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

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

2023-09-09 08:46: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半个鳄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

篇1: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

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

摘 要:近年来,企业网站已逐渐成为各中西方公司宣传、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特别吸引了众多的跨文化学者们的关注。但总体而言,针对网页设计的研究总量仍然较少。

关键词:跨文化;企业网站;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32--01

近年来,企业网站已逐渐成为各中外公司宣传、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企业网站的主页设计更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如何在第一时间内抓住读者眼球,引导读者继续浏览网页内容,中西方企业采用的网站设计理念是十分不同的。因此,学术界也逐渐把眼光聚焦于此,特别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学者的兴趣。但总体而言,针对网页设计的研究总量仍然较少。经整理,国内外对网站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站设计的特点、方式及策略。如刘璐的《访客至上的企业网站设计》一文中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界面设计的方法,对为什么采用访客至上的.设计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访客至上的企业网站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初步总结出现今国内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和访客至上的企业网站的设计准则。

二、从翻译角度探讨企业网站的翻译失误问题等。如李莉的《中国企业网站中企业简介英译失误及其对策》一文中概括了中英企业简介差异并对目前常见失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三、从文化角度解读中美网站差异。从这一角度研究网站设计的又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对网站本身的研究;(二),对网站文化层面的研究。

(一)对网站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网站信息组织和呈现形式的研究,如Tractinsky, ;Shepard & Scholtz, ;Choong and Salvendy, 1999;Tiller & Green, 1999;Smith, French, Chang and McNeill, ;Schmid-Isler, 2000

2、针对网站颜色使用的研究,如Duncker, Theng and Mohd-Nasir, 2000

3、针对网站视觉设计的研究,如Robert,

4、针对网站超链接的研究如,Park &Thelwall, 2003和Barnett & Sung,

5、针对网站交互性研究如,McMillan 2003; Sohn & Lee,2005等

(二)对网站文化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霍夫斯泰德的五种价值维度和霍尔理论的研究,如Marcus & Gould, 2000;Ackerman, ;Dormann & Chisalita, 2002;Robbins & Stylianou, 2002;Singh & Baack, ;Cyr & Smith, 2004;Callahan, 2005;Sun, ;Würtz, 2005;Hermeking, 2005;《中美婚恋网站征婚者择偶偏好的文化和性别差异研究》、《跨国食品公司针对中美食品广告市场网站设计的跨文化研究》、《从文化角度探讨中美两国网站差异》、《试用跨文化分析框架研究中美钢铁公司网站设计差异》。该类研究致力于寻求中西方网站设计差异背后的文化原因。

四、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网站设计特点的。Carlos Salinas的 Toward a Critical Rhetoric of Images: Design/Writing Within a Corporate Web Site 以耐克公司1997、的网页设计为案例,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了耐克公司设计者是如何通过符号的策略性设计来树立其公司形象的。

Tsai-Shin Fong 的The Impact of Web Site Design on Conumer Loyalty in Business-to-Consumer (B2C)Internet Commerce: a Rhetorical Approach以Winn和Beck的高效的网络设计分析方法探讨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诉求方式在设计购物网站中的重要作用。

Jon Storslee的The Effect Multimedia Webpage Design Has on Content Transfer over a Very Fast Network 一文采用定性、定量方法研究并得出结论:具有文本、图形、动画以及声音内容的网页是最有效的网页。

Gail A. Hinesley的The Impact of Graphical Conventions and Layout Location on Search for Webpage Widgets一文探讨了被公认的网站设计的特点等。

综上所述, 目前针对网站的研究还是十分有限且仅仅局限于中西方企业网站的特点、语言差异及简单的文化分析等,而从修辞角度来对比研究中西方企业网站,特别是主页设计的研究较少,这就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Carlos Salinas. 2000. Toward a Critical Rhetoric of Images: Design/Writing Within a Corporate Web Site

[2] Tsai-Shin Fong. The Impact of Web Site Design on Conumer Loyalty in Business-to-Consumer (B2C)Internet Commerce: a Rhetorical Approach

[3] 刘璐:《访客至上的企业网站设计》,同济大学,

[4] 孙薇薇:《从文化角度探讨中美两国网站差异》,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篇2: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日语教学研究

在评价学生的日语学习目标时,主要注重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词汇和语法是否正确使用以及口头表达是否流利.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虽然有时并没有出现语法等方面的失误,但跨文化交际却不能顺利完成.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日语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而将有关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其语言文化特征以及非语言表达行为三方面的知识融入日语教学中,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 者:赵秀侠 Zhao Xiuxia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10(1) 分类号:H36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日语教学   语言文化特征  

篇3:会计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会计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是从会计角度出发来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评价、管理及提升问题。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量化、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核算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拥有并保持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体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都能使企业在市场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获得超额利润。而核心竞争力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不是具体的技术、技能或知识,而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能力不断优化整合所形成的一种集合体,它是一种“根本”的能力。可以说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而核心竞争力又不单单是无形资产的简单累加,它必须体现出企业持续盈利和竞争优势,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是一种将会计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并运用会计学独特方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并对其评价和控制的一种会计。核心竞争力会计提出后,传统的历史成本等会计计量模式无法对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公允的计量,因而就无法符合企业决策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一个更加公平和合理的计量模型来衡量和核算会计问题,并建立一个更全面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制度。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

由于核心竞争力和无形资产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可以参照无形资产的确认解决。我们知道,确认一项要素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标准:符合某项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关键是可靠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因为其积累性、动态性等固有特征,使得其可靠性略差。但是因无形资产的计量亦存在着相似的可靠性问题,核算中尚且承认了无形资产的合理性,因此管理决策中完全可以对核心竞争力予以确认。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账户设置

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且特殊的资产,对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挑战,首先反映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必须建立适应企业核心竞争力核算需要的新的账户体系。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参照无形资产的会计账户进行设置。

1、“核心竞争力资产”账户

该账户属于长期资产类账户, 用于核算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增减变动额。获得核心竞争力资产和核心竞争力资产评估增值时记借方,核心竞争力资产减少或价值评估减值时记贷方。余额在借方,即期末核心竞争力资产的结余数,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价值。

2、“核心竞争力变动”账户

该会计科目主要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正常情况下的变化情况,包括增值和贬损两个二级科目。发生的价值增值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发生的价值贬损计入该科目的贷方,作为一项资产辅助核算账户,与核心竞争力资产余额一起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

3、“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账户

与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相同,此会计科目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发生的大幅度降低情况,计入该科目的贷方,是“核心竞争力资产”的备抵账户。一旦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价值恢复时,不调整利润表,调整所有者权益。

4、“核心竞争力资本”账户

资产和资本是对同一事物两种不同的描述,资产表现使用价值,资本表现价值。如果竞争力资产能够在会计的资产负债表中完全反映,那么竞争力资本应当包括在所有者权益中,与之相对应的资产就是核心竞争力资产。该账户借方登记核心竞争力资本的减少数,贷方登记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本的增加数。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设计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纳入会计报表体系已成为趋势,因此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增加专门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报表,另一方面应当适当的调整现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便直观的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本文结合智力资本会计报表,在对其设计报表结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简化和改进后,重新归纳出五大会计报表,并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1.企业核心竞争力存量报表

此报表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价值状况,以此来揭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着重规划了企业未来培养和提升的能力。根据上述各要素和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加权平均计算而得,企业价值的衡量可以用总价值乘以权重计算。关于此表中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企业可以根据对自身实际所拥有的情况,灵活地在该表内容一栏增减填列。

2.企业核心竞争力变量报表

该表反映企业在对核心竞争力进行管理及提升的过程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和构成要素各自增减发生变化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便于企业更好地维护核心竞争力。该报表中数据的计算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存量报表一致。

针对企业各自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各自权重及变化情况要及时进行判断分析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持竞争力优势。

3.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源报表

该报表反映能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持有的资源。作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资源:物质性资源可用金额表示,数据来源于传统报表,非物质性资源是采用文字描述。人力资源包括员工的专业技能、创造性、学习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对任务的解决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技巧及执行力等;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认定为知识产权资源,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都可以划入其中,根据现行的环境,企业的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个性化的指标也都可以作为衡量知识产权资源中;而基础结构资源则是由企业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企业专有内容以及企业关于信息沟通内部控制、各项管理程序等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包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负债表

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无形性不是实物状态,但其仍然是企业拥有的一项隐形资产,按照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应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内容也应该有所增加。

在资产负债表左边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价值,这个项目的计算金额一般来源于核心竞争力资产、核心竞争力变动、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这三个科目。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的来源在所有者权益的竞争力资本项目得到充分反映,其中核心竞争力项目金额=核心竞争力资产±核心竞争力变动-核心竞争力减值准备。

5.包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润表

我们通常谈到的企业利润一般是指其公国自身优势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也是如此,因此核心竞争力收益可以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其结果是企业获得的收益与行业平均收益的差额,从而建议利润表反映核心竞争力收益项目。

篇4: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的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需要正确评估现状,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充分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战略,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

低碳经济的早期思想起源于,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发表的“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力争构建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此,低碳经济的思想就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我国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也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创新新能源结构,追求低碳经济的绿色的GDP,主要表现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观。中国曾在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到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下降40%-4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相应节能减排的相应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发展的优势。

一、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它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经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等,企业要想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就要采用低碳财务管理。低碳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煤炭等传统高碳能源的耗用,促进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具有低碳财务发展目标;低碳财务管理理念;考虑低污染、低排放的资金筹集及资金分配措施。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企业要重视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律政策,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可持续的财务管理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财务管理的模式。

(一)追求的目标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侧重于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只重视经济的再生产,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也是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的。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将自身看作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难以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只反映了企业资金价值的增值,强调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也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强调的生态环境并重的目标。低碳经济倡导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强调社会责任。企业将自己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时,企业的环境价值将提高,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增大;当企业的财务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时,企业的环境价值将降低,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减少。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在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时候未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和分配方面均考虑了生态和社会效益,采取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传统的财务管理在选择资金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的时候只关注资金的来源,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因素,筹资过程中对有关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统筹安排,将企业未来实行低碳发展所需的资金纳入筹集资金的预算中;其次,在投资决策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只关注所投资的项目的成本、利益,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会考虑低碳收益和环境成本;再次,从营运角度来看,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关注如经济订货量、最佳订货周期、存货周转率等内部环境指标,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要求企业在保持资金的高效利用的同时要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制度;最后,从企业利润分配来说,传统的利润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利润,低碳经济下的利润分配过程则还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将企业的利润分配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制定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转变财务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使其在管理及决策时重视社会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保证低碳财务管理战略的有效制定和实施,企业还需构建绿色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使管理人员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企业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绿色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具体如下:

(一)在筹资方面,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在筹集资本方式需要积极转化思路,充分预测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考虑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制定绿色筹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广泛的收集各项资本以迅速的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中,应该重视节约减排,充分把握相关的低碳发展的优惠福利和支持政策筹集所需的资金,加强企业低碳化技术改造,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在投资方面,在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企业只将项目的内部财务效益作为计算指标,并没有考虑项目的外部成本。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即在考虑企业本身财务效益的前提下,还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因考虑环境因素而增加的技术成本、人力成本、设施运营费用,要考虑潜在隐藏成本(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险等)、或有成本(如罚款、法律费用等)以及形象和关系成本(如公司形象、与监管的关系等)。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兼顾社会效益的投资策略。企业的投资方向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企业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对内投资时应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对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外投资时,投资活动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顾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低碳经济的政策,密切关注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既要考虑目前经济效益,更要兼顾长期利益。

2、构建低碳投资方案评价体系。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在构建投资方案评价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在具体的投资项目选择时,要综合考虑项目本身给企业、社会所带来的低碳贡献,考虑项目是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在资金营运方面,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也表现在对资金的营运管理活动中。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可以添加碳资产周转率作为资金营运评价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碳资产周转速度,是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碳资产总额的比率。碳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碳资产周转次数越多,企业对碳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当然,该指标属于相对数,应与业低碳投入的绝对数结合使用,这是由于我国还处于低碳经济初期,企业对低碳投入相对较小,因此该指标大有可能是碳资产的绝对值小导致的。企业要想保证资金营运过程中的平衡,就要在资金安排时,注意合理调配资金,要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罚款,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因破坏环境而失去部分市场份额,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在利润分配方面,目前关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消费者分配等。在低碳经济时代,在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分配不能只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全面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扩大对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具体措施如下:

1.按比例提取绿色股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思路,这为正确处理低碳经济和分配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利润分配,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权人等,还要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在利润分配时,可以考虑提取一定比例的股利用于绿色公益金,即绿色股利。绿色股利可以由于普通股利之前发放,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环保意识,鼓励投资者重视低碳投资。

2.设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利润分配时将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建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有利于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适当的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减少融资问题,保证低碳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五)其他方面,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不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融资渠道、投资决策、资金运营、利润分配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企业的财务核算及报表列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更要构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保障机制,保证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顺利进行。主要措施表现在:首先,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并不包括生态环境成本,比如一次性筷子制造厂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成本包括包括锯割、运输和加工木材等成本,但并不包括因伐木而引起的环保成本;不锈钢厂的财务报表上的成本不会包括后期治理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成本。被砍伐的树木和破坏的水、空气环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这些环境成本需要由企业承担,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核算就是揭示了企业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成本,并将外部环境成本转化为可计算的成本,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同时在附注中应增加披露有关企业生态责任信息,以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其次,培植低碳的财务管理文化。构建以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绿色企业文化,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保障,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的宣传,使之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低碳意识。总之,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努力达到的目标,它是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一定要尽快适应环境,充分考虑各项环境因素,构建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并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从而带动企业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浩.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一基于财务环境起点论的分析[J].财会研究,(15):47-48.

[2]鞠成晓,肖文锋.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1):66-67.

[3]王莉静.浅议低碳经济理念下的财务战略[J].财会研究,(5):131-133.

[4]许英.低碳经济下绿色财务管理初探[J].经济师,2010(8).

篇5:企业跨文化冲突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企业跨文化冲突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企业间的交流日益增多,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资本转移的主体,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世界经济联系日渐紧密的同时,由于各自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冲突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阻碍企业跨国联系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跨文化冲突入手,分析企业出现跨文化冲突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策略,旨在帮助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成功进行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企业跨文化冲突 解决策略 文化适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不同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然而,众多跨国公司跨国经营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的解决是成功进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冲突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性的灾难。因此,了解跨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并掌握其解决策略是跨文化经营成功的关键。 一、跨文化冲突的概念及产生根源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冲突即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在企业内部由于员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 产生跨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样而且综合的,语言障碍、交流方式、管理方式、民族心理、法律法规的不同都会导致跨文化冲突。然而,在众多因素中,价值观差异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价值观是文化的最根本、深层次的因素,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价值观差异领域最著名的理论是由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霍夫斯泰德通过对跨国公司IBM中不同国籍不同工作地点的员工进行研究,得出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因素规避和男性化与女性化社会。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果更注重个人权力和利益,即为个人主义;如果集体利益和权利大于个人利益,则为集体主义。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倾向比较明显,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更倾向于集体主义。在公司中,美国公司及员工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及个人意见的表达,而中国、日本公司是以整个公司的利益和发展为首要因素的。权利距离是指国家机构和组织内部权力分配是否平等及地位较低的社会成员对权利不平等分配这一事实的认可程度。大部分西方国家是低权力距离国家,即地位分配不平等程度较低,社会成员对不平等分配认可程度较小;反之,大部分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等是高权力距离国家,组织内部权力分配不平等程度较高,且社会成员对权力的不平等分配较为认可和默认。亚洲公司中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要绝对敬畏和服从;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公司中,员工的职位也有上下级之分,但是下级并不会对上级绝对服从,他们认为在公司中职位低只能说明自己在这个领域有欠缺但在其他领域会比职位高的人强,上级也会充分重视下级的意见和想法,上下级之间关系较为轻松。不确定性因素规避是指社会成员对生活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忍受程度。不确定性因素规避较高的国家不喜欢冒险,而是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来回避不确定性因素;而不确定性因素规避较低的国家成员喜欢冒险,对社会中的反常行为容忍程度较高。男性化社会是指社会生活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男性是工作场景的主角,人们做事果断、坚决;而女性化社会中男女分工较为平等,女性也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社会制度较为宽松、仁慈。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价值维度上的差异导致各自文化的不同,在一起工作、交流的过程中引起跨文化冲突。 二、跨文化冲突的解决策略 跨文化冲突给跨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两个极端:一是促进文化融合,形成统一文化;二是跨文化冲突处理不当而使冲突加剧,最终导致跨国经营的失败。为了使跨文化冲突成为促进企业文化融合的积极因素,跨国经营的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观念 企业应首先树立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承认文化差异和多样性,来自不同背景的员工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要充分尊重不同员工的文化价值观,不能因为文化差异而否认员工的工作能力,要有全球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同的文化会开拓企业的发展道路,发展思维,为企业带来活力。 2.建立统一的文化价值观 企业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必定还要寻求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模式,所以要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到员工都能接受的公司独特的文化。 3.对企业员工进行跨文化交际培训 跨文化培训对跨国公司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使员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这个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的集体,另一方面可以使员工之间加强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规避跨文化冲突,加强文化适应,使企业和谐发展。另外,跨文化培训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更重要,这对于制定正确的、符合多文化背景的公司政策及人员管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彦亮.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科学社会主义,. [2]毛炎.基于文化冲突的企业跨文化管理策略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问社会科学版),2006.

篇6:变异视角下的语法研究

变异视角下的语法研究

变异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语言学变异观认为,语法项目也会受社会因素影响而变异.比较语音变异而言,语法变异研究相对薄弱.从不同的“语法变异观”出发,对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的“语法变异”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对比,并对当今中国社会语言学的`语法变异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 者:曾炜 ZENG Wei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刊 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43(1) 分类号:H04 关键词:变异   变化   语法变异   变异观  

【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相关文章:

1.趋同形势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2.生存教育视角下小学游泳教育研究论文

3.认知语境视角下的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4.信息技术视角下生物教学效益的研究论文

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师幼互动研究论文

6.区域金融学视角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研究论文

7.风险治理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8.教师教学反思研究视角

9.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论文

10.企业网站制作合同

下载word文档
《跨文化视角下的企业网站研究简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