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Muni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
1.圈一圈,连一连。(共8分)
2.数一数每种花各有几朵,写一写。(共5分)
3.从1顺次连到5。(共4分)
4.涂一涂,填一填。(共10分)
(左) (右)
把左边的`3个 涂上红色;把右边的5个 涂上绿色;给从左边数排第5的 涂上黄色。
绿 比红 ( ),红 比黄 ( )。(填“多”或“少”)
5.请你填上合适的数。(共12分)
5>( ) ( )<3>4
2<( ) 3<( ) ( )=( )
1<(>( ) ( )<( )
6.要使盒子里都是5个皮球,每个盒子里要添上几个皮球?请画上去。并写数。(共16分)
7.把4个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写一写。(共6分)
8.请你先写数,再填空。(共10分)
9.比一比,看谁吃得多。(共12分)
( )( )( )( )( )( )( )( )
10.看图回答问题。(共9分)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11.把5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共8分)
篇2: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试卷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试卷
一、按顺序填数。
1,,5 ,(),7, (),10
二、选数填空。
( )+( )=4
( )+( )=5
( )-( )=4
()-( )=5
( )+( )=3
( )+( )=8
( )-( )=3
( )-( )=8
( )+( )=6
( )-( )=6
三、填空。
9比5多( )
8比2多( )
7比4多( )
5比9少( )
2比8少( )
4比7少( )
3比( )少3
比6少2的数是( )
比5多1的数是( )
比5少( )的`数是2
比4多2的数是( )
比6少1的数是( )
四、在()里填上+或-。
4()4=8
5()5=0
7()3=4
9()6=3
5()2=7
10()6=4
3()7=10
6()2=4
5()4=9
1()8=9
10()5=5
8()2=10
五、按要求填空。
4 、7、 2、 9 、8 、6 、5、 1
1、从左边起第四个数是( )
2、从右边起第三个数是( )
3、从左边起第二个数加上从右边起第一个数一共是( )
4、从左边起第四个数减去从右边起第二个数得( )
六、计算。
1、计算下面各题。
2+5=
9-4=
7+3=
6-4=
2+2=
6-6=
1+5=
7-5=
8-7=
2+8=
4+5=
9-6=
8-4=
8-2=
8+1=
4+6=
10-9=
10-4=
2、计算。
5+1+3=
5-3+6=
9-6-2=
9-6+7=
9-7-2=
6+3-7=
7+2-5=
2+5-4=
8-3-0=
4-2+5=
9-8-1=
10-4+1=
篇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一、你能在3分钟内完成吗?来试试吧!
4+5= 10-2= 3+6= 8+1= 7+3=
0+5= 6十3= 9-4= 1+9= 10-8=
10-6= 5+3= 7-0= 9-6= 3+4=
9-5= 7-3= 8-8= 5+5= 10+0=
二、请你在○里填上“<”、“>”或“=”。
6+2○ 7 7+1○ 8 9○4+2
9-6○2 10-3○ 6 10○3+7
三、填数。
( )、( )、( )、2、( )
( 10)、( )、( )、( )
四、请你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
□□□□□□
○○○
□有( )个,○有( )个
一共有( )个图形,□+□=□
□比○多个。□-□=□
○比□少()个。□-□=□
五、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2 1=□-□ 2+□=7 5=□+5
10-□=0 9-□=8 □-□=2 9-5=□
六、看图列式计算
□○□=□ □+□+□=□
七、计算
0+6+4= 9-4-3= 7+3-5= 10-6-3=
6-3+6= 10-4+2= 3+5-6= 6+3-7=
八、数一数,连一连。
5+3 10-5 6+4 5+4
8-3 7+2 10-6 2+8
9-0 4+4 3+6 9-4
6-6 0+0 3+2 9-3
九、请你写出□○□=10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篇4: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一、 填空题(1-2每题 3分, 3-4每题 10分, 共 26分)
1. 34=( ),读作( )乘以( )等于( ).
表示( )个( )连加.
2. 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5个2相加:______________
3. 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6分 )
1. 被乘数是4,乘数是3:____________.
2. 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3个4连加:______________
四、 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1. 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2. 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3. 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五、 其它题(1-2每题 6分, 第3小题 8分, 共 20分)
1. 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35____________
53____________
2. 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1)24
(2)42
3. 把左右两边意思一样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2+2+2+2A 53
(2)4+4+4 B 35
(3)5+5+5 C 24
(4)3+3+3+3+3 D 43
六、 选作( 10分 )
小立有3本书,兰兰、明明、亲亲的书都和小立同样多,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口答:他们一共有( )本书.
篇5: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一、 填空题(1-2每题 3分, 3-4每题 10分, 共 26分)
1. 3×4=( ),读作( )乘以( )等于( ).
表示( )个( )连加.
2. 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5个2相加:______________
3. 把口诀补充完整.
( )二得二 三( )十二 四( )十六 三三( ) 二( )得四 ( )得一 二( )得八 ( )四十二 二三( ) 一( )得四
4. ○ ○ ○ ○
○○ ○○ ○○ ○○
加法算式: .
相同加数是( ),有( )个相同加数,用( )做被乘数,用( )做乘数.
乘法算式: .
二、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1. 2×2=
3×4=
4×4=
2×3=
2?2=
2+2=
4×3+4=
4×4?2=
2. 3+3=
3×3=
3?3=
2×3=
4×1=
17?9=
3×2+3=
4×1+6=
3. 2×4=
20?9=
3×5=
18+7=
5×5=
28+8=
3+3+2=
4×1+8=
三、 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6分 )
1. 被乘数是4,乘数是3:____________.
2. 写出乘法算式,计算出结果.
3个4连加:______________
四、 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
1. 看图列式计算:
ΔΔΔ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ΔΔΔ
ΔΔΔ
ΔΔΔ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2. 看图列式计算:
ΔΔ ΔΔ
ΔΔ ΔΔ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
3. 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五、 其它题(1-2每题 6分, 第3小题 8分, 共 20分)
1. 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3×5____________
5×3____________
2. 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
(1)2×4
(2)4×2
3. 把左右两边意思一样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2+2+2+2 A 5×3
(2)4+4+4 B 3×5
(3)5+5+5 C 2×4
(4)3+3+3+3+3 D 4×3
六、 选作( 10分 )
小立有3本书,兰兰、明明、亲亲的书都和小立同样多,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
口答:他们一共有( )本书.
篇6: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试卷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练习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读一读,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闹(lào nào) 月(yuè yüè) 梧(wú ú)
睡(shuì suì) 都(dōu duō) 丰(fēn fēng)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kǒu qì jiàn miàn chū shēng hé hǎo
( ) ( ) ( ) ( )
míng yuè niú máo quán miàn tīng shuō
( ) ( ) ( ) ( )
三、写出偏旁相同的字,并组词。12分
( )( ) ( )( )
女 亻
( )( ) ( )( )
( )( ) ( )( )
氵 讠
( )( )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和( ) 月( ) 里( ) 车( ) 手( )
知( ) 背( ) 你( ) 东( ) 毛( )
五、写出带有下面笔画的字。12分
横折钩 ( )( )( ) 竖弯钩( )( )( )
横 钩 ( )( )( ) 竖 钩( )( )( )
六、按要求选字填空。12分
抱 见 背 泉 说 面 田 飞 国 点 江 从
独体字: ( ) 左右结构:( )
上下结构: ( ) 全包围结构( )
七、选词填空。6分
只 个 头 双 座 朵
一( )牛 一( )手 一( )塔
一( )鸟 一( )花 一( )人
八、选字填空。6分
他 她 它
1.妈妈过生日,我送给( )一份礼物。
2.( )是我的爸爸。
河 和
1.小( )边长满了小草。
2.我( )小明到小( )边钓鱼。
3.妈妈说话很( )气。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深夜( ),大海睡觉( ),她( )着( )( ),她( )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 )睡熟的鼾声。
2.小童问妈妈:“这花是( )哪儿( )( )?”妈妈笑( )笑( ),是冬爷爷( )( )睡觉的( )候送给( )( )。
3.小鱼浮( )( )( ),鼓起圆圆的眼睛说:“( )( )就不怕。”
十、阅读《冰花》片断,完成练习。
他惊奇地喊着(tājīngqídìhǎnzhe):“妈妈你瞧(māmānǐqiáo),玻璃窗上开花了(bōlichuāngshàngkāihuāle)!”啊(ā),真漂亮(zhēnpiàoliang)!它像宽大的树叶(tāxiàngkuāndàdeshùyè),像柔嫩的小草(xiàngróunèndexiǎocǎo),像丰满的牡丹(xiàngfēngmǎndemǔdān),一束束(yīshùshù),一朵朵(yīduǒduǒ),晶亮(jīngliàng),洁白(jiébái)!
1.这段话共有( )句。2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树叶 ( )的小草
( )的牡丹 ( )的冰花
3.用“——”画出具体写冰花很漂亮的句子。2分
篇7: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试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试卷
一、填一填
( )+5=7 6+( )=9 ( )-4=6 ( )+6=8
二、填空题
1、5比( )大1,比( )小1。
2、在3、6、8、10中比9小得多的数是( )。
3、5连续加2 :__ __ __ __ __。
4、最大的一位数加( )是最小的`两位数
5、从0数到10一共数了( )个数。
6、减数是2,被减数是9,差是( )。
7、10里面有个一。
8、一个也没有用()来表示。
9、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2,和是( )。
10、7的前面是( ),后面是( )。
三、解决问题
1、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0个,红萝卜有5个,白萝卜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共汽车上有3人下车,现在车上还有4人,车上原来有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本故事书,我两天看了10页,昨天看了6页,今天看了多少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附加题
小文今年6岁,小明今年9岁。两年后,小明比小文大几岁?
篇8: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上册测试题苏教版
一、你能在3分钟内完成吗?来试试吧!
4+5= 10-2= 3+6= 8+1= 7+3=
0+5= 6十3= 9-4= 1+9= 10-8=
10-6= 5+3= 7-0= 9-6= 3+4=
9-5= 7-3= 8-8= 5+5= 10+0=
二、请你在○里填上、或=。
6+2○ 7 7+1○ 8 9○4+2
9-6○2 10-3○ 6 10○3+7
三、填数。
( )、 ( )、 ( )、 2、 ( )
( 10 )、 ( )、 ( )、 ( )
四、请你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
□ □ □ □ □ □
○ ○ ○
□有( )个,○有( )个
一共有( )个图形, □+□=□
□比○多( )个。 □-□=□
○比□少( )个。 □-□=□
五、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2 1=□-□ 2+□=7 5=□+5
10-□=0 9-□=8 □-□=2 9-5=□
六、看图列式计算
□○□=□ □+□+□=□
七、计算
0+6+4= 9-4-3= 7+3-5= 10-6-3=
6-3+6= 10-4+2= 3+5-6= 6+3-7=
八、数一数,连一连。
5+3 10-5 6+4 5+4
8-3 7+2 10-6 2+8
9-0 4+4 3+6 9-4
6-6 0+0 3+2 9-3
九、请你写出□○□=10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篇9: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学生自主、有效的获取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更加扎实。)
2、认识整时。
(1)课件依次出现“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察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充分交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探究中发现知识。)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馈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知识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
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践活动体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的关注发展和关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发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并将努力改善。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篇10: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篇1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认识物体 分一分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8-3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不同形状物品一件,一个纸筒。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创 设 情 境 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 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 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 学生猜 学生到讲台上取礼物(秩序可按行,也可一块来取,也可分组来取,或每组派代表) 学生之间交流拿到的礼物的名称、样子,允许学生下座交流。 此情境的创设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好玩,好动,从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探 究 与 体 验 游戏:各回各家。 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 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 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 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 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 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 学生按游戏规则,开始活动、分组。学生分组时,需先观察,然后,互相走到一起。学生按小组交流分组理由,可以互相补充,可以各抒己见。 正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方方的、平平的。 长方体:我们组的礼物都是长长的、方方的。 圆柱体:我们组的礼物有长的、短的,都有两个平平的面,可以滚动,也可以竖着放。 球:我们组的礼物都是球,大大小小的都可以滚来滚去。 生抢答,先说出图中物品的形状,再举出一个与此形状相同的例子。相互交换手中的礼物,闭上眼睛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感觉。认一认这些画的都是什么形状。 打破传统的坐姿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手、脑、眼、口统一行动,在找同伴的过程中,体验物体的形状相同与不同。学生在分组完成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体验感觉。这样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的理由,更加了解这四个形状的特征。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通过操作、再次体验长方体等形状。从实际物体到透视物体的转换,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实 践 与 应 用 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 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 出示P30图师在学生摆时个别指导。出示一个盒子内放积木。 ①学生每组四个代表到台前来数,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数。 ②交流数的结果。 ①学生照样子,用手中的小方体和长方体摆一摆。 ②交流用了几块积木。 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 帮学生认识从实物到实物图,再到透视图,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球中巩固所学成果。 搭积木 教学内容:教材31-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用具:积木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创 设 情 境 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 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的参赛宣言。 代表1、2、……依次发表参赛宣言: 例:我相信在我们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利。 我们一定会取得第一名…… 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玩,从玩中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探 究 与 体 验 摆一摆 ①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 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②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 推一推 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 ②试验: a、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块积木。 b、在粗糙的.地面上。 c、在小绒毯上。 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说,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限的体会,不必给学生框子) 搭一搭 下面分组搭积木,杨搭什么就搭什么。 搭完后要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 教师巡视。 ①生跃跃欲试,生按顺序拿出对应的积木。 ②生开始活动。 ③交流各组所摆物体的含义。 ①生猜:我猜长方体。 ②:我猜正方体 ③:我猜是圆柱体 ①生自己动手试 ②交流感受。 ①生动手试验 ②交流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组完成的作品的故事。(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组员间相互评价,作品及故事。 本环节的设计在让学生实际动手做一做,体验到不同物体在同样平面上,用同样的力量推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平面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平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拓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在交流中,更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玩泥巴 教学内容:教材3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成功、帮助、放松) 教学用具:水、黄土、泥巴、颜料、小盒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交流空间 情境创设 师拿出一些泥巴塑玩具,请学生猜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都是用泥巴做的,今天我们也来用泥巴捏些玩具。 学生猜,然后根据教师展示的泥巴玩具,简单的说以下主要特征。 用学生常见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探究 体验与实践 玩泥巴 示范和泥: 往土里加适量的水,撑持成泥巴,在盒里拌几下,使泥巴有韧性。 介绍一些捏泥巴的技巧。 ①捏②搓③柏④粘 学生和老师一起把泥巴做成自己喜欢的玩具。 ①跟老师一起做,捏制的准备。 ②动手捏泥巴。 让学生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在此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正面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适当予以奖励。 ①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台前讲给大家听。 ②生评价。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篇12: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练习试卷总结】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