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

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

2022-06-27 08:10: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幸福LOV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

篇1: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

身在职场 你是否向往新退休主义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诗人海子的幸福生活画卷让无数职场人士羡慕不已,于是,无数“仁人志士”向往着退休后的美好生活,

所谓的“新退休主义”就是一些正值壮年、事业有成、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辞去让普通人艳羡不已的工作,主动要求“退休”。

“新退休主义”的想法是:年轻时拿命挣钱,年老时拿钱买命,但钱是挣不完的,命也不是钱能买回来的。

“新退休主义”的口号是:退休与年龄无关,想退就退;退休与事业无关,想做就做。退休不是生活的尾声,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新退休主义”欣赏的是:《卧虎藏龙》中周润发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又何尝不是。”杨紫琼回答:“握紧手什么都没有,放开手才是全部。”

回家休息VS退中求进

日前,在 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中,竟有82%的人对“新退休主义”表示“羡慕,也想提前退休”。

职场与压力似乎是天生的孪生姐妹,身在职场就免不了要承受诸多的压力,于是很多职场人士在厌倦了东奔西走的忙碌和尔虞我诈的斗争后,对“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和“清洗大脑,放飞心情”的退休生活艳羡至极。

但是对于很多30-40岁的职场人士来说,选择“新退休主义”的方式,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做一个坚定的选择,既可以免遭被迫退休时的叹息无奈,也可以省去被老板炒鱿鱼时的灰头土脸,这样的退休便显得洒脱和干脆,

退休后并非想在家“颐养千年”,而是换一种生活的方式。在退中求进,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寻找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生活,向现在的重压生活说“再见”。

焦虑情绪VS人性管理

曾经跳过槽、改过行、兼过职,于是很多人渴望索性甩掉最后的一件“外衣”,寻一个彻底的背叛理由:放飞自己、选择退休。

针对职场人士们热议的“新退休主义”,专家认为很多高级白领之所以选择提前退休,与工作压力大不无关系,反映出现代人的一种焦虑心态。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新退休主义”给用人单位也提了个醒,如果能更加人性化地对待人才,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为员工创造宽松、温暖的人文环境,使其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个人价值,这样就能避免很多职场精英产生提前退休的想法。

治疗“工作厌倦症”的五个处方

职场压力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无法获得成就感、单调的重复性劳动,这是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工作产生厌倦、对工作失去激情的主要原因。如何治疗这种“工作厌倦症”,在这里给你提供 5个处方:

处方一:调节好心态,进行客观自我评价。

处方二:注意转移情绪、消除怨气。当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或亲友同事一起讨论,不要闷在心中。也可选择休假出门旅游。

处方三:适时进修,充实内在,适应社会环境的新挑战。

处方四:多运动。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血清素,不仅有助睡眠,也易带动情绪高涨。

处方五:公司可以组织野外拓展训练,创造员工间交流互助的机会。

篇2:人社部退休新规定

男性:到202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5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0岁,196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55至196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895。计算公式:2025-(196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895。

女性(工人):到204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0岁,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5至198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15。计算公式:2045-(198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915。

女性(干部):到203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0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5岁,197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0至197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05。计算公式:2035-(197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905。

篇3:关于你是“职场橡皮人”吗?

“上班其实很短暂,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我的工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职场里,时常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他们工作倦怠,没有梦想,没有效率,不接受新生事物,对批评表扬也都无所谓。这类人现在有个新的称呼一“职场橡皮人”。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清研咨询,对473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0%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职场橡皮人”,其中14.2%的人表示有“很多”,41.8%的人表示“比较多”。

参与调查的人中,“80后”占49.5%,“70后”占34.0%;80.3%的人是职场人士。

“橡皮人”是一种“社会病”

“橡皮人” 有哪些典型特征?调查中,71.7%的人首选“对批评表扬无所谓”,其次是“没有梦想”(65.5%),第三是“难以找到乐趣”(63.9%k其他还包括:不发表意见(53.7%),做事没效率(52.8%),不参与集体活动(48.9%),不接受新事物(46.6%)等。

“3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真意气风发,现在回想起来很怀念,又觉得太傻了。”在北京市一家社区医院工作的陈晓亮(化名)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成天昏昏沉沉的”。他一般早上7点出发上班,“在路上就开始犯困,9点到了单位干着千篇 一律的工作,更提不起精神。”

“每天工作重复也就算了,还得看领导眼色,处处小心。”陈晓亮偶尔去科室主任办公室,总看到她开着监控器。“我们楼里到处都有摄像头,谁有动静她都能看见,和别的科室的人走得近了她就不愿意,同事间正常的交流也会过问。”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即使没有领导在场,陈晓亮也会小心翼翼,“有人打小报告,传到主任那儿小鞋就穿定了。不想着精进专业,还老要琢磨人,慢慢就‘橡皮’了。”

调查显示,77.4%的人认为“橡皮人”出现的原因是“无力改变现实”:73.0%的人认为是“升职无望”:69.9%的人选择“对工作丧失兴趣”;52.9%的人表示是“办公室政治的影响”;38.5%的人表示人们“过于注重追求财富地位,忽略内在精神追求”。

“‘橡皮人’一方面折射出一种‘社会病’,另一方面对个体而言,更像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主任佟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橡皮人”的出现,一定不光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工作环境、群体关系和整个社会都出了问题。

佟新认为,一种情况是,大多数人把工作看成获得财富和地位的手段,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被消解了:第二种情况是,短期工和不稳定工作逐渐增多,很多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工作,看不到前景和未来;第三种情况是,以竞争为基础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尔虞我诈,人们不能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体验疏离感和压迫感,逐渐变得麻木以适应环境。

“橡皮”之后怎么办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橡皮”?公众给出的选择依次为:“工作以上”(42.4%),工作5~10年(37.9%),工作3~5年(32.0%),抚养孩子时(26.9%,工作3年以内(17.5%),上学时(13.7%),结婚时(7.7%)。

“对年轻人来说,工作半年到一年是一个坎儿。”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说,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有着比较高的期待,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落差会比较大。很多人会选择跳槽改变状态,但这时跳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社会招聘一般需要3年以上工作经验,他们没有更好的职位,很容易陷到恶性跳槽循环里,两三次之后就会成为“橡皮人”。

把冉认为,工作3年左右的人也容易“橡皮”。在一个单位里,事情基本上熟悉得差不多了,但像杜拉拉一样连续升职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通常希望通过跳槽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是找不到更好的机会,往往沦为“橡皮人”。

篇4:职场人 你跳槽为了什么?

一看这个标题,肯定会有人感到离自己很远,但不管未来经济走势如何,裁员、跳槽等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社会将成为常态,

职场人 你跳槽为了什么?

。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做好长远打算,意外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如果自己就职的公司或组织发生问题,对上班族个人来说,确实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如果想尽情地工作、想长久地挣钱和发展,就要由上班族自己创造机会,接受新的挑战。

国内某著名公司的大裁员曾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这次裁员是很多员工都想不到的整个部门裁员的形式,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战略调整引起的。按照该公司一位高层的说法:“公司新的3年规划是,紧缩过去3年执行的多元化战略,专注PC领域。相当一部分领域的业务戛然而止,连部门都撤了,员工只能成批地离开。其实绝大部分离开的员工对公司是很投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员工是被动的,其中大部分并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转换的准备。

最近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每一百个上班族中,就有51%心里有转职的念头,随时打算换工作!尤其是每年到了农历春节前后,就是我们所谓的“跳槽季节”,人才市场必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与前面提到的被裁员工相比,这些职场人士看上去是很主动的,然而,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换工作以后会更快乐吗?他们对未来的职涯转换做好真正的准备了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转换,根据自己当下所处的情景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情景一:裁员离职,无可奈何。就象前面提到的例子一样,许多上班族因为遇到公司的裁员、合并或公司倒闭等因素离职。

任何变动之前必定都有一些先兆,上班族平时就要多关心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成为抢手人才。实力强则无论任何变化都能泰然处之。

情景二:变化太大,要求太高。随着企业的发展,部分职位的内涵甚至职位本身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不合理的超时工作,不合理的业绩目标,没有支持的工作等等。

有的企业倾向以“遇缺不补”的方式来节省人事的开支,这时候,分担离职同事的工作,是很常见的现象!不必埋怨及惊讶!除非工作的份量太不合理,或是离自己的专长太远,建议上班族要学习适应不同的职责,抓住舞台好好表现,让自己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情景三:不被重用,前途茫茫,

如果感觉到不受重视,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者提拔晋升渠道太窄、不甚合理;或者感觉公司缺乏明晰发展战略,和未来生涯发展不能吻合等等,都会让上班族萌生去意。

如果要找寻有发展的职务,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检视自己的“兴趣、技能、价值观,学历”等因素。一方面进一步了解本公司内部招聘信息和岗位余缺,看是否自己对信息的了解有限,自己没有主动的去申请和争取相关的职位;另一方面积极留意感兴趣的其它相关招聘信息,做好两手准备。

情景四:氛围不好,关系复杂。办公室人际关系复杂,是员工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公司在成立初期虽然规模小、资源少,但是大家反而同舟共济、互相体谅;等到公司规模变大,人反而变得自私起来。工作环境人际尔虞我诈,其实比繁重的工作更令人讨厌,因此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作环境的气氛和人际问题哪里都有,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转职,也要考虑下一家公司也有可能有同样的问题,所以还是要调适自己拥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才是。建议上班族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人际的问题上,尽量找寻工作中其它的意义及价值。

情景五:上司难处,憋屈窝火。和上司不合,可能纯粹是对工作的看法不同,或是遇见一个不好的上司也有可能。

如果是对工作的看法不同,上班族要以开放的心态,和主管提出讨论,并尊重上司的意见,不要轻易的离职。如果遇到的是所谓“不好的上司”:例如自私无能、刚愎自用、利用部属、太过情绪化等等,首先可以向更高一级主管反应,或者采取相近职位调离的做法,实在不行,离职不晚。

情景六:薪水太少,加薪太慢。上班族流行一句话:“老板不加薪,自己加”.的确,在某些行业,跳槽是最快速加薪的快捷方式,例如流动率很高的广告业,或是某些很抢手的技术人员。

如果新工作挑战性更高,薪水更多,跳槽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有一得必有一失,跳槽过去也未必事事尽如人意。如果,上班族只是哪里热门就往哪里钻,等到钻进去了,说不定已经冷下来了,自己只是白白浪费时间。

无论是什么因素,“转职”不应该是情绪的发泄,也不应该是逃避的方式,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优势劣势,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科学理性的走好职业发展之路才是关键。

篇5:你是职场哪种人

职场中,形形色色的人有很多,你知道你自己属于哪种人吗?

案例一:踏实肯干的老实人,竞聘失败难免不平

有一个男孩子,之前的岗位是技术,为人寡言、耐心、实干、肯吃苦、肯吃亏。在一次管理岗竞聘中,他的演讲报告做的很一般,现场讲了很多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及解决的细节。都是些技术型的问题,一直到讲完都没有涉及到管理的部分。在提问环节,评委问他,你要竞聘的这个岗位和你之前的工作有很大区分,对此你有什么想补充的?他想了想,说了句,我之前的工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管理,所以我现在讲什么都是空谈,还不如等做了再说。这个答案评委自然是不满意的,如果你对新的岗位没有任何想法,何必要来做这个竞聘?很多时候技术升到管理是有门槛的,不是别人看重你,把你推到这个位置上,让你慢慢学;而是你有这个意愿有这个能力,别人相信你能胜任才会给你机会。他的回答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评委打分都特别低,他吃了太老实的亏。

心理分析

参加管理岗竞聘,需要有管理岗的职业规划,如果依然用过去的技术岗思维考虑问题,失败就难免了。俗话说,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儿,职场定位非常重要。

案例二:搞不清自己状况的老大,很容易败于职场关系

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女孩子,她之前就在初级管理岗位上,这次竞聘中级管理。她的性格怎么说呢?举几个例子说,有一次她跑来问我几个专业问题,我很耐心解答了,答完之后她笑着说:“你的专业还不错!”然后就走了。我愣住了,她的职位比我低,我本来以为她是来请教我,哪里知道这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对我进行考核。林子大了什么样的怪鸟都有,后来她们部门空降了一个领导,是她的直属上司,那人来的第一天,她把人家叫到会议室,像面试一样,把人过往经历都问了一遍,新来的领导搞不清状况,以为她是领导,就一五一十回答了。出来之后知道原来是自己的下属,就怒了,劈头盖脸把她给骂了一顿。后来发现,她太喜欢充老大,颐指气使,同事对她充满了怒气,领导就想办法把她扔到了新成立的部门;她在新成立的部门也没待多久,又被调到了其他部门。五个月时间,换了三个部门。然而她的竞聘报告做的非常好,演讲非常精彩,对工作的认识也很到位,之后的问答环节做的也很棒。如果不认识她,肯定得给个高分。但很可惜,我对她印象实在太差,就根本不管她的演讲内容给了个比较低的分数。但总的来说,她的平均分还是比较高的。

心理分析

当一个人给自己定位不清,或者对他人讲话总充老大,很容易破坏职场人际关系,导致职业发展受限,有时还不自知。这是人际关系模式的问题。

案例三:埋头拉车不看路的辛苦人,抱怨太多毁掉前途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在项目驻场几个月,临时因为管理岗位竞聘被拉回来的同事,他因为赶的匆忙,报告没有做,就直接做了现场演讲。可能因为比较疲倦的缘故,演讲的逻辑性非常差,也因为没有准备,整个演讲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对公司的不满和控诉。我听着听着就满头大汗,哪家公司没点管理上的问题?一个几千人的大公司,多少都有些无法面面俱到的地方,有不满,也不该在这种场合发泄,这就是典型的不会做人。他的演讲还没结束,他的直属领导,也就是评委之一,直接问了句:“你不想做了是吗?”他赶紧说不是,他的领导就借题发挥,连讽带刺把他骂了十多分钟,总的来说就是看得出来他平时很努力,所以才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到公司来述职,哪里知道他对公司有这么多不满,真让人失望之类的话。他从前到后都低着头一句话没说,我心里虽然很同情他,但还是在想,这要是我的下属,敢在这种场合给我丢人,我也得骂死他!

心理分析

讲话分不清场合地点,就知道埋头拉车不会看路,关键时候掉链子,这样的人只知道付出不懂得要求回报,心里期待别人主动看到自己,结果积怨太久,关键时候讲错话。

以上三个案例属于职场典型案例,也是最容易跳槽的对象,究其原因,还得从自身挖掘,看看自己的压力应对能力,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和规划,以及是如何处理职场压力和困扰的,是否能够做到在职场沟通中及时考虑人、情境的因素,是否在讲话时关注自己、他人和环境的因素,是否能够很好的,恰当的展现自己,是否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做好这些,自然就会出现职场困境,以为是外界的问题,从而盲目跳槽。

篇6:你是职场“苍蝇人”?

你是职场“苍蝇人”?

像一只趴在玻璃板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这类职场人很年轻,精力充沛,他们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迷茫。

工作了也不清楚适合做什么

学市场营销的张凡临近毕业终于拿到了北京一家贸易公司的offer,当上了一名销售助理。“本以为做销售的上班时间有弹性,收入可观。”可张凡上班后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不仅上下班要打卡,薪酬也少得可怜。”

刚进入公司时,张凡捧着客户名单打电话,很是卖力,但几次拒绝让他觉得很受打击。张凡越来越觉得销售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但究竟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一直没想清楚。“现在只好一边应付工作,一边到处投简历,说不定哪天能撞进一家大公司。”

选择多了迷茫是必然

对于新入职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迷茫基本上是个通病。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他们比前辈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但相对于这样的特定背景,他们并没有比前辈们接受到更多的关于职业选择的教育,迷茫自是必然。

永远为自己工作

首先,寻找职场的导师。在迷茫的时候,职场中有经验的人是他们可以依赖的。其次,自己做一个有心的人,从身边的小事中学习和感悟,这样的成长是最快的。第三,工作永远是为自己,不要因为待遇或和领导关系不好,而不认真工作。

橡皮人 没有职场荣辱感

族群特征: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

几次争执后坚持“沉默是金”

崔志勇从大四开始在一家贸易公司实习,

他工作很用心,也很希望能获得认可。但几次和同事的争执后,崔志勇感觉到坚持原则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不痛不痒,却能混个平安。最终崔志勇在公司留了下来,更把“沉默是金”当成至理名言。在崔志勇看来,现在的工作就像是一块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现实缺乏正确认识

对于那些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的人来说,有超过半数的职场人会出现“橡皮”倾向:他们对工作渐渐失去了激情,内心充满职业倦怠。而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因对现实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往往怀揣雄心壮志,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事物。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就会用橡皮外套麻痹自己,而短暂的成功,又会让他们建立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直到自己力所不及。

增加团队意识保持工作兴趣

对于那些存在“橡皮”倾向的职场人来说,要想摆脱“橡皮”境遇,首先要加强与上司和同事的交流。除了工作之外,在平时的休息时间,不妨与上司、同事多一点聚会、交流,不仅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东西,融洽的同事关系还可以增加团队意识提升团队凝聚力。除此之外,职场人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兴趣。除了对本职工作怀有激情外,还要对生活或工作的其他方面保持一定的好奇与兴趣,培养自己对事情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与此同时,职场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制定一些“小而精”的计划,能让自己的工作保持目标性,减少厌倦情绪。

【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相关文章:

1.职场人功课你学会了吗?

2.职场人,你该坚持什么?

3.新职场贺词

4.新职场语录

5.升任新职前你要做的职场准备

6.职场测试:你在办公室属于哪种人?

7.职场人:你是如何面对职场潜规则的?

8.职场人跳槽后如何尽快上手新工作

9.让人向往的情感经典语录

10.写人作文 向往的绿色

下载word文档
《职场人 你向往新退休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