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
“h1591999632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希望您能喜欢!
篇1: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
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丰富词汇:“恍然大悟”。
3、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倾听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感受过受污染的恶劣环境。
2、教学具准备:
1)教具:“满是垃圾的草地”和“干净的绿草地”的挂图各一幅。“小兔家”、“绿草地”、“绿色小屋”(垃圾箱)桌面教具,“小兔”、“小猴”、“小狗”、“小羊”布偶。
2)学具:幼儿每人一套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的操作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一)出示“满是垃圾的草地”和“干净的绿草地”的挂图,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比较,辨别是非,并和伙伴互相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比一比这两片草地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更喜欢哪片草地,为什么?”
(尝试引导幼儿说出垃圾的害处:使环境变得不美丽;会有很多细菌和病菌生长;有的还会腐烂发臭,严重污染我们的空气,使空气不新鲜;会使人们活动不方便等等。)
(二)设疑,引出故事。
师:“为什么这片草地上会有这么多垃圾呢?到底是谁扔的'呢?我们一起来认真听个故事就知道了。”
二、基本部分:(22分钟)
(一)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里说到了哪些小动物?
(2)是谁在草地上乱扔垃圾?(发生什么事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情节,按顺序排图。
师:“小朋友刚才听得可真仔细呀,真棒!现在,陈老师还有一件事情想请小朋友们帮助我,你们愿意吗?“谢谢大家”。
刚才,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工作盘,里面有4张小图片,我想请小朋友们等会仔细看看每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帮助我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好,你们能做到吗?”
(三)结合桌面教具边讲述边逐一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这样排,有的小朋友那样排,到底谁排得对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等下再请你们看看排得对不对,好吗?”
师结合桌面教具,边讲述边提问:
①小猴、小羊、小狗在草地上发生了什么事?
②后来小兔子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呀?
③如果是你,你会想用什么办法让草地不被弄脏呢?
④故事里说的“绿色小屋”是什么呀?为什么要叫它“绿色小屋”呢?
师小结:人们把我们美丽的地球和周围环境叫做绿色家园,绿色可以代表很干净、很健康、很舒服、空气很新鲜的意思。把垃圾箱叫做“绿色小屋”,就是请我们不要乱扔垃圾,要把脏东西都扔到垃圾箱中,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使我们的周围环境更干净、更健康、更舒适、空气更新鲜。
⑤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吗?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一一小结,并丰富词汇:“恍然大悟”。
(四)幼儿自我检查,自我修正排图顺序,并根据图片和旁边的小朋友两两讲述。
(五)请一个排图正确、能力强的幼儿上来展示排图结果,并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帮助孩子验证排图结果。
(六)联系现实,移情教育。
师:“故事里的小猴、小羊和小狗乱扔垃圾,结果有的身上沾满了果壳,有的被香蕉皮滑倒,有的被塑料袋绊住脚了,乱扔垃圾不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变的不美丽,而且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小动物们看到了爱护环境的小兔子,都恍然大悟了,它们向小兔学习,把垃圾都捡到垃圾箱里,草地变干净了,他们也玩得更开心了。看来保护环境真的很重要!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以后要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从保护好身边的环境做起,做个爱护环境的小公民,你们能做到吗?”
三、结束部分:(1分钟)
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当个环保小卫士,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孩子是否能自觉地保护好班级、幼儿园等周围环境。每周评选一次“保护环境的好娃娃”,并给环境好娃娃贴上一个五角星。(幼儿教育)
篇2:增强幼儿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增强幼儿环保意识的教学探索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护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环境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案,培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关键词:幼儿 环保 教育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在有些地方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经济和改善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追求的双效益目标。但是,现在的环保教育侧重于探索环境的长期影响,易使人们产生环境保护离我们还远,是将来之事的错觉,往往被误认为环保是超前的“奢侈品”而造成观念上的滞后。因此,在环保问题上,只有观念转变才会有行动实践。“十五”前期环保教育的关键应在于环保思想的宣传和环保理念的树立。尤为重要的是,环境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而且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环境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作为承担幼儿教育重任的我们则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下一代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近两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案。
一、教学实践
(一)制定明确目标,保证环保教育的长效性
环保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在于受教育者实际上的环保行为和影响。而取得成功的前提必须有一套扎实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于是我们展开调查和分析,制定了幼儿环保教育的目标和实施计划,目标就是:(1)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2)教育幼儿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3)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
那么如何将预期目标转化成实施计划呢?我们认为:一要必须使环保教育目标的确定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层次。环保教育的对象是具体而不同特征的人群,因此,要使环保教育落到实处,仅有抽象的大目标是不够的,应在统一大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分层次细化目标。比如,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起朴素、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二要相应改进环保教育的方法。除了目前“为了环境的教育”外,还必须坚持“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说教式、空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要我做”的想法升华为“我要做”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环保的自觉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共绘我们绿色的家园,作为指导者的我们必须具有较丰富、系统的环保知识及较高的环保意识,才能积极投入并承担起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自觉建立起环保反应机制,并创造性地不断开拓环保实践的新内容,达到环保教育长效性的目的。
(二)完善教育内容,保证环保教育的层次感
有了教学目标,但缺少教育内容怎么办?于是我们就编写环保方面的教育材料,使环保教育在幼儿园的各科教学中、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劳动中得到贯彻和渗透。在教学中我们贯彻新《纲要》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精神,尽量体现“浅”和“近”的基本原则,从幼儿接触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讲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保护环境。
1、特色课程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子》、《小猫的理想》,故事《小鸟搬家》、《大风刮起来了》,儿歌《水》、《大树音乐会》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你喜欢什么昆虫》、《除四害讲卫生》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活动歌曲《柳树姑娘》、《爱护小树苗》,找击乐《雨中的故事》,舞蹈《金孔雀》,绘画《小鸟的家》、《大树》,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开展了区域活动,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以上各个学科的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如:《可怕的废电池》,我们先通过一节课让幼儿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对于这次环保宣传活动,全体幼儿都非常积极、重视,纷纷从家中收集并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交给我们回收统一处理,师生共同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边的人们,使班级性活动带动全园性活动,为保护环境尽了自己的力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保的危害,明白应该统一回收处理的道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2、特色活动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之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例如: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另一方面则结合我园“走向大自然”的特色活动,成功地组织了幼儿及其家长“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
在爱鸟周那天我们则带着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世界环境日(6月5日),我们在幼儿园及市环保局的支持下,将6月5日所在周定为环保周,并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尤其在“6.5”那一天,每个幼儿身披绿色环保礼仪带向行人发传单,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还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取得很好效果。
同时我们还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1日)、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等纪念日组织专题性活动,将有关的环保内容,通过做游戏、画图画、讲故事唱歌跳舞等各种形式将幼儿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既教育了幼儿也教育了家长。
3、随机教育
幼儿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必须以游戏为主,将多种教育有机地渗透于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以切实地保证教育工作的落实。我们在开展环保教育中坚持了科学性、整体性、游戏性、渗透性、探索性、直观性、持久性、家园一致性的原则,教育内容有空气、水资源、动物、植物、噪音、垃圾、环境节日教育等方面,教育的途径有专题性的活动,有渗透性的活动,也有随机性的活动。
随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习惯,使幼儿的一举一动符合现代人、文明人的要求,教育幼儿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纸篓箱让幼儿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我们还在班级中开展劳动课:如,带幼儿到户外拣去草地上的杂物,擦洗幼儿园的栏杆、瓷砖。所有这些活动,既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方面,又对幼儿进行了劳动观念的培养。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春游秋游前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路上发生的卫生行为问题,结果大家都说必须带两个清洁袋,一个让自己坐,一个放废物,使幼儿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使教育内容进一步深化、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活动形式进一步游戏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每一次活动安排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被幼儿所喜欢。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这两年环境教育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教育效果也明显提高。
4、日常教育
(1)尽可能绿化周边环境。在教室外平台及走廊上放置盆花、种植鲜花,将要绿化的地方都绿了起来,创建美丽舒适的绿色小天地。窗明几净,卫生达标,教室内一切井然在序、整洁。
(2)让幼儿参与 “绿色环境”的创设。平时,我们要求幼儿一起利用废物材料布置教室,还设计了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语,如“花儿好看我不摘”“嘘!轻点儿”“小鱼说:请爱护我们的家”“不乱丢纸屑”“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内容的字画,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当然这对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不但美化了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二、效果实绩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与不教育是大不相同的。我们的孩子们在接受环保教育后,对环保的意识及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我们班的孙泽维小朋友,卫生意识特别强,自己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别人乱摘花草,不讲卫生,会说那是不应该的,他在马路上行走也非常注意卫生,有一次他来园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一个垃圾袋,于是他就将其扔入垃圾箱,但是周围并没有垃圾箱,他将手中的垃圾袋一直拿到幼儿园里,才将其扔进了园内的垃圾箱中。试问一个没有受过环保教育的幼儿能做到这一点吗?
为了解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我们选择了一个对照班从环保知识、意识和行为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小卫士”的做法是值得推广的。
内 容 本班幼儿 对照班幼儿
知道地球只有一个 100% 80%
区别乐意和噪音 85% 70%
知道环城河变黑是污染所至的 98% 45%
认识各种环保标志 80% 30%
不乱丢垃圾 95% 35%
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85% 60%
知道树木的好处 78% 55%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的。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力图按照“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的原则将环保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在新世纪展现新的风采。纵向深化,是在取得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将以我们的实际情况为着眼点,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园为本,大力开展环保研究和环保课程的开发。横向拓展,就是利用一些途径方法,继续对我们的小朋友及其周围的人群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环保教育中受益,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初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幼儿初步养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长期、细致地工作。
参与文献:
1、《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
2、《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武志同编著
3、《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3: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大班教案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介绍环境调查的情况。
2、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3、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对自己家周围环境进行一定的调查和记录,完成调查表。
2、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相片。
3、白纸、笔,红、蓝、绿三种蜡笔。
4、幼儿园周边环境地图。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环境调查情况:
1、教师提问:
――“你和爸爸妈妈记录了哪些地方的环境情况?”
――“你喜欢那里的.环境吗?”“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应该怎么办?”
(幼儿针对自己的调查结果回答)
(1)人们往水里扔东西,河水脏了;农田里有农药的水流到了小河里;工厂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小河里;人们在河里洗衣服、生活用的脏水倒入小河里。
(2)、人们乱扔垃圾;
(3)、汽车排出污气,工厂排放有毒黑烟等等
2、“垃圾那么多,河水那么脏,空气那么难闻,会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小动物会死掉,人容易生病等等)
二、发传单前的准备:
1、“我们的家和小动物们的家都破坏了,可是现在很多的工厂还在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不知道保护我们的环境,对这些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一起讨论,决定出用信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传单”的概念。
2、一起制订传单里应该说的话,请老师记录。在老师去复印传单的同时,讨论去什么地方发?
3、出示幼儿园附近的地形图,以每组幼儿为一个单位自己选择地方,并画好路线。
(幼儿自己说说想去的地方,再建组)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介绍环境调查的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危害。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一切准备好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呢?请老师当路人,让幼儿练习。随后大家一起练习见面时应该说的话。(先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要发什么,最后提醒不要扔掉,跟阿姨/叔叔/哥哥等再见)三、由三位老师带领去不同的地方发传单,过程中不断鼓励幼儿大胆与人沟通,增强幼儿自信心四、回教室后和小朋友交流你去了什么地方,发给什么人了?
【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教案】相关文章:
10.如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