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

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

2023-06-28 08:44: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小怪下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

篇1: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

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

传说世间的一切生灵皆可修炼成仙,而猫自然在其中。每修炼二十年,猫就会多长出一条尾巴,等到有九条尾巴的时候,就算功德圆满了,连天上的神仙都要敬让三分。

可是,这第九条尾巴却是极难修到的,当猫修炼到第八条尾巴时,会得到一个提示,帮助它的主人实现一个愿望,心愿完成后,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但是从前的尾巴也会脱落一条,仍是八尾。这看起来是个奇怪的死循环,无论怎样都不可能修炼到九条尾巴。

有一只很虔诚的猫,已经修炼了不知道几百年,也不知道帮多少人实现了愿望,但仍然是八条尾巴,它向佛祖抱怨,这样下去如何才能修炼得道?佛祖只是笑而不答,它只得继续修炼。有一天当它在暴风雨中回到它藏身的村庄,遇到一个少年被狼群围攻,以它的造化,当然不费吹灰之力地赶走了狼群,救下了这个少年,之后发现这个少年是它第一位主人的后代。按照规矩,它需要帮少年实现一个愿望,然后脱落一条尾巴再长出一条新的尾巴,继续它的死循环。

少年当然是欣喜若狂,九尾猫的传说在当地不知流传了多少年,而自己何其有幸,竟然成为了八尾猫的主人,还有一个不论多奢侈都能够实现的愿望!八尾猫问少年的心愿是什么,他一时之间竟回答不出来,于是八尾猫变化成一只普通的猫咪,暂且跟少年回到了他家。在之后的几天里,少年小心翼翼地与八尾相处,发现它的眼神里除了看透世事的淡然以外,竟然还有些许悲哀。当他得知了死循环的秘密之后,竟然对这只神通广大的猫产生了怜悯。

终于有一天,八尾猫待得不耐烦了,便问少年到底有什么愿望。少年想了想,问,“什么愿望都可以实现吗?”八尾不屑地瞥了他一眼。少年接着一字一顿地说,“那么,我的愿望就是,你能有九条尾巴。”

八尾猫愣住了,眼睛里充满了疑惑,随后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恩眼神。它俯下身,舔了下少年的手,很温暖。

于是,八尾猫长出了华丽的第九条尾巴,变成了真正的九尾猫。而少年的`一生,也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故事到这里结束。原来得道的天机是如此,只有遇到一个肯让它圆满的人,八尾猫才能有九条尾巴。以前的人都自私地为自己考虑,觉得八尾猫为他们实现任何愿望都是应该的,从不会考虑八尾猫的感受,可是每一条尾巴都要付出八尾猫几十年的修炼。

少年的愿望,让所有人惊讶。一直以来,人们在得到命运的眷顾时,所许的愿望都是为了自己。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人们总是享用得如此理所当然。

而耗费自己难得的运气去成全别人的圆满,这或许是世间最大的慷慨、最真心的回馈了吧。

谨以此故事,为你取暖。

篇2:九尾猫的爱

九尾猫的爱

杊封,我等了你这么久,你是不是应该看我一眼呢?

凡间,非比寻常的热闹

我却无心留恋,我只希望快点找到转世后的你

看着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怀里抱着像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我知道,那是你

我改变了你的星宿,使其按我的意愿发展

就这样,我成了你儿时的青梅竹马

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世间大乱,有一妖物的出现,打乱了你的星宿

他是六界之外,以人的贪念所生,我手上的鬼魅也颤抖起来

我知道,它是战斗前兴奋的颤抖

然而,更令我震惊的是,杊封的身上就出现了上古仙人的黄金脉络

也就是说,他要和我一起面临这场战争

“杊封,相信我,我一定会保护你,哪怕付出我的生命!”

“琉裳,我知道你的身份,但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我们都一样,有着并非凡人的宿命”

“杊封,答应我,要活下去,不管你我的结局如何。”我的双眼已布满泪水

滑落脸颊,凝成蓝水晶

我们坐在红棉树上,面对着断绝崖的景色,任凭红叶飘落的头发上

我们就这样坐着,望着将要落下的太阳,有着说不出的酸楚

我们刻苦训练着,杊封天资聪颖,法力在几日之内就提升到了九层巅峰

但十层,是一个过渡,只要过了,以后任何提升都不会有生命危险

“杊封,算了,我不想你出事。。”我想起我突破十层的'瓶颈时,若不是柳玥珠,我早就魂飞魄散了

然而柳玥珠又是六界中的极品,我的那颗,要不是师傅放出了万年修为

我见杊封没有说话,也知道我是担心他,但他也有着苦

“杊封,我知道你想突破十层瓶颈,恩。。再等几天好吗?”

“恩?你要干嘛?”你一脸的紧张

“我只是想准备一下,万一发生意外,我还可以救你。”

“好,就听你的”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很美

第二天,我就去了断心崖,上有千年灵芝,和吸取天地精华的杹蓉雪莲

刚刚看到灵芝,才发现有着一只狼妖守护,虽只有56的修为,但法力却十分强大

“狼妖,我不与你争辩,我来此就是为了灵芝,给我!”

“哼!我守护了这么久,岂能容你取走?!”

“好啊,看看我的法力高强还是你的修为得道!”

我拿出鬼魅,准备了结他的性命,可在这时,他突然两眼含泪,像是见到了亲人

“喂!要打就打,哭算什么?!”我有点恼怒

“这……这是……鬼魅!!”他一脸震惊

“你认识这把刀?”“嗯!他是当年一位老师傅为救我时所使用的刀”

我顿了顿,听他继续说道

“他说,你要守护好这颗灵芝,在有之年都不可以使他人取走。”

“直到,有一位姑娘,来取走,你看到她有这把刀,就把灵芝给她,你也算报答我了。”

你也知道了,你拥有这把刀,你就是我要等的人!我也可以完成报恩了。”

“……师傅!原来你早就料到了今天的一切,谢谢你!”我对着天说道

还有雪莲,在断心崖之巅

篇3:佛教寓言故事

关于佛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以下是“佛教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著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偷瓜贼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镇、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拉胡琴的方法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

拉胡琴。 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

会拉不出声音来。

如果太紧了呢? 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

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智慧小语:做事要讲求方法,过与不及都不能让我们获得成功。如果找出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必能事半功倍。

戴粪的呆子

有个养猪的人,见到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乾粪,便想:将这些乾粪用草捆起来,带回去可以喂饱小猪啊!于是他用草裹著乾粪,顶在头上就回家了。不料路上下起倾盆大雨,乾粪都化成粪水,从他的头顶一直流到脚踝,众人碰到都说:

你这个笨蛋!粪便那么臭,没下雨时都不能顶在头上,你居然还在大雨中顶著走?

那人听了之后反而骂:你们才是笨蛋!不知道我家的小猪们正饿著呢!如果你们知道,就不会骂我笨了。

智慧小语:不懂得随机应变,将粪戴在头上,下雨天也不知拿下来,结果弄得满身臭味,社会上像这样固执的人不知有多少。

夫妻争饼

从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三块饼,两人各吃一块,剩下的就彼此约定说:要是谁先说话,就不能吃剩下的.饼。约定之后,为了这块饼,均不再说话。

不久,有小偷闯进家中,屋中值钱的东西都被偷光,但因夫妻俩约定在先,所以见小偷偷东西,也都默默不语。

小偷见两人默然无语,就开始大胆在丈夫前戏弄他的妻子,愚笨的丈夫看到这样的情形竟也不出声,妻子终於受不了了,一面大喊抓贼,一面怒声斥骂她的丈夫说:你这个笨蛋!就为了一块饼,看见小偷也不喊抓贼!

丈夫忽然拍手笑道:嘿嘿,好极了!这下子饼归我了吧!你不能吃这饼了!

智慧小语:为了小小的饼,这个家庭损失大量的财物,这正是因小失大的警惕!

水底真金

有个人在水池中见到黄金,心里直呼:有金子!有金子!于是立刻进入水池中找金子,找了老半天,十分疲累却一无所获,只好离开池子,坐在旁边休息。

一会儿,水逐渐清澈,金子的影像又浮现出来,他又赶紧踏入水池中,搅和泥水,依旧一无所获。

他的父亲来找他,问说:你在做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疲累?

我是看见水中有金子,在水池中搅和了半天却一无所得,因此十分疲累。这人跟父亲说。

父亲一见池中金子的倒影,知道这金子是在树上,才会将影子倒映在水中,父亲跟他说:

一定是飞鸟将金子衔上树头。

于是他听从父亲的话,爬到树上,果然找到金子。

智慧小语:混浊的池子,见不到真金,纷杂的人世,见不着自己。我们应该放慢脚步,细心观察、体会,因为生活中万物静观皆自得。

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儿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夸下海口说:管他什么恶鬼,我才不怕呢!今晚我就进去瞧瞧!

不一会儿,另外有一个人也不甘示弱,他拍拍胸脯,大声地说:我的胆量和勇气没有人比得上,那小子算什么?他进鬼屋,我也敢进去。

当天晚上,他们先后住进鬼屋。那先进屋的才躺下,忽然听到后来的推门声音,吓得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用全力把门关上,不敢再睡觉。

那后来的,听见里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关门声,也怕得全身发抖,不敢进去。

两个人都把对方当成恶鬼,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就这样僵持著,直到天亮,才知道白白受惊了一夜。

智慧小语:鬼屋里有声音,一定是鬼所为吗?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使我们不能认清事情的真相。

水的智慧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著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戏服吓人

印度的乾陀卫国,有一队杂技团,当收成好的年岁,来看戏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才能够维持。有一年,几个月都不下雨、久旱成灾,村民三餐都成了问题,那有钱和心情去看戏呢?可怜这些表演的人,在没有人看戏的情况下,只好辗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走过婆家新山,大家都很害怕,因为传说中这座山有很多会吃人的鬼怪。当晚整团的人打算睡在山中,山上的气温很低,大家分头去捡些木柴,然后升起火来取暖。

半夜里,有一个团员突然患了伤寒,全身冷得发抖,就把平常扮演鬼怪的戏服披在身上。

不久另一位团员醒来,睡眼惺忪的,忽然看见那穿鬼怪戏服的同伴,以为真的鬼怪出现了,吓得拔腿就跑。

这一跑,惊动了其他的团员,结果一个跟着一个,所有的人都相继奔逃。这个穿鬼怪衣服的人,眼看同伴一个个跑了,他心里害怕,也跟在众人后面急奔。

那些跑在前面的人,回头看见鬼怪穷追不舍,心里更加紧张,跑得更快。大家为了逃命,也顾不得横在前面的溪谷,个个跌得头破血流,还是拼命地往前跑。直到天亮,才看清楚这鬼怪,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伴。

智慧小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时,是否常常不经思考,不做判断,就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会像那群乱跑的杂耍人一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来。

有天眼的法师

一个相貌、才情出众的少年,摆出美味佳肴来宴请客人。一个道人入坐不久,突然笑了起来,少年问他:请问法师在笑什么?

他回答:我看到五万里外的山,山下有条河,有只顽皮的猴子掉入水中,所以忍不住笑了。

少年知道他在吹嘘,也不说破,只让人在其他客人的碗上盛满各种好菜,却将饭盖在菜上端给他,因而他的碗中,只见饭不见菜。

这位道人看了,发脾气索性不吃了,少年问他为何不吃呢?他发怒瞪眼说:碗里没菜,怎么吃?

少年反问:你看得见五万里外的猴子,怎不见眼前饭底下有菜呢?

这位道人又羞又怒,赶紧跑了。

智慧小语:见远不见近,是一般人的通病。但是为了炫耀自己外在的能力,反而给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肤浅。爱炫耀的人实在应该好好反省!

衣服与食物

罽宾的三藏和尚,奉行阿兰若处修苦行。有天遇到寺庙中举行盛大的斋会,守门人见他穿得破烂,不肯让他进去,三藏和尚试了好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于是他向别人借了好衣服穿,这才进去。

当他坐下之后,人们供养他各种美食,可是都被他倒在衣服上。众人看了觉得奇怪,就问三藏和尚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三藏和尚回答说:我之前来了好几回,都不肯让我进来,只因我换了好衣服,才能够进来。我能得到众人美味的供养,都是这衣服的缘故,所以,让它先吃吧!

智慧小语:我们轻易相信的外表的样子,就会常常忽略内在的真实。不知自己被自己蒙蔽,等到发现时,才怪他人欺骗自己。

篇4:佛教寓言故事

佛教寓言故事精选3篇

水的智慧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着淡水问波利说:「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

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偷瓜贼

那先比丘说:「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这人偷了我的瓜。』小偷说:『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那先比丘问王说:「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所以当然有罪。」

注: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瞋、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篇5:经典佛教寓言故事

经典佛教寓言故事

敬佛六法

有一日,佛陀黎明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虔诚礼拜着。

佛陀便好奇问他:“你为什么要朝着六方这样虔拜?”

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日礼拜六方,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

“哦?那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佛陀慈祥地接着说:“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爸妈欢喜、安慰。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甚麽用呢?”

善生听后心里很欢喜,便皈依佛陀去了。

盲人摸象映射佛法

从前,有一个名叫“镜面”的国王,他十分有智慧。但是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们却信仰那些旁门左道,就好像怀疑光明的日月,反而去相信微亮的萤火一样。所以,这位国王时常为此事觉得很烦恼,心想:“我总得想出一个办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舍邪归正才好!”

国王有一日突然召集他部下的所有臣子,命令他们去把所有本国境内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

于是这些臣子们便奉命分头在国内遍处找寻,隔了不多几天,臣子们都带着寻找到的瞎子回来了。

镜面王很高兴地说:“好极了,你们再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盲人那里去吧!”许多臣民听见了这个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国王今天将要做些什么事,因此,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赶来参观。

镜面王在心里暗暗地欢喜:“真好,今天该是教育他们的机会了。”

于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体:有摸着象脚的,有摸着象尾的,有摸着象头的。

国王便问他们:“你们看见了象没有?”盲人们争着说:“我们都看见了!”国王又问:“那么你们所看见的象是怎样的呢?”

摸着象脚的盲人说:“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样。”

摸着象腹的说:“像鼓呀!”

摸着象尾的说:“不,它像扫帚!”

摸着象背的说:“你们都错了!它像一个高高的茶几才对!”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像簸箕。”

摸着象头的说:“谁说像簸箕?它明明像一只笆斗呀!”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王啊!象实在和角一样,尖尖的。”

……

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

于是,镜面王哈哈大笑地说:“盲人呀,盲人!你们又何必争论是非呢?你们仅仅看到了一点,就认为自己是对了吗?唉!你们没有看见过象的全身,自以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没有听见过佛法的人,自以为获得了真理一样。”接着国王又问一般来参观的人说:“臣民们啊!专门去相信那些琐屑的浅薄的邪论,而不去研究切实的、整体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么两样呢?”

从此,全国臣民便舍邪归正,都虔诚地信奉佛教了!

篇6:佛教寓言故事

一个商人赶?骆驼到市场买东西。他先买一个大瓮,再买稻谷,然后将稻谷放进瓮中,准备让骆驼驮回来。

没想到这只骆驼却将头伸进瓮中吃谷子,商人想尽办法,一直不能将骆驼的头弄出来。

因此,商人非常的苦恼。

这时,正好有位老人打从这儿经过,很热心地上前拍拍商人的肩说:「你不必为此发愁,只要你照著我的话去做,保证骆驼一定能抽出头来。」

「请快告诉我吧!」商人以为救兵来了,心里十分高兴。

「你把骆驼的脖子砍断,再把瓮也打破,不就可以了吗?」

商人高兴地照著老人的话去做,虽然骆驼的头出来了,却白白损失了一个瓮和一只骆驼。

智慧小语:老人的话虽然愚痴,照著做的商人更是蠢到极点。若是道听涂说,自己却丝毫没有判断力,肯定会遭到世人的嘲弄。

篇7:佛教寓言故事

一个赶路人,连续走了老半天的路,都没有见到卖东西的地方,觉得又饥又渴,直到傍晚,才找到一家小店,买了七个煎饼来吃。

他狼吞虎咽地,一口气吃下六个半,才停下来喝口水,觉得肚子发胀,已经很饱了。

这时突然觉得十分后悔,用手重重地打著自己的耳光,自言自语地说:「我所以吃饱,是因为吃了这最后的半个煎饼,早知如此,我就该先吃这半个饼,岂不是可以省下六个饼的钱吗?唉!真是笨死了!」

智慧小语:愚人对著半块煎饼就产生了腹中饱足的空想,如同世人追求富贵,认为拥有金钱、衣服和饮食,就有了快乐、幸福,真是不切实际啊!

篇8:佛教寓言故事

一个商人和两个学徒,赶一只骆驼到外地去做买卖,骆驼背上载著许多上等的丝绸。

不巧在半途中,骆驼突然死了,商人就把骆驼的`皮剥下,然后吩咐学徒说:「你们要好好地看骆驼皮,我去了就来。」

交待完后,就赶到市镇上去,准备再买一只骆驼来载物品。

没多久,乌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学徒慌乱中不知所措,竟抽出上好的丝绸,盖在骆驼皮的上面,以防雨水浸湿了骆驼皮。

商人回来,看到这情形,气得全身发抖地?他们:「蠢东西!你们不识货吗?这丝绸的价值连城,竟被你们白白地糟蹋了。」

智慧小语:处事要懂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不知变通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篇9:佛教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到河边盛了一锅沙子来煮。

他在锅下升火,不久水开了,他高兴得不得了。

「快熟了吧?」他心里这样想,于是拼命加火,希望早点把沙子煮成饭,因为他实在太饿了。

可是等他打开锅盖一看,锅里只是一堆热沙,却不见白饭的影子。他奇怪地说:「我一切按照煮饭的方法来做,为什么烧不出饭来呢?」

路过的一个和尚就告诉他:「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种瓜才能得瓜,种豆才会得豆,你虽然按照煮饭的方法做,但是由於沙子并不是米,要用米才能煮成饭,所以煮沙哪能成饭呢?」

智慧小语:世人往往只看到果,却不了解因,所以即使一切都按照步骤来,仍是一无所获。

篇10:九尾猫之爱九年级作文

九尾猫之爱九年级作文

就在我十八岁的那一天,一群天宫来的人将我抓回了天庭。

我站在大殿上,望着坐在金色宝座上的俊俏男子,故作镇定,“抬起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声音很轻似有似无,却透出这高无上的威严。我抬起头来,恶狠狠的看着当年下令带走我姐姐的男子。他笑了,是我不寒而栗,可他的眼神里,尽是温柔。“像,真是太像了,天下竟会有如此像的人。”似乎在自言自语。他摆了摆手,大殿上的天兵便退了下去,霎时间,诺大的大殿上只剩我和他二人。“你是雪儿的妹妹?”雪华我姐姐的名字,他在此称她为雪儿。“是的”我的声音极小,就像一滴水汇入了无边的大海。“你爱你姐姐么?”“是的”“很好,很好,你愿意来我的天庭让你的`姐姐自由么?”

我不由得惊了一下,但我知道,我并没有反抗的余地。“我愿意!”不管怎样,她是我最爱的姐姐,我愿意为她换取自由。“哈哈哈哈,来,把这个喝下去,这样你就拥有仙身。”我看着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从偏殿端着镶金丝的酒杯走到我面前我毫不犹豫的一饮而尽,但是,令玉帝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身体充满着怨气。使我成为了一只妖,九尾猫妖,我看的玉帝的脸色变得阴沉。他找到了猫族的人,将我寄养在那里,抹去了他们的记忆,我的记忆。

第二天醒来,我便是猫族的祭司。因我未满年龄,灵力未够,一直隐匿于寒冰月阁,修炼。我的姐姐,曾来看过我一次,然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我从记忆的漩涡中走出,看到那个女人脸上难受的神情。我恍然大悟,姐姐,是姐姐,我杀了她……我失魂落魄的跑过去,眼泪早已流成无数晶蓝的水晶。姐姐笑了,那么美,那么美,杀死她的人却是我……我一遍遍的叫着,姐姐就是看着我笑,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在我的耳旁,轻轻说了一句“终于又见到你了……妹妹……”这一句妹妹,是我的心情千斤重,再也无力露出美丽的笑容给最心爱的姐姐看。我猛然想起了什么,抓起地上的雪,用鬼魅划开了手腕,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滴在手中的雪里,瞬间纯白的雪,变得殷红,我做出天音法阵,将一切与我和姐姐隔绝。我捡起地上眼泪凝成的蓝色水晶,揉进雪里,看它与雪融合

我轻轻的抬起姐姐的头,将这所谓的药丸放入她的口中,融化姐姐身上的血洞开始融合,但是,我的手腕没有雪莲是融合不了的。姐姐回复好后,用心疼的眼神望着我,急忙抱起我来,冲向那棵千年大树。

篇11:佛教经典爱情寓言故事

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明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 客堂。此客堂被后来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

三公主为那拉氏 所生,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力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 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当地人讲是吴应龙)。

因吴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将吴应熊及其子世霖绞死,那时候 ,由于受“妇女要守节”的封建道德信条约束,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于是来五台山殊象寺。当时殊 象寺被誉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气的寺院。

当时寺内有一青年和尚,因遭失恋的打击,心灵 受到重创,怀着一颗灰冷的心,来到这里削发为僧。

由于这位青年和尚仪容非凡,精通内典,所以常和 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以文。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说他们之间有了“爱恋”。

这话传到京师康熙的 耳朵里,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专人来到五台山殊象寺放火焚寺,策谋将她俩和寺院同归于烬。但 出人意料,大火燃烧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三公主和那位年青和尚“坐静”的“善静室”却巍然独存 。“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欢喜,即用巨款 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由于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相关文章:

1.狼和猫寓言故事

2.伊索寓言故事猫的故事

3.猫和红鱼经典寓言故事

4.圆满350字作文

5.一只寻找幸福的猫的寓言故事

6.佛教祝福语

7.佛教祝福

8.金代佛教

9.佛教人生哲理

10.佛教故事

下载word文档
《佛教寓言故事:九尾猫的圆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