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永羚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3课 收复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1876年,左宗棠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痛歼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中国收复伊犁。
4.1884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如何评价左宗棠:左宗棠深谋远虑,力主“塞防”之重要,并且肩负重任督办新疆军务,最终以正确的策略指挥清军收复了新疆,达到了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西北边防的目的,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2.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4.《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5.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以后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组织了反日力量?
①刘永福组织黑旗军重创日军;②徐骧组织义军抗日。(徐骧临终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性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义和团最终取得廊坊大捷。
2.19,清政府被迫同十一国(八国以外再加上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4.《辛丑条约》的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篇2: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3.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军队吸食鸦片使得自身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4.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瑷珲条约》(1858年)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1860年)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1860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9世纪80年代)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米
4.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击毙华尔。
第3课 收复新疆
1.19世纪60至70年代,控制印度的英国和与新疆接壤的俄国,都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
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1876年,左宗棠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痛歼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中国收复伊犁。
4.1884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如何评价左宗棠:左宗棠深谋远虑,力主“塞防”之重要,并且肩负重任督办新疆军务,最终以正确的策略指挥清军收复了新疆,达到了维护祖国统一、巩固西北边防的目的,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2.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4.《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5.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以后有哪些著名的人物组织了反日力量?
①刘永福组织黑旗军重创日军;②徐骧组织义军抗日。(徐骧临终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性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义和团最终取得廊坊大捷。
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十一国(八国以外再加上荷兰、比利时和西班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4.《辛丑条约》的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篇3:9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9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欣赏
9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提纲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P2)
1、背景:?
①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
科学的发展
②14-17世纪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发掘和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
③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的推动。
2、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6、代表人物:
①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同时但丁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②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____《圣经》中的故事,被称为欧洲艺术的拱顶之作。
《蒙娜丽莎》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体现了人性美。
③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7、意义:
①打破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束缚,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8、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济基础)
9上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提纲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14)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开始的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结束的标志)7、影响:
国内影响: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8、《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③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④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理论和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认识
篇4: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 完成第5页“练一练”:把下列完全形成的人进行分类(标上相应的字母):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中国山顶洞人(D) 德国尼安德特人(C) 印尼爪哇人 (B)
中国丁村人 (C) 法国克罗马农人(D) 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B)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A)
2 准确地说,上题7个选项应当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B)
A.正在形成的人 B.完全形成的人 C.猿人 D.智人
3 “没有劳动,就不会发生从猿到人的进化,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促进头脑发育的前提。而头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所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并且不断地发展完善起来。)
4 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 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篇5: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四大文明的比较:
文明古国
发源地
国家出现时间
统一时间
典型特征
古代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
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
古巴比伦
西亚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后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
(P11表格)
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古埃及:
(1)、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2)、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
(1)、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3)、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
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问题探究: 古代亚非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篇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 人,距今约 (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 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 (类人猿) 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远古的传说知识提纲
一、知识梳理
1.炎黄联盟
(1)远古传说: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2)部落: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3)战争: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这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相传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考古发现: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距今8000至50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3.尧舜禹的禅让
禅让制: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禹治水期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二、重难讲解
尧舜禹的禅让:“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二是这些被推举出来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禅让制是我国原始民主的具体表现之一,尽管禅让制源于我国远古的传说,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禅让的方式是和平、民主地推选,不是个人权力的转移,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在远古时期,禅让制有利于部落联盟的团结,协调社会生产。
篇7: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影响:
(1)国内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7、《权利法案》:1689 年,目的——限制国王权力;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
⑥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4、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①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②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1、日本的发展简史:
①、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今天的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②、646年,大化改新,之后正式更名为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③、10世纪中期出现武士阶层,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将军掌握了国家大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武士道精神: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
2、大化改新:
①、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
②、原因:大和国的国内种种矛盾非常尖锐,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因此,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孝德天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大和国的实际决定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③、内容:
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问题探究: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背景:①、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②、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③、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统一国家。
2、过程(穆罕默德的活动):6,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 622年,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注意:中世纪时,欧洲社会长期**,很多欧洲国家国王都先后接受____,教会不仅从国王那里得到大量的地产,还通过种种方式巧取豪夺,这样基督____力不断膨胀。教士们宣传神学,反对神学的都会遭到教会的迫害。因此,基督____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公元10世纪)
1、地理位置: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著名的城市代表: 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实现城市自治的主要方式: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法国的琅城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4、城市兴起的意义: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
1、繁荣: 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的原因: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②、外族入侵;
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注意: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篇8: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历史七上第一单元记忆歌诀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二) 黄河流域有“半坡”,地穴房子同居住,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篇9:历史七上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篇10:初三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
2、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4、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
(1)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2)达•芬奇(意大利)——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达•芬奇是)
(3)莎士比亚(英国)——《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称为“四大悲剧”。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1、时间:15—17世纪
2、过程:
航海家资助国家主要成就
哥伦布西班牙发现美洲新大陆。
迪亚士葡萄牙发现非洲好望角
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3、影响:
(1)积极: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2)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时间:1640—1688年(近半个世纪)
2、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领导人: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5、结果: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影响:
(1)国内影响: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国际影响: 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7、《权利法案》:1689 年,目的——限制国王权力;制定机构——英国国会;内容: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1、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775年——1783年
3、战争的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了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7月4日为美国独立日)。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胜利:1781年约克镇投降。
⑥结束: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4、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历史意义:
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际: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6、华盛顿的主要活动:①第二届大陆会议组织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②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连任两届。
7、对华盛顿的评价: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美国的民族英雄。
8、《独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2、结束: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大革命结束。
3、性质: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4、影响: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5、《人权宣言》:1789 年,制定机构——制宪议会;主要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17“雾月政变”。
2、拿破仑的文韬:三部法典——《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刑法典》、《商法典》。
3、《民法典》的内容: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
4、意 义:《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5、拿破仑退出政治舞台:18滑铁卢战役。
6、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积极影响: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带到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
消极影响: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们的利益,给当地民族带来了灾难。
7、拿破仑驰骋欧洲战场和政坛的那段时间被称为“拿破仑时代”。
初三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人类形成的过程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坦桑尼亚“能人”
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尼爪哇人
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
黄种人
晚期智人 白种人
黑种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四大文明的比较:
文明古国发源地国家出现时间统一时间典型特征
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金字塔
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后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
(P11表格)
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古埃及:
(1)、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2)、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
(1)、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3)、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
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问题探究: 古代亚非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1、古代欧洲文明发源于古代希腊文明,而古希腊早期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发源于克里特岛,后来又转到迈锡尼。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开始产生城邦,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2、雅典城邦的特点:
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是古代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崇尚文化。
3、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2)措施:A、扩大公民的权利。 B、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影响: 经过改革,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两方面回答)
A、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范,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步性)
B、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受民主。)(本质)
4、雅典和斯巴达的比较:
雅 典斯 巴 达
地理
位置近海内陆
经济以工商业为主以农业为主
政治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文化学术发达。由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尚武,
注重军事训练。
相同点:都是属于古希腊城邦国家,都属于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不可能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他们的发展都是奴隶辛勤劳动的结果。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名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试一试你能理顺罗马发展的历程吗?简述罗马共和国是怎样成为地中海霸主的?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台伯河畔)─→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征服意大利半岛(前3世纪)─→布匿战争(前3世纪至前2世纪、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斯巴达克起义(前73年)─→凯撒独裁(前49年)─→罗马帝国(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2、称霸的过程: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经过长期征伐,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八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相关文章:
1.思维导图:教科书
2.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6.思维导图培训心得
7.思维导图教学设计
9.如何复习思维导图
10.初中数学知识思维导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