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课件>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

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

2023-06-27 08:21: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艾米莉布朗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

篇1:解简易方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   )=50    (    )×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 元,2支钢笔多少元?

2. 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 =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篇2:解简易方程(一)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    )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

是方程的有(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3. 是方程 的解.(    )

4. 也是方程.(    )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 的解是(    )

①     ②

2. 的解是(    )

①     ②

3. 这个式子是(    )

①是方程     ②是等式    ③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 是方程(    )的解

①     ②

五、课后作业

(一)解下列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二)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 加上35等于91.

2. 的3倍等于57.

3. 减3的差是6.

4.7.8除以 等于1.3.

六、板书设计

篇3:解简易方程(一)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篇4:解简易方程(一)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

右边 ,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论;既重视知识的教学,又重视能力的培养。教师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探究活动

不说也知道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数学魔术.

数学魔术:学生任意想好一个数,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运算:把想好的数加上2,乘上3,减去6,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可以马上知道学生原来所想的数.

2.学生分小组探讨其中的秘密.

魔术揭密:可以假设学生所想的数为 ,按照教师的要求就是加上2( +2),乘上3

(3 +6),减去6(3 ),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2 ).也就是说最后的计算结果是原来所想数的2倍.

3.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魔术.

4.分小组进行表演.

篇5:解简易方程(三)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在安排上注意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图片使学生理解算理,再通过文字题,直接算出结果。在思维过程上,有展开,有压缩,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篇6:解简易方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   )=50    (    )×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 元,2支钢笔多少元?

2. 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 =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教师板书: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    )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

是方程的有(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3. 是方程 的解.(    )

4. 也是方程.(    )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 的解是(    )

①     ②

2. 的解是(    )

①     ②

3. 这个式子是(    )

①是方程     ②是等式    ③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 是方程(    )的解

①     ②

五、课后作业

(一)解下列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二)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 加上35等于91.

2. 的3倍等于57.

3. 减3的差是6.

4.7.8除以 等于1.3.

六、板书设计

篇7:解简易方程(一)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1  解方程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 ,

右边 ,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论;既重视知识的教学,又重视能力的培养。教师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探究活动

不说也知道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数学魔术.

数学魔术:学生任意想好一个数,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运算:把想好的数加上2,乘上3,减去6,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可以马上知道学生原来所想的数.

2.学生分小组探讨其中的秘密.

魔术揭密:可以假设学生所想的数为 ,按照教师的要求就是加上2( +2),乘上3

(3 +6),减去6(3 ),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2 ).也就是说最后的计算结果是原来所想数的2倍.

3.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魔术.

4.分小组进行表演.

篇8:《解简易方程》练习题

《解简易方程》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X+4=10,X+4-4=10○()

2.X-12=34,X-12+12=34○()

3.X×8=96,X×8○()=96○()

4.X÷10=5.2,X÷10○()=5.2○()

二、解方程:

54-X=247X=49126÷X=42

三、解下列方程(要求写出检验过程)

13+A=28.52.4X=26.4

四、列方程解答:

1.一个数减去43,差是28,求这个数。

2.一个数与5的积是125,求这个数。

3.X的3.3倍减去1.2与4的`积,差是11.4,求X.

四、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1、当X=2.5时,4X()10

10X()10

2、当X=4时,6.2+X()11

54()200÷X

五、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再解出来。

1.一条路,已经修了600米,还剩下1000米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000

2.当X大于()时,5X的值大于22。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91X-()=8.9

()X=5.1()÷X=63

篇9:解简易方程(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5

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 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

2.出示图片:示意图

3.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

上午 下午 一天

4.教师说明:这个式子中含有两个未知数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

篇10:解简易方程(三)

5.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1) 表示4个 , 表示3个 , 一共是(4+3)个 ,也就是 .

(2) 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4+3)个 , .

6.教师说明:两种思考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教师板书:

=(4+3) =

答:这一天共运土 吨.

7.思考:上午比下午多运的吨数是多少?怎样列式?

教师提示:1个 ,可以写成 .“1”可以省略不写.

8.教师小结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 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 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 ,计算出结果.

9.练习

(二)教学例6

篇11:解简易方程(三)

1.教师提问

(1)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2)应该怎样解答?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解: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7×5+9×5=80,右边=80,

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的解.

3.练习

解方程  3.6 -0.9 =5.4(要写出检验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表示( )加( ),一共是( )个 ,得( ).

2. 表示( )减( ),是( )个 ,得( ).

3. ( ).

(二)直接写得数.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    )

2. (    )

3. (     )

(四)用线段把下面每个方程与它的解连起来.

+13=33 =0

3 - =80 =10

1.8 =54 =20

6.7 -60.3=6.7 =30

9 + =0 =40

五、布置作业

(一)解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六、板书设计

篇12:《解简易方程》试题

《解简易方程》试题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是方程的有()。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2.方程都是等式。()

3.是方程的解。()

4.也是方程。()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的解是()①②

2.的解是()①②

3.这个式子是()①是方程②是等式③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是方程()的解①②

四、解下列方程。

五、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加上35等于91。

2.的3倍等于57。

3.减3的差是6.4.7.8除以等于1.3。

篇13: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⑴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⑵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⑶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方程的意义及方程解等概念,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从形象的平衡中认识抽象的等量,结合具体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形象思维较好,但抽象思维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训练过程,所以本节课我使用直观演示、观察、比较、启发引导,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连串的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使用天平、挂图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采用从直观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一开始上课,我就直接通过天平演示,使学生利用平衡这一认知基础去认识等式,理解等式的实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天平平衡关系,从而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出示篮球图,学生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主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篮球个数、单价、总价间的关系,有效地丰富了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等式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概括出方程的含义

2、结合实例进行比较,渗透集合思想

在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的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上板书的等式和方程,让学生在认识等式和方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画图,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从而深化学生对方程本质含义的把握,自然地渗透集合思想。

3、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讲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含义,有效地促进学生抽象概念能力的培养。

4、范例讲解

讲解例1解方程时,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解,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加深对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推想过程,一边板书,一边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然后着重讲解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并根据课本上的“注意”强调说明虽然不要求每题都写出检验,但都要口算进行检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巩固练习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次巩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完成第“做一做”,目的是通过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教学例1后,我让学生分组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其目的是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好书写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6、小结

小结的目的是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4: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各题。

(二)列式。

1、一支钢笔元,2支钢笔多少元?

2、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

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8=16

(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篇15: 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操作天平:

a、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50×2=100)

b、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茶叶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茶叶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称东西的示意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30+20=502x+50>10080<2x

3x=180100+20<100+50100+2x=50×3

x―18=2460÷20=3x÷11=5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出示实投):

80<2x2x+50>100100+20<100+50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30+20=503x=180100+2x=50×3

x―18=2460÷20=3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相关文章:

1.《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2.数学《简易方程》练习题

3.人教版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4.简易方程教案

5.简易方程练习题

6.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

7.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8.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9.数学课件

10.初中数学《方程》优秀教案

下载word文档
《解简易方程数学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