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2-09-29 08:25: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oeyzh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篇1: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政治,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201X年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嗷嗷待哺的婴儿主要是与妈妈交流,蹒跚学步的孩子主要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跑跳自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嬉戏……上述现象 ( )

①说明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逐步扩展

②启示我们积极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

③说明了扩大交往范围,越快越好

④说明了人们都会交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将下列名言进行分类,所揭示的道理一致的一组是 ( )

①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②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③友谊使人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④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咸阳泾阳质检)俗话说:玻璃与金子相会,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接近,也同样会变得聪明。这句话启示我们 ( )

A.选择友谊要看这个人对自己是否有利 B.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C.交友要掌握必要的艺术和方法 D.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4.(2016?太原质检)“朋友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是寒冷时披在身上的大衣/是远归时递在手上的一杯热茶/是伤心时一句贴心的话/是劳累旅途的驿站/给漂泊的心灵一个憩息的港湾。”这首小诗主要告诉我们 ( )

A.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B.真诚、友好、善良的人能够赢得更多的友谊

C.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D.较强的沟通意识和能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

5.我们都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是 ( )

A.无原则地宽容他人 B.成绩优秀,考上名牌学校

C.真诚、友好、善良,沟通能力强 D.善于推卸责任

6.(2016?广州质检)临近“双十一”,学生小娟为了购买心仪的iPhone6s手机,在朋友圈中发起众筹,呼吁圈中好友给她捐资,好友们有的出于好玩,有的碍于情面,有的基于宽容谅解,纷纷向小娟发出几元、十几元不等的红包,不到两天,小娟竟然筹到将近两千元的资金。小娟的做法,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对此,你的理解是 ( )

A.小娟的做法错误。利用网络整合资源帮助自己达成愿望就是欺诈

B.小娟的做法错误。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

C.小娟做得对。我们广交朋友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帮助

D.小娟做得对。这样做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7.七年级(5)班在班会上讨论怎样与新朋友结伴成长时,有下列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朋友之间应亲密无比,不分彼此

B.能在朋友需要时为他两肋插刀

C.朋友之间应彼此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D.学习一定要比朋友好,才能帮助朋友进步

8.(2016?莆田25中质检)小丽和小美是同班的好朋友,期末考试的考场上,小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小美微微举起左手晃动了一下,小丽立刻神会,想在这关键时刻帮助朋友一把,赶紧把第五大题的答案抄在纸上,趁老师扭身时把纸条递给小美。小丽的行为 ( )

A.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小美是她的朋友

B.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C.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D.是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就有可能失去一位朋友

9.(2016?昆明石林质检)“当你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诚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我们要获得真挚的友情,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就要 ( )

A.消除闭锁心理,不讲原则地与任何人交往

B.要求朋友服从自己的意志

C.强迫朋友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

D.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

10.七年级学生小李经常进入网吧玩游戏,他的好朋友小王知道后,不但没有和他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反而严厉地批评了他。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小王能够与小李坦诚相见,这是真正的朋友

B.小王这样做是坚持原则的表现,有利于小李改正错误

C.小王这样做不顾小李的情面,不讲“哥们儿义气”,不能算是好朋友

D.小王勇于提出批评,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11.马克思说:“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朋友相交,贵在真诚

②对他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友谊之花才会更加绚丽

③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明辨是非善恶为前提

④热情帮助他人有利于友谊之树常青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漫画中孩子打开心锁的是 ( )

①敞开心扉,多与父母老师朋友进行交流沟通

②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开放自我

③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④学会保护自己,远离他人的伤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16?临沂临沭质检)下列做法能体现同学间真正友谊的是 ( )

①同学病了,主动帮他补习功课

②同学被打时,“拔刀相助”

③演讲比赛时,多给自己班同学打分

④对同学的错误给予诚恳批评,并帮助其尽快改正

⑤发生矛盾后,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⑦③④⑤

14.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可能污染你的精神世界

②网络的作用是有限的,没必要相信网上的东西

③网络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应杜绝接触网络

④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咸宁学业考?改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网络因其快捷方便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对于自控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学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上网

B.中学生有自我保护能力,不会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C.中学生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拒绝上网

D.中学生要提高自控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16.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

①为避免不良诱惑,拒绝上网 ②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站

③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17.(2016?济南历下质检)小芸在班上是一个不快乐的人。有人说她孤傲,她却自视清高。她对什么人都看不惯:成绩比她好的,“应试机器”;成绩不如她的,笨蛋一个;班长当选为优秀学生干部,她说人家光知道忙忙碌碌、沽名钓誉;与同桌产生矛盾,她斤厅计较。因为看谁都不顺眼,小芸说话就难免刻薄,总是刺伤别人,跟谁都合不来。

请针对小芸的做法和说法,告诉她怎样做才能赢得同学的喜欢。

三、材料分析题

18. (2016?莆田25中质检)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时却拿很多钱。鲍叔牙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有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因为没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很快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谊被称为“管鲍之交”。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友谊在人一生中的作用。

(2)想拥有像“管鲍之交”这样的朋友,你应该把握哪些交友原则呢?

19. (2016?达州通川七中质检)材料一 两位朋友一起穿越沙漠,在旅途中他们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位朋友打了另一位朋友一记耳光。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就在地上写道:“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打了我耳光。”然后他们又接着赶路,直到看见一片绿洲,他们决定停下来洗个澡。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陷进泥潭中差点淹死,是他的朋友救了他,当他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过来时,他拿了一把小剑在一块石头上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打了朋友又救了朋友的这个人就问他:“我伤害了你以后,你写在沙地上,而现在我救了你,你却刻在石头上,为什么?”

材料二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入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1)你能猜出被打耳光的这位朋友是怎么说的吗?

(2)两则材料反映呵护友谊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实践探究题

20.(2016 东营垦利质检)据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报道:黑龙江省绥棱县某中学学生张驰(化名),原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在小学和中学曾多次获奖。他喜爱在网上查找资料、阅读网络作文,网络对他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天,他在网上阅读散文时,看到了一个网络游戏广告,出于好奇,他打开了充满五花八门游戏的'网页,从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渐渐地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不久,他在网上结识了两位网友——社会上的两名无业人员。在两名社会无业人员的鼓动下,三人一起来到黑龙江绥化市某居民小区进行抢劫,抢得现金3564元,还有高档手机、数码相机等贵重物品,并且在抢劫过程中杀死了房主李某。张驰等三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严惩。

(1)请结合材料中张驰的网络交往事例,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网络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网络交往中,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逐渐发生变化。③错误,扩大交往范围和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④错误,人们都会交往的说法太绝对。①②符合题意。

2.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题目可知,①体现了维护友谊的做法;②③④体现了友谊的作用。

3.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友谊的作用。题干材料中“有宝石的光辉”“会变得聪明”等关键信息启示我们,真正的友谊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真正的友谊是超越功利的,A观点错误;B、C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4.C本题考查学生对友谊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朋友,我们减少了孤独,活得更加温暖,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享受交往的快乐。所以选C。

5.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友谊的品质。由题干关键信息“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6.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友谊的品质。友谊是双向的。友谊是接受,也是付出。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所以选B。

7.C朋友之间要尊重、真诚、平等、理解、宽容、关爱、互相帮助等,A错误;当朋友需要时,要给予帮助,但不可以不讲原则,B错误;朋友与学习成绩无关,D错误。所以答案为C。

8.B本题考查学生对友情要坚持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友谊需要忠诚,然而,用“讲义气”“够朋友”来要求对方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坚持原则才是对友谊负责,才是真的勇敢。所以选B。

9.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友谊。建立友谊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A错误,交友要讲原则。B、c错误,都不利于建立友谊。所以选D。

10.C本题考查学生对同学交往中的“哥们儿义气”的理解。小王的做法是坦诚和坚持原则的表现,是能提出批评的诤友,A、B、D正确;朋友关系好不等于“哥们儿义气”,C错误。

11.A本题考查学生对呵护友谊的认识和理解。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需要理解、宽容,要坚持原则。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12.B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漫画标题和漫画内容分析,孩子的表现属于闭锁心理,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13.B本题考查学生对真正友谊的认识和理织。②③错误,朋友交往没有坚持原则。①④⑤符合原则。

14.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的两面性。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利与弊,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趋利避害,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观点绝对化.应排除。

15.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使用网络。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正确认识互联网。A尽可能多上网是错误的。B错误,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C拒绝上网的说法太绝对.予以排除。所以选D。

16.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①观点错误;②③④观点符合题意。

二、 简答题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让友谊之树常青的认识和理解。从播种友谊、呵护友谊的角度作答。要敞开心扉、要真诚、理解宽容,并学会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答案:(1)敞开心扉,坦诚地与他人交流,用心去关怀对方。(2)真正的友谊不包含嫉妒。对待朋友要心胸宽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要学会处理冲突。与朋友发生矛盾时要理解、信任和宽容。

三、材料分析题

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友谊的重要作用及怎样建立友谊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从朋友见证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的角度作答。第(2)问,从交友原则、理解宽容等角度作答。

答案:(1)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2)①交友是平等的、双向的;②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对待友谊、呵护友谊的认识和理解。回答第(1)问,从理解宽容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回答第(2)问,从关怀对方,正确处理矛盾、冲突,承受伤害等角度作答。答案:(1)你伤害了我,我把它写在沙地上,风一吹,就没了。你帮助了我,我把它刻在石头上,要永远铭记在心。(2)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给对方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呵护友谊,要学会处理冲突;呵护友谊,要学会承受并处理友谊中受到的伤害。

四、实践探究题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对待网络交往的认识和理解。回答第一问,从网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两方面作答.回答第2问,从遵守现实生活中的规则、加强自我管理、慎重交友等角度作答,回答第3问从自我保护意识、行动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1)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网上交往使我们自由地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舒缓压力,拓展我们往圈,让我们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张驰正是在网上结识了两名不良青年,最后走上了犯罪之路,成为了被污染的受害者,我们应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2)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3)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201X年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篇2: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政治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代号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1.百色市中考状元——田阳县实验中学李丽贤同学,跟其他的中考状元、高考状元学生一样,共同的成功秘诀是

①学习方法得当②勤奋③惜时④敢于冒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②

2.陶渊明说:“盛事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时间只给用功的人

B.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换不回已经逝去的时间

C.一天时间长短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

D.时间过去了可以再补回来

3.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来工作,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表明()

A.要写作品就不能休息

B.珍惜时间也体现在珍惜和充分利用零星的时间上

C.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也换不回已经逝去的时间

D.时间一去不复返

4.交流与合作()

A.会使自己落后于竞争对手B.不利于双方进步

C.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D.妨碍自己的发展

5.小秀数学学得很好,好也很喜欢数学,好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天文地理我一切不理。小秀的做法是()

A.正常,喜欢的'科目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

B.正确,只要有学科特长就行了,人不可能样样精通

C.不正确,在某个学科上有兴趣和特长并不是好事

D.不正确,既要为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也要发挥特长

6.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了()

A.实践的重要性B.读书的重要性

C.理解的重要性D.思考的重要性

7.下列对学习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方法是先天固有的

B.符合规律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C.学习方法是一成不变的

D.学习方法是不能借鉴的

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 ()

A.基础知识的学习B.劳逸结合

C.既学文又学武D.保持高度紧张

9.“智力正常、个性成才”,说明一个人成才不仅需要好的智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个性。“个性”是指()

①理想、品德②情感、性格③气质、意志④习惯、兴趣爱好

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篇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20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青铜立人像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②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分)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1+1+1+1分)

③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篇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1-----5CACCD

6---10AADCC

11----15AABDD

16----20DDCAD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④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和谐”。 “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强国先富民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战国时期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分封制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商鞅变法 356年 商鞅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⑷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 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篇5: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

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②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1)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2)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③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参考答案

1-----5CACCD

6---10AADCC

11----15AABDD

16----20DDCAD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④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和谐”。“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城门立木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强国先富民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战国时期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

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

(3)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

(4)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1+1+1分)商鞅变法356年商鞅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

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⑷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⑥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成功,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篇6: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听力部分(15分)

Ⅰ.听句子, 选择与其意思相符句子

1.This is a photo of her family.

2.They are my friends.

3.That is his mother.

4.Rose is my sister.

5.They are his parents.

Ⅱ.听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5分)

M:Linda, this is my mother.Mom, this is my friend, Linda.

W:Nice to meet you, Linda.

Q:Who is Linda?

6.A.Jim's cousin. B.Jim's friend. C.Jim's brother.

M:Hi, Maria.Are these your aunt and uncle in the picture?

W:No, they are my parents.

Q:Who are they in the picture?

7.A.Maria's grandparents. B.Maria's friends. C.Maria's father and mother.

M:Kate, is Frank your father?

W:Yes, he is.

Q:What's her father's name?

8.A.Frank. B.Tim. C.David.

M:Anna, is this your cousin, Mike?

W:No, it isn't.My cousin is Peter.

Q:Is Peter Anna's cousin?

9.A.Yes, he is. B.No, she isn't. C.No, he isn't.

W:Who is that girl in the picture, Jeff?

M:She is my parents' daughter.

Q:Who is that girl?

10.A.Jeff's uncle. B.Jeff's sister. C.Jeff's father.

Ⅲ.听短文, 判断正 (T) 误 (F)(5分)

This is a picture of Mr Green's family.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the family.They are Mr Green, Mrs Green, Jim and Kate.Look at the picture.We can see Jim is behind Mr Green.Kate is behind Mrs Green.Jim and Kate are students.They go to the same school.Mr and Mrs Green are teachers.They are good teachers.They go to work by car.

11.Jim is Mrs. Green's son.

12.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r. Green's family.

13.Jim and Kate are not students.

14.Jim and Kate are in the same school.

15.Mr. and Mrs. Green go to work by bus.

第Ⅱ卷 笔试部分(85分)

Ⅳ.单项选择(10分)

16.Hello, Nancy.This ______ my friend, Han Yu.

A.are B.is C.am D.be

17.—What's this?

—It's a photo ______ my family.

A.in B.of C.at D.for

18.—Are ______ Kate's ______?

—No, they aren't.

A.this;book B.that;book C.these;books D.those;book

19.This is Lei Feng.______ is a kind man.

A.She B.Her C.He D.His

20.—Is h e your ______?

—No,he isn't.

A.sister B.cousin C.daughter D.mother

21.—Is that your father?

—__ ____.It's my uncle.

A.Yes,that is B.No,that isn't

C.Yes,it is D.No,it isn't

22.Here ______ some books for you,Tom.

A.be B.am C.is D.are

23.______ fathers both work at school.

A.Sonia and Alice's B.Sonia's and Alice

C.Sonia's and Alice's D.Sonia and Alice

24.This is Rose and Linda.______ my ______.

A.She's;friend B.They're;friend

C.They're;friends D.She's;friends

25.Thanks ______ the photo ______ your family.

A.of;for B.of;in C.for;of D.for;in

Ⅴ.完形填空(10分)

Hello!I'm Emma Brown.Look at this __26__!

The two boys are my __27__,Peter and Bob.Peter is my u ncle's __28__.He is 8.Bob is his last son and he is __29__.Who(谁)is that girl?She is my good __30__,Ivy.Ivy is 12.She and I are in a __31__,No.5 Middle School.Look!__32__ is that?It's Ivy's__33__.It's a nice watch,but Ivy __34__it.If(如果)you have found it,please call her__35__657­4391.

26.A.map B.photo C.name list D.ID card

27.A.sisters B.parents C.uncles D.cousins

28.A.daughter B.son C.brother D.sister

29.A.7 B.9 C.11 D.13

30.A.aunt B.daughter C.mother D.friend

31.A.family B.school C.number D.schoolbag

32.A.Who B.What C.How D.What color

33.A.watch B.book C.pencil D.notebook

34.A.meet B.lost C.spell D.found

35.A.in B.to C.at D.for

Ⅵ.阅读理解(20分)

A

阅读托尼(Tonny)的家谱, 选择正确答案。

36.Bob is Martin Brown's ______.

A.son B.daughter C.brother D.siste

37.Mark Green is Jenny's ______.

A.father B.mother C.grandfather D.daughter

38.Bob and Jenny are Tonny's ______.

A.grandparents B.parents C.aunt and uncle D.cousin

39.John is a boy.He is Joe and Tonny's ______.

A.daughter B.son C.cousin D.brother

40.Joe and Tonny are Bob's ______.

A.daughters B.children C.brothers D.cousins

B

Dear Alice,

Thank you for the photo of your family.Here is my family photo.This is my grandfather.(A) These_are_my_parents. My father's name is Bill Smith.He is (B)______ English te acher.My mother is Linda Smith.She is a worker (工人).This (C) girl is my sister.Her name is Emma.She is 13.She is in Class Two, Grade Eight.And this is me.I'm 11.I'm in Class One, Grade Seven.

Mike

请根据短文内容, 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41.请将 (A) 句改为一般疑问句, 并作否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42.请写出(B)处所缺的单词:______

43.请写出(C)处画线单词的对应词:______

任务三:

请根据短文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44.What grade is Emma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Ho w old is M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Ⅷ.句型转换(5分)

56.This is an orange.(改为复数句)

______ ______ oranges.

57.That is my grandfather.(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that ______ grandfather?

58.Are those books?(改为单数句)

______ ______ ______ book?

59.—Is she your cousin?(作肯定回答)

—______, ______ is.

60.It's her family photo.(改为同义句)

It's the ______ ______ her family.

Ⅸ.补全对话, 每空一词(10分)

A:Hi, this is a picture of my 61.______.

B:Oh!62.______ the se 63.______ parents?

A:No, they 64.______.They are 65.______ grandparents.These are my 66.______.This is my father.67.______ name is Mike.And this is my mother.68.______ name is Lisa.

B:Oh, 69.______ that girl?

A:It is 70.______ sister, Gina.

Ⅹ.书面表达(20分)

假设你是Lucy,为了提高你的外语水平,你在雅虎网站注册了自己的博客。下面 表格中的内容是你的个人资料,请根据这些资料,写一段英文自我介绍,发布在你的博客上。

要求:

1.语句通顺、语意连贯;

2.自我介绍要包括表格中的所 有内容,并可适当发挥;

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4.不少于30词。

Name Lucy Brown

Age(年龄) 12

Family members(成员) parents,a sister

Favorite(最喜欢的)color red,white

Telephone number 540­3841

Hello,boys and girls!

篇7: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Ⅰ. 1-5 1.G 2.E 3.F 4.B 5.C

Ⅱ.6- 10 BCAAB

Ⅲ. 11-15 TTFTF

Ⅳ. 16-25 BBCCB DDCCC

Ⅴ. 26-35 BDBAD BBABC

Ⅵ. 36-40 AABDB

41. Are these your parents?No, they aren't.

42. an

43. boy

44. She is in Grade E ight.

45. He's eleven.

Ⅶ. 46.family 47.grandfather's 48.grandmother's

49.father's 50.mother's 51.and 52.parents 53.sister 54.Linda 55.She

Ⅷ. 56 These are 57 Is;your 58 Is that a 59 Yes;she 60 photo of

Ⅸ. 61.family 62.Are 63.your 64.aren't 65.my 66.parents 67.His 68.Her 69.who's 70.my

Ⅹ. 参考范文:

Hello,boys_and_girls!I want to learn English with you.My name is Lucy Brown.Lucy is my first name.Brown is my family name.I am eleven years old.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 my father,my mother,my sister and me.I like red and white.If you like me,you can c all me at 540­3841.

篇8:高一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冬天将至,许多网友在网络上呼吁为某些地区的孩子捐献过冬衣物。这些捐献的衣物

A.是商品,因为它能保障该地区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2.某同学购买了一本郭敬明亲笔签名的标价为599元的小说《临界.爵迹》,在此次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599元是这本书的。

A.商品交换的媒介价值B.流通手段价格

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的货币表现D.价值尺度价格

3.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4.一段时间,社会上盛传“喝绿豆汤可以包治百病”,导致绿豆价格飞涨。这里,引发绿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绿豆的价值增加B.绿豆的需求量增加了

C.绿豆的使用价值增加D.绿豆的供应量减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消费方式悄悄发生着变化,过去人们喜欢待在家中,享受饮食大餐,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在春节期间享受文化大餐或者外出旅游度假。据此回答5-6题

5.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消费方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

6.下列对当前人们春节消费中提高文化消费比重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趋向合理②恩格尔系数提高,消费水平降低③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④恩格尔系数降低,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下图为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③从B点到D点,甲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持续下降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8.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生产,只有蛋糕做大了,每人才能分的更多,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主观愿望决定消费需求

C.消费观念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D.只要生产发展,社会就能和谐

9.近几年我国住房消费快速增长,带动了家具、家用电器、建材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B.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10.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相同之处是

A.都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

B.都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引起的

C.都是纸币的流通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相符引起的

D.都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的

11.9月份,100日元兑人民币为8.0596元左右,而7月初,100日元兑人民币仅为7.2元左右,短短三个月时间,日元兑人民币进入“8时代”。此时汇率变动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下列认识符合这次汇率变动的影响的是

①旅行社:赴日本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外劳务输出公司:对去日本务工的人来说,就等于涨工资了

③留学生:赴日留学成本将减少④海关:日本对我国出口将增加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2.小明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10美元的玩具,当时的汇率是1美元=7元人民币,过了一段时间美元贬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个玩具,小明比前段时间

A.多支付人民币B.少支付人民币C.多支付美元D.少支付美元

1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转化后会增值的根本原因是

A.增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B.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C.增加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增加了商品的科技含量

202月10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3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3美元,报收于每桶99.84美元,涨幅为1.1%,创下主力合约自1月19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据此回答14-15题

14.油价上涨后,出于经济的考虑,部分顾客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①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②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③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④两种商品的组合共同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致使汽车销售出现萧条景象。这表明

A.汽车价格上涨B.供求影响价格

C.消费者的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D.原油与汽车是互为替代品

16.到图书馆有偿借阅图书给自己充电,从消费的目的看属于

A.钱货两清的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

17.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A.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B.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18.假设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0元,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若甲国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贬

值20%,2013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单位的货币

A.816B.850C.680D.810.4

19.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选择通过手机进行试听享受,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这类手机的生产中来,生产出越来越多型号的试听手机。这说明

A.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C.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商品的生产才算最终完成

20.人们常说,“优质优价”,“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但现实生活也经常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之所以市场上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最常见、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钱不值钱了B.商家开展促销活动

C.该商品供过于求D.该商品被垄断

21.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央企业只保留100家左右,其他的中央直属企业分别通过改组、兼并、出售等方式进行重组。材料说明

A.国有经济的实力逐步下降

B.国有经济已不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C.削弱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D.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22.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好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生产发展②增加居民收入③增加政府税收

④方便群众生活⑤扩大社会服务

A.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上述材料表明

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平等

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4.我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C.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D.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5.中国产品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对企业而言,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要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C.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6.20我国出台多项措施关注民生,扩大内需保经济稳定增长。我国的这一做法的经济学依据是

A.价格与供求的关系B.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生产与分配的关系D.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7.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势,学生小张就是一位叫做“换客”的时尚一族。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属于贷款消费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④属于租赁消费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④

28.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①股东出资形式灵活,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物②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③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④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29.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已经结束。截至10月24日,共有130.8万人通过资格审查。面对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很多大学生依旧一路追捧“中国第一考”。这表明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①靠政府安排实现就业②努力追求高薪职位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树立职业平等观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0.年,上海大金宏服装有限公司率先试点工资集体协商前置职工听证制度,这份专项协议是采用“先听证、后协商、再签约”新模式的首个成果。该制度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实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1.(10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假定上述时间是一个月之前,美元的现钞买入价是623.33,日元的现钞买入价是7.15元,那么现在它们的汇率是升了还是降了?(4分)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何意义?(6分)

32.(9分)从2013年9月18日开始,全国鸡蛋价格纷纷跌破8元/公斤的价位,过去的“火箭蛋”瞬间变成了“火贱蛋”。据业内人士分析,鸡蛋价格下降,一方面由于秋季已经到来,新玉米的大量上市,而玉米的价格在前段时间有少许下降,因此成本价格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中秋前期,一直在囤蛋的养殖户竞相出货,导致市场上的鸡蛋供应量急速增加,而月饼生产厂由于多种因素对鸡蛋的大宗需求也有所下降,导致整个市场需求在节后一段时间是呈下降趋势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鸡蛋价格下降的原因。

33.(8分)月末以来,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商品房滞销现象出现。商品房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是房价仍然有些过高,居民购买力较弱;二是不上商品房质量上存在问题,部分房屋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很不健全;三是大中城市人们的购房需求下降,闲置房屋较多。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假如你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你将如何解决商品房滞销问题?

篇9: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

222

的绝对值是,的相反数是的倒数是.555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1米,那么+1.2米表示.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b4)=0,则(ab)4、已知|a-3|+

22003

=.

5、已知p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7、1

2003

+1

2004

=。

8、若x、y是两个负数,且x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你的选择答案填在下表中.)

1A0B-1C1D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8B7C6D5

100101

3、计算:(-2)+(-2)的是()

100100

A2B-1C-2D-24、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A负B非正数

C非负数

D正数

5、已知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A99B100C102D103

6、1的相反数是()3

A-3B3C11D33

7、若x>0,y<0,且|x|<|y|,则x+y一定是()

A负数B正数C0D无法确定符号

8、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可以是()

A3B3C3或3D

9、4等于()313

A12B12C64D64

10、a16,则a是()

A4或4B4C4D8或8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测试题及答案

2.高一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5.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6.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7.高一政治第二单元测试题

8.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9.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测试题

10.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下载word文档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