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大海随笔
“狒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忆大海随笔,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忆大海随笔,欢迎阅读!
篇1:忆大海随笔
忆大海随笔
纳百川,有容乃大,地球的表面被百分之七十的海洋覆盖,海洋就像母亲为人们提供着生存的营养,包容了来自各地的孩子,无论它来自何方?在海上我们看到的是勃勃生起的一轮火红,感受到自己一滴水的渺小。海水越深越蓝,蓝得像一块宝石开启一段神秘的传奇。我喜欢做大海的梦,更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我生活在远离大海的新疆,虽然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博斯腾湖伴随着我长大,可是对大海的好奇与渴望,从来都没有泯灭过。
当海燕展开双翼抖动翅尖在海面轻轻划过,微波荡起涟漪渐渐向远处散开,当轻舟划过海面留下美丽的弧线,吹开了万顷碧波,带人们进入一个完全的梦境。啊!我喜欢汹涌的波涛拍击岩石,在寂静的夜晚,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一次次梦回故里投入大海的怀抱,好像婴儿倾听母亲的呼唤。对大海的思念之情,一直到我第一次回老家探亲,才得以实现。
我人生的第一次看海,在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那时的新疆交通不发达,我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少年和妈妈做了4天4夜的火车,才来到了我的老家青岛市的即墨县,探望病重的姥姥。火车钻山洞、站台上看热闹,背着大包小包过天桥,一切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好奇,我这个土老帽第一次见到了外面的天。
回到老家不久,大姨和舅舅要带我到青岛海滨浴场洗海澡,听说洗海澡身上不起疙瘩,可我是旱鸭子万一到海里被淹咋办,带着惴惴不安来到了海滨浴场。啊!好大的一片海,蔚蓝的海水和远处的蓝天融为一体,沙滩上人山人海,美丽的太阳伞,男人小短裤、女人游泳衣,从没有见过这花花世界的我顿时脸红了,这样的环境我哪敢洗澡。总觉得人们都用异样的眼神,扫视着我这个另类。
在舅舅的拉扯下,我第一次走向了大海,和大海机体的'接触,顿时被一股海水的腥味包容。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拾起一个爬行的寄居蟹,放在手心好痒。海面上穿着泳衣的美人鱼在海浪上穿梭,远处的船帆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一对父子从遥远的海里游过来,一个大大的网兜装满了粗大的海带根。舅舅告诉我海边的人喜欢捞海带根回家炖肉。而我们新疆当时能吃到的干海带,确是少有的海鲜。
当浪潮来的时候,脚踩在脚底的沙子往后退移,感觉身体往下陷,浪花在咬我的小脚丫。第一次面向大海,让清凉的海风撩起我的头发,呼吸来自大海深处的腥味,啊!大海,我要为您放歌。
我们一家旅游,从山东烟台坐“棒槌岛”号轮渡到大连,虽说不是第一次看海,但是飘扬过海要经过6个多小时的航行。一家老小感觉挺好玩。当渡轮离开码头,烟台的秀美风光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水黑蓝,一只只的海鸥在海面翱翔,不时抓起小鱼吃,远处出海的渔船在海上捕鱼,不时传来马达声。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一片蔚蓝。船舱里的游客禁不住海上航行的寂寞,来到甲板上看海,不时问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在这种境界里,和美丽的海上之旅合影成了我们的纪念。我美了、醉了,心已被大海融化,好像变作一朵美丽的浪花,唱起大海的歌 。
在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我们看了海豚表演,看海参养殖,走进海底隧道里,看各种鱼类翩翩起舞,感受大海的厚重历史,寻找老人与海的情感交流。
时间飞逝,从那以后有十几年没有见过大海里,可对大海的思念却与日俱增。虽然我们离大海遥远,可随着科技的进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搭建,我们离大海的距离越来越近。我爱海,所以写大海,我梦海,脑海里始终是海的影子。闲暇之余面,总想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张望,因为那里有大海,还有我放飞梦想的航标。自己曾无数次在梦里面向大海,用手捧起祖国海岛的那一片片珍珠,看“永乐龙洞”的那片蓝,尝海底牧场的大海参。啊!大海母亲!我多想成为沙滩,永远依偎在您的怀抱,用生命去书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动人诗句。
作者:杨建军博湖县第三小学教师
篇2:大海拾忆作文
大海拾忆作文
窗外的天,那么蓝,那耀眼。将一切都收拾好之后,带着满怀的期待,带上好心情,我们上车出发了。
都说大海是澎湃、激昂的,而我梦中的海,还和小时候记忆中的一样,那般柔情、深邃,它的美丽沉积着我的思念。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脚下细软的沙子,一颗一颗,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我此时所看见的大海,是五彩斑斓的,它反射着阳光,远远地看,一闪一闪散发光芒。啊,湛蓝的海水、细软的沙滩、热情的海浪.....我脱了鞋,踩在滚烫的沙滩上,一切近在眼前,是那么的熟悉。站在海边,海风轻柔凉爽、海浪低吟浅唱。换上泳衣,我在烫脚的沙滩上跑着、跳着,海那边的朝阳,妩媚动人。金黄色的沙滩上,许许多多的贝壳,五彩斑斓。有的是活的贝,它们被海水冲上来,静静地躺在海滩,闪烁着,像一个个美好的梦。瞧,这里有一只小小的螃蟹,它也爬上海滩晒太阳呢!我轻轻把它捉起来,冲妈妈招手,而它,也正在向我挥舞着钳子。
这时,哥哥带着我走向那透撤的海水,太阳照得云和海水亮亮的,连我自己也变得明亮了。踏到海水里,浪花在挠我的趾头。望着茫茫的蓝天,只飘着很少的白云,淡淡的蓝色,再看看大海,也是那么的一望无际。那种海天相接的景象,没有边际,让人心旷神怡。
我慢慢下到海里,清凉的海水没过我的肩膀,这般感受是无以言比的,比起游泳池里那刺鼻的水,海水更激起我们的童真。但海水也是很咸的,初次体会到海水的咸后,我就一直紧闭着嘴巴,那种模样很是好笑。累了,我们便来到海水浅的地方,开始了一场打水战。
“哈哈!来吧!”“我也不会让你的......”这场激烈的比赛,高潮连连,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朝对方泼着水。一阵阵嬉笑、海水在空中挥洒,这时,我们早已把把城市的狭窄、拥挤、嘈杂全都抛到九霄云外。终于,这场比赛,是快乐取得了胜利。海风仍在轻轻的吹着,浪花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我坐在沙滩上,海风里流动着海腥味的海风,那是记忆里的潮湿。
渐渐的,黄昏的海边,只见火红的太阳被裹上一层金黄色,染红了洁白的云霞。海滩上静静的,这是涨潮之前的平静。我看见天海交融,湛蓝深邃。远处有航行的巨轮,近处有溅起阵阵浪花的快艇。我在这海边的日落,拾起贝壳。一个一个,那些记忆,如同现在涨潮时的浪涛,翻涌而来。我挥起金黄的细沙,它们从我的指缝穿过,全部溜了出来,就像抓不住的童年。虽然这是回不去的,但是,我已经在这里拾起了曾经的记忆看到了它的美好。夕阳下,我看着小时候的我,在这里欢笑、嬉戏,那是天真的自己。蓝色的海鸥在天空中展翅,夕阳将天空染成了橙色。这样童话一样的景象,美得让人心醉。
海啊,请给我一个微笑,让我沉醉在你宽广的臂弯中;给我一个眼神,让我能见到你彼岸的春暖花开。让我在这里拾起的记忆,永不褪色。
篇3:秋忆随笔
秋忆随笔
我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那棵梧桐,初秋的树叶已有些发黄,预示着将有的飘零,秋风乍起,落叶归根,凄凉片片。这声这色,都埋藏着一点悲伤,一点宁静,一点回忆……
他最喜欢搬把藤椅到院子里来,卧在上面,闭上双眼冥想,仿佛一天的苦闷都被这习习的秋风给吹散了。即便是我长大了,他的腰身也越发拘偻了,依旧如此。我至今忘不了他那皱纹层峦参嶂而精瘦的'脸——我的曾祖父。
记忆中的曾祖父特别爱看书,而且他看的书大多是那些我怎么都读不明白也不愿看的“老书”,文言文或繁体字,竖行排版,字体不大。记得有一次,出于好奇,我悄悄绕到他房里找那些边缘微微有些泛黄的书看。翻开了一本快要散架了的《山海经》,登时眼前一花,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批注。随手一扔,这书又回了原处。不过,这些“古董”却是曾祖父的宝贝,全部都整整齐齐堆放在书架上,每次出门都要仔仔细细瞧上个十遍、百遍才放心。年幼的我对此总感到很费解:那玩意儿哪有这么大的魔力?
只要一看书,曾祖父就会戴上他的老花镜,这是一副黑框系绳的老式眼镜。小时候,我还因此挨过一次骂。那一次,也是突发奇想,偷偷藏起了曾祖父的老花镜,当看到平时都板着脸的曾祖父因为找不到眼镜,而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样子时,躲在门背后的我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以至于被曾祖父一下子揪出来,骂了个狗血淋头。
记忆中的曾祖父总喜欢在秋天,在树叶开始发黄的时候,搬把藤椅到院子里,看一片片树叶脱离树枝的怀抱,我问他:“这有什么好看的?”他只是拧开茶壶,抿一口茶水,咂咂嘴,笑道:“好看的多着哩!你看这落叶,随风飘散,多自在啊!最后它也回归大地……尘归尘,土归土,嘿嘿,我这把老骨头也快要归土喽……”曾祖父越谈越兴奋,而我,早就在曾祖父催眠曲一样的声音中睡着了。
一切都像一场梦。
葬礼上,我看见了曾祖父,还是那张熟悉的面孔,只是睡着了罢,就像当初他卧在梧桐下的藤椅上。
心随着秋风萧瑟、飘摇,同那个秋日悄然渐远。
秋风起时,站在这棵梧桐下,听秋风的声音,看落叶飘舞,感悟生命的轮回……
篇4:忆端午随笔
忆端午随笔
又是一年五月,又是一季端午。每到过节,都会勾起我的记忆……
端午时节,每家都少不了包粽子。记忆里最初的粽子还是在小的时候,那时我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村上有人家种着粽叶和马莲,爷爷先是去买些回来,再到镇上去些米。奶奶像变戏法一样把米、枣放在粽叶里包来包去,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那时,村上人多是用粟米包粽子,枣也舍不得放,一个粽子里只包一个,虽然这样,但味道却是说不出的一种甜。之后,就是看着爸爸妈妈每年端午包粽子。到此刻,是全家人围在一齐包为粽子,老老少少,说说笑笑,一把米,几颗枣,顺着指尖包进粽叶里,再用马莲系好,待到上火煮几个小时后,满屋子里便是浓浓的粽香味道。
小时候在农村,快到端午节日子,每家都会从地里割些艾草,或放置在大门一角,或别于门栓上。听奶奶说,这是为了驱魔赶鬼除恶。此刻生活在城市里,也都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每家从集市上买一些艾草插在门上。每到这时,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淡淡的艾叶香。[由整理]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家都会给小孩子戴花线绳。相传,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戴花线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待到端午节第一场雨后,要将彩绳摘下扔到雨水中飘走,或是知了来后,将花线绳放在树上让知了衔走,以象征远离邪恶、烦恼疾病和忧愁,带走身上的不好的`东西,带来一年的好运。记得小时候,奶奶每年端午都会搓很长很长的花线绳,给我和哥哥妹妹系到脖子上、手上、脚上。此刻,妻子也会买来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彩线,搓成美丽的花线绳,给儿子系上,偶尔还会做一个香囊,里面包些艾叶和一些叫不上名来中药,放在床头。
如今,又要到端午节了。身边又飘来淡淡的艾草味和粽香,一年又一年的端午就这样从指尖来了又走,走了又回。
看着儿子此刻无忧无虑的童年,回想起我小时候的快乐。我把儿时曾听到端午节的故事也一样一样地讲给我的儿子,人至中年,也慢慢地明白了这粽子里包着的不只是满嘴的香甜,门口那些艾草不只是为了驱魔赶鬼除恶,身上那些花线绳不只是驱妖避邪,更是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篇5:随笔-忆昔时
随笔-忆昔时
几日寒雨过后,久违的阳光透露出几分温暖,感觉许多的物品都透露出寒意,恰好无事休息,忽而有了要收拾的念头,于是将东西一件一件的翻出,摆放在长椅上,晒着太阳。
似乎已经过了有些年了,看着当初作为留下作初高中课本,上面的字迹有些陌生了,许是已经习惯了使用键盘,不常拿笔的缘故吧。一页一页的,散发着曾经青春呼吸,翻动着那些,仿佛时间正在慢慢地倒流,那些怀念的时光,渐渐的有清晰变得模糊,有模糊变得清晰,只是觉得有种无法承受的苦涩。
思念从来就不随着时间慢慢的被磨蚀,只是越积越厚,明明记忆不再清晰,有的只是日渐模糊的影子。不知过了多久,以为忘记了的,在收拾着物品时,偶尔寻出几张纸条,像是课堂上与同学传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些调皮的话,缺了些,也并不记得是为何事,只是很自然的扬起嘴角,会心一笑,依稀记得好像是在说见有趣的事,那时上课总是喜欢传纸条,以为不会被老师发现,后来真的站在讲台上了,发现当初的做法还真是掩耳盗铃。想起,是暖暖的
一年又一年,淡忘了许多。以为在时间的晃动中,幼稚的冲动已经被慢慢长大成熟所取代,可有突然发现只是少了些,虽说忘了梦想是什么,但还保留着一颗残碎的'孩童的心。在静坐发呆时还是会偶尔小小的想象一下不可知的未来,或是直接取本童话书来看,片刻的隔绝。
阳光下暖暖的,一杯清茶,坐在躺椅上翻弄着身边的青春,拾起从课本中掉落下的信笺,看着那青涩幼稚的哀伤,有些想笑,那时真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在花季,在雨季,永远回不到的最美好时光,在曾经的只言片语中,感受着属于青春的独特忧伤。
翻弄储物盒是看见几封貌似装了东西的信,拆开,取出,几片枯黄的叶子,还有薄薄的信纸,是写给以后的自己。那时的话很天真,很简单,很幼稚,如今看来却像一把把尖刀,刺痛着今天。当初,很多个当初,不再有,不再回来。
纪念册里的留念,相册里的昨天,那些毫无心机的祝福,那些发自内心的笑容,曾经习以为常的太多,今日却发现是那般的弥足珍贵。成长,久了,便丢了一些珍贵,今天只能靠着还保留着的东西,在记忆里慢慢的寻找。原来,真的回不去。
冬日有阳光,还是微寒,茗茶的苦涩带着旧日的怀恋,遥遥的望着,似水流年只在指间,轻轻划过。
篇6:忆杂文随笔
忆杂文随笔
时间很怪,也很快。兴许是经历变多了,心智发生了一些改变,一路走来,曾经毫不在乎的东西,现在竟愈发觉得重要......
小时候总觉得身边的人会一直在,我不会长大,他们也都不会变老,我可以一直一直当个小孩,被所有人呵护被所有人疼爱......
那个时候,好像每天都是快乐的。
奶奶很厉害,每次放学回家,都可以看到奶奶会从田里带回来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好吃的野菜,害羞的刺猬,偶尔还会有可以飞上天的`大气球,奶奶说,那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挂果树上的特殊礼物。
爷爷很和蔼,除了奶奶骂他的时候,他面无表情,闷不作声,其他的时候,脸上总会挂着笑。他会在打完牌后带各种好看又好吃的糖果回来,还会在偶然知道我喜欢吃卤三角后,每天都买,直到我不吃了,他才会换个新的菜品,要是觉得我喜欢吃,又会再每天重复买......
姥姥患有老年痴呆,不太记人,于是家里便在爷爷家不到五十来的地方建了一个小房子,让她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也方便大家照顾她。爷爷负责做饭盛饭,幺爷负责打扫卫生,姑妈负责跟她洗澡,奶奶不太喜欢姥姥,于是小小的我便担负起给她送饭的任务,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刻,像是一种责任,像是可以彰显我在这个大家庭里的重要地位。并且我也很喜欢姥姥,虽然她好像也不太能记住我的名字,但是个每次看到我都会冲我笑,我喜欢别人冲我笑。
至于爸妈,初中以前对他们的印象并不深刻,他们常年在外,除非是有人问起是否想他们,平时似乎并不会思念。说起来可能有一些好笑,他们回来的时候,我还在和附近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跳房子,还是朋友们看见提醒我,我才反映过来原来家里来了人,见面的时候都还在疑惑,怎么没见过叔叔阿姨。
大概是有些愧疚,爸妈这些年一直对我格外好,那怕是后来有了妹妹,他们也总是偏向我。他们会满足我的各种需求,却好像对我没什么要求。在周围有同学恋爱被各种禁止的时候,他们反而会和我说初高中恋爱很正常。在我考了低分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说下次加油。
大多时候,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毕竟不只一个二个人和我说过羡慕我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但,其实,偶尔我也会想,他们这样放任我,是不是不太爱我,偶尔,我也会希望他们批评一下我。似乎这样才会更容易地感受到他们的爱。
时间终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挽留就停滞不前。以前的我从不觉得时间残忍,直到高三那一年,姥姥过世了,才真切的感受到时间的狠心。
那段时间,似乎家里所有人都很压抑,我听着那些人哭,恍若如梦,好像并没有他们那么难过,但不知为什么,却总觉得心里好像少了什么......
时间不停地跑,我也一直在成长。现在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对我很好,但偶尔在梦里会听见有人问我:“明天我们是去河边钩龙虾还是去田里抓蝴蝶呀”?
来自541小可爱
篇7:忆萍随笔
忆萍随笔
萍儿,当我今天再一次想起你时,已是十六年过去了,十六年,太多的时光,多得足以让我失去青春的容颜。只有那个夏季,有着蓝天、阳光、热闹人流的夏季,却还依然年青,活跃在我自己的记忆里。然而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它带走了你我的人。当一个又一个夏季来临的时候,无论是蓝天、阳光,都已经没有你相伴。
十六年我低首而行,不去仰首世间的光华灿烂。我知道,那些光华不属于我,那些灿烂也不属于我。属于我的,只有内心的一处隐僻的田园。那里有着你和我共同的身影。我在这一处唯自己所知的田园里,反复抽丝、剥茧,在作茧自缚里完美着我自己的世界。尽管外面的世界坚硬如石,我的世界里却满是温柔。
十六年里,是你照亮了我灰色惨淡的.人生,是你温暖了了我孤寂冷凄的心灵,是你陪伴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山山水水。十六年里,无论我走到哪,我都会想起你。玄武湖边,孝陵山上、辽河河畔,我一个人而行,心里却装着你。那时的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共同见证这眼前的一切。
然而那个夏天已经不会回来了,如同我流逝的青春,一去不返。桃李明年能再发,毕竟已经不是今年的桃李了。虽然,年复一年我期盼着能见到你。但是十六年后,真要见面彼此会如何,谁都无可预料。也许相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年复一年里曾经燃起的希望,和我忆念留恋的心态,它使我简单的人生不会那么平凡。
篇8:大海杂文随笔
大海杂文随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就走在老城罢,没有太多的危楼高耸,很是舒服的楼房对立,中间的天空被两旁的树木几乎掩盖,蔚蓝的颜色明灭可见。白色的道路线在经过一番水洒后更加鲜明,这是一幅真实的图。
给自己在这幅图中找片地方,就自然得蹲下来吧,静静地注视这平凡世界的`车水马龙。不必再畏忌他人的言语,因为这路上,只有你才认识你自己。
就停下来罢,尽管他们还让你飞快地转。一个喜欢日出日落的人怎耐得住长时间神经的紧绷。从前别人施压,后来自己施压,别人施压时活得摇曳,后来就一塌糊涂。后来的自己找不到从前的快活。
就闭上罢,睁着就会流出泪来,干涩酸楚,一齐涌来。活出点自由来,都是自己作的怪,别要迁怒与他人,学着迁就,学着生存。自由的眼睛一闭一睁。
就醒醒罢,只是尘土还要强求风的来去,等待飞起的日子犹如沙漠渴望甘霖一样难挨。一度随意的形态变得揪心而又紧张。
就走罢。
篇9:忆高考-大学随笔
忆高考-大学随笔
不知不觉间高考悄无声息的临近,一提到高考心里就有几分担心,虽然高考已多年,可一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在这烈日炎炎的六月不由得遐想连连,仿佛又回到当年的那个高考…………
由于我中考失利,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我们这的重点高中----万全中学,只能上我们这的普通高中----郭磊庄中学。我觉得学校不一定选最好的,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郭中就是最适合我的学校,虽然校舍硬软件条件都无法和万中相比,但是这里学习相对轻松学习氛围浓厚,这里的老师和蔼可亲、同学团结互助,来自学校的压力相对较轻,因为我成绩尚好被安排到97班,又由于我诚恳扎实靠谱,十分幸运地当选97班的班长。
一切的一切与初中时代的.我形成鲜明对比,这么好的条件我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吗?对,没有,绝对没有,我必须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这一切。高一平淡无奇学习压力不大,相对轻松。高二是个分水岭,因为我们没赶上高考改革,还是要分文理科的,按照当时的说法脑袋瓜孑好的就学理,不行的就学文,理所当然我选择了文科,我独爱历史地理政治,而却死活学不懂数学,记不住英语单词,我开始出现偏科,我也知道偏科的危害,偏科的人就像一个瘸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人家两条腿一般长的人赛跑试想怎能跑过人家呢?
渐渐的我开始有段时间厌学了,看着周围的同学看小说的看小说,上网的上网,男女同学谈恋爱的淡恋爱的,我也经不住学业的压力和周围的诱惑,生平第一次放纵了自己一回,晚上9点半放了晚自习,我和同宿舍3个男生约好等值班老师一查完岗,我们就行动。四个人钻进被窝等值班老师查完岗,悄悄地溜出宿舍,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月黑风高,第一次出逃像作贼一般,心虚得很,我悄悄跟在他们三个后面,翻越学校高墙,跳出高墙的那一刻,一切担心、后悔、害怕都化为无有,十分淡定。到了网吧也不知道玩什么,包夜10元,其它同学玩的红色战警不亦乐乎而我却不感兴趣,我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着一会儿听会歌一会看个电影,如此这般,昏昏沉沉一晚上就过去了,早上6点多钟走出网吧,睡意倦感一股脑缠满全身,感觉现在只要给我一个枕头就能沉沉睡去,走在回校的路上凉风习习,身上凉嗖嗖的不由打个喷嚏。
高二生活就这样过去了,高三时作业越来越多,各科教师轮番上阵对我们狂轰乱炸,各科试卷一张接着一张,学生们桌子上都垒起了坚固的长城,简直是喑无天日了。老师激情澎湃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决定你们人生命运的时刻到了,努力学习,大战一百天,加油啊!我们一个个地却面无表情,看着一张张越考越糟的模拟试卷,几度绝望。慢慢地,我不断调整心态逐步放宽心态,考好考坏不那么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考什么样我都得面对,那就来吧!
高考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直面现实,因为高考也是我们人生当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一环。高考马上就要来了,借作文网这个平台,我想对千千万万高考学子们说几句,大家一定要放宽心态,直面现实,祝大家都能考出理想成绩!
篇10:淡忆随笔作文
淡忆随笔作文
想起以前的欢乐,真的很怀念。仅仅一年不到,就长大了这么多。想想,的确挺悲哀。
在什么欢乐的场合,我已经笑不起来了。或许,还会吧。但我在别人的严重,懂得了什么叫强颜欢笑。我真的很努力,也很无奈。
平安夜party,用我的话来说,是个失败的却没有让多少人失望的party。或许,没有人敢对这种东西再抱有什么期望了。
在华桥,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我讨厌华桥,包括它的一切,它周围的别墅群,它包含的老师同学,都是,都是。当初,介于华桥和HH之间,我不知为什么选择了HH。后来,毕业了。我却不得不选择了考华桥,多少,这笔下有辛酸也有无奈,真的,我不想去。突然发现,我们HH出来的`人,都不喜欢华桥。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华桥不弱。
午后,总是逛去小学部。也许是因为那儿有我昔日的影子吧。或许,更多的是因为,在那儿,我找到了一张NB的照片。看到小孩子,摸摸头,捏捏脸蛋。然后装作什么也没做的样子,看着小孩迷忙的眼神,心中突然涌起了一种辛酸。痛,没错,又痛起来了。抽搐着。抽吧,抽死了,就好了。
放学时候碰上以前HH的了。他在左,我在右。明明已经知道对方是谁,却没有一个,打一声招呼。默默的走着。加快脚步吧。我不想再勾起那些回忆。得到的只是心酸,还有那抽搐 的 痛。
篇11: 往事漫忆随笔
往事漫忆随笔
在漫漫的记忆长廊中,几度快乐几度愁,回首往事悠悠,茫然的双眼后面是一片无情的沙漠海……
- 题记
风雨共筑蹉跎岁月,春风与秋月共记悠悠往事,拨弄云雾,儿时的欢笑穿梭其间,儿时的梦又重现……
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展开梦的翅膀自由畅想,尽情嬉笑,小溪旁留下了一串清脆的笑声,扔一块石子,激起几点水花,从此与小溪成了好伙伴,在花草丛间,忽发现一朵美丽的花,伸手欲摘时,却发现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展翅飞去的“花”竟是一只美丽的小蝴蝶,撒开小肢丫,与蝴蝶追逐嬉戏,调皮的草地忌妒地开了个玩笑,于是便坐下与小草私语,猛抬头,却在蔚蓝的天空里发现有我的梦,往事漫忆。
春去春回来,花开花又落,几度春秋,年轮在欢笑中留下常常的印痕,带走了儿一缕淡淡的愁思,拾一片深秋的枫叶,珍藏这份记忆,在愁绪中努力思索,寻觅着……
紫藤下,诉说万千愁绪,冷月衬着那紫藤,格外清闲自然,却也透着几分凄楚,我望着那缠缠绕绕的紫藤,不禁喟叹它的.执着,它攀着向上,不畏艰辛,努力前进,它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它在世人的鄙夷嘲笑、讥讽中顽强成长,它自信,它勇敢,它坚强,在浑浊的激流中,它依旧我行我素,我不禁对它肃然起敬,瞥一眼冷月,再凝视这紫藤,感慨万千,笑自己太懦弱,笑自己太感伤,笑自己太无知,空对星辰空寻觅,却是几断愁肠几哀怒,紫藤,我行我素藤,是它给了启发,是它鼓舞了我,举步离去,回眸处,依依紫藤情……
紫藤下的思索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逝,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轻率地做出了抉择,儿时的梦在遗忘中流逝,象牙塔变得更加神圣,我却无缘,也无能拿到打开殿堂大门的金钥匙,泪尽情地流,几度春秋已溜走……
望着那明月,是否依旧是昔日的那轮,我不禁感伤已逝的年华,昨日的欢乐,今日的惆怅,明日的迷茫,我痛恨昨日的荒诞与轻率,填志愿的不屑一顾,却让我深切体会到一失足成千古恨,仿佛已走向了人生的边缘……又来到这紫藤下,又多了几缕迷茫,熟悉的小径却异常陌生,那可是来时的路,卷起惆怅的思绪,夹着浑浊的气息,拖着沉重的步伐,孤独地徜佯在这漫漫的路上……
举头凝望,却满是晶莹苦涩的孤星泪,残阳怜寒意,背起行囊,鼓足勇气,开始我新的人生旅程……
篇12:忆乡鲈随笔
忆乡鲈随笔
说起我的家乡顺德,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勾人心魄的清蒸鲈鱼。
顺德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是山珍海味无奇不有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鲈鱼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地人尽皆知的传统美食。在一洼肥沃的水田中,在一丛丛茂盛的水草间,常能看到它们怡然自得地游动。
小时候,我随外婆去池塘边的小市场买新鲜捞起的鲈鱼。我出神地望着鱼网中的鲈鱼活蹦乱跳地挣扎,听着外婆悉心的教导:“你看,现在的初秋时节,正好是鲈鱼最肥美之时。”她细致地挑选脊背青白色,身体细长的鱼。此品种是鱼中上乘,依照家乡的说法,若是有幸挑到了,健康与富贵便滚滚而来。
中秋节那一天,我对吃月饼、赏花灯什么的不甚在意,唯独钟情外婆做的清蒸鲈鱼。我早早地窜入厨房,看着她把鲈鱼娴熟地抓在手中,麻利地去鳞剖腹后掷入沸腾的山泉水中。随后将葱、姜片等调料连同一小勺烧酒倒在锅里。不一会儿,四周就氤氲弥漫了。热气中混合着鱼肉独特的`清香与料酒浓郁的鲜甜。
很快,鲈鱼上桌了。外婆等候来家中做客的亲朋好友们齐齐围坐桌前,殷勤地将鱼肉分到每个人的碗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莹白透亮的鱼肉,送入口中。在它刚刚与舌尖相触时,清甜的肉汁便钻了进来,顿时感到满口生津,全身舒坦。鱼肉是如此脆嫩爽口,以至于不消咀嚼就滑下食道了。吃鲈鱼是容不得狼吞虎咽的,需要细细品尝。可是一桌人口有同嗜,不到一刻钟,整盘鱼就被一扫而空。我也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然而外婆只是对她得意的“作品”浅尝即止,频频对我们报以欣慰的微笑。
鲈鱼虽小,名气颇大。南宋诗人范成大赞美四腮鲈(松江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他对松江鲈鱼作了尽情的赞美。读到此处时我颇有些不服气,我家乡的鲈鱼毫不逊色于松江的。家乡的鲈鱼于我,就像吴中的鲈鱼于晋代的张翰。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烩”,遂而辞官归乡。因为鱼中有思乡之意、恋亲之情啊。
篇13:忆清明 教师随笔
清明在即,不免又勾起人的一些回忆。这个周末就是清明节了,每到此时,我们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隐隐作痛的酸楚。忆往事我们的祖先他们经历的风风雨雨历历在目,我们怎能忘记自己的亲人
掐指间您已经离开我们数十个年头,这又是一年清明的早晨,寒风凛凛阴天绵延,霎时从未有过的悲伤、哀思、悲鸣、孤独涌现心头。“死者长已老,存者永怀悲。”在这一条清明的路上您可孤独?心中叹气长嘶、悲鸣、哀思泣泪,寒风啸啸孤者长眠,杂草枯生秃山孤坟,思念亲人共存长久时,蔼然泪下忆念长者长眠地下十几载春秋,后者儿孙清明时节悲鸣长者,何知已故亲人心有灵犀?昂头仰望遥远的天堂,遥远的那边您是否瞭望您的亲人?十几载的阴阳分隔,慈祥皱褶的面容还是在心中历历在目。天为您哀嚎,后者为您悲泪,与您悠幕过往的历史在孙儿的心中永远忆念。
几时何愁?几时哀思?与您相伴与回忆之间,与您相随与怀念之中,却永远不能相逢。“望眼天阴暗,到处春风寒。枯朽杨柳枝,秃山孤坟座。欲眼望苍天,蔼然泪如雨。长者何感灵?泣言褶皱祥。后者共悲鸣,休能永相逢。”人生就如一场硝烟,到枯朽干柴之时,便是黄土之下的一堆朽骨。后者依然思念已故的亡者,然而亡者却被大地的黄土永远吞噬,只剩下一具不能言语的白骨,幸好能言语的后者有感情的托思,已故的亡者才不会那么的独单。“岁月催人老,时光不饶人。一代催一代,不老更不行。"一直与时间赛跑,留下的只是一幕幕的回忆。
所有的悲伤、思念、遗憾只能在这一刻倾诉,迟迟呆了许久,望着枯死的野草光秃秃的孤坟,爷爷长眠与这里是多么的孤独啊!点燃周围的杂草,希望能给爷爷带去一丝的温暖,就在这一刻火势骤然凶猛,一下子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忆清明 教师随笔]
【忆大海随笔】相关文章:
1.秋忆随笔
2.大海杂文随笔
4.大海的杂文随笔
5.大海随笔散文欣赏
6.忆小殇美文随笔
9.忆作文
10.忆读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