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青春从不曾远去

青春从不曾远去

2023-04-23 08:54:0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可是鲨鱼辣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青春从不曾远去,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青春从不曾远去,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青春从不曾远去

篇1:青春从不曾远去作文

青春从不曾远去作文

风狠狠的刮着,肆虐了风沙,报复了人们。风带走的,有事是一沉灰烬,有时是一些绿色,还有时,是一些年华。

呱呱坠地的婴儿,第一声啼哭,是人生的开始。那时的风是温柔的,是温暖的。像母亲的手。

风依然继续的`挂着,当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些小想法时。那叫做少年,迈入人生的旅途第一步,这时的风,是友好的,像朋友的肩膀

然后,当我们拥有了坚实的臂膀,可以帮家里的人分担事情了。准备踏入社会,开始自己的奋斗。那叫做青年。这是的风是茂盛的,像充满活力的运动员。

当我们步入了社会,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那叫中年,这时的风是成熟的。就像你的同事。

当我们老了,步入老年的时候,风就像与你一刀两断的朋友,与你渐行渐远。

在人们眼中,青春就像一个山峰,有谷也有颠。小的时候,青春就是在向上走,渐渐地走向了山顶,青春渐渐变成了成熟。然后一点点向下离青春越来越远。

有的人说人生就是走上下坡的,当你年轻的时候多玩玩,老了就不行了。其实并非如此,许多人为时间的流逝而担心紧张。看着那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等过了青春的年纪,就认为自己老了,不再年轻了。年轻人干的事情我干不了。那样的人也许就真老了。有人把万物变迁定位时间。时间的流逝,会让我们改变。像是生理上的一些东西。但是时间的流逝不能证明我们老了,年轻走了。只要心不是老的,我们一样年轻。人一样活着,年龄的增长只是证明你阅历的增长,证明了成熟。但是,时间改变不了青春,改变不了心态,改变不了人生观。

我们乐观,那是因为有青春,我们有青春,那是因为我们乐观。

有一天你的年龄变大了。但只要心还停留在十八岁。那么也许你100岁了,快乐依然是属于你的,美丽的春天依然在,街道上的花朵依然为你开放。

篇2:暖和不曾远去生活美文

暖和不曾远去生活美文

这个浅春,有点微寒,三月的北方依旧温润在一片寂静洁白的世界里。独自静默在清寂的小院,任丝丝微风轻轻吹过脸颊,多少不可触及的人和事,已渐行渐远;多少不离不弃的亲情,已成追忆和怀念。记忆是流动的风景,总是在失去后才渲染出温暖的曾经。那些美好的片段,那些温馨的话语,那些无私的关爱,会在亲人离去的一瞬间浮现在脑海。一梦花开,一梦花落。

当我听到姨妈去世的消息,大哥开车已在赶往姨妈家治丧的路上。放下电话的一刻,湿润的泪水早已倾巢而出,晶莹玉润,瓣瓣泪珠都雕琢有姨妈曾给我温馨的爱。遥望夕阳沉默西山的余晖,心情再也无法平静,温良贤德的姨妈,终于走完了她平凡而又让人敬仰的一生。

印象中的姨妈总是面带微笑,慈眉善眼,温言少语,干着永远也干不完的活。姨妈的贤惠梓里皆知,小时候我经常去姨妈家玩,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记忆中姨妈家有一大家子人,除了姨妈的两个孩子,还有姨妈的小叔子一家也一直和姨妈他们生活在一起。

长大后才知,原来姨夫同父异母的弟弟,在一岁多时母亲就去世了,姨妈那时已和姨夫结婚一年多了,自己的孩子夭折,就把她的奶水喂给小叔子吃,一直把小叔拉扯长大成人。自己受苦受累在小镇上买饭供小叔上学,小叔最终没有辜负姨妈的养育之恩,考上大学做了医生。所以,即便小叔成家立业后也一直和姨妈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和和睦睦,不离不弃。

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姨夫去世后,表哥把姨妈接到城里,才和小叔分开各自生活。常言道:老嫂比一母。更何况姨妈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小叔一直把姨妈以长辈的身份孝敬着,直到她百年。

母亲比姨妈小十几岁,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因病丢下年幼的我们撒手西去。不善言辞的姨妈因母亲的离去而苍老了许多,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用默默的行动和付出帮扶着我们兄妹长大成人。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姨妈宁愿自己吃野菜,啃窝窝头,省下米面供我们吃。冬冷了早早给我们缝好棉衣,夏热了用满是老茧的双手给我们做好千层底的布鞋,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一切。

记得哥哥小时候经常咳嗽不止,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特效止咳药,唯一的'办法就是喝甘草与杏仁熬的汤水。姨妈急在心里,不知从哪得来一偏方,在柿子成熟的季节里,用身上仅有的钱买上一大盆柿子,去皮捣烂之后撒上白砂糖放在一个大坛子里密封,埋入地下一个月后再取出来便成了柿子酱,每年制作好让姨夫给哥送来,哥哥每天会吃上几勺,三年后,哥哥的咳嗽奇迹般的就好了。姨妈那不动声色的爱,在多年以后,依然温暖在我们兄妹的心里。

小时候的记忆一直停留在心海,几年之后,我们长大,立业,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偶尔会想起姨妈,也因为种种借口很少去看望她。直到那一年我毕业在市医院实习,那时的姨妈已被表哥接到城里,学习妇科的那半年时间里,我一直和姨妈生活在一起,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已快七旬的人了还保留着她勤劳

篇3:不曾远去的时光的散文

不曾远去的时光的散文

很少写村庄的故事,因为村庄在我记忆里最熟悉的莫过于童年,只是童年那些无忧的时光在岁月的流逝里已变得很浅淡。偶尔路过城市边沿的村落,循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影像,脑海映射出一些熟悉的画面,我知道,那便是我记忆里的村庄,原来总有些时光未曾远去。

故乡,是每一个游子内心最深的惦念,因为那里有亲人、有牵挂、也有成长途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我的故乡在甘肃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倘若不是父亲用自己的努力留在了都市,并将我们一家接来,或许此刻我也如童年的玩伴一般,现在不知是在田地里劳作,亦或是流落于某处正为谋生奔波。

七岁以前的故乡是我的乐园,虽然生活贫乏单调,但对于当时身为孩童的我来说自然不能体会那么多艰辛。因为父亲当兵在外,所以当时我与母亲住在奶奶家的一间偏房里。小时候的我很淘气,而且很怕黑,母亲说晚上只要一熄灯,原本是睡着的我便会哭,点亮油灯的时候才会继续安然睡去。那时点的是煤油灯,因为整夜不能熄灭,自然很费煤油,而且整夜煤油灯不能熄灭,熏得母亲直流眼泪。奶奶是个精明利索的老太太,那时候母亲干活得的工分与父亲寄来的津贴全由奶奶保管,母亲身上很难找到一分钱。家里用的东西自然是奶奶采购,每回分的煤油都很有限,她自然不会考虑爱哭怕黑的我,于是母亲时常会在奶奶不在家时去奶奶的房间“偷”煤油,否则夜间我又会哭个不停。

除去爱哭我还比较馋,这一点好像至今也未改变。那时候家里办喜事都是在自家院子,请村里人来帮忙。吃的东西也极简单,但在那样的年代里,这样随份子吃饭也是件奢侈的事。能干的母亲总会被村里人请去帮忙,或许是因为我是个女孩,也或许是因为我爱哭,奶奶自小便不喜欢我,不怎么带我,我便只能总跟在母亲的身后。“洋芋丸子”是当时我最喜欢吃的食物,只是就这样简单的食材在当时也不易吃到,因为油炸食品比较费油。可那时当我的两个小手抓着两个洋芋丸子时,红扑扑的脸上未干的泪痕下却映着满足的笑容。

小时候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离奶奶家不远的外婆家,因为大人要在田地里忙,三个舅舅家的孩子和我便由外婆照顾,于是吃过饭后门前那条小河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场。夏天时女孩在河边玩过家家,男孩在小河里打水仗,河底映了许多小石子,那条小溪便更加清澈,缓缓从村头一路流下。大人也会在河边洗衣服,河边平整一些的大石块便是她们的搓衣板,偶尔也会有廉价的泡泡从小河流过,而这时候我们就会追着泡泡玩。

冬天河面结了冰,因为大山深处气温极低,所以冰层总是结得很厚,它又成了我们孩子们的滑冰场。从上往下望去,整个不河的冰面全是孩童的身影。穿着厚厚的棉衣,没有现在的手套口罩的武装,小手和脸都冻得红红的,但玩得却很开心。脚上母亲做的棉鞋在冰上走过数次后,也早已被冰层浸透,于是回到家赶紧把脚放在热土炕上,那种暖暖的感觉想起来还觉得惬意。

依山而居的日子虽然清苦了些,但却深切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那时没有自来水,吃的水都是泉水,外出也不用刻意带水,在山上随处都会有极好的泉水,那泉山清凉甘甜且不会枯竭,而且饮水的工具也极简单,用随手能摘到的植物大叶轻轻一合,便是盛水的器具了。

因为年龄小,母亲很少带我去山里,只是一次硬跟着母亲与三妈一起去山里捡草莓。那种漫山遍野的草莓,没有谁刻意栽种,却每年七、八月份都会令山坡呈现一片欣喜的红绿画卷。那种野生的草莓个头很小,不似现在大棚栽种的那样色彩鲜艳个头也很大,但就是那小小的草莓味道却酸甜适中,吃过之后总会无法停止怀念。每次堂姐或母亲采摘回来,都会在泉水边将草莓洗净,然后盛在粗糙的瓷碗里,便是那个时节最美味的水果。

村子里,几乎每家院里或院外都会有几棵果树。分家后我家大门前就有棵苹果村,奶奶家院后有梨树、杏树,于是每年秋天的时候还能吃到这些水果。为了能让水果存放的时间稍长一些,除留一部分旋置在外面吃,余下的便会存放在菜窖里。而这种水果的保存方式,一直延续到我们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在平房渡过的那时光,母亲也用这样的方式保存着苹果,居然也一直未腐烂。

小时候是很喜欢回故乡的,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亲人、童年的印记和一起成长的伙伴。但成长之后,却很少再回。尤其是这几年,若不是有特殊的原因,我是不敢踏上回乡之路的,那条路上有太多心酸的记忆。爷爷奶奶去世后,父亲也很少回故乡,父亲说父母不在了,回故乡总会觉得那个家少了“家”的味道。七年前姑姑和三叔相继病逝,四年前四叔也因病离世,于是父亲更不愿回故乡。

去年我陪母亲去看八十多岁的外婆,再看到那个熟悉的小村庄时,却有了一丝陌生的味道。门前那条留着童年乐趣的小河不知何时早已干涸,我已找不到任何曾经的痕迹。而与我曾一起游戏成长的小伙伴,也早已远走异乡嫁为他人之妻,为生活辛劳奔波着,相见遥遥无期。一座座新建的场房早已让曾经的美丽田园面目全非,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让这座大山深处的'小村蜕去曾经的素颜,而换上了一种逐渐脱离淳朴的生活气息。

当我穿着休闲的装束行走在热闹的集市时,那些年轻的女子却也穿着时尚的短裙和高跟鞋从我眼前走过,而曾经,年少的我回故乡连短袖都不敢穿。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年轻人都外出找工了,每年也能有一些不错的收入,从翻新的房屋便可以看出这种变化,记忆里的老房子都不见了,新修的房子屋里屋外都贴着洁净的瓷砖,简洁素雅的落地窗帘无意流露着对于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新的提升。只是这宽敞整洁的房间里,时常只是孤单的老人与孩子相伴生活,也只有冬天临近新年的时候,这些房子里才会充满欢聚的笑声和温暖的味道。也只有那个时候,整个村庄才会显示出它沉默已久的生机与热情。

常常会想,年老时是不是我也能拥有这样一座房子:在最欣喜的田园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小院,有一间阳光充足的房间,小院空地种上我喜欢的花草果疏,自然少不了向日葵。傍晚在星空下纳凉,聆听昆虫奏鸣的乐曲,手中是一杯清茶,坐在摇椅上慢慢回已那些盛开在记忆深处的旧时光,嘴角依然微微上扬。

篇4:不曾远去的背影作文

不曾远去的背影作文

没有固定的地点,没有固定的时间,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你美丽的背影,不曾远去。

下课铃声响起已经很久了,我仍然在慢慢地收拾这不整齐的抽屉和书包,抬头的不经意间余光瞥见了橙色的体育馆,天色已黑,它显得十分耀眼,我轻轻地叹了口气,教室里人声喧嚷,不知道在吆喝着什么。我的目光,穿过重重叠叠的人头,望向了门口,几个人背着书包在门口等着人看,有的看着教室乱糟糟的景象,有的两手,叉腰来回踱步,我在他们中扑捉你的背影,好像看见了…那是你吗?

并不是,你在人生中就像一颗熠熠闪耀的星星,你从不正脸寻找我,而是背靠着门口的墙壁,露出一点你的背影,让我寻找你,下课铃声一响,我的双手虽忙着收拾,目光却从未离开过门口的人群,看见你了,手中参差不齐的`书,就一股脑的全扔进书包里,然后一起走出校门。你激动地讲述着今天发生的事,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你全部都说出来,我们从小就是朋友,互相讲述着内心的一切秘密。初三在不同的班级,刚开学的几周你就在这样等我,现在任务繁重,你的背影,不再映入我的眼帘。

下课铃声每天照常响起,我依旧改不了,掉从前的习惯,只是动作慢了些我想指针走的慢些,再慢些,门口仿佛还有你的背影庞大的,就像保护障。高马尾辫不安分地翘了起来。你从不站直,屈着脚,鼓起的书包顶在墙上,手里还要拎一个小袋子,装着根本不必要的小零件,大大的黑镜框下,是你的小眼睛,呆滞的目光望在对面的白墙上,两腮有点鼓起,颇像某个鱼的种类,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

总是觉得那个背影犹在,它不曾离去,它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让我想起,常常想起也没有厌倦之意,只是倍感亲切。

你的背影,不曾远去;就像我们的,心不曾远去。

篇5: 不曾远去的当初散文

不曾远去的当初散文

“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畏惧”。最近很喜欢这段话,阅读就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我可以从中得到净化。

我们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忙碌着,脚步越来越乱,以致于忘记了我们的初心。前段时间,想去剪个短发,小区附近有两个店面,一个稍微大点的A店有4小鲜肉加上还有一个漂亮的前台MM、装修很酷、比不上杭州连锁理发店的奢华,装修却也比较精致。另外一小店B店开在A店的对面,作为竞争对手,B店的`装修真是不值一提!两个小男人合资的十几个平方的小店,三张剪发椅子,三面镜子,屋子太小,在小屋外面放置一张长条木椅。噢,那就是客人等待时的简约小凳子。坐习惯软椅的朋友还可能会稍微觉得有些许过硬。刚开始我走近A店,因为我被他们门店、装修、还有小鲜肉吸引住了。推门进去,前台MM把我领到一个小鲜肉面前,我告诉他我想剪个短发。他从你不适合短发开始,接着给我推荐卷发,说最好再染个颜色,再接着推销他们最好的进口的染发产品和卷发类型。刚开始我有点被他带进去他的思路,转念一想,不对啊,我是想剪个短发的。然后,连忙找个借口逃离了这个小鲜肉滔滔不绝的推销中。回去休息了一下,下午吃完饭,我走B店,说你好我想剪个短发。我把图片给小伙看,这个剪的出来吗?他说可以,稍等。他帮手头上的客人打理好头发,就帮我洗吹剪,加上柔顺。整个过程小时一个小时。简单,简约,彼此都满意,节省了很多时间,达到我最初的心意。没有多余的推销,没有纠结的选择,我为我的初心一心一意,他为他的工作认真负责。

很多时候,我们扪心自问,真的明白当初想要是什么吗?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如果你正经历着不开心的日子、不用遗憾、不用抱怨、朝着最开始的方向前进,带着最初的真心。该放弃的放弃,不去成为别人眼中的你,去为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自己而竭尽全力。这个世界的事情根本没有值不值,只有你愿不愿。因为当你去评估这件事值不值得的时候,你就已经分心了。我们都是带着欲望生活着,有欲望才有动力,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杂念,让我们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往往大部分是什么都想要,却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放下手机,关掉电脑,抛弃杂念,回到最开始的自己,还记得当初的目标吗?你有成为你当初想要成为的自己吗?如果我们把一切都简单化,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会变的简单。

快乐前行,我心如故。

篇6: 不曾远去的念散文

不曾远去的念散文

(一)胡同口儿的回忆

那条胡同是奶奶与我共同构建的回忆巷子。对那条胡同的记忆不停堆积,直到茂密成一棵相思的树。――题记

奶奶是个慈眉善目、白净清瘦的人儿,邻家的几个婆婆都愿意跟她拉呱儿逗乐儿,因为奶奶脾气也好。我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候,邻家婆婆经常来约奶奶去胡同口儿坐聊,而小时候的我爱耍脾气,玩够了一刻都不想再停留,可往往都是奶奶刚坐下没多久。这个时候,邻家婆婆就使出妙招来攻克我,不是给我糖果吃就是给我拿个小玩意儿让我摆弄(这是婆婆随身不离的宝贝儿,是为了给孩子的,也包括我)为难的我总是看看奶奶的眼神才能决定是伸手接着还是眼巴巴地看着,因为这是妈妈的旨意,不敢违抗。而亲爱的奶奶总是很理解我,一般都是点头示意我拿着,就这样,嘴巴和手都有得忙活,我这个“乖巧”的孙女儿也就不去嚷嚷什么了。

胡同北口是一派田园,田垄边儿的沟渠里时常哗啦啦地流淌着动听的旋律,这是大地的歌声。一走到这里我的耳朵仿佛离身了一样,早已沉醉在这自然的天籁里,很多时候我的.手和脚都会忍不住去弹拨那大地的琴弦,每每此时,我总是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奶奶带我回去的那一刻我才撅着嘴恋恋不舍得与之别过,而奶奶每次总能有办法让我的脸笑成花朵。看,小道旁的狗尾草奶奶随便拔几根就能让它们变身各种小动物,还有那从路上捡拾的棒子皮儿,在奶奶手里都能变成戒指,玩弄着那毛茸茸的耳朵和身子,带着奶奶给我变出的戒指,我对田园的依恋自然也就弃之云外了;胡同南口儿是一条宽敞热闹的大街,街道两侧驻扎着房屋和商店,而奶奶经常坐在这个胡同口的石凳上,看我跟其他伙伴玩耍,几个伙伴们要么一起玩过家家,要么跳皮筋或滚溜溜球…而不离开奶奶的视线,玩累了,我就依偎在奶奶的身边。每当该回去的时候,奶奶总是让我将她拉起才回去,而我就用尽全力将奶奶从石凳上脱离,但每次都很轻松。长大之后的我每次再经过那个胡同口,仿佛都能看到奶奶坐在石凳上的样子,还有那些无知调皮的玩伴。很多时候都是回忆将我带进那条胡同,就那么走着,走着,只是奶奶早已不在我身边。那些儿时的玩伴现跟我一样早已长大成人,天各一方了,但不知他们会否有一天也能慢慢忆起童年之事,忆起那个胡同口……

(二)味道

奶奶的手很巧,这或许是那个时代的女子都有的专长,但奶奶手里的味道我是我这辈子独一无二的喜欢。――题记

喜欢奶奶做的各种饭食,尤其那传统的葱花烙饼和简单地豆腐炒馒头,我曾经央求爸爸为我做葱花烙饼吃,但爸爸为我做过多次,都烙不出奶奶手里的味道,或许是因为这味道里珍藏着奶奶对我的疼爱,还有我对奶奶的思念。

想起豆腐炒馒头,我似乎又闻到了那一年的味道。记得小学时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爸妈不在,而奶奶也没来得及储备下饭菜,可怜的厨房里只剩下几个馒头,还有一方块儿豆腐和几棵大葱,奶奶并没有给我顿豆腐吃,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是将豆腐和馒头切的几乎同样大小,用葱花和其他佐料给我做了一盘别具一格的美味,吃完后,我就开心地奔学校去了。从此我知道,就算家里的饭菜所剩不多,奶奶也能做出一盘我爱吃的味道。

现在,每当我对奶奶念如泉涌时,我就试着去做简单地豆腐炒馒头一块儿分享给爸妈。但我也始终做不出奶奶手里的味道,因为思念的佐料太苦了。

(三)纸鹤的心愿

那些折叠着我美好心愿的纸鹤、纸心只是唤起了奶奶短暂的微笑,而没有唤醒我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味道。――题记

从拙文开头到现在都荡漾着回忆的波纹,而我对奶奶的回忆与思念是从初一就开始了,那年我十二岁。也是十二岁那年夏天,我第一次参与了家族的白色公事。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双休日回家(初一已经住校)爸爸都带我去二娘家看望奶奶,因为那个时候,奶奶的身体已经不起移动,时常需要儿女去照顾。

我问爸爸奶奶怎么了,爸爸就说奶奶生病了,你哄奶奶开心她就会好起来。我不知奶奶得了什么病,也不懂怎样去问,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在学校美术课上,老师教叠的纸鹤、纸心等皆是祝福与美好的象征。以后每次回家时,我都带着自己折叠的纸鹤、纸心拿去给奶奶,奶奶每次都微笑的看着我。直到后来,我发现奶奶无力再对我微笑,而每当听到我的呼唤时,睁开眼睛都显得那么吃力,我问爸爸奶奶怎么了,爸爸就说奶奶累了,需要休息,于是就将我带出房间,送我去学校了。而那些纸鹤与纸心依然挂在奶奶的床头。

几天之后,我的一位叔叔到学校把我又带回了家,只见二娘家的门口及街道上都塞满了人,有的吹着笛子,有的鼓着喇叭,而这些人我都不认识,也奇怪他们为何在这里奏乐。进了院子,我看到爸爸跟大伯他们在厅堂外低着头并站两排,我欲上前,但被叔叔拦住了并将我领到堂内的妈妈身边。而堂内,摆着一口灵柩,妈妈跟二娘婶娘他们围坐在灵柩两旁,但眼角都流着泪。这一幕幕是何意?我看不懂,更觉得奇怪,后来我得机会看到灵柩里躺着的奶奶,奶奶闭着眼睛,面目安详,依旧白净而清瘦,我不知该去问谁奶奶为何躺在这里,因为短短的刹那之后我同哥哥姐姐们已被隔离。那一刻,我依然没有想到,更没有意识到什么,我甚至觉得自己为何被置身在这样奇怪的事情中(后来的事情我不想做赘述,那些都是农村白色公事的习俗了),而那一天,竟然是我与奶奶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

那些折叠着我美好心愿的纸鹤、纸心只是唤起了奶奶短暂的微笑,而没有唤醒我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味道。幸福的是,这味道早在我儿时就已下咽,现在已经被我红而热的血液氤氲,氤氲,成了浓浓地思念。

后记――

奶奶很疼爱我,而我也较依赖奶奶。在她身上,我没有看到过那些古老而又封建教条的习俗,当然,我指的是自古男尊女卑的观念,至于那些佛教礼俗甚至其他传统,那是多数老年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信仰,就男女无差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奶奶是个了不起的人。

篇7:不曾远去的美好作文

不曾远去的美好作文

清风拂面,落叶树树繁花万叶之间,我仿佛又看见你坐在那榕树下望着我微笑那么美好。

又是一年落叶纷飞,万物凋零的秋季,我已经踏上回乡的`路,那么熟悉宁静。

两旁高大挺立的树衬着一条泥泞的小路清晰可见,我轻轻地走着,细细的闻着,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淡淡秋叶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感到熟悉之间带着许些沧桑又如淡薄云烟,被风吹散而不知所去。

时光流逝,匆匆寥寥几年,恍若几世那个砖彻起的墙角后有着欢乐,也有悲伤。

那是个图书上的瓦片已经零散,玻璃窗上布满尘埃,只依稀看见牌子上书这个字,请各店,人事,那个姐姐只是已泛黄他又向我打招呼,和我问好,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望向窗外那棵榕树,只剩落叶寥寥,云散风尽。

曾经我每次秋季都与你相会在此,一起,静静地背靠着背坐在一起,不用言语,彼此心灵相通。

那年秋我第一次回乡,发现了正坐在榕树下阅读的你,风吹起耳边的碎发,我向你走去也许是听到我的脚步声,一抬头看我手上的书,对我莞尔一笑。

黝黑的脸上不大的眼睛越发显得格外明亮,甜甜的酒窝衬起的笑更为迷人。落叶飘荡的肩上,秋风里你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也许心意相通,我们彼此成为好朋友。

书是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每到下午我踏着欢乐来找你,你早早帮我借好书,我尽快跑到你的跟前,你抬头对我一笑,我在你的旁边坐下,捧起你给我借给我的书,道:是我喜欢的。

秋风徐徐,落叶纷纷,一缕阳光打在我们身上,明亮又温和,下午的时光在我们的书中慢慢散去,而你也离我远去…

一次回乡,我再没看到你。无言的相识也是无言的相离。我望着湛蓝无云的天,心道,这就是你我,你我之间的知心吧!

走进那个墙角,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个短发的你坐在榕树边,抬头向我微笑,那么难忘,那么美好。

原来美好从不曾远去,在回忆,在心里。

篇8:不曾来过, 不言远去诗歌

不曾来过, 不言远去诗歌

不曾来过,

不言远去。

没有天涯,

处处天涯。

从来不会有什么真的'离去,

离去的仅使浮尘,

纵使岁月如何荡涤,

有的事物永远留存。

我是一丝烟,

你作一弹尘,

我也终究消散人间,

而你总在这青山与泥土间轮转!

不需要什么浮世的残言,

无论什么褒贬身外眉眼,

来即吾缘,

去亦何所牵?

浑然萤蝶耻笑山川,

遂尔千百年!

拂袖半笑尽人间,

喟然一叹百媚全!

笑儿慢,

悲也慢,

一切随人间!

浮叹,

浮叹。

——祭奠诗人、祭奠自己

【青春从不曾远去】相关文章:

1.不曾远去的手掌初中作文

2.我们从不曾平庸演讲稿

3.你从不曾离开作文

4.你的青春我不曾缺席作文

5.从青春走向成熟作文

6.青春从不言败初二作文

7.远去的大场散文

8.远去的端午散文

9.高中作文:奶奶远去

10.远去的记忆诗歌

下载word文档
《青春从不曾远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