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
“深爱的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
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2÷3144÷22720÷80168÷4270÷590÷6
94÷7493÷6398÷4399÷1184÷42324÷54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54×632032×86541×9364
63×742424×717025×5128
二、指导练习。
1、板演与全班笔练。
9900÷459083÷31
(3)议论后归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有的只要一次就准确定商;有的初商偏大或偏小,就要进行适当地调商。必须指出:“四舍”后把除数着小,初商容易偏大,商大要调小;“五入”后把除数着大,初商容易偏小,商小要凋大。
2、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试商时把除数着作多少来试商最好?用口算估计商应该是几?
①546÷78②900÷37③2960÷83
④282÷29⑤4372÷585⑥754÷16
提问:
(1)怎样确定商有几位数?(先根据除数是几位数,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看一位,确定商的最高位,然后再根据数位顺序确定商的位数。)
(2)以上哪几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为什么?(第①、②、③题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因为第①、②题两题除数的个位上的数8、7比5大,第③题除数个位上的数3比5小,它们都不接近“5”,所以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
(3)第⑥题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如果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要试商几次,比较麻烦。)
(4)第④题为什么不用“五入”法试商呢?(因为这道题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
(5)第⑤题怎样试商较简便?(第⑤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
综上所述,教师指出: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试商方法,但要我们计算既正确,又迅速,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
三、作业。做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篇2: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
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2÷31 44÷22 720÷80 168÷42 70÷5 90÷6
94÷74 93÷63 98÷43 99÷11 84÷42 324÷54
2、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54×6 320 32×8 65 41×9 364
63×7 424 24×7 170 25×5 128
二、指导练习。
1、板演与全班笔练。
9900÷45 9083÷31
(3)议论后归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有的只要一次就准确定商;有的初商偏大或偏小,就要进行适当地调商。必须指出:“四舍”后把除数着小,初商容易偏大,商大要调小;“五入”后把除数着大,初商容易偏小,商小要凋大。
2、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试商时把除数着作多少来试商最好?用口算估计商应该是几?
①546÷78 ②900÷37 ③2960÷83
④282÷29 ⑤4372÷585 ⑥754÷16
提问:
(1)怎样确定商有几位数?(先根据除数是几位数,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看一位,确定商的最高位,然后再根据数位顺序确定商的位数。)
(2)以上哪几题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为什么?(第①、②、③题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因为第①、②题两题除数的个位上的数8、7比5大,第③题除数个位上的数3比5小,它们都不接近“5”,所以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比较简便。)
(3)第⑥题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如果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要试商几次,比较麻烦。)
(4)第④题为什么不用“五入”法试商呢?(因为这道题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
(5)第⑤题怎样试商较简便?(第⑤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
综上所述,教师指出: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试商方法,但要我们计算既正确,又迅速,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
三、作业。做练习十三的第10―16题。
(12)商中间有0的两位数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的例13及“做一做”题目,练习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商中间补“0”的意义,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中间有零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出下面各题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商是几位数?
2、学生板演计算并口述过程。
教师结合订正评讲时强调: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之后,每除一位必得一商。
3、全班笔练。
(1) (2) (3)
提问:
①第(1)题商的百位上为什么是0?
②这三道题除的过程,会出现被除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的情况,这样的商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
1、引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这个方法也适用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商中间有0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3。2835÷27
(1)排出竖式。
(2)师生一起边议论边演算。
①商是几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商的首位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应该商几?
②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用13除以27,不够商1,怎么办?(在商的十位上写0,然后移下被除数个位上的5继续除。)
③十位上的商为什么必须写“0”?这个“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以后,余下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写0,这个0起占位的作用。)
板书:
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为什么写0?
(3)这道题应如何检验?
105×27
小结:初学商中有0的除法容易发生错误,为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验证商是否正确,可以用“除数乘以商”来验算除法。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63页上面“做一做”题目。
四、课堂总结。
两位数除多位数与一位数除多位数一样,要先确定商是几位数,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一定要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占位。
五、作业。做统习十四的第1―5题。
篇3:表内除法练习课教案
表内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练习十二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二、展开学习
1、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1)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你能提哪些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练习第6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2)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3)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篇4: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题:
1、做P10(3)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练习题:
1、做P8(4)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
2、做P8(5)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3、做P10(5)
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三、教学后记:
篇5: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1―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在数位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与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40÷17 600÷10 540÷90 560÷14
900÷15 260÷20 480÷60 900÷45
380÷19 450÷15 360÷12 390÷30
320÷25 600÷12 960÷48 840÷40
2、在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6×( )<120 35×( )<300
14÷( )<116 26×( )<140
24×( )<150 15×( )<139
60×( )<488 25×( )<182
3、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①3888÷54 ②2648÷62
③6078÷16 ④3270÷28
全班齐练,四人板演,练后讲评。
二、指导练习。竖式计算,并验算、(P.65第11题)
(1)3824÷36=106……8
提问分析:①先说商是几位数?②为什么商的十位上要写0?③怎样检验商106对不对?
(2)9900÷45=220
提问分析:①为什么商的末尾要写0?②被除数十位上的0为什么要移下来,而个位上的0不要移下来?③怎样验算商220对不对?
(3)学生独立完成第11题的其余四道题。
计算后,结合订正评讲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商的中间0或末尾0不能丢?有哪些情况商的末尾要商0?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的第15题。
2、学生独立做第12、13、14题。
篇6: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较熟练地掌握调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关键: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调商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6×5 23×4 11×6 42×2
35×2 26×8 25×8 24×5
2、估商训练。
(1)填>、<或=。
28×5○145 18×6○98 344○43×8
(2)下面各题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00 7×( )<460 ( )×90<453
3、试商训练。
说出下列各题的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商是几?
二、指导练习。
初商改商练习
(1)教师出示49、让全班学生计算完毕后,分四人小组讨论。每人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集中讨论:
商4小了 改商5
归纳:“五入”法把除数49看作50来试商,商4小了,需要调商;改商5合适。
商9大了 改商8仍是大了 改商7
归纳:用“四舍”法把除数24看成20来试商,商大了,经过两次调商。
小结: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是除数被看小了,商可能偏大;用“五入”法把除数着作整十数试商,是除数被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试除中当商过大或过小了,就用调商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
三、作业。做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篇7:《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教科书第21~22页练习四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学反思:
篇8:三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的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练习十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难点: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游戏、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53页第3题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大家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猜一猜:用动物卡片盖住的那个数字最大是几?
2.课件出示53页第2题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一种包装方法。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面包,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纠正和总结。
(二)综合练习:
1.出示54页第5题
先请学生做做小医生,看看他们做得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的`检验方法。
2.出示54页第6题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请学生灵活的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进行解答,
集体订正。
3.出示54页第7题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明确题目的意思,
(2)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
(3)最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
4.出示54页第8题
(1)问:这是个几边形?每边长多少厘米?
(2)圈一周是多少厘米?
(3)怎样求彩带的长?(“3×8+2=?”)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二第1题,第4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家作业:随堂练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9: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法练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法练习》教案
练习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页。
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除法的'计算和验算的算理;
练习重点:
被除数十位上数不能整除的除法
练习难点:
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确定
练习过程:
1、请学生板演反馈作业中的情况;
2、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确定指导的内容和重点。
3、先估计得数可能是几十,再算一算:
99÷3=83÷6=92÷4=85÷8=
方法是:看被除数的十位数再背口诀
4、独立完成练习二的第一题:连好后同座位的同学生互相验算。
5、有84个本子,每人分2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每人分3本、每人分4本、每人分6本呢?你会填写下面的表格中吗?
每人分的本数2本3本4本6本,可以分给几人
6、给学生解释单价:每件商品的价格。给学生懂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这一题后,观察自己填写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肯定有价值的发现)
7、以游戏的形式尝试完成思考题。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
篇10: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练习课2》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练习课2》
课题六:练习课 教学内容:P26练习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 3.81÷7(保留两位小数) 审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 10 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 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1、P26 第12题。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反思: 1、第10题求商的近似数。由于商是近似数,用乘法验算,不好说明结果正确与否,用再除一次的方式验算,又要两次笔算。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这里要求用计算器验算。 2、思考题体现在引导学生多种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生A:先看12.5元里包含多少个2.5元,由12.5÷2.5=5中,可知停车时间是 1+(5-1)×0.5=3(时)。 生B:用总钱数减去2.5元后,再看剩下的钱包含了多少个2.5元,就有多少个0.5小时,再用这个时间加上1小时,就是李叔叔的停车时间。篇11: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练习课1》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练习课1》
课题五:练习课 教学内容:P25练习教学目标: 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观察P25第8题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3.24÷0.24= 3.24÷2.4= 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重点练习,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可能有: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共有多少学生? 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独立练习P25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 四、挑战题 P26思考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法,有新的收获: 1、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2、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篇12:小学数学《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教案
小学数学《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第4-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能正确地计算并能验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明确练习内容。
我们已经学过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这节课就练习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更加掌握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并且要能用学过的验算方法,检查算得对不对,提高除法计算的能力。
3.提问:在除法笔算里,商的数位上什么时候要商0?
二、除法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4题。
(1)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面商0。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按笔算法则计算练习十四第4题,并且验算。
先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4人板演,学生分四组练习,每组一题。
(2)集体订正。
提问:第二小题为什么百位、个位上都是0?第三小题为什么末尾有两个0?
第一小题是怎样验算的?第三小题呢?验算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做练习十四第5题。
(1)在课本上找一找,每道题的计算对不对,不对的在课本上改正。
(2)指名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3.对比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6题第一组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二小题有余数?
(2)做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组题。
练习方法与第一组题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两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3)做练习十四第6题第三组题。
练习方法与上面第组相同。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两题商里0的位置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小结:通过这三组题的对比,我们更知道了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上面商0,不能写错或随便调换位置。计算时还要注意有没有余数。
4.说出下面每题的商是几位数,哪一位上要商0。
306÷3360÷32001÷42041÷4
追问:哪几道有余数?
5.做练习十四第8题。
要求学生笔算后在书上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练习了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谁来说一说,笔算除法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在什么情况下要在商的这个数上写0?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7、9题。
【商两三位数除法练习课教案】相关文章: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上册)
6.数学练习课一教案
8.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