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鈊鱫ヅ詠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一、理清概念,准确填空。
1、根据20536=736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积。
2.0536=( ) 20.536=( ) 0.36205=( )
2、把5.4缩小100倍是( ),把( )缩小1000倍是0.08,把50缩小( )倍是0.5。
3、在○里填上或=。
320.98○32 6.092○6.09 340.35○0.35
147.5○7.514 67.04○7.04 18.95○5
4、1.8吨=( )千克 76克=( )千克 ( )厘米=0.5米
900毫升=( )升 204平方分米=( )平方米 8.75米=( )毫米
5、一个小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后得到的小数是0.27,原来的小数是( )。
6、李芳用1分钟可以做45道口算题,李强的速度是她的1.4倍,李强每分钟可以做( )道口算题。
7、甲、乙两数的积是2.9,如果甲数扩大10倍,乙数扩大100倍,则现在甲、乙两数的积是( )。
8、甲、乙两数的差是9.9,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则甲数是( ),乙数是( )。
9、小芳在计算一个数除以10时,将除号看成了乘号,结果得3.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二、反复推敲,慎重判断。
1、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写一个0就可以了。( )
2、0.47扩大10倍的结果,与470缩小100倍的结果相同。( )
3、把1.0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了100倍。( )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乘10,则面积也乘10。( )
5、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整数,那么这两个数不一定都是整数。( )
三、仔细比较,合理选择。
1、下列算式中得数小于1的是( )
A、67.242 B、180.2 C、4.6818
2、甲、乙两数的商是7.5,如果甲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乙数应(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不变
3、要使2.8□+7.2□=50.8,□中应填( )。
A、0.508 B、5.08 C、50.8
篇2: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18米增加是( )米,减少是( )米。
2.王阿姨每时织布米,织米布需要( )时;时可以织布( )米。
3.比40米多的是( )米,( )米是40米的。
4.10千克大米,若吃去,还剩( )千克;若吃去千克,还剩( )千克。
5.一堆煤,上午运走,下午又运走。这一天共运走了这堆煤的,还余下这堆煤的没有运走。
6.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是把( )看作单位“1”,今年产量相当于去年产量的。数量关系式:去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小麦的产量。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1( )
2.13千克减少后再增加,结果还是13千克。( )
3.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4.一桶油用去它的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5.把一根6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米。(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A. B. C.
2.一个数的是,求这个数的是多少,列算式是( )。
A.××B.÷×
C.÷÷
3.一本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那么( )。
A.第一天读的页数多
B.第二天读的页数多
C.两天读的一样多
4.书架上有故事书240本,比文艺书少,求文艺书有多少本,设文艺书有x本,列方程为( )。
A.x=240 B.x=240
C.x=24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 1-= -=
×=12×=3÷=
÷4=-=÷=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 23-×÷
五、解决问题。
1.某品牌羽绒服反季节降价销售,原价240元,现价比原价减少了,这种羽绒服现价是多少元?
2.一块长方形的地,长90米,宽是长的。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3.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还剩80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4.两地相距96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时相遇。甲车每时行54千米,乙车每时行多少千米?
5.莉莉和兰兰各自买了一个书包,莉莉的书包花了30元,比兰兰的书包少花了,兰兰的书包多少元?
6.某超市原来女售货员占售货员总数的,后来男、女售货员都增加了6名,这时女售货员占售货员总数的,这个超市原有售货员多少名?
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24 15
2.
3.60 30
4.4 9.4
5.
6.去年小麦的产量 1+
二、1.× 2.× 3.√ 4.√ 5.×
三、1.A 2.B 3.C 4.B
四、略
五、1.100×=120(万元)
2.66÷=77(千瓦时)
六、1.240×=140(元)
2.×2=300(米)
3.解:设这本书有x页。
x=80 x=100
4.96÷-54=66(千米)
5.解:设兰兰的书包x元。
(1-)x=30 x=45
6.解:设这个超市原有售货员x人。
(x+12)×-x=6 x=24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能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篇3:西师大版一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上册的测试题
西师大版一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上册的测试题
一、看图写数。(5分)
二、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9分)
1、2、3、
三、想一想,填一填。(10分)
54 5
3 0 4 2 1
四、数一数,填一填。(12分)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 排第( ), 排第( )。
(3)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排第( )。
(4)把右边的二只动物圈起来。
五、在 里填上+或-。(8分)
4 1 = 5 1 3 = 4 5 2 = 3 0 1 = 1
2 2 = 4 3 2=1 3 3 =0 4 1= 3
六、比一比,填一填。(4分)
比 多( ),
比 少( )。
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分)
2 + 1 = 3 + 2 = 4 - 2 = 5 - 4 =
3 - 0 = 4 + 1 = 1 + 0 = 3 - 1 =
5 - 3 = 0 + 0 = 3 - 3 = 5 - 2 =
八、看图列式计算。(40分)
篇4: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共25分,8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5,如果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两位,商是。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来补
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一个小数,从()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地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都是()小数。
4.20÷6.6的结果可以简写成(),循环节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5.在小数除法里,要精确到十分位应商到()位;要保留三位小数应商到()位。6.()×17=4.7636.4÷()=14
4.2÷0.35=()÷350.72÷1.6=()÷16
7.把0.6、按从小到大排列是()。8.在里填上>.<或=。
8.65÷1.68.652.48÷3.210.36÷0.20.36
4.38×2.74.38÷2.712.6÷4.2123.4+1.86×4.2
9.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20千米,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小时。10.红星服装厂每套衣服用布2.3米,110米布能做成()套这样的衣服。
11.联欢会上把100朵花按2红、3黄、4白的顺序挂在一根绳上。第100朵花的颜色是
()色,红花共有()朵。
二、(共5分)
1.一个小数除以不为0的整数,商的小数位数一定与被除数相同。()
2.2.33333的循环节是3。()
3.2.45÷0.28=245÷28=8……21()
4.算式6.65÷7的商保留一位小数是1.0.()
5.1欧元能兑换9.34元人民币。933.9元人民币不能兑换到100欧元。()
篇5:四年级上册测试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测试题西师大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8%
diaolianghuadongfannaofukuanxiaohui
()()()()
lixiangguan
()史端()水()
()志()和浇()
()害()细习()
二、照样子写成语。6%
1、表现知识渊博的。例:、、。
2、形容祖国繁荣昌盛的。例:、、。
3、描写朋友之间真诚相待的。例:、、。
4、含有数字的`。例:、、。
三、判断下列词语、注音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塑(shu)造欣赏(shang)玩(wan)皮()
2、政(zheng)府错娱(wu)灵魂(hun)()
3、惭愧(kui)悬(xuan)崖联系(xi)()
四、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
1、弟弟的年龄小,所以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2、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22%
1、写一句适合挂在你的书房里的名言或对联。(2%)
2、我们不注意读写姿势。我们会患近视眼。(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2%
3、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和()浇灌出来的,像北宋著名史学家(),用圆木做()终于编成了史学巨著;我们著名生物学家(),学习基础差,但他(),终于在班上()。(4%)
4、本学期,我们学了神话故事,有、,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至少两个)、。我们还学习了历史故事,我还知道、也是历史故事。其中印象最深,使人感动,因为。(10%)
5、在本册课本中我们观赏了许多优美的景色,游览了许多名胜:有的天安门广场,有的九寨沟,有的荷兰;有的吉林雾凇。(4%)
篇6: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西师大版
一、直接写得数
8.3-3=
0.19+8.1=
28+28÷28=
2.5×40=
1×0.125=
17.8-3.6+6.4=
24×5=
3-0.2=
2.4×8÷2.4×8=
2.5×÷100=
0.2510-1÷10=
二、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85-45×15+15÷15
2、67.45-(8.18+2.82)-7.45
3、39×2532×25
4、720×49+72×510
三、文字题
1、72减去4乘9的`积,所得差去除36,商是多少?
2、2个8的积被64除,商是多少?
篇7: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材分析:
在中国,木兰从军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传说故事,讲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本篇课文以事为题,是对故事的提炼和概括。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文章先引出人物,突出描写对象,接着围绕人物叙写故事(发生——发展 ——结果),结构上完整清晰,花木兰这位彪炳千秋的女英雄形象焕发出动人光彩。在教学时,教师应多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理解花木兰的心理活动,同时组织大家围绕着“女英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读、思考、朗读、感悟。同时本课有一幅插图,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插图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和机制勇敢的精神。
学情分析:
花木兰的故事,其实学生了解得并不多。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木兰从军的有关资料,从而对花木兰有个大概的了解。更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圣光形色的形象画面,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有利于学生激起无限的想象。这些都会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课文阅读期待,为理解木兰的英雄形象埋下了伏笔。
课标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优秀品质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发挥想象,深入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木兰
同学们,你们对花木兰有些什么了解了?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次板书:从军理解从军。
3、指导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想文中会写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③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口头填空:
花木兰是()。
3、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4、齐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木兰从军》。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木兰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原来,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扣住“焦急万分”来指点)
(1)“焦急”就是——非常着急。木兰为什么着急?指名说。
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再焦急地读这句话。
再读:“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再焦急地读这句话。这是家人担忧。(板书:为家人)
(2)她还为谁担忧?如果不出征,行吗?为什么?(国家土地不保,受敌人欺侮,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板书:为国家)
(3)读好词语“焦急万分”,体会木兰焦急的心情。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所以,木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读句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3、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板书)
4、但家人又怎会同意呢?木兰一一说服全家人,她会怎样说服父亲,弟弟,母亲的?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想好充足的理由。
5、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父亲、弟弟、母亲。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父亲:木兰呀,还是让我这个破老头去吧!
弟弟:姐姐,你是一个女儿家,怎么能去打仗呢?还是让我去吧!
母亲:木兰呀,娘怎么舍得你走呢?要不咱们去跟官府说咱不去了?
师:儿呀,我们被你说服了,但是爷娘不在你身边,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
6、看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三、学习第三节。
过渡: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就这样,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1、指名读。
出示句子:花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学习第1句。
(1)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往前线。这里有一连串的短语,让我们觉得木兰怎样?(潇洒,洒脱。)谁来读一读?
(2)齐读句子。师述:但从军的路上又怎会一帆风顺呢!小朋友,在古书中有明确记载: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师读一读,稍稍解释。
(3)师述:同学们,虽然木兰有一身好武艺,但从她的家乡到达前线,要有万里的行程。要想尽快赶到前线,得马不停蹄地赶路,夜里只能稍作休息。在此期间,且要渡国黄河,翻越燕山,真可谓经历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啊!到达前线的路是那样长,充满艰难。
(4)自由读,边读边想象。
(5)谁再来读一读。引导背诵。
尽管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3、学习第2句。
(1)(配乐朗诵):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弥漫;瞧(出示图片)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2)“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师述:在多年征战中,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4、(让我们一起学一回英姿飒飒的花木兰)配乐齐读这一段。
5、读到这一幕,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请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出示:花木兰是英雄,因为()。
四、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花木兰?
2、(出示图片)大家看,这就是重回女儿容貌的花木兰。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当将士们看着穿上女装的木兰时,都大惊失色。有的人忍不住说:天哪,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读到这,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吗?(相机积累:女中豪杰。)
作为男生的你又想说什么?(相机积累:巾帼不让须眉。)
4、读到这里,你认为木兰是英雄吗?
5、这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齐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
六、学习生字。
1、出示:征。
(1)分析字形。
(2)文中出现了三个征,请在文中找一找。
(3)出示句子读一读。
2、练写“征”字。
板书设计:
23、木兰从军
为国为家
英勇善战文静俊美
作业设计:
一、说一说。
填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请同学们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具体,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二、写一写。
1、听写。
2、请大家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演一演。
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四、背一背。
在家长的指导下背诵《木兰诗》。
篇8: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3. 继续加强言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 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她的家人的。
2. 体会木兰当时的英雄壮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伟大的名字——木兰。(板书:木兰)木兰姓花,人们又叫她花木兰。
2. 看,这位就是花木兰,(课本插图)说说你看到的花木兰。
课文中人们称花木兰是一位-------?(板书:女英雄)
3. 小朋友,说到“英雄”,感觉怎样?你知道哪些英雄?英雄是很了不起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
4. 过渡:为什么称木兰是英雄呢?这还得从木兰从军说起,(补充板书:从军)齐读课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学习第二节
1.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多读几遍,努力体会一下木兰的心情。
2. 木兰此刻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1)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那你一定能读出焦急来,试试看。
(2)什么情况下,你也曾“焦急万分”过?想象说话。
(3)那木兰是在什么情况下焦急万分的?读出有关的语句。
(4)什么是“紧急征兵的文书”呢?(出示草拟的征兵通告)
(5)指导读句(你能带着这份焦急读好这句话吗?)
3. 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木兰焦急万分,想到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细细品味,看能体会到什么?
引导交流
(1)如果父亲去出征,会怎样?(想象说)再焦急地读这句话。(指读后评读再齐读)
(2)如果弟弟去出征呢,也许会怎样?再焦急地读这句话。(齐读)
(3)谁愿意扮演木兰,连起来读读,读出你的担心和焦急。
(4)从这份担心与焦急中,你已经看出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尊老爱幼)
4. 父亲去不得,弟弟也不能去,那就去跟官府说,我们不去当兵行吗?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到“文书”中寻找答案)
(敌人侵入,国土不保,人民受尽敌人欺侮,过着痛苦的生活。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
5. 呀,真是国难当头!木兰想到这些时,觉得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同学们,这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为国为家 )
想到这里时,木兰的决心是------(坚定)指名读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从容和坚定)齐读。
6. 读这一节,体会木兰的焦急,感受她为父亲、弟弟着想的表现吧。(分男女生读)
7. 就在国家危急,家庭着急的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木兰毅然决定。
出示读 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8. 可是,古时候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人又怎会同意一个女孩去出征呢?可是木兰却用诚意说服了家人,假如你就是木兰,你会怎样说服家人呢?(两人合作,一人演木兰,一人演其中的一位家人,练习说服。)
9. 课堂表演。
(1)学生展示表演。
(2)现在老师来做木兰的家人,你们是一个个木兰,谁来说服我。
10. 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是英雄吗?[指板书答:花木兰是英雄,因为她( )。]
11. 过渡:就这样,木兰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漫漫从军之路。从军的路上会一帆风顺吗?
三、学习第三节
1. 齐读第三自然段。
2.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语文,看到语言文字,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学习方法。
3. 自由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 想象: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时,会一帆风顺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引导交流。
(渴了------饿了------天黑了--------她真是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尽管木兰这样,木兰还是勇敢地来到了前线。
5. 是啊,多么不容易呀!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她跋山涉水的画面)
6.同学们,此时你觉得木兰怎样?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男子汉的英姿勃勃、潇洒)
7.谁来把木兰的英雄气概读出来?
(指生读,男女生赛读,集体齐读。)
8. 是呀,木兰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前线。那么,战场上的木兰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和木兰来个近距离的接触。
师述情景:(略)
(1)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花木兰?(板书:英勇善战)
9. 范读:“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什么是“赫赫战功 ”?在这里“赫”是很大很突出的意思,两个赫呢?很大很大很了不起的战功。
(2)谁能读出战功之大?
10. 此时此刻,你能说木兰不是英雄吗?
11. 过渡:木兰从军整整12年,终于胜利回乡了。轻轻捧起书没,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节
1. 战士们看到了什么?表现怎样?
2. 采访: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将士,你会说些什么?
3. 读到这儿,作为女生的你想说些什么?作为男生的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
4. 这是个曲折离奇的故事,让我们再朗读来体会木兰的英雄壮举吧!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请小朋友搜集有关女英雄的故事,开展女英雄介绍会。
2.喜欢讲故事的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爱国爱家
尊老爱幼
英勇善战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测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