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2022-10-24 08:51: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番石榴飘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重阳节的诗句名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重阳节的诗句名句,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篇1: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1、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____文森《九日》

2、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6、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7、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____曹雪芹《螃蟹咏》

8、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9、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0、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____文森《九日》

11、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____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2、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____妙信《九日酬诸子》

13、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____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____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5、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____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____赵时春《原州九日》

17、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__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1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____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9、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____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0、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____徐灿《菩萨蛮・秋闺》

2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2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2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2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8、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2、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

3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

34、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____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5、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____韩琦《九日水阁》

36、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____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7、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____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8、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____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39、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____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40、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____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____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____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龙山饮》

4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____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7、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____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____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9、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____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50、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

篇2:重阳节的诗句佳句 重阳节古诗词名句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篇3:诗句名句

诗句名句大全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3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36、读书足以怡情,文彩藻饰太盛则矫。培根《谈读书》

3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39、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4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4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46、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5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5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5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4、兼听则明,倔信则暗。王符

5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5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6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65、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7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72、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7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7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司马光《资治通鉴》

7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7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8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8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8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9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9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9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0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0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6、学无止境。荀子

10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

109、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封平话》

1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1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11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3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34、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13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1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14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4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

1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4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14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5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5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篇4:诗句名句

诗句名句集锦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3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36、读书足以怡情,文彩藻饰太盛则矫。——培根《谈读书》

3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39、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4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4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46、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5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5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5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4、兼听则明,倔信则暗。——王符

5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5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6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6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65、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6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7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72、—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7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7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司马光《资治通鉴》

7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7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8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8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8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9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9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9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0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0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6、学无止境。——荀子

10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

109、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封平话》

1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1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11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3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34、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13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1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14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4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

14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4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4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篇5:重阳节诗句

1、九日寄秦觏

作者: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2、九日置酒

作者: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3、风入松九日

作者:张可久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4 、九日水阁

作者: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5 、摘星楼九日登临

作者:姜塘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篇6:重阳节经典诗句

重阳节经典诗句

行香子 ——北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

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近。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

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虞美人 ——宋·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玉楼春 ——宋·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

秋风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

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

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减字木兰花 ——宋·刘辰翁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

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临江仙 ——宋·姚述尧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

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

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清平乐 ——宋·黄机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

秋满江头红叶。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

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鹊桥仙 ——宋·黄机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

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

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惊俗眼。

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南柯子/南歌子 ——宋·黄升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

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

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 ——元·蒲道源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

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

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

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鹧鸪天 九日寄彦衡 ——元·段克己

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

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水自西流。

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

折桂令 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满江红 丙午重 ——元·邵亨贞

云锁吴山,重阳近、满城风雨。层楼外、摩挲病眼,尚堪延伫。

采菊有谁忘世虑,催租底事妨诗句。

纵鸟巾、潦倒不禁秋,犹能赋。村隐隐,牛羊路。

烟冉冉,蒹葭渡。是几番兴废,几番今古。

世乱可堪逢节序,身闲犹有余风度。且凭高、呼酒发狂歌,愁何处。

采桑子 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相关文章:

1.重阳节名句

2.于重阳节诗句

3.重阳节登高诗句

4.重阳节常见诗句

5.重阳节的诗词名句

6.重阳节祝福经典名句

7.重阳节的诗歌诗句

8.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

9.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诗句

10.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

下载word文档
《重阳节的诗句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