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汤圆情随笔散文

汤圆情随笔散文

2025-01-07 09:27: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angman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汤圆情随笔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汤圆情随笔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汤圆情随笔散文

篇1:汤圆情随笔散文

汤圆情随笔散文

食物,在满足口腹之欲外,最让人喜爱的便是那一份情。每一片土地,都热衷于通过食物表现自己独到的风味。

汤圆作为元宵节的传统食物,代表着浓浓的祝福和美好的寓意,所以很多人将元宵节又称为团圆节,团团圆圆,恩爱美满。无可厚非,人们对食物的执念总是那一份对故乡的热爱在作怪,就像艾青说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汤圆,以细腻白净的绵白糖、醇厚的黑芝麻和优质的猪板油为馅,皮薄而滑,白如羊脂,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在我的家乡,冬至也吃汤圆,春节期间也是早早做起了汤圆,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滚圆子,做好的汤圆可以当点心招待客人,也可以为元宵节做准备。

如今,我们吃的`更多的是超市里的速冻汤圆,虽然便捷,但少了手工汤圆特有的人情味,也少了那一份等待时的焦急心情,送到嘴里的汤团虽然热气腾腾,却也冰冰冷冷,那是机器的味道。速冻汤圆的馅心更是紧跟社会潮流,加入了时尚的水果,但我一次都没有尝过,或许是对老式汤圆的偏爱,对水果馅存有偏见,在我看来,水果性凉怎么能与温吞的糯米匹配?属性不同,强行组合不会产生陌生的美味,有的只是怪异。

再过不久,我就可以尝到心心念念的汤圆,见到心心念念的人了。时光飞逝,岁月漫长,只愿这暖心的汤圆可以一直陪伴。

篇2:吃汤圆-随笔散文

吃汤圆-随笔散文

吃汤圆

还在睡梦中,某人就嚷嚷着要吃汤圆。

没奈何,只得挪出暖暖的被窝,打着哈欠揉面、和馅儿。

都16了,才想着这档子事,我只能说,遇得倒。

我家的汤圆是我做的。

小时候,对汤圆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过年有一些怎样的讲究,反正,在我的记忆中,过年总是与吃吃喝喝分不开了。年30,不管穷人富人,要蒸一大饭榛子干饭,摆一大桌子大鱼大肉,说是要吃一年到头。也真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过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是顿顿冷菜冷饭,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然后,做父亲的就会生起一大堆旺旺的柴火,做母亲的就会把存在家里的瓜子啊花生啊之类的,热热地炒一大锅。然后一家人就围成一团转,磕着瓜子儿闲聊,一直聊到凌晨时分,爆竹声四起。然后,就是,初一早晨吃汤圆,初二早晨吃面条,然后就是十五,元宵节了,也吃汤圆。一家老老小小,就开始走门串户拜年了。而好客的人家待客,也总是离不了汤圆。

而我,对初一早晨的汤圆,特别神往。

一到过年,似乎整个乡村都笼罩在一层浓浓的神秘气息中。因此,过年的规矩也就特别多。单是初一吃汤圆,就有一种特别的规矩。

大我十几岁的堂嫂说,有一年,他们两口子一大早就生了旺旺的柴火,堂嫂麻利地给四岁的儿子穿好了衣服,然后就一个在在灶前烧火,一个就忙着和面拌馅搓汤圆。小儿子眼巴巴地趴在灶沿上,看着白白胖胖的汤圆在沸腾的开水锅里打着转儿咽着口水。忽然,小儿子激动地叫起来:妈妈,看,它浮起来了!它浮起来了!堂嫂吃了一惊,赶忙捂住他的嘴,哄着他到外面玩去了。她说,那一年,他们家的运气特别不好。

也是不知是哪一年了。总是才开始有记忆的年头吧。年三十夜,父亲掐醒连声哈欠的我,郑重其事地说:娃儿,明天早晨不要乱说话哟,妈妈把汤圆做好了,就你吃你就吃,不要乱说。我老老实实地把爸爸的话记了好几遍。初一那天起床了。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好不舒服。我记着爸爸的话,老老实实地坐在门前的石头上晒太阳,不说话。家里才买的`小猪,不知在哪里蹭了一身的猪粪,也摇头晃脑地过来晒太阳。我忽然喊道:妈妈,这猪身上好多屎呀!话一出口,忽然猛省过来,赶忙捂住了嘴。果然,妈妈有点惊慌地跑过来,骂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得把我哄开,把那小猪赶开了。

没几天,那头小猪,不知怎么,就死去了。

那一年,我吃着汤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以后很多年,因为一些原因,初一的汤圆,伴随着年夜饭,慢慢地淡在记忆中。

很多年后,我自己长大了,然后我娶了妻子,有了儿子。

这一年的年30儿,我特意到街上,买了几大包汤圆面,和几包精制的汤圆馅儿。然后,吃过了年夜饭,烤过了熊熊的旺年火,满含着期待睡去。

初一早晨。有霜冻。

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遗憾在心中升起、蔓延。这一个年初一,我仍然没有吃到汤圆。

以后,儿子慢慢长大了。然后,我慢慢地学着自己做汤圆。儿子吃着我做的皮厚馅儿薄的汤圆长大。

这些年月,渐渐地对与年有关的一切,淡了,淡了。过年,我不再做一大锅饭炒一大桌子菜吃一年到头了。过年,我也不再忌讳把洗脸洗脚的水随意地泼在窗外地上。过年,我也不想去买烟花爆竹了。甚至,过年,我也不想看春晚了。只有一样,是例外的。我渴望着,在初一的早晨,一家人在一起,正正规规的,开开心心地,揉面,和馅儿,搓汤圆儿。

白白胖胖的汤圆满满地摆了一盘儿了。锅里的水腾腾地沸腾了。我一面搓着一个个汤圆往锅里下,一边喋喋不休地吵嚷着:懒头些,起床了哟,不然冷了就不好吃了哟。然后,我就听见儿子和妻子,吵吵闹闹磨磨蹭蹭地声音。

望着这么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眼睛有那么一点点的模糊。

唉,这热气。

篇3:黄河情随笔散文

黄河情随笔散文

黄河在流经壶口瀑布,越过秦晋大峡谷的鲤鱼跳龙门之后,河床变得渐渐开阔了起来,水流也因此不在湍急。涛涛的黄河水像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分裂成了几股。自古以来,在我的家乡就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说法,这是黄河由于泥沙沉淀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过去黄河主流几乎全部倾向山西那边,我们的沟壑下边只有一条小支流,村民都叫他线河,趟过线河,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沙地。

那年生产队在黄河滩种出一大片西瓜,滩地由于水质充沛,又有天然鸟粪这样的有机肥料,在加上生产队榨油出来的油渣全部施到秧苗下面,每一个放暑假的时候,黄河滩上的瓜田一片绿意盎然。在瓜地里,一排排,一个个三十多斤重的大西瓜,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摆放在沙滩地上,盛夏时节,引得路过的人馋得直流口水。

当年,我爷爷在黄河滩地上给生产队照看瓜田。每到中午送饭时,因那一个个大西瓜的诱引,我会缠着小姑带我一块去给爷爷送饭。我与小姑从家中出来,顺着弯曲的羊肠小道下了沟壑,挽起裤管,趟过那清澈见底的小河。爷爷远远地就瞅见我们,赶忙到西瓜田地里,这个敲敲,那个摸摸,给我们挑了个熟透了的西瓜。小姑放下饭盒,用自己的拳头砸向西瓜,在一声脆响中,大西瓜瞬间四分五裂,露出鲜红诱人的红色瓜瓢。

当时,年幼的我也不管手脏不脏,拿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送,西瓜的那种甘甜一直甜到我的心底,对我有挡不住的诱惑,爷爷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哈哈大笑,我和小姑相互对望一下,也都笑了。原来在我吃西瓜的过程中,我的脸上沾满了黑色的瓜子,看起来像只小花猫。不一会儿,爷爷吃完饭,送走姑姑先回家,在整个漫长的下午时光中,爷爷看着静静地守在他身边的小孙孙,拿起旱烟袋,一边吧嗒吧嗒抽着,一边给我讲那个流传以久,但我又百听不厌的“黑狐灵怪和黄河纤夫”的故事。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爷爷守护的那片黄河滩地,从来不种小麦,因小麦收割不方便。而豌豆、玉米、棉花、花生、西瓜那些劳作物不仅长势喜人,也便于收割。记得每到农忙时节,大人们忙着在滩地里辛勤劳作,而我们这些孩子,则喜欢在线河水里胡乱扑通着学游泳。那时,什么样的游泳姿势不重要,重要的是线河中清凉的河水,可以让我们身体舒爽。

当我们在线河中玩累了,就直接躺在柔软的沙滩上,静静地听着小河流水,看着蓝天上朵朵飘过的白云,把身体埋在沙滩上,享受阳光的沐浴,同时也陶醉在大自然美丽的画卷中。

“我们去拔花生摘豌豆角吧,”伙伴们不知道谁吵嚷了一声,几个伙伴随声附和着,不一会儿功夫,我们这帮淘气鬼就从生产队的.庄稼地里。拔了一大堆花生,摘了不少的豌豆。然后在机井站里找来一个不用的破水瓢,挖个沙坑,水瓢放在沙坑上,将洗好的花生豌豆放在水瓢里煮。

那时,河面上到处都是柴禾。当我们拾来柴禾点然,小伙伴们用嘴吹气,有的用衣服扇风在河滩上升起篝火煮花生。这时转眼一看,小伙伴们的脸就被烟火熏的黑乎乎的。然而在我们的开怀大笑下,不一会儿功夫,就闻到一股炙烤花生与豆角的清香。在那个破水瓢中,不管那些花生豆角生也好熟也罢,反正一会就全进了小伙伴们的肚皮。当年,篝火煮花生的那种浓浓香味,沉淀在了久远的童年记忆中,现在想起来仍觉垂涎欲滴。

记得有一年夏天,黄河滩的农作物快要丰收了。不想天空却下起了连绵不断的大雨,由于雨后山洪暴发,黄河就如同一头发了怒的狮子一样泻泄而下。当时,黄河滩大片的庄稼顷刻之间淹没在大水之中。虽然这场灾难使村民们半年的辛苦荡然无存,但是坚韧不拔的乡亲们,依然会春播秋种,乐此不疲。

在我的家乡,黄河从上游携带了大量的煤炭,沉淀在线河以及岸边的低洼地带。那场汛灾过后,虽然给滩地上的庄稼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同时也给村里人带来财富。当那场雨水过后,村里的大人小孩们会全体出动,拿着塑料编织袋,带着笊篱,枪杆,人们都急急匆匆行走在沟壑下滩的小路上拾煤炭。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会守候在河边,帮忙照看或凉鸺胰嗣鞘袄吹拿禾俊

拾煤炭对于村民们来说也是一个技术活,那时,大人们会拿着一支枪杆在河滩里四处叉,当感觉到叉下面如同石头一样硬邦邦东西,就会是一个煤炭堆。当发现地底下有煤炭后,村民们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全都拥挤过来,用铁锨铲去上面那层泥,用双脚拼力踩,然后煤碳块就会漂浮起来。

那一刻,人们高兴得挥舞着笊篱,而我们这些孩子则用小手撑开编织袋迎接大人们笊篱里的“黑黄金”,人们在河滩上拾拣着这份大自然的天然馈赠,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大人小孩们的欢呼声中,泥炭水花四溅,捞碳的辛苦却荡然无存。

过不了多大一会儿,家家户户堆在岸边的煤炭就像小山一样,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将煤炭重新装进袋子,扛在肩膀上,顺着沟壑之间的弯弯曲曲小路向上爬。在那条“之”字形的小路,拾炭人的身影,宛如一条彩灰色的带子,一直盘旋在沟顶村口。

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每年收获到的粮食,却无法接济到来年农作物成熟之时。在我美丽的家乡,黄河滩地不仅承载着村民们世世代代播洒的辛勤劳动与汗水,也沉浸着人们多少的无奈与心酸。

当年的黄河滩,不仅能收获许多农作物,更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野菜。在那片广袤无垠的滩地里,生长着茂盛的灰灰菜,含情脉脉的麻子,密密麻麻的甜絮菜等众多野菜。在我们的生命中,那片平实厚重的滩地尽情的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绿色的生机,等待着村民随时过来的收割。记得儿时母亲每次下滩地时,总忘记不了捎带上一把野菜,回到家里以后母亲把野菜切碎,放点盐辣椒面,浇点植物油,虽然没有过多的佐料,但吃起来也是一道美味。

在曾经的黄河滩,还生长着大片芦苇林。记得当年乡亲们盖房子时,会用芦苇来封顶,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冬暖夏凉,它不仅陪伴了我人生的许多个春夏秋冬。而且在那样的房屋中,每一个晚上,我们都能安然睡去。

涛涛黄河水,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它也铸就了家乡孩子们的勇敢与坚强。记得在我们上小学时,我一个伙伴,曾在黄河中拼命救出了六名落水儿童,而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历史佳话。他的英雄事迹,不仅荡涤着人们的思想情操,更体现了黄河子明们纯朴善良的精神。

而今,几十年过去。如今的黄河主流已经从我们村庄的沟壑边流过,却把大片滩地良田留给山西。

如今当我回到家乡,静静地站在村边沟口放眼远望,涛涛黄河水依然气势磅礴,远远的,还可隐隐约约看到黄河对岸成群的牛羊,以及人们的生活状况。每到傍晚时分,河面上氤氲着一层薄雾,宛如仙境一般。在我们的头顶,有成群的大雁鸣叫着排成人字形像南方飞去。它们的叫声,如同天籁之音在耳边响起,飘荡在苍茫的黄河上空。

在我的眼前,还有一条一雄伟的拦河大坝,大坝边一条湿地旅游路线贯穿南北,沟壑中,村民们栽种出大片花椒树,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不久的将来,国家重点工程,韩城飞机场将在我的家乡投资建成。相信那时美丽的黄河滩,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面对大众,迎接美好明天。

篇4:情迁随笔的经典散文

情迁随笔的经典散文

执着笔,才感怀窗棂上的剪影是如此的值得描绘;

望的天,才知道湛蓝的深色里沉醉着怎样的柔软;

看着海,才体会到俏皮的浪花里有多少的水滴等待着飞溅…

就如同我们,在腥风血雨里捡着故事,在纯真无邪里吹着海螺。 逝去的不是故事里的场景,而是物是人非的现实;逝去的不是海螺里大海的声音,而是握着它的手已换了数遍!

步履蹒跚,踏尽了风沙千万;情随事迁,诉遍了梦魇依恋…

岁月留给我们太多得遗憾。不是只有拼不了一副完整得记忆才算遗憾,也不是堆积无数得后悔就是遗憾,而是当你在清理自己记忆的'箱子时,你不知道它值得遗憾得理由,也不懂得想要珍惜它的理由。所以我们不要让自己后悔,所幸放任自己去潇洒,做自己当时认为对得事,那便是减少遗憾。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整理所有的不顺心。你可以感怀,也可以品位;你可以回忆,也可以放任。唯一不可以的就是以遗憾悲伤的借口来让自己沉沦,所以明智如你,踏着时间的道路,大步向前。

沧海桑田,太多的变幻莫测我们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以自身的勇气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生活。

顺应时间的大潮也是一种能力。

所以我们没有资格为我们的昨天留言,没有权力为我们的后悔申辨,只有对今天的眷恋,明天的祝愿!

此生不见,光阴似箭,倾生期盼,梦想依然…

篇5:兄弟一生一世情随笔散文

兄弟一生一世情随笔散文

兄弟唤一声,饱含几多情。

漫漫红尘沧海人生你我能相逢。

兄弟唤一声,桃园拜苍穹。

义结金兰同舟共济一起奔前程。

兄弟唤一声,人生太匆匆。

潇洒来去快活一生不求功和名。

兄弟唤一声,往事恍如梦。

苦尽甘来志得意满足以慰平生。

道不尽辛酸历程,

话不完多彩时空,

只愿把靑春尽情放纵。

看不够浪潮奔涌,

斩不断侠骨柔情,

只求把爱献给苍生。

兄弟唤一声,一路多珍重。

身心安康阖家幸福牢记在心中。

兄弟唤一声,四海任纵横。

静观花开笑谈人生一切任随风。

兄弟唤一声,重任在我胸。

人生苦短地久天长遇事多包容。

兄弟唤一声,一切皆空空。

舍得放下心无挂碍微笑享太平。

道不尽情深意浓,

话不完电闪雷鸣,

只愿风雨中与你同行。

看不够人间美景,

诉不完一帘幽梦,

惟愿与你同行,与你同行,与你同行!

篇6:问世间情为何物随笔散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随笔散文

最美的梦就是能常伴你的左右,这个梦其实并不遥远,只要心中有爱……

从小喜欢读书,喜欢幻想,喜欢把自己放在书中,和书中的各种人物交往,更喜欢把自己想象为书中自己喜欢的人物,然后自己把包含着自己心愿的后续写完。

我喜欢才子佳人的故事,喜欢苏小妹,喜欢李清照。好希望自己也可以在洞房花烛夜三难新郎,好希望自己也如李清照般的写出充满哀怨离愁悲苦的诗词。

我想我的爱人,一定是要会读诗会写诗的,一定要读懂我并欣赏我,每天我们都可以在共同生活中对诗联句,共同书写美丽的`文章。假如我们小别时,他会为我写出相思之苦,我也能和出离别愁绪。

我就是用这样的标准,寻觅着,用“女诗人”“女词人”的做派,吓走明恋,暗恋我的同学、同事。一路走来,放眼望去,我要求的才子不知道落入谁家,尽管千呼万唤,却总是没有出现。不免大有曲高和寡之感。

当妈妈的同事突然把他带到我的面前时,我只是无奈的点头致意,怕妈妈骂我没有家教,缺少礼貌,不敢落荒而逃,只能硬着头皮坐下相亲。心里却暗暗发笑,不知道下一秒媒人撤离后,我们俩的剧情该如何继续。

当室内只有我们俩时,一室的沉寂让我又习惯性的神游起来。突然,他站起身,面对我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被他的滑稽举动惊的目瞪口呆,忘记了回话也忘记了笑。他见我如此,很自然的微微一笑,坐了下去。以后他又说了些什么我都没有注意听,心里还是在盘算怎么让他知道我的择偶条件,怎么让他知难而退。

可惜的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让我的阴谋得逞,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我出去陪他走走。我只好遵命。记得那天的夜色好美,月亮很大,我们并肩慢慢的走着,当我抬头望着明月,准备大发诗性时,却被他猛的带到路边,并抱在怀里,还很自然的告诉我:“走路时一定要低头注意脚下”。原来我们的脚前有个水坑。我那一肚子的唐诗宋词一下子被他的大胆放肆和体贴细心吓的无影无踪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出理由拒绝他以后的约会,而每次约会我都会把我的才子佳人梦忘到九宵云外,只是傻傻的听他讲他的捕鸟经。他说:“小鸟非常可爱,又及聪明、机灵,如果你小心翼翼的靠近它,它一定会发现你的意图,并且飞快的逃走,只有出其不意的出手,才会抓它个措手不及”。

结果,我就变成了一只小鸟,被他捕住,嫁给了他,从此再没有了洞房外三难新郎的愿望,也没有了小别时那离愁别绪的期盼。经常上演的却是“秀才遇到兵”的精彩片段。

如果问世间情为何物?此乃一物降一物也。

【汤圆情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1.秋日情散文

2.冬情散文

3.读书随笔:文学情

4.随笔《情暖冬天》

5.鸽子情短文散文

6.一份礼物一份情散文

7.一生书情散文

8.故乡柿子情散文

9.浓浓的火炕情散文

10.散文:情系松花湖

下载word文档
《汤圆情随笔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