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心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欢迎参阅。
篇1: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国家教委制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指出 :“低年级主要进行生活常识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 ,也要进行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 ,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 ,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说 ,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那种文明的、现代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明确教师职责 ,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启蒙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就讲究以身作则 ,强调“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实践证明 ,以身作则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一条规律。教师能做到这一点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 ,“身教重于言教”应该成为人民教师的座右铭。 二、为低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1、教育学生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采用识字教学和常规教学使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版图、会唱国歌等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教育学生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 ,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符合文明国度的要求。通过班会、队会、大型集会以及故事会等形式教育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做懂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教育学生必须努力学习 ,热爱科学 ,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文化知识的人。从教育他们上课专心听讲 ,动脑思考 ,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入手 ,扩展到教育他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4、教育学生必须注意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从教育他们知道衣食住行来之不易 ,必须十分珍惜入手 ,扩展到教育和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形式的劳动 ,进而使他们知道爱惜粮食和各种设备及公物 ,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 坚持正面教育 ,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 ,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四、全方位编织教育网络 ,提高德育整体效应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进行的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信息交流是经常的 ,并相互产生影响。 在校内 ,应该建立以“德育活动室”为主体的固定德育基地 ,以照片、图表、绘画、录像、录音、讲解等形式 ,形象地进行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内容要有系统性、连贯性 ,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力求把抽象的教育内容 ,变成具体鲜明的材料。另外 ,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能固定模式 ,一成不变 ,既可以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重点教育选择内容 ,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改换内容。还可以把一件完整的史实 ,某一重大的事件 ,英模人物的事迹等 ,通过分期分批、生动活泼的形式全部表述出来。 在校外 ,应该建立固定的活动基地。要和附近的机关、院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驻军部队、文明街区等先进单位挂钩 ,利用有历史意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烈士陵园、伟人旧居、各种遗址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园文化基地 ,国情、市情、乡情教育基地等校外德育活动基地。教育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 ,学生喜闻乐见 ,愿意接受的 ,也可以走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之路。 五、美化、绿化、净化环境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小事不能小看。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因此 ,学校和教师首先在实际教学中 ,要有意进行德育渗透 ,就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时时、处处、事事置身于正确的教育之中 ,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陶冶思想情操。其次要抓住看似小事实是大事的各种有益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升国旗活动、少先队活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等,都要教育学生积极参加 ,并努力做好。每次活动结束后 ,教师都要从正面进行总结 ,表扬做得好的 ,鼓励做得差的 ,并指出下次活动应该如何做等。这样就会丰富学生们的实践经验 ,培养爱国爱校的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受到坚定信念的教育 ,体会只要克服困难 ,就能取得胜利的乐趣。要在校园植花、种草 ,要在墙壁上书写绘画 ,要在走廊悬挂名人画像和学生的手工作品 ,要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学校无小事 ,事事处处皆教育。 --- 又是一年一度学雷锋月,什么时候,学雷锋才能真真正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呢?篇2: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国家教委制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指出 :“低年级主要进行生活常识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也要进行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着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心中有他人 ,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 ,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就是说 ,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那种文明的、现代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一、明确教师职责 ,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启蒙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终生。 我国古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孔子 ,就讲究以身作则 ,强调“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实践证明 ,以身作则是思想品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中的一条规律。教师能做到这一点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 ,“身教重于言教”应该成为人民教师的座右铭。 二、为低年级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 1、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采用识字教学和常规教学使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版图、会唱国歌等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日常行为规范 ,使他们的'一言一行符合文明国度的要求。通过班会、队会、大型集会以及故事会等形式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做懂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必须努力学习 ,热爱科学 ,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文化知识的人。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他们上课专心听讲 ,动脑思考 ,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入手 ,扩展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他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4、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必须注意勤俭节约 ,热爱劳动。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他们知道衣食住行来之不易 ,必须十分珍惜入手 ,扩展到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形式的劳动 ,进而使他们知道爱惜粮食和各种设备及公物 ,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坚持正面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启发诱导 坚持正面教育(www.35[1] [2] [3]
篇3:浅议藏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教学论文
浅议藏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教学论文
摘 要:推进藏区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藏区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道德素养,能促进藏区小学生良好的发展。因此,如何抓住小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道德建设;德育教育的实践;育德实际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如何抓住小学生道德形成的关键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摆在民族教育教学的首位,做到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就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而言,当初是以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为主体,藏区的德育教育更是照本宣科。因此,作为一名藏区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德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应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环境、新的要求下发生新的变化,故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有特点、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德育教育的成效才能令人满意。作为教师,教学中对学生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爱心浇灌到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感受爱、学会爱。通过爱启迪学生德育发展的广义范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共建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大环境,让家长、社会这一小学生的首任教师规范言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家一起帮助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参加公益活动、进行公益宣传、展开主体讨论等,进而使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
二、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体验德育实践过程的成就感和快乐
培养学生知礼仪、善言行,谦虚谨慎的品德,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尊重、信任和期待,完成自我形象的初步形成,更正本地区道德要求上的不足之处,影响家长及社会,带动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藏区教师,一定要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待人艺术,创造良好的德育育人环境和氛围,从而做到“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个体为根本,考虑学生个体的可塑性,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依据法律,结合学校实际、民族实际,管理学校,抓好藏区德育教学与遵纪守法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就是要让藏区德育教学不能只滞留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德育教育从课堂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重理想、有道德的人,最基本的原则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和责任心。藏区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和平发展”“和谐进步”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德育是整个教育教学的灵魂体现,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结合各科教学,贯彻所有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德育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明确育人目标,注重德才兼备,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创设德育教育的实践,把握育德实际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藏区少年儿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影响,个人德性、品格也与其他民族的少年儿童相比较存在个体和群体差异,给学生一个好的德育生活环境是良好品格养成的关键。因此,抽象的道德教条戒律,只用说教方式是不能深入人心、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物质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都与传统的观念形成了较大差异。小学生耳濡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节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搓背;有的学生为父母叠被铺床,表达出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通过课后拓展收集,古今中外,人们养老敬老、乐于助人、互帮互学、互相谦让等德育典范故事,把“弟子规”、“三字经”等育德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道德修养。
加强藏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民族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构思,不断探索符合民族发展实际的德育教育,从而达到育才、育德的育人功效。
【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相关文章:
8.小学生低年级评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