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诗句——《九日作》
“黄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重阳节的诗句——《九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重阳节的诗句——《九日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重阳节的诗句——《九日作》
《九日作》原文
莫将边地比京都,
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
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作》作者简介
王缙,字夏卿,太原祁人,唐代诗人。少好学,与兄王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子宾客。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大历十年(七七五)元载所撰唐赠兵部尚书王忠嗣碑,为其所行书。卒年八十二。事迹收录于《金石录》、《唐书本传》、《述书赋注》。
篇2:重阳节古诗《九日作》
重阳节古诗《九日作》
重阳节的古诗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作者介绍】
王缙(700-781),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唐代诗人,尚书右丞王维之弟。少好学,与兄王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太子宾客。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大历十年(775年)元载所撰唐赠兵部尚书王忠嗣碑,为其所行书。卒年八十二。王缙遗作不多,散文只有表、碑、册等体,意义不大,诗作与王维的风格相似,具有一种平淡清新之美。事迹收录于《金石录》《唐书本传》《述书赋注》。
篇3:重阳节的诗句——《九日黄楼作》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九日黄楼作》原文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韈。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乾,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景何殊泛清霅。
《九日黄楼作》注释
①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② 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③ 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④ 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⑤ 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⑥ 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⑦ 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⑧ 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⑨ 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九日黄楼作》的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今存《东坡全集》150卷。
篇4:重阳节的诗句——《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①此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②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③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④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⑤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⑥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⑦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⑧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⑨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篇5:重阳节的诗句——《庚午岁九日作》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唐·钱起
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
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九日遇雨二首 唐·薛涛
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庚午岁九日作 唐·齐己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唐·皮日休
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篇6:重阳节的诗句——《九日》
《九日》原文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赏析
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 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九日》作者简介
文森(1462-1525),字宗严,南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庆云、郓城二县县令、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1515),进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病未赴任。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奏准致仕,嘉靖四年(1525)卒于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
篇7:重阳节的诗句——《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
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哥们,你们在那里?你们还好吗?
篇8:重阳节的诗句——《九日》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九日家中 宋·陈与义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 唐·杜甫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
篇9:重阳节的诗句——《九日》
九日(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采桑子分匮?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九日渡江(李东阳)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酬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
【重阳节的诗句——《九日作》】相关文章:
6.于重阳节诗句
7.重阳节登高诗句
8.重阳节常见诗句
9.重阳节的诗歌诗句
10.九九重阳节诗句诗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