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变电所参观感言

变电所参观感言

2024-02-17 08:06: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kagie65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变电所参观感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变电所参观感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变电所参观感言

篇1:参观科技馆感言

参观科技馆感言

很早就行去郑州科技馆的想法,更想带着孩子去参观,9月上旬,赶上周日,带着儿子去科技馆逛了一圈。

儿子还有点小,现在只能让他去感受,当然了,现在儿子根本理解不了。他也是去玩自己喜欢的东东。再说了,孩子小,也不懂得什么,一楼大厅看完之后,就闹着出去。

一楼大厅应该是科技馆做的最好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关于电、磁和自然等方面的,孩子可以从中了解打大自然的一些基本现象和规律。

二楼楼梯间绘制了一些诸如恐龙、始祖鸟等远古时代的动物,这些根本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楼大厅主要以一些计算机知识、自动化、力学有关的东西,属于一些基本的知识,参观者可以从中去感受。

三楼主要航天知识和生物知识为主。做的较为普通。

虽然没有去过美日韩等国家的科技馆,也没有机会去北京去看看国家的科技馆,其实,通过在郑州科技馆的简单观看以后,我个人认为,目前郑州的科技教育还十分落后。还不能赶上最先进的科技,没有装备最新的科技设备。都是建馆初期的一些基本知识,根本不能引起孩子们的科技探索兴趣。

并且,在服务人员方面,找了几个女孩子,好像是一些学校的义工,她们本身对科技知识知之甚少,何谈给参观者进行演示和解说,来激起孩子的们的兴趣。

以前,在网络上看到了日本和韩国的科技馆,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

日本科技馆总的来说比中国的类似科技馆要做的精细,中国一个馆里面很多展项很多是维修状态,在日本主要是开馆所有展项都是OK状态,没有维修或者损坏状态的,这点让我非常佩服,在展览的形式上也比中国更加注重教育效果,每个来参观的孩子都要在每个展览项目前做签到标记,这样老师知道孩子是不是每个展项都参观到了,而且每个孩子都是边参观边做笔记,这个是我感到震惊的,在中国类似的场馆基本上是变成了游乐园,学习知识的功能已经退化,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图片一起去看看吧。

201x年4月17日至29日,以中国科技馆黄体茂副馆长为团长的中国科技馆赴日本、韩国科技馆考察团一行10人,对日本东京丰田汽车博物馆、日本横滨儿童科学馆、日本相模原市博物馆、日本国立科学技术博物馆、日本东京科技馆、日本科学未来馆、日本名古屋市立科学馆、日本京都光科学馆、日本大阪府科技馆、日本大阪市立科技馆、韩国汉城中央科技馆、韩国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等14个科普场馆进行了考察。对两国科技馆的现状和整体水平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简述如下:

1.日本科学未来馆

日本科学未来馆201x年7月建成开放,是日本最新、最现代的科技馆,它占地19.636平方米,建筑面积40.589平方米,展览面积7.950平方米。未来馆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让科学家来感受和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最尖端的研究,因此其展览内容主要是高新技术。

科学未来馆展区主要有“地球环境与前沿科学”、“技术革新与未来”、“信息技术与社会”、“生命科学与人类”。

“地球环境与前沿科学”展区是以如何保护地球和宇宙为主题,思考未来社会的形态。展区分为谋求与环境的共生共存、生态学实验室和研究开发区、挑战空间与时间、挑战探测、挑战极限环境、前沿科学实验室几部分。

“技术革新与未来”展区让观众接触利用最尖端技术制造的最先进机器,与大家共同思考科学技术所开拓的未来的可能性。展区分为五部分:机器人世界、微型机器、纳米技术、超导、超导实验室。

“信息技术与社会”展区是由“关联”“任何事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这五个主题贯穿起来的系列体验型展项,观众通过多种信息探索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生命科学与人类”展区介绍基因组、脑及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

此外,该馆还有球形影院,它是日本首家采用数字化全天幕影像和电影胶片放映相结合的穹幕影厅,并能欣赏激光表演,可容纳120位观众。播放的影片有“极光:天堂之光的闪耀”“时空旅行:奇异的宇宙”“大流星的撞击:撞击创造的历史”等。这种组合,只有财力雄厚的科技馆才可能实现。

2.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

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1871年开始建馆,1877年建成,至今已经有126年的历史了。它自始至终是以社会教育的振兴为建馆之宗旨,同时对自然科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并向公众开放。长期以来,该馆主要是传统的自然博物馆,只是近20多年来逐渐加入了现代意义上的科技馆的内容。国立科学博物馆由在不同地点的两个馆和两个园组成,分别为上野本馆21.766平方米;新宿分馆13.186平方米;筑波实验园20.550平方米;自然教育园1984平方米,总展览面积为10.900平米。

国立馆展览大楼由“一期新馆”、“本馆”和“绿色馆”三部分组成。一期新馆是对公众开放的,与之前的.展览相比较,其设计思想和理念更强调展品的互动性。展厅共有三层,一层海洋生物;二层身边的科学;三层探索大森林。

3.横滨儿童科学馆

横滨儿童科学馆是一个天文和宇宙的主题馆,还有些相关的声光电和机械等基础科学展项。展厅分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宇宙船长室、宇宙发现室、宇宙训练室、宇宙研究室、宇宙剧场、休息室、宇宙工场。

宇宙船长室有“光学望远镜”“宇宙航行”“太阳系天文物理基础展项”“多媒体问答”“陨石”“生态球”等展品;宇宙发现室有“电磁波”“电波”“红外线”“光的颜色”“与自己握手”“激光琴”“三元色”“偏震光”“可控机器人”等展品;宇宙训练室有“宇航员训练器”“空间体验”“倾斜的小屋”“月球体重”“机械手操作”“陀螺”“一些随机现象的展品”“测反应能力脚力臂力”等展品;宇宙研究室有“高压放电”“表面张力表演台”“电子显微镜”“基础电学”“辉光球”“视像资料室”等展品;宇宙剧场是直径为23米,倾斜角为30度的穹幕影厅。穹幕影厅中可以放映星象仪节目,星象仪最多显示38.000颗星。宇宙工场可制作火箭模型、热气球、滚球、电脑教室、手工作坊等。

4.日本东京科技馆

日本科技馆于1960年正式开馆,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东京科技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类似于基金会的机构)负责运营的机构,大部分运营资金来源于企业赞助。一年的观众量约54万人,其中有一半是小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日本科技馆的建筑为五层,其中二至五层是展厅,对观众开放。六层只用于研究和实验,并且不对外开放。二层是自行车广场、自行车原理展区、核能展区;三层有汽车展区、极光展区、电力展区、天然气展区;四层是宇宙剧场、建筑展区、新能源展区、宇宙情报馆、铁的世界;五层有视觉体验展区、视错觉体验展区、光学展区、机械展区、实验与科学教室。

日本科技馆的展品选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展览使观众进一步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原理以及制造过程。展品设计理念是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存在。

5.名古屋市科学馆

名古屋市科学馆是从一个天文馆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科技馆的,并在前建成了生命馆,在当时是比较早的,展览介绍了由细胞开始的遗传基因到环境科学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这表明名古屋市科学馆作为一个综合馆对生命科学极为重视,并在相关展品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名古屋市科学馆分为三大部分:生命馆、理工馆、天文馆。天文馆的二层展出的是天文物理方面的基础展项。三层穹幕电影厅可以通过星象仪播放星象节目,在这里每月更换主题,介绍宇宙与星座的有关知识。

6.京都光科学馆

该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120套,展览主题光与科学。据了解,光科学馆并非专为儿童所建,取名为儿童科学馆是因为馆址所在的“木津町”,其日文发音酷似英文的“KIDS”。所以其展览内容不是儿童所能理解的。

展厅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光的再认识、光的科学、光技术应用。进入展厅第一件展品的展出方式就众不同,普通的“偏振光”展品被挂上屋顶,使得入馆大厅显得宽敞通透并且融入科学内涵。

该馆紧邻原子能关西研究所,所以该馆设有核能和宇宙科学展区,展示了研究所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成果。展品包括原子力开发的历史、原子力发电、放射线与核能安全等。另外,宇宙开发事业团向光的儿童馆提供了部分宇宙及海洋开发的相关展项。

该馆穹幕影厅也比较有特色,内容分五部分:太阳的46亿年、光的游乐园、光的图书馆、光宇宙漫游、光的博物馆。观众可通过座位上的手柄选择播放内容,得到多数观众选择的内容将会上映。影片时间约为20分钟,在播放的过程中需要观众多次参与选择,这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注意力。

7.大阪市立科技馆

大阪市立科技馆隶属于大阪市政府教育部,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览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为170件。每年总观众量为501000人。

展览内容主要互动型展品,主题为宇宙和能源。展区分为:物理、化学、天文学。

一层神秘科学之旅。

二层是趣味科学。

三层能源与科技。

四层宇宙科学。

8.大阪府科技馆

大阪府科技馆作为一个产业技术展示馆,与其他科技馆的性质有所不同。大阪府科技馆隶属大阪科学技术中心,国家只提供科技中心20亿日元的发展基金,对于科技馆没有另外资金支持,而大阪府科技馆本身又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日常运营经费全部来源于企业的赞助。

企业赞助的方式是租赁展区,年租金的多少由展区大小分为三档:250万、500万、750万日元。展区内的环境布展和展品的设计及制作全由企业负责,科技馆只起到协调作用。这些展览还经常以外地巡展的方式进行科普活动。

以前,该科技馆被误认为是一般意义的自负盈亏,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展览更像我国的展览中心,那样的专题临时性展览,只不过是展期长些。

9.相模原市博物馆

相模原市立博物馆规模很小,其展览内容涉及了当地历史、人文、自然等多个学科。该馆设有天体观测阳台、天体观测室、实验室、市民研究室、咖啡厅、自然、历史展示室、临时展厅、穹幕影院(星象仪)、天文展示室。

10.汉城国立科技馆

汉城国立科技馆始建于1945年,1960年迁于汉城,1972年主展厅对外开放,1979年建成临时展览大厅。该馆建筑面积16,208平方米,展览面积9,488平方米,常设展品约4,000件。

主展厅包括物理、半导体、电学、核能、航空、海洋生物、人类起源与进化等展区。其室外展览是火车头、歼击机等实物的陈列。

该科技馆互动操作展品内容以基础科学为主,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和传统科技馆组合在一起的馆。该馆在室外活动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动脑活动,吸引大量青少年及家长参与。此外,还开设多间教室,常年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培训面向多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内容主要以智力开发和动手动脑为主。

11.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

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面积约15,000平方米。该馆分为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穹幕影院、室外展览、研究管理中心几部分。

常设展厅包括基础科学和工业技术展区、自然历史和韩国古代科技展区。其中基础科学展区分为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材料和生命科学;工业技术展区分为能源、机械、信息和交通。

该科技馆常设展览内容多以基础原理为主,互动型展品的比例不大;不论是在自然历史展区,还是在科技内容展区都没有专门的讲解员,陈列和互动型展品都配有详尽的说明牌。

差别总是有有,关键看,我们主管科技的官员是不是看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一切的一切不能停留在口头,也不能总是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这样总是不行的。

篇2:关于参观公司企业感言

上午6点30半,芜湖小记者集体出发,前去参观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这一次活动真是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先来到南京卫岗生态牧场。刚进入,一股难闻的牛粪味刺入鼻中。工作人员告诉小记者,卫岗公司在这里集中饲养奶牛,公司养殖奶牛所用的青草嫩、饲料好,是确保我们能喝上高质量的牛奶最主要的源头。小记者们兴致勃勃的参观过程中,还见到一头头健壮的公牛、温顺的母牛和可爱的小牛。“滴滴滴,滴滴滴”的声音在耳旁徘徊,原来给奶牛挤奶的时间到了,小记者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跟着工作人员来到机械化挤奶场。机械化挤奶场是在一个转盘上放四十八只奶牛,每只奶牛的乳头上都接着一根软管,当四十八只奶牛陆续上了转盘,工作人员便打开开关,转盘就慢慢转起来,离开转盘和进入转盘只有一个进出口,等转盘转了两圈,那只奶牛转到了出口,那只奶牛就自动离开转盘,另一只奶牛就补位上来挤奶……看着奶牛淡定自如的神态,以及有条不紊的机械操作,我不禁感叹:现代化科技竟然也能成就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走出挤奶车间,小记者们便看见一辆大罐车,我们乘上中巴车,尾随大罐车,大约行了30分钟的路程,便来到了牛奶加工厂。阵阵奶香扑鼻而来。抬头望去,我们就看到4个高大约是10米的的溶器罐。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溶器罐带有保鲜作用,牛奶放在里面储存是不会变质的。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厂房内部:A区是历史文化。这个区域记载的是宋庆龄家族创造牛奶的珍贵资料,以及一些关于宋氏姐妹如何关心、帮助儿童的照片和文字。B区主要陈列着一些牛奶和酸奶的样品,如:儿童爱喝的“我DE牛奶”、“我DE酸奶”……有营养的“AD高钙”、“鲜牛奶”、“低脂酸牛奶”……C区主要是消除细菌的地方。那里有几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根据细菌种类的不同,放置不同的灭菌工具。小记者们无不发出感叹:“科学家真了不起,能设计、制造这么多小巧而实用的工具。”

走过一道道工作程序,一个个精细步骤,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手中滴滴香浓的卫岗牛奶,无不凝聚着每一名卫岗工人的辛勤劳动啊!

篇3:关于参观公司企业感言

今天天气晴朗,早上吃过早饭,妈妈带就我如约去参加本周的小记者活动参观五龙口水务分公司,了解一下污水变净水的秘密。

我们早上8点40分到达集合地点五龙口水务分公司门口,看到许许多多的小记者在等待老师点名,也很期待今天的参观活动。集合完毕,带队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五龙口水务分公司院内。

首先,我们观看了一个环保宣传片,讲的是从污水到再生水的全过程,然后,我们又进入水泵房,一开始,我们来到污水池,那里非常地臭,接着我们又去生物池,讲解的内容记得不清楚啦,然后我们又去了二沉池,这是一个让水和污泥分离的地方。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大厅,做笔记。

最后,我们又观看了一个从污水到再生水全过程里面的东西,有“污水瓶”、“淤泥水瓶”、“再生水瓶”、“自来水瓶”、和“晒干后的泥”。我们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认真讲解后,就结束了这次参观,我也学习到不少的新知识。

我们小记者排列成四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地走出了五龙口水务分公司,来到门口就看到家长们在等着我们。妈妈接到我后就说:“畅畅,今天这里景色非常美我还看到了小鸟呢!”我抬头一看,天空特别蓝,还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彩,门口的几棵大树上,竟然真的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叽叽喳喳的飞来飞去!妈妈说给我拍了几张漂亮的照片作为留念,最后我们就欢天喜地的回家啦!

篇4:关于参观公司企业感言

星期六的下午,我们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一起去嘉定再生能源公司,参观学习了垃圾处理发电的全过程。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垃圾车卸料大厅,这里共有8个卸料口,但一般情况下只同时用4个口进行卸料。这里虽说是垃圾车卸垃圾的地方,但是很干净,也没有难闻的气味。然后,我们透过玻璃墙看到了垃圾存储池,里面存放着堆积如山的垃圾。为了产生更多的乙醇和甲烷,提高垃圾的可燃性,所以垃圾一般要在存储池里进行3-7天的发酵。抓斗机把垃圾放进焚烧炉里,垃圾在里面大概进行两个小时左右的焚烧。100吨的垃圾,80%可以完全进行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锅炉成为过热的水蒸汽;再利用这种水蒸汽推动两台气轮机组进行发电。那剩余15%的炉渣也是不浪费的,会送到综合利用厂家进行第二次利用,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建筑材料。

接下来,我们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又参观了存放锅炉、气轮机、烟气净化系统和发电机组的各个车间。一边参观,一边听讲解,让我学习到很多能源利用和环保的相关知识。再生能源公司的每条焚烧线,每年运行时间为800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运行22个小时。每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热锅炉的蒸发量为每小时54吨。每年可提供的上网电量为1、5亿千瓦时,相当于可以满足10万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量。

参观完毕,总工程师叔叔还对我们的提问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回答。我最感兴趣的两个问题是:整个垃圾处理过程中,难闻的气味没有了。原来是对臭味进行了三步有效的防治措施:第一,在封闭的空间里进行卸料和存放,直到送入焚烧炉。第二,对臭味进行焚烧,把它烧掉,分解掉。第三喷洒植物液除臭,净化空气。我一直以为焚烧垃圾会对空气有很大的污染,今天知道了在先进的工艺处理后,我们排放的气体不仅能达到国家和上海地区的规定标准,而且还优于欧盟标准,是非常安全、健康和环保的。

通过对再生能源公司的参观,让我了解到我们头疼的生活垃圾,还能变废为宝;经过处理以后可以向我们供电和供暖。可见环保无处不在,我们也要珍惜资源,为环保尽我们小小的力量!

篇5:小学参观学习感言

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大连沙河口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活动。短暂的几天行程,通过实地参观校园,聆听专家讲座,观摩示范课,三地四校领导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使我感受颇深。

一、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走进沙河口实验小学,无处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每一间教室都干净、整齐,独具文化特色。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展示板,展示板中有的张贴着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有的张贴着手工作品,有的还张贴着学生优秀作业展品。各个板块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每一层楼的走廊墙壁上都挂着冷冉老先生的语录,即使在墙壁的角落也张贴着温馨的提示语。行走在沙河口实验小学处处让人感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朴实、精彩的教学模式。

沙河口实验小学展示了数学、英语两个课例,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我却对“情智教育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整个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聚焦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健康情感的`激发上。课堂上老师讲得很少,只对学生的学习做适时的点拨和指导,真正做到了精讲。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根绝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听了两节课后,才知道什么才是他们学校所提倡的“高效”课堂,那就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水平高,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高,课堂的效率高。两位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教材研究透彻,教法新颖,值得我认真学习。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观摩课后,学校又安排了三地四校领导和老师就示范课的交流研讨活动。听着沙河口实验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论说,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更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他们的才气从哪里额来呢?那就是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正像宋庆泮老教授所说的“把学习和锻炼”养成一种习惯了。对比中我看到了自己不足,心中不免暗下决心,一定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构建自己,把读书和学习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专家讲座,异彩纷呈。

沙河口实验小学邀请了宋庆泮老教授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做了一场讲座。老教授的讲座就像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的呈现我们的眼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有高深的论调,只有实实在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学习和工作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异彩纷呈。它拓宽了我的教育理论视野,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几天的学习实践虽然短暂,但却是听得激动,看得心动,受益匪浅。平复心绪,我一定要把几天来的所学、所感、所悟付诸于行动去,以现在为起点,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为打造一个轻负高效、活力的课堂而不断努力,再努力。

篇6:参观万科城感言

参观万科城感言

走进浑南万科城给人的印象总是那样清洁、干净,无论是马路、楼道还是草坪,永远使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保洁员以其辛勤的劳动给园区创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天清晨他们准时开始一天规则化、经济化的工作,即使刮风下雨也从未间断,一把笤帚、一把拖布、一块抹布是他们全部的办公用品。他们用笤帚清扫每一个角落,用抹布擦拭每一块玻璃和瓷砖,用手从草坪捡起一片片落叶和纸霄,甚至用拖布擦净马路上的痰迹。每一张签到表从不早签和晚签,更不会弄虚作假,没有清扫就签名。

他们只是平凡的保洁员,拿着不多的薪水,干着一般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有时还要遭受冷眼,还要忍受别人的耻笑刁难,但他们却用勤劳和热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美化、装点万科的物业。

保洁员是自豪的,他们千百次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千百次的把荣誉的事情做精、做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亮丽、洁净的浑南万科城园区。

保洁员是可爱的,他们没有过多的语言,没有过多的表现,当你走过他们身边时,“您好”会自然而然的从他们的口里说出,微笑时刻挂在他们黝黑的面夹,他们朴实的笑容诠释了万科物业的精神、物业人的辛劳及物业人梦想的实现。

通过浑南万科城,我深深认识到,之所以万科物业能走在全国物业服务系统的前列,是跟保洁员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的。做为物业管理公司一定要建立建全保洁人员岗位职责、保洁管理制度和确定奖罚办法,并实施标准化操作规程,时刻加强检查、监督同时做好园区的卫生宣传工作,使广大业主都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园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变电所参观感言】相关文章:

1.变电所工作总结

2.参观简牍博物馆后的感言

3.参观报告

4.参观讲话稿

5.参观发言稿

6.参观烈士陵园

7.参观方案

8.参观心得体会

9.参观欢迎词

10.参观观后感

下载word文档
《变电所参观感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