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玉导游词

玉导游词

2023-12-01 08:03: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aohui32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玉导游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玉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玉导游词

篇1:玉华宫导游词

玉华宫风景区位于铜川市宜君县西南郡的金锁乡,距市区35公里,是陕西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景区三面依山,一面临水,以桥山山脉的凤凰山为主峰,海拔1671米。景区植被良好,森林覆盖面积达90%以上。满山松林遍布,为我国最大的油松林区。

玉华宫风景区位于风凰山和玉华山之间的河谷之中。河谷狭长而平展,为东西走向,由凤凰谷、珊瑚谷、芝兰谷和野火谷4个谷组成。玉华河自西而东穿谷而过,常年不息。谷内年平均气温为8C。进入景区,宛如步入仙境。只见浮云缭绕,峰峦翠绿,松涛排涌,让人陶醉,给人一种清凉幽静、心旷神怡的感觉。其实早在唐初,这里就因为“夏有寒泉,地无大暑”和“高寒清迎,远胜骄山”而成为皇家著名的避暑胜地。因此,玉华山麓也满布唐时玉华宫遗址及与其相关的文物古迹,演绎出许多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肺腑的宫阑秘事,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华宫的变迁

玉华宫原名仁智宫,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在公元642年营造的一座军事要塞与避暑合一的山宫。因其初建时规模较小,所以仅耗时一月就建成了。建成之际,李渊就率次子秦王李世民和四子齐王李元吉来此避暑。时值留守京城长安的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皇位正酣。李建成认为此时天赐良机,乘势起兵,发动了宫廷政变。李渊得知消息后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了叛乱,逼迫李建成不得不来到仁智宫向父亲负荆请罪请求饶恕。李渊便将其关押,在此上演了一幕历史上著名的“仁智宫太子扣押事件”。时隔3年之后,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铲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登上了皇帝宝位。

公元647 年,太宗李世民为了避暑和养疾,命令曾营建高祖献陵、太宗昭陵、时任工部尚书的建筑大师阎立德扩建仁智宫。扩建后的仁智宫更名为玉华宫。因本着节俭的原则修建,结果只用半年就得以竣工。第二年年初,太宗就巡幸了玉华宫。因被这里的秀美景色和宜人气候所陶醉,太宗又下旨珊瑚谷显道门内再添建紫蔽殿,形成了壮观的宫殿建筑群。据史料记载,鼎盛时的玉华富有 “九殿五门”,在唐初4座避暑行宫 (其他行宫为麟游县的九成宫、终南山的翠薇宫和长安的仙游寺)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其主体建筑群在风凰谷,就是今天的玉华河川道。南自风凰山余脉南山口、北至今天玉华村北为一中轴线,群殿以中轴线东西排列。玉华宫囊括玉华山川的凤凰谷、珊瑚谷、芝兰谷,成为唐太宗晚年处理朝政的地方。

公元651,唐高宗颁布诏书,废弃玉华宫为玉华寺,从此,玉华宫结束了其作为皇家避暑离宫的使命。此后,玉华宫也日趋衰落,大部分建筑在唐中期毁于“安史之乱”。

凤凰谷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冈凰谷,俗称“东宫”。它是玉华宫风景区四谷中的主谷,山谷幽深,松木葱绿,为正殿玉华殿所在地。前面那座如凤凰展翅般的山峰就是凤凰山。这里不但景色奇秀,而且还是一个栖风藏龙的宝地。唐玉华宫遗址及其名胜古迹主要集中于我们现在所处的玉华村周围。当年的玉华宫虽然己巍峨不再,甚至已荡然无存,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眼前的这些历史遗迹中去追忆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这些残存的遗迹见证了“仁智宫扣押太子事件”、宰相房玄龄病逝和太宗“年年飞白玉华宫”等场面,沉埋了许多真实而重要的历史典故。特别是新发现的唐太宗《建玉华宫手诏》和唐玄奘《谢得入山表》原文等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我们了解和认识历史风貌及其丰富的内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大家知道,房玄龄是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功臣,也是当时朝廷重要举措的谋划者和实施者,因造就了李世民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而被列为古代著名宰相之一。李世民在此避暑修养时,得知爱相房玄龄身染重疾,便下诏让其立刻来玉华宫养病并特许 “停卧治事”。两人相见唏嘘不已。太宗将宰相安置在偏殿,名医谨治,御膳供应,并让人随时票报宰相病情。因关切宰相,太宗甚至嫌自已所居玉华殿与宰相所住偏殿之间的隔墙碍事,特命将隔墙凿开,以成快捷方式。由此可见君臣之情。无奈房玄龄已病入膏盲,不久就撒手人寰,病逝于玉华宫中。为了纪念房玄龄,太宗赐其殊荣,让其陪葬于昭陵。

太宗一生酷爱书法,广集天下名帖。这一点已被世人熟知。据说著名的《兰亭序》就埋藏于其昭陵之中。太宗善于“飞白 ” 也是不争的事实。“飞白”是用枯墨走笔的一种书法艺术,字体苍劲。因书写时快书如飞,笔画中常见一丝白地而得名。据说此法创于东汉蔡邑而由太宗将其发挥到极致。其书法常被人争抢收藏。而他也常将其 “飞白”作品赏赐于群臣。据历史记载,公元643年,太宗廷宴群臣时,书兴大发,便泼墨飞白以赐赏群臣,一时惹得满朝群臣争相哄抢,场面好不热闹。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祥河在浏览玉华宫时草书了“避暑唐宗真得低,年年飞白玉华宫。”的著名七律,此诗被后人刻于青石之上,现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收藏于当地的文化馆之中。惜世上至今未见留有太宗“飞白”真迹,实乃遗憾!

这棵长在玉华村前的树真是一株奇树。它一半已枯死,另一半却仍生机盎然。此树高达十余米,树冠直径有10米树龄已有百余年。此树为荜钵罗树,由原种在芝兰谷正宫前老锣树树枝移植而来。相传老荜钵罗树为玄奘从印度带回亲手种在玉华宫中。它的根基已大过一间房屋,树干须数人抱,树心已空。可惜当年国民党部队驻扎玉华宫生火做饭将其烧毁。荜钵罗树又名菩提树,与佛教关系密切。菩提“觉、智、道”的意思。根据史书记载,佛祖释迹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的。据说玄奘由印度共带回两棵荜钵罗树,其中一棵就种植在玉华宫,另一裸种植于京都长安的大慈恩寺中,可惜未见存活。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裸树上有一个铁胶拴马链。据说为唐僧拴马时所用,是其第四大弟子用气功所钉入,结实牢固,无人能将其拨出。我们中如果有人感兴趣,不妨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将其拔出来,菏面就是芝兰谷。

芝兰谷

芝兰谷俗称“冲宫”。当年玉华宫肃成殿就建在这里。今人因其曾为玉华寺旧址而又称此谷为 “寺沟”。不过如今,因此谷里时常有青蛇出没,所以也有人称它为 “蛇谷”。其自然景观以苍松石崖和悬泉石窟而出名。

来到谷中,只见百米黛崖环拥峭立。崖上细流串珠般散落,长年不息,故名“水帘”。崖中有一排半环形石窟,窟中立佛拿8处,石穴一段。拿内造像已经损毁,仅存一长方形石座。两拿之间以石墙相隔,墙上雕有莲花、菊花、缠枝卷叶、执戟力士、骑士等浮雕。浮雕虽已避风化,但仍清晰可辨。石窟下崖壁之上,有7个直径为30-50厘米的“人”字形洞眼。崖前为一宽阔的草坪,草坪之上唐代建筑用料随处可见。此为肃成殿遗址。据推测,肃成殿应当是一座窟檐建筑。其房殿纵擦与崖壁垂直,为庞廊式或歇山式。来到这里,我们不禁肃然起敬,因为这里是著名的佛学大师玄奘译经和圆寂之地。

公元651年,唐高宗颁布诏书,废弃玉华宫为玉华寺;赐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居住于芝兰谷内肃成殿。唐玄奘在此译经4年,完成了佛教大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译著。玄奘一生译经156部,大部分都完成于玉华宫。因此,玄类法师又被称做“玉华法师”,而其开创的派亦被称作 “玉华派”。在译完《大般若经》之后,“玄奘终因久累成疾而在此圆寂,享年65岁。圆寂后盛葬于长安白鹿原。

其实早在唐太宗时期,考虑到玄奘译经辛苦,太宗就数次颁诏让其来风景如画的玉华宫避暑休息。其间,玄奘曾上表太宗,请其为自己刚翻译好的《瑜伽师第论》作序。太宗不顾自己身体虚弱,欣然应允为玄奘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当时随同父皇在玉华宫避暑的太子李治,也为玄奘法师题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序”和 “记”都高度赞扬了玄奘不畏艰难西天取经、舍身求法的大无畏精神。公元653年,大书法家储遂良将它们以楷书形式刻于石碑之上,镶嵌在大雁塔南门两侧。这两通石碑至今仍在,成为唐代遗留下来的珍品名碑。

在肃成殿石窟内,原来还存有石刻金刚佛座、佛足印石等重要文物,为玄笑遗留,堪称佛门圣物。金刚佛座上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奖敬造释逝佛像供养”20字铭文,传为玄奘法师手书。公元631年,玄奘在印度礼拜摩揭陀国佛成道时曾坐过佛座。1956年被运往北京,作为国家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佛足印是释迎牟尼圆寂前在家乡一块石头上留的足印,印迹里精刻密集而又十分精奥的佛教花纹图案。由玄奖从印度拓印带回,并敬造礼拜供养。佛足印石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太宗死后,为纪念父亲,高宗在玉华寺旁曾建有太宗祠。祠旁立有石马以投其父所好。除了书法,太宗一生还酷爱养马。其所养良驹无数,也曾写下了许多咏马的诗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咏饮马》, 而在昭陵雕刻 “昭陵六骏”也是其爱马的例证。1后,诗圣杜甫在游玉华寺时曾留有著名诗篇《玉华宫》。诗中描写了其游历后的感受:“溪回松冈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诗中还有“当时伺金舆,故物独石马”。两句,其意为当年侍奉太宗金蔡舆驾的车马仪仗,如今只剩下一匹石马了。这首诗于北宋时期刻在了石碑之上,立于玉华山中。可惜到北宋之时,这匹石马也不知所踪了。

珊瑚谷

现在,请随我去参观玉华宫遗址所在的最后一个山谷珊瑚谷。

前面这座肃穆的建筑是玄奘纪念馆。它位于通往珊瑚谷的道路之上。馆内现有玄奘坐像,还设有陕西省唯一的佛教文化陈列展,供游人参观、瞻仰或进行佛教研究。

现在我们来到了玉华川的西谷,即珊瑚谷。前面可见一个巨石,挡住了进人谷中的道路。此百浑然天成,名叫“闭门石”,起着古代家居建筑中照壁的作用。有人难免要问,为什么一个远在内地的山谷被冠名为珊瑚谷?其实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此谷古时为大海覆盖,因地壳运动而变为陆地。谷底岩石中曾发现有海生动物化石且伴有珊瑚。因此,此谷得名“珊瑚谷”。绕过 “闭门石”,我们眼前豁然开朗,迸人了珊瑚谷。只见谷中景色奇异壮美,有石崖洞窟,有 “溪回松冈”。水光溢彩,瀑声轰鸣。难怪太宗被此处景色所打动,流连忘返,下沼于此添建了紫蔽殿。肖时的紫被殿,面阔13间,为太宗经常巡幸之地。

我们再看瀑布跌落处,有一清泉,水质甘美纯净,名日“醇酿”,取自古时美洒之名,可见其甘沏,深受太宗喜爱,为玉华河水的源头。

今天,昔日巍峨壮观的玉华宫荡然无存,但其遗址内残存的有关宫、寺、碑石和建筑遗迹仍然要比其他唐代宫阀遗迹中的遗留文物都多,它们为研究唐代历史和宗教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参观游览这些遗迹、回首大唐盛世之余,我们还可以融入到这青山绿水之中,去充分享受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些美景。现在我们不妨去到珊瑚谷峰顶草地去放飞心情,轻松游览天池的美景吧。

山无水不灵,水无山则没势。玉华天池就静静地躺在绿野之中。夏季,此时此地是开展滑草之旅的最好时节和最佳去处;而冬季,在这块白雪覆盖的滑雪场上又可亲历陕西省境内少有的滑雪之旅。每年冬季,来自祖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都要在玉华景区举办盛大的冰雕艺术展览。届时,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陶醉在这美好的北国风光之中。

1991年,玉华宫成为陕西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观红叶,东赏冰塔。目前玉华宫己经成为一处以避暑度假、冬季滑雪、森林公园及文物保护展览等综合发展的旅游度假胜地。

篇2:丽江玉水寨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玉水寨风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点),位于白沙乡北部,由一系列景 点组成。玉水寒风景区,是以纳西民族文化为核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风景名胜,如今已成为丽江主要旅游景区。

玉水寨是纳西族中部地区的东巴圣地,是丽江古城的溯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将玉水寨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和白沙细乐传承基地及勒巴舞的传承基地,进行纳西民族古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研究、展示等工作。玉水寨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古朴的风貌,与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纳西族传统理念,东巴文化之 真谛。

丽江玉水寨景区是丽江主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它是以纳西族文化为内核,融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文化风景旅游区。玉水寨是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它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古朴的风貌,东巴村完全按纳西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建成,从建筑设施,到生活中每个细节,都能感受到传统的纳西民族文化。

纳西族的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创造的音乐奇迹,它与丽江洞经音乐全 称纳西古乐之双璧。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曾由衷的赞叹白沙细乐是“音乐的活化石”。东巴壁画也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水寨东巴壁画画廊,用东巴画的手法,形象、全景地展现纳西族的思想和智慧,诸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生产、生活等。

现景区内有三位著名的东巴大师主持日常事务,有数名东巴学生,在玉水寨学习东巴经文、东巴舞蹈、东巴祭祀仪典、东巴艺术等。每年农历3月5日,整个纳西族地区的东巴聚集在玉水寨,在东巴什罗庙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什罗会。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创造的音乐奇迹。白沙细乐同丽江洞经音乐,是纳西古乐之双璧。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也由衷的赞叹白沙细乐是“音乐的活化石”。玉水寨是七星越野挑战赛赛点。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在玉水寨举行。

篇3:丽江玉水寨导游词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人们对玉水山寨的形容。到过玉水山寨的人也都会这样觉得。玉水寨景区位于玉龙雪山南麓、丽江城北十余公里,是丽江坝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整个景区东、西、北三面,是常年郁郁葱葱的青松山林,南面朝丽江坝子倾斜,景区北端一道山崖下,两株被列入云南古树名录的千年古树,枝叶繁茂,双树成林。古树下一股流量为每秒0.5立方米的清泉喷涌而出,带着水花向南流,注满一个又一个玉水潭,形成三叠水瀑布群。玉水潭内饲养着贵族鱼——虹鳟鱼和金鳟鱼,既能观赏鱼水欢谐的情景,也能供游客品垂钓之乐并一饱口福。

美丽的玉水山寨就在那县城北面的玉龙雪山麓。宽敞的柏油大道,一伸出市区,尘嚣和烦喧便远离人而去了。美丽的雪山就离人越来越近,只有咫尺之遥了。玉水寨的南面,雄峻的山岭如同贴上一幅绿色的山水画,叠翠泼绿,都是常绿针叶林,向北面望去,云遮雾绕的地方现出了晶亮的白雪,在阳光底下熠熠闪耀。低头向潭中望,是团团飘动的美丽白云,也见到了鸟翼振翅的影子。

向不远处的坎下鸟瞰,在苍茫的氤氲之中,一条如线般的柏油路穿过坝子中心,蚂蚁般的车子在路上疾驶,除了风声,听不到任何声音,万籁自然和谐,一切皆在图画中。让游人驻足依恋的还有那稀有名贵的红鳟鱼,到了这里,红鳟鱼的稀有名贵亦不算什么了,这种贵族鱼,成群结对,麇集在潭边自由自在地游弋,游人伸手去捞,鱼到手上,立刻重重一摆就跃入水中,溅得人一身水花。这些鱼黑背红腹,颇通人性,人到潭边,它们一摇一摆,憨态可掬地游到人的身边,面对黑压压的数千数万条的鱼儿,端详它们的姿态,水中尤物的性情能尽情领略。人们还可以垂钓,钓上一条八九斤重的大鱼就在当地的餐馆里烹饪,名贵美味就让人有下次还要来的心理了。

玉水寨是丽江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传承基地,是为纳西文化集粹之地,两位70多岁的老东巴为教师领头,在玉水寨景区,以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编辑出版的100卷东巴古籍文献作为为基本教材,招收一批热爱东巴文化的年轻人,培养新一代东巴。为了搞好东巴文化的传承,在硬件上建设了展示东巴生活的民居,建设了开展祭仪的东巴什罗殿、祭天、祭署(自然神)、祭风等场所。对广大游客而言,文化传承活动本身就是展演,就是“看点”。玉水寨景区还建成一个东巴文物展览厅,正在布置把多年搜集起来的东巴文物展览出来,供游客参观。展示古老造纸法的东巴纸造纸坊;有展示古老酿酒法的东巴酒酿酒坊;有展示古老织布法的织布机;有大量传统生产生活用品展示,古代纳西族生产生活展示。古老酿酒法的酿酒罐等等展示。

玉水寨景区有30人的纳西传统歌舞展演队,以保留纳西族原汁原味的代表性传统歌舞为指导思想,搜集、整理、排练出三十多个歌舞节目,为游客演出。包含了纳西古乐《北石细哩》(《白沙细乐》)、原始歌舞《仁美蹉》、《喂蒙达》、《谷器》、《呀哈里》等代表性歌舞节目。玉水寨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看遗产到古城,看风景到玉龙雪山,看纳西文化到玉水寨”,已成为丽江旅游对外宣传的指导思想。[1]

篇4:精选云南玉水寨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迪庆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玉水寨风景区,是以纳西民族文化为核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风景名胜,如今已成为丽江主要旅游景区。

玉水寨是纳西族中部地区的东巴圣地,是丽江古城的溯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将玉水寨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和白沙细乐传承基地及勒巴舞的传承基地,进行纳西民族古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研究、展示等工作。玉水寨东巴文化传承基地,保留了纳西族传统古朴的风貌,与周围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纳西族传统理念,东巴文化之真谛。现景区内有三位著名的东巴大师主持日常事务,有数名东巴学生,在玉水寨学习东巴经文、东巴舞蹈、东巴祭祀仪典、东巴艺术等。每年农历3月5日,整个纳西族地区的东巴聚集在玉水寨,在东巴什罗庙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巴什罗会。

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创造的音乐奇迹。白沙细乐同丽江洞经音乐,是纳西古乐之双璧。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也由衷的赞叹白沙细乐是“音乐的活化石”。

玉水寨是七星越野挑战赛赛点。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在玉水寨举行。

篇5:精选云南玉水寨导游词

背上行李,远离家乡,来到云南丽江上学,刚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也没能去领略丽江的风光。直到这次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大伙坐着公交来到了第一站——玉峰寺。

一进入寺内,便被袅袅升起的香火吸引住了,感受这属于宗教信仰的圣地氛围。有一位喇嘛在大殿诵经,诵读的是藏语,虽然听不懂,但从他虔诚的面容可以得知:自己在做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从正殿的侧门穿过去,看到一张藤椅上坐着以为上了年纪的喇嘛,他正好坐在阳光下,面目慈祥而安宁,享受这大自然馈予他的温暖。玉峰寺有许多名贵花木,例如有含笑、山玉兰、山茶花等,尤其是“万朵山茶”驰名中外,我们来到万朵山茶院,目光都被那两棵虬枝盘曲,带着古朴气息的山茶吸引了。虽然还未到山茶的花期,但这并不减少我们对它美好的印象。

由于这两个景区离得很近,所以我们便步行走去玉水寨。玉水寨是东巴教的圣地,地处山地,一眼望去十分宽阔,给人以旷达之感。步入景区我们看到那神龙三叠水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的三文鱼群,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越往上走,便越能清晰的感受到泉水的清凉扑面而来,我们参拜了自然神后,走到了祭祀场,场中央有一个用石块碓成的巨大火炉,名为“天香炉”。走廊边上有许多的壁画,这是东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遗留下来的宝物。

这一天下来,身心、眼界、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一行真是受益匪浅。

篇6:丽江玉水寨导游词

玉水寨位于丽江城区北部约15公里处,白沙镇玉龙雪山脚下,山寨风光自然淳朴,尤其是空灵清澈的水景使人赞叹。这里还是纳西族的东巴教圣地,可以了解关于祭祀、造纸等独特灿烂的纳西族文化。

走进玉水寨的景区大门,首先震撼人的就是神龙三叠水的水景。景区内有一股清泉从两株老树下留出,化作层层叠叠、大大小小近十个白珠飞溅的瀑布。传说神泉的泉眼处是自然神出没的地方,神把水叠成几叠,于是造就了这错落有致的神龙三叠水瀑布群。溪水汇入玉水潭,潭中养殖有金鳟鱼和虹鳟鱼,游人汇聚潭边,即可欣赏鱼水和谐的场景。

除了水景之外,这里也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源地,寨内和合院是纳西族东巴教神灵的居所,建有东巴文物展览厅,陈列着古老的东巴经书、木偶、法器等。和合院的正中央,是东巴教最高的圣殿“玉水缘”大殿,供奉着东巴教始祖东巴什罗、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等众多神祗。

另外,你还可以参观民俗院内东巴纸造纸坊、东巴酒酿酒坊、织布机等,了解古老东巴民族的造纸、酿酒、织造技艺,欣赏到纳西族本土民间古乐《白沙细乐》的表演。景区每年会按纳西族传统,定期举行祭天、祭风、祭自然神等活动;农历三月五日在和合院会举行盛大的东巴法会,如果恰好遇到东巴祭天和祭神活动,可以更深刻了解东巴教的神韵,非常幸运。

【玉导游词】相关文章:

1.《香玉》读后感

2.玉苍山作文

3.《四块玉·别情》赏析

4.《玉楼春》教案

5.玉说明文阅读答案

6.四块玉古诗词鉴赏

7.史玉柱语录

8.玉华山阅读答案

9.玉蟾山作文

10.史玉柱经典语录

下载word文档
《玉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