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2023-03-26 08:06: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韩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毖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毖ё疟疚牡男醋鞣椒ǎ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弊急敢桓龊扉佟

2毕蚱渌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尚∩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奔觳馍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笨焖俣镣耆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贝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毖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倍恋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倍恋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倍恋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毙〗帷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 (喜爱) 叶

花骨朵

果实

(郭春利)

C案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红橘,搜集红橘的特点。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保ǔ鍪疽缓扉伲┖⒆用牵这是什么?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焙⒆用墙樯艿谜娌淮恚〗裉欤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文题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里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弊杂衫识量挝模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惫椿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倍量挝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4碧岢鲂∽槟诓荒芙饩龅奈侍猓集体讨论。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笨挝闹饕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大家介绍红橘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2泵扛黾窘诘暮扉俣加兴的可爱之处,再读读课文,找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苯涣髯匝情况。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笨渭展示红橘的生长过程,学生再次朗读品味,体会红橘的可爱。

5笔前。家乡的红橘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

(齐读末段)

6蓖獾乜腿死吹轿颐羌蚁纾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先说给同桌听,再向全班介绍。

四、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被累运用。师:家乡的红橘可真惹人喜爱呀!为了表现红橘的可爱,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来欣赏吧!请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抄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说几句话,相互评议。提醒学生要学会运用。

2敝傅急乘小JΓ憾嗫砂的红橘,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展示课件画面,学生看画面自己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五、拓展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相互补充介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奔蚁绲暮扉俅阂

夏花

秋果

冬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2:《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弊远量挝模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惫椿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奔觳樯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卑焉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弊远量挝模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比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鼻胄∨笥延孟不兜姆绞郊且淇魏筇镒指裰械10个字。

2苯淌χ氐阒傅肌肮恰弊值男捶ǎ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笔Ψ缎础肮恰弊帧I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鄙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闭故臼樾础

五、作业

1背写生字。

2背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备聪吧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备聪翱挝模喝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背鍪镜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惫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保ㄑ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敝傅祭识痢⒈乘小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被褂心男┑胤叫闯隽撕扉俚目砂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蹦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敝傅祭识痢⒈乘小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被褂心男┑胤叫闯隽撕扉俚目砂?(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毙∽樘致郏嚎挝哪男┐视镄闯隽饲嗌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敝傅祭识粒浩攵琳庖欢危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钡搅耸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毙∽樘致邸⒀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敝傅急乘校河懈星榈乩识敛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奔蚁绲暮扉倜恳唤锥味加兴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蓖ü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苯淌π〗幔鹤髡甙词奔渌承颍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蹦7碌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3: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平安小学      何成英

一、设计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家乡的红橘这一课的教案时以语文“本体性”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3、能积累本课的好句好词。

4、能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根据要求,写一写。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2、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  两个黑口袋   几个青橘子和红橘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利用实物进行谈话导入课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课前准备一个黑袋子,里面装几个红橘。上课之后老师装着很神秘的样子,自豪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几位同学。”于是,老师就请几个同学上来摸袋子里的东西。当小朋友们摸出红橘之后,下面肯定一片哗然。这时老师就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红橘。”师接着问:“那有谁知道红橘什么时候成熟?它什么时候开花?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相信没有学生知道。此时,老师就说:“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将一起来了解它。”(板书课题:家乡的红橘)然后齐读课题2遍。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请生自由地读课文,标出段落,勾画出生字词。

2、同桌互相学习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检查时方法一定要多样,可采取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

4、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写的10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用什么方法才可以将这些字又快又准的记住。(教师提示: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编顺口溜、形近字比较记忆等)

3、难写生字首次放大书写。(把学生认为不好记的生字放大到四个拼习格子那么大,让学生认真写两遍。教师一定要指出该字的注意事项。比如哪笔长哪笔短,把这个字的哪一笔写好是关键。)

4、听写检测识字效果。(写完生字后马上听写加强记忆,最好两次效果更佳。)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1、同学们表现的很不错,这些字娃娃都被我们送回了家。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朗读,勾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小组讨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请生自由发言,告诉大家自己喜欢的句子。

(注意:如果生找的是描写叶子的句子,教师要说:“你找得很好这是描写叶子的。”然后请全体学生齐读。如果生找的是描写花的,教师也要总结说:“这是描写花的。”然后齐读。等等,教师随机处理即可。)

五、小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今天我们一起来到了作者的家乡,领略了橘园从春天到秋天的美丽。

六、布置作业

教师课件出示文中的词组,让学生抄下来课后完成。(要求到课文中找答案)

{(    )的阳光  (     )的花骨朵   (    )的光     (    )的叶片    (  )的小灯笼     (     )的瓤    (    )的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不知道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现在老师要检查检查。)

1、以报听写的方式检查上堂课布置的练习。

2、同桌互相检查,汇报结果。

3、齐读巩固。

4。谈话过渡。(红彤彤的红橘人见人爱,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到作者的家乡,一起走进那成片的橘。)齐读课题:家乡的红橘(要求:自豪地、高兴地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

2、思考: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作者的家乡在长江边上。)

(生2:我知道,作者的家乡有成片的橘园,那里盛产红橘。)

3、教师总结评价

你们回答得真好,从第一段我们知道了作者家乡的位置和当地的特色,有照应题目的作用。(板书:位置、特色)

4、再一次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2--5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2--5段,找出里面表示时间的词。

2、抽生回答。(注意:有可能学生一下找不出春天或秋天,教师要加以引导。然后竖着板书“春天、四五月、秋天、十一月左右”)

3、齐读第2段。思考:本段写的什么?它又什么特点?

4、抽生回答。

(生:“叶子。”)

(师:“什么叶子?请表达完整。”)

(生:“橘树的叶子”)

(师:“对了,回答的真好。板书:叶子   那谁来告诉大家书上用了哪些词来描述橘树的叶子的呢?”)

(生:“四季常青、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师:“同学们找得真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美丽的画面。然后老师再课件出示图片,请生再一次有感情地齐读一遍。(板书:四季常青  闪着绿油油的光)

5、分小组合作学习。

(1)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小组讨论学习第3自然段。第二小组讨论学习第4段。第三小组讨论学习第四段。(要求:每组要讨论出自己负责的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它们有些什么特点?或是怎么去描写的?)

6、学习第3段

(1)请第一小组的汇报讨论学习结果,并展开深入的学习。(首先让第一小组的齐读自己讨论学习的这一段,在请生总结汇报。)

(生:“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第三段写的是橘树的花。花的特点有,小巧、洁白、清新、朴素”)

(师:“你们做得真好,这段的确是写的橘树的花。写了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花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的词句。)板书: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观感

(2)学习本段重难点

(让生思考一会儿过后,教师说现在请大家一起回答老师:“花骨朵的大小像什么?”)

(生:“米粒!”)

(师:“绽放后形状像什么?”)

(生:“茉莉!”)

(师:“花瓣有多大?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指甲那么大,是白色的。”

(师:“虽然橘子树的花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它却芳香沁脾。现在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思考这些地方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用红线画出米粒大小的花骨朵,绽放开来,形状像茉莉,一瓣一瓣的,有指甲那么大。提示:在学习第7课的第2自然段时学过这种方法。)

(生:“举例子!”)

(师:“对了,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那谁来说说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上次讲过,仔细思考。

(生:“更形象,生动。”)

(师:“不错,这种举例子的方法会把一样东西写得很形象,很生动,给人更直观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3段读一遍。”)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的第一句齐读一次,谁能告诉大家这句话是用什么手法来写的?”)如果没有人知道,此时教师出示课件娇艳的花朵和不起眼的花骨朵加以引导,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师阐述说:“这两种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对比。在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橘子树花骨朵的不起眼,暗示了它的小巧、朴素。现在请全体女生一起将这段读一遍。”)

7、学习第4段

(师:“女生的声音真甜美,就像橘子花一样,把我们醉倒了。)

(1)第二小组的齐读第四段。

(2)小组代表发言。

(生:“第四段写的是秋天的青色橘子。它的特点是肥实、又酸又涩。”)

(师:“同学们完成的很不错。”板书:青色果子  肥实  又酸又涩   )

(3)齐读感悟(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品读一下这一段。)

(4)学习本段重点

(课件出示第4段,用红线将一串串、压弯了腰勾画出来。请学生思考这些划线地方的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些词让我知道了橘子很多。”)

(师小结:对了,这段写了秋天,结出了很多惹人喜爱的青色果子,但不能吃。不知道这些橘子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成熟?我们好期待。)

8、学习第5段

(1)全体齐读感知大意。

(2)第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写的11月左右的成熟了的橘子,像小红灯笼,而且很好吃。”)

(师:“对了,这段写了成熟的红橘像小红灯笼,味道甜甜的。)板书:成熟的橘子   像小红灯笼   甜甜的

(3)学习第5段要点

A:课件出示第5段的第一句话。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比喻句!”)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成熟的红橘比作小红灯笼。”)

(师小结:作者把小红灯笼比作成熟的红橘写得真好。“

B;学习第5段的第二句话。思考:观察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生::“这里面有3个有的。”)

(师:“对!这句话连续出现了3个有的。用了排比的手法。现在请同学们来帮帮我们的作者,用上有的一词把省略号补充完整。”)

(生:有的、、、、、有的、、、、、有的、、、、、)

(师:写的真好,你们真是一个优秀的小作家。刚才我们说的这些都是作者在远处看到的样子。那么走近看又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去找答案。)

C:学习第5段最后3句话句。

(生:走近了看,红橘的皮上还有一个个小窝窝。)

(师:别看它的皮上长着一个个窝窝,它的味道可好了,吃了会让人觉得十分舒畅。)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读最后几句话,先让我们想象一下吃了橘子的感受,带着舒畅的感觉读。)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句话。

(2)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感叹句!)

(师:我们知道感叹句有赞美的作用,在这里它起了一个总结全文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板书:让人喜爱

(3)再次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积累好词佳句

请全体同学全体起立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会了就立即坐下。实在不会的几个学生下课后一定要安排学生监督完成。

六、整理思路、回顾全文

1、带领学生梳理板书。

(师:第一段写了家乡的----生:位置和特色。)

(师:第二至五段按时间顺序写了橘子树的--生:叶子、花、果实。)

(师:第六段总的写了家乡的红橘--生:让人喜爱!)

(师:本文作者的这种写作方式称为总--分--总。板书:总分总    而且,第二部分是按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写的。)

七、布置练习

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样自己熟悉的水果按本文第二部分的写作顺序来写,可以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七、总结

这就是作者家乡的红橘,虽然它开的花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能结出甜甜的果实,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味。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橘子一样给大家带来快乐。

八、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

总:   1、位置 、     特色

2、春天        叶子        茂盛      闪着绿油油的光

分     3、四五月      花          小巧、洁白、清新、朴素

4、秋天        青色果实    肥实     又酸又涩

5、十一月左右  成熟的果实  甜甜的

总     6、让人喜爱

教学反思:这两堂课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几个别的后进生当堂课不会写本课生字和背诵好句好段外,其他的都另我十分满意。特别是学生完成的小联笔进步明显,很真实。让我有些小开心。

[家乡的红橘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4:《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勾画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用喜欢的方式记忆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教师重点指导“骨”字的写法,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师范写“骨”字。生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生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展示书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5:《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生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 复习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 出示第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 过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 (学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 指导朗读、背诵。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 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 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 指导朗读、背诵。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 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红橘的可爱?(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 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词语写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 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 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 指导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并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 家乡的红橘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 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 模仿第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6:《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红橘,搜集红橘的特点。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保ǔ鍪疽缓扉伲┖⒆用牵这是什么?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焙⒆用墙樯艿谜娌淮恚〗裉欤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文题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里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弊杂衫识量挝模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惫椿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倍量挝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4碧岢鲂∽槟诓荒芙饩龅奈侍猓集体讨论。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笨挝闹饕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大家介绍红橘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2泵扛黾窘诘暮扉俣加兴的可爱之处,再读读课文,找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苯涣髯匝情况。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笨渭展示红橘的生长过程,学生再次朗读品味,体会红橘的可爱。

5笔前。家乡的红橘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

(齐读末段)

6蓖獾乜腿死吹轿颐羌蚁纾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先说给同桌听,再向全班介绍。

四、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被累运用。师:家乡的红橘可真惹人喜爱呀!为了表现红橘的可爱,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来欣赏吧!请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抄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说几句话,相互评议。提醒学生要学会运用。

2敝傅急乘小JΓ憾嗫砂的红橘,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展示课件画面,学生看画面自己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五、拓展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相互补充介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奔蚁绲暮扉俅阂

夏花

秋果

冬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7:《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能学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

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

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弊远量挝模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注意:翘舌音:畅、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后鼻音:竞

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2惫椿出生字连成的词语,每个词语自读三遍

3奔觳樯字、词读音。

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错,抽生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4卑焉字、词带进课文中再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抽读、师生互评、齐读)

三、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弊远量挝模标出段,弄清各段讲了什么?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比班交流。

(1)这篇课文一共几段?

(2)谁来说说课文的几段各讲了什么?

学生汇报:

第一段: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

第二段:春天时,橘子树叶长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时,橘子花开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树上结满的青色果实压弯了枝头。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

第六段:总结全文,赞美家乡的红橘。

四、学习生字

1鼻胄∨笥延孟不兜姆绞郊且淇魏筇镒指裰械10个字。

2苯淌χ氐阒傅肌肮恰弊值男捶ǎ请生观察写“骨”字时应注意什么?骨字的第四、第五画是点、横钩。

3笔Ψ缎础肮恰弊帧I在桌上用手指写3遍。

4鄙练习:打开练习本,把其余的9个字在田字格里写2个,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5闭故臼樾础

五、作业

1背写生字。

2背写词语,每个三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备聪吧字词。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备聪翱挝模喝班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红橘的可爱

1背鍪镜1段,自读思考第1段讲了什么?(家乡的红橘生长在长江边)

2惫渡:作者家乡的红橘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课文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红橘的可爱呢?请自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

3保ㄑ生汇报:第2段写了春天时,橘树叶长得很茂盛)师板书:橘树叶。

作者用哪些词来写橘子树的叶子可爱?把它们用重点符号标出来。(学生汇报:茂盛、四季常青、闪着绿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敝傅祭识痢⒈乘小

那绿绿的叶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在阳光下闪光,多美呀!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自读,抽生读,师生点评,齐读,试背。

5被褂心男┑胤叫闯隽撕扉俚目砂呢?(生:第3段主要写橘子花的可爱)师板书:橘子花。

6蹦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橘子花的可爱?勾画表现橘子花可爱的词语。(学生汇报: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绽放、醉倒)

理解词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7敝傅祭识痢⒈乘小

(1)自读,边读边想象花儿竞相开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读、教师范读、齐读。

(2)这么美的句子,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师引背、齐背)

8被褂心男┑胤叫闯隽撕扉俚目砂?(第4段写了青色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很可爱)师板书:青色的橘子。

9毙∽樘致郏嚎挝哪男┐视镄闯隽饲嗌的橘子的可爱?(学生汇报:肥实、压弯了枝头、又酸又涩)

理解:肥实。

10敝傅祭识粒浩攵琳庖欢危边读边想象果实缀满枝头的情形。

11钡搅耸一月左右,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红橘的呢?请生自读第5段。师板书:成熟的果实。

12毙∽樘致邸⒀生汇报:

颜色:红色金黄色的瓤

形状:像一盏盏的小灯笼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13敝傅急乘校河懈星榈乩识敛把它背下来,体会作者对家乡红橘的喜爱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齐背)

14奔蚁绲暮扉倜恳唤锥味加兴的可爱之处,无论是橘树叶、橘子花,还是橘子,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板书:让人喜爱。

三、理清顺序,总结全文

1蓖ü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按红橘生长的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叶,再写花,最后写果实由青变红。下边就请同学们勾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完成课文第2题,读一读。

出示课后作业: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初春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时的橘子花,再写的青色果子,最后写()的成熟的果子。

2苯淌π〗幔鹤髡甙词奔渌承颍写家乡红橘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红橘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观察一件事物的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有条理。

四、作业

1蹦7碌5段写一种水果,注意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附:板书设计

8 家乡的红橘 春天橘叶:茂盛、闪着绿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竞相开放

秋天青色果实:压弯枝头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灯笼让人喜爱

(朋晓琼)

B案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毖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2毖ё疟疚牡男醋鞣椒ǎ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教学准备

1弊急敢桓龊扉佟

2毕蚱渌人了解红橘的特点,生长情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欢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种繁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红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尚∩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奔觳馍字、词语(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词)。

师: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从课文中跳出来了,让我们去打打招呼吧。

(1)齐读生字、词语。

(2)抽生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竞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翘舌音(畅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师也想考考大家,老师随便指读(去掉拼音读)。多音字(骨),形近字(辩、辨、辫、瓣)(竟、竞)。

3笨焖俣镣耆文。

想:作者为什么写家乡的红橘?

生:因为家乡的红橘十分可爱。

生:从最后一段,我知道,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所以,要写家乡的红橘。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家乡的红橘的可爱的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贝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全文。

2毖生讨论后汇报:

生: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写的。按生长过程来写的。

生:抓住红橘的叶子、花骨朵、果实来写的。

3倍恋2段。

思考:

春天来了,红橘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四季常青、绿油油)。

经过风霜考验是什么意思?(经过风吹霜打)。经过风吹霜打后更加茂盛,是多么坚强啊!

让我们想象一下:绿得发亮的叶子是那么坚定有力地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捧起书来边读边想象。

4倍恋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么特点?勾画出写花骨朵特点的词。

米粒大小洁白形状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样大香气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写的?

(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香味)

师: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多么细腻。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抽生读,评价。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那洁白、朴素的花骨朵,仿佛真的闻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倍恋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果实的?

开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涩,果实成熟了,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读这个句子,体会这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生:写出了颜色是红的。

生:写出了形状像“小灯笼”。

生:写出了数量多“一盏盏”。

生:写出了果实的可爱。

师:对,你看作者观察多细,想象多美啊!在写这些丰硕的果实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师:红橘不但样子可爱,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畅,让我们仔细读读。

师:闭上眼睛,想象橘园丰收的景象。然后请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师:作者从颜色、大小、数量、味道写了果实的可爱。

6毙〗帷

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地方让人喜爱?

四、拓展延伸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抓住形状、颜色、味道把它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家乡的红橘 (喜爱) 叶

花骨朵

果实

(郭春利)

C案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蹦芡ü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弊邢腹鄄煲恢肿约合不兜乃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准备

准备一个红橘,搜集红橘的特点。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保ǔ鍪疽缓扉伲┖⒆用牵这是什么?看到它,你想说些什么呢?(颜色、形状、味道、产地……)

2焙⒆用墙樯艿谜娌淮恚〗裉欤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揭示课文题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里红橘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弊杂衫识量挝模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和不理解的问题。思考每段写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2惫椿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倍量挝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4碧岢鲂∽槟诓荒芙饩龅奈侍猓集体讨论。

三、品读感悟,自主体验

1笨挝闹饕为我们介绍了家乡的红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大家介绍红橘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2泵扛黾窘诘暮扉俣加兴的可爱之处,再读读课文,找出家乡的红橘让人喜爱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边读边想象,批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苯涣髯匝情况。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笨渭展示红橘的生长过程,学生再次朗读品味,体会红橘的可爱。

5笔前。家乡的红橘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

(齐读末段)

6蓖獾乜腿死吹轿颐羌蚁纾你准备向客人怎样介绍家乡的红橘。先说给同桌听,再向全班介绍。

四、创设情境,快乐积累

1被累运用。师:家乡的红橘可真惹人喜爱呀!为了表现红橘的可爱,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来欣赏吧!请生将想要积累的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抄完后读给同桌听,然后选一两个词说几句话,相互评议。提醒学生要学会运用。

2敝傅急乘小JΓ憾嗫砂的红橘,多美的课文啊!让它们都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吧!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先多读几遍,再借助刚才积累的词句练习背诵,然后展示课件画面,学生看画面自己选择试背相关内容。

五、拓展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选择相同水果的同学分为一组,讨论它的可爱之处,相互补充介绍,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9奔蚁绲暮扉俅阂

夏花

秋果

冬喜爱

(程显容)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8:《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

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

教学准备:一个红橘。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人新课

1(出示一红橘)同学们,这是什么,关于它,你能说些什么呢?(引导从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来说)

2引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家乡红橘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眼里的红橘又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有生字的词语。

2、小组学习生字新词。

3、集体交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对个别生字进行音、形、义的辅导。

4、再读课文,对有些语句读通、读顺。

三、品读课文,感受可爱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红橘的,把你的发现画出来。

2、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的,那不同时期的红橘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己读自己喜欢的一部分

3、集体交流,抽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相机指导。

(1)“春天来了,。。。。。。绿油油的光。”

绿绿的叶片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多美啊!轻轻的读一读吧!

指导朗读。

(2)“到了四五月。。。。。。会使你醉倒。”

画出写花骨朵样子的句子,相机理解“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花骨朵”

啊,红橘的花儿原来像茉莉一样可爱!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巧、洁白的花朵儿,仿佛真的闻到了那清新、醉人的香味儿!

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观察细致。

(3)“十一月左右。。。。。。使人感到舒畅极了。”

成熟了的红橘像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具体的?(抓住“小灯笼、沉甸甸、小窝窝、鲜嫩、金黄色的瓤、舒畅)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如果是你吃到了红橘,是什么感受呢,带着这种感受仔细地阅读这一部分吧!

(4)不管哪个阶段的红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板书:(可爱)

是啊,每一个红橘都有它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大声地赞美它吧!(齐读末段)

四,拓展延伸,模拟描写

1 、齐读课文,体会红橘的可爱。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选择一种喜欢的水果,小组交流它的特点(颜色、形状、味道等)

4、集体交流补充。

5、练笔:写一种你喜欢的水果。

板书: 家乡的红橘

可爱 喜爱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

篇9:《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运用“理解六法”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指名解词。

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

施展:发挥、显示。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有钢笔描红。

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口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3、“我”的盼望成为现实了吗?请看地第二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我”了解到雪儿有哪些本领?这使“我”的心情更加怎样?

2、讲读。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描写信鸽本领的词。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正因为信鸽有以上高超的本领、忠实的品格,人们称赞它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更盼着”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过渡。

三、精读第三部分

1、导读。

自由放声朗读第三部分,侃侃哪些动作能够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讲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快慰”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看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0:《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蹦芰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我和爸爸对雪儿的关爱以及描写雪儿给我带来欢乐的词、句。

3蓖ü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4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蓖学们,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生日礼物》吗?文中的小朋友过生日,妈妈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那是一份怎样的生日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鸟)结果怎样?(小男孩把小鸟放飞了)

2苯裉煳颐窃倮囱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雪儿》,看看文中的小男孩与小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卑迨榭翁猓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感知大意

1毙∩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一读:勾画出生字词语多拼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②二读:长句、难句作上记号多读几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③三读: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大意。

2毙∽楹献餮习生字:互相纠正字音,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3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敝该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正音、评议。

5彼邓悼挝闹饕讲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备“熟”“阻”“递”“弧”找“朋友”,比较区分。

2敝傅佳生在练习本上用钢笔练习书写生字,要求尽力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重点指导“哀”“熟”“递”“弧”等字。

第二课时

一、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弊杂衫识恋1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①全班交流。

②引导:当你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孤单、寂寞)

③指导朗读: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过渡:这里,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白鸽。爸爸带回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鸽呢?

2贝着问题默读第2段,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语句。(用“”画出)

①全班交流。这是一只受伤的白鸽。它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相机理解词语“哀伤”。

课件展示:受伤的白鸽。

②面对这只受伤的白鸽,你有什么感受?“我”和爸爸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用“”画出有关词语:洗澡、敷药、取名)

③爸爸和“我”的精心呵护,让“雪儿”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浑身雪白的“雪儿”)

④从此以后,“我”和雪儿朝夕相处,我们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相机理解词语“飘飘悠悠”)他们还会看到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⑤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对“雪儿”的怜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3敝傅祭识痢⒏形3~6段。

(1)一天一天地,“我”和“雪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爸爸对信鸽的介绍,更加深了“我”对“雪儿”的了解。“我”从爸爸的口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理解词语:“艰难险阻”“蓝天信使”)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对“雪儿”的赞美。

(2)终于有一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蓝天信使”雪儿飞起来了。“我”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啊!

引读:啊,我为雪儿欢呼!

师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生一边听一边想象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

(课件展示: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

指导朗读第4段。

(3)“雪儿”能展翅高飞了,就要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男孩了。美美地读读第5~6段,用“”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交流勾画的句子,指导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下面三个句子。

①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着我,似乎在感谢我,又像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你从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雪儿养好伤即将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主人,它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能代雪儿说说心里话吗?

指导朗读:读出“我”和雪儿的不舍。

②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望着这位点缀春光的“蓝天信使”,顿时觉得自己的腿伤轻了许多,心里十分快慰。

美丽的雪儿飞走了,虽然我们有点难舍难分,但我的心里却十分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感到快慰呢?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我在默默地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出对雪儿的不舍和祝福。

4保课件展示:雪儿越飞越远,最后在屏幕上消失)

是啊!雪儿该走了,“我”多么舍不得它,它也多么舍不得离开“我”,真是人鸟情深啊!但雪儿属于广阔的天空,它应该到广阔的天空中去搏击风云,自由翱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和雪儿一样,伤好后去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讨论交流,畅谈体会

1毖Я丝挝模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什么吗?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敝该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四、摘抄优美词句。

附:板书设计

2毖┒

精心照料:洗澡 敷药 取名

放飞蓝天我:轻轻捧起 望 快 慰

雪儿:望 感激 祝福 人鸟情深

[《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1:《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两幅鸽子图(第一幅画有一只受伤的鸽子,第二幅画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轻音乐录音带、小黑板

【教学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雨”字头的写法,齐读,注意“儿”读轻声)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鸽捡哀悠阻忠递盼线慰

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

明媚的春天 美丽的弧线 艰难险阻 飘飘悠悠 千山万水 轻轻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①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④齐读

(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练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带回,我为雪儿,盼望。

②听爸爸说雪儿是,我更盼望。

③雪儿展开,我望着心里。

这三句话分别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结

四、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剩、慰”

2、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雪儿》,你们看,雪儿飞来了!

(出示展示飞翔的雪儿图)同学们,这就是雪儿,你们喜欢雪儿吗?请你说一句喜欢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出示受伤的雪儿图)它飞不起来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怎样?你会怎么办呢?

3、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知道作者此时正受伤在家,十分孤独寂寞,她看到受伤的雪儿,又会怎么想呢?

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对雪儿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2、3小结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划出有关句子,圈出重点词。

(生读、画、师巡视)

2、交流。

3、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4、小黑板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①我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仅要读出对雪儿的怜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范读)

③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得和老师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从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6、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二)学习课文(4-6节)

1、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终于实现了。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请找出来。

4、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学生从“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动作的有力,姿态的优美)

6、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轻快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配乐表演读)

7、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翱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是啊,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我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它悉心的照顾。我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我们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挑战读。

(4)齐读。

10、“我”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我”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全文,迁移练习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我”帮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愿意把它写下来吗?……

[《雪儿》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2:《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毖Щ岜究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倍量挝模知道为什么毕加索笔下的鸽子会成为和平的象征。

3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培养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操。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和平鸽图片、战争图片或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和平鸽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课文题目

同学间相互介绍有关和平鸽的资料,揭题板书。

教师出示和平鸽图片,归纳介绍:据《创世纪》中记载,当地球洪水泛滥时,诺亚等避入方舟得以保住性命。一天,他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经退了。当鸽子飞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枝橄榄枝,于是诺亚知道洪水已经退了,地上已经平安了。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阶远量挝模要求读正确: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反馈信息。

2奔觳樯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后离开语言环境单独认生字,注意读音,强调“牺”的写法,还可以给生字扩词。

3弊远量挝模初步了解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介绍背景,激起共鸣

教师简单介绍二战的基本情况,展示背景,拉进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激起情感共鸣。

教师出示战争图片或录像介绍:1940年里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匪徒攻占法国首都巴黎。许多妇女儿童和无辜的老百姓都惨死在战火中。残酷的士兵连小孩,甚至一只鸽子也不放过。我们课文中的小柳辛就是惨死在这场战争中的。

四、感情朗读,质难解疑

1弊杂闪废坝懈星榈乩识恋3段。

2毙∽樘致墼跹读才能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学生试读。

3 抽读,评价。

教师指导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命运的变化而逐渐增强朗读的力度。可将该段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感情要有起伏。如开始可以稍微平淡一些,从“小柳辛一看……扔下去”语气要强,读出对法西斯暴行的仇恨和对小柳辛的崇敬;“小柳辛当场……掐死了”这种凄惨的情境语气稍弱,表达对小柳辛和鸽子的同情。

4 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5毙∽楸热读。

6 质疑:小柳辛为什么会死?他养的鸽子为什么会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决后汇报。

让学生通过讨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思想与感情。

7庇懈星榈仄攵恋3段。

五、抓重点词句,细读课文

1弊远量挝钠渌段落,勾画出能表现毕加索对法西斯的恨、对和平的向往的句子。

(1)一天,毕加索坐在桌前,听见远处隆隆的炮声,心情非常沉重。

提问:毕加索的心情为什么沉重?他在担心什么?

(2)听完老人的血泪控诉,毕加索的心在颤抖。

提问:毕加索的心为什么会颤抖?

(3)“行,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毕加索一口答应。他心里充满对法西斯的仇恨,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

2蓖桌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3比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相机出示重点词,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突破

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毕加索笔下的鸽子会成为和平的象征?

六、读写并进,拓展升华

1惫劭从泄卣秸的图片或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

2蹦阆M和平鸽飞到哪里?带去什么心愿?把它写下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国际新闻,然后画一画、写一写,最后议一议把这些表达和平心愿的作品寄往哪里,或者送给哪里的小朋友……

3被惚ǎ交流,展示(贴于黑板)。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自主积累”。

2 抄写生字、词语。

3 把有关和平鸽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请他们也说说自己对和平的向往。

[《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3:《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2 .技能目标:

了解公益招贴画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形式美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设计意识的形成;学生能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设计主题招贴,初步学会合理控制画面的构图及色彩等知识。

3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准备:

1 . (CAI 课件 )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表现和平主题的招贴画、图形移动面板。

2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二、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三、教学难点:招贴画中图形大小位置的处理与主题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3 .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和平之人》;介绍画家毕加索。

4 .展示介绍招贴画。

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产生清晰的视觉信息,传达特定的主题。

5 .讨论几幅招贴画的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讨论:画面有些什么形象,它们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

想想可采用什么方式制作更简便。 ( 剪贴 )

活动一:尝试改变招贴画的图形大小位置,创造新的画面。

将剪好的图形在底版上移动,体会不同构图的视觉感受。

观察:毕加索《和平鸽》、《和平之人》; 田中一光的《和平》及吕锦源的《和平运动》四幅作品,主题与形象的选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体会:主题与选材的关系。

和平鸽是世界和平的标志性形象,人们用它表达自己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

思考、讨论:还有什么可以表现和平主题 ? 橄榄枝、武器等。

如何用剪贴的方式创作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

6 .活动二:分组剪出与和平主题有关的图形,合作拼贴表达和平主题的招贴画 ( 合作拼贴板的图片及学生合作学习时的场景照片 ) 。

(CAI 循环展示相关画面,配轻快的背景音乐 )

7 .随堂评价:小组交流作品创意,相互评价构图的独创性、整体的视觉感受等。

8 .课外链接: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街头招贴、广告牌、电视广告等,将印象最深的一幅记录下来。

[《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4:《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一、自读课文,了解背景

1. 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相互介绍自己寻找的有关毕加索的资料。

3.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二战的基本情况,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里讲述的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

二、直奔重点,深入故事

1. 自读第3段,细读故事。

2. 同学间讨论怎样读才能表达对法西斯的仇恨,对柳辛的同情。

3. 自己试着读一读,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4. 同桌互相读一读,帮一帮。

5. 教师巡视指导。把第3段分为五个层次。第1~4句一层,第5~6句二层,第7~9句三层。每一层的感情处理不一样,要有强弱起伏。第一层到第二层语气渐强,读出对法西斯的憎恨;第二层到第三层语气渐弱,读出对小柳辛遭遇的同情和难过的心情。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或同学范读。

2. 老师让同学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为什么?

3. 自己边读边想:小柳辛为什么会死?他养的鸽子为什么会死?

4. 谈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感情。

5. 全班齐读课文第3段。

四、体会词语,感情朗读

1. 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能表达人物感情的词语,勾出来。(如:沉重、满脸泪痕、泣不成声、悲痛、憎恨、厮打、当场、活活、血泪控诉……)

2. 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心在颤抖”。

3. 试着读一读,怎样读才能表达悲痛、憎恨之情。

4.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思考问题,交流体会

1.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边读边想。

2. 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学习这篇课文后有些什么想法或感受。

3. 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4. 师生共同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探讨。

六、扩展内容,拓展视野

1. 把自己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关于世界和平的话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2. 老师适当进行补充、点拨、引导,拓展学生视野及襟怀。

参考资料

☆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画派主要代表,出身图画教师家庭。19定居法国巴黎,终身从事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创造。思想进步,仇恨法西斯,1944 年参加法国共产党。曾为世界和平大会作“和平鸽”的宣传画。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影响。

☆ 和平鸽: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中显示平安的好征兆。据《创世纪》载,当地球洪水泛滥时,诺亚等避入方舟得以保住性命。一天,他放出鸽子去探测洪水是否已退。当鸽子飞回来时,嘴里衔着一枝橄榄枝,于是诺亚知道洪水已退,地上已平安。后来人们就把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

[《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5:《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鸽子象征和平的原因。激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和平的重要性,自觉为维护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语: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鸽子就是鸽子嘛,为什么叫它和平鸽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弄明白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分组讨论。

三、讲述课文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画出不懂的词语。

(1)教师释词。

(2)希特勒法西斯是什么时候攻占了巴黎?

(3)这一段说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忧虑”是什么意思?

邻居米什老伯捧着一只死鸽子闯了进了,哭诉了哪些话?用铅笔画出来。齐声朗读米什老伯的话,想一想,米什老伯向毕加索哭诉了一件什么事?他请求毕加索干什么?

3.全体女生齐声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毕加索听来米什老人的哭诉后,他的心情怎样?

(2)他是怎么做的?

(3)安慰是什么意思?学生可查字典后解释这个词。

4.全体男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1949年,毕加索把这幅画献给了哪里?

(2)这幅画上画有什么?

(3)他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4)“从这以后”指什么时间以后?

(5)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四、归纳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鸽子成了和平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热爱和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小朋友,回家后,可不要忘了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鸽子成为和平象征的原因?

2.检查朗读情况。

3.自由读课文盖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用生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孙读: 不读:

活读: 不读:

攻读: 不读:

杀读: 不读: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

四、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多动脑。

1.用学过的偏旁加上熟字。

活:三点水加上舌头的舌。生活。

边:力加上走之底。一边。

鸽:合加上鸟字旁。鸽子。

念:上面是今天的“今”,下边是心字底。纪念。

2.拆字。

哭:分为二部分,上边为两个口,下边为犬字。

3.与形近字比较。

占:与“古”区别。

刀:与“力”区别,刀的上部没出头。

4.记笔顺,笔画。

孙:

忧:

5.指导书写。

哭:上面的两个口应分居竖中线的两边。

孙:右边的小字基本上要写在竖中线的右边,使左右平衡。

板书设计:

25、和平鸽

占 哭 孙 死 活 刀 边

[《和平鸽》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6:《水滴石穿》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

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找几个与故事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水滴石穿”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

生齐读课题。

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

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

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ē”、“嫌xián”,指导书写。

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

6、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内讨论。

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解答,难一点的问题梳理出并板书:

(1)“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

(2)水滴怎么会把石阶滴穿呢?

4、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你们能自己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自己再读,找答案。

5、师引导:有同学见过家门前的石阶被水滴滴出了一些小窝窝吗?请见过的同学来描术一下。

6、小组内讨论:“小滴真能滴穿石阶吗?”抽生说相信或不相信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请相信水滴能把石阶滴穿的一名同学来读水滴的话,试着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另请“不相信”的一名同学来读石阶的话,试着用嘲讽不信的语气来读。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评:两边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可以画红旗。

8、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认真看画面:“水滴一滴一滴不停地落在石阶上……,过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把石阶滴穿了。”

你们现在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吗?抽生说,师补充。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9、师范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边听边想:(1)水滴和石阶谁的说法对?(2)水滴是怎么把石阶滴穿的?

(四)启发思考,明白寓意。

1 师小结:上课前老师说过了,水滴石穿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水滴能把石阶滴穿这个内容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从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 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肯定,表扬。

3 师总结:同学说得真好。水滴石穿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水滴一样,朝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进取,那么,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五)拓展延伸

你能找出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名言警句吗?

(不屈不挠积少成多锲而不舍……)

[《水滴石穿》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17:《瀑布》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观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自主、个性化地阅读。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好,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 、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3、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瀑布的水流进了小河里,小猴子想到河的对岸去欣赏瀑布的美丽,你能帮它过河吗?

(复习字词)这节课,让我们和小猴子一块走进瀑布,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吧!(板书:瀑布)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诗句,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

三、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一:听录音,自由读这首诗,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瀑布的美呢?(板书:声音   样子)

四、精读感悟,情感诵读。

(一)自学提示二:

自由读第一节:

1、用“ ----”画出描写瀑布的声音的句子,理解“叠叠”的意思。

2、用“……好像……,又像……”仿写句子。

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诗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雄伟。

①“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一定很响。

②“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让学生模拟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以及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引导学生读出瀑布声音的雄伟。(随机播放瀑布声音的录音)

4、叶圣陶爷爷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你还能把瀑布的声音想象成什么?(发散学生思维)

(二)自学提示三:

●自由读一读二、三小节诗,你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用“~~~`”划出来。并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瀑布的?

●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美美地读一读。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同位之间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②“一座珍珠的屏”

③“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电脑播放瀑布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的的画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小节诗,.配乐齐读这两小节诗。体会作者先是远望,再是近观。

5.总结:听,瀑布的声音很美,望,瀑布的样子更美,真是无处不美。让我们把这如诗如画的瀑布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吧!学生背诵这首诗。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作者用词的精妙让我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更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更广阔自然世界,去领略它迷人的风光吧!

电脑出示图片:露珠   大海   雪   小溪

2.电脑出示两首需补充的小诗。

露   珠

太阳还藏着半边脸,草叶上已有了露珠的身影,永远是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阳光因你更加__________,空气因你更加__________。

雪 冬天来了,雪花漫天飞舞,片片雪花像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大地仿佛成了__________。

让学生选择一处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把描述这处景物的小诗补充完整。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写一则日记《我见到的一处美景》

七、板书设计

声音        浪涌岸滩  风吹松林……    远

瀑布

样子        白银         屏           近

烟     雾     尘……

[《瀑布》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地球清洁工》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2.《西藏高原》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3.《瀑布》教学实录(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4.《钉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5.《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6.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

7.an ang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8.看海(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gkh》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10.点金术(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家乡的红橘》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