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2022-09-22 08:20: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枣枣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篇1: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己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作 者:何菁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5(3) 分类号:B82-055 B920 TP393-02 关键词:宗教伦理   网络伦理   启发  

篇2: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网络伦理是人们在电子信息网络上交往的道德准则.它形成于虚拟空间之中,有别于传统的伦理关系.因此,从网络知识与伦理原理的.融合上探索并初步建构网络伦理,既是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将来伦理学向信息社会过渡的理论准备.

作 者:苗伟伦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团委,浙江,舟山,316004 刊 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E SCIENCE) 年,卷(期): 19(1) 分类号:B082-057 关键词:网络伦理   既有伦理   建构  

篇3:论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的基本特征

论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的基本特征

传统中国在社会生活上奉行家国一体,依靠礼法秩序维护统治.当今时代建设公民社会,进行公民伦理建构必须要在宏观的`宪政精神指引下对传统伦理进行扬弃,以利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张扬公民的权利.

作 者:邓新年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湘潭,411104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B82 关键词:公民伦理   公民社会   宪政  

篇4: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及其与网络英语教学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网络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地指导.

作 者:黄理坚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湛江,524003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   网络英语教学  

篇5:当代中小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级教育技术(1)班赖露媚

摘要:

本文从网络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我国当代中小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加强中小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探讨中小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伦理、网络伦理教育、信息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已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无数便利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渠道、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进而在文化层面产生深刻变革。由于信息技术掩盖了深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会生活中冲突、失序和大量伦理问题的出现。网络对于追求自由新奇的中小学学生来说,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但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中小学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够,网络道德观不强,目前在上网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说谎,使用粗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病毒,甚至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犯罪,这些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令人担忧的。加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紧急课题。

一,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在这些关系中建立一些相应的原则规范,使之成为网络媒体使用者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信息伦理道德与法规是信息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凸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而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正常的伦理关系得以维系的主要保障。特别是在互联网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道德舆论的承受对象就更是变得极为模糊,对于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遵守信息伦理道德与法规是信息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和要求。

当代中小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对网络的接触频繁,也是未来网络时代的主人翁。他们的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篇6:当代中小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思考

中小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阶段,对道德的判断力不足,在加上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与对网络环境的新鲜感,导致他们在网络这个缺乏有效监督的环境下出现道德观念的模糊,很多中小学生在说谎,使用粗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病毒,甚至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犯罪行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在完成“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时调查发现,61.8%的学生表示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6.6%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网上聊天交友的不负责任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消极影响。

从各方面资料的研究中总结出以下几个中小学生网络伦理道德面临的问题:

1,上网成瘾,网络伦理与传统道德问题的混合出现。

青少年自制能力差,是“网络综合征”的易感人群。“网络综合征”俗称“网瘾”,上网成瘾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长,有说谎、隐瞒上网情况和程度等行为、偷钱或盗用别人账号上网等。为满足网瘾,一些学生欺骗家长老师,盗用家里的钱财,和同学发生冲突等恶性事件。

2,制造与传播电脑病毒。

目前“黑客”问题已成为网络环境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黑客”和“病毒”传播者的队伍中不乏中小学生们的影子。不少学生存在认识的偏差,认为“黑客”及“病毒”的创建和传播者是电脑高手,是创新人才。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进入学校中的数据库修改自己的成绩、窃取考试内容,闯入一些网站修改主页和数据,传播病毒,甚至在网上盗窃他人财物,走向犯罪的深渊。

3,发放传递病毒文件为乐趣。

有部分中小学生没有认识到病毒的危害性,网路伦理意识薄弱,以发放传递病毒为乐趣,以自我的一种快感建立在被人的痛苦之上。

4,在随意进行人身攻击,侵犯他人隐私。

在网上交流中有一些学生出现了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对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说谎、恶意发泄等不良现象。隐私保护意识淡薄,随意发布发布他人的真实信息。

5,产权问题、个人隐私问题、诚信问题等等社会问题在青少年中凸现。

6,浏览不良网站内容。

三,中小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行为缺失的分析

我们不应无视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会影响到人格的健康发展,当代中小学生作为新生的一代,对网络的接触频繁,也是未来网络时代的主人翁,他们的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是尤为重要。所以,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同时,查找原因,抵御消极作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

根据他人的研究资料的分析和自我对这种现象的思考,列举出以下各种造成当代中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出现伦理道德的缺失现象的原因:

1,网络特殊的环境特征是造成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客观原因

2,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固有特征是造成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

3,当前网络伦及教育力度不过是造成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四,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在11月22日团中央、教育部等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内容为: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当前我国中小学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人存在许多问题。网络伦理道德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在我国以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主要偏重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网路伦理道德的教育没能很好地重视起来。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和中小学生的德育教材中都普遍缺少关于信息道德、互联网安全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内容。

我国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的各学科中去并加以整合,充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据此,我国教育部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写入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了“十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十五”教育发展规划。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行少年的信息素养,也将会为提高中华民族全体国民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信息素养的重视,但要实现我们的目标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篇7:当代中小学生网络伦理教育思考

针对我国中小学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将着重探讨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结构和形式上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以下是对中小学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1.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提高我国网络文化建设质量

提高中学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念,需要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因此改善中小学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建设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已经成为传播教育思想、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和媒介,网络的宣传方式多样,有很多适合中小学生认识特征的活泼的'宣传方式,如通过动漫、视频、图片等来宣传网络文化安全知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在校园网中开辟德育教育专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专栏,并通过论坛BBS、社区讨论,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加深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认识;同时,在学生讨论中,配备相关的德育教师和法律教育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内容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对信息的批判性接受意识,倡导学生文明上网,提高自身的网络伦理道德修养。

2.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德育课和法律课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检索、信息获取等能力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获取信息要“取之有道”,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诸如广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新闻、网络游戏散布、渗透不良的价值观、道德观或者散布的一些不法言论,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德育课和法律课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网络心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学生树立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个人网络伦理道德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网络伦理道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宣传宣传网络伦理道德校园网文化活动,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万罗文明的知识,提高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并在学校中营造一种文明上网,提高信息素养的良好氛围。

4,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将信息素养作为评价的主题,重视网络伦理道德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中要注重信息素养的评价,并把网络伦理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让学校和学生重视起网络伦理道德的培养。

5,学校与家庭和合力进行教育

提高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修养但凭学校教育的力量是不过的,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有时家庭教育会成为网络伦理教育的关键因素所在。在对一些网络犯罪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家长可以从以下各方面的措施中提高孩子的网络伦理道德:1、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网络使用引导,限制上网时间;2、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进行积极的引导。3、推荐优秀的适合的网站给孩子浏览;4、规范家长自己的网络伦理道德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陈豪,陈枚香《强网络道德教育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

2,姚文盛.加强道德信息教育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EWOL].[2005―04一o51.

3,谷志远、梁俊娟、杨文阳《信息素养教育的网络安全视角》

4,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国年报

5,关于网络社会道德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相关文章:

1.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2.网络道德建构刍议

3.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4.关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5.试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构

6.管窥网络对图书馆公共关系的启示

7.建构现代科技伦理的难点及破除方略

8.浅析网络对当代研究生学习的影响论文

9.马克思恩格斯与基督宗教问题的当代性

10.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出发点:实践的人

下载word文档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