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

2023-01-30 08:32:4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可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

篇1:高中课外阅读训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课外阅读训练习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共18分)

海棠花

季羡林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了,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填满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

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5月29日写于德国哥廷根)

小题1:作者为什么以海棠花为题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答。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何关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全文阐释文章最后一句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的含义及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中的远和近是指什么?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远和近的这种心理反差的理解。(不少于10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是全文行文的线索,(1分),因为文章开头由看到别人家园子里的海棠花到自家园子里的

海棠花,最后写到在异国他乡的海棠花,海棠花串起了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片断,自然唤起了乡

思。(2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的思念之情。(1分)(答到要点即可)

小题2: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2分)

小题3:(1) 实写眼前的景物(晚霞)的壮观美丽(1分); (2)烘托作者内心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3)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2分)。

小题4:此处的远指时空距离,近指情感(心理)距离;(2分)围绕只要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距离将不再是阻隔谈即可,(1分)但必须举例阐释才行。(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

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短文海棠花贯穿全文,解此题时要讲清海棠花是如何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并借以抒发作者感情的。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划线句子含义,要紧密联系具体语境和本段中心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含义不能停留在字面,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理解远和近的正确含义,然后联系现实生活,言之成理即可。

篇2:《蜀道难》课后习题及答案

1.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壮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李白诗作多为浪漫主义之作,善于运用夸张、想像,而本诗将其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更是令人称绝。

答案: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开辟之难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文中以“六龙回日”的神话,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衬托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衬托蜀道的高大险峻。(联系上下文即知)

3.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踞险作乱的先例。写蜀道人事之难,主要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历史上不乏踞险作乱的先例,所以诗人必然会产生担忧之情。

答案: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心情,诗人警告当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踞险作乱,残害人民。

4.诗歌中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神话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写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摹写神情、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景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峻。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出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二、语言运用

5.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篇3:《蜀道难》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B.只是当时已惘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百年多病独登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解析:选C。C.均为介词,比。A.名词,对男子的尊称/名词,生成、出现;B.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名词,疾病/动词,担心、忧虑。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眉颠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选D。D.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古今意义相同。A.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或能够;许可”。B.突出:古义为“突然冲出”,今义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老大:古义为“上了年纪”,今义为“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对首领的称呼”。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转徙于江湖间 D.血色罗裙翻酒污

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余均为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侧身西望长咨嗟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选D。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5.名句默写。

(1)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

(4)《锦瑟》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颠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篇4:《蜀道难》阅读训练及答案

《蜀道难》阅读训练及答案

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危乎高哉今义: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

2. 尔来四万八千岁 今义:你;如此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但见悲鸟号古木()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无他,但手熟尔()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问君西游何时还()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使人听此凋朱颜()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参考答案

一、“匪”通“非”。

二、1. 高;2. 那,这里指开国之初。

三、1. 只,仅,唯独/只管,尽管/只不过/只要。

四、1. 西,名词做状语,向西。2. 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转,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滚动。3.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五、1. 省略句;2. 介词结构后置句;3. 宾语“胡”前置。

篇5:《将进酒》习题训练及答案

《将进酒》习题训练及答案

能力训练基础演练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钟鼓馔玉zuan 岑夫子cen 奔流ben

B.扪参历井shen 噫吁嚱xu 轻裘qiu

C.砅岩转石peng 恣欢谑xue 金樽zun

D.烹羊宰牛peng 将进酒qiang 恣睢sui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与尔同消万古愁

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课内纵横 阅读《将进酒》,完成7—14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纵横 阅读《将进酒》,完成7—14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馔zu4n—zhu4n) 2.C 3.C 4.C 5.AB 6.B

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8.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9.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10.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

11.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12.曹植少以才华为父亲曹操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一生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却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干,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13.一,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二,出手甚大,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三,倒宾为主,本是被友人招饮的落魄之客,此刻忘形,竟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其形骸之放达,情态之任诞,呼之欲出。

1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5.金樽、玉盘,极言器皿之华美;清酒、珍馐,极言酒食之精美;十千、万钱,极言价值之昂贵。如此美酒佳肴,更兼知交挚友,“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若在平时,“会须一饮三百杯”,但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思想情绪,推动诗情的发展。

16.端起又放下酒杯,拿起又摔下筷子,离席拔剑又四顾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直接表现出遭受挫折后怅然若失、郁怒愤慨、心潮难平而又茫然失措的情态。

17.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18.吕尚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乘风破浪”是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要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使用这些典故,以较少的文字,表达出复杂丰富甚至是不便直率说出的思想感情。

篇6:《蜀道难》阅读答案 高中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危乎高哉

今义: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尔来四万八千岁

今义:你,如此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去

连峰去天不盈尺( )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去死肌,杀三虫( )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汝可去应之( )

(2)但

但见悲鸟号古木( )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无他,但手熟尔( )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2)砯崖转石万壑雷( )

(3)使人听此凋朱颜(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又闻子规啼夜月( )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答案]

一、“匪”通“非”。

二、(1)高;(2)那,这里指开国之初。

三、(1)距离/离开,离去/除掉,去掉/放弃,舍弃/前去,到……去;(2)只,仅,唯独/只管,尽管/只不过/只要,只须。

四、(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砯,名词作动词,冲击;转,动词使动用法,使……滚动。(3)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五、(1)省略句;(2)介词结构后置句;(3)宾语“胡”前置。

篇7:《蜀道难》阅读答案 高中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作者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8:《蜀道难》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啊! 何其高竣,何其峭险! 蜀道太难走呵, 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 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又听见月夜里杜鹃声声哀鸣, 悲声回荡在空山中愁情更添。 蜀道太难走呵, 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篇9:《蜀道难》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二.预习部分

1.注音

鱼凫( ) 珑( )玲 巉( )岩 飞湍( ) 喧豗( ) 砯( )崖

吮( )吸 噫( )吁( )嚱( ) 石栈( )抚膺( ) 号( )古木

崔嵬( ) 峥( )嵘 扪参( ) 万壑( )猿猱( ) 秦塞( )

咨嗟( ) 趑( )趄( )

2.解释句中重要词语

开国何茫然 何: 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回日之高标。 回: 扪参历井。扪:

以手抚膺。膺: 凋朱颜。凋: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所守或匪亲。或: 。匪:

长咨嗟。咨嗟: 危乎高哉。危:

横绝峨嵋巅。横绝: 锦城虽云乐。云: 乐:

天梯石栈相钩连。钩连: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倚绝壁。倚: 难于上青天。于:

开国何茫然。何: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 尚且

但见悲鸟号古木。但: 胡为乎来哉。胡为:

西当太白有鸟道。当:

3.通假字

所守或匪亲:“匪”通

4.词类活用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

砯崖转石万壑雷。转: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朝,夕:

5.特殊句式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④但见悲鸟号古木

⑤雄飞雌从绕林间 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篇10: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不堪:无法忍受。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 德馨: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粗的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出名(或:著名)

(2)品德高尚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意对即可)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篇11: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

训练题

1.选出加粗词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

A.歌窈窕(yao tiao)之章

浩浩乎如冯(ping通“凭”,乘)

虚御风击空明兮溯(su逆流而上)流光

B.倚(yi依)歌而和(he唱和)之

不绝如缕(lv细丝)

C.余音袅袅(yi yi声音婉转悠长)

苏子愀(qiao)然

横槊(shuo长矛)赋诗

D.羡(xian羡慕)长江之无穷

洗盏更酌(zhuo商量)

泣孤舟之嫠(l0)妇

2.选出加粗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 [ ]

A.苏子愀然 B.凌万顷之茫然

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

3.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 [ ]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知不可乎骤得

D.郁乎苍苍

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举匏樽以相属

D.相与枕藉乎舟中

7.选出“之”字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一项[ ]

A.不知东方之既白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哀吾生之须臾

D.羡长江之无穷

8.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惟兄嫂是依

D.渺渺兮予怀

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同类的项[ ]

A.《游褒禅山记》

B.《石钟山记》

C.《念奴娇。赤壁怀古》

D.《赤壁赋》

11.选出下列文句的译文有错的项[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我们任凭那苇叶般的小舟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这优美的月色美景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暗自哭泣。

C.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曹孟德横执着长矛吟诵诗篇,本来是一代杰出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儿呢?

【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高中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2.《蜀道难》能力训练

3.《童年》习题及答案

4.《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5.《诗》习题及答案

6.《李时珍》习题及答案

7.《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8.苏轼《赤壁赋》习题训练以及答案

9.文言文习题训练

10.噪声污染阅读习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高中《蜀道难》训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