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

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

2022-11-27 08:46: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AWNRUNAW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

篇1: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

1.练好本领才能打好仗

1949年春天,中江县解放了。黄继光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剿匪、征收公粮,还是斗争恶霸地主,他都走在前面。穷人翻身,刚过了几天好日子,1950年,美帝国主义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黄继光经过一年多的斗争锻炼,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1950年3月,黄继光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他穿上的崭新的军服,高兴得一宿没睡好觉。他想,我已经是志愿军战士了,一定得好好学习杀敌本领。

1951年7月1日夜,黄继光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大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连部当通讯员。黄继光刚刚在连部报了到,就问连长:“什么时候打仗啊?”连长说:“性子莫急啊?来到这儿,还愁没有仗打?现在的任务是练兵,只有练好了本领,才能打胜仗!”黄继光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来朝鲜之前进行了短期军训,但是,连一些武器的性能都还没有掌握,怎么上前线杀敌呢?

从第二天起,黄继光就认真学习使用各种武器,步枪、手榴弹、还有自动枪、火箭筒、六零迫击炮,样样武器他都会用了。

不久,连里进行了一次攻防演习,连长特别要考察一下黄继光这个新来的通讯员。一个月亮皎洁的夜晚,微风吹拂着满山遍野叫不出名的杂树野花。连长一声令下,演习开始了。一排担任假敌,守住一个山头,二排担任正面攻击,吸引“敌人”火力,三排实行迂回从侧翼突破。“黄继光!”连长叫道。“有!”“立即去三排传达命令,实施向敌人侧后迂回,强攻敌人阵地,15分钟拿下山头!”继光流利地复述了连长的命令,躬身向三排方向跑去。借着月光,连长见黄继光一会儿疾跑,一会儿隐蔽,在开阔地带则利用仅有的几棵马尾松作掩护匍匐前进,动作十分麻利。黄继光在一条小河前停住了,是涉水过河,还是走远处的那座小桥?黄继光猫着腰向着小桥跑去。可是,突然又停下了脚步,左右看了看,果断地下了河。他一步一步小心地朝前走,枪枝弹药被他高高地举过头。不大一会儿,黄继光向三排传达完命令,又从原路跑回来了。可是,黄继光找不到连长了,他四下张望,紧张地思考着,便向连长新的指挥位置跑过来。连长对黄继光在演习中的表现非常满意。连长在总结时说:“黄继光是第一次参加军演习。他在传达命令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利用地形、地物,并在指挥所转移位置后,迅速作出判断,顺利找到新的指挥所。”连长也指出黄继光的不足,主要是过河时有所犹豫,一开始想过小桥。如果是实战,那座小桥不是被敌人炸掉,就是被敌人火力控制,往桥上走不是要挨敌人的子弹吗?好在,他很快就过了河,可是,耽误了几分钟时间,就有可能误大事。黄继光听了连长的总结,心想,要当个好战士不容易,还得苦学苦练才行。

2.当好一颗螺丝钉

1952年2月,黄继光跟随部队来到五圣山前的781高地。黄继光想,这下可有仗打了。可是,越想打仗,越没仗打,领导上让他跟副指导员吴保生一起随连后勤转移到五圣山后面去。黄继光沉不住气了,找到副指导员,说“我参军快一年了,连一次小仗都没打过,这算什么志愿军战士?我妈妈正等着我的立功喜报呢。让我留在前方吧,我一定努力杀敌,争取戴大红花!”副指导员挺喜欢黄继光这个小战士,但是,觉得黄继光还不懂得后勤工作的重要,就开导他说:“小黄啊!你看看咱这个钟走得准不准啊?”继光说:“挺准的”“为什么那么准呢?”“里头的机器挺灵呗!”“机器是由什么组成的?”“有发条、齿轮、还有表针、表盘。”“还有什么?”继光眼珠子转了几转,想不起来。副指导员说:“想想看,齿轮、表针、发条是由什么联接起来的?”“是一颗一颗小螺丝钉。”“对了,要是没有螺丝钉,机器不就散架了吗?还怎么能转动呢?”黄继光挺聪明,他明白了,副指导员是让他懂得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从此,他不再要求留在前方了。

黄继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了6个月的后勤工作,很出色。他除了送信,整天不闲着,拾柴、挑水、切菜、烧锅,成了炊事班的一员。别的同志让他歇一会儿,他说:“我比杨根思、董存瑞、刘胡兰差远了,人家立了那么大功,咱干这点活还累着啦!”每次给前沿分发弹药,黄继光都抢着去。别人一天送两趟,他一天送三趟。他还跑到机炮连帮着打坑道,抡起大锤来,一口气就是一百多下。人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说就跑了。连里有个打铁组,黄继光经常从外面拾来炸弹片、汽油弹壳,有一回还背来半截坦克车上的炮筒子,有空还跟着学打铁,他打的菜刀、锅铲、斧头,还正经不错呢。黄继光用肥皂特别费,每回都买好几条。

有一回,司务长问他:“你买那么多肥皂干嘛用?吃也吃不了那么快啊!”他说他不会洗,所以使的多。后来才知道,黄继光买那么多肥皂,是给前沿的同志洗衣服。黄继光踏踏实实做好后勤工作,心甘情愿做一颗螺丝钉,大家都非常赞佩,一致选举他做代表参加团里的庆功会,领导给他记了三等功,还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3.英雄事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联合国军心窝的一把钢刀。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两个师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了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

篇2: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这个国庆节我读了《黄继光》,感触很深,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他那舍身救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1952年10月19日的上甘岭战役中,敌人把我们的六连战士给打得抬不起头来,眼看天就快要亮了,黄继光出现了,他带着两名战士去突破敌人的猛烈攻击。可惜,一个战士的胸口中了一枪,不幸身亡了,另一名也身负重伤,接近敌人的黄继光也已经受伤了,身边也没有有杀伤力的武器了,危急时刻的黄继光居然用胸口堵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枪口。战士们都惊呆了,我也仿佛和他们在一起战斗,为这种壮举感动得热泪盈眶。都说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牺牲,他死得有意义,这种牺牲是值得的,我们也会永远记得他的,黄继光叔叔的英雄事迹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除了黄继光以外,还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而光荣牺牲,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首首赞美的歌。他们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铺下了光明之道,他们站岗放哨让我们能在阳光下欢乐玩耍,他们用双手给我们创造了舒适的环境,让我们生活在幸福中……

篇3: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怀差风情比激动的心情学习了《黄断光》之篇文章。之篇文章主要讲的是:1952年10月上甘岭占役打响了。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石敌人的一个炎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于是黄继光带差丙个战士,拿着手雷,便向敌人的火力点丢去,但机枪还不停地射击差。离天亮只有几个小时了。突然,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于是,战士们消灭了陈地的敌人。

我读了之篇文章之后,让我感动的是:黄继光不怕牺牲带着两个战拿着手雷去炸火力点。投递员毁了现他们,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差生命危险,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口一个战士也负伤了。火力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负伤了,他用尽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他举起右臂,手雷石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毁了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不料,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天快点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石着途。这时,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敌人,而黄继光牺牲了。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想到向为21世纪的接班人,遇到点困难就退缩。我应当好好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化的重任!

篇4:黄继光的故事观后感

黄继光的故事观后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于日本,讲述的是一条叫小八的狗用近十年如一日的守在以前和主人次次分别的车站门口的那个花圃上方,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天寒地冻,期盼和盼望着已逝主人的归来和重逢,而最终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寿最后那块天天伴他一齐等待的花圃上。影片从一个个很小的视点切入,一点一点诠释出帕克和小狗八公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只狗的感情,历经了那么多的年月,始终未曾改变,始终坚守着那份情!人和人之间如果也有这么纯真的不求回报的情感,实属不易。我是一个俗人,俗气地感动于最平凡的爱,直至泪流满面。

好好对待每一个爱你的人,就算你不喜爱她,也尽量不好让她悲哀。正因能一生遇到爱自己的人不容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爱你,如果真有一个人能用一生去爱你,等你,宽容你,那请你珍惜她。或许你上辈子就是一条狗,你用尽一生的爱才换到今生一辈子爱你的人。

我想如果有机缘定去东京涉谷车站看看八公铜像,我会永远记住这部,让我感动的电影原八公跟他的主人。

篇5: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黄继光,一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名字,为了祖国的荣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那是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黄继光所在部队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的时候,遇到了敌人几个火力点的压制不能前进,战士们屡次突击,伤亡惨重,但都被挡了回来;眼看已是凌晨四点多钟,天快要亮了,如再拿不下火力点,攻下主峰,我军的战果将全部丧失,怎么办?怎么办!

在这关键时刻,他——黄继光,毅然挺身而出,满怀必胜的信念,带着两个战士,拿着手lei,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几个火力点被摧毁了,但还有一个射孔的机枪在疯狂扫射。这时,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受伤了,

手lei掷完了,黄继光自己身体也多处受伤,在这枪林弹雨中,面对这重重的困难,黄继光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身体,毅然顽强地爬向火力点,在接近火力点不到10米的时候,我们的英雄勇敢地站起来了,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是多么地令人感动和振奋啊!

这时,黄继光仿佛感觉到,他的身后,战士们正急切地看着他,祖国人民在注视着他,朝鲜人民在盼着他;只见他像钢铁巨人一般,慢慢地向火力点靠近,奋不顾身地向火力点扑过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火力点拿下了,任务完成了,上甘岭战役胜利了,但我们的英雄却壮烈牺牲了。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他的光辉事迹,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他英勇顽强的光辉形象,闪烁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灿烂光辉。

篇6:黄继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战役、占领、进攻、枪弹、愤怒、艰巨、牺牲、顽强、暴风雨、规定、胸膛、报仇、惊天动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4.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黄继光

篇7:黄继光

3.介绍“抗美援朝”。

(二)听课文寻音,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暴”的下方是“ ”不要写成“水”。“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2.理解词义。

打响:开火,战斗开始。

持续:延续不断。

下达: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主峰:一个个连在一起的群山中最高的山峰。

火力点;战斗中,轻重机枪、火炮发射的地方,枪炮发射比较集中的点。

凶猛:本课指火力猛烈,使人感到气势凶狠。

屡次:多次。

突击:突然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启明星:太阳还没有出来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手雷:大型手榴弹。

照明弹:一种特制的炸弹或炮弹,间体内装有发光药剂和小降落伞,能在空中发出强光。用于夜间观察或照出攻击目标。

匍匐:爬行。

挪动:慢慢地移动位置。本课指黄继光的身体向前移动。

探照灯: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本课指声音响亮,连天地都震动了似的。

海涛:海洋上掀起的巨浪。本课比喻战士冲向敌人的气势像海涛一样不可阻挡。

597.9高地:有些高地的军事上很重要,但它没有名字,就用高度表示。597.9高地则表示该高地高度为597.9米。读时,在小数点前稍加停顿,读作597.9高地。

上甘岭战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我军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艰难和艰巨、战斗和战役每组词的意义相近,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放在句子里加深理解。

艰难:困难。

艰巨:困难而繁重。

“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火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2)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高黎明时间不远了。)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明确: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明确: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根。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明确:坚定、充满信心。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教师范读课文4、5二个自然段。

(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2)学生自学课文。

(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句子。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思考: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在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明确:“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了全力”、“艰难”、“挪动”,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挪动”说明爬得很慢。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③“前进,前进!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明确: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④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个的“啊!”是惊讶的意思,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第二个着重讲,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呀!多么令人感动啊!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5)小结:课文第4、5自然段表现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顽强精神。请同学们读这两段课文,要读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坚持战斗的精神。

(6)学生读第4、5自然段。

6..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4、5自然段的?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1)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是“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这句话为什么感人呢?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明确: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决亮了,规定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明确:黄继光想到指导员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惟独没有想到自己身负重伤,自己生命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进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全班齐谈第6自然段末句。)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

明确: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3)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

【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1.《黄继光的故事》读后感

2.《黄继光》教案

3.黄继光读后感

4.《黄继光》读后感400字

5.五年级《黄继光》读后感

6.秦朝历史故事

7.杨贵妃历史故事

8.历史预言故事

9.西方历史的故事

10.历史故事演讲稿3分钟

下载word文档
《关于黄继光的历史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