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
“sunli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欢迎阅读借鉴。
篇1: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
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
文森《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注释】
[1]何期 :哪里想到。
[2]野旷云连树:孟浩然“野旷天低树”。
【译文】
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
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
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
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的诗意:就是遗憾相聚之时无法相聚】
篇2:重阳节诗句九日龙山饮赏析
重阳节诗句九日龙山饮赏析
九日龙山饮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
又是九九重阳节,我来到龙山饮酒,连黄菊花都讥笑我这个放逐之人。笑,让它笑,我歌我舞,风吹帽落,月亮都舍不得我离开,喜欢我的.歌舞!注释①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见《太平府志》。②黄花: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逐臣:被贬斥、被驱逐...
此诗与《九月十日即事》同作于安徽当涂,此时李白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心情比较沉郁。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3:重阳节诗句九日龙山饮赏析
重阳节诗句九日龙山饮赏析
原文
九日龙山饮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译文
又是九九重阳节,我来到龙山饮酒,连黄菊花都讥笑我这个放逐之人。笑,让它笑,我歌我舞,风吹帽落,月亮都舍不得我离开,喜欢我的歌舞!
注释
①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见《太平府志》。
②黄花: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逐臣:被贬斥、被驱逐...
赏析
此诗与《九月十日即事》同作于安徽当涂,此时李白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心情比较沉郁。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与《九日》或为同时之作。时李白病居当涂,尝游附近的名胜之地横望山及龙山。他在重阳节登上了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整体赏析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与“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东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这样写就使以后的用典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次句“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笑”字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逐臣”是诗人自比,因为李白在京侍奉翰林时,曾遭小人谗言,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相当于有被逐的经历。
后两句,“醉看风落帽”一句用典,重在“醉”字;“舞爱月留人”一句写实,重在“舞”字。饮美酒赏黄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体现出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浪漫的气质。“陶然共忘机”,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可见,后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末句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孟嘉九日龙山落帽事,是魏晋名士飘逸风度的典型体现,历来文人多爱诵之。李白在这里以孟嘉自比,临风醉酒落帽,对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但“逐臣”一语,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这就使此诗不仅仅是一篇吟赏前辈风流之作,同时也有其现实遭际的感慨在。
名家点评
宋代刘辰翁:同是棹歌,此与童谣等尔。(《唐诗品汇》引)
明代唐汝询:时有夜郎之放,故称“逐臣”,而任风落帽,爱月留人,所为花亦笑其狂态者也。(《唐诗解》)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篇4:重阳节的诗句——《九日病起寄文莹》
《九日病起寄文莹》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九日病起寄文莹》原文
春城别去已秋穷,犹喜音书继递筒。
身外光阴一飞隼,天南踪迹两飘蓬。
夜乌三匝惊明月,胡马长嘶向北风。
无酒无人更无菊,重阳愁过鹿皮翁。
《九日病起寄文莹》的作者简介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北宋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
【文森《九日》重阳节诗句赏析】相关文章:
7.九日翻译及赏析
10.重阳节文案发朋友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