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的故事4
“lmd987a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我与书的故事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与书的故事4,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我与书的故事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也正是因为书,我收获到一生受用不尽的启示。
幼时的我异常贪玩,和爸爸妈妈一样,我总是早出晚归,大家都称呼我为“小野猫”,而我也不甚在意。
有一次,我去图书馆玩,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图书架,架上的连环画重重地砸在我头上,在我正想破口大骂时,地上的连环画被风吹开了几页,而我也被地上连环画里的图片吸引住了,顾不上疼痛,我捡起书,随意找了一个椅子坐下,安静的看书。书看完了,我飞奔的跑回家,叫爸爸妈妈带我去买书,弄得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正是幼时的经历,我和书结了缘。长大后,我不再看连环画了,像《海底俩万年》、《森林报》、《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之类的书我都看,我不在贪玩了,因为我把时间都花在了书上,读到令人开心的故事时,我笑,读到主人公悲惨的身世时,我哭,总之,我和书一起笑一起哭。妈妈为了方便我看书,买了一个大书柜给我,但是因为我从书上看到许多自己挣钱买书的事例,所以我便有了自己买书的念头,从那以后,我收集家里的废品卖,像废报纸、废塑料品等可以回收的我都卖,我也把自己的零花钱攒下来买书,没过多久,我攒的钱足够买好几本书了,我便去书店买了几本优秀作文书来看,也正是因为这优秀作文书,我积累了更多的好词好句好段,我开始变得非常会写作文了,我的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来讲。
书,使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明白了人间冷暖,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爱书!
上一篇:友情
下一篇:瞧!这家伙作文600字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400字 詹天佑,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 同学对我的关爱作文600字 摸同桌 我的家乡——中山作文500字 热爱家乡,放飞梦想作文800字 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一样的周末 记一次辩论会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与法治同行演讲稿 我的新家在月球作文400字
篇2:我与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而书籍对我而言就像我每天都要吃的米饭和牛奶,已经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喜欢躺在妈妈身边,她捧着书给我讲书里的故事。听到入迷的时候我会闭上双眼,在美妙的梦境里,我的心会飞到梦幻城堡里,随着王子和公主一起跳舞,看丑小鸭慢慢地变成白天鹅,陶醉在美人鱼用清脆的嗓音唱出的动人歌声中。上学后,我尝试着自己读书。一开始是带拼音的薄薄的彩绘书,虽然那时我认识的字不多,但是我会通过拼音和插图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看懂书里的故事。现在,我的阅读面更广了,我喜欢看秦文君的儿童小说,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阅读的时候,我会陪着贾梅,贾里一起欢笑;陪着豺王,战象一起成长;幻想着自己乘坐着鹦鹉螺号环游世界。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凡尔纳的《神秘岛》。书中的主人公们不管经历多少的挫折,他们都会乐观地对待生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荒岛上建起富饶的家园。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在生活中碰到小挫折,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书中几位主人公的生活态度,用勇敢,乐观,不放弃的精神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长大后,我要把自己的故事写到书里去。我要在书中写下爸爸妈妈的微笑,写下老师的背影,写下教室里的欢声笑语,写下我在祖国大好山河中留下的足迹。
书已经陪我走过了的岁月,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严寒酷暑,不论是在新华书店,图书馆,书桌旁都能见到我如饥食渴阅读的身影。我看着这些安静的躺在书柜里,浑身散发着墨香的良师益友,我真想大声说一句“朋友们,我爱你们!”
上一篇:我想成为一位发明家
下一篇:月季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400字 詹天佑,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 同学对我的关爱作文600字 摸同桌 我的家乡——中山作文500字 热爱家乡,放飞梦想作文800字 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一样的周末 记一次辩论会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与法治同行演讲稿 我的新家在月球作文400字
篇3: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读书,像杨红缨、沈石溪、秦文君、冰心、梅子涵、鱼在洋……我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得不错,但对于我而言,“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才算更贴切。
我说起来,还是有一段令人“感慨”的“书史”。
都说“多看书,多识字”真是一点都不错。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天天和我看《格林童话》、《红楼梦》、《安徒生童话》……中的情节。可我什么《上下五千年》、《红楼梦》只识字,不认情节。因为我觉得那些书太枯燥,没意思。在一年级识字比赛中有三四千字,也许是书看得多,一下就认了两千多个。
长大后,我也痴迷于读童话、现代小说、故事。我有一个雷打不动的铁习惯---每天晚上看挺长时间的书。爸爸不让我在睡觉前看书,因为我一看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早上要老爸揪我耳朵才爬的起来。为了不让老爸老妈发现,我便和他们打起了“游击战”。他们来了我就把灯迅速关掉,他们走了又把灯打开。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爸假装走进房间关了门,可实际上人还在门外。我中了计,老爸走进来责备了我两句,把房间电闸给关了。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想不到我还有一手:手电筒!为了老爸不在门缝看到灯光,我就躲在被窝里看。躲在里面闷了,就换口气,继续看,连老爸也那我没办法。
书带给我无穷的乐趣,也给我很多的“养分”---像阳光、像雨露,滋润我这棵小树能够更加的茁壮成长!
我爱读书。
打开一本书,世界便大了,心亦豁然开朗。
七年前的那个下午,窗外雨水涟涟,一如我心底的泪,滴打着屋前芭蕉。“一个女孩,读点书就行了,不用再上学了!”父亲的话惊雷般时时炸响耳畔。
抑郁中,随手翻开一本书,几行字句随意而来。“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由于断章取义,不知其所以然,但其中的“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业?”于我竟是那么贴切,于是我重读此文,迫不及待。读罢方知,当年易安居士的无奈和失落历经千年穿越山川,如今复加于我身上。她为着遗失的文物古籍,我为着失却的读书学习。因为身有同病之苦,所以我惜她怜她,其实又何尝不是惜己怜己呢。
我借遍了所有能借到书的地方,读完了所有她写的书和写她的书。她,一个乱世女神,我为她的魅力深深折服。但历史大多只记住了她的“人比黄花瘦”和载不动许多愁的双溪蚱蜢舟,给她定为慢词代表,留给后人一个愁绪满怀的凄凉嫠妇形象。刚开始,我仿佛看到渐入暮年的她,孤守一冷清小院,依门北望,秋风扫着缤纷落叶在门前盘旋。慢慢地,她告诉我:的确,她是愁苦的,但她的愁少有离愁,多的是“北人不惯起来听的”家恨国愁;她是忧虑的,她忧己更心忧天下。“木兰横戈好女子,……但愿将相过淮水”她心灵深处的抗争和呼喊,一点不亚于名臣宗泽病危时拥被坐而喊的“过河!”但是,她看到的只是偏安都城的虚假繁华、岳飞的含恨离去和民族义士们的血泪呼喊;她看到的.只是“才藻非女子事”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那个孙性女子的墓志铭上,由爱国大诗人陆游亲手书写,并大赞其好。她无话可说,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其中凄凉她只好一个人独自咀嚼。没有放弃,她以心抗世化愁为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中真情大志,直须千年品评。“秋风秋雨愁煞人”,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知音,只是,时光荏苒,一去已经三千多年了。
现在回想,我之何幸,在无奈苦闷之际,能遇上千年前的乱世女神,能一“睹”她的迷人魅力;我之何幸,在即将绝望之时,能和千年前的乱世美神对话,知道了有一种生活叫抗世。
诚然,我家贫寒,可比之于三千年前那个乱世,这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女子读书无用”的余毒较之于千年前的那个时代,亦是那么的不值一提。李清照,在那个动荡昏暗的年代,尚可以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与世抗争,让自己超俗。我,没有理由就此放弃。
我收拾其书包,也收拾好心情,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大庆石化,有幸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故事。
篇4:我与书的故事
书,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黑暗的世界里散发出明亮的曙光,让你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求真理,让你在智慧的天空中尽情的翱翔,教我们去品味真正的人生……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从小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书店时的有趣经历。妈妈要去书店买教辅,我也要缠着一起去,妈妈没有办法,就只好带着我进入了书店。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我不一会就被书架上摆着的书给吸引了。我看到了一本《女生小小》,这本书的封面精致极了,可是上面的字我认不得几个。这时,妈妈走过来了,看见我正抱着一本小学三年级时才读得懂的书,不由得笑了起来,她对我说:“你想要这本书吗?”
“嗯!”
“可是,这本书你可是看不懂呀!”
“那我要到什么时候才看得懂呀?”
“你要到上小学三年级才能看得懂。”
“不嘛!我要看!”
“你说说这本书哪里吸引你了?”
“封面!”
……
“那好吧,我们买下它!”
“耶!”
妈妈禁不住我的纠缠,只好为我买下了这本《女生小小》。晚上,我躺在床上,让妈妈将这本书读给我听,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呀!
在我上幼儿园时,姐姐有许多漫画书,我也经常向她借这些书。那时,我对《哆啦a梦》情有独钟,每一次我都会节十几本回家看,她很乐意借给我。有时,我也会让妈妈在报刊亭给我买《漫画party》,这是我的初次阅读。
上小学时,我慢慢的接触到了一些文学名著:《海蒂》、《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
现在,我看书的范围更广了:外国文学名著、四大名著、玄幻系列、金典小说……虽然我有时因为所看的书没有用而和妈妈闹矛盾,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我读书的欲望,我会一直读书,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长廊上飘满了墨香,这富有灵气的香味让我不知疲倦,沉醉于此。好书常如最精美的宝器,珍藏着人一生思想的精华。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伴,做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人﹗
篇5:我与书的故事
以前,我曾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
与书结缘,是一年的暑假。那时,姐姐送给了我一本名叫《四个调皮蛋》的书,刚开始看,是因为暑假里很无聊,可是看过之后我就不由自主的爱上了读书,才知道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除了动画片以外让我觉得着迷的事。
爱上书,还有一个原因,那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也非常的喜欢读书,她经常利用课间,或者是上课前给我们大声的读书《夏洛的网》、《苹果树上的外婆》、《窗边的小豆豆》、《小猪唏哩呼噜》……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吸引着我。
于是,我每天上学的时候,书包里总是装着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没事的时候,我就拿出来读上几页;在家写完作业也读,甚至上厕所也会带上一本书读一会儿。
有一次,我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只好把我送到姑姑家,害怕无聊,我就带上了我刚从图书馆借来的《笑猫日记》之《幸福的鸭子》。到了姑姑家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中午12点了,这也是我看的最起劲的时候,姑姑却来叫我去吃饭,我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书去吃饭。
接着我风卷残云般迅速吃过饭,又和我的笑猫、鸭子开始对话……看了还不到一小会儿,姑姑又来叫我上床睡觉,怎么办?我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姑姑,我上个厕所!”然后,我马上抱着书跑进了卫生间。
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过了多久,反正是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姑姑又在大叫:“小宇,快过来睡觉!”我只好很无奈的回答:“好,来了!”然后上床睡觉了!
这就是我与书的一些小故事。
篇6:我与书的故事
我与书有着不解之缘,只要拿起爱看的书我就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因为爱看书,我被老师和同学们戏称为“小书虫”,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的书是图文书,譬如《三只小猪》、《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等。《三只小猪》讲的是三只小猪分别盖了三幢房,大灰狼吹倒了老大的草房,撞倒了老二的木房,却对老三的砖房无计可施。这个故事告诉我,做事不能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要为长远打算,做人要勤劳勇敢、聪明机智。
上学后,我喜爱的书开始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接触古典名著,例如《三国演义》、《西游记》、《
小学生作文大全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胸怀大志的刘备,相反,我最瞧不起的是残暴的董卓、多疑的袁绍。老师推荐的《感悟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精神粮食,让我感到饱腹;书!是人生路上的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幼时,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翻开第一页,便是精美的插画,我就深深迷上了,虽然有一行行陌生的字,但它似乎就像有一股魔力,促使着我往下翻。穿着华丽衣裳的公主,骑着白马的王子这一个个人物,让我浮想联翩。
上了小学,老师把书都发来下来,好奇心驱使着我翻开了所谓的教材。看到语文书上蚂蚁排衙的字,让我有些头大;看到数学书上的数字、加减,让我担心的皱了眉;再看看英语书上,那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字母,让我二丈摸不着头脑
这天,老师脚踩高跟鞋,发出嗒嗒的声音,身着白色长裙,逼近教室,我心里有些兴奋、忐忑,听说老师今天要带特别礼物来。老师搬着不比她矮的一摞书进入教室,再一组组发下去,我心里十分疑惑:这就是‘特别的礼物’?老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阅读。语毕,便转身写下阅读二字。
我失落的盯着眼前这本封面写着大大的《月球之旅》四字,我无奈翻开来看,谁想这一翻,就让我仿佛打开了异世界的门,让我揭开了月亮那神秘的面纱:月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下课了,我恋恋不舍的放下了这本书,心里期待着下次阅读,老师开口说:这书我是要收上来的,但要明白,我让你们阅读是对你们有帮助的,所以,你们可以自行选购或借阅图书室的书阅读。这便是我第一次知道阅读,也是开启我阅读道路的大门。
童话,让我明白了童年的快乐和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小说,让我学习到了坚韧和与命运对抗的勇气;散文,让我感受到了四季之美;诗歌,让我体会到无尽的凄凉书,是点点星光,书是燎原之火,书是路的指示牌
篇8:我与书的故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题记
要是有人问我:“对你很重要的一件东西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书。
书在我们还未出世时我们就已经接触到了书,只不过那是妈妈看书将给我们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认识了拼音,于是自己就可以看一些图文结合并且带拼音的小人书例如《三只小猪》、《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白雪公主》这样的短篇童话故事。当时我们只是注意文章中美丽的幻想、生活的美好和对童话的向往。也许就是想从书中找取笑点与感动的情节罢了。随着我们继续长大,扔掉了拼音这根拐杖,学会自己完全独立的去看一本书。而书多半是家长和老师给选择的,也就从这时开始,我们也在慢慢去学会评判什么样的书是好书,什么书是有用的书。
渐渐读书多了,拜读了许多位作家的作品就会发现每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各不相同,读不同的书所感受到的也不同,例如:读鲁迅先生的《呐喊》会让我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黑暗势力的痛恨,文笔多讽刺当时社会,手法十分巧妙。读老舍的先生的《骆驼祥子》会让我为当初一个雄心壮志的男子变成最后连“灵魂”都没有的可悲老头而感到惋惜。我也会思考当时社会最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样子的。读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会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喜欢捣乱,但又冲满正义感的男孩是如何尽力重重磨难最终成为一个仅仅十几岁的孩子就拥有几百桶黄金的富翁。从中我们可以吸取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当然书有很多本,很多本各式各样的,但都如冰心老人所说:“多读书,读好书。”
书是一个不能丢弃的朋友,“她”是我们无言的老师,“她”是会给予我们财富的人。这一切都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我和书的故事还在继续……
篇9:我与书的故事
回忆起年少时代,觉得当年的星空是格外璀璨的,因为那是文学作品里描写的;在悠悠岁月中,年少时代醉心阅读的情绪,如丝如缕,在心底里缠绕。
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痴迷于连环图。在我们学校附近就有一间租书店,店里摆满了厚的薄的连环图。每本的封面用毛笔字分别写着1分、2分或者3分,这是以厚薄为标准定出的不同的租金。我们用鸭毛、牙膏壳、鸡内金、坏了的凉鞋、自己晒的草药等拿去换钱,几分几毛的攒起来,从来不舍得买糖吃,准备悉数交给租书店的老板。
每天放学后,我们都奔向店里,交上1分钱或2分钱,租来一本连环图,在长凳子上坐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直到自己的钱花光了,就坐在别人旁边“蹭读”。店主还挺通融的——只要有人交租金,蹭就蹭吧!后来大家还交换着看,每人交一次租金可以看几本书。大家都没钱了,就结伴回家,一边谈论着书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我们一起同情并赞美美人鱼,一起为小兵张嘎的勇敢机灵折服,一起为白毛女流泪,大骂黄世仁的残忍和无耻,再为喜儿获得新生而欢喜……我们都读得很快,似乎是在暗中比赛谁看得多似的。所以我也只是囫囵吞枣,在似懂非懂中与同伴分享读书体验。当时就只怕在同伴谈论书中的主人公时自己插不上嘴,被晾在一旁。
上了中学,学校里的图书馆可以借到书。我开始爱上了文艺书籍。童话、评书、小说……看得我如醉如痴。什么《说唐》《三侠五义》《天龙八部》《彭公案》《西游记》……我都看过。放学后,我常常躲在阁楼上读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
上了师范,我决定读外国名著了。开始时是为了“读名著”而“读名著”——《战争与和平》,看到100多页,还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只得丢开它;过了一段时间,再读,读到100多页,还是不大知道它在说什么:里面的人物太多了,名字也太长了,读得我云里雾里的。我不信我读不懂它,我第三次拿起来从头读,终于闻到了一些些味道,然后就越读越有滋味……《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名著,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儿深奥: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思想之深邃!情感之丰富!文笔之凝练!观察之细腻——我这个刚窥见文学大门的少年也许只是远远地嗅到一丁点儿的味道!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后来,我读了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高尔基的《母亲》《我的大学》等世界名著。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特别地鲜活而丰满,如《飘》第二十一章中,思嘉“既要担心媚兰已濒临分娩,因此神经质地感到恐慌,又要常常不由自主浑身紧张地倾听远处的炮声”。她派普里茜去请人帮忙为媚兰接生,焦急地等待着:“一小时后,她听见有个黑人拖沓的脚步声从街上传过来了,便急忙向窗外望去,只见普里茜仍像刚才那样扭着腰,晃着脑袋慢腾腾地走回家来,仿佛周围有一大群热心的围观者似的。她一路上装模作样。”在这样传神的细节描写中,我可以想见思嘉当时心里是多么地抓狂!书中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描写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一直魂牵梦萦着……
再后来,我从给女儿讲故事,陪她听评书,到陪她上图书馆借书,逛书店买书,一起阅读,有意识地逐渐培养了她阅读的兴趣。我欣喜地看到了:书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开启着孩子的智慧;绚丽了孩子的生活;温暖了孩子的心灵;放飞了孩子的思想;陪伴着孩子的旅程……“书籍”代替了父母的相对乏味的“说教”。事实证明,这种育儿方法正确有效,而且事半功倍。
非著名教育家卢壮苗说:“陪孩子读书吧,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现在,一有时间,我还是会捧一本书来读。读书,使我忘记了寂寞,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忘记了工作的压力……一如年少时代,读着书,感觉星空是格外璀璨的!
【我与书的故事4】相关文章:
1.我与书的故事
3.我与书的故事征文
4.我与书的故事作文
10.我与书发生的故事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