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
“你迟钝的浪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
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
数字高程模型是描述地面形态多种信息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1],常用的'数据模型有矩形格网(Grid)和不规则三角网(TIN).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ArcGIS中基于等高线图内插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时会丢失地貌特征信息的现状,介绍了一种DEM内插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精密距离变换基础上,通过对原始等高线的递归内插,产生致密的DEM.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地貌特征信息,实用可行.
作 者:汤翠莲 范青松 刘莹 TANG Cui-lian FAN Qing-song LIU Ying 作者单位:汤翠莲,刘莹,TANG Cui-lian,LIU Ying(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公司,湖北,武汉,430010)范青松,FAN Qing-song(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人民长江 PKU英文刊名:YANGTZE RIVER 年,卷(期): 38(10) 分类号:P224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 DEM内插 距离变换 试验研究篇2: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可视化对比研究
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的可视化对比研究
在生产或生活中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样选取恰当的内插方法来满足高程数据建模的需求.不同的DEM内插方法随地貌地区和采样点方式的不同存在不同的.误差.本文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将数字高程模型内插方法编写成一套能够快捷方便的获取内插点高程的内插软件系统,可以使应用人员直接捕捉地面点高程,并获得地形的可视化信息,由此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在同一地区相同采样点方式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内插方法引起的内插精度等质量方面的优劣区别,从而获取最优的内插方法,有效地满足DEM的生产、质量控制、精度评定和分析应用等各个环节.
作 者:杨雯 刘洪利 胡卓玮 狄彩云 YANG Wen LIU Hong-li HU Zhuo-wei DI Cai-yun 作者单位:杨雯,刘洪利,胡卓玮,YANG Wen,LIU Hong-li,HU Zhuo-wei(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37)狄彩云,DI Cai-yun(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石家庄,050081)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 34(4) 分类号:P282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 内插方法 精度评定篇3: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简要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本概念,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来DEM空间分析技术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列举并讨论了DEM相关数据和技术在典型地貌特征分析和宏观构造地貌演化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数字高程模型(DEM)理论和数据精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DEM及其空间分析技术与相关地学研究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分析,必将为构造地貌研究实现定量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 者:张会平杨农 刘少峰 张岳桥 ZHANG Hui-ping YANG Nong LIU Shao-feng ZHANG Yue-qiao 作者单位:张会平,刘少峰,ZHANG Hui-ping,LIU Shao-feng(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杨农,YANG Nong(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张岳桥,ZHANG Yue-qiao(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地质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年,卷(期): 25(6) 分类号:P54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构造地貌 河流地貌 新进展篇4:自动构建复杂地质体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研究
自动构建复杂地质体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研究
本文提出了在建立空间图形点、线、面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判断点合法性的正负区判别准则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为包括逆断层在内的复杂地质体的正确描述及图形的自动处理奠定了基础.
作 者:毛善君 马洪兵 Mao Shanjun Ma Hongbi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100871 刊 名:测绘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GEODAETICA ET ACRT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 28(1) 分类号:P23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地质体 计算机绘图篇5:用InSAR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
用InSAR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获取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探测地面微小形变的新技术.这里概述了干涉测量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并利用青藏高原库塞湖地区的数据对干涉测量获得地面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生成的地面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结果分析.
作 者:苗放 梁军 叶成名 杨智翔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59 刊 名: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ISTIC英文刊名:COMPUTING TECHNIQUES 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年,卷(期): 29(2) 分类号:V556.6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测量 地面高程模型 误差分析篇6:ANUDEM-专业化数字高程模型插值算法及其特点
ANUDEM-专业化数字高程模型插值算法及其特点
基于已有地形图的数字化方式,通过内插方法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是迄今为止最为成熟和简单易行的DEM建立方法.ANUDEM是利用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等数据插值建立DEM的专业化软件.该软件的基本算法由插值、数据平滑、地形强化等组成.软件具有自动诊断数据错误,客观地确定适应于插值基础数据精度的分辨率等特点,用其建立的'DEM能正确反映地面水文地貌特征.初步应用研究表明,ANUDEM可应用于黄土高原并建立水文地貌关系正确的DEM,其质量较现有基于TIN方法建立的DEM有明显提高,能更好地描述地面的起伏和水文地貌关系.
作 者:杨勤科 Tim R. Mcvicar 李领涛 Tom G. Van Nie 张彩霞 YANG Qin-ke Tim R. Mcvicar LI Ling-tao Tom G. Van Nie ZHANG Cai-xia 作者单位:杨勤科,张彩霞,YANG Qin-ke,ZHANG Cai-xia(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Tim R. Mcvicar,李领涛,Tim R. Mcvicar,LI Ling-tao(CSIRO Land and Water, GPO Box 1666, Canberra, 2601,ACT, Australia)
Tom G. Van Nie,Tom G. Van Nie(CSIRO Land and Water, Private Bag No. 5, Wembley, 6913, WA)
刊 名: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年,卷(期):2006 24(3) 分类号:S126 关键词:ANUDEM DEM 插值算法 地形强化算法【一种保持地貌特征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方法】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