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

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

2023-03-30 07:57: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婷婷黄子华正牌女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

篇1: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

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

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

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

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

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

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

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

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

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五、家长给孩子包红包

今年闰九月,据说父母要包红包给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给过的红包还不能花掉。换衣服了,就放在衣柜孩子的.衣服口袋里,不在家的父母也要包,放在他穿的衣服口袋里,要明年才可以拿出来花,愚意他们身体健康,镇财之意。红包还要包8块2,18块2,82块,820块等。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这个禁忌有什么专业上的解释?

还有的朋友问:听说闰月年忌讳迁坟合葬,这是有什么说道吗?

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阳历日期与季节发生倒置问题的,每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月,也就是几乎不到三年就会有一年是闰月年,和普通年份区别不大。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闰月年并无不能迁坟、下葬的禁忌,这些说法只是流传于部分地区而已。

篇2:百年一遇闰九月的习俗

碰上了百年一遇闰九月!闰九月在前的2中,仅有1832年和20,闰九月的下一次出现将会在21。也就是说,要碰上闰九月,这辈子就只有一次了。据说,闰九月有一种习俗:晚辈要向长辈讨一包18元的红包,并每天压在枕头底下,次年才能花掉,这种习俗的做法蕴意着可保一年平安消灾,健康吉祥……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18元的红包,是由一张10元、一张5元、三张1元组成的,五张纸币分别代表着“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而包18.2元的,是代表着“两个九月,二九十八”,而尾数0.2元是“两个九月”意思;包28元的,谐音“你发”,是由两张10元、一张5元、三张1元组成的,六张纸币是“六六大顺”之意。

闰月是怎么产生的?闰月为我国农历所特有,世界上的历法有三类:一类是阳历,按照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制定,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一类是阴历,按照月球绕地球运转(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第三类则是阴阳合历,我国的农历即为阴阳合历。

“闰月的产生源自阴阳历的变化。”据介绍,阳历一年约为365天,而阴历一年为354天(闰年为355天),比阳历一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如此计算,每三年阴历就会比阳历少1个多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采用增加闰月的办法。“农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在阴历中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就叫闰月。”

闰几月是怎么定的?据说:“闰几月由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决定。”原来,二十四节气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相间排列,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通常每个阴历月份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若某个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以今年为例,阴历九月过后的月份,只有“立冬”一个节气,缺了“中气”,因此成为闰九月。

1.闰九月的习俗

2.年农历为何是闰九月

3.闰九月是什么意思

4.2014年闰九月是什么意思

5.闰九月多少年一次

6.2014年又逢闰九月 上一次是1832年

7.2014马年共383天 “闰九月”将有两个重阳节

8.闰六月多少天

9.为什么20要闰六月

10.为什么今年闰六月

篇3:闰九月的重阳节祝福语

闰九月的重阳节祝福语

1、我轻呵出一团气,将满天飘舞的思绪,凝结成一朵白云,用心把它绘的五彩斑斓,载上沉淀的祝福,带去来自远方的`重阳节的问候——送给永远开心的你!

2、总有些事无法忘掉,总有些人在身边萦绕;相逢是那样奇妙,生活是那么美好;工作固然重要,心情也要调好;偶尔发个祝福短信,算是给你重阳问好!

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登高望远,高楼林立不见故乡;出门在外,奔波劳碌,佳节思亲,离愁别绪盈满心间;九九艳阳,秋高气爽,鸿雁高飞,携我祝福洒遍天下;祝愿所有出门在外的朋友:健康长寿,快乐持久。

4、秋是一个多思的季节,牵系着想你的心灵。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书签,是整个秋天的精美收藏,我沉醉在诗的意境里,把对你重阳的祝福埋藏在心灵深处!

5、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如此美的景色,我们也不要错过,九月九,一起登高赏景如何?

6、路人相聚叫缘分,亲人相聚叫温暖,朋友相聚叫开心,恋人相聚叫甜蜜,九九相聚叫重阳,重阳来了福满堂,愿您亲友齐相聚,幸福快乐喜洋洋!

7、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你,你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你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言语不能表达我对你的情谊,祝你重阳节快乐!

8、天高气爽,人寿花香。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9、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10、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巴山夜雨?

篇4: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

各地重阳节习俗: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除了这些习俗外,中国各地还有很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1、陕北在重阳节白天是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麦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灯火,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人们都会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头上,以之辟邪。

2、在山东北部,人们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3、在浙江,绍兴人在重阳节这一天互相拜访。桐庐人备猪羊以祭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包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4、在江苏,南京人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常州人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人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5、在河北香河,重阳节这天,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相互送礼,称为“追节”。有的地方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有的地方境内无山,民众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篇5:九月

九月

失去了我不该失去的

铭刻我惆怅的记忆

九月的雨润湿了我的心

留下了泪一般的痕

哭泣过

才知道泪流得太多

放弃过

才知道放弃是一种坠落

想念

那些遗失的美好

燕子飞走了

还有可能会再飞回来

物品丢失了

还有可能会再找到

一个人去了远方

还有可能会再回来

但是

某些美好的东西遗失了

还能再找到吗

原来世界有如此多的不得已

原来世界有如此多的痛彻心扉

原来世界有如此多的天涯海角

九月

我铭记

高一:钟思敏

上一篇:?爱我中华 下一篇:迷失了的那条路 相关推荐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800字_12篇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作文1000字 相对自由论作文800字 悟作文_以悟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纽扣人生作文700字 善念作文800字 激情使人生美丽作文_以激情为话题的作文800字(5篇) 怀念夏天作文600字 以孝为话题的 珍珠的梦想 我的太阳作文800字 家风作文1000字

篇6:九月

九月,他是个调皮的孩子。

他把树叶从大树上拉下来,

让她们陪着自己跳丰收舞。

树叶跳着跳着,

累了。

脸色黄黄的,

就去大地妈妈那输营养。

九月,她是喜欢温馨的小姑娘。

10日是老师的生日,

就送鲜花来温暖心房。

老师看着在幸福绽放的花儿,

一边向后退——

她怕鲜花被吹得掉了花瓣。

其实怎么可能,

因为九月早已和风哥哥说好,

只吹微风,

不吹狂风。

九月,她是个善良的小姐姐。

她给冷了的葡萄穿上紫大衣,

给脸儿冻得发黄的苹果披上大红袍。

葡萄说了谢谢,一边向她微笑,

苹果说了谢谢,一边向她弯腰。

九月一边向她们说“没事”,

一边又向远处奔跑……

运师附小三年级:黑纱天鹅

篇7: 九月

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陆游

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②边上野航。

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③晚山秋,猎猎青帘社酒香。

邻曲④莫辞同一醉,十年客里过重阳。

【注释】①作于1181年,是陆游免官归乡后的一首闲适诗,诗人在山阴闲居而作。②湖,指山阴镜湖。③红树:枫树。

④邻曲:邻居;曲:乡曲,乡村。

⑴试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2分)

⑵诗歌颈联写景,构思巧妙,试做简单分析。(4分)

⑶同为重阳节,李清照《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和本诗中十年客里过重阳的意味有何不同。(2分)

14.【解析】⑴诗人是一个结束十年漂泊回到故乡后(1分)就投入到故乡山水之中欣然忘我、乐不能已的形象。(1分)

⑵颈联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乡秋色图。(1分)构思精巧,从上文新霜而见红树,从酒香而图下文一醉,顺理成章,结构紧凑;(1分)写景角度也是多变。从视觉和嗅觉入笔,以动景点缀静景,让画面因一丝灵动而不显单调;(1分)巧妙运用叠词,开拓词的意境:重重二字,既写出秋山远近高低起伏变化,又写出了红树颜色的深浅,极富层次。(1分)

⑶李词中抒发的是重阳佳节又至思念丈夫的伤感情绪(1分),而陆诗则抒发了十年中客居他乡独过重阳的孤苦以及今日回乡过节的狂喜(1分)。

篇8: 九月

(一)九月

月悬中天

轻声絮语

独自话寻常

星光下

看晚霜菊黄

挥一挥衣袖

清香

远至天涯

(二)晚秋

秋风

拂动牵挂

扫去黄叶与落花

持帚

江南的竹枝吟唱在塞北的小院

迟暮的九月心隙

荡漾涟漪

落叶堆花成冢

归于沉寂

涤净

心头些许尘埃

几处执念

河岸

夕阳余晖

棋坪

轻唱马陵道,垓下曲

抚平

史书的褶皱

轻叹

挥之不去的积郁

或是午后,或是黄昏

围坐,试一试新茶

苦涩牵手水滴

馨香凝成岁月之眸

回首

一处风景

梦里微笑

(三)如果

如果

清风还念着柳絮

记着她的'柔媚

恋着她飘忽的身影

也就还清了

昨日的漫天思绪

前行,不再忧伤

轻轻遗落

几点如烟心事

五百年相守,留下多少次回眸

一朵莲

沉伏于水面

梦里,相思可结成莲子

执笔,碾荷香为墨

记取,月下的轻诉

是谁,惆怅了秋水

曲终,因谁凭添了落寞

西风,又暗暗憔悴了谁的容颜

而朦胧的

秋的帘幕

是否已将清梦落于南州

涉水迢迢

饮下夜半霜露

红尘清寂

莫道是否长发及腰

陌上,丝丝细雨

因她

醉在一阙词里

篇9: 九月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1.九月范文

2.九月文案

3.九月祝福语

4.《少年闰土》反思

5.少年闰土说课稿

6.少年闰土读后感

7.少年闰土教案

8.少年闰土课件

9.记者站九月总结

10.初中九月作文

下载word文档
《闰九月的习俗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