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大扬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得洁净、艳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长期培养,我班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较强,特别是童话类的故事更能提起学生学习、朗读的兴趣,孩子们在教学中自主求知欲和表现力都较强,上该类课文课堂气氛较活跃。
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改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力求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学习,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乐于观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房、公、及、客”四个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以读感悟:有云时,云朵的千姿百态;无云时,天空的洁净。能诵背课文。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游戏复习生词:(1)开火车读词语。(2)课件游戏“打雪人”生口头填词,师操作。
2、激趣导入
(1)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2)学生质疑:云房子是什么?小鸟是怎样造云房子的?造了怎样的云房子?(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型。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师范读课文,分小组读课文。(相应进行师生、生生互评)
三、深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背第一自然段,同时出示画图及句子“哇,这么多的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2、生练读此句,在评议中感受“!”的读法。
3、引入:不一会,云房子造好了,在哪个自然段写出来?(生答)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后同桌互读,互相说说小鸟们造了哪些云房子?互相画画。
(2)指名同桌读课文,(生评议,在请同桌练读),派一名学生拿着画说说小鸟造了哪些云房子?
(3)贴出学生的画,小鸟造的云房子怎样?(学生指出应读出的语气)练习朗读,后看着画背课文。
(4)引:小鸟还会造出怎样的云房子呢?下面请你们也当当可爱的'小鸟来造自己心目中的云房子吧!
(5)小组按“白云真呀!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的句式练说说自己想造的云房子。
(6)指名各组代上黑板画云房子,再按句式说说黑板上的云房子。(评想象小明星奖)
(7)引入:这么多美丽的云房子,勤劳的“小鸟们”,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哪几自然段写小鸟开心的心情?(生答)
5、学生自读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分组读,读出快乐的语气。
(2)师生进行“做客”的表演。(评议)
(3)练习背诵这两段。
(4)引:正在小鸟开心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风,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答,课件演示)。
6、学习五、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两段,后同桌互读,讨论从这两段中读懂了什么?不明白什么?
(2)分别指名练五、六自然段。(自评,生评)
(3)学生回答弄懂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互相解决。
(4)进行颂背练习。
7、说说用什么办法把云房子留下来?(生用朗读、背诵、画画、写小作文的方法留下云房子。)
8、生汇报各自留下云房子的情况。
9、师小结全文,生朗读或背诵全文。
四、写字练习
1、出示“房、公、及、客”,学生认读。
2、分组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后指名记字,口头组词。
3、互助描红,进行评议。
篇2:《云房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云房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 显得洁净、艳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耍”的笔顺。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云的美和变化快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领悟云的`变化、云的美。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卡、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通全文。
2、学习部分生字云房子教案教学设计推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题
1、你们知道有哪几种房子呢?谁见过云房子?
2、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天上的“云房子”。板书:云房子(齐读)
师:天上的云房子多美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再读课题。
二、置疑。
小朋友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生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4、开火车读课文,思考:什么叫云房子?云房子是谁造的?
5、读后回答问题。
四、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
2、说说刚才读第1自然段时,你注意了哪些词语,为什么?
3、雨后的天空中留着一朵朵白云,多美啊!我们应该怎么读?
4、自由练读,个别朗诵。
5、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美的感觉。
五、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六、指导书写“房 及 造 样”。
篇3: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激发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一群小鸟飞过来,看见了这么美丽的云朵,小朋友们想:它们会说些什么?
2、谁愿意读一读第2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
3、小鸟们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用“---”在课文中划出来读给大家听。
4、小鸟们造的云房子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5、小朋友们平时留意过天上的云朵吗?它们可是千姿百态,能用“白云真( )呀!有的像……有的像……”说说吗?
6、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美丽的云房子造好了,小鸟们都做了些什么?谁愿意来读一读?
2、从哪里看出小鸟们开心极了?
3、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1、记得上节课,有一位小朋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云房子还在天上吗?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5、6自然段。我想,你们一定会知道了。
2、云房子哪里去了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读给我们听听好吗?说说用什么办法把云房子留下来?(生用朗读、背诵、画画、写小作文的方法留下云房子。)
3、没有云房子的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一丝云也没有了,天空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soft/拿出水彩笔和图画纸,你能画一画吗?
4、齐读第5、6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场雨过后,天空留下一片片云,小鸟们造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他们在云房子里开心地玩耍。忽然,吹来一阵风,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天空中留下了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2、学了课文,云房子和小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是啊,大自然中的景色是多么美妙动人,如果你留心观察,老师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美丽的景物。
六、作业。
1、抄抄写写。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可美啦!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
篇4:《云房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云房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习了一篇课文,叫云房子。(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读通课文和学会生字。
3、师:既然我们学会了生字,老师可要来检查了。每个读一遍,声音响亮。
生:开火车读生字、个别读。
4、师:刚刚我们读了生字,现在请你回想一下,课文中的云房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云房子很有趣。
二、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云房子很有趣,各种各样,你是从哪一个自然段知道的?请你打开讲义,快速地把课文读一遍,找到这一段。
生读课文。
2、学生汇报。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
3、师:这一段一开始就写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吗?那写什么?自己读读第一、第二句话。
生自读句1、句2
4、学生汇报句1、句2写了什么?
5、多媒体显示
师:小鸟看见这么多白云,感到怎么样?
生:感到惊奇、开心。
师:小鸟看见这么多白云,(“这么多”加点)非常惊奇、开心,谁能读好这两句话?
生练读
6、个别读师评:读得真好,老师听出来了小鸟很开心,很惊奇。
7、师:哪一句话描写了云房子的样子?生汇报
师:小鸟造了哪几种云房子?各是什么样的?请你自己读第三句、第四句话,再看看图,想想老师的问题。
8、学生汇报
(1)小鸟造了哪几种云房子?师随回答加点“大楼房”“大礼堂”“大冬瓜”“花儿”“一点点小的”
(2)这五种云房子各是什么样的?师随回答加点“很宽的”“很高的”“傻傻地”“美美地”
9、师:你能把这些词儿读好吗?
生练习朗读
10、个别读词儿
师评:(1)老师听出来了,这朵云像大楼房,很高很高。
(2)这朵云真的像很宽的大礼堂。
11、师:读好了这两个词儿,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这一句话读好的。
生练习朗读句3
个别读句3
12、个别读词儿
师评:(1)听出来了,这朵云傻傻的,真可爱!
(2)老师好象看见了这朵云,像盛开的鲜花,美极了!
(3)呦,这可是最小号的。
生:练习朗读句4,个别读句4
13、师: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读好?
生练习朗读,个别读
14、师指图:谁有本领看着图片,用书上的话来说?
生练习背诵
个别背句3
师出示:有……有……
个别背句4
师出示:有的……有的……也有的
15、谁有本领把两句话都背好?
16、师:来,拿起讲义,我们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好。
17、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一下自就把这一段学好了、读好了。不过课文不仅仅写了云房子的样子,还在开头写了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后面有介绍了云怎么样了。你想把其它段也读好吗?
三、学习其它自然段
1、师提出要求: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读好了,老师请你上台读给大家听。
2、生练习朗读。
3、师: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上来以后先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一段,然后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哪里读得好,等他读完,请你夸夸他。
4、个别上台读(可以不按课文顺序读),其他评讲。
(1)生读,生评:他把“还来不及”“全收回去”读好了
师出示:还来不及全收回去
个别读、齐读
(2)生读生评:把小鸟开心极了读出来了。
师出示:开心极了
个别读、齐读
(3)生读生评:把小鸟开心的样子读出来了。
师出示:玩耍什么意思?
(4)生读生评:把小鸟问话的语气读出来了。
师出示:咦?云房子哪儿去啦?
个别读齐读
(5)生读
师出示第六自然段
生评:他把笑眯眯的太阳和水汪汪的蓝天读出来了。
师加点“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
个别读词
多媒体显示,师:瞧,这样的天空你见过吗?万里无云,美极了!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一段,让老师感受到着天空的美丽。
5、师:刚才你把你喜欢的.一段读好了,老师相信你还能把其它段也读好。请你先练习朗读,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让同桌为你提提意见。
6、生互相练习朗读
7、每一段请数个同学读
四、总结全文
师边口述边显示:一场雨过后,天空中漂浮着一些白云,小鸟们看见了开心极了。它们用云造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天空慢慢地转晴了,云慢慢地散去了,只留下一个笑眯眯地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这么美的天空,我们一起把它读好,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再来欣赏一次,好吗?
齐读全文
五、说话训练
1、师:其实天上的云样子可朵呢!你见过什么样的云吗?我知道有很多同学课后看了云,找了资料,那你可以让大家边看你的图片边说,也可以说说你印象中的云。
2、生说所见到的云或出示图片
3、师边出示句式边述:你会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吗?
天上的云各种各样: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也有的_________。
师:说话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个有的和也有的,也可以用两个、三个“有的”和“也有的”。
生说话
4、天上的云各种各样,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想象,平时,我们可要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
篇5:课文《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
课文《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得洁净、艳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鸟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指导读好第二自然段。
2、说话训练:模仿重点段,用句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云的美和变化快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爱幻想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领悟云的变化、云的美。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云房子(读课题)。
2、小朋友,刚刚下了一场大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这些云儿被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看到了,它们说:
哇,这么多白云!谁会像小鸟一样说?白云真多呀,谁再来读。白云这里一朵,那里一朵,一片又一片,真多!齐读。
3、这么多白云,小鸟们最想做什么呢?
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你也能像小鸟一样说一说吗?指名读。
请你们响亮地告诉其他小鸟。齐读。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小鸟儿心灵手巧,说干就干,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我们来看看小鸟们造了怎样的云房子。
出示:
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2、小朋友,你喜欢小鸟造的哪座云房子?
学生分句读好,我喜欢……
(1)傻傻地横着多可爱呀。谁也喜欢的?
(2)美美地开着真漂亮啊。谁也喜欢的?
(3)这座楼房真高呀!谁也来读。
(4)大礼堂宽敞又明亮。喜欢的小朋友来读。
(5)才住得下一只小麻雀,可真小呀。谁喜欢这座小房子的?
3、谁能把这些云房子全部向大家介绍一下。
4、小鸟们造了这么多漂亮的云房子,小朋友也很能干,一定能造出更多更好看的云房子。你们会造哪些云房子?小组讨论讨论,简单画一画。
5、填空:
(1)我造的云房子像。
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说说你们都造了哪些云房子?
(2)我们造的.云房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三、学习第三、四小节
1、云房子真多呀,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你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读词
2、师:我是一只喜鹊,造好了一幢像花儿那样的云房子,让我去邀请小伙伴来玩一玩。
(1)你好,小黄鹂!(你好,喜鹊)我刚造好了一幢云房子,请你到我家去做客。(好的)那我们走吧,我给你带路。
(2)我去邀请了小黄鹂来做客,有小鸟来邀请我吗?
(3)小百灵:你好,喜鹊!(你好)快到我家来看看吧。
3、可爱的小鸟们,你们还想邀请谁去做客?请赶快行动吧!(学生活动)
4、小鸟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是叽叽喳喳叽叽喳。指读。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小朋友猜猜看这时候的天空是怎样的?
出示:
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2、这个句子很长,听老师读,注意在哪里稍微停顿一下。范读
3、指名读,齐读。
4、你还能说一个()的太阳
一片()的蓝天
5、有云房子的天空很美,没有云房子的天空也很美,因为蓝天就是小鸟的家。
6、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一场雨过后,天空漂浮着一些白云,小鸟们看见了,开心极了。它们用云造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天空慢慢地转晴了,云慢慢地散去了,只留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这么美的天空,我们一起把它读好,行吗?
齐读全文。
六、课外拓展
天上的云各种各样,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想象。平时,我们可要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
课后观察白云,仿照课文第二节,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一段话。
篇6:《云房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字写正确、美观。
在朗读中领悟云的变化、云的美。能诵背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学习“房”字。
1、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课件映示)听清了:爱花的孩子说我像朵花,馋嘴的孩子说我是个棉花糖,说我像啥就像啥,全凭你想象。蓝天是我家,任我随处荡。猜出来了吗?对,就是云(板书:云)我们经常看到的。
2、小朋友们听说过吗?云还能用来造房子呢!
(板书:房子)“房”是个生字,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写。(指导“房”的写法:扁扁户字头,下面一个方,方字一横要稍长,这个房字才漂亮。)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叫《云房子》。指名读、大家一起读课题。
4、鼓励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谁造的云房子?谁住呀?云房子究竟什么样?什么时候造的?造云房子干什么?)
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书里都有答案,只要仔细读书,就能解答。
二、初读课文
1、自主阅读要求:
那就请小朋友把书翻到133页,自己大声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要求:一读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二读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三读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开始吧。
2、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交流课文一共六个自然段)
3、展示初读,随机学习词语:
(1)初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来不及”意思。
师:第一自然段中藏着两个生字宝宝,谁来读一读?(出示词语:来不及一些)指名读(点拨:“来不及”时间很短,谁能读得快些?)生个别读,齐读。
师:你能把这个自然段读正确吗?指名读,学生评价。
(2)重点指导读通第二自然段,学习部分生词。
教师指着挂图或映示课件说:一群小鸟飞过来了,看见了这么美丽的云朵,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自然,认读词语:
教师逐个给“造”“样”“横”“堂”注音,及时认读生词。
学生相互提醒:“造”是平舌音,“样”“横”“堂”是后鼻音。
指导读好长句子:小鸟造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谁能找出句子读一读?(学生读,教师用线画出。)
小朋友,这是个长句子,恰当的停顿一下,就能把这句话读通顺。出示停顿的段落: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适时评价:这小朋友不光读得准确、通顺,还很有感情呢!)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师:现在,第二自然段你肯定能读了,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3)随文学词,读流利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美丽的云房子成了小鸟们的家,它们在家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学词:(出示词语:作客玩耍)指名读(指出“耍”是翘舌音)齐读
出示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作停顿标记。指名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名一女生读(评价:小鸟们玩得多快乐呀!)
同桌对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4)挑战比赛,读熟第五自然段
过渡: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云房子怎么样了?你来读第五自然段。
学词:这小朋友真行,两个生字都读准了。(出示词语:忽然一阵风)指名读(评价:“忽然”真快呀!)齐读
促读:谁来向××挑战,比他读得更好?比赛朗读,及时奖励。
(5)范读指导,会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云房子没有了。这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了?听老师来读第六自然段。
学词:(出示词语:洗过干净剩下笑眯眯水汪汪)指名读,着重指出“净、汪”是后鼻音,“剩”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笑眯眯”带上表情读。
齐读第六自然段。
4、整体感知课文(见《同步导学》第2题)
读完课文,我知道云房子是xx造的。课文的第xx自然段写小鸟造房子,第xx自然段写小鸟们在云房子里玩耍,第xx自然段写云房子没有了。(板书:造玩耍没有)
三、巩固检测:
1、集中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选择正确的读音。(见《同步导学》第1题)
3、出示导入新课时质疑的问题,学生交流解决的问题。
四、指导书写、扩词积累,完成作业。
1、出示“及、阵、净、客、样、客”,让学生交流每个字的书写注意点,师逐一范写:
及阵净样洗客
学生描红一个,写一个。(提醒写字姿势)
2、给六个生字口头扩词,说句子:
如:客(客人)星期天,我家来了一位小客人。
阵xx净xx
样xx洗xx
及xx
3、布置作业,相机辅导:完成《同步导学》3、7两题
篇7:《云房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朗读背诵第二段。
(2)认准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学写生字 “耍”,会用“有的像……有的像……”说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陶冶学生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讲小鸟故事
一、揭题: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房子有关,认识“房”这个字吗?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2、刚才那些可爱的小鸟们飞到了天空中,咦?在天上可以用什么来造房子呢?(生答:用白云)噢,原来他们要造――云房子。(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块儿到《云房子》里去做客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打开书133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读的长句子也要多读几遍。
(师评价学生读书姿势姿)
读完课文请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指生自己读,师领读,指生领读,全班自己读,男女生比赛读。
3、生开动火车读字。
4、课件出示难记生字,生组词。
5、去掉拼音读词:
造云房子 一些 横着
礼堂 (借助图片) 看着图,礼堂给你怎样的感觉?
剩下 忽然 来不及(笔顺)
洗过 干净 一阵风
这里还有一个长句子,谁能读正确?(出示长句子。)
老师给句子加上停顿符号,谁想再来读?
三、学习课文
打开书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请6位小朋友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想一想: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云房子有好多种样子)你从那一段找出来的?能读读这段吗?
学习第二段:
1、那小鸟们造的这些云房子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中的第二段,用直线画下描写云房子样子的句子,。注意要把句子划完整。
生回答,师多媒体出示:
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的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2、云房子都是什么样?看着屏幕,自己再来读读描写云房子的句子。
3、假如你就是一只小鸟,你最喜欢住进哪座云房子?
▲我喜欢“很高的大楼房”的云房子。 (2人)
▲我喜欢“很宽的大礼堂”的云房子。 (2人)
▲我喜欢“象大冬瓜那样”的云房子。
为什么呢?(3人)
因为它“傻傻”的,笨笨的,很可爱。
因为它还横在那里,很可爱。因为它很大,很笨重。
瞧!大冬瓜一样的云房子听到你们都很喜欢它,高高兴兴的就漂来了!(播放课件)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憨憨的可爱的傻样来?(指名读,评价)
一起来读!
▲喜欢“象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的云房子。
那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吗?
我也特别喜欢,也想来读,行吗?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花?(香香的玫瑰花等等)
你们觉得老师刚才读这句话读得好听么?那你知道为什么会读得这么好听?
师:把“美美的”语气读的重一点,并且边读边想象着眼前盛开着一株株美丽的花朵,你想试着读一读吗?自己练练
一起读。
▲我喜欢“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的云房子。
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它小的可爱吗?(指2人读)
4、可爱的云房子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点。(板书:有的像……有的像……) 谁愿意连起来读一读,让云房子多姿多彩的样子展现在我们眼前?(配乐1)
5、想把这么美的云房子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请用赞美的语气自己背一背这一段,还可以加上动作。出示课件,齐背。
6、小朋友们都这么喜欢美丽可爱的云房子。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小鸟,飞上蓝天,开始造云房子吧! (配乐)生变成小鸟造云房子
7、我们造的云房子那么多那么美!你能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来介绍我们的云房子吗? 4个
课件出示:云房子真美呀!有的像( ),有的像( )。
1小结:小鸟们,你们真有想象力,造的云房子千姿百态,人见人爱!
学习三四段
1、看着这些美丽可爱的云房子,你现在最想干什么?(生答)
你们开心极了!都想到云房子里――。出示:“作客”“玩耍”, 认读。
2、快乐的小鸟们齐读读3、4两段。
学习第五、六段
1、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云房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交流。
2、小鸟们和你们一样满脑子都是问号,谁能读出小鸟满脑子的问号?
出示句子,指名读: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
他哪里读得好?
谁再来读?读出问句的意思。
3、云房子哪儿去了?(被风吹散了。)
4、你们瞧,这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图)交流。
图上加上句子,齐读。
小结:是啊!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明丽。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呀!就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课后用你们那双善于观察的小眼睛继续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好吗?
三、学习生字
要写字了怎么做?
生:头正、身直、臂打开。
1、学习写“房”
要想写好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生交流:结构及关键笔画。
拿起铅笔,小手怎样握?
生:老大老二捏着,老三垫着,老四老五藏着。
同位互相检查是否做的标准。
生独立写一个。
2、学写“耍”
耍这个字不容易写好,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书空上面的“而”字。
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耍”关键笔画的位置,独立写一个。
展示、评议、修改
小朋友们写得真认真,会观察、会评价,还会修改!真棒!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办法学写其他生字,好吗?
设计意图:
《云房子》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本节课重点是学习小鸟们造出的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上一段通顺的话。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话,用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活动,从而真正把课文读懂读好,达到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的目的。
在复习词语和整体感知全文后,设计教学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时,我说:“你们喜欢哪座云房子?”然后再请小朋友进行交流。这一环节,在反复、多形式的阅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受小鸟的心情,让他们成为小鸟中的一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这个极为个性化的环节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 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作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角度往往是多维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因此我预留给学生充足的个性体验的空间。而且,小学低年级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语文课堂上,应把活动与教学有机的且是潜移默化中结合起来。恰当释放儿童天性。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生动更有效。
我觉得像《云房子》这类童话作品,语言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我们老师何不抓住这么好的机会,为孩子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开启思维之窗,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这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也能激活课堂氛围,对于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无疑也有极大帮助。
二年级的小学生有着天使般的可贵的童心与纯真,有着对美丽事物的独特感知与感受。所以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设计颇具匠心:寓乐于动,给学生插上了一对自由展飞的翅膀。让学生化为一只只轻盈的小鸟,自由自在地表演、亲临其境地体验。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自在、自如的空间,学生才会把美丽的思想尽情放飞,把充盈的激情纵情流露;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生动可感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兴致才会积极高涨,感悟才会生动鲜活,想象才会充满灵性而令人神往……
篇8:《假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出示会认的字词,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读)
2 .听写会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
(一)读文质疑。
1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地方不懂,用“? ”标记。
2 .学生质疑。
3 .教师相机处理,有的问题当场解答,有的问题归纳整理,随文处理。
(二)逐节朗读理解。
1 .小朋友,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一读诗,你最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想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读文)
2 . 你最喜欢哪一节?(相机学习每节诗)
3. 学习第一节。
(l)你喜欢这一节,你能读一读吗?(生读)
(2)他读得怎样?(师生共同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起音舒缓,停顿稍长;“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读出高兴的感觉。)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相互提醒不足之处。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可采取比赛的形式)
(5)作者为什么要给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呢?(指名回答)
(6)小树听到了你们的祝福,快活地笑了。瞧!(播放:在太阳的照耀下,小树被微风轻轻吹拂着的情景。)(板书:小树 红红的太阳)
(7)让我们齐声把祝福再一次送给小树吧!(齐读)
4.学习第二节。
(1)(生:我喜欢第二节)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吗?
(2)师生评价,教师指导;“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语速加快,体现出心情的急切,“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读出喜悦的感觉。
(3)还有谁喜欢这一节?都站起来读一读。
(4)师:假如作者有一支神笔,他会画许多好吃的谷粒送给小鸟。你瞧,小鸟听了,也快活地叫起来了。(播放: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板书:小鸟 好吃的谷粒)
(5)分男女比赛读这一节。
5.学习第三节。
(1)(生:我喜欢第三节)请你读一读这一节。
(2)老师范读:老师也很喜欢这一节,我也来读一读。
(3)和同桌比赛读。
(4)自由推荐同桌读。
(5)作者为什么要给西西画一双好腿呢?(指名回答)(板书:西西 一双好退)
(6)你想,看看西西拥有一双好腿的`样子吗?跪鱿“背景;)
(7)男生齐读。
6 .指导背诵,.
(1)熟读你最喜欢的一节,试着背一臂。
(2)指名背诵。
(3)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这一节的吗?
(4)谁还用了什么方法记哪一节?
(5)同桌互背。
(6)回家给家长听。
三、拓展思维
1.出示第四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2.指导朗读: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3.回顾课文,假如作者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要画什么呢?
出示: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4 .齐读。
5 .你喜欢作者的这些愿望吗?为什么?
6 .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呢?
出示句式:我要给________
7 .学生说话练习。
例:( l )我要给自己画一对翅膀,让我飞向蓝天。(2 )我要给缺水的地方画好多水,那里就不缺水了。(3 )我要给祖国的大地上画上更多的树… …
8 .师:大家有这么多美好的愿望,我相信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能变成现实。
〔 板书设计〕
23 .假如
小树 红红的太阳
小鸟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双好腿
篇9:《称赞》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称赞》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评价机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会写板、椅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能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试着称赞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具准备】
图片、词卡、幻灯片、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2、出示图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二、谈话
这节课让我们一同与小獾、小刺猬去感受相互称赞带来的欢乐。那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朗读感悟
1、精读1~4自然段:
⑴ 读一读、想一想:板凳做得很粗糙,为什么小刺猬还要称赞小獾呢?
⑵ 画一画你找到的词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⑶ 幻灯出示重点句,随机指导朗读:
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的很认真。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换说法:
一( ) 比 一 ( ) ( )
⑷ 指名3人读,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评价,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读5~10自然段:
⑴ 幻灯出示问题:
① 小獾为什么送给小刺猬椅子?
② 当小刺猬送给小獾大苹果时,小獾是怎样称赞小刺猬的'?
③ 小刺猬得到小獾的称赞后是怎么说的?
方法:
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⑵ 学生汇报:
随机出示幻灯片,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学,对感悟课文非常有好处。
⑶ 分角色朗读5~10自然段。
3、分角色演读(小组内进行)。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4、学生表演,同学们夸夸他们。
5、夸夸身边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学以至用,品尝体会称赞别人或让别人称赞带来的乐趣。
四、知道写字板、椅
1、观察后说说注意的地方。
2、指导书写。
3、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
六、作业
找机会夸夸你的家人或朋友,观察他们得到夸奖后的表现,写成一则日记。
设计意图:延伸到课外,体会称赞别人的快乐,并把这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小刺猬:消除疲劳
18 称赞 快乐
小獾:自信
篇10:《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篇11:《桥》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桥》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齐读课题,设疑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三、感受环境描写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水和洪水凶猛的句子;人们面临洪水的.表现。 2、出示相关句 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式特点及表达的作用。 四、感悟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想一想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在旁边 做简单的批注。 2、组织全班交流。出示相关图片和句子,读(男生;女生;齐读)――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感悟。 3、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4、师生满怀深情地朗读课文(第7――23自然段)。 五、情感抒发 1、想象说话(假如你就在现场祭奠老支书,你会怎样哭诉。) 2、说一句赞颂老支书的话,尝试用上“桥”字。 3、师生共赞老支书(出示相关句子,齐读) 六、总结全文。 七、领悟表达特点。 八、视听欣赏《为了谁》篇12:《长城》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做到读书为本,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读,充满感情地读,最后能愿意读,喜欢读,争先恐后地读。
【学习目标】
能较好地掌握全文结构和大意,理解和体会课文重点句子及词语的意味,产生对于长城及其精神和内涵的景仰,以及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叹。
【课前准备】
学生主动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播放长城图片。
师:昨天我们去游览了……?我们从远处眺望了……?我们从近处观赏了……?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要登上……,去感受,领悟,赞美我们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长城呢?
板书:
──的长城
生自读全文。
生汇报:
像长龙一样的长城。
(这是从远处眺望。)
高大坚固的长城。
(这是从近处观察。)
气魄雄伟的长城。
(你读书真有心,能够找到这么好的一个词形容我们的长城。)
……
二、品读感悟
师:是啊,我们的长城像长龙一样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我们的长城高大坚固,那当我们的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他又会想起什么呢?,他又会看到什么样的长城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那一句话,那一个词让你特别激动,使你浮想联翩……
生自读第三节。
生汇报:
无数……无数……
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数不清
没有……没有……就
三、情景设置,重点突破
1、师: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科技很不发达,战乱频繁……)
那时候有起重机吗?……有汽车,火车吗?……那*的是什么?……是啊,*的双手和肩膀,但驮起的却是重达……?XX同学你的书包沉吗?他的书包大概是 20斤,那两三千重大约要有这样的书包多少个?……那要100多个这样的书包啊,你能背起来吗?谁来试试背起这两三千斤重的石头?……一个同学读,两个同学读,三个同学读……全班齐读。
师:通过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这块两三千斤重的石头终于抬起来了,可是咱们还得把他抬到山顶上去啊,这山顶可不一般啊,是……(陡峭)的山岭啊!来,我们一起来抬。……你们走得太轻松了,你们的肩上可是重达两三千斤的巨大条石啊,你们的脚下可是蜿蜒崎岖的山路啊,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脚下的石头给绊倒啊……再来……怎么停下来了?你们还刚刚走到山脚啊,继续走,……到山腰……快到山顶了……还有一点点距离了……到了。现在,你最想说什么?(累,真累……)
师:同学们呐,我们才扛了一块石头啊,可我们的劳动者呢?他们要扛……一天要走多少次这样的山路?万一被石头一绊,或者因为坚持不住,手一松,肩膀一滑,就会……有多少劳动者在这里过早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啊,长城上难道真的只有冰冷的石头吗?……不,它上面凝结着我们无数劳动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所以我们的作者才会由衷地对劳动者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多少……”
2、写话练习:
如果你能够重回古代,看见那些辛苦劳作的古代劳动人民,那中间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少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他又会怎样回答你?
(那是个怎样的老人?……)
你们辛苦了!
(衷心的表示感谢)
你们真了不起!
(真诚地赞叹)
你们别干了,我们造反吧!
(长城在当时的确起到了防护外侮的作用,但是今天看来,这样的防护其实毫无意义,一位美国学者在提到长城时这样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坟墓 。)
……
师:让我们把我们对劳动者的感谢,赞叹的感情都融入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再来读“多少……”
师:这气势雄伟,凝结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长城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骄傲,大家想看一看吗?这样伟大的长城啊,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忍不住要衷心赞叹,我也想向大家倾诉我对长城的景仰和赞美,大家想听吗?……请看,请听 。
(视频长城,伴有《长城谣》)
师:同学们啊,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长城,这就是像长龙一样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这就是高大坚固而又宽阔平整的长城,这就是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长城,这就是我们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长城,这就是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精神的长城,这就是我们的长城,永远的长城!
师:大家面对着伟大的长城,你会想起什么,想说什么呢?
……
师:那作者又是如何赞叹我们伟大的长城的呢?……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课件出示:
因为长城──,所以作者感叹……
因为长城──,所以作者感叹……
因为长城──,所以作者感叹……
四、激情升华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面对这岿然屹立的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万里长城,我们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话要说,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刚才读的那段话,让我们再一次来赞叹我们我们古代最伟大的建筑──长城!
(全体起立,课件出示)
师:我相信,今天我们的同学一定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我也深信,我们的伟大长城的精神会永放光芒。
五、《长城》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如果你能够重回古代,看见那些辛苦劳作的古代劳动人民,那中间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少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他又会怎样回答你?
(那是个怎样的老人?……)
例如:
我遇见了一位老人,他满脸的白胡子,头发都是白的,背驼得像骆驼一样,我走过去对他说──,可是他却说──
2、说话训练:
大家面对着伟大的长城,你会想起什么,想说什么呢?
【板书设计】
气魄雄伟(或长龙一样)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宽阔平整
凝结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数不清 没有……没有……就 无数……无数……
篇13:《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学生齐读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我们还学习了第三个故事,明白了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板书:顾全大局、胸怀宽广),所以负荆请罪的结果是——将相和好了,蔺相如和廉颇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既然有“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为什么“不和”呢?
指名读第16自然段,明白廉颇认为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升了官,他不服气。
讨论“嘴”指什么?(板书:嘴)
(廉颇看不起蔺相如,认为他只是靠嘴巴说说,没有其他本领。)
3、推出研究问题: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没有其他能耐呢?
蔺相如帮赵王解决了许多难题,比如“完璧归赵”(出示贴图)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就来听一听,在这个故事中,赵王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二、深入阅读,研讨材料。(完璧归赵)
㈠第2~3自然段
1、听2~3自然段录音,说一说:赵王遇上了什么麻烦事?(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个无价之宝——和氏璧,就写信说愿意拿十五个城换这块璧。)
2、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赵王为什么如此着急?
(引读):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打。
3、到底要不要把和氏璧送去呢?“送”如何?“不送”又如何?能否用上“如果……就……;如果……就……”用自己的话说说赵王为什么而着急?
(赵王深深地知道秦国并无诚意以城换璧,如果如信上所说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如约交付城池,赵王就只能白白吃亏,让秦王轻易地占到便宜;如果不按照秦王的话做,只怕秦王会以此为借口,发兵进攻,到时候遭秧的就是赵国。)
㈡第4~7自然段
1、正当群臣无策,赵王左右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勇敢机智的蔺相如。(板书:勇敢机智)
听4~7自然段录音
2、我们来看看,所谓“机智勇敢”的蔺相如是怎么给赵王出主意的。
(生齐读第6自然段)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拿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3、我们以前学过,文章一般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呢?(人物的言行)
⑴ 在这段话里,能否从蔺相如的言行中体现出机智勇敢呢?抓住重点词品一品,填好表格,说说为什么。
⑵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①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呢?是在想到底要不要去吗?
(蔺相如想的'并不是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不给秦王发兵进攻制造机会。)
② “愿意”:在国家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
③ “如果……就……;如果……一定……”(出示句子):这是两个假设句的连用,表示对两种情况的对策。蔺相如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说明他慎谋远虑,考虑周全。
④ 句式训练:能否用“如果……就……;如果……一定……”说一句话
⑷ 朗读指导:蔺相如把问题考虑得非常透彻,连对策都想好了,真可谓是成竹在胸。该怎么才能把这几句读好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㈢第8~9自然段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向秦王献上和氏璧(板书:进宫献宝)。秦王喜欢这件宝物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朗读训练:指名学生读“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赞叹”。
篇14:第二课时《荷花》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荷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D.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quot;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篇15:《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翠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 小结过渡。
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的眼睛()的嘴()的爪子
()的头巾()的花纹()的外衣
()的衬衫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读一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8.小结过渡。
三、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⑴翠鸟的动作怎样?
⑵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⑶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
⑵比较句子: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⑶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⑷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⑸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⑶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⑷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⑸汇报讨论情况。
⑹比较句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⑺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动作敏捷?
理解句子: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⑻指导朗读。
4.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自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
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⑴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⑵自选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⑶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云房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2.《云房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