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feidaokuan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按规律填数。
(1)6 9 12 ( ) ( )。
(2)20 18 16( ) ( )。
(3)3 5 7( )( )。
(4)5( ) 15 ( ) 25 。
2.填空。
1、2、39都是( )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2.(1)10、11、1299都是( )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3.写出个位上是7的数
( )( )( )( )( )( )( )( )( )( )
4.写出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 )( )( )( )( )( )( )( )( )
5.在7、51、63、6、17、4和81中,一位数有( ),其中最小的数是( )。两位数有( ),其中最大的数是( )。
二、填一填。
1. 75比60多( ),40比68少( )。
2. 7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 68比10多( ),还可说( )比( )少( )。
4. 树上原来共有36只小鸟,有6只小鸟飞走了,现在树上有( )只小鸟。
三、列式计算。
果园里有梨树26棵,桃树有13棵,苹果树有34棵,
(1)梨树比桃树多几棵?
(2)梨树比苹果树少几棵?
篇2: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写(xiě)词(cí)语(yǔ)。
mǎ yǐ________
tiān niú________
fēnɡ lànɡ________
shā zi________
quán shuǐ________
yīn tiān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我能行!
shān cūn________ xiǎo xīn dōnɡ fānɡ bái yún________
kāi fànɡ ________yě xǔ bù shì yǒu hǎo________
三、按(àn)要(yāo)求(qiú)分(fēn)类(lèi),把(bǎ)序(xù)号(hào)填(tián)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
①鱼虾 ②海带 ③晚霞 ④轮船 ⑤海鸥 ⑥渔船
大海里有:( )
港湾里有:( )
天空中有:( )
四、补(bǔ)充(chōnɡ)句(jù)子(zi)。
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2.我喜欢的'小动物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五、填(tián)空(kònɡ)。
1.________不识月, 呼作________ 。________盘。________疑瑶________镜, ________青云端。
2.红日________秋高________ ________几净 ________琅琅
六、读(dú)短(duǎn)文(wén),回(huí)答(dá)问(wèn)题(tí)。
初(chū)夏(xià),石(shí)榴(liu)花(huā)开(kāi)了(le)。远(yuǎn)看(kàn),那(nà)红(hónɡ)色(sè)的(de)花(huā)朵(duǒ)像(xiànɡ)一(yí)簇(cù)簇(cù)火(huǒ)焰(yàn)。近(jìn)看(kàn),一(yī)朵(duǒ)朵(duǒ)石(shí)榴(liu)花(huā)像(xiànɡ)一(yí)个(ɡè)个(ɡè)小(xiǎo)喇(lǎ)叭(bɑ ),淡(dàn)黄(huánɡ)色(sè)的(de)花(huā)蕊(ruǐ)在(zài)风(fēnɡ)中(zhōnɡ)摇(yáo)动(dònɡ),就(jiù)像(xiànɡ)一(yì)群(qún)仙(xiān)女(nǚ)在(zài)翩(piān)翩(piān)起(qǐ)舞(wǔ)。
1.这(zhè)一(yí)段(duàn)话(huà)共(ɡònɡ )有(yǒu)( )句(jù)话(huà)。
2.石(shí)榴(liu)花(huā)在(zài)( )开(kāi)放(fànɡ )。它(tā)的(de)花(huā)蕊(ruǐ)是(shì)( )的(de),花(huā)朵(duǒ)是(shì)( )的(de)。
3.文(wén)中(zhōnɡ )的(de)一(yí)对(duì)反(fǎn)义(yì)词(cí)是(shì)( )——( )。
4.石(shí)榴(liu)花(huā)很(hěn)多(duō),从(cónɡ )( )、( ) 等(děnɡ )词(cí)语(yǔ)可(kě)以(yǐ)看(kàn)出(chū)。
5.你(nǐ)还(hái)知(zhī)道(dào)夏(xià)天(tiān)有(yǒu)哪(nǎ)些(xiē)花(huā)开(kāi)放(fànɡ )吗(m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题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和(),先算(),再(),最后算(),所以16×3=()。
2(1)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先不看,看成(),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160末尾有1个(),所以添上1个()得480,所以160×3=()。(2)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200个18是(),125个40是()。
3、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4、笔算乘法的方法:
(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
(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
篇4: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1.有( )个小朋友,每组有( )人,分成了( )组。
( )÷( )=( )
2.有( )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
( )÷( )=( )
3.(1)12棵树,每行( )棵,分成了( )行。
( )÷( )=( )
(2)12棵树,平均分成( )行,每行( )棵。
( )÷( )=( )
二、先圈一圈,再写算式。
(1)12个桃,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 ( )÷( )=( )
(2)12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个。( )÷( )=( )
三、先摆一摆,再填算式。
1. 8个△,每2个一份,分成( )份。 ( )÷( )=( )
2. 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个。( )÷( )=( )
3. 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根。 ( )÷( )=( )
4. 12个☆,每份3个,分成了( )份。 ( )÷( )=( )
5. 15个○,每份5个,分成( )份。 ( )÷( )=( )
6. 15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 )个。( )÷( )=( )
篇5: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 )∶24==2÷( )=0.5
2.将8∶13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3.甲数是乙数的1.25倍,甲数与乙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4.某养鸡场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 ),公鸡占鸡总只数的。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2∶1,这个三角形内最大的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的比是2∶3,棱长总和的比是( ),表面积的比是( ),体积的比是( )。
7.月季花朵数的是玫瑰花朵数的,玫瑰花的朵数与月季花的朵数的比是( )。
8.从甲地到乙地,小王要50分钟,小李要60分钟,小王和小李所用时间的比是( ),小李和小王的速度比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2.甲数是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值就是。( )
3.比值是0.75的比有无数个。( )
4.5分∶0.6时,化简后的比是5∶6。( )
5.被减数与差的比是8∶5,减数与差的比是3∶5。(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本书,已看了总页数的,剩下的页数与已看的页数的比是( )。
A.3∶5 B.2∶5 C.2∶3
2.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底的比是1∶2,高的比是1∶2,面积的比是( )。
A.1∶1B.1∶2C.1∶4
3.某工厂从甲车间调出的人给乙车间,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正好相等。原来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 )。
A.10∶9B.5∶4C.11∶10
4.120克盐水中含盐20克,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A.1∶5B.1∶6C.5∶6
5.同修一条路,甲队2小时修7千米,乙队3小时修10千米,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A.20∶21B.21∶20C.7∶10
四、先化简下面各比,再求比值。
25∶10 2.25∶9 ∶
∶0.25 10分∶0.5时
吨∶250千克 625立方分米∶立方米
五、解决问题。
1.王大爷栽了杨树和柳树共400棵,杨树与柳树棵数的比是5∶3,杨树、柳树各栽了多少棵?
2.某种混凝土是黄沙、水泥和石子按4∶3∶5搅拌而成的,一个建筑工地需混凝土60吨,需黄沙、水泥、石子各多少吨?
3.一种药水是药粉和水按1∶30的.比配成的,现在有药粉30千克,可以配制多少千克的药水?
4.小明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420克早餐,各种食物分别要准备多少克?
小明今天的早餐
面包鸡蛋牛奶
100克50克200克
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56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已知两车的速度比是4∶3,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6.图书室买来540本新书,其中是连环画,其余的是文艺书和科技书,文艺书和科技书的本数的比是3∶2。三种书各有多少本?
六、附加题。
一瓶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24,如果再放入75克水,那么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27,原来瓶内的盐水有多少克?
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12 2 4 2.39 3.5∶4 4.3∶5 5.90°直角 6.2∶3 4∶9 8∶27 7.9∶10 8.5∶6 5∶6
二、1.? 2.√ 3.√ 4.? 5.√
三、1.C 2.B 3.B 4.A 5.B
四、5∶2 1∶4 7∶6 3∶1 37∶1 7 1∶3 7∶2 5∶1 5
五、1.5+3=8 杨树:400×=250(棵)
柳树:400×=150(棵)
2.4+3+5=12 黄沙:60×=20(吨)
水泥:60×=15(吨) 石子:60×=25(吨)
3.30×(1+30)=930(千克)
4.100∶50∶200=2∶1∶4 2+1+4=7
面包:420×=120(克)鸡蛋:420×=60(克)牛奶:420×=240(克)
5.560÷8=70(千米/时) 4+3=7
甲车速度:70×=40(千米/时)乙车速度:70×=30(千米/时)
6.连环画:540×=180(本) 540-180=360(本)
文艺书:360×=216(本)科技书:360×=144(本)
六、75÷(27-24)×(1+24)=625(克)
篇6: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模拟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模拟题
一、填一填。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便。
2、3×4,表示()个()相加,读作()。
3、一个乘数3,另一个乘数6,积是()。
4、4×3,读作( ),()个5相加得30。
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6+6+6+6=
二、想一想
1、在()里填上“+”、“-”或“×”。
3()3=61()5=85()5=2520()4=16
4()4=163()5=84×5()6=14
2×6=18( )6 18()2=5×4
5()1=3×23×4=6()2
2、在里填上“>”、“<”、“=”。
3+33×3 6 6×1 5×310+5
6+66×215-63×365+35100
篇7: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看图,圈出正确的答案。
1.在的(上 下)面,在的(上 下)面。
2.在的(前 后)面,在的(前 后)面。
3.在的(左 右)面,在的(左 右)面。
二、小动物赛跑。
1.( )跑在最前面,( )跑在最后面。
2.小牛在小狗的( )面,小狗在小牛的( )面。
3.小羊在小牛的( )面,小羊在小鹿的( )面。
4.小兔在小猪的( )面,小猪在小兔的( )面。
三、想一想,填一填。
1.(1)小羊的前面是( ),( )排在小鹿的后面。
(2)从前面数,小鹿排第( );从后面数,小猫排第( )。
(3)小鹿在小羊的( )面,在大象的( )面。
2.好习惯大家来保持。
(1)过马路要靠( )行。
(2)我用( )手与客人握手。
四、快乐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美羊羊 沸羊羊 美羊羊在沸羊羊的右面,沸羊羊高兴地抬起了左脚。( )
2.灰太狼 灰太狼右脸上有伤疤。( )
3.懒羊羊 懒羊羊右手拿着苹果。( )
4.红太狼 红太狼的平底锅常拿在右手里。( )
五、涂一涂,画一画。
1.(1)从左往右第4个涂红色;从右往左第5个涂蓝色。
(2)从上往下第4个涂黄色;从下往上第6个涂黑色。
2.请你画出行车路线。
前行→第一个十字路口→左拐→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拐→第一个十字路口→右拐→第二个十字路口→左拐→交货处。
六、看图填一填。
1.这里共有( )只动物在开会。
2.狮子的前面是( ),号码是( )。
3.( )在狮子的后面。
4.狮子的左面是( ),( )在狮子的右面。
5.狮子的上面是( ),( )在狮子的下面。
七、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能分辨出左手和右手吗?
2.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小明的左面是小军,右面是小青。
3.填一填。狐狸和乌鸦 狐狸住在大树( )面的树洞里,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站在狐狸的( )面,狐狸站在( )面。狐狸想吃乌鸦叼着的这块肉,它想尽办法终于让乌鸦嘴里的肉从( )面掉( )来……
参考答案
一、1.上 下2.前 后3.左 右
二、1.小狗 小猪2.后 前3.后 前4.前 后
三、1.(1)小猫 大象 (2)5 5 (3)后 前2.(1)右 (2)右
四、1. 2.√ 3.√ 4.
五、略
六、1.72.小老鼠 63.小猫4.小鸭 公鸡5.小鸟 松鼠
七、1.右 左 左 右2.小青 小明 小军3.下 上 下 上 下
篇8: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
单元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设疑激情。
二、操作感知
1、分―――提示概念
师出示各类实物,让学生说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2、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三、活动
数一数(出示机器人图画)
数一数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五、课后作业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教学目标:
1、能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自己想要的图形的过程,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与方法。
3、能评论别人的拼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积木,准备用它们和大家做个游戏。看谁能把积木搭得又稳又高。什么是又稳又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观察想象,拟定策略。请你观察这些积木,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认真思考每种积木怎样摆放才能搭得又稳又高,然后再和同学说一说。
2、初步操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主,按你们刚才的想法搭一搭,看谁搭得又稳又高。(1)学生活动、动手操作。
(2)引导学生小结:让学生说一说在搭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而归纳出:把球放稳很困难。怎样把球放稳?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方法讨论后明确:要把球放在最上面。
3再次操作,验证方法
三、操作比较,积累经验
1、我们怎样做能知道谁搭得最高了?怎样比?
2、小组合作比较我后,请搭得又稳又高的同学介绍经验。
3、总结归纳:让积木的平面着保证平稳,借助长方体的长保证高度,再把球放在最上面。并用上所有的积木。
四、回顾过程,感知方法
今天我们共同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