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真心换绝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供大家参考。
篇1: 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期中考试前几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现在的愿望是什么?”“你和妹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就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啊!”“妈妈,你知道我现在的愿望是什么吗?我好想养一只小动物,像小白兔和小狗,小鸟,这样你和爸爸不在家时,我和妹妹就不感觉孤独了。”听到八岁的孩子提及“孤独”二字,做为课余生活中时常伴随孩子们左右的妈妈,我的心倏然紧缩了一下,有点隐隐的痛。“哦?妈妈不是经常都陪着你们吗?每周也都带你们外出游玩。家里你们不是也在养鱼,养花吗?养小动物需要很多时间来照顾的,你和妹妹很多事情还需要妈妈来帮忙,再说你们俩相互还有个伴,很多同学家里不是只有一个孩子的,那岂不是更孤独了?”“我们就是想要嘛!可以找它们说说话。”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或许孩子们说得没错,孩子们的心灵不只是需要家长们的陪伴。让他们也学会照顾小动物,不也更能体谅大人的辛苦吗?“等你们俩期中考试都拿了奖状就给你们买鸟,好吗?鸟好养,买回了可要每天写观察日记啊!”听到有买的希望,两个孩子可高兴了,点点头,发誓一定好好学,好好考。
考试的当天上午放学时间,先接到刚考完语文和英语的儿子。在等待女儿的同时,问及儿子考得怎样,儿子自信满满的说,感觉很不错!可我一直担心刚接触作文的儿子,底子薄。这半学期来,每次写作文,真让我伤脑筋。老师为了强化学生的作文,考试前半月,几乎是每天一篇作文做为家庭作业,真不知是在强化刚接触写作的学生,还是家长?担心作文会有失误,赶紧问他作文是啥题目?“妈妈,是《我眼中的秋天》,感觉写的还不错,我还引用了课文里的几个句子呢!英语考得也不错,没有100,也有90多吧!”呵呵,看看,这就是我家自信的儿子,光有自信没用,关键看结果。看来经常晚睡前让他多读,多背课文还是有益的。还没等我接话,儿子又继续了:“妈妈,要是我拿了奖状,妹妹没拿到,也可以给我买鸟吗?”这么自信,嘿嘿,妈妈可等着看成绩呢:“那还要看你们的表现呢!”
考试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儿子中午放学,刚一见到我,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妈妈,我数学99.5分。”可能担心我问他为何丢掉0.5分,还没等我开口,他接着说:“我是最高分!妈妈,你知道吗?第一节课我就知道成绩啦,后来就一直盼着早点回家,好早点告诉妈妈高兴高兴。”儿子一直喜欢和我分享他在学校的喜与忧。数学是他的最爱,曾经经常因他的顽皮大意,期考时完成试卷后还剩很长时间,他就利用这“无聊”的时间趴在桌上睡一觉,还跑出了洗手间一趟(老师强调过期考在同一时间可允许一人外出),虽说结果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当我检查他试卷的丢分情况时,很简单的`题目丢分令儿子在我的追问下,感觉到确实是自己的失误,发誓说,以后一定好好检查。
儿子的一等奖的奖状发下来了,看着自信的儿子高兴的说:“终于把我们班的XXX打败了,他只拿了二等奖!”为免儿子再次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我本能的拿出了试卷,嘿嘿,你得意吧?先看丢分情况,看你能不能过妈妈这双法眼。作文20分的满分扣掉了2分,还过得去。但其它丢分,不是字写错,修改时没擦干净扣分,就是填写近义词时,把握的不够准确,再就是课外阅读分析的不够透彻。唉,还需多加强课外阅读。于是,在试卷上写下了需加强课外阅读和词语练习,才签上大名,令此时骄傲的儿子一下收敛了许多。
前一晚,一年级的女儿望着哥哥的奖状,还面带失望的说:“这次怕是没机会拿奖状了,只有努力争取下次了,妈妈可别说我啊,我以后一定会努力的,我就是怕妈妈说我。”说完,抬眼怯怯的看了看我。呵呵,刚考完试时,还说挺有自信的。还说考试时,有个题没弄清题意还问了老师,真够胆大的,考试时还敢问老师,哈哈!看我笑了,女儿接着说:“不是妈妈说的,不懂的要问老师的吗?不过,老师没告诉我。”这张小嘴还挺能说的,考试时还能问老师?第二天,女儿也出乎意料也拿回了初入小学的第一张二等奖状。拿着奖状的女儿回到家,还没放下书包,就忙着去厨房找我。翻出她的试卷一看,问老师的题目竟是填韵母要不要加声调?亏她小脑袋想得够复杂的,其它丢分的都是粗心大意所致。望着女儿初拿奖状的喜悦,我不忍说她,把试卷拿到她的面前,鼓励地说:“这些题你不是都会吗?再仔细一点,不就是100分了吗?”女儿点点头,认可了我的说法:“以后我一定会仔细的,争取下次考100分。”
考试虽然刚结束了,但每次在接孩子放学的校门口,就有很多认识、不认识的家长朋友们前来与我搭讪,或电话、网络中留言,请教我是如何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或许正是我带着副眼镜的斯文样,给人的一种错觉吧。朋友们总开口就说,你一定是位老师吧?难怪你的孩子成绩那么好。任凭我怎样解释,她们都不相信。在这里,我很诚恳的对各位朋友说,对于如何教育好孩子,我并没有其它诀窍,只有两个字送给各位朋友:耐心!我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家长,教育好孩子,相信我能做到的,朋友们一定也能做到。
陪孩子们学习、玩耍、交流、沟通,都需要做家长的我们有很好的耐心。耐心地变着各种方法引导孩子们爱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面对孩子,家长们还需要耐心的多听少说,引导孩子多说,在交流中去发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优点与不足,并及时的纠正与鼓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的人,我一直都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要想孩子好,首先要父母领取“上岗证”。教育孩子的路还很长,做为家长的我们任重道远,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真的是非常重要,而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家长才能正确的教育好孩子,孩子也能较容易地接受我们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做个有责任型的家长,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爱孩子,伴随孩子一起成长吧!
篇2: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因为我的网校空间刚刚建成,所以里面空空的,于是我把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原来写在QQ空间的那些日志直接复制过来不就行了,我按着自己的想法,一会就把几十篇日志粘贴了过来,可是一会,那些美丽的图片不见了,全部是暂时无法显示。好友涟漪也告诉我看不到我日志中的图片,我回复说:可能是网络问题吧!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刚刚经营网校空间,很多东西还不懂,就连在哪写日志还是请教其他老师的。
昨天下午,一个叫余强的老师看了我的日志给我留言,他告诉我要把图片传到网校相册里,然后再插入自己的日志里就可以了。按着余老师的指点,我试着往相册里传了几张图片,然后插入文本里,果然的成功了,当时好兴奋啊!在这跟余老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
今早,我便把笔记本里存的那些图片也传到了网校相册里,把一篇日志《爱情原来是习惯了彼此》中不显示的图片删掉,插入了新的图片,果然又成了原来的效果。那些不显示图片的日志,我会尽快修改的。
这件事情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是它给我的启示一点也不小,让我懂得了:人一直要学习,不管你的学问有多高,因为学习没有止境。
为了跟孩子一起成长,自己首先要做个爱学习的人,以身垂范,才会真正的影响孩子和身边的人。
篇3: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作为女性,一旦你结婚,有了孩子,你的心就会被孩子占据。教育孩子的重任会落在你的身上。
作为母亲,你会为孩子不辞辛苦地付出,无怨无悔;会为了孩子的成长儿开心;会为了孩子烦恼而烦躁......
当孩子小的时候,孩子总是跟妈妈最亲热。因为妈妈帮他穿衣服,喂他吃饭,为孩子做一切他力不能及的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上学了,他发现世界上还有老师的教导,于是他相信老师的话,把妈妈的话都往后放了。再长大一些,他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妈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加难以保证了。这时,不少母亲增加了烦恼,因为时光的流逝无法阻止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比如:有的母亲觉得很伤感,为了孩子的生活操尽了心。可是孩子却认为妈妈没有学问,看不起妈妈,不喜欢让妈妈去参加家长会。
有的母亲抱怨道: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嫌她说话唠叨;嫌她工作上停滞不前,和社会脱节了。
针对这些母亲的烦恼,我想告诉这些母亲“现代女人的责任很重,既有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又有工作上的压力,很难保证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下降,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要想提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充电、保持与社会同步的状态。不要太关注孩子生活上的细节,让他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在关系孩子的同时,你要学习。否则,在孩子的心目中,你的形象就会越来越低。不要等到孩子长大后才明白妈妈的艰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崇拜妈妈,认为你是最好的,那么,你就必须与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作为母亲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作为母亲,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你有心理承受力,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逼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而自己却在外面闲看,要养成与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
作为母亲,你不仅要在孩子的学业上先他一步,还要在与孩子的交谈中留心他所关注的事物。孩子是有感情的,当孩子发现你也在进步,你与他有共同的话题时,他会把你视为学习上的助手,生活上的朋友,感情上的知己,他也会逐渐理解你的苦心,到那时,孩子会为你的进步和成长而骄傲,你也会惊讶于你烦恼的消失。当然,这样做,你会很辛苦,千万不能中途退缩,为了你的孩子,你要持之以恒。这样做,虽然你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每天都有收获,不管是孩子还是你自己。这样做,你会感到生活很充实,不再有烦恼。
所以,母亲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不然你会被社会抛弃的同时,也会被孩子抛在脑后。
篇4: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读《牛天赐传》有感
花了三个晚上,读完了老舍先生写的《牛天赐传》。作者老舍先生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当然叫牛天赐。他是牛老者夫妇偶然拾得的一个孩子。牛老者夫妇老来得子对天赐疼爱有加,但他们的疼爱方式是传统的、束缚天性的,所以天赐并不快乐,也没有学到本事,最后父母亡故,他沦落到街头卖水果。幸而王老师帮忙使他有幸去上海读书。故事就讲到这里――天赐二十岁以前的事。
透过天赐的成长,我看到了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也目睹了封建主义走向衰亡的过程。小说的情节不复杂,但反映的问题却很多,很尖锐。而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牛老太太对天赐的教育。从这一点上来讲,天赐是不幸的,是封建思想意识害了他。封建思想的'罪恶在于束缚人的思想,而天赐是在被束缚成型的牛老太太的束缚下长大的,那悲哀就更深了一层。如果让我天赐写本后传,我一定要让他自由地成长,勇敢地生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被束缚成型的牛老太太的教育当然也是束缚。她是那样爱天赐,从认定天赐做自己的儿子,牛老太太就开始一丝不苟地按照理想中的培养官样的方法培养着天赐:她把天赐的腿捆了起来,一直到六个月才松开――为了让天赐有一双官样的笔直的腿;她让天赐二目观天躺到八个月才肯抱起来――为了让天赐有一个官样的脑勺;她把天赐关在家里不许出院门――为的是培养官样坐得住的秉性;她把不打天赐的老师辞掉――为了培养官样的学问……她为了天赐可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天赐被开除的事,她拖着病体找教导主任理论,最终撒手人寰。
可是结果如何呢?我们的天赐被生生绑成了拐子腿――走路自己绊自己;脑勺平得恨不能凹进去――所有的帽子都能在脑袋上转圈;不出院门却先学会了骂人――他最喜欢的句子;请一达私塾老师就记住一个――那个不教四书五经的王老师……可怜天下父母心,牛老太太拼着命闹的结果是天赐终究被开除了。
牛老太太死了,临闭眼留给天赐的是一个做官前辈的私章。可是天赐根本不知道做官是什么,做官有什么好。后来的天赐更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大的法宝就是空想,就是学爸爸马马虎虎,因为他想认真可没力气也没勇气,只好选择逃避。
天赐由一个弃婴变成了富家少爷,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让人深思。
天赐想干很多事,可他想干的永远不能做,他不想做的不干还不成。他尝试过反抗,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就像那条被实验的鱼,撞过几次玻璃后就永远失去了尝试的勇气,其实就是失去了活着的快乐。天赐是生活在1前的鱼,而谁又是生活在100年后的今天的鱼呢?我想到了我的儿子和我的学生。
儿子很乖,从不惹事,从不调皮,从小最喜欢的玩具就是书。相比之下,我比牛老太太成功得多。可是我不快乐,因为儿子不快乐!作业写完了的时候他会觉得无聊,因为他不会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那些堆成小山的电动玩具带给他的快乐时间越来越短,他也没有朋友,因为习惯了一个人玩。有时候我发现儿子竟然写作业故意磨蹭,可能是留着点作业解闷吧。儿子最爱干的事就是收拾屋子,那些摆设他就可以摆弄一遍了,儿子还喜欢刷碗,觉得比女孩玩过家家强――跟帮家长做家务无关。
我的学生也特乖。让做作业就做作业,让回答问题就回答问题,可就怕提问题,让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时,学生的表情很痛苦,他们真的不习惯这样!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这是老师的权力,他们的任务是回答问题。遇到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题学生会更加痛苦,这时候他们更像一只只没头的苍蝇,不知所措,一脸茫然,他们不习惯没有标准答案,不习惯自己去判断答案,他们真的不习惯!其实作为老师的我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就会不敢评判那道题。因为我们就是这种教育的产品啊。我小时候的老师早就为我们备下了每道题的标准答案,真的不用我去判断。所以有时候让我自己去找答案真的不习惯呢。
学生、儿子、天赐多么幸福,大人们对你们的关心无微不至,任何事都可以越俎代庖,以至于忘了成长是你们自己的事。岂不知,大人们做得越多,孩子们失去的机会就越多。普天下的大人哪,请你在任劳任怨地养育儿女时多放放手吧,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代替不了!
篇5: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和同事聊天说到孩子,不免想起最近的关于孩子几件事来,使我更加坚信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也希望为人父母能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谈心,交流,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女儿初三了,放学回家总爱给我们讲一些课堂上的事,今天回来说,“英语老师又说要我当英语顾问,我还是没有答应。”
其实开学没多久,她回来就说了这件事,当时我问为啥,她说,“老师利用写作业的时间,先给十几个娃讲些知识,然后让这几个给剩下的同学一对一的讲,我怕我赶不上。”
第二次,我不在,是听老婆说的。
他又说,“那些英语顾问有的还没有我学的快呢。”
“那叫你当,你还不当吗?”
“不当,我为啥要给他们讲,我能赶上就行。”
这一次妻子发言了,“看把你牛的,叫你当个官你还不愿意,你有啥了不起的,,,”
这不是官,是服务的,,,,
妻子和孩子吵得不可开交,不欢而散。
这一次问清原因后,我说,“你想不想当,”“不想”,眼看妻子和孩子两个人就要开战,
我赶紧制止,“停停停,给别人当老师是另外一种学习,另外一种思路,自己学的时候,有的问题你还搞不清楚,等到给别人讲时,你就会感到那地方没有学好那个地方就讲不下去。所以也是个更好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和同学搞好关系,你老师是在帮你啊,这个顾问我想还是要当的比较好,你想想。”妻子也在一旁一通帮腔,最后女儿很高兴的答应去试试。
第二天,女儿一回来就高高兴兴的给我说,老师又问她,她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我又想起以前的几件事来。一次暑假学电子琴,老师嫌她弹得慢,话语上严厉了一点,我接她回家时,女儿就哭哭啼啼的对我说,“爸爸,我不想学琴了,老师光站在跟前训我呢……”
等我问清原因,忙给她说,“快考试了,老师是急的。老师如果不说一句,那也是不正常,那就说明老师放弃你了。说你是因为对你抓的紧,要正确理解学习中间出现的问题。”女儿一听立马就不哭了。
从女儿的成长过程来看,我认为,在父母跟前,孩子从小也就能放的开些,有啥话也敢给人讲,生活中有问题,也会立即得到解决。
回忆女儿上幼儿园时,天天妻子接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儿一有事就会讲出来,天天基本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上小学了,因为工作原因我俩都不在孩子跟前,女儿住在家政里,女儿看起来就比较胆小,很少说话,在学校在家里都很放不开的,同学之间也显得怯怯的。甚至有几次在家, 一说她她就吓得哭,为这事我和妻子自责了好长时间。
初中以来,我们又在一起了,女儿的活力慢慢又表现出来了,爱说爱笑,学校有啥事业喜欢立即给我们讲讲,我们也商定,孩子大了,不要对孩子的任何想法,立即去否定,要正确引导,要 她自己慢慢学会明辨是非。孩子一会说长大了要学设计,可以,你好好学;一会又说想当医生,可以,你好好学……
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关于生活和学习的问题,都要我们一一去解答。什么那个同学过生日,那个老师今天训斥我了,等等,有许多的疑问需要我们立刻给出答案,过了这个时效性,孩子可能心里早就打起了心结。即使又想学好,也因为差了步子很吃力的。
其实,她能不停给你讲出她的心里话,说明她把你当知己了,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高兴才对,我们知道了女儿心里想的什么,才好去解决,如果她不讲出来,你知道她在想什么,也就更谈不上要怎样应对了。不是吗?
篇6: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妈妈,妈妈,老师说邀请你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
“什么活动啊?”
“家长开放日,和我们一起上台表演节目呢。”
“啊!”
还在和孩子讨论本次家长开放日孩子们都要表演一些啥节目呢,孩子的班主任就打来了电话。她在电话中说这次家长开放日她们三年级八班和七班联合表演一个节目。那就是手语舞“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而本活动要邀请四位家长参与,两个爸爸两个妈妈。在电话中,我百般推诿,各种借口都用上了。因为我真的不会唱歌啊。但老师说没关系的,一个家长只唱两句。然后不用我再多说,老师就挂了电话。
天啦,这可如何是好。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真的不会唱歌,我的嗓音条件就不允许。每次三五两个朋友聚会,去KTV唱歌的时候,我都只做听众。而这次却要在台上,当着那么多家长和学生,我咋唱得出来?我咋敢开口唱?
孩子打开电脑,搜出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手语舞,叫我跟她一起排练。这首歌,要说在家里,我还是敢独自哼唱两句的,关键是要在那样的场合唱,我就没有信心了。
”妈妈,你咋那么没有自信呢?你不是还经常给我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么。要勇敢,要胆大。“孩子这么一说,我再不敢嚷嚷了。只是围着电脑团团转........
第二天,孩子放学回家对我说。老师问她,妈妈真是不是真的不会唱歌。她说是。老师又问那爸爸唱歌咋样?她说爸爸唱的稍微好点。老师就说那叫爸爸去参加。
“那我是不是不用去了?欧耶,太好啦,太好啦!”这下我可高兴了。
可是,等到晚上某人回家,孩子给他说了之后,人家极力反对。说是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去的。听她爸爸这么一说,孩子可不高兴了。撅起她的小嘴巴,就回自己房间,不再理睬我们了。
我又给老师打电话,说看能不能换一个家长去。老师说换一个家长,就得换一个学生,并且孩子都那么积极主动的参与了,做家长的难道忍心让孩子失望?应该好好珍惜这次和孩子互动的机会才是。
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对啊,每次都鼓励孩子多参与班上的活动,积极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咋临到了作为妈妈的我,却退缩了。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想到这里,我敲了孩子房间的门。对她说妈妈愿意陪她一起上台。孩子开了门,一头扑在我的怀里,说妈妈真好。我心里却惭愧极了。
4月28号,老师打电话叫我中午去学校排练一下。那天去了学校,老师把歌词打印出来,四个家长一人一张。每一个家长的出场顺序都排列的非常清楚。
放学了,天却下着雨,孩子们趴在窗口,看着窗外的雨,不敢回家。我和另外一个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撑着伞来到自己孩子身边说“宝贝,我们回家吧。”然后,和孩子共撑一把伞离开。
虽然心里忐忑不安,但一想到孩子期待的目光,就不住的安慰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认真对待。
这次家长开放日,实验校的安排是一个年级一天时间。孩子所在的三年级被安排在5月7号。那天,我和孩子按照老师下发的通知在早上7点30分前就到达了学校。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个个精神气爽。校园一角展示着孩子们的各种作品,有手抄报,绘画,书法.......等等。因为去得早,孩子领着我参观了她的作品,一幅手抄报,一幅画,以及一幅手工制作。人家还一边给我解说她的创意,还说所有的创意都是受生活中的灵感启发的。
节目在8点30分正式开始,整个年级按照班级序号排列,各个班级的学生家长就坐在该班级学生的后面。轮到我们的那个节目了,我的心,简直是咚咚咚跳啊。孩子附在我耳边说”妈妈,别紧张哦。””嗯,我们一起加油!”然后,我们娘俩拥抱了一下。
整个节目演出进行得很顺利,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四个家长和几十个孩子一起认真地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应该说我们合作得非常好。当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响起时,我们都倾尽了我们全部的热情,把自己融入到了音乐里。
我不是多才多艺的人,能够上台表演的机会几乎没有。这次能站在这台上,也是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的。我觉得应该感谢我的孩子。是她让妈妈又成长了一次。
这次活动算是完美收官。接下来我和孩子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5月17号孩子所在的英语培训学校举办的英语口语比赛。
孩子学习英语只有短短的三个月。而上台用英语介绍自己,且唱一段英文歌,还是第一次。老师把孩子需要表达的英语句子写在了一张纸上。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孩子在家里的练习了。单读一个单词,觉得还好,而要把单词串联成句子,且流利的背诵,还得加上肢体语言动作,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每天晚上,孩子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之后,我们就开始练习了。屡读不顺,孩子有些泄气,我只得求助老师。然后老师就把这一段英语的语音发在我手机上,让孩子学。
一次,二次,孩子读起来明显觉得顺口多了。她让我给她提意见,我说其实背诵已经是没有问题了,就是脸部表情显得有些僵硬,如果可以微笑着介绍自己就好了。于是,孩子又开始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着说话。
这样练习了一周,终于到了5月17号。那天,抛下所有的杂事,陪着孩子去参加比赛。比赛现场坐满了家长和学生。第一轮是已经学习了一年以上的学生表演。我们家孩子所在的班级是第二轮。有的孩子上台异常紧张,说着说着就忘了词儿了;有的孩子说得还是比较流利,声音却太小;有的孩子充满自信地走上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轮到我们家孩子了,我的心好像比孩子还紧张。她在台上表演了多久,我的心跳就加速跳动了多久。
孩子表现得挺不错的,就是把平时练习的微笑给忘了。或许也是紧张的缘故。“孩子,你真棒!真棒!真的好棒!”这是孩子下台后我送给她的第一句话。
陪着孩子练习英语口语。我也给自己来了一段介绍自己的英语口语。碰上不认识的英语单词,就上手机找“金山词霸”帮忙。这么多年不读书了,又和孩子一样的刻苦用功了一回。
接下来的日子,孩子没有啥特别的活动要参加了。我却要开始了我的执业药师考前学习。今年,无论如何都要成功。这是我对自己定下的目标。
不同寻常的五月,我陪孩子一同成长。这一段值得纪念的时光,是这平淡日子里我和孩子弹奏的最美妙的音符。
篇7: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刚刚训完儿子,我和儿子各自看着自己的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讲话。
偶尔抬眼看过去,浓密的眉,倔强的嘴,无一不显示出,他已经长大了,没有了从前的幼稚和乖巧了,每次反驳我的话,都语出惊人,这其中,偶尔也会有令我伤心的话语。
看着他紧促的眉头,我忽然觉得叛逆期的儿子似乎不愿意跟我有太多沟通,对父母,他也许有着太多的不理解。他也许不知道,前途会有多少挫折在等他一一闯过,父母多么希望他变得更坚强,更自立,能够明白最终需要什么,什么值得一个人去不懈追求。
也许这就是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对成人世界渐渐认识的过程,作为母亲,我也许应该理解孩子的这一叛逆过程,总是希望他凡事做到完美,这也许是我的错误,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忽略了他的优点,训斥他的时候,却有意放大了他的缺点,应该肯定,他还是很优秀的,我心里明白。
对于孩子,要懂得父母,也是需要时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洞察生命的记忆,懂得爱与被爱;也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可以重温生命的喜悦。希望他不断地成长,做一个,善于倾听,努力向上,独立自主的人。
作家毕淑敏说过,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就会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就会感觉到被爱的尊重与神圣,反之,会导致无以名状的忧郁。
我会谨记。
写到这里,我的心已经释然,看着孩子渐渐舒展开的眉心,我微笑了。也许他正在慢慢地读懂父母,这只是个成长的过程,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我想,我跟孩子都将珍藏这段成长的记忆。
篇8:描写孩子成长的散文
关于描写孩子成长的散文
“妈妈呢?妈妈呢?”儿子那焦急的询问声,在我的耳朵里却是那么动听,那般受用。在一次旅途中,我们一家拥挤在公共汽车上,儿子和爸爸好不容易从前门挪到车中间,我则挤在一拐角,在椅子坐垫的台阶上坐下来。于是,我被摩肩接踵的人群遮盖住了,儿子看不到我,便不停地询问他的爸爸。
即使身边的嘈杂声有多么轰鸣,也阻碍不了一个母亲倾听儿子的呼唤。那声音是那么温暖地敲打着我的心房,我没有回答他的呼唤,只为多听那一声声“妈妈呢?妈妈呢?”对我来说,这是莫大的享受!儿子需要妈妈的关爱,妈妈也如此需要儿子这般的关注。
做父母的,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不仅仅给孩子创造了快乐,孩子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快乐。这淡淡的却长久的幸福,是孩子给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一切一切都温暖和幸福着我。
孩子有时就是家庭气氛的渲染者。记得儿子有次考试考得不好,我和老公就商量着吓唬吓唬他,老公拿着小竹棍走到他面前板着脸说:“自己把裤子脱了,我要把你的屁股打开花”,儿子马上做个鬼脸对老公说:“爸爸,你要是把我的`屁股打开花,那我的屁股不就会放烟花啦?”逗得我们都哭笑不得;记得一次我和老公吵架,晚上走在街上,儿子跟爸爸说:“大帅哥,你不牵着美女的手,我这个小帅哥可要把美女抢走了啊”,听着儿子的话,我们怎么忍心再僵持下去呢?
有时孩子就是妈妈的开心宝。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紧皱眉头躺在床上,儿子来了,“妈妈,我问你个问题好吗?”“好吧!”“什么东西三个头八只手四条腿?”我以为他捉弄我,就白了他一眼说:“怪物!”“错,是我和爸爸抬着一头仰面朝天的猪。”我愣了一下爽朗地笑了,而且笑的轻松抒怀,是来自内心的快乐,因为儿子的一份孝心,我收到了。
有时孩子是妈妈的守护神。一年冬天,老公出差了,夜里寒风呼呼地吹打着窗户,儿子知道我害怕,就先在每个屋子走走检查检查,然后回到床上在靠近门的床边睡着跟我说:“妈妈,爸爸不在家,我就你的保护神。”夜里看着她小小的身体,我无法入眠。
此生我无法不爱他,我爱我的孩子,如果非要给爱加上时间,是一生一世,直到永远。
篇9:我跟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我跟孩子一起成长散文
刚刚训完儿子,我和儿子各自看着自己的书,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谁都没有讲话。
偶尔抬眼看过去,浓密的眉,倔强的嘴,无一不显示出,他已经长大了,没有了从前的幼稚和乖巧了,每次反驳我的话,都语出惊人,这其中,偶尔也会有令我伤心的话语。
看着他紧促的眉头,我忽然觉得叛逆期的`儿子似乎不愿意跟我有太多沟通,对父母,他也许有着太多的不理解。他也许不知道,前途会有多少挫折在等他一一闯过,父母多么希望他变得更坚强,更自立,能够明白最终需要什么,什么值得一个人去不懈追求。
也许这就是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对成人世界渐渐认识的过程,作为母亲,我也许应该理解孩子的这一叛逆过程,总是希望他凡事做到完美,这也许是我的错误,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忽略了他的优点,训斥他的时候,却有意放大了他的缺点,应该肯定,他还是很优秀的,我心里明白。
对于孩子,要懂得父母,也是需要时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洞察生命的记忆,懂得爱与被爱;也是给我自己一个机会,可以重温生命的喜悦。希望他不断地成长,做一个,善于倾听,努力向上,独立自主的人。
作家毕淑敏说过,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就会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就会感觉到被爱的尊重与神圣,反之,会导致无以名状的忧郁。
我会谨记。
写到这里,我的心已经释然,看着孩子渐渐舒展开的眉心,我微笑了。也许他正在慢慢地读懂父母,这只是个成长的过程,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我想,我跟孩子都将珍藏这段成长的记忆。
【和孩子一起成长散文】相关文章:
7.和树一起成长作文
9.和梦一起飞翔散文
10.我和阅读一起成长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