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

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

2024-01-13 08:36: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ushengfeng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

篇1: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

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

动画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世界各国的动画在谱写着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1美国

19,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1928年动画家华特・迪斯尼凭借第一部有声动画短片《威利号汽船》中的“米老鼠”征服了世界,自此美国逐渐奠定了世界动画大国的地位。美国早期动画幽默、滑稽、搞笑,在角色造型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动画角色以动物为多。包括米老鼠在内,迪斯尼早期动画角色多是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熊维尼和小鹿班比。迪斯尼动画影响了整个美国,从“菲利克斯猫”、“高飞狗”,直到20世纪40、50年代的“兔八哥”、“戴飞鸭”都是证明。塑造动物角色是美国早期动画最鲜明的特点,角色造型上呈现鲜明的可爱风格,曲线被大量运用,造型线条圆润飘逸,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滑稽感,给人们愉悦的感觉。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后期是美国动画发展第一次繁荣时期。人物取代动物成为动画主角。这一时期的迪斯尼俨然是一个“美女制造工厂”,灰姑娘“仙德瑞拉”、睡美人“奥罗拉”等美女角色纷纷登场。动画人物角色的造型则体现卡通写实特征,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美国动画又引领了世界动画新的发展方向――电脑动画。动画角色为了适应三维制作的特点,开始出现关节动物或者机器人造型,比如《虫虫特工队》中的蚂蚁和《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角色造型呈现出怪诞化意味,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动物和机器人的造型上,甚至人物造型上也有体现。如“花木兰”,厚嘴唇、小眼睛,虽不丑陋但略显怪异。另外,迪斯尼已经不再塑造像“白雪公主”这样的白皮肤、大眼睛的传统美女,而是更乐于紧跟当下社会的时尚潮流。例如将玛丽莲・梦露的金色长发克隆在“睡美人”和“爱丽斯”身上,还把安徒生童话中小美人鱼的头发染成了茶色。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的恐龙葛蒂到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动画明星。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2日本

1962年手V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标志着日本动画新纪元的开始。在日本动画早期的“手V时代”,动画角色的造型具有明显的机器人的特点。如“铁臂阿童木”,虽然在脸部造型上还有迪斯尼早期“圆形理论”的影子,但是它的铁臂造型以及服饰都大量借鉴了“超人”元素。在当时,迪斯尼动画正以动物主题影响着世界,但手V治虫却选择了机器人,表现机器人的威力,表现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并成功的使之成为日本动画几十年嚼之不厌的话题。70年代的动画角色“机器猫”,充分揉合了科幻元素,是动物和机器人的变形、合体。这只来自22世纪的猫,掀起了一股无法抵挡的旋风,成了千万儿童心目中永恒的经典。

继手V治虫之后,日本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他的作品关注自然,着眼于平凡的人类和周围的世界。“宫崎骏时代”的日本动画,追求一种唯美主义,不仅背景细腻逼真,人物形象也标致靓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带有唯美的模式化的写实造型。如《千与千寻》中的“千寻”和“小白”、《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卡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卡尔”……这些人物角色基本都是写实造型,往往是以生活中的人物为模版,并关注服饰等细节造型的趣味性。

宫崎骏“描写简单的人和简单故事”的动画理念和创作风格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日本动画。多数作品着意于表现平凡之中包含的生活真谛,平凡之中也有其他力量所不能取代的尊严。如《灌蓝高手》中的“樱木花道”,独特的红头发,健壮高大的体格,火爆的性格,一个鲜活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狂热的爱好篮球的中学生形象。再如《樱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典型日本小女孩的齐耳短发、红色小裙子,十分娇小可爱。这些角色造型,都是对平凡人生细致而富有激情的描绘。

3中国

20世纪代,中国动画在万氏三兄弟的带领下开始自己的坎坷之路。万氏兄弟在当时就撰文提出中国动画的创作发展方向:“在中国电影界中,应该以中国的传统和故事为基础创作动画片,要符合我们的理智和幽默感,还要有教育意义。”他们提倡创作中国式幽默的动画片,寓教于乐,反对单纯意义上的娱乐片。50、60年代,老一辈艺术家通过不断实践,使中国动画在艺术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国际动画界享有“中国动画学派”的美誉。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动画从研究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开始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运用本土艺术和造型语言,塑造出无数栩栩如生的动画角色。60年代的动画片《牧笛》、《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角色造型大量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绘画形式,创造了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除此之外,《猪八戒吃西瓜》、《渔童》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阿凡提》、《神笔马良》中的角色造型则采用了木偶形式。中国动画角色的造型大量借鉴传统民间艺术的形式,“民族化”是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的最突出的特点。如“中国学派”的扛鼎之作《大闹天宫》中的角色“孙悟空”,长着一双锐利的金睛火眼,勾象形脸,尖嘴、翻鼻孔,一副活泼俏皮的猴子像。它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造型特点、民间美术传统的对比色,角色造型独特,色彩鲜亮、悦目,具有很强的装饰感。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动画逐渐与世界动画的发展拉开差距。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动画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动画受到强大的冲击。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基石动摇了,大量被动模仿国外动画的角色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出现很多审美折衷化的产物:“蓝猫”、《宝莲灯》、《魔比斯环》、《我为歌狂》等等。这些动画中的角色造型只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单纯模仿,中国的动画设计师如何将中国性格赋予一个美、日的形象?造型背后的文化、精神内容很难揉入形象中贴切的传达,角色难免单薄无灵气。当然,罗列的作品,也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这些动画都只能跟随在被模仿者的身后,面对被一轮轮新鲜首创的动画瓜分之后的观众市场。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动画片中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仅是艺术的化身,还可以带来各种商机。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上,不同国家文化、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角色造型必然呈现不同的风格,其间无可比性,因为每个成功的形象都是根植于历史文化的,象征和体现各国精神特色的。只有当这个动画形象最为道地和纯粹,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剖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

[2]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殷俊.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造型[J].装饰,2006(12).

[4] 徐志伟,刘素君.再从动画片《大闹天宫》造型艺术看现代中国动画创作[J].电影评介,2006(14).

篇2: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论文

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论文

【内容摘要】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对美的追求,源自人类创造活动潜意识的追求。美的产生要求对象必须具备至美元素,其中包括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等。对于动画角色造型来说,更加强调表现技巧美。文章从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表现技巧美三个方面,论述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并从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特征出发,探讨其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性。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本质;结构;技巧

美是人类参与的结果,动画造型中的美同样如此,它是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共同活动,以及直觉与思维相互补充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欣赏者对美的感受能力直接影响着美的展现。因此,在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美进行论述时,不能单纯从美出发,更要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美。

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形态本质美

观众在欣赏动画影片时,首先会感受动画角色的形象本身,再去感受动画形象所体现出的内容和思想。这是大多数非本专业欣赏者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审美取向,他们更加关注动画角色造型的形态本质美。笔者认为,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动画作品都是以形态本质美为主的。形态的本质是反映人类本质力量的情态,也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高度综合,它既包括主旨思想与形态的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又包括作品呈现出的情趣与意境。例如,动画影片《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作为一个反面角色,其造型设计仍展现出了独特的形态本质美。汤婆婆造型夸张,但整体保持了基本的形似,欣赏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这是一位年老的女人。她的穿着符合年龄特征,佩戴的首饰让造型更显生动,夸张的身体比例突出了人物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她对待自己的孩子温柔慈祥,娇小的身体让人觉得这是一位可爱、善良的母亲(图1)。另一方面,她对待澡堂里的工人却十分残暴,夸张的头身比例更加细致地展现出角色的五官。此时的汤婆婆涂着蓝色的眼影、硕大的鹰钩鼻子、干裂的嘴唇以及眉间凸起的红痣,和主人公千寻站在一起时,她鼻子的大小和千寻头部的大小相似,散发着令人恐惧的气息(图2)。形态本质美由形态激发出来,并利用形态来传递和表达情感。形态本质美让欣赏者可以通过想象进入某种境界,如人的精神、意识、情感等。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神似。如动画影片《千与千寻》中,无脸男这一关键角色正是以神似打动欣赏者(图3)。情感可以转化为对应的物体,寄寓于形态之中,这是艺术感染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单调乏味的造型设计很难打动人心,也无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艺术创作要遵循情感活动的辩证规律,表现情感的对立统一,以及情感活动的变化,这样才能达到撼动欣赏者心灵的目的。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形式结构美

动画角色造型需要进行变化,并设计成容易被观众感知的状态。例如,动画影片《恶童》中的人物造型,其整体风格虽然相同,但每个人物造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容易被感知。动画角色造型中的美处于变化和统一的矛盾之中,两个以上独立部分构成整体时,通常处于对比关系的情况较多。造型的对比概念是相对的,造成对比的目的在于打破已存在的或将出现的单调,使创作设计更具美的形态。其中,形态各部分的对比变化需要有机统一的协调才能够实现。造型设计中的节奏有渐变、交替、重复等。节奏所呈现出的趋势和情调主要依靠推动、节制和强化来体现。比例尺度能够使设计者在进行角色造型设计时,寻求协调统一,正如笔者在形态本质美中提到的汤婆婆的比例关系。而在形式结构美中,强调的是形体及局部大小与角色本身用途相适应的程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例如,在《动漫画人物设计》一书中,关于角色造型设计的造型基础时提到,先剖析人体的`比例、体型及人体的各部位,可利用建立角色造型设计的素材库或是动物的素材库的方法,达到在角色造型设计上的形式结构美。左右对称存在于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之中,是形态构成美的基本法则。对称会让造型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视觉上的均衡是一种意识上的感觉。对于造型艺术来说,视觉的均衡可以保持秩序。但是,均衡较之对称更具有寻求变化秩序的特性,可以在视觉世界中创造出更多复杂的均衡状态。

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表现技巧美

动画角色造型的形态可以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及审美情趣,包含了设计者精湛的技艺和巧妙的构思。例如,动画影片《幽灵公主》中的幽灵公主——珊(图4)。为突出人物性格和成长经历,设计者让角色佩戴面具、身披狼皮。其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和表现,让人物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美,不仅体现出形式美、结构美,更具有表现技巧美。表现技巧美是科学和经验的共同结果,想要达到造型的精确和完美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提高设计者自身的审美水平,即具备科学认识、理解事物本质的世界观。其次,必须提高设计者自身的表现技能,通过积累设计创作活动的经验不断完善技巧。美的形象造型设计,应从设计角度和表现角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分不开的。设计源自于生活,要求设计者对事物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及反应。这是对于内在的技能而言,这些内在技能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观察出来。所谓巧妙是指设计者运用的方法或技能灵巧、高明,超乎寻常。对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来说,设计者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发掘设计对象的本质形态,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表现技能,巧妙地刻画出角色的本质。应注意的是,不能过于刻意地追求技法,否则会有拼凑之感、斧凿之痕。对角色造型设计而言,如何达到自然天成是对设计者的挑战。设计师要在透彻研究所表现对象的本质规律后,再进行设计创作,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还要具备整体空间意识,把静与动辩证地结合起来,消除观察认识的片面性,从而冲破表象,还物以真实本性。设计师要把不同时空甚至不同思想意义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要以大观小,把事物放在整体环境中表现,从而正确地把握对象。这样作为表现素材,所得到的不局限在形上;作为创作构思,自然就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古人对空间事物的理解,无论是就形论形,还是就形论神,总是以感受为主。对事物内部的审美经验能够利用形态的意义而扩大形态的美感,具体表现为借物抒情,以感情为基础、以抒情为主旨,在感情中抒情、在抒情中托物,从而使人与物相融合、情与景相融合,追求境生象外之意境,寓意双关。同时,利用谐音与联想激发和启迪欣赏者的想象思维,使人们根据表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唤起艺术的情感。以上均是造型艺术美感体现的基本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造型设计的素材十分广泛,它不限于具象的形、色等,还包括局部形、纯粹形、运动过程和抽象意义等。对素材的取舍、整理的基本思路是理解,同时要从审美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达到角色造型美的释放。

结语

本文从对美的认知出发,论述了美的产生必须具备至美元素。在至美元素这一概念中,主要包含形态本质美、形式结构美和表现技巧美。为了让动画角色造型展现出美感,设计者必须清楚认知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突破界限,从而创作出兼具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优秀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叶正华,叶凤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史立新.动画角色造型[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3]于朕.动漫画人物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篇3:传统美术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传统美术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我国动画作品造型设计,都是从传统美术设计中入手。动画造型设计者设计时依据传统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传统美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动画造型设计,同时给动画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赋予动画造型设计更多的艺术感染力,提高动画造型设计的关注度,从而促进我国动画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本文将论述传统美术设计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美术设计;动画造型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到我国的动画片市场已经被外国的动画片抢占得所剩无几,我国的动画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挑战阶段,随着国外动画人物造型不断推入,我国动画造型应及时更新,更好地发展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动画。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动画,比如说西游记、哪吒闹海、葫芦兄弟等,它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孙悟空和哪吒等人物的设计,都是在我国传统美术设计的基础上,赋予了鲜活的人物特征与风格。但是,我国现今的动画产业虽然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在市场运行上有所发展,但是动画片中的角色创造却远不如以前,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平淡无奇,人物特点不够鲜明,没有好好地利用传统美术设计,从而制约了我国动画设计的发展。

一、传统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现状

在我国的动画设计中,有过令人骄傲的成绩,比如说《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和《三个和尚》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却几乎没有出过动画精品,反而让美国和日本动画抢占了我国的市场,让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我国动画制作与出品的因素,除了剧本是否吸引人、制作经费的多少和制造技术的好坏等等,还有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动画中的造型设计是否能够吸引观众,打造动漫周边产品,传承民族文化。美国的动画给人留下了滑稽幽默的印象,日本的动画给人留下画面唯美的印象,均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造型设计。国外的动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对本国传统美术技术的应用。比如说,在日本动画片《千与千寻》里,创造者参考了大量的美术技术,将人物形象和本民族服饰相结合,其中的衣着色彩也是美轮美奂,鲜艳亮丽。在外形构造和内部结构中,都利用了美术设计技术,营造出了独有风情的神秘世界,给故事情节做好了艺术铺垫,为动画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些设计都独具一格,不仅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还给了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动画中的造型设计,是动画的灵魂,是评价一部动画的基本标准。动画中造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部动画的成功与否,好的`动画造型设计,能够赋予动画中人物更好的性格特征与人格魅力,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动画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动画片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但是缺少优秀的造型设计,终究是不完美的。当动画造型设计碰上了传统美术的构思,就会涌现出一部部具有民族气质的动漫作品。对于外国的优秀动画片,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还要去借鉴、吸收其中优秀的东西。我们既然具有丰厚的传统美术设计,就应该静下心来进行创造,创造出有精神营养的动画来,这样我国动画产业才能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传统美术设计对动画造型设计应用

传统美术设计有着古老而文明的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传统美术设计不断地更新与进步,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崇拜基础上的。我国美术设计的发展,与国外的美术理念大致相同,最初的主题与理念,都是反映出了人们对生命繁衍与延续的尊重,对生活的态度、理想、抱负、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等。其中渗透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人们的情感行为等等。这是老百姓在活动中创造和享用的精神物质产品。中国传统美术设计,主要发源于中国农民所特有的审美意识,这种以劳动为美德的传统意识,给传统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美术设计成为了表现人们精神、情感和审美的精神载体。虽然只有纸、石头、木头和土等简单的材料,经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能够化为奇妙的构思,生动传神地表现在这些简单的材料中。传统动画在造型设计上,成功地与传统美术相结合,因此发展了中国动画学派,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比如说,《金色的海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制作的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其中运用了我国传统美术造型的特点,给动画人物赋予了独特的造型,其风格既婉丽,又独特,获得过国际的大奖,直至今天,还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里面的将军形象,就是应用了我国传统美术技术中的门神形象,将一个骄傲自满的将军,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动画造型设计堪称完美,使得卡通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同样效果的还有《人参娃娃》和《哪吒闹海》等,这些动画片中人物造型的设计,都是借鉴了我国传统美术,传承了我国美术的装饰风格,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表现出我国动画造型设计上独有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人物造型设计上,利用了古老水墨画的技术与风格,这就实现了人物没有边缘线,突破了动画中人物制作的方法。因而,我国传统美术设计,对动画造型制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传统美术与动画造型设计的未来发展

动画作为传达人们情感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大的幻想性与包容性,因而,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也不能仅仅依靠原有传统美术的方法,还应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促进动画造型设计的发展与进步。如何能把传统的美术设计用情感的模式恰当地运用到动画作品上,这才是动画作品要追求的目标。在发展动画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传统美术设计技术中的优点与养分,但是,借鉴不是照搬照抄,不能够直接把传统美术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直接挪到动画造型设计中去,这样不仅不能够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还会给我国动画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最终会导致美术与动画之间没有契合点,那么就无法将传统美术中的文化基因,更好地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最终会让动画造型设计与动画产业的发展走入抄袭的极端,从而越陷越深,最终无法自拔。因而,我们在进行动画造型设计的时候,在借鉴传统美术精华的同时加入新的理论思想,不照搬照抄、不假思索地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动画造型设计作为具有很强虚拟性的作品,无论在艺术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其造型设计都是整个动画发展的灵魂,是整个动画创造的骨干,没有良好的造型设计,就无法推动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传统的美术设计中,有很多表现力很强的作品,我们在进行动画片造型设计的时候,能够将传统美术设计中的优点加以磨合,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这种艺术的借鉴形式,能够使动画片形成不同的风格。比如说,我国动画片中《金色的海螺》,不仅仅利用了传统美术中的设计,还利用了皮影与剪纸的形式美感,获得了很大成就。可见,中国的动画造型创设,应该从中国传统美术设计中找灵感,通过对传统美术设计造型与动画中角色造型的思维与表达进行对比与思考,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赋予角色创新的造型,表达出民族的理念,同时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让动画行业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动画造型设计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去关注民间的美术艺术,思考如何将这种民间艺术更好地应用在动画产业当中,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赋予动画造型设计以民族气质和时代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动画造型设计,应该在掌握传统美术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考、创新与改革,将传统美术设计中的灵魂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拓宽动画造型产业发展路径,提高动画产业的艺术感染力和公众对动画片的关注度与支持度,传递民族文化,创造出更多传统色彩的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玉芸.数字声音技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J].新闻战线,2016,(14):139-140.

[2]王玮.对动画创作生命力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08):236-237.

【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相关文章:

1.特征造型技术在CAD中的应用讨论

2.苗族图式中造型的审美特征论文

3.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论文

4.展示立面空间设计造型探析论文

5.动画艺术中美术设计的表现论文

6.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7.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的论文

8.流浪未成年人的发展特征与正念技术运用论文

9.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论文

10.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探析论文

下载word文档
《中、美、日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技术特征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