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
“sunzhangu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
一、词语填空。
1、一个人有自信,()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2、她的头脑()迅速进行了分析,()马上用手势回答同伴。
3、()把中国女排姑娘们比作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孙晋芳()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4、()郎平真的责怪自己,自己()应忍辱负重。
5、()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呢?
6、()时令已经是秋天了,()峡风有些凉意。
二、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子。
7、难道注定要由我们亲手写上“地球上最后一只白鳍豚,已在长江中孤独地死去”这样一笔吗?()
8、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
9、白桦林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10、森林是大地的'绿毯。()
1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三、写反义词。
微笑() 美丽() 清晰() 胜利() 高尚() 宽阔() 顽强() 迅速()
四、填写四字词语。
一()正经 大()凛然 无家可() ()吃一惊 议()纷纷 风()日丽 灯火通() ()风破浪
1、模仿划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答案
2、上面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神态的是:答案
3、描写景色的有:答案
4、选词填空。
演播大厅虽然(),但刘谦的魔术让人感到一丝恐惧,即使有些大人看了也会()。
篇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模拟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模拟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 chū xiū zh kng zhjiān j
( ) ( ) ( ) ( )
miǎn lmng lng qīling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
挠奖()肌()领()篇()
绕()浆()饥()频()偏()
饶()桨()讥()顺()骗()
三、请将施、挠、铲、艰、毅、劣、惹、挚、寝、按照字典的音序顺序,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并选择其中三个,分别组词,然后写一段话。
四、用然字组词,并分别用在下面的句子中。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任务。
2.顺着蜜蜂飞行的方向,一定能找到养蜂人。列宁凭着这种想法,()找到了养蜂人。
3.翻地、播种、浇水,花生便种下了,我们并不在意。没想到过了几个月,()收获了许多花生。
4.小英雄雨来始终不说出李叔叔的藏身之处,狗急跳墙的鬼子()出手打了雨来。
5.岁月悠悠,唯有你()如旧。
6.()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体会所填词语的用法。
1.清政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不再过问。
2.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惹那些外国人讥笑,()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3.()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4.你看它()迷了路,()傲然地前进着。
5.我真想跟它们寒暄一下,()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6.不坐车,不邀游伴,()不带什么礼物,()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路幽径,独自访问我的朋友。
7.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六、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仿照句式写一写。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2.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
七、写出多音字的读音。
干()线??要()道??狂风怒号()
联结()??要()挟??没法()子
八、写出近义词
崇高() 沉静() 真挚()
孤寂() 凄凉() 朦胧()
九、阅读题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
欣喜之余: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4、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这句话表达了我
5、根据划分好的段落写出第二、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
第三段:
6、用 划出和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7、给短文取个题目,并说说为什么取这个题目。
篇3: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注音、字形、带点字解释全对的一组词语序号是( )。
A. 动弹(dong tan) 撇嘴 腊烛 兴国安邦(国家)
B. 邮差(you chai ) 圆圈 奠基 各抒(表达)己见
C. 困窘(kun jiong) 面庞 岗位 瞻前顾(照顾)后
D. 密诀(mi jue ) 勾勒 通讯 翠色欲(将要)流
二、按要求写句子。
(1) 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座椅,你快坐下吧!”
间接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再选择两个各造一个句子。
一旦……就…… 无论……都…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大量阅读( )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能提高写作能力。
(2)班车每天准时到达,( )刮风下雨( )都不误点。
(3)时间( )流逝( )再也不会返回。
四、按原文内容填空并答题。
(1)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句子中,作者把兴安岭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2)羊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______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中“无边的绿毯”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4) 真是一株大树,__________________。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句子出自巴金的文章,题目是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后面横线上。
(1)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地洞似的。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
(3)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4)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排成通顺的话,序号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wéi yī xī shēng zhàng peng diǎn fàn
( ) ( ) ( ) ( )
dà shà cuī huǐ wēi xié hé xié
( ) ( ) ( ) ( )
2、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
一幅画(yī yì) 趿拉(dā tā) 哀号(hào háo ) 一塌糊涂(tā tà)
一面(yí yī)量体裁衣(liáng liàng)第一(yí yī)顷刻间(qīng qǐng)
3、在用错的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4分)
原形必露( ) 穿流不息( ) 出类拔翠( ) 故名思义( )
以身作责( ) 欢心鼓舞( ) 万古常存( ) 勤勤垦垦( )
胜卷在握( ) 走头无路( ) 源源流长( ) 咳不容缓( )心弛神往( ) 骑乐无穷( ) 出类拨瘁( ) 再接再厉( )
4、根据要求写词。(2分)
1、写出含有“想”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含有“说”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成语。(4分)
1、描写优秀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秋天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团结协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人文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合适的词语。(4分)
1、他们俩一向( ),很少发生争执。(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2、这个人( ),叫人很难捉摸。(喜形于色 喜怒无常)
3、中队会上,同学们( ),提出了不少建议。(急中生智 集思广益)
4、只有摆事实,讲道理,才能使被批评者( )。(心悦诚服 心满意足)
5、雷锋精神时刻( 鼓励 勉励 激励 )我们前进。
6、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平静 安静 寂静 冷静)。
7、那个人精心地(照顾、照料)着瘫痪在床的老母亲。
8、他为(爱护、爱惜、保护)国家财产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7、修改病句。(4分)
1、李晶晶正在做完作业,王清清就来叫他出去玩。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篇5: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8分)
1.老牛仪态端庄,好似(sì shì)牛群的家长(zhǎnɡ chánɡ)。
2.我在这个小村庄走了一圈(juàn quān),发现每家农户的门后都有一个羊圈(juàn quān)。
3.有头牛背(bēi bèi )上盖着防潮的毛毡(nián zhān),正在低头吃草。
4.物流公司有人专门记载(zǎi zài)每天的载(zǎi zài)运量。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hào hàn( ) huò dá( ) hé ǎi( )
pínɡ hénɡ( ) kōnɡ kuànɡ( ) jué qǐ( )
fú zào bù ān( ) huì rén bú juàn( )
三、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 从:
意思: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 知:
意思: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每个小朋友都喜爱小动物。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为他人付出。 (仿写句子)
3.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见到叶圣陶爷爷这样的大作家,我自然感到十分高兴。(改为反问句)
5.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
例:小溪匆匆走下山崖。
高山 草原。
黄昏 村庄。
五、把下列句子重新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6分)
( )它终于飞到大海上,看到远征的大船在与风涛浪谷搏斗,它眼花缭乱起来。
( )蒲公英的子孙撑着毛茸茸的银色小伞到大千世界游荡去了。
( )它继续飞呀,飞呀!
( )它又飞过河流,浪花挽留它,它也不回头。
( )它飞过大山,树木挽住它的手臂,它挣脱了友谊之手。
( )它忽然感到自己也雄壮起来,一头扎进了大海。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神机妙算的 ,倒拔垂杨柳的 ,具有“劲节、高志、虚心”品格的 ,领略了变幻无穷的 ,听到了鸟之绝唱 。
2.大雪压青松, 。要知松高洁, 。
3.子曰:“ ,好古, 。”
4. 就是和平。 在于运动。
5.俏也不争春, 。待到山花烂漫时, 。
七、阅读理解。(17分)
(一)黄 山 松(节选)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1.找出这段话中两个AABB式的词语,写下来。(2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1分)
3.在写文殊院窗前那株松树时,作者先写松根 ,再写松树照样长得 ,这样一对比,更突出松树具有 。(3分)
(二)童年的馒头
聂作平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给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bā)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糊糊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手中荷叶里空空的,连馒头屑也不见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大声地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读短文,写一写“我”心理变化的原因。 (2分)
(1)“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那是因为 。
(2)“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那是因为 。
2.用“ ”画出三句表现母亲神情变化的语句。(3分)
3.“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 和对自己行为的 。(2分)
4.读了短文,我想对“母亲”说:“ ”;想对文中的“我”说:“ 。”(4分)
八、写作。(30分)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了稚趣,你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趣事吧,请选择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画去:1.shì chánɡ 2. juàn quān 3. bēi nián
4. zài zǎi
二、浩瀚 豁达 和蔼平衡 空旷 崛起 浮躁不安
诲人不倦
三、1.其:他们,他们的。 从:采纳,听从。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我就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2.诲:教导。 知:通“智”,智慧。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四、1.没有小朋友不喜爱小动物。 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既……又……
4. 见到叶圣陶爷爷这样的大作家,我怎能不感到高兴呢? 5.深情地注视着 温柔地拥抱着
五、5 1 3 4 2 6
六、1.孔明 鲁智深 郑板桥 巫峡的雾 空山鸟语 2.青松挺且直 待到雪化时 3.我非生而知之者
敏以求之者也 4.体育 生命 5.只把春来报 她在丛中笑
七、(一)1.郁郁苍苍 娉娉婷婷 2.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3.一大半长在空中 郁郁苍苍,娉娉婷婷 顽强的生命力
(二)1.(1)“我”把三个馒头都吃了,感到很不好意思
(2)娘为了“我”撒了个谎,“我”心里很羞愧 2.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娘笑笑,没吭声。 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 3.愧疚 后悔 4.您用心良苦,只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您真伟大! 你应该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长大后好好孝顺她
八、略
篇6: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5分)
yōu lǜ zī rùn kū shòu qì gài là zhú
( ) ( ) ( ) ( ) ( )
二、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入空格。(2分)
悬崖( )壁 悠扬的麦( ) 胜利的( )息 ( )丽的姑娘
三、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2+2分)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祭器很讲究( ) 我们要讲究卫生( )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雕粱画栋 雅俗共赏 脍炙人口 不落窠臼
B.囫囵吞枣 浴血博杀 抑扬顿挫 可见一般
C.自作自受 怒目圆睁 庞然大物 响遏行云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句话出自《礼记》。………( )
2.“竭泽而渔”比喻做事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3.《怀念母亲》一文是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他在文中提到“一生有两个母亲”分别是指他的亲身母亲和带他长大的奶妈。 …………………………( )
4.《老人与海鸥》、《别饿坏了那匹马》、《最后一头战象》、《跑进家来的松鼠》这几篇文章写的都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美好的感人故事。…(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我也来仿写一句)舀起一汪山泉, , 。
3.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体会破折号的用法,把句子写具体)的事情发生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或提示填空(14分)
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该段出自我国大文豪 的文章《少年闰土》,这个学期我们积累了他的很多名言:(写一句)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乃破琴绝弦,终身 。”
3.当我们看到城镇周边的大片良田被用来建工厂、盖高楼时,不禁想用学过的一条环保标语“ , ”来提醒人们:珍惜土地!
4.在“轻叩诗歌大门”单元里,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通过阅读认识了一位现代诗人 ;我们小组也围绕主题开展了“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七、阅读运用(30分)
(一)《穷人》(节选)(4+4+2+2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 选择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上文中,主要的写作特色是………………………………………………( )
A.人物动作描写 B.人物心理描写
C.人物对话描写 D.人物神态描写。
②上文中,第一处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列举内容的省略 B.重复词语的省略
C.引文的省略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个“熬”字,说明了渔夫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 。
3.拉开帐子之后,渔夫和桑娜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也来一段对话描写。
4.读了《穷人》这课,有人概括成四个字“穷人不穷!”,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二)寻找幸运的花瓣儿(3+6+2+2+2+3分)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我怔(zhènɡ)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以后,我从丁香树旁边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原来是四个花瓣儿呀! 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又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去了街心花园,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xìnɡ)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搞恶作剧,故意诓(kuānɡ)我吧?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你就将丁香举到我眼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诓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放学后,我径直奔向那片园林。那里的丁香林繁花似锦,一树树的丁香花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少赏花的人在那里驻足欣赏。
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
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不禁大喊一声。
此时,我突然问自己: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一时竟感到很茫然。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地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哦,我的幸运不就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带拼音的三个词语意思。
怔在那儿( ) 悻悻离去( ) 诓我( )
2. 选择最佳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我”总共几次去街心公园寻找五瓣儿丁香?………………………(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②划线部分是写我怎样看花的,我这样做是因为………………………( )
A.这样做能更好地欣赏花朵 B.这样赏花不会被蜜蜂叮着
C.我不是在赏花,我是在找花 D.我希望有五瓣儿丁香掉下来。
③“我”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五瓣丁香?……………………………………( )
A.因为五瓣儿丁香很稀奇 B.为了得到幸运
C.为了证明世界上没有五瓣儿丁香 D.同学找得到,我也找得到
3.用“ ” 划出一处心理描写的句子,用“ ”划出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
4.仔细默读第10自然段,作者两次写道“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样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5.小作者得到的是什么幸运?请你结合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6.请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八、习作表达(30分)
上面短文中的作者在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幸运”。关于“幸运”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将丢失的几元钱找回是幸运;碰上一个好老师是幸运;在最后一分钟赶上回家的公交车是幸运;找准机会与好朋友重修与好也是幸运……让我们回忆生活的点滴,把自己经历的一件幸运事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记叙具体,感情真切,3.字数不少于400字。
篇7:2023年高三上册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 篇章。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使绘画品质得到很大提升。
北宋中后期,两股力量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其一是五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文人隐逸精神的滋养,那些引领潮流的山水画大家,如荆浩、李成、范宽等,往往本身就是文人画家的代表。其二是另一批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如文同、苏轼、米芾等,避开了繁难琐屑的习惯性画法,而用“墨戏”的简捷方式,进行大胆的艺术实验。如果说后一股力量来自于业余画家队伍,极大地刺激了文人画家们逐鹿画坛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勇气;那么,前一股力量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以其坚实而高迈的学术品位充实着文人画的价值理想。随着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上金元时代大批文人赋闲而成为画坛中坚,原来由画工和宫廷画师主宰的人物画及其叙事手法渐趋衰落,更多带有象征意味,富于表现性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繁荣起来,并且在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手中呈现为水墨写意形态,从而与非文人画往往重色彩、多工致的情形拉开了明显距离。
元初的赵孟頫是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枢纽人物。在他的启示下,元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的山水作品,建构了文人画的规范图式,并以高情逸致的价值取向和书法化的笔墨趣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明中期由沈周、文徵明领衔的吴门画派的兴盛,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陈淳、徐渭那种注重主观表现色彩和即时把握方式的纵逸画风,标志着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从此之后,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使得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也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
变化是永恒的存在。文人画之所以区别于常规绘画,是以其“畅神”“适意”“自娱”“寄乐”的私密化、书斋化取向为价值内涵的。然而,随着它的规范图式渐趋确立,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自适自娱、私交酬唱变为面向大众、走入市场,公共化和普适化这种曾经作为文人画对立面的价值选择,便又重新占据文人画发展的主导地位。从扬州八怪到海上画派,文人画的谐俗色彩日益浓厚,而非文人画家对文人画的攀附吸收现象又愈演愈烈,文人画与非文人画在艺术形态上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经过20世纪的巨大社会变革,传统士大夫为现代知识分子所取代,中国文人画这个世界艺术史上的孤例,也就走向终结期。
(摘自卢辅圣《超越的艺术——中国文人画简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顾恺之等这些士大夫参与绘画,文人画才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 篇章。
B.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大家和喜爱绘画的仕宦文人对文人画的独立自主起了关键作用。
C.以文徵明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兴盛是建立在赵孟頫的山水画作基础之上的。
D.文人画规范图式确立,社会影响力扩大,使公共化和普适化成为了文人画发展的主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它走向终结的原因。
B.文章把文人画独立的关键归功于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两股力量分别来自于专业画家阵营和业余画家队伍。
C.文章认为文人画以压倒性优势入主中国画坛的标志是文人画图式在花鸟画领域的确立。
D.“变化是永恒的存在”一句中的“变化”具体指文人画的价值取向和与非文人画界限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历朝历代文人参与绘事,就不可能诞生璀璨耀眼的中国文人画。
B.金元时代文人画作与重色彩、多工致的非文人画拉开距离,说明金元时代的文人对文人画的独立起了重要作用。
C.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多以沾溉文人画余泽为荣,可见非文人画已经退出当时中国美术的舞台。
D.文人画如果固守私密化、书斋化的价值取向,就难以面向大众、走入市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两窝蚂蚁
刘亮程
我们家屋子里有两窝蚂蚁,一窝是小黑蚂蚁,住在厨房锅头旁的地下。一窝大黄蚂蚁,住在靠炕沿的东墙根。蚂蚁怕冷,所以把洞筑在暖和处,紧挨着炉子和土炕,我们做饭烧炕时,顺便把蚂蚁窝也煨热了。
通常蚂蚁在天亮后出来找食吃,蚂蚁一出洞,母亲便在蚂蚁窝旁撒一把麸皮。收成好的年成会撒两把。有一年我们储备的冬粮不足,连麸皮都不敢喂牲口,留着缺粮时人调剂着吃,逢着蚂蚁出来时,母亲也会克扣它们的口粮。
我喜欢那窝小黑蚂蚁,针尖那么小的身子,走半天也走不了几尺。我早晨出门前看见一只从后墙根朝前墙这边走,下午我回来看见它还在半道上,慢悠悠地移动着身子,一点不急。似乎它已做好了长途跋涉的打算,今晚就在前面一点儿的地方过夜,第二天,太阳不太高时走到前墙根。天黑前争取爬过门槛,走到厨房与卧房的门口处。第二天再进卧房。卧房比厨房大许多,从山墙经过窗户到东墙根,至少是蚂蚁两天的路程。到第五天,蚂蚁才会从东墙根往炕沿处走,经过我们家唯一的柜子。这段最好走夜路,因为是那窝大黄蚂蚁的领地,会很危险。从东边炕头往西边炕头绕回时也是两天的路。这样,小蚂蚁在我们家屋内绕一圈大概用十天的时间,等它回到窝里时,那个蚂蚁世界的事情是否已几经变故?老蚂蚁死了,小蚂蚁出生,它们会认识它吗?
小黑蚂蚁不咬人。偶尔爬到人身上,好一阵才觉出一点点痒。大黄蚂蚁也不咬人,但我不太喜欢。它们到处乱跑,且跑得飞快,让人不放心。不像小黑蚂蚁,出来排着整整齐齐的队,要到哪就径直到哪。大黄蚂蚁也排队,但队形乱糟糟的,好像它们的头儿管得不严,好像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年春天,我想把这窝黄蚂蚁赶走。我想了一个绝好的办法。那时蚂蚁已经把屋内的洞口封住,打开墙外的洞口,在外面活动了。我端了半盆麸皮,从我们家东墙根的蚂蚁洞口处,一点一点往前撒,撒在地上的麸皮像一根细细的黄线,绕过林带、柴垛,穿过一片长着矮草的平地,再翻过一个坑(李家盖房子时挖的),一直伸到李家西墙根。我把撒剩的小半盆麸皮全倒在李家墙根,上面撒一把土盖住。然后一趟子跑回来,观察蚂蚁的动静。
先是一只洞口处闲游的蚂蚁发现了麸皮,它咬住一块拖了一下,扔下又咬另一块。当它发现有好多麸皮后,便突然转身朝洞口跑去。我发现它在洞口处停顿了一下,好像探头朝洞里喊了一声,里面好像没听见,它一头钻进去,不到两秒钟,大批蚂蚁像一股黄水涌了出来。
蚂蚁出洞后,一部分忙着往洞里搬近处的麸皮,一部分顺着我撒的线往前跑。有一个先头兵,速度非常快,跑一截子,对一粒麸皮咬一口,扔下再往前跑,好像给后面的蚂蚁做记号。我一直跟着这只蚂蚁绕过林带、柴垛,穿过那片长草的平地,再翻过那个洞,到了李家西墙根,蚂蚁发现墙根的一大堆麸皮后,几乎疯狂。它抬起两个前肢,高举着跳几个蹦子,肯定还喊出了什么,但我听不见。它飞快地绕麸皮堆转了一圈,又爬到堆顶上。往上爬时还踩翻一块麸皮,栽了一跟头。但它很快翻过身来,它向这边跑几步,又朝那边跑几步,看样子像是在伸长膀子量这堆麸皮到底有多大体积。
做完这一切,它连滚带爬从麸皮堆上下来,沿来路飞快地往回跑。没跑多远,碰到两只随后赶来的蚂蚁,见面一碰头,一只立马转头往回跑,另一只朝麸皮堆的方向跑去。往回跑的刚绕过柴垛,大批蚂蚁已沿这条线源源不断赶来了,仍看见有往回飞快跑的。
我转身进屋拿了把铁锨,当我觉得洞里的蚂蚁已出来得差不多,大部分蚂蚁已经绕过柴垛快走到李家墙根了,我便果断地动手,在蚂蚁的来路上挖了一个一米多长、二十厘米宽的深槽子。我刚挖好,一大群嘴里衔着麸皮的蚂蚁已翻过那个大坑涌到跟前,看见断了的路都慌乱起来。有几个,像试探着要跳过来,结果掉进沟里,摔得好一阵才爬起来,叼起麸皮又要沿沟壁爬上来,那是不可能的,我挖的沟槽下边宽上边窄,蚂蚁爬不了多高就又掉了下去。
我知道蚂蚁是聪明动物。它们慌乱一阵后就会自动安静下来,处理好遇到的麻烦事情。以它们的聪明,肯定会想到在这堆麸皮下面重打一个洞,筑一个新窝,窝里造一个能盛下这堆麸皮的大粮仓。
蚂蚁如果这样去做我就成功了。
这时天不知不觉黑了,我才发现自己跟这窝蚂蚁耗了大半天了。我已经看不清地上的蚂蚁。况且,李家老二早就开始怀疑我,不住地朝这边望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出来,发现那堆麸皮不见了,一粒也没有了。从李家墙根开始,一条细细的、踩得光光的蚂蚁路,穿过大土坑,通到我挖的沟槽边,沿沟边向北伸了一米多,到没沟的地方,又从对面折回来,再穿过草滩,绕过柴垛和林带,一直通到我们家墙根的蚂蚁洞口。
一只蚂蚁都没看见。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视角,凭借自己细微的观察和剖析,为生命的智慧和灵魂唱了一曲赞歌。
B.文章第四段承上启下,“好像它们的头儿管得不严,好像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想法”照应文章最后一段,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C.文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蚂蚁人格化,写出了小黑蚂蚁在“我”家的悠闲自在,表达了作者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
D.作者写一只大黄蚂蚁看到一大堆麸皮后,往堆顶上爬,踩翻一块麸皮,栽了一跟头,这样的语言生动、活泼,充满幽默感,击中了读者阅读的兴奋点,这是该散文叙述模式的一大成功之处。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两窝蚂蚁的特点。(5分)
6.文章详细地描绘了人与大黄蚂蚁的较量,用意何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两年,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与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使乳制品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奶农“卖奶难”,亏损面持续扩大,目前已经超过50%。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说:“当前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密切关联,但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竞争力不强。饲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管理等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仍然不足,从而为国外乳制品的大量涌入提供了条件,压缩了市场空间。”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20__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与20__年基本持平。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8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领先;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8.7%,比20__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王加启表示,该中心截至20__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7.8万批次,检测指标包括违法添加物、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等10余项。生鲜乳抽检结果显示,乳蛋白和乳脂肪平均值分别达到3.22g/100g和3.87g/100g,菌落总数平均值降至25万CFU/mL,体细胞数平均值为59.2万个/mL,主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报告称,20__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风险可控,整体状况良好。20__~20__年,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鲜乳中不存在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等违禁添加物的现象,生鲜乳收购、运输行为规范。自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不断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有效遏制了违禁添加等违法行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将加快推动我国奶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发挥奶牛育种联盟的作用,加大优秀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和规模牧场建设,力争奶牛养殖规模化率每年提高2至3个百分点。
扩大奶牛优质饲草种植规模,继续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每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50万亩。“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湾”地区,20__年试点县达到100个,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优先满足奶牛养殖需求。
完善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8500个奶站和6000辆运输车实现全覆盖、动态化、精准化监控。继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婴幼儿奶粉奶源监管,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行为。
加强行业发展成就展示和消费引导,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我国奶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监管保障和安全生产能力,引导消费者认知国内奶业现状,提振奶制品消费信心。
(摘编自中国网)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__~20__年,全国生鲜乳样品中三聚氰胺检出值远远低于中、美、加的限量标准,其中20__年最高,20__年最低。
B.根据图表可知,从20__年到20__年,全国生鲜乳样品中三聚氰胺检出值基本呈现下降态势。
C.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8年保持100%,可见,我国生鲜乳卫生质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D.近年来,全国生鲜乳制品三聚氰胺检出值远低于中、美、加限量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生鲜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目前,乳制品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是进口乳制品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压缩了市场空间;二是乳制品消费增长放缓。
B.自身竞争力不强是当前奶业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饲料、人工、技术、管理等都是奶业欲摆脱困境需要着手的地方。
C.即使20__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20__年婴幼儿奶粉事件还在发酵升级,影响我国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
D.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包括每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50万亩,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湾”地区,试点县达到100个。
E.国家对奶业质量安全的监控是一项系统且艰巨的任务,它必须对奶源、运输、奶站、乳制品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管理。
9.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析概括要推动我国奶业持续发展需要做出哪些努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士㒟字立之,郇康孝王仲御第四子。有大志,好学,善属文。初补右班殿直,累迁忠州防御使、郑州观察使,由宁远军承宣使转权同知大宗正事。时康王建大元帅府,士㒟请于孟太后,乞命帅府得承制便宜行事,又请奉王承大统,太后从之。
除光山军节度使,扈跸南幸。黄潜善等用事,士㒟论其误国,潜善斥之,出知南外宗正事。会苗傅、刘正彦作乱,士㒟易服入杭,以蜡书遗张浚,趣其勤王;复遗吕颐浩书,勉其与浚同济国难。苗傅等怒浚,浚坐谪。复遗浚书,谓朝廷无他意,俾贼勿疑耳。事平,加检校少保,除同知大宗正事。
丁母忧,起复,除知大宗正事。请序位安定郡王下,从之。累乞祠,不许。以定策功,诏其子不议改文秩,不怞易环卫官。加士㒟检校少师。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入觐,劝帝留意恤民。
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寻权主奉濮安懿王祠事。军兴,罢宗室赐予,至有丧不能敛者,士㒟以闻。诏缌麻、袒免亲任环卫官而身亡者,赐钱有差。
士㒟数言事,忤秦桧。及岳飞被诬,士㒟力辨曰:“中原未靖,祸及忠义,是忘二圣不欲复中原也。臣以百口保飞无他。”桧大怒,讽言者论士㒟交通飞,踪迹诡秘,事切圣躬,遂夺官。中丞万俟禼复希旨连击之。谪居于建,凡十二年而薨,年七十。帝哀之,赠太傅,追封循王。六子皆进官二阶。
长子不凡,方苗傅之乱,刲股纳蜡书,持告张浚,以功转两官,易文资。从赵哲收复建州,杀叶浓,以功赐爵二级。
(节选自《宋史·赵士㒟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B.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C.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D.金人既归/河南陕西地命士㒟谒陵寝/遂入柏城/披历榛莽/随宜葺治/礼毕而还/特封齐安郡王/以旌其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如幸顾,意思是帝王临幸垂顾;幸听,意思是皇帝亲临听讲。
B.“出”指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意同“放”“陟”“出宰”“谪”等。
C.“丁忧”指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照规定需离职居家守丧,“丁母忧”即居家为去世的母亲守孝。
D.“阶”本指用砖、石等砌成的分层梯级,后用于表示等级的高低,如官阶指的就是古代官员的品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㒟深得信任。他先后请求允准康王帅府得以承诏见机行事以及让康王即皇帝位,孟太后都听从了。
B.士㒟忠贞不渝。苗傅、刘正彦作乱时,士㒟改换服饰到杭州,分别写信给张浚和吕颐浩,劝他们共同勤王,同济国难。
C.士㒟关爱百姓。他把某些宗室不能葬殓死者的窘迫告知皇帝,皇帝下诏凡是担任环卫官的远亲按照等级赐给钱财。
D.士㒟不惧权臣。他多次议论朝政,忤逆秦桧,岳飞遭人构陷时,他竭力为岳飞辩解,并因此遭到了秦桧的打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桧大怒,讽言者论士㒟交通飞,踪迹诡秘,事切圣躬,遂夺官。
(2)长子不凡,方苗傅之乱,刲股纳蜡书,持告张浚,以功转两官,易文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晚出新亭
阴 铿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
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晚出新亭》诗,是写山间景色的代表之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B.“潮落犹如盖”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潮势虽已低落,波涛还像车盖一般。
C.颈联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山空人静的宁谧、淡雅。
D.诗歌的结尾一波三折,有余意不尽之妙,并与首联呼应,表现了浓厚的离情。
E.诗歌语言精练,清新自然,能以浅淡之语道出深浓之情,形象鲜明,意境幽远。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蜩与学鸠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停止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一件件栉风沐雨的文物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它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②辛亥革命爆发后,邱丕振放下实业,毫不吝惜出售自家产业,用所得款项购买枪械,投入革命,他毁家纾难的故事感动了莱州人民。
③柴油车在德国的发展不仅关乎涉事汽车制造商的利益诉求,同时也成为德国换届选举期间,各政党党同伐异的政治筹码。
④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故里管理所所长说,有些家乡人在语文课本上涂鸦,刻意丑化杜甫形象,真是忝列门墙。
⑤画家刘景光先生,在创作墨竹图时,轻松若定,恣意挥洒,而且他作画神速,倚马可待,令人叹为观止。
⑥兵马俑在美国展览时被人掰走大拇指一事引发了国人的议论,有人认为兵马俑不该出国参展,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回应,文化交流不可因噎废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一定要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畏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B.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人生梦想。
C.这两个身处大山的农民的女儿自强不息、与贫穷落后抗争的故事,对城市中娇生惯养的青少年很有教育意义。
D.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耻下问。
B.毕业时你送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小心呵护,敝帚自珍。
C.如何让学子在考场上创造佳绩,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出了美芹之献。
D.姥爷是家里的权威,每次他给我训话的时候,我都诚惶诚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① 。人生的遗憾,往往由于没有选择、不会选择或不断选择。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我们要 ② :一是要教会他们“接受自己”,即无论如何都要接受自己的一切,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建立自信、完善人格的起点;二是要教会他们“认识自己”,即在探究自己的基础上,肯定并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用合适的方式发挥出来, ③ ;三是要教会他们“正确地选择自己”,包括内在的情绪,如生活的态度、热爱的事业等,还包括外在的食品、住房、交通工具等,这是人生能达到一定高度的关键。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跑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健身方式,被很多人推崇,因此,我们也要选择跑步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跑步可以延缓血管细胞老化、摆脱不良情绪、使人延年益寿,可见,跑步必然会使人身心康健。当然,我们还要懂得选择正确的跑步方式,比如速度要慢,步幅要小,跑程要长,这样就能跑出健康幸福的人生。
①我们不一定要选择跑步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__年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里,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脸蛋冻得通红,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染白,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有网友表示,看着好心疼,并送他“冰花男孩”之称号。“冰花男孩”走红不到半个月,一场大雪自北向南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全国下雪地方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接到教育局的通知:因暴雪天气,学校从即日起停课,何时恢复上课,另行通知。
请以“我看读书与苦难”或“我讲苦难中的读书故事”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篇8: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táo zuì nínɡ zhònɡ ké sòu dé gā o wàng zhòng
( ) ( ) ( ) ( )
bào qiàn jìnɡ mì juàn liàn jiāo zhào bù ān
( ) ( ) ( ) ( )
二、按要求写成语。(5分)
1.写四个含反义词的成语:
( )( )( )( )
2.写出四个含有人体名称的成语:
( )( )( )( )
3.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1分)
三、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5分)
1.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分)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4.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五、改写句子。(6分)
1.缩写句子。
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3.把下面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六、填空。(19分)
1.默写《天净沙秋》: , , 。青山绿水, 。(2分)
2.伯牙谓 ,乃 ,终身 。(1.5分)
3.鲁迅原名 ,浙江 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从第五单元这些课文中我知道鲁迅是一个 、、的人。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 。(4.5分)
4.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两种施工方法。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3+1分)
5.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4分)
6.填写下面古诗词中的花名:(3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3)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5)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篇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字词。
1.那些铁窗卧在草地上,被长势pénɡ bó( )的草fù ɡài( )着,工人们皆xián qì( )它们的xiù( )迹bān bān( ),都zhu mà( )它们,我觉得这些工人有点儿kě chǐ( )。
2.他shàn chánɡ( )做dà shà( )构图设计,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jīnɡ yàn( )。
二、词语天地。
1.根据要求写词语。
东施效颦(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独一无二”的近义词 、
一无所知(以“一”开头的词语)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一个人( )树立自信心,( )可能成为他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2)( )你比昨天做得好,( )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掌。
(3)( )丑石不是一般的顽石,( )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
3.《丑石》中的“丑得不能再丑”和文中的“ ”的意思相近。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施病心而颦其里(街坊)
B.挈妻子(妻子和儿子)而去之走
C.胁息然后带(腰带)
D.比期年(一周年)
三、句段长廊。
1.对“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表明要再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表明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表明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2.句子小魔术。
(1)“比尔的想法对吗?”这句话在文中起着 作用。
(2)续写句子。
做河里一条最活泼的小鱼,做林中一棵最挺直的小树,做草地上一朵朝气蓬勃的小花,做天空中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做 ,做 ————————————……
3.请你写一句课外的有关“美与丑”的名言。
4.展开想象写话。
想一想下列这些人会对丑石说些什么呢?
门前摊了麦子,丑石碍了地面,奶奶生气地说:“
————————————————。”
看到丑石不能垒墙,伯父说:“
——————————————。”
“我”从丑石上摔下来磕破了膝盖,我用脚踢着丑石,说:“ 。”
四、课文回顾。
1.本单元的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丑石》赞颂了丑石 、 的精神,也让我明白了 ;《东施效颦》告诉我们 ;《楚王好细腰》给我的`启示是: 。
2.《有些人》主要写了四件事情,我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①“挖”出自信;② ;③陷入自责;④ 。
3.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相关例子谈谈对下列句子的感悟。
(1)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2)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是要做一个最好的你!
五、口语交际。
菲尔丁说:“如果丑陋的人偏想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么这种原来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幸情况又会引起我们的讥笑了。”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丑 石(节选)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我”“怨恨”是因为 ;“默默忍受”赞美了丑
石 的精神。
2.作者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 )。
A.它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
B.它感到自己的无知
C.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
D.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
(二)海 边 荒 石(节选)
高立群
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
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一动不动待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自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
1.按要求写词语。
(1)文中的“多得数不清”让我想到了 、 等词语。
(2)“大吃一惊”还可以换成 、 等词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我还能续写两句:有的 ,有的 。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指的是海滩上精美的石头。
( )
(2)第3自然段中“眼前的景象”指的是“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像冰雪”。 ( )
(3)“死亡”在文中指石头失去了奇异之光。 ( )
(4)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4.“石头”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下面选项与短文主题相符合的是( )。
A.石头在水中美丽,在岸上就变得丑陋了
B.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则办事
C.对大自然真正的爱,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妙与永恒
七、习作百花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存在很多“美”的现象,当然“丑”的现象也是很多的。请你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写一写自己发现的身边的“美与丑”的事情。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1.蓬勃 覆盖 嫌弃 锈 斑斑 咒骂 可耻
2.擅长 大厦 经验
二、1.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一衣带水 一往情深 2.(1)只有……才…… (2)只要……就…… (3)因为……所以…… 3.丑到极处 4.C
三、1.B 2.(1)承上启下的过渡 (2)草原上一匹驰骋的骏马 山谷中一朵芳香的百合 3.美貌是转眼易过的,可是丑陋是永久的。——巴尔扎克 4.没有用还在这儿碍手碍脚的,真讨厌 看你身体这么巨大,又那么重,没想到竟然这么没用,真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啊 你真是太可恶了,长得这么丑,还把我的腿弄破了,你真坏
四、1.不屈不挠 默默无闻 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它有没有用处 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对领导不能只知道投其所好;如果我们是领导,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来修身养性 2.敬畏自律 君子谋道 3.(1)有些事物丑到极点,也就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比如怪石、奇松都是以丑为美的。 (2)我们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获得成功。比如我们在绘画上有天赋,但是不敢参加比赛,恐怕自己画不好,这样也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五、我们应正视我们的不足,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优点,众生平等,不要盲目遮羞。
六、(一)1.“我”觉得丑石那么不寻常,却默默无语,它应该早点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甘于寂寞、不屈服于误解 2.ACD
(二)1.(1)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2)目瞪口呆 惊诧万分 2.BD 紫红如玛瑙 碧绿如翡翠 3.(1)√ (2)× (3)√
(4)√ 4.一开始,石头美丽至极,散发出奇异之光,令人赞叹。后来变得暗淡无光,灰不溜秋。因为“我”一时的占有欲,想把它们占为己有,没有做到真正爱大自然。
篇1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1.心领神会。(把成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填在下列句子里。)
津津( )( ) 德高( )( ) 庞然( )( )
不拘( )( ) 意味( )( ) 行色( )( )
别具( )( ) 年过( )( )
⑴ 小甲虫与眼前这位( )友好地交流着。
⑵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 )的老教师。
⑶ 爸爸( )地对我说:“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你能正确对待挫折,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⑷我站在马路边,看着( )的上班族,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2.改头换面,意思不变。(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⑴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
⑵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
⑶ 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 )
⑷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 )
3.小小侦察员。(划去异类的词语。)
⑴ 甲虫 蚂蚁 瓢虫 蝈蝈 红鸠鸟
⑵ 美丽 美好 美妙 美观 美梦
⑶ 空调 电视 电话 洗衣机 冰箱
⑷ 桂圆 苹果 香蕉 西红柿 葡萄
4.小法官,巧断案。(下面说法对吗?对的.打“√ ”,错的打“ ×”。)
⑴ 《山中访友》是写作者去山中访问一位老朋友的事。( )
⑵ “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是比喻句。( )
⑶ 《山雨》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
⑷ 《草虫的村落》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
5.声音天地。(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象声词。)
叽叽 淅沥 呢喃 隆隆 呖呖 飒飒 铮铮 玎玲 琅琅
⑴ 金属碰击( )响,玉石相撞( )响。
⑵ 燕子双双( )语,对对黄莺( )鸣。
⑶ 突然( )雷声响,春雨( )下个不停。
⑷ 秋夜忽闻闪( ),何处( )读书声。
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缩句:
⑵ 谭老师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改为“被”字句。)
⑶ 金晶不正是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吗?(改为陈述句)
⑷ 经大忠县长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原句修改病句)
7.日积月累。
⑴落红不是无情物, 。( )
⑵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⑶不是花中偏爱菊, 。( )
⑷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⑸卧看满天云不动, 。( )
⑹ ,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⑺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 ,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 ,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篇11: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汉语拼音(8分)
1. 看拼音,写汉字。(5分)
zhān yǎng mí jué nuó dòng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 ( )( )( )
2. 给下面的词选留正确的读音,一要的请用横线划去。(3分)
肃静(xú jìnsù jìngshù jìng) 和蔼(huó aihé ǎihě’ǎi)
二、汉字。(9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漫山遍野”的漫字,部首应查 ,在这个部中应查 画;“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④没有约束。这是应选第 种解释。(2分)
2.读词语, 在书写正确那组后边打“√”如有错别字,先用斜线划去,再改正在后边括号里。(3)
(1)僚望曾经质朴拘束扭转乾坤身临其境( )
(2)诞生荡漾鼓励欺负春风佛面峰峦雄伟( )
(3)检阅享受宽敞稳蔽一丝不苟排山倒海( )
3.先弄清字的音、形、义,再在每个括号里组一个词。(4分)
赏( )厉( )、( ) lè( )
掌( )励( )、( ) yuè( )
三、词语(11分)
1. 边的词怎样搭配才合适,请用线连起来。(6分)
发生 问题 慈祥的 要求
发现 电灯 严格的 态度
发明 变化 严肃的 面庞
2.选词填空。(3分) 鼓励 鼓舞
(1)国歌曾经( )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
(2)我能得到叶圣陶的指点和( ),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3.写出“宽敞”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1)反义词( ) (2)反义词( )
四、句段(22分)
1. 联系课文,写出句子意思。(4分)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 用词造句。(6分)
排山倒海
宁可……也……
3.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明顺序号。(6分)
啊,原来是张军,小队长学雷锋做好事,又赶在我们的`前面了。
()可赶进教室一看地板已经扫得干干净净了。
()今天早上,我急急忙忙跑到学校去打扫教室。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同学端着一盆水走进教室。
()于是,我就躲在教室外面的树林里悄悄地看。
()我想,是谁比我还早呢?
4. 修改病句。(4 分)
(1) 看了这部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3) 父亲保持阗他那经常惯有的严峻态度。
五、把诗题、诗句补充完整(5分)
竹 石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六、阅读。(21分)
彭总游公园
1956年夏季的一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子里演着戏,岸上可以看,小船上也可以看。他听了高兴。“嗯,今天我们也去看看。”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门了,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专访停下了。到公园门口一看,一块大牌子上写着“休息”,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早在那儿等着,把彭总迎了进去。
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我:“你搞的什么鬼?”
我也纳闷:怎么公园里看不到几个人?因为我是第一次跟彭总逛公园,没想到是我给警卫部门的那个报告引起的后果。他动怒了,我才隐约有了察觉,但还在辩解:“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你们这是叫我们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 把群众赶跑了?”
几个公安人员回答,他们是奉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
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这么大一个公园 我们来了 别人就不能来 这种规矩 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 他返身走出了公园
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我一眼:“我以后不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的娘。”
1. 给第6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2. 用横线勾划一年描写人物外表,用波浪线勾划一年描写内心的语句,(3分)
3. 公园为什么要闭园接待彭总?(4分)
4.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彭总什么样的思想品质(6分)
七、作文(30分)
1. 题目:我的妈妈
2. 要求:要认真审题,要善于抓住人物特点,写好人物的外表和内心。
篇1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字组词。(每字0.25分,共5分)
suō xiè lu lǚ zhì xù yì lì
穿( ) 机( ) 联( ) ( )行( ) ( )
diān bǒ cān guǎn huāng wú rén yān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二、组词。(5分)
恕( )俱( )侮( )疑( )糊hú( )
怒( )惧( )诲( )凝( )糊hù( )
三、选词填空,填序号。(3分)
(a、熔化 b、融化 c、溶化 d、品位 e、品味 f、截止g、截至 h、化妆 i、化装 j、情景 k、情境)
1、再坚硬的钻石落到岩浆里,都将( )。
2、春回大地,小河上那层厚厚的冰慢慢( )。
3、金波爷爷写的《追踪小绿人》值得我们好好( )。
4、报名活动昨天已经( )。
5、( )好了没有?观众们正盼你主持节目呢。
6、如果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就能很容易地把人带到所描绘的( )
四、填合适的关联词语。(5分)
1、( )女店主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 )微笑掩不住她极度的疲劳。
2、张乐是个优秀的少先队员,他( )学习勤奋,( )很爱体育。( )有多忙,他( )坚持晨跑,( )他的身体一直很棒。他常说:“(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 )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突然,沉沉黑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仿写:如果,你是_____,我乐意是____________。
3、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4分)
1、哥哥和李明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我估计明天一定下雨。
3、南山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地方。
4、经过老师耐心教育,使我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七、根据意思写成语。(5分)
1、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也不紊乱。( )
2、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
3、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 )
4、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
5、比喻一开始就取的好成绩。(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0.5分,共11分)
1、课文《负荆请罪》是根据著名的历史故事《_____ 》改编的,故事发生于_____时代,讲的是赵国的大将军_______
用_______的方式向_____请罪的故事,现在这个成语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我喜欢的人物是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2、___国作家_____,为我们塑造了一位_____ 、__
__的船长形象,船长为了___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课文最后,作者把船长比作了一尊“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最后的姿势》是写的_____________在四川_________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_________。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__________________他用自己_________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答题。(2+9+15=26分)
(一)你知道下面的名人是哪个国家的人吗?填一填。(2分)
爱因斯坦( ) 维克多雨果( )
列夫.托尔斯泰( ) 鲁迅( )
(二)爱之链(片断)(9分)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dǎo dào)在床上睡着(zhuó zháo)了。他不(情愿 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冰冷粗糙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从文中的括号里用“__”划出正确的读音或词语。(2分)
2、课文最后一句女店主的话意味深长,
在初读课文时,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细地品读课文后,我又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类的老师(15分)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并用另一种读音组一个词。(1分)
模仿 mó( ) mú( ) 薄壳 bó( )báo(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分)
轻而易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线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变句型。(3分)
①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举两例来说说你知道的本文内容以外的人类的“老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30分)
要求: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爸爸妈妈的爱呢?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吗,第一次说“我爱你”是不是感到很不自然,你能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题目自拟,要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
【语文六年级上册模拟测试题】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