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yyyu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慨叹(kǎi) 脊梁(jǐ) 抹杀(mǒ) 孜孜不倦(zī)
B.玄虚(xuán) 戳穿(chuō) 罗迦(jiā) 根深蒂固(dì)
C.宰相(zǎi) 搽粉(cuō) 倘若(tǎng) 味同嚼蜡(jué)
D.机械(xiè) 诬蔑(wū) 琐屑(suǒ) 吹毛求疵(cī)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B.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至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B.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C.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由于作者当过多年中学语文老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
B.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D.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故宫博物院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B.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C.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3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①对此我完全赞同。②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④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选段中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和罗兰布歇内尔的例子有什么目的?(3分)
7.第2段中的画线句子能否改为“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各种知识都要精通”?为什么?(3分)
8.“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是第3段中的一句话,你认为它应该回归到哪一处才能使行文更为流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就读书本身来讲,自然还得有所讲究。有这些讲究,才能有助于将书读好。
读书应有停顿——突然地中断阅读而思考已被阅读的那些东西。当然,一般俗众的阅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要求。俗众的读书与读书人的读书应作两回事看。前者是一种被动的阅读,是不费神的,费神就违背俗众读书的本意了,他们的本意是消遣。而读书人的阅读,固然不能排除消遣这一层次,但绝非满足滞留在这一层次上。读书人的读书带上了联想与思考的痛苦。他们的阅读快感,不是在被动接受上,而是在接受时不断扩大收获的过程中。这就像两个儿子接受遗产,大儿子仅仅看到了他所继承的那部分产业,而二儿子却把他继承的那部分产业当成了资本,而看到了投资后的扩大、再扩大的辉煌景象。读书人得有那二儿子的活泛思路与主动精神。
世间有许多读书种子。但他们的读书似乎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那便条写了五千余字)。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朴学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样令人钦佩的朴学大师又有几个?我认得一位教授先生,只要提起他来,人们第一句话便是:此人读书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才不要看。那文章只是别人言论的连缀与拼接,读来实在觉得没有意思。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脑子给了读书人,是让读书人读书时,能举一反三,能很强健地去扩大知识。箱子便只能如数装书。有些人读一辈子书,读到终了,不过是只书箱子而已。
从前有不少人琢磨过如何读书。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有段文字:“袁文清公桷,为湘江世族,受业王深宁之门,尝云:‘予少年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儒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虽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说在了读书失当的要害之处。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我以为是读书的大忌。
9.作者所说的“读书应有停顿”指的是什么?(3分)
10.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请写在下面。(4分)
11.指出文中的比喻论证,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最好的发明永远都不会结束
【美】埃里克施密特
①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石油动力汽车时,他所发明的不仅是带轮子的发动机,他所驱动的是彻底改变社会结构的全新行业。同样,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不仅建成了世界第一家网站,同时也为万维网奠定了基础。这两位先驱都不可能预料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的影响。
②谷歌被推出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只要往电脑里敲几个字,他们就可以找到想了解的与之相关的文档。背后的操作机制在技术上非常复杂,但由此得出的结果却相当简单直观:那就是一页文字,其中包含10个蓝色的链接。这确实比什么都好,但按照今天的标准还没有好到极致。
③于是我们的创业合伙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像其他成功发明家一样不断改进。他们开始引入图片。毕竟,人们想要的不仅是文字。格莱美颁奖仪式后上述趋势开始显现,颁奖仪式上珍妮弗洛佩兹的一袭绿裙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当时这成了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流行的搜索热词。但我们无法为用户提供他们想看到的东西:珍妮弗洛佩兹身上那条裙子的图片。谷歌图片搜索应运而生。
④地图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人们在谷歌上搜索地址时,他们要找的不是提到这条街道的链接,他们想要知道如何到达那里。于是我们又做出了可以点击、拖动和轻松浏览的地图。现在地图导航已经成了谷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至于多数用户或许都无法想象没有电子地图是什么样子。
⑤我们的许多变化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搜索结果日臻完善。谷歌天气能够显示你所在地区未来数天的预报结果,为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⑥几年前,我们某家竞争企业的律师画了一幅画,上面有一条海岸线和几个岛屿。他又画了一条虚线,说这是连接岛屿和大陆的唯一航线。他想说谷歌就像航线上的渡船,是浏览互联网的唯一方式。
⑦现实是,网上浏览有很多方式,想看新闻,可以直接登录喜欢的新闻网站;想买东西,可以直接登录购物网站搜索款型及价格、浏览评论并且付款购买。
⑧问题是我们所处的经济大趋势不仅充满竞争,而且变化不息。,我们的行业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人们在移动终端所花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台式机,花在台式机上的时间已降到只有40%,而且人们使用移动终端和台式机时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
⑨很多人认为没有竞争者能击败Facebook、谷歌、苹果和亚马逊这样的大企业,我却不这样认为,大公司可以被迅速超越。就在几年前,雅虎、诺基亚和黑莓这样的企业似乎还无可匹敌。但从那以后他们渐渐被一波高科技企业的浪潮所吞没。
⑩谷歌不是一艘渡船、一条铁路、一张电网或电信网,为你提供单向、没有竞争空间的服务。人们有选择权,如果我们不再有用,我们的用户就会开始流失。
!人们很少能料到重大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动荡。电报葬送了邮政,收音机和电视扰乱了报纸,飞机终结了远洋客轮。发明总是充满活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未来永远那样令人振奋。
(选自《读者》20第6期,有改动)
12.根据上文,在下面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以揭示谷歌的改进过程。(3分)
(1)文档搜索 → (2) → (3) → (4)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卡尔本茨和蒂姆伯纳斯李的发明都是重大技术革命,它们给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除了他们自己,别人很少能料到。
B.珍妮弗洛佩兹的那袭绿裙在科学发明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促进了购物网站搜索、浏览评论并且付款购买的实现。
C.作者举电报葬送邮政,收音机和电视扰乱报纸,飞机终结远洋客轮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发明总是充满活力。
D.某家竞争企业的律师将谷歌比作连接大陆和岛屿的航线上的渡船,意在说明网上浏览有很多方式,充满竞争。
14.阅读下面句子,写出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人们在移动终端所花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台式机,花在台式机上的时间已降到只有40%,而且人们使用移动终端和台式机时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对腾讯公司最新尝试的认识和看法。(4分)
微信,这个中国最流行的“即时通讯应用”正在开发广告平台这一新功能,内容包括:微信公众账号可以成为“广告主”,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广告。而拥有超过十万粉丝的公共账号可以成为“流量主”,为“广告主”展示广告,腾讯和“流量主”将可以分享广告收入。这是腾讯拓展新功能的最新尝试。如果你认为微信只是一种免费的沟通工具的话,那你就没有认识到它的潜力。
(选自《世界博览》第14期,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6.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小组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两个学习环节。(6分)
(1)创造性思维必备三个要素,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在所学课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你还能补充一下吗?(2分)
(2)语句仿写。用最恰当的比喻来描述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4分)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 ; , 。
17.走进名著。(6分)
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列举一个能体现“吃苦经历是人成长的养分”的情节或故事,完成下面问题。
(1)作者:
(2)著作名称:
(3)主要人物:
(4)相关情节或故事: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事业工作上都非常重要。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平常走向辉煌;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绝望看到希望;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黯淡走向光明。自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信者的格言都是:“我想我能够的,现在不能够,以后一定会能够的。”
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篇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拼写词语。(10分)
gāoàopíqìrènpíndiēdǎokāipì
()()()()
zhèngzhòngtǎngruòjìzhíjúcùbùānbǐngxīníngshì
()()()()()
二、我能准确地用“―”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4分)
从容不迫(chóngcóng)枝折花落(zhēshé)
屏息凝视(píngbíng)供养不周(gōnggòng)
三、比一比,再组词。要看清楚哦!(5分)
侍()倘()耍()贪()脾()
待()淌()要()贫()牌()
四、补充下列词语。(9分)
调()()山()()如鼠群()()首
()()功劳照()画()望()成()
我还能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五、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进括号里。。(4分)
小猫满月的时侯更可爱,腿脚还不隐,可是以经学会掏气。()()()()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打扮得更加壮丽。(改“被”字句)
篇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请你帮助小鸡找到它们的鸡妈妈。(9分)
辞罩宅搜诧拽属职踩
平舌音翘设音
二、帮助小猪找到它的同音字朋友吧。(10分)
lì日()()声成()()如胜()
méi()花()油()毛()有()体
三、请你告诉小蜜蜂要到哪朵花上采蜜。(8分)
供养(gōnggòng)慈爱(chící)狂吠(fèiquǎn)引吭大叫(hánghán)
开辟(bìpì)主宰(zǎizhǎi)欺侮(rǔwǔ)无忧无虑(lùlǜ)
四、再请你帮助大象伯伯找到它的同义词朋友吧。(6分)
高傲-----奢侈-----从容不迫----
古怪-----勇猛------生气勃勃----
五、你会唱十二生肖歌吗?写出其中的动物,并各写一个成语。(15分)
六、小白兔要到河对岸去采蘑菇,你能帮它过河吗?(8分)
()的白鹅()的生活凄惨的()()的()
()地挺着()地跑来傲然地()()地()
七、请你给这些小动物起个好听的名字。(6分)
默默的耕耘者
八、你能帮助小猫吃到更多的鱼吗?(5分)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篇4: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
biǎoshìgāosùbáhé
piàoliànqīnwāxìnxì
二、我会连。(8分)
藤盯枣乘筝伤彰障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6分)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井()天一()正()()苗()长徒()无()无边()()自()自()二()不()三()二()四()八()
五、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棵()挂()怎()极()
颗()洼()作()吸()
抬()信()思()猴()
篇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殉职 (xùn) 狭隘(yì) 热忱 (chén) 鄙薄 (bó)
B. 纯粹 (cuì) 干涸(hé) 坍塌(tān) 酬劳(chóu)
C. 灼热(zhuó) 滑稽 (jì) 恍惚 (hū) 抽噎(yē)
D. 附和(hé) 呻(shēn)吟 晕眩(xuàn) 突兀 (wù)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3.(长沙)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3分)
①管理 ②治理 ③昨天 ④推测 ⑤汉语 ⑥创新 ⑦清楚 ⑧宽阔 ⑨减少 ⑩懒惰
A ①②⑤ / ③⑥⑦⑧ / ④⑨/⑩ B ③⑤ / ①②④⑥⑨ / ⑦⑧⑩
C ①③⑤⑦ / ②④⑥⑧ / ⑨⑩ D ①②⑤⑥⑨ / ③⑦⑧ / ④⑩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6.( 2016鄂州改编)综合性学习。(11分)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4分)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4分)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不喜欢阅读42%32%20%
喜欢
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0%23%24%
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5分)
1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1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⑴。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⑵
12.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的?(2分)
13.选文前两段分别提出分论点,请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14.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对比的语句:
(2分)
好处: (1分)
15.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如果把画横线句子⑴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画横线句子⑵这句话采取排比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6.结合选文谈谈在今天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分)
(三)(2016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5分)
守 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 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 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 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 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 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 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 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 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 “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 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 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
17.阅读文章第③~⑧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4分)
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
发展:
高潮:
结尾: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
18.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19.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愣”“紧紧”“慢慢”“湿润”反映了校长怎样的心理变化?)
20.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
三、作文(50分)
21. (2016永州)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特别的经历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篇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ūjiàn tuīcè zhǐdài shìyàn bàifǎn
( ) ( ) ( ) ( ) ( )
jiāonèn sūxǐn wánjù shìyí xìwēi
( ) ( ) ( ) ( ) ( )
二、组词。
阻( )调( )镜( )致( )轮( )
粗( )稠( )境( )到( )论( )
三、写出下面字的不同读音,再组词。
闷 ( )看 ( )磨 ( )
( ) ( ) ( )
四、用“--”把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画出来。
篇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píqìkāipì shìhòujìzhíjìzhí
二、按要求画线。(8分)
1、请用“――”画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从容不迫(chóngcóng)枝折花落(zhēshé)
屏息凝视(píngbíng)供养不周(gōnggòng)
2、请用“”出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4分)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己经空空如也。鹅便昂手大叫,似乎责奋人们拱养不周。()()()
三、按要求填写。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颈()悔()脉()历()
劲()梅()咏()厉()
2、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一日()() ()息()视 调()离() 慢()()理
篇8: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根据拼音,我能把词语写正确、美观。
yě liàn ling kōng ān dèng dù fǔ guǒ xié sī míng fā lèng dàn shēng cuò zhé kuàng yě cǎo méi qīng chè fèng huáng
答案
二、我会写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跳跃 寂寞() 浓郁() 凄苦()
反义词:
熟悉() 精致() 甜蜜() 清瘦()
三、用同音字组词。
Wéi
()杆 ()一 ()反 姓() ()护
méng
()友 ()胧 ()芽 ()古 ()()细雨
四、写出修辞方法。
1、“水是尽职尽责的后勤兵。”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我也能写一句:
答案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就像一叶扁舟。 ()
3、吃草籽的鸟儿,吃害虫的鸟儿,吃鱼儿的鸟儿,还有我的朋友,它全都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4、仰望天空,我希望,有更多的鸟儿在洁净的天空里欢乐地飞翔歌唱! ()
五、减两笔,变新字。
从() 叶() 会() 米() 去() 切()
篇9: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查下面的字,找准在正文的哪一页,把页码写在括号里。
捞( ) 野( ) 暖( ) 棉( )
二、比较形近字,组词。
掉( ) 倒( ) 站( ) 喝( )
桌( ) 到( ) 战( ) 渴( )
低( ) 匹( ) 别( ) 飘( )
底( ) 四( ) 另( ) 漂( )
三、填空,再读一读。
一 ( ) 肉 一( )牛
一( ) 乌鸦 一( )小河
四、读一读,给句子加标点。
1.你喜欢《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吗
2.这幅画真美
3.小马很想帮妈妈做事
五、根据这个图形,加以想象,写出一两句话。
篇10: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束手无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 、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6、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 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 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 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 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 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
二、阅读理解
(一)《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 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 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 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 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适用于东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 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选自4月27日《人民日报》)
10、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11、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
12、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13、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 ”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4、“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 多”中的“这”指代什么?
15、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
(二)《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 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6、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 为“斯石英”。
17、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18、“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9、“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三)《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 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 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 条剥离,结 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
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 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 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 加入一条条的基因 ,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0、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23、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三、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篇11:第四单元语文测试题
一、拼音(1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feikouzhi
bing
柴()小()()之不理(
)烛夜游
yangtanzai
kangkai
菊()()花三年五()(
)陈词
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3分)
乐趣(leyue)相宜(xiangxiang)尽管(jinjin)
二、字词(17分)
1.查字典填空(5分)
“置之不理”的“置”,用拼音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章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画,在字典的解释有:①放、搁;②设立、设备;③购买。这里应选取第( )种解释。
2.读句子,选出带点字词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生:①生疏②果实没有成熟③活着
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⑵这些葡萄还是生的.。()
⑶他对那儿的一切都感到陌生。()
拉:①牵,扯②用车载运③帮助
⑴他的车来拉货了。()
⑵他目前学习上有困难,我们大家拉他一把。()
⑶渔夫把鱼网拉上来。()
3.下面每组词里,在全对的一组后面的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把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6分)
⑴奇花亦草潋艳浇水调节()
⑵三年五栽昙花苍台循环()
⑶翩翩起舞欣赏菊秧纯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