有了其他的票,油票、布票等……,总之想要什么都得凭票。家中孩子多了,自然供养不起。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人们也从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了,走向小康生活。
正是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有些人竟然忘记了当年的贫苦,开始铺张浪费。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如今,浪费粮食的现象越来越多。刚吃了几口的饭菜觉得不合胃口就倒掉。出去吃饭,为了讲排面,点的'很多很多,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就直接结账走人,剩下的饭菜就被服务员阿姨无情的倒进了垃圾桶里。
当时我听爷爷讲述粮食短缺的问题的时候,我非常震惊,竟然祖辈们那时都吃不饱,而我们现在可是衣食无忧,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实施光盘行动,可珍惜粮食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又有多少人正真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的含意呢?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要发扬中华人民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篇4:我爷爷奶奶
我有一个祖母,她是世界上最好的祖母,还有一个祖父,她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祖父。我小时候在他们家长大。他们比她自己的孙女对我更好。有时这显然是我的错,我的祖母对我并不坏,而我的祖父是一个说话尖刻的人,他谈论我,但实际上在心里关心我。
有一次,我们吃饺子很困难。我先吃完了。我爷爷告诉我切大蒜。我不知道要剁多少,所以我一直剁到它们吃完。我的祖父看着他不能吃的大蒜,他生气地说:烤了这么多大蒜,不能给你吃!”当我感到委屈时,我会哭。奶奶有点聋,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但是看着我眼中的泪水,她已经知道了,说:我吃不下,萍萍。别哭。”听完奶奶的话,我擦干眼泪说:奶奶,别吃了,大蒜这么辣,怎么吃?”奶奶笑着说:没关系。”我说:“中午把剩下的饺子加热,吃剩下的大蒜。”奶奶说:嗯,碰巧我们喜欢萍萍的饺子。”我笑着点点头。中午,我们又吃了饺子,看着我们吃剩下的大蒜。爷爷也开心地笑了。
从那以后,爷爷很少不开心,尤其是在我来之后。
篇5: 听爷爷奶奶的故事
曾经听爷爷说起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记得最深的是爷爷他们小时候没有饭吃,经常吃番薯、土豆,爷爷说那时候能够吃上米饭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爷爷还说,他们那时候都很爱惜粮食,碗中的每一粒米饭都会吃得很干净。每次听爷爷说起,我心中总是感觉很奇怪――怎么会没有饭吃呢?我们现在吃的东西可多了,饼干、棒冰、鸡腿、汉堡包、可乐等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我在是《朱子家训》中看到的一句话,起初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是要我们不要铺张浪费,勤俭节约――一碗粥、一粒米,都应该常常想到它们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看到一段短短的丝线,我们也应该想到它们的获得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力气。
念着这段话,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在吃着喷香的饭菜时,有多少人真正去想过,我们所吃的饭菜经过了多少辛苦的劳动,流下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
对我们而言,吃饭已不再是一个问题,没饭吃、吃不饱饭的事已成了遥远的故事,那是爷爷和父亲的故事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随之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也增加了:宾馆、饭店里,许多高档饭菜被倒进下水道;垃圾桶、废品袋中,躺着整个的面包、整盒的饼干……学校食堂地面或桌面上的白米饭是谁的“杰作”,吃了几口的馒头又是谁扔的?也许有同学会想,这些饭菜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我想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与他人何干?我们先扪心自问,父母赚钱容易吗?我们倒掉的是父母的心血和爱啊!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现在地球上还有许多人仍处于饥饿之中,我们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居安思危,爱惜粮食,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和爷爷奶奶的故事】相关文章:
3.作文我的爷爷奶奶
9.我和学生的故事
10.我和父母的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