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故事
“haze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数字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数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数字背后的故事
数字背后的故事
在古代,我们祖先做的好事情都和分不开。八卦就是和密不可分的智慧结晶。种田有数字,盖房子有数字,成语里也有不少数字,“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七荤八素”“八九不离十”“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等等。不过,计统计,用得最多的数字还是“三”,而最如意的数字还是“四”。
综合各方面史料分析,认为“三”不仅是一个吉祥的数字概念,而且还是一个整体的象征。宇宙中有三才(天、地、人),帝王中有“三皇”(伏曦、神农、黄帝),文人中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此外,像“三十而立、”“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词句也都与“三”有关联。“三”的`含义的确深远,回味无穷。
至于“四”,古意慢多含有周全、称心,取“事事(四四)如意”之意。所以,如来的身边有“四大金刚”;唐僧取经的时候是师徒四人共同西行;笔墨纸砚称之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是文人所操四事;真草隶篆为汉字书写四体;四库全书含经、史、子、集四部;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荣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可谓举不胜举。有关“四”的事物诸如“四季”“四方”“四海”之类的更是不一而足、魅力无穷。人们把“四”视为吉祥,取“四”为名而呼之,成为习俗。这到和我们现在完全不同,现在好多人讨厌“四”字,就连车牌号都不愿意带“4”字的,可见今人与古人有多么的不同。
正是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三”与“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礼赞,所以那些不正派、不正经的人及其言行便被斥之为“不三不四”了。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成语,就是“三长两短”,这“三长两短”里,到底什么是长,什么是短呢?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是人们从坏处想时常说的一句话。“三长两短”是指意外的灾祸、事故,或人的死亡等不吉利的事。为什么“三长两短”就跟不吉利联系在一起了呢?
原来,“三长两短”是指未盖上盖的棺材,它是由三块长板和两侧的两块短板构成的。据史料记载:“古棺本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
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向里捆三道,纵向里捆两道。横向木板比较长,纵向木板较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起初,“三长两短”是死亡的别称,后又加入了意外、灾祸等意思。
我们的古人用数字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实,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字中数字背后的故事,有助于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古人的智慧。
篇2:数字“2”的故事
关于数字“2”的故事
上幼儿园的.儿子开始学习写数字了。早上,我收拾卫生,他写作业数字“2”时,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自己上学的故事:
农村的小学,没有幼儿园和学前班教育,上学就直接是一年级,也就要从最简单的数字和拼音字母开始学起,开始练起。学到数字“2”的时候,课堂上我不会写了,无奈之下只好装病回家,逃脱了课堂的困境。回家后,父母还好没有责备,一遍遍的教我,终于学会了。而这个关于数字“2”的故事一直留在了记忆里。
无论后来学习成绩如何优秀,无论后来多么习惯被表扬,但关于数字“2”的这个故事,让我一直当成一个笑话,一种鞭策,一种经历......
当儿子听后问我还有什么数字不会写时,我告诉儿子没有了,因为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该做的,是自己该会的,是没有别人能够代替的,只有靠自己,只有自己自强才可以。
生活中,其实不乏像学写“2”这样的小难题,解决了,这个难题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笑话;解决不了,可能就会困在里面,甚至迷失,甚至自暴自弃。
夏桀和商纣王也曾是文武全才之人,只因为遇见施妹喜和妲己,因为溺爱,一点点失去江山;关羽也曾经不可一世,只因自负,只因一点小惩罚而败走麦城。小事,小问题的“小”关键在于你解决了,所以能够称其为“小”,一旦解决不了,那么就可能会变成一个不可控制的“大”。
防危才能杜渐。生活,就是每一个小事的完美解决过程,就是一个考验的过程,就是一个磨练的历程。一个可能会让我一生铭记的关于“2”的故事,有笑点,更多的是一种激励,一种启示。
篇3:数字的故事小学生
生活中,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今天和妈妈去逛商场,也遇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我、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去逛商场。妈妈进超市买点东西,让我和妹妹站在收银台等她。我站在哪儿没什么事,就盯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人民币都是一些硬币、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纸票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想了半天,就是想不明白,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了我一些线索,就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妈妈,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后来,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那就试一试!
篇4:数字的故事小学生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记得快到春节时,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去买零食吃。到了超市,我和弟弟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恨不得把它们都买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妈妈说了一句,你们每人,只能买一百块的零食,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有人多买了,那么下一次,他的零食就不买了。
我和弟弟都觉得一百块太少了,我们要买的零食,可多了。
然而我们在购物时,我和弟弟发现,为什么每个食物的价格,都有几角几分的,而且都将近一块了,为什么不直接写成一元,而要写几角几分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边买零食一边思考,但是怎么也想不出来。弟弟看见我站在那里,推了我一把,发什么呆呢?赶紧买零食吧。
这时我看看手里的零食。我才拿了不到十种零食。赶紧去买零食吧,不想了。
很快就买了,买一百块的零食,在去付费的路上,碰到了妈妈。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写成几角几分了。是老板为了贪那几角几分吗?假如一个东西是九块九毛九分钱和十块钱又有什么区别呢?。
妈妈告诉我,一件商品标价九块九毛九分钱和十块钱,问题不在相差的一分钱上,主要是给顾客一种视觉上的错觉,给人的感觉好像九块九毛九分比十块的便宜。
哦,原来如此。
篇5:学写数字的哲理故事
学写数字的哲理故事
一个吝啬的财主因不识字,心中十分苦恼。
一天,他特地邀请来一位先生教他写字。
这位先生首先教他“一”字,财主一看就明白了,原来“一”字就是一横。
过了一会儿,先生又教他“二”字,财主学得很用心,原来“二”字就是两横。
先生又教他“三”字,财主一看,发现“三”字竟是三横,这下财主琢磨开了:“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三”字是三横,那“四”字不就是四横吗?依此类推,我还用花钱请先生教吗?财主当即辞退了先生。
过了几天,财主的老婆吩咐他给一个叫“万百千”的朋友写一封信,财主欣然答应,立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起信来。过了大半天,也没见他写好出来,财主的老婆急了,打开门一看,只见他正忙得满头大汗。
见到老婆,他不停地抱怨说:“你朋友的名字也太怪了,我即使用梳子画横线,画到这时也没写完他的姓名,你说麻烦不麻烦!”
点评: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规律,更不能消灭规律。
本故事中的财主误把数字写法的'个别巧合当成普遍的、一般的规律,从而臆造了一个自认为是规律的东西,必然会犯错误。此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故事中的财主在认识数字过程中积极思考是对的,但那种无视客观事物本身属性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篇6:侦探推理故事:数字刺青
妻子的死亡
黎安跟着江警官去认尸。十几米的走廊,仿佛永远也走不完,几天的功夫,黎安苍老了许多,仿佛得了一场大病──他倒真希望得病的是自己。妻子秦琴在失踪了三个月以后终于在南方的一座沿海小城找到了,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秦琴已经是具毫无生息的尸体。冰冷的停尸床上覆着白布,赵法医揭开说:“你看,是她吧?” 黎安只瞥了一眼,就知道那是秦琴。他长久地注视着这个他最爱的人。因为长时间的浸泡,秦琴臃肿的脸变得苍白。黎安这样注视着秦琴,让一旁陪同的江警官很吃惊,一般家属在认尸时都会失声痛哭,黎安却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有点可怕。宁静终于被江警官打破,他拍了拍黎安的肩膀说:“已经确认,是自杀。” 黎安只感到一阵眩晕,蓦然晕倒在地上。吓坏了一旁的江警官和赵法医,两人将他扶起,拖出了太平间。
富江街43号,这就是秦琴自杀时租住的公寓。据法医介绍,房东发现她时,她已经在浴缸里浸泡了整整三天三夜。黎安执意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他说他无法面对失去妻子的这个事实,江警官只好送他过去。
那是一套背阴的小房子,秦琴的一些生活用品还安安静静地呆在那里,有些地方还留着警方的一些标注。黎安颓唐地坐在昏暗的房间,抱着从警局拎回的纸袋。纸袋里装着秦琴随身的一些遗物。一枚铂金婚戒滑了出来,黎安马上将它捡起紧紧握住,放在唇边不住地亲吻起来,忍不住掉下眼泪。在一旁的江警官看着忍不住心酸,悄悄地离开了。
黎安和秦琴结婚才刚刚四年。他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秦琴在单位体检的时候查出了子宫癌。虽然手术很成功,可四个月前,秦琴的旧症又复发了。这下可吓坏了黎安,忙着联系医院,找好的大夫。秦琴却表现得很冷静,有一次还认真和黎安讨论自己死后黎安的新生活。这让黎安很是恐慌,终于,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黎安将一切打点妥当的时候──秦琴在入院的前一天失踪了。
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声音,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大门下的缝隙间塞了进来。 黎安这才将自己的思绪从回忆拉到现实,短短几个月,自己和心爱的妻子已经阴阳两隔。
黎安连忙拉开房门,但走廊里却空荡荡的,看不见半个人影,只有一张牛皮纸的信封,无声无息地躺在地板上。牛皮纸的信封里,装着一张旧报纸和几张照片。报纸上有一则新闻被特意用红笔圈了起来,那是有关小城上个星期一个男人烧炭自杀的消息,他僵滞肿涨的脸被形容得和秦琴的一样可怖。还附着几张照片,也就是新闻上提及的案发现场,可以看到死者的居住环境很简陋,和秦琴的这所公寓相似。照片的最后一张,是死者放大的后颈,就在粗黑的头发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里纹着一个极小的,青蓝色的数字──“12”。
谁打来的电话?
秦琴的火化安排在三天之后。天空飘着细雨,天气阴冷,而陪黎安一起送秦琴的,也只有接待他的江警官。黎安显得有些神情恍惚,全靠着江警官在一旁帮忙打点。到了最后时刻,黎安却出人意料地拿出梳子,轻轻梳理着秦琴凌乱的头发,眼泪默默地落在僵冷的身体上。
当黎安手里的梳子划过秦琴后颈的那一刻,黎安抑制不住地战栗起来。江警官见他失控的样子,生怕他再次昏厥过去,赶紧劝慰道:“请节哀,人死不能复生。”
然而江警官却不知道,让黎安战栗的,并不只是心中满溢的悲伤。秦琴的遗体终被送进了炼炉。黎安迷惘地站在殡仪馆的大厅,心里浮起难言的恐惧。因为他发现,就在秦琴后颈上,竟然也纹着一个青蓝的数字──“16”。
他不知道应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江警官。因为那天神秘送信人送来的报纸图片上面那个尸体也有一个数字──“12”,这里面会不会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黎安一直在思索,送信人行事这样慎重神秘,显然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这天夜里,黎安躺在床上根本毫无头绪。他的脑子里乱哄哄的,理不出头绪。翻来覆去间,电话铃却突然响了,红色的指示灯在黑暗中一明一灭。黎安拿起听筒,里面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已经醉了:“喂,你还好吗?”
这样亲密的语气,让黎安一怔。而男人却独自说下去:“我想见你。我不能再等了。”
“你是谁?”黎安按捺不住心中焦躁,急迫地追问,“你怎么认识小琴?”
电话里没了声音,仓促地挂断了。黎安拿着电话,任忙音在黑暗中兀自响着。
有人要杀我
这几天,黎安一直徘徊在梧桐街。因为那天夜里打来的电话号码的用户住址就在附近。黎安不敢贸然回拨过去,因为他不知道电话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只能碰运气四处寻找哪怕是一点点的线索,但是根本没有一点进展。
这个午后,黎安却发现街尾的巷子里聚满了人。一辆警车横在巷口,警灯闪着红蓝的光,江警官正和当地的居民聊着一些什么。黎安仿佛嗅到了什么似的,马上走过去。江警官看到黎安也很吃惊,向他点了点头。黎安问道:“江警官,这里出什么事了?”
“有个男人割脉自杀了。”江警官指了指面前三间平房围的院子说,“老太太就这么一个儿子,说死就死了,怪可怜的。你怎么还在这儿,还没回家?”
黎安不知道要不要将自己心中的谜团告诉江警官。就在这时,黎安听见凄凉的哭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随着一副担架,踉跄地跟出来。忽然一阵风吹过,盖着尸体的白布被掀翻开了。人群里立时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担架上的尸体实在太怪异了,整个人都浮肿着,脸像胀满的气球,苍白的皮肤都被撑得发亮。身旁的江警官急忙跑过去,帮着盖起尸布。
黎安不由得想起那天夜里打来的电话,以及那个一直困扰着他的神秘的送信人,他悄悄掏出手机拨打那天晚上打给他的那个号码。院子里顿时响起电话的铃声。
黎安怔住了,他望着眼前的这个已经死去的男人,说不出是可怜还是憎恨──他为什么要在临死前见秦琴?他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躺在太平间里的秦琴,脸似乎也是这样肿着,难道那不是因为长时间浸泡的结果?太多的问题塞在脑子里,似乎要胀裂开了。黎安想要逃开,但是,他太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一直在周围徘徊,这个谜团他想要自己解开。
突然的短信:快逃
黎安不动声色地进屋了。他疲惫地靠在沙发上,思索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他越来越感觉到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藏在这座江南小城的某个角落,甚至这个秘密和秦琴的死也有关!而且,这个江警官也很奇怪,自己总是能够碰到他……
他想从网络上寻找一些信息,于是取出秦琴留下来的笔记本电脑。就在他掏出电脑的一刻,一张信纸从书包里掉了出来,他颤巍巍地捡起,熟识的笔迹,让他心惊。
安,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为了我,你都不要再追查下去,这里太危险了,离开吧。
爱你的小琴
黎安打开了秦琴留下的电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扫描器”。理科出身的黎安想不到自己大学里面学的黑客知识现在倒派上了用场。很庆幸,这座小城公安系统的“防火墙”比较差。黎安很快接驳进了主机,找到有关秦琴自杀的资料。他发现一个月来,全城已经发生了17起自杀案件,而最可疑的是,经办人都是江警官。
突然,呆呆望着屏幕的黎安,似乎看到一丝光亮。就在这时,电脑屏幕上,映出一个影子── 一个黑色的人影正挥起银亮的刀锋!
他下意识地缩起头,“哗”一声,电脑被劈开了。黎安趁着四散的焦烟,逃出门外,他大声地喊着:“我知道你是谁,你骗不了我!”
黑暗中,黎安似乎找到了方向,他心中拼图的最后一环也许马上就可以拼上了。这时,手机又响了,他听到了一个沙哑的声音说:“那你一个人来找我吧。也许,你会看到秦琴。”
变态的杀手
602室的房门虚掩着,这里是江警官的家。一切都静得太可怕了。黎安发现整个房子里只有卫生间是紧闭的,他壮着胆子,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大喊着:“小琴,你在不在里面?”接着黎安奋力地撞开木门,可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猛然惊呆了──白色的墙壁四溅着血迹。他终于看见了江警官── 一动不动地被吊在磨砂的窗子上,了无生气的眼,僵滞地瞪着,静默地宣告着死亡。
黎安的大脑在一瞬间变成了空白。一切都错了。他看见地上拿着镰刀的阴影,慢慢地逼近背后──这个身影不正是那天夜里电脑屏幕上的那个吗?黎安身体抑制不住地发抖──那天逃过的一劫终于还是要还上了。
“说再见吧。”
黎安转头看见一个戴着万圣节面具的男人,握一柄锋利的镰刀,他压下恐惧,壮胆问道:“告诉我,秦琴在哪儿?”
“你死了不就知道了。”
黎安咬着牙道:“你不觉得拿着镰刀,不太适合你的身份吗?赵法医。”对面的男人愣了一下,缓缓摘下面具说:“我们只见过一面,你怎么会想到是我?”
黎安擦了擦额角的汗:“我原以为是江警官,因为只有他才有机会把他杀伪装成自杀。可是当我进入警局的网络才发现,连续17个死者后颈都有纹身数字,但都没写进疑点,于是我推断,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法医做的手脚。而你赵法医正是这些案件的法医组负责人。我说的对吗?”
赵法医阴森地笑了,紧握刀柄的手,爆出咔咔的响声。黎安胆怯地指着墙壁上的照片说:“你杀了江警官也是因为他发现了那些藏在头发里的数字吧?然后骗我来做替罪羊。”
“好,说得不错,这件事还有谁知道?”赵法医冷酷的笑容下面隐藏着的是隐隐的恐惧,这增加了黎安的勇气。
“原来只有我知道,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黎安说着从衣襟上摘下一枚微型摄像头,“这是我在电子市场上淘来的,现在我在帮你网络直播了,你猜会有多少网友看到?”
赵法医的笑容,一寸寸僵在脸上,所有的得意,在这个时刻都已经变成了恐慌和沮丧。
原来是这样
黎安订了回乡的火车票。此地给他留下的只有伤心,他只想带走秦琴的骨灰。报纸全面披露了赵法医伪造17起自杀案的案件。原来几个月前,一家境外医药公司正在试制抗癌新药,这种新药需要人体进行药物试验。赵法医国外的朋友托他在国内寻找自愿试药的病人进行秘密的临床实验,并且提供每人10万元的高额费用。于是赵法医就开始寻找合适的癌症患者,这些患者大都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如做一次试验品,10万元钱也许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家人的生活。很快就有17个癌症患者愿意接受治疗。
为了便于确认,赵法医给参加试验的癌症患者颈后纹上细小的刺青,就是他们的编号。秦琴就是这些试验品之一,她的编号是16。然而,令赵法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药的试验失败了,服用之后不但会造成全身的浮肿,而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使病人在极端痛苦中死去。参与试验的这些病人开始觉察到身体的变化,纷纷表示要停止试验,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如果实情败露,最终身败名裂的不仅仅是赵法医一人,他背后的那家国外制药公司也将面临信任危机。于是才有了赵法医制造的这起惊人的“自杀”骗局。
黎安抽空去了一次梧桐街,祭拜那个给秦琴打电话的男人,魏生。他就是那个从门缝塞进信封的人。魏生是在网上认识的秦琴,因为同病相怜,所以聊得很投机,最后才发现原来两人都是这种新药的试验品,相同的遭遇使他们走得更近。然而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发生可怕的变化,虽然深知危险越来越近,可是为了银行账户里的10万块钱,他们只有选择守口如瓶。秦琴的去世,给魏生打击很大。一次醉酒后,才在深夜贸然打来电话。不久之后,魏生自己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失效状态!
【数字故事】相关文章:
1.数字对联
2.数字杂说
3.数字歇后语
4.数字成语
5.数字祝福语
6.数字的词语
7.建立数字品牌
8.数字成语大全
10.《数字歌》教案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