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Cl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直接填得数。(12分)
1。25×8=1。4×6=7。2×0。3=2。5×0。4=
15×0。05=1。6×0。4=4。06×100=3。75×4=
6。87+0。035=69。8—0。4=3。59—0。7=40×0。05=
二、在○里填上“>”“<”或“=”
1。42×1。2○1。42×0。84。9×1○4。95。87×1。9○58。7×1。9
3。27×1。1○3。271。29×0。9○1。291。03×0。76○0。76
三、填空(16分)
(1)0。8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
387。5缩小到它的是(),缩小到它的是()。
(2)0。5×(2。4+2。8)=()×()+()×()
5。6×2。7+4。4×2。7=(_____+_____)×()
(3)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34×0。1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4。27×3。56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5)两个因数的积是2。45,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积应是()。
(6)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6。60,它最大可以是(),最小可以
是()。
四、竖式计算:(12分)
1。06×2。5=2。7×0。43=28。2×0。45=5。6×1。3=
五、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24分)
20。4×1。9—1。818。1×0。92+3。93(7。2—2)×1。2
1。25×0。7×0。81。2×2。5+0。8×2。54×7。8×2。5
六、应用题。(30分)
1。一种窗帘布料每米售价58。76元,买这样的面料2。6米,应付多少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每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菌素30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3。一本地理图册4。86元,老师用150元钱买32本够吗?
4。运一堆沙,一次运完,需要载重4。5吨的汽车4辆载重8。5吨的`汽车6辆,这堆沙有多少吨?
5。小刚家在靠墙的一面用篱笆围成一个长7。6米,宽3。5米的长方形鸡舍,鸡舍的面积是多少?
3。5米
7。6米
篇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 ,则积(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2.列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0.4×2.5×8 9.5×101
3.65×2.8+3.65×7.2 4.2×7.8+2.2×4.2
0.87×3.16+4.64 76.1×17-76.1×7
六、解决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出国留学的人数为17.98万人,约是20的2.3倍,20出国留学人数大约是多少万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kg,卖掉了400kg,还剩下多少千克?
3.某药厂生产的感冒灵颗粒,一盒内装10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2g。两盒感冒灵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4.
(1)小丽买8个包子和2个煎鸡蛋,需要多少钱?
(2)请你为自己选一份健康、科学的早餐,并计算一共需要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 1. 100 2. 8 8.257 3. 四 三
4. 3.64 0.0364 36.4 0.364 0.364 0.0364
二、 1. 2. √ 3. √ 4.
三、 1. A 2. B 3. B
四、 > > < < = =
五、 1. 0.48 2.7 1 1.44 100 2 24 9.9
2. 0.2 0.9 360.5 1.1
3. 100 959.5 36.5 42 7.3892 761
六、 1. 17.98×1.89≈33.98(万人)
2. 35.8×14-400=101.2(kg)
3. 10×2×0.2=4(g)
4. (1)0.8×8+2.5×2=11.4(元)
(2)答案不唯一,如:买一碗粥、5个包子和一个煎鸡蛋。 5.8+(5×0.8)+2.5=12.3(元)
篇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22分
1、把0.59扩大到它的10倍是( ),把5.9缩小到它的 是( )。
2、根据32×18=576,填上合适的数。
3.2×18=( ) 0.32×0.18=( )
( )×18=0.576 ( )×( )=5.76
3、把8.27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5×0.99○3.5 7.1×0.54○7.1×5.4 4.25×1.1○4.25
0.83×3.02○3.02
5、6.9×4.5+3.1×4.5=(____+____)×4.5
0.25×7.8×4=7.8×(___×____)
6、两个数的积是6.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积变成了( )。
7、6个5.4是( ) 1.6的3.2倍是( )
8.6的一半是( ) 72的十分之三是( )
8、一个两位数,将它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3.6,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16×9.8的简便算法是( )。
A.16×10-16×2 B.16×(10-2) C.16×(10-0.2)
2、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是50,这个数是( )。
A.0.5 B.0.05 C.0.005
3、( )的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5.4×0.9 B. 0.32×2 C.0.65×0
4、8.5小时就是8小时( )分。
A.5 B.50 C.30
5、如果□×○=5.4,则(□×2)×(○÷2)=( )。
A.5.4 B.21.6 C.10.8
三、判断题。6分
( )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 )2、一个大于0的数的1.2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 )3、8.6×0.7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
( )4、1.25×0.97的积大于0.97而小于1.25.
( )5、8.4-1.4×0.2=7×0.2=1.4。
( )6、17.4×9+17.4=17.4×10=174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8×0.5= 0.9×5= 8×0.06= 0.05×1.6=
0.75+0.4= 4.3+5.7= 0.27-0.2= 1.2-0.9=
100×0.7= 2.5×8= 1.06×7= 0.01×7.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8分
2.3×2.5×0.4 0.29×102 1.2×2.5+0.8×2.5
1.25×0.4×8×2.5 0.125×72 0.25×39+0.25
3、列竖式计算。10分
☆0.43×27= 8.3×0.15≈
(保留两位小数)
30.9×2.4= 1.85×2.6=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8分
1、男孩一般每千克体重内含血液0.077kg,小明体重34kg,他体内含血液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
(1)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2)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火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70千米/时,比小汽车每小时约多行9.5km。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6.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九月份该楼用户一共可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后,每户每天可节省用电1.28千瓦时。楼内有30户居民。)
5、物品 手套 围巾 帽子
单价 5.8元/双 10.2元/套 8.4元/顶
(1)妈妈买5双手套和2条围巾一共需要多少钱?;
(2)爸爸带了26元钱想把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钱够吗?
6、在一个停车场停车1次至少要交费6元。如果停车超过3小时,每多停1小时车要多交2.5元。一辆汽车停了6.5小时,在离开时应交多少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拓展提高题:(另加10分)
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950人,教师27人,价格为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4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6元。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至少要用多少钱?(要有计算过程)
篇4: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jiūzhènɡàonǎojūɡōnɡshòuchǒnɡtuījiàn
()()()()
二、我能准确组词。(9分)
添()蹲()剖()肿()拇()
舔()遵()陪()仲()姆()
bǐnɡ()zháo()jīn()mú()
屏着禁模
pínɡ()zhuó()jìn()mó()
三、我会选。(3分)
1、下列四组词语总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呻吟(shēnyínɡ)磅礴(pánɡbó)剖开(pōukāi)
B、滋润(zīrùn)咳嗽(késou)日寇(rìkòu)
C、碎屑(suìxiǎo)腐烂(fǔlàn)开垦(kāikěn)
2、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保护(书籍)爱护(粮食)爱惜(时间)
B、保持(作风)珍惜(益鸟)维护(生活)
C、虚心地(锻炼)热烈地(欢迎)刻苦地(打扫)
D、欢乐的(童年)鲜艳的(红旗)坚强的(战士)
3、下列词语有错字的一组是。()
A、披荆斩棘大义凛然众志成城不屈不挠
B、勇往直前豪情壮志同仇敌忾中流砥柱
C、舍生取义临危不惧前赴后继感天动地
篇5: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神机妙算我能行!
1、口算
0.2×0.4= 8.2+1.8= 100-35.22= 2.5×0.4= 0.8×50=
2.4×5= 0.9-0.52= 3.99×1= 0×3.52= 12.5×8=
2、列竖式计算
42×5.4 5.6×1.8 0.25×0.046≈ (保留两位小数)
3500×0.96 1.08×25 0.12×0.44≈ (精确到十分位)
3、计算下列各题,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0.125×32 0.78×101 3.26×10.7-3.26×0.7
72×0.81+10.4 2.5×7.1×4 56.5×99+56.5
二、填空题。
1、0.4+0.4+0.4+0.4+0.4写成乘法算式是( )。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用乘法表示( )。
2、3.64×1.7的积是( )位小数,1.16×2.08的积是( )位小数。
3、小凯做了几道题,忘记点了小数点,请你帮他点上小数点。
36×2.4=8 6 4 13×0.25=3 2 5 14.4×3.98=5 7 3 1 2
4、根据794×98=77812,填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79.4×0.98=( ) 79.4×980=( ) 7.94×0.98=( )
篇6: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3平方米=平方厘米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公顷=()平方米300公顷=()平方千米
2.在—5、0、+4、-3、+15、9、-4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长3000米,高20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公顷。
4.用正负数表示下面的数量。
(1)如果小明向东走500米,可以记作+500米,那么-200米,表示向()走了()米。
(2)汽车到站后下去10人记作-10人,那么上来20人记作()。
(3)中国最高的城市那曲平均高度高于海平面4500米,记作海拔();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海拔()。
5.水结冰的温度是()℃,水沸腾的温度是()℃。
6.一潜水艇所在的高度是-5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10米处,则鲨鱼所在的高度是()。
7.一种食品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00克+5克”,这袋食品的净含量最多是()克。
8.如果每分钟跳绳100个或以上的为达标,超过100个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00个的部分用负数表示,李明的记录是-14个,李明实际跳了()个。
9.梯形上下底的和是20分米,高是7分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0.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数对(6,5)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各0.5分)
篇7: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16分)
1 .把6.5+6.5+6.5+6.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2 . 5.2×2.78的积有( )位小数,3.06×5.07的积有( )位小数。
3 .5.9807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4 .根据35×16=560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3.5×16=( ) 0.35×1.6=( ) 3.5×1.6=( )
16×0.35=( ) 0.16×3.5-( )0.35×0.16=( )
5 .帮“>”、“<”或“=”找家。
45×0.87 45 5.6 5.6×1.9
9.5×1.02 9.5 12.4×0.05 12.4
1.2 45×1.2 2.34×10.4 23.4×1.04
6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0.75×0.4)= ×( ×
6.3×2.4+2.4×3.7= ×( + )
(8-0.8)×1.25= × - × 1
7 .比3.5的8倍多2.5的数是( )。
8 .要使25×15的'积等于3.75,需给25和15添上小数点。有( )种不同的添法。
二.选择题。(14分)
1.与0.845×1.8的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
A、8.45×18 B、18×0.0845 C、84.5×0.18
2.2.2时=( )分
A、22 B、120 C、132
3.两个数的积是8.3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
A、8.36 B、0.836 C、83.6 D、0.0836
4.计算9.9×25的简便方法是(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
A、9×9×25 B、(10-1)×25
C、(10-0.1)×25 D、4.9×5×25
5.计算4.5+5.5×0.2的结果是( )。
A、20 B、2 C、4.61 D、5.6
6.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为5.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
A、5.504 B、5.499 C、5.509 D、5.495
7.计算72×12.5最简便的算式是( )。
A、72×12+72×0.5 B、12.5×8×9 C、72×2.5×5
三.计算题。(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0.7×0.9= 0.14×0.3= 1.7×0.03= 1.87×0=
5.5×10= 2.6×0.5= 0.12×6= 7×0.08=
1.8×0.04= 2.6×2-0.5= 60×0.5= 5-0.6×2=
2.列竖式计算。
4.8×17 1.88×25
27.6×0.16(保留一位小数) 3.07×6.5
4.6×3.5 0.027×1.8(精确到百分位)
3.计算下面各题,可别忘了能简算时要简算!
56.9×0.47-13.5 12.5×(100+8)
9.4×10.1 93.7×0.32+93.7×0.68
80×476×125×0 2.52×101
1.25×0.7+1.25×1.2+12.5 3.6×2.5
4.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 28×6.5= 28×0.65=
2.8×6.5 = 0.28×0.65 = 2.8×0.65=
四.解决问题。(30分)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2.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
3.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种包装的果汁,一种是瓶装的,14.4元一瓶,妈妈买了3瓶;另一种是袋装的,5.6元一袋,妈妈买了3袋。妈妈买这些果汁一共用了多少钱?
4.修路队第一天修路315.5米,第二天修的路比第一天修的2倍少15米,两天共修了多少米?(保留整数)
篇8: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4张2元减去1张1元和1张5角的结果等于( )元,正好是( )元( )角,2张5元和3张1角是( )元,再加上4元8角结果是( )元。
2.一个星期有7天,366天是( )个星期,还余( )天。
3.要使 □24÷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92÷6的商最高位在十位上,□里最大填( ).
4. 7.85元=( )元( )角( )分 10元零4分=( )元
96时=( )日 5年=( )个月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8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千克苹果大约( )元.
明明去书店买一本故事书10.05元,合( )元( )角( )分.
一个鸡蛋大约重( )克.
7.脱式计算.
(1)403×7+301 (2)754-136×2
656÷(93-85) (4)1056-224×3
二.应用题:
1、某校三年级有5个班,每班45人,二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12人,二年级有多少人?
2、《语文》每本7.51元,《数学》每本6元8角4分,现有15元钱,买《语文》、《数学》各一本,还剩多少元?
3、学校图书馆买来840本书,放在6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5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4、桐桐50米赛跑的成绩是8.3秒,丽丽比桐桐慢0.2秒,丽丽50米赛跑的成绩是多少秒?
5、玻璃杯每个13.80元,陶瓷杯每个10.9元,塑料杯每个3.40元。
买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杯共多少钱?
买一个陶瓷杯比买一个玻璃杯少花多少钱?
三种杯子各买一个,30元够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它写下来并解答。
6、科技馆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现有5名老师带领88名学生去参观,现有5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
7、欢欢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了5.3元,小乔买了同样的2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了5.85元,你知道一支铅笔多少钱吗?
8、寒月买了一支铅笔和一支钢笔一共花5.3元,洋洋买了同样的2支铅笔和3支钢笔一共花了15.35元,铅笔和钢笔每支各多少元?
9、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拓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第三,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篇9: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仔细选一选(30分)
1. 0是( )
A.正有理数 B.负有理数 C.整数 D.负整数
2. 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其中36属于( )
A.计数 B.测量 C.标号或排序 D.以上都不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0的绝对值是0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4. 在数- , 0 , 4.5, |-9|, -6.79中,属于正数的有( )个
A.2 B.3 C.4 D.5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 )
A.3 B.-3 C. D.
6. 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2>0>-4>-1 B.-4>-1>2>0 C.-4<-1<0<2 D.0<2>-1<-4
7.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这个数是( )
A.1 B.±1 C.0 D.-1
8. 把数轴上表示数2的点移动3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 )
A.5 B.1 C.5或1 D.5或-1
9. 大于-2.2的最小整数是( )
A.-2 B.-3 C.-1 D.0
10. 学校、家、书店依次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的西边20米,书店在家东边100米,张明同学从家里出发,向东走了50米,接着又向西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 D. 不在上述地方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共30分)
11.若上升15米记作+15米,则-8米表示 。
12.举出一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 。
13.计算: __________。
14.计算5.24÷6.55,结果用分数表示是______;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
15.绝对值大于1而不大于3的整数是 。
16.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
17.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用“<”,“>”,“= ”)
(1) 1 -2; (2) -0.3;
18.如果点A表示+3,将A 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 ,则终点表示的数是 。
19.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_____。
20.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 ; ;- ; ; ; ;……;第个数是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5个小题,共40分)
21、(8分)把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数集内:
①1 ②- ③+3.2 ④0 ⑤ ⑥-6.5 ⑦+108 ⑧-4 ⑨-6错误!嵌入对象无效。.
(1)正整数集合{ …}
(2)正分数集合{ …}
(3)负分数集合{ …}
(4)负数集合{ …}
22、(8分)求0,C2.5, 的相反数 并把这些数及其相反数表示在数轴上;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3计算:(6分)
(1) (2)
24、(8分)云云的爸爸驾驶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且以A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他先向东行驶15千米,再向西行驶25千米,然后又向东行驶20千米,再向西行驶40千米,问汽车最后停在何处?已知这种汽车行驶100千米消耗的油量为8.9升,问这辆汽车这次消耗了多少升汽油?
25、(10分)为参加奥运会,某体育用品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接到一批生产比赛用的篮球业务,而比赛用的篮球质量有严格规定,其中误差±5g符合要求,现质检员从中抽取6个篮球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单位:g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 -2 +4 -6 +1 -3
(1) 有几个篮球符合质量要求?
(2) 其中质量最接近标准的是几号球?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
篇10: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
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
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三、判定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四、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五、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5()。
A、克
B、千克
C、吨
5、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
A、克
B、千克
C、吨
6、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A、6060千克
B、6600千克
C、60060千克
7、回形针的长度是28()。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8、一个南瓜重3()。
A、千克
B、克
C、吨
9、一张床长()米。
A、2
B、3
C、4
10、一本书大约重150()。
A、克
B、千克
C、吨
六、动手操作(每题2分,共6分)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比1分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相当于2个3厘米那么长的线段。
七、解决实际问题。(30分)
(1)图书馆买来5本一样的书。每本厚8毫米,一共厚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2)绕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有400米,跑5圈有多少千米?
(3)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4)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5)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4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拓展阅读:
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个,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我们举一个科学记忆的例子,换算单位的记忆。
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个,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的数学教学方法,偏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人的智力开发的残缺。我们很多家长就为如何开发孩子的这三种能力而苦恼。在这里,我们有个题外话,就是男孩子为什么比女孩子的数学好?
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教育习惯,大部分男孩子从小就喜欢看科学、推理、与空间有关的图书。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大脑中的这个理性分析的区域得到了必要的训练。而部分女孩子呢,因为接触感性的东西较多,经常容易忽略知识。怎么办呢?适当的为孩子选择启发智力的图书,对帮助学习数学,形成抽象思维很有帮助。
我在《跳跳小子大闯关》里面,结合当前孩子的学习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孩子的趣味游戏结合起来,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只要孩子潜心阅读,跟着轻松的情节进行思考,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