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2022-12-21 08:12: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仿生乌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篇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物体震动 无动无衰 B.难逃扼运 在却难逃

C.束手无策 啸聚山林 D.天衣无缝 消声匿迹

3.指出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

(1)美国政府正在( )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A.酝酿 B.准备

(2)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

A.灾难 B.厄运

(3)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很可能会无节制地( )。

A.繁衍 B.繁殖

(4)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将( )。

A.束手无策 B.束手待毙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2分)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2分)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

(2)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________

(3)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________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

6.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2分)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8.按要求扩展句子。(3分)

同学们听大自然的声音。(说清“听”的状态)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6题。(14分)

恐龙无处不在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0.《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阿西莫夫是美国________作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2分)

11.《恐龙无处不在》谈到了恐龙的灭绝,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分)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①天衣无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褶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选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15.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16.画波浪线的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出它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6分)

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7.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18.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1分)

19.“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20.“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2分)

22.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24.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9分)

①“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略等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

②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人们普遍认为,纳米科技是信息和生命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③从90年代初起,纳米科技得以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如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

④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能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⑤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从战略高度部署纳米领域的研究。

25.根据第①段文字,给“纳米科技”下一个定义。(3分)

26.从文章看,纳米科技有什么深刻意义?从文中选取有关语句回答。(3分)

27.第①段和第④段中加点的“略”“将”能否删去?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三、写作(40分)

28.到目前为止,我们接触了不少有关克隆的知识。试就“克隆的前景”这个话题写一篇想像类作文。

要求:①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可以编故事,可以议论,体裁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篇2: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名校试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名校试题

一、思考探究(共26分)

1.《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岗’。”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思考它有哪三点绝妙之处?(15分)

2.下面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朵玫瑰,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3.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请拟一条以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6分)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19分)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情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是什么?(4分)

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3分)

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3分)

4.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3分)

5.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6.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15分)

水乡茶居(节选)

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20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竹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蒙、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阴、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老”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刍,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1.找出文中能够概括全文的句子。(3分)

2.水乡茶居有什么特色?(4分)

3.茶居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4分)

4.文章结尾说“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应怎样理解?(4分)

三、写作(40分)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塑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请你以“雕塑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优等生冲刺名校卷参考答案

一、1.①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②既劝量小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③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

2.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

3.①能识字,真好。②扫盲使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任选一句)

二、(一)1.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2.按时间顺序写的;先总后分。

3.让作者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作者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4.闽北的山深、山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5.比喻,把磁带、音响中的民歌比喻成扎红绸的大白菜。6.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

(二)1.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2.茶居很多,不是很大,建筑古朴雅致,多临河。

3.旧时的茶居,名字多老字号,用具和茶叶、食品很粗糙。现在的茶居,名字大多很典雅,用具、茶叶和食品很讲究。4.茶客们通过品茶来品味生活,感受生活变迁的乐趣。

三、略(提示:什么是雕塑?大艺术家罗丹说:删去一切多余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留下过“冗繁削尽留清瘦”的千古名句。如何雕塑自我呢?正像雕塑“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凸显一座完美的雕像一样,善于审视、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无情地删去,你才能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行文上,一方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暴露自身的不足有感而发,缘事说理,揭示大胆改过、勇于解剖自己对于雕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童话、寓言的文体,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对“雕塑自我”的内容进行“全新包装”,使思想性、趣味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篇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我能写好。(8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三、补充词语(8分)

有( )有( ) ( )正( )圆 惟( )惟( ) 动人( )( )( )( )乐见 ( )( )登场 锣鼓( )( ) 惊( )动( )

四、填空(6分)

1、大家都知道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实我们广东也有三件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一个下雨的早晨。上学路上,一位小同学在街上不小心摔倒了,你上前扶他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回到学校,老师见到了批评你不爱干净,你怎么跟老师解释?(3分)

五、按原文填空(8分)

1、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________搏击着,________搏击着,________搏击着,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六、口语交际(6分)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孩子的成长。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你还知道哪些,选一个你熟悉的用简短的话语介绍一下。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安塞腰鼓(选段)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1、这段话写了安塞腰鼓舞的四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的艺术表演,请用几句话介绍一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感恩

西方有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21教育网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侯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 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时原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 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1、解释“感恩”的 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例举哪些理由说明要感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感恩的传统吗?并从文中找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例举课文中感恩的例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35分)

我 *** 这堂课

要求: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要求写成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感受。

篇4: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一、写(xiě)词(cí)语(yǔ)。

mǎ yǐ________

tiān niú________

fēnɡ lànɡ________

shā zi________

quán shuǐ________

yīn tiān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我能行!

shān cūn________ xiǎo xīn dōnɡ fānɡ bái yún________

kāi fànɡ ________yě xǔ bù shì yǒu hǎo________

三、按(àn)要(yāo)求(qiú)分(fēn)类(lèi),把(bǎ)序(xù)号(hào)填(tián)在(zài)括(kuò)号(hào)里(lǐ)。

①鱼虾 ②海带 ③晚霞 ④轮船 ⑤海鸥 ⑥渔船

大海里有:( )

港湾里有:( )

天空中有:( )

四、补(bǔ)充(chōnɡ)句(jù)子(zi)。

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2.我喜欢的'小动物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五、填(tián)空(kònɡ)。

1.________不识月, 呼作________ 。________盘。________疑瑶________镜, ________青云端。

2.红日________秋高________ ________几净 ________琅琅

六、读(dú)短(duǎn)文(wén),回(huí)答(dá)问(wèn)题(tí)。

初(chū)夏(xià),石(shí)榴(liu)花(huā)开(kāi)了(le)。远(yuǎn)看(kàn),那(nà)红(hónɡ)色(sè)的(de)花(huā)朵(duǒ)像(xiànɡ)一(yí)簇(cù)簇(cù)火(huǒ)焰(yàn)。近(jìn)看(kàn),一(yī)朵(duǒ)朵(duǒ)石(shí)榴(liu)花(huā)像(xiànɡ)一(yí)个(ɡè)个(ɡè)小(xiǎo)喇(lǎ)叭(bɑ ),淡(dàn)黄(huánɡ)色(sè)的(de)花(huā)蕊(ruǐ)在(zài)风(fēnɡ)中(zhōnɡ)摇(yáo)动(dònɡ),就(jiù)像(xiànɡ)一(yì)群(qún)仙(xiān)女(nǚ)在(zài)翩(piān)翩(piān)起(qǐ)舞(wǔ)。

1.这(zhè)一(yí)段(duàn)话(huà)共(ɡònɡ )有(yǒu)( )句(jù)话(huà)。

2.石(shí)榴(liu)花(huā)在(zài)( )开(kāi)放(fànɡ )。它(tā)的(de)花(huā)蕊(ruǐ)是(shì)( )的(de),花(huā)朵(duǒ)是(shì)( )的(de)。

3.文(wén)中(zhōnɡ )的(de)一(yí)对(duì)反(fǎn)义(yì)词(cí)是(shì)( )——( )。

4.石(shí)榴(liu)花(huā)很(hěn)多(duō),从(cónɡ )( )、( ) 等(děnɡ )词(cí)语(yǔ)可(kě)以(yǐ)看(kàn)出(chū)。

5.你(nǐ)还(hái)知(zhī)道(dào)夏(xià)天(tiān)有(yǒu)哪(nǎ)些(xiē)花(huā)开(kāi)放(fànɡ )吗(m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20分)

měitiānhóuzizhēngqǔjǐngyáncíyǔ

()

sòngxìnbáitùsuǒyǐwúbiānwújì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12分)

心()()力()()犭()()

口()()水()()虫()()

三、你知道下列词语的全名吗?(8分)

一()障()()有()长

徒()无()()长()短

四、智慧园:(20分)

1。多变的“包”字,你会照样子填一填吗?(8分)

例:包+氵=泡(泡茶)

包+=饱()包+扌=()

包+火=()包+=跑()

2。写出下列数字打头的成语。(12分)

一()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

十()百()千()

五、近义词对对碰:(从下面给出的词语中找出四组近义词)(16分)

责怪赶紧温和漂亮和气批评赶快美丽

()—————()()—————()

()—————()()—————()

六、帮下列词语宝宝排排队,可别忘了加标点!(12分)

1。为什么葡萄硬说狐狸是酸的呢

2。小葫芦葫芦藤挂着上三个

3。放风筝那里正在几个孩子有

七、把下列词语放到句子里,使句子更具体、生动:(12分)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迫不及待地)

2。一只小兔子来到了葡萄架下。(蹦蹦跳跳地)

3。小兔子说不能吃。(连忙)

篇6: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

一、相信你能选对正确的读音打上“√”。

chéng()zà()chá()

乘炸察

céng()zhà()cá()

jiàng()jǎ()sǎn()

降甲伞

jàng()jiǎ()shǎn()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奈何争()恐()()()致志

聚精()()四()为()头()()流

自强()()各()各()又()又()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明打开了电视。

小明把电视打开了。

1、小白兔捡起果皮。

————————————————————————————————

2、风吹弯了小树。

————————————————————————————————

四、动脑筋想一想,你一定会填的,不会的字写拼音。

玉不琢()。人不学()。

()蜂酿蜜。

五、连一连,读一读。

争先恐后地观察,仔细地介绍,许许多多的夜空,极小极小的'知识,深蓝的冰点儿

六、照样子写句子。

1、主人聚精会神地刮胡子。

我聚精会神地

2、猫妈妈耐心地教育小花猫。

老师耐心地

篇7: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1分)

gào sù hú li wú biān wú jì zuò jǐn guān tiān

()()()

yī fu sī xiǎng bái tù shāng xīn bǔ dīng

()()()()()

二、我能认清楚组词。(8分)

表()挂()穿()棵()

青()蛙()空()颗()

三、我会写数字成语。(12分)

一二三

四五六

七八九

我还能写()、()、()。

四、我会换偏旁成新字再组词。(8分)

例:请——(清)(清水)

dàng()

五、填上适当的词,我也会。15%

一()老马一()松鼠一()歌一()桥

高兴地()吃惊地()小心地()飞快地()

难忘的()好听的()漂亮的()

()作业()月亮()口水()开水

六、按意思写词语,我也会。6%

1、小鸟说,天很大,没有边际。()

2、一只青蛙坐在井底看天,目光狭小。()

3、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吹牛皮的话。()

七、选字填空,我最棒。8%

哪那

1、你的()个文具盒是()里买的?

2、()座学校是()年办的?

做坐作纪记

1、小明在屋里认真地()()业。

2、我送他一本笔()本作()念。

八、补充句子,再加上标点。6%

1、的电影吗

2、乌鸦特别爱听

3、多可爱啊

九、读句子,学着写一写。8%

1、小猴子叫起来,老猴子也跟着叫起来。

也跟着

2、我一抬头就看见天。一就。

十、用下面句子作开头,说几句话批评乌鸦。5%

乌鸦,你上当了。

篇8: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第一篇与第二篇都说的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但是,第一篇选用的材料是“板块构造”理论。主要问题是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板块运动把他们带到各个地方,而且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而灭绝。第二篇的材料是“撞击说”。主要问题就是,恐龙的灭绝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二导致恐龙的灭绝

(2)①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②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③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④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3)我们应当学好没一门课,因为每一门课之间都有之间相互的联系的,不能偏科,无论哪一门学不好,其他科目也都会受牵连的,因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篇9: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我国东部的农业类型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农作物的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和小麦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特点;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4.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的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相关文章: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4.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5.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6.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7.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试题

8.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10.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