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
“卷毛小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希望您能喜欢!
篇1: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
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
出题点1:听讲学生半路提问—对应imply题或者function题,100%考点
1. professor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老师对于提问的态度会十分诡异,比如突然傻笑,或者轻蔑的说一句不着边的很短的话,别害怕!这不是恐怖录音。并且,这些做题的时候基本还会再放一遍。关于教授的态度一般会出imply题,比如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mean whenhe/she says this?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
举个例子,比如老师在听完提问后讲了一个definition, 那么很有可能他前面是在暗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问题,于是他clarify了一下;或者老师在后面转变了一个话题,那么很有可能前面就是在暗示他要转移重点了。
因此当我们听到imply的出题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授后面的讲解,并适当做笔记。
2. professor下面的回答。如果教授说道it’s a fair question之类的话,下面他就要开始展开了,而这就是考点,通常教授的回答会是例子+观点/观点+例子。这里可能会出功能题,就是问professor举这个例子有什么用。
出题点2:professor举的例子—对应功能题
Professor举例子的时候一定要把例子记下来,并且要知道他在例子之前说了什么,因为例子论证的一般都是前面的观点。举例子的关键词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基本就是摆好架子要开说了,听到这些短语就抄起笔/竖起耳朵赶紧听吧。
还有在example中也有一些重点词语要注意,比如then, so, in this way, ok, the next stage, well等等,包括一些逻辑词,都是关键点。这个考点出题的时候一般会问:
Why does the professor use the example of…?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want toillustratewhen he/she uses use the example of…?
也就是问这些例子的作用。例子的作用众所周知,都是证明观点,所以在听例子的同时要知道professor的观点是什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出题点3:讲座中出现比较—功能题或细节题
对比题有两种,一种是显性比较,一种是隐性比较。显性比较,顾名思义,就是一听就能听出来的比较,举个例子,professor比较Southern American dolphin和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的习性,可能会用到On the contrary, 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 is more likely to…rather than…这一类的句型,听到比较级短语要立刻拿笔开始记,把两物所比较的特点记下来即可。
隐性比较就有点难分辨了。这种比较通常没有提示词,就是在说的过程中professor突然提了一下另外一个东西,然后举了一个很简短的example。这里比较容易出功能题,例如:
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选项一般来说两种,一种是对比,一种是类比。反正当你听着听着突然听到了新的东西的时候,就赶紧拿笔记他的example。
出题点4:l讲座中出现分类—对应细节题
Here are 2 features of…
This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3 periods…
One…another…
听到类似上面的句子的时候要注意了,这里的2、3告诉我们,下面professor要开始分类细讲了。这里考细节题,类型主要是What are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托福听力备考锦囊--架构第一位
1. 架构永远大于细枝末节。听力讲座的套路非常明确,尤其是名词解释型文章,段落内部的构成通常是术语+学术解释+常用语解释+例子/故事/问答。首先抓论点,其次抓核心细节。
2. 定位词和笔记的对应关系是救命良药。直接选择大于排除,根据题干核心词直接想答案,选项没有对应的情况下,和笔记进行对应。切忌上来就进行排除和选项间比对,极易陷入选项陷阱。
3. 对话关注问题和结论;生命科学关注细节考点;自然科学关注考前学科词汇背诵;艺术类小心重听和态度;社会科学关注实验。
托福听力:为什么有经验的老师都不推荐泛听
吃饭、走路、玩游戏、甚至睡觉都挂着耳机,无限循环播放英文歌曲、美剧对白……这是准备托福考试的烤鸭们经常做的事——泛听。
烤鸭希望借助大量的泛听建立一个浸入式语言环境,增加语言的熟悉度。不过常常有烤鸭反应日夜兼听的效果并不明显,听力分数仍然停滞不前。
事实上,许多有经验的培训讲师都不建议学生练习泛听。很多学生在进行泛听的时候往往在文章开头“today I will talk about……”、“today we will discuss……”的时候还能专心听进去,但是越到文章后面遇到听不懂的部分就容易开始走神,甚至最后直接放弃,心思飞到九霄云外。这样的所谓泛听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更像是一帖安慰剂,告诉自己“我没浪费时间都在学习呢”。更糟糕的结果是,时间一旦长久,学生养成了—戴上耳机就走神的坏习惯。
那么泛听是否完全无用呢?泛听自然有其作用,只不过同学们特别需要注意“打开方式”。
泛听最大的问题是“走神”,怎样做到不走神呢?——跟读。最好的跟读,是坐在电脑前对照文本看一句跟一句。如果走在路上实在没有条件,不妨把文本打印出来,用mp3或手机配合着进行跟读。总之跟读最核心的要点是集中精力,最忌讳的是走神。
跟读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实际上录制托福听力口语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如果能够很好地模仿出他们标准的美国口语口音,即便在听到新鲜的材料时,也会产生一种熟悉感,就像听老朋友说话一样。
另外,在做大量跟读过程中也会总结出一些有用的规律。比如美东口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他们可能在一句话的倒数第二或者第三个音节,声调突然降得特别低,而前后的音节仍保持不变,这就是一个重要提示。
和泛听相对的是精听。精听是提高听力的最有力方式。如果在精听的时候能提高效率,每天做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就可以hold住任何语言考试的听力部分。最后不管是泛听还是精听,必须要有相当的词汇量,如果没有词汇量做基础,再多的技巧都是空谈。
篇2: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如何解答
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如何解答
1、主旨题找线索遵循首尾原则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讲座的行文方式都是由教授开门见山地讲述通篇的主旨,所以针对主旨题必须听明白的就是首段了。结尾方式则比较多样化,时而首尾呼应,时而深化主题,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和开始不一致或者相反的结论,这时主旨题的正确选项则应该从结尾处对应获得。
2、文章结构题按照顺序原则记重点
一般来讲,如果听到类似基数词“one, two, three”,或者序数词“first, second, third”,亦或像逻辑顺序词“to start off, to begin with, and, another, also, something else”。还有“yet another, last but not least, that’s when the concept of X comes into the picture”之类的信息,那么这篇讲座的结构一般就可以被轻松地定性为是“总分结构”,而且考生应该了解,所有上述的提示词之后必定会出现一个分论点,必须做记录,因为对应会考查细节题。
3、推断题必须把握好定义原则
一旦文章当中出现了针对某个词或者某个概念的定义性解释,那么这个被解释的词或者概念一定我们笔记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词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往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而且对这个词的理解程度很可能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因为文章的其它部分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概念而展开的。很多推断题就是基于某个定义而考查的。
4、细节题请重视举例原则
平时生活中我们举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一个具体的实例去解释抽象的概念,在托福听力中也不例外。那么大家除了要听到“for instance, let’s take X as an example”这类短语,还要留意诸如“say, it can, one typical” 这类词,而且一定要知道这些实际的例子到底是为了解释哪个抽象的概念才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找出分论点和细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切勿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题目方面可以设置成:在题干中给出分论点,要求选出对应细节的细节题;也可以设置成,在题干中给出细节,要求选出对应分论点的组织结构题。
托福听力:精听与泛听的结合
材料的选择
精听的选材很重要,比如托福听力历年的真题,SSS等,就是很好的精听素材。而且精听的练习要选择比较集中的时间,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答题,答完题之后进行详细精听。泛听与精听所不同的是,泛听可以广泛灵活的选择听力素材。每天可以抽出半个小时,新概念英语、托福听力练习,BBC、CNN等都可以拿来听。
练习步骤
精听是指一边听一边看着原文,手上拿着笔,划出自己不认识或似曾相识但反应不过来的词,一边放录音,并且嘴上跟读,反复几遍,一直听到可以不看原文彻底听懂为止。泛听不用像精听那样每个细节都得突破,只需要把握住整体的语流,听懂说话人的大概意思就可以。而高质量的泛听,指的是必须全神贯注的听。
精听泛听相结合
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可以采用“粗细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托福听力的语音问题。所谓的“ 精细相结合“指的是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指在进行大量泛听的同时,选定某些段子进行精听。通过精听可以掌握单词的弱读、连读、爆破和省略等语音规则;而泛听帮助我们处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之中,练习自己发音的语调和语感。
注意事项
无论是精听还是泛听的练习都要避免以下这七种误区。第一只做题。不可否认的,无论什么样的方法,托福听力水平提高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会放在“听”本身上,只有足够的题量用来把耳朵叫醒,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事半功倍。第二,无解析。只有有了准确精辟的听力材料解析,才能使考生们明白,何处对,和出错,该如何改进才能提高托福听力的实力。第三,贪图量。高质量的听才是提高托福听力能力的唯一标准。第四,没分类。通过对听力进行分类练习帮助同学们对听力的整体有更好的把握。第五,只一遍,对于听力不进行反复的听,只听一遍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第六,缺精选。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托福的经典的话题进行,只有对这些熟悉了,对托福听力才有帮助。第七,看不懂。看不懂听力原文要想办法让自己把这些内容都弄懂。
托福听力:怎样备考词汇内容
一、培养语音意识
培养语音意识对于学习听力词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考生就可以利用发音规律来记单词,从而扩大词汇量,提高单词的记忆效率。其次,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熟悉了单词的发音,就可以提高对单词的反应速度。
培养语音意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掌握正确的发音;(2)加强拼读练习。首先,要想掌握正确的发音,考生有必要系统地学习一下语音知识,了解音节、音素以及重音、连读等各种语音现象。其次,考生还要加强对音标和单词的拼读和拼写练习,养成以音形结合的方式来记忆单词的习惯。
二、分类记忆
事实证明,同时记忆具有语境联系的几个词要比单独记忆一个词速度要快。所以,我们在学习听力词汇的时候可以将单词按照不同的主题、场景、领域等进行分类,比如我们可以把表示温度的词放在一起:freezing,cold,chilly,cool,warm,hot;同样地,把表示风的词放在一起:breeze,wind,gale,hurricane,tornado,typhoon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语境来记单词,也就是把单词放在句子或段落中学。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不认识的单词挑出来形成一组新词,进行学习和记忆。文章的背景会赋予单词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记起来会比较轻松,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三、把阅读词汇向听力词汇转化
一个单词考生能读懂,但不一定能听懂。这是长期以来我们重阅读、轻听说导致的后果。事实上,听觉和视觉是听力和阅读的主要感知方式,在训练不同的英语技能时应该有所侧重。我们在学习听力词汇时,应该尽力缩小阅读词汇和听力词汇之间的差距,重点抓“听”词的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阅读词汇,要增加“听”的机会。可以采取“先听后看,听读结合”的方法,将“音”和“形”结合起来。
四、具体学习方法
第一步,选词。可以从学过的阅读文章里挑选生词,把自己读不准的词做好标记。
第二步,借助电子词典,掌握每个单词准确的发音。
第三步,利用电脑或手机等工具对单词进行录音,录音内容包括单词的发音、拼写和词义。
第四步,通过反复听的方式,建立音和义的联系。
第五步,对书面材料进行复习,通过阅读的方式对已听熟的词汇再复习一遍。
托福
篇3:盘点托福听力讲座lecture4大主要出题点
【备考常识】盘点托福听力讲座lecture4大主要出题点
出题点1:听讲学生半路提问—对应imply题或者function题,100%考点
1. professor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老师对于提问的态度会十分诡异,比如突然傻笑,或者轻蔑的说一句不着边的很短的话,别害怕!这不是恐怖录音。并且,这些做题的时候基本还会再放一遍。关于教授的态度一般会出imply题,比如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mean whenhe/she says this?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ay this?
举个例子,比如老师在听完提问后讲了一个definition, 那么很有可能他前面是在暗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问题,于是他clarify了一下;或者老师在后面转变了一个话题,那么很有可能前面就是在暗示他要转移重点了。
因此当我们听到imply的出题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授后面的讲解,并适当做笔记。
2. professor下面的回答。如果教授说道it’s a fair question之类的话,下面他就要开始展开了,而这就是考点,通常教授的回答会是例子+观点/观点+例子。这里可能会出功能题,就是问professor举这个例子有什么用。
出题点2:professor举的例子—对应功能题
Professor举例子的时候一定要把例子记下来,并且要知道他在例子之前说了什么,因为例子论证的一般都是前面的观点。举例子的关键词有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基本就是摆好架子要开说了,听到这些短语就抄起笔/竖起耳朵赶紧听吧。
还有在example中也有一些重点词语要注意,比如then, so, in this way, ok, the next stage, well等等,包括一些逻辑词,都是关键点。这个考点出题的时候一般会问:
Why does the professor use the example of…?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want toillustratewhen he/she uses use the example of…?
也就是问这些例子的作用。例子的作用众所周知,都是证明观点,所以在听例子的同时要知道professor的观点是什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出题点3:讲座中出现比较—功能题或细节题
对比题有两种,一种是显性比较,一种是隐性比较。显性比较,顾名思义,就是一听就能听出来的比较,举个例子,professor比较Southern American dolphin和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的习性,可能会用到On the contrary, Northern American dolphin is more likely to…rather than…这一类的句型,听到比较级短语要立刻拿笔开始记,把两物所比较的特点记下来即可。
隐性比较就有点难分辨了。这种比较通常没有提示词,就是在说的过程中professor突然提了一下另外一个东西,然后举了一个很简短的example。这里比较容易出功能题,例如:
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选项一般来说两种,一种是对比,一种是类比。反正当你听着听着突然听到了新的东西的时候,就赶紧拿笔记他的example。
出题点4:l讲座中出现分类—对应细节题
Here are 2 features of…
This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3 periods…
One…another…
听到类似上面的句子的时候要注意了,这里的2、3告诉我们,下面professor要开始分类细讲了。这里考细节题,类型主要是What are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托福备考心经 托福听力重点考察的能力有哪些
1、逻辑分析能力
关于托福听力句子功能题、主旨类题型、组织结构题、内容连接题,考生要具备的托福听力能力是能够分析逻辑才能解题。句子功能题提问考生根据一句话来读出作者意图,回答这类题的托福听力技巧是不要字面意思,对话的功能和用意可能和说话者直接表达的意思是不相符的。例如,一个秘书问学生它是否知道宿舍办公室在哪里,她并不是想从学生那里问到宿舍办公室在哪里。要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择答案。而且往往针对反问、虚拟语气、举例来出题;主旨类题目的托福听力技巧在于寻找对话的主题。比如,在教授的办公时间里,一个学生请教关于冰川论文的问题。他们的绘画包含了冰川的内容,但是对话的主题是学生需要写论文的一些帮助。这个对话中,对话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想传递关于冰川的看法。在校园服务对话中,通常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需要理解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会帮助你回答好这类问题。在讲座类材料中,则需要从教授的课堂一开始就把握主题。
2、基本理解
常见的考察基本理解的托福听力题目是细节题,所以考生在托福听力过程中要记好笔记。和托福阅读不同,托福听力中往往细节题是较难把握的。考生要注意在选择答案时,要从主旨出发排除和主旨相悖的选项,而且也不要因为某个选项出现了听到的词汇就贸然确定答案。托福听力细节内容较多,记笔记时记什么?考生在备考中要分析托福听力真题细节题,学会把握托福听力重点细节内容。
3、推理能力
相关托福听力题目是说话人态度题、推论题。说话人态度题需要考生把握的托福听力能力是听出观点及说话者感受,技巧是学会注意说话者的语气,是不是包含歉意,充满疑惑,满含热情。需要一定推理能力。推论题需要考生根据细节推测,类似于托福阅读推论题,不过因为考生无法查找信息,只能在笔记中记好文章框架,根据题干中出现的信息找到所在位置。
托福考前准备 19个常见的托福听力简单句
1. Mrs. Jones is out of coffee.
琼斯夫人的咖啡用完了。
2. The question is too important to forget.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不能忘记。
3. The woman wanted to keep her accident quiet.
这位妇女想对她的事故守口如瓶。
4. I’m going to do away with these clothes.
我准备把这些衣服处理掉。
125. In order to cash a check at many banks, one must show a valid driver’s license with this photograph on it.
5. The teacher called off the test completely.
老师彻底取消了考试。
6. When I told Mike the news, he blew up.
当我告诉麦克这个消息时,他大发雷霆。
7. The sole survivor of the plane crash was Mary Peters.
飞机失事事件中的唯一幸存者是马利.彼得斯。
8. The company turned down Bill’s offer.
公司拒绝了比尔的建议。
9. Mr. Black makes a living repairing sinks.
布莱克先生以修理下水道为生。
10. Mary’s suggestion to the teacher was out of the question.
马利向老师提出的建议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11. One way to avoid being robbed is not to advertise your money in a public place like a bank or a store.
一种避免遭抢劫的办法是不要在公共场所如银行或商店显露你的钱。
12. Williams read ten short stories and a couple of novels during his freshmen English course.
在学习一年级英语课程中,威廉读了十个短篇故事和两三本小说。
13. If your plane leaves at eight, you must arrive 30 minutes ahead of time to check in at the ticket counter.
如果你的飞机八点起飞,你必须提前半小时到达办理登机手续。
14. On their trip to New York, John and Bill took turns driving.
在去纽约的途中,约翰和比尔轮换着开车。
15. The test was difficult, to say the least.
至少可以说,考试很难。
16. The truck is practically as cheap as the van.
卡车几乎与货车一样便宜。
17. Our children are hard on furniture.
我们的孩子对家具很挑剔。
18. Bill outdoes his brother John in math.
比尔在数学上超过他哥哥约翰。
19. My rent is due on the first of the month, but I rarely pay my other bills until the 15th.
我的房租定于每个月的第一天交,但我很少在15号之前付其他帐单。
托福听力例子题如何解答
什么是例子
简单来说,说话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人、事、物都可以称之为例子。比如,我们题目中提到的Soup Shop(TPO11,Lecture4), Professor为了说明在广告中广告词的重要性,给我们举了一个反例,说一个Soup Shop为了让更多人进店喝汤,就决定客人每买一碗汤就送一双袜子,那么可想而知顾客是越来越少的,为什么呢,人们很容易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袜子味儿的汤可太重口了,因此说明了message在advertising中的重要性。
如何识别例子
例子对应的英文单词大家都会:example,没错,听到example我们就自然而然知道在说例子了,那么类似的单词还有:for instance,such as, like, take…as an example(或者简单说成:take sth.),have you heard of…
然而,这么明目张胆的例子可并不常见,想想我们对例子的定义,说话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人、事、物,那么,所有带有目的性、突然提及的人、事、物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例子呢?Yes! 例如:
1??学生申请延迟交paper的时间,突然提到他同学的grandfather(为了说明他为何迟交paper,因为要去采访“爷爷”,)
2??professor讲动物的displacement activity,学生突然提到关于动物睡觉的实验(举例说明动物的这种“替换活动”)
3??在professor讲新型课堂对学生们的好处时,突然提到violin(举例阐释新课堂对于学生们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对于托福听力的王牌套路——例子题,也要有见招拆招的分辨力,那就是,在我们听到任何跳戏的、貌似与主旨不相关的词句时,脑中一定要警钟长鸣,因为是它,就是它,例子来了!
实战吃“栗子”
接下来我们趁热打铁,给大家看看 “热栗子”都是如何“烤”的:
Eg.1 OG2 Lecture4
Professor:But the shift in the statue'smeaning started soon after it was built. Back in 1883, Emma Lazarus wrote thatfamous poem—you know, the one that goes: "Give me your tired, your poor… andso on and so forth. That poem describes the Statue of Liberty as a beacon ofwelcome for the entire world.
Why does the professordiscuss the poem by Emma Lazarus?
To emphasiz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literature and sculpture
To illustrate how the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amonument can change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riendshipbetwee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point out a difference between Mount Rushmoreand the State of Liberty
正确答案:B
Eg.2 TPO39Lecture2
Professor: Is creativity encouraged? Well, lots of Montessori teacherswouldn’t praise a child for using a violin as a baseball bat or for puttingtheir head like a hat. Butactually, creativity comes through learning to play the violin, using theobject for the purpose.
Why does the professormention the violin?
A.To demonstrate the type of creativity theMontessori method encourages
B.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education atan early age
C.To give an example of how advanced Montessorilessons can be
D.To show that Montessori teachers expectmaterials to be used for their intended purpose
正确答案:D
解题方法
看到这里,同学们是否已经对例子题有所感觉了呢?当我们能从听力原文中分辨出例子考点的同时,针对例子题的考查方式也要熟捻于心,通过上面这三个例子就不难看出,最普遍的问法就是: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例子)?
目前为止,解决例子题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东风就是例子本身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举这个例子是什么目的呢?那么目的也就是why does theprofessor mention…的答案。其实纵观TPO1-49,以及结合我们自己的说话语序,都可以总结出通常例子的前一句话是重点。当然,也有文章在例子前后都会提及目的,显然,第二遍是起到了补充、强调的作用,我们就更应该听得出来了。
篇4:托福听力出题点在哪
“出题点在哪里”?从conversation题目来看,问题不重要,答案更加重要;答案的开始部分比较重要,因为这里是观点出现的问题,其后对于观点的解释相对次要; 不是每一个question + answer的回合都重要,有明确的如Wh—的问题的回合才有价值,其后的起到confirmation作用的内容并不重要;不是每一个观点都重要,确定的观点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的sometimes, maybe 等词语相关的句子往往只是起到对主要观点的铺垫作用;
A. 预热(Warming up activities)
在任何一个讲座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通常都没有完全做好上课的准备,即使老师想要讲解非常重要的观点,大部分的学生也听不进去。因此,我们发现老师们通常都是先做一些review或者回顾background information 之类的事情,给学生们时间进入状态,通常这部分会持续30秒钟或者更长,我们经常听到的句子有:
Good morning, everyone! Everyone have a good weekend? As I said on Friday, I want to talk some about glaciers today …
Okay, class, we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traditional types of shelters… about the, uh, styles of houses used by traditional people, and today… today I’d like to talk a bit about …
B. 标记词(Signpost words)
通常在提出一个观点之前,讲师们会使用某些标记词来提醒学生们讲解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系感;同时提醒学生关注讲师马上就要提出的观点。
在讲课过程中,讲师在提出观点以后通常都会给出非常详尽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讲师的良苦用心,但是事实是就是这些解释往往让学生们更加糊涂,所以讲师有必要将学生从相对次要的信息理解过程中拉出来,专注地理解重要的信息和观点,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新托福听力标记词可以细分为序数词(ordinal words)和连接词(transitional words)。例如:
First off, I should tell you that there's, umm, some disagreement in the art world about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folk art.
Now, uh, the second type of cave where you find fossils is called a natural trap.
Finally, I'd remind patients not to, not to expect miracles from herbs.
C. 口头禅(Tongue fillers)
首先,讲师可以在说口头禅的时间里整理思路,准备下面要讲授的内容,而不被学生发觉;其次,某些口头禅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便于讲师讲解下面的重要观点;再次,口头禅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讲师们授课时出现不必要的忘词或者冷场的尴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授课技巧。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口头禅出现以后的内容一定会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而这个观点极有可能就是出题的题眼。例如:
Ok, everyone…..
What I want you to do next is….
And,…
D. 提问(Asking questions)
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托福听力技巧,足以让任何一个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专注起来。讲师的提问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得到答案的问题,另一种是不需要得到答案的问题。
对于需要得到回答的问题,讲师们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而是学生们是否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刚刚提到的问题。
我们往往发现,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往往讲师会给予适当的鼓励,然后给出比较合理的答案;而当学生答对题目的时候,讲师们往往也要给出补充和说明,这是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讲师们的问题往往不是特别详尽,所以学生们的回答也不可能完整。
篇5:托福听力出题点在哪
从conversation题目来看,问题不重要,答案更加重要;答案的开始部分比较重要,因为这里是观点出现的问题,其后对于观点的解释相对次要;不是每一个question + answer的回合都重要,有明确的如Why的问题的回合才有价值,其后的起到confirmation作用的内容并不重要;不是每一个观点都重要,确定的观点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所谓的sometimes, maybe 等词语相关的句子往往只是起到对主要观点的铺垫作用。
相比较来说,lecture 这种题目的出题点更加难以寻找。Conversation的话题内容毕竟都是campus talks,所以难度不会太大;即使偶尔有一两个问题比较难,考生也可以果断地选择放弃,将精力投入到下一个问题中去,所以基本不存在考生在对话题目中根本听不懂或者因为一处听不懂影响对全篇对话理解的情况。
然而,lecture的内容包罗万象,新托福的官方指南给出了46个学科,而实际考试中也可能出现更多的学科和话题;lecture也没有 conversation题目中相对明确的回合概念,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在托福听力考试过程中理顺 lecture 的主要内容。
托福备考两大难题应对策略
难题一:词汇
对新托福有所了解的同学一定知道,托福考试的词汇量要求是8000到1万个词。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托福考试的“器”理所当然就是我们的词汇了。对于广大中国考生而言,考英语始终有两大难题困扰着大家:一、词汇量,二、口语。参加新托福考试的考生大多数是高中学生,我们知道,根据现在我国高考大纲的规定,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一般是在3500个词左右,这与托福的要求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词汇是我们在托福考试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对策一:背词汇
那么要如何解决词汇量的问题呢?首先可以从背高考词汇开始,然后是四级的单词,进而逐渐过渡到托福。这对于大家的记忆力和毅力是一种考验。只要一说到背单词,许多同学动辄就说,现在记忆力不行了,说自己小学初中记忆力如何好。其实不然,大家只是在找理由。不背单词,何以备考托福。无论你记忆力好坏,请从今天开始,每天记10个单词。我们的目标就是回复到小时候一无所知时都能把单词记下的状态。
对策二:练习巩固
光靠背单词作用是有限的,最好是把记单词这个步骤与习题结合在一起。因为,学会一个单词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眼睛认识,即在阅读中,你看到这个单词,能够辨别出来。这个呢,需要完成大量的阅读习题,一来熟悉了题型,二来又增加了词汇量。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单词是很容易忘掉的。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要复习。还要补充的一点是,背诵英语文章对于刚刚接触托福或是仍有较多准备时间的同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很锻炼记忆能力的。
对策三:听词汇默记
这与看懂单词相比难度上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因为在快语速的托福听力中,要想听出某些特定词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Conversation与Lecture的分类练习,使得自己逐渐习惯美语中单词的发音以及各种语音现象,比如连读。现在网上的听力练习材料有很多,但是还是要有选择地去听。比如说,我们托福中不考涉及新闻政治类的内容,它不会考巴以冲突目前如何、朝核问题怎么解决,即使涉及到政治,那也是考作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的政治学,比如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的形成。所以呢,比如CCTV或是ICS的新闻就可以不作为重点来听,而像国家地理或是Discovery倒是要多关注一下,因为这个就涉及到了我们托福中必考的学术类内容。
知易行难,说得容易,真正去练习了会发现还是很难的。大家还是要多加练习和实践,不要急于求成。踏实走好每一步,肯定会有收获。
难题二:口语
对策一:勇敢说出来
说完了词汇我们再来谈一下托福考试的另一个难点:口语。口语在英语考试中历来是让中国考生望而生畏的一个部分。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学生缺乏平时的语言环境。这个原因造成许多中国考生出现“中式英语”,这样的表达往往不符合英语的语言逻辑或是语法规则。其次是心理因素。很多人之所以口语说不好,首先是因为自己不敢说,不想说。大家抱怨说:“对着计算机说,怎么说得出来啊。对着人说都不敢,何况当着大家的面说。”其实很多学生的发音不错,但是却一直不肯开口,最后口语一点提高都没有。但是我们说一定要敢于开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说都不敢说,何以谈备考口语,更别谈提高了。
对于这个问题,考生应该做的是:先自言自语。说自己的话,让别人笑去吧!这里的“说”也要有重点,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要纠正发音。常见的如th的发音,thanks和speed……之类。要是觉得自己发音比较好,但是苦于寻求充实话题内容方法的同学,可以找出托福听力和口语的原文来阅读。其中既有Conversation又有Lecture,非常真实地模拟了考试题型。
对策二:准备工作很重要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工作了。试想,在托福考试中,仅有15至30秒的准备时间内,流利答题,内容充实,从而拿到高分,没有一定的准备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不包括有些在美国生活过的考生,他们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自然有很多优势)。那么,是不是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语考试就放弃期待已久的留学梦呢?当然不是!既然我们不能依赖于现场发挥,那么就要通过平时准备来降低现场快速反应的高难度要求。准备工作,就是积累素材和锻炼反应速度。这是基础,是决定你流利程度和语言使用的关键,也是你拿高分的关键。我们可以多读些好文章,建议读ETS给的Sample Answer。这个对于口语所有题型的帮助是最直接的,但是材料有限。那么,针对校园类的话题可以多借鉴一下听力中Conversation对于问题的解决给出意见的句子。把好词好句储藏起来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开放性的独立口语题,要注重练习。因为我们说,考题还是有一定的重复几率的。考试的题型也相对固定,我们要利用这两点来增加得高分的可能性。
准备阶段的最后一个部分,当然就是实战演练。消除了心理的阴影,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总结出了自己的常规答题思路,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实践来出真知了。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建议考生将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并做总结和分析,这样才能够认识到自己口语的不足。
托福听力备考之经常听错的词
NO.1 | evidence-element
解析
evidence 证据 | element 元素;
NO.2 | content -context
解析
content 内容 | context上下文
NO.3 | abstract-aspect
解析
abstract 抽象的 | aspect 方面
NO.4 | propose-compose
解析
propose 提出 | compose 构成;作曲
NO.5 | dominant-dormant
解析
dominant 占主导地位 | dormant 休眠的
NO.6 | foundation – function
解析
foundation 基础 | function 功能
NO.7 | permeate-penetrate
解析
permeate弥漫 | penetrate穿透
NO.8 | variability - vibration
解析
variability 可变性 | vibration 振动
篇6:听懂托福听力讲座lecture知识
听懂托福听力讲座lecture必备知识分享 这7种主要叙述结构你知道吗?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平行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逻辑最简单、信号最明显、入门最快速的一类。一般来说,教授会在引出主旨之后,通过并列的几个方面来描述某种现象、解释某种原理或者描述某种事物。当然,每一个方面会有具体深入的解释和举例说明。这里注意的是,也许每一块的内容具有共同点,但是相互之间是独立的,没有比较、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开头,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11 Lecture 4,教授引出主旨”The ‘Four Ms’: Market, Media, Money, Message. All are important areas to focus on when creating your advertising plan. We will look at them one by one.”通过最后这句话可以预判文章的结构,在主体段分别讲解了这四个M的原则。在听主体段的过程中要注意first, second, and then, finally或者提问之类的话题转变的信号词。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假设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说是平行结构的一种衍生体。主要的特点就是教授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解决方案或者产生原因提出了猜想和假设,可能是深入剖析一种假设,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22 Lecture 1中对于state形成原因是environmental approach的分析;也可能是同时提出了几种假设,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22 Lecture 2中young sun paradox的几种solution猜想。
基本上,提出的假设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确定性,所以要特别注意描述、解释内容之后的转折点和教授的评论。比如出现了”but not everyone agrees with the theory. It definitely has some weaknesses.”或者教授评论如”so, there’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we will get an answer to that piece of puzzle one day.”那么要注意可能会对教授的态度出题。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时间顺序
这种结构是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层层递进来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听的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点对应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对应的细节可能会考到排序题。一般,这种结构在Art和History学科中考得较为频繁,但也有可能穿插在Astronomy等学科中。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对比结构
对比的lecture结构也比较清晰,一般教授会在开头引出两个或三个概念,在主体段进行逐一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比列举的信号,以及对比的结果(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列举的点可能会比较零散,所以要利用好笔记,记下甚至minor detail,因为比较容易出表格题。
虽然由于细节冗繁文章较长,但只要把握了对比的考点,还是能够迎刃而解。这类结构在不同学科中都有可能涉及,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13 Lecture3对比了法国香颂诗和浪漫主义诗歌,托福官方模考套题1 Lecture 4对比两种土拨鼠的适应环境的行为变化等。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描述结构
这类结构教授一般会客观描述一些艺术人物、事件、动植物等等。文章开头老师引出要描述的对象,主体段描述对象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听的过程要特别注意描述的细节以及专有名词的解释。
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24 Lecture 1中,教授开头引出 “for today, let’s look at a reptile, a predator that hasn’t evolved much in the last seventy million years.”那么接下来教授就对这种爬行动物的特征进行一一描述和介绍。托福官方模考套题21 Lecture 4中,教授直接说明了描述对象 “so today we are moving on to Alice Neel”然后主题段分别描述了该人物的生平、绘画风格、作品等。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理论阐述
这类lecture和描述的比较类似,注重于教授对某种学科理论的解释。屏幕上的小黑板会出现专有名词的拼写。听的过程中,不用特意去记名词所有解释。以听懂理解为主,如果有特别明显的特征,可以辅助笔记,有时候理论的解释只是为了后面考点的理解做一些铺垫。其实这类考点的特征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要多注意分段、话题转变的点。
托福听力讲座类叙述结构:理论演变
这类讲座侧重的是理论演变的过程,结构上不大容易识别,且细节跳跃穿插进行,难度较大。比如托福官方模考套题21 Lecture 3关于毒蛇的祖先问题,教授结合了传统理论引出了最新的研究(based on DNA)并比较了两种理论的优缺点。
以上就是托福听力讲座类的7种常见叙述结构汇总盘点,大家如果能够全部掌握这些结构的概念,面对信息量较大的讲座类听力素材时相信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关键信息了。
托福听力考前一周复习冲刺应该做什么
还有一周就要上托福考场的宝宝们,心里都有些紧张,虽然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是还希望临阵磨枪,在考场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考试之前应该如何应对压力找到最佳状态呢?最近经常有同学问这个问题,所以诞生了这篇考前一周该干什么的攻略。
首先,托福模考这件事是建议不管任何分数段的同学都去做一下,因为听力需要精神集中,而在我们听力水平没有达到母语的情况下,做听力当然会很耗费精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考场上做到加试最后一套题的时候比较难以集中精神。所以考前一定要找一天时间做9篇文章,以免在考场上不适应。
对于平时托福听力分数大概在14-21区间内的同学,建议快速复习之前的盲点。
这个分数区间的大部分同学平时做的内容应该都是精听,不管用什么方式记录,一定留存了很多精听笔记,包括你平时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听不出来的单词和表达,连读弱读等等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平时这些也都有复习,那么考试前两天就是快速过一遍。尽量对照精听笔记,把听不出来的位置重听一次。
对于平时托福听力分数分数大概在21+以上的同学,需要接触尽量多的材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很多问题在于见的题目比较少,如果你平时听力底子还不错,只是积累量不够,或者你是打算裸考,很多背景知识缺失,比如理工科的同学说到Renaissance的时候不知道在讲文艺复兴,这种情况尽量在考前多见一些tpo,尽量多泛听,多见不同的题材。
但是如果你不是裸考,已经准备过很久了,之前也复习过很多,那么可能是你听得慢,所以考前突击听力重点要放在曾经听过的那些旧题上,尽量把之前听过的文章都拿出来快速过一遍,按照自己情况配合影子跟读加快反应速度。
不管怎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考前抱佛脚只是最后的策略,平时一定要复习听过的素材,千万不要一味做新题。
托福冲百必备的听力复习方法
听懂文本
在这个分数阶段,学生的基础理解是没有大问题的,基础词汇量广度是足够的,但是在反应速度上是有所欠缺的——不能即时理解消化文本内容,听到信息的时候还需要反应过程。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单词。
刚才说,学生的基础词汇量广度是足够的,但是学科词汇会有薄弱,这就会增加自己的理解成本。同时词汇的听力熟练度是不够的,单词见到才理解是不达标的,必须要在听到这个词,亦或是在词组中听到时,便能立即理解,才算是合格。
这种熟练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比方说背诵单词的时候,要调动听说读写四个行为。我们很多的单词书的封面上都有二维码,扫码就可以获取音频,背单词的时候先听到这个单词的发音,找到重音和节奏,先背诵正确的发音,跟读出来,每个音节的单词组合基本规律就已经出来了,然后再落笔写几次这个单词,边写边说出来字母组合。
另外在单词自检中,一定要增加听力方面的检查,如果做不到听到秒理解,那就说明不够熟练,要周期性的反复复习。单词这个大关解决,很多细节题目就都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到题目选项中的对应,稳拿分数。
记忆重点考点
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听完文章后对于文章内容基本清楚,但是不能即时把文章逻辑结构串联起来,没有文章整理逻辑的概念,同时对于说话人特定的话语功能及对应题目的把握是不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学生要熟练掌握TPO听力行文的常规架构。
比如说生活对话中经常会遵循目的—原因—解决方案123的逻辑展开,这三点也是对话中的常考考点。再比如说,讲座常规的两类结构是线性和并列,其中并列结构经常的逻辑展开形式是问题—解决理论1234,或者问题—解决方案1234,那么每个解决理论都会必考错误的原因等。当然并列和线性还有其他的展开形式,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但是学生先从宏观和角度培养大局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文本逻辑架构的理解。平时学生在自己练习的时候,可以用脑图总结文章的逻辑结构,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结构的梳理预判题目可能出现的位置,增加对考试的熟练度,形成题感。
同时,听力的题目除了主旨题和重听题以及多选题之外,其他的
单选基本都是按照行文顺序出题的,比如说第三题单选找答案的位置基本都在文章的2-3分钟之间,所以梳理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立即定位到正确答案的位置,排除掉因为定位错误的干扰选项。另外培养整理结构的总结和分析,还可以帮助考生正确总结内容主旨,抓取开头目的主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除了上面讲到的,在听的过程中就掌握到出题人考点,是突破24分的一个方向,但是有的时候记忆并不是十分准确。我们在听力过程中只能记住5-9个组块内容,听到的信息越多,遗忘的越快,通常听完全篇之后,我们对于最后呈现的内容遗忘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内容,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为了避免听懂了却因为遗忘而选不出来答案的问题,我认为笔记还是要记的,但是笔记绝对不是听力的机械重复。笔记一定是我们在听懂的基础上对于内容的精细加工,也就是对于上面讨论的逻辑结构和考点的理解和记忆。归根究底,还是要先听懂,才知道该记什么。盲目的机械记忆,既没有意义,也会对听力的理解过程产生干扰。
排除题目
上面讲的两个问题都是在处理听懂的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会有疑问,明明听懂了,但是题目还是选不出来。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听力的题目有八种,即内容主旨,目的主旨,细节,说话人态度,话语功能,结构,连接上下文和推断题目。
如果上面两个层面的问题解决的话,那么目的主旨,内容主旨,细节,结构这类题目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较难把握的就是态度题,功能题和推断题。态度和功能是需要注意特定提示词的,比如说话人提到自己的观点,或者一个人物的想法,都必考态度。
还有如果在行文过程中,老师举例,类比或者举证,这三类题目就必考功能。最难的其实就是推断题目,一般来说,推断题听懂原文是不够的,因为答案一般都跟原文长得不像。这种题目需要我们能排除掉其他三个错误选项。错误选项一般有没提及,细节错,位置错的特征,熟练掌握结构,梳理好文章脉络,基本上可以把错误的选项排除。
总结一下,想要突破24分的瓶颈,顺利突破百分大关。要注意的方面有三项:
加强单词学科词汇和基础词汇的听力熟练度,减少理解的成本;
每听完一个文本必做逻辑结构脑图,梳理结构,主旨和话语功能,并且有意识的精简笔记,不要机械记忆;
仔细分析错误选项,正确归因,结合题目考察题型分析出题人的考察意图。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每天规划这三项的加强,持之以恒!
托福和雅思听力的区别是什么 哪个更难?
托福和雅思的差别是什么?同样都考察听力,托福和雅思有什么不同?哪个考试更难呢?北京新东方韩冰老师在此为大家详细分析托福和雅思听力的差别,以及到底哪个考试的听力更难。
托福听力考试最大的特点是语速要快出雅思考试一截。很多一开始准备托福听力的朋友会被托福的语速吓坏,听上十几秒就有眩晕感。不过两个考试的不同命题方式很好的平衡了语速上的差异。托福考察细节的题目较少,主要考察结构、语段功能,所以并不需要完全听懂每句话,每个词。而雅思对于细节的考察较多,比如念的电话号码、所描述的地理位置等,所以语速不能过快,要给应试者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处理。
同时托福听力的话题和内容更加专注在校园场景,而雅思的听力内容涉及会更为广泛。比如剑桥雅思14第四套题目第一个对话,一个人要去定一个酒店房间开生日派对,第二个独白是一位酒店管理人员向宾客介绍酒店的设施,这类social needs类话题场景在托福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而该套题目的第三个对话是教师和学生讨论课程,以及第四个独白是一个关于marine archaeology的讲座,这个托福的话题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还有一点,雅思听力因为填空题很多,所以非常注重单词拼写。如果说阅读中的填空题可以从原文拷贝,那么雅思听力就真的是硬碰硬的单词拼写功力了。
【细数托福听力讲座类lecture中的4大重要出题点】相关文章:
3.托福听力对话类conversation出题点分布规律解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