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

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

2022-12-18 12:49: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羞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

篇1: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

目前,园林绿化在完成人们日常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审美追求,将植物、山水以及建筑三者融为一体,给予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为人们创造舒适、优雅、秀丽的工作环境,出于自然却比自然更为高级,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

园林绿化中的建筑小品种类繁多,有园路、园椅、花廊、景墙、景池、平台、亭、花坛、园门等。建筑小品是园林艺术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具备丰富的内容、美观的造型,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活跃景色、点缀环境、增添气氛的作用。不仅古典园林、街头绿地、建筑小品会引人注意,如今现代化游乐场、综合性公园等,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建筑小品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篇2: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

1.1 布景设置 观察园林场地地域乡土特色和自然景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建筑小品作为造园的主要景点,要有较为独立的意境。把建筑小品的`特征优势融洽联合到园林绿化中,争取表现造园者的特点和思想,例如在景墙中增添不同于传统窗口的“异窗”。这样不但能够通风透景,还可以装饰环境。建筑小品的布置要适量、灵活,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1]。建筑小品的体量应全面考虑到空间大小,在达到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使布局科学合理、精巧得体。建筑小品把变幻丰富的人工设计的景色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使两者宛如一体,在考虑到造型时,还应满足施工技术的目标。处理好细节,认真专注地观察每个小细节的质量。

1.2 体现形式 建筑小品的体现形式为楼台桥架、亭廊等,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底蕴的渊源流传,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亭是我国园林设计中较为普遍的开放性建筑景点。在树荫花丛中,小亭若隐若现,有人可以停驻其中,遮阳避雨、欣赏周围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亭的结构轻盈,通常只有顶盖四面无墙,就如同少女亭亭玉立其中,为山水增添一丝美感。亭的造型完整而独立,只要有园林名胜,通常都会有亭,其结构使用材料为竹、木、石、钢木混合等。平面造型有四边形、圆形、八角形、六角形、异形等;按层次以重檐、单檐为主;亭周围屋面、不砌墙主要为攒尖顶;屋面一般有两坡、正脊、卷棚顶等;按其位置又有廊亭、路亭、桥亭等。

榭是亭在水边的延伸,通常临岸、邻水或是使用引桥在水上构建的,大部分都是四面透空的矩形建筑,是人们欣赏水景的首选位置。其主要为梁柱构架,由水中平台和屋顶构成,临水边为开敞式,建筑轻快,外柱间设置有栏杆,人们可以凭杆远望故邻水而设。前方有绿水相伴,身后伴着青山,如此乃世外桃源之境。

楼阁是园林绿化中高大独立的建筑,可以构建多层,相同形式可以将其称之为楼,有时又称之为阁。按主要功能可分为:宗教楼阁,用于供奉分享;观望楼阁,用于远眺美景,也可以作为观赏景物;文化楼阁,用于储存、收藏经卷图书;军事楼阁外观较为简单,体量高大,宏伟雄壮。

桥的作用为跨越河道,方便交通,使水面空间更富有层次感,园林景色妩媚动人。人们在小桥上可以欣赏水面植物、小桥流水等美景。按照结构主要分为拱桥式、梁桥式以及钢索桥,有多跨和单跨之分。构建桥的材料主要有木头、钢混凝土、石头、悬索等。

2 建筑小品中的实例分析

园椅和园凳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小路旁、花林间、湖边池畔等地方都可以放置。由金属、钢筋混凝土、陶瓷、石材、玻璃纤维等材料构成,造型简单方便,可以供给路人歇息、谈话、观赏风景等[2]。

花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区分空间、遮阳等作用,在大面积的园林中设计的内容可以丰富化,将绿化与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花架的形式较多,根据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适当地将其设计为圆形、长方形等;按材质通常分为铁制花架、木制花架或竹制花架。

3 结语

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因在活跃整体氛围、添加景观趣味性和连贯性上有较为鲜明的特色。所以,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被普遍使用,今后应充分运用园林设计的各个要素,把各种丰富的建筑小品的用途和特征发挥好,创新立意,不断探索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建筑小品文化[3]。

篇3: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的建筑论文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方面的意识不断加强,且逐渐影响到建筑领域的发展,并为建筑领域的节能设计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建筑领域节能设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关系着建筑领域的节能效果与水平,而且对于建筑领域的绿色环保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论文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

篇4: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的建筑论文

1引言

由于近年来建筑物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现象也越发严重。故而在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设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对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以及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为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参考性建议,并为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应用优化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筑节能设计现状

在经过对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后,本文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一方面,在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方面处于实施力度薄弱的情况下。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的重视,逐渐影响到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且对建筑领域的绿色化设计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某些建筑设计师虽然认识到绿色规划的重要性,但其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难以改变,导致建筑节能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力度较为薄弱[1]。第二方面,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建筑设计节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建筑的节能设计均在暖通空调等方面,而对于采光、热环境、风环境等方面的设计却存在问题。第三方面,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师素质与专业性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理念的提出,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向该方向靠拢,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无法对节能建筑的设计进行支撑[2]。

3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

3.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指将建筑体的各方面建设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建立起一个建筑模型。BIM技术的使用目标是构建起具有协作以及执行能力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而对建筑工程的建设与设计进行积极辅助[3]。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设计信息的沟通与获取效率,而且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提升。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的设计环节与建筑环节进行预先模拟,进而通过模拟对建筑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与变更。该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我国建筑设计的节能化发展进行推动,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物的设计模型进行观察与研究,进而对其各方面的节能情况进行优化与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者与管理者对于建筑工程的掌控力度。

3。2建筑节能设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经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得出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使用优势。第一方面,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物设计图纸中的数字进行数据化,进而更加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的设计情况,便于管理者对建筑物的建设与施工进行管理与控制,便于建筑物设计者对建筑物设计中的问题与缺点进行清晰了解[4]。第二方面,BIM技术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起建筑物的数据化模型,将促进我国建筑向科技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前进[5]。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推动着各个领域向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而BIM技术的出现也对传统的建筑分析方法进行革新与优化,摒弃了传统建筑分析效率较慢、分析不直观等缺点,建立起清晰的、智能的建筑物数据模型,进而促进建筑物改进与优化效率的提升。第三方面,BIM技术所建立的建筑物数据模型是一种清晰的、公开的模型,不仅能够促进建筑物节能设计领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还能够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化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达成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4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

4.1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BIM技术将风频、风速等信息进行结合,对建筑物外的风环境进行模拟,进而利用室外的风环境进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利用风能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第二方面,BIM技术将建筑物外的风环境进行模拟,设计师可以找具体的建筑物外风环境进行建筑物的环境质量提升。

4.2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物采光情况进行模拟,进而调整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建筑物所需消耗的能源数量进行降低。第二,在对采光情况进行模拟后,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造型布局等数据进行改变,进而选择最优的室内采光设计。

4.3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可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物的通风情况进行模拟,进而对其通风口的位置、大小进行规划,并对通风设计中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降低建筑物运行使用中的能源浪费,提升其通风方面的室内舒适程度。

4.4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物热岛效应的分析,并建立起适宜的绿化系统对其热岛情况进行改善与处理,进而促进建筑物的舒适度提升,避免建筑物使用中热岛效应带来的空调能耗提升现象。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分别从BIM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两方面对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并分别从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这四方面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与探讨。本文旨在为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并为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应用优化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昭仙,王健,高连柱,等。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3(05):37—41。

【2】赵安军,刘静,赵云兵。基于BIM技术的低能耗舒适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15):154—155。

【3】张学顺,方廷勇,徐俊,等。基于BIM技术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6,30(03):379—381。

【4】高明。基于BIM技术的多层办公室建筑节能设计与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09):846—849。

【5】康智强,李志星,董建男,等。基于BIM的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18(08):115—118。

篇5: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论文

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动画创作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提倡中国动画的民族化、本土化,使中国动画创作尽快走出低迷困境,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是新一代动画工作者的使命[1].围绕此目标,国内学者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4].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动画设计师灵感的源泉,甚至国外很多动画片设计也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例如, 年 6 月在我国上映的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就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作品,并获得我国观众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除了影片中优秀的 3D 技术令国人叹为观止之外,设计者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娴熟运用也是其得到中国受众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5].

1 传统建筑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积极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艺术在动画设计创作中的应用逐步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徐玉琼[1]倡导中国动画创作者应该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 孙珊珊[6]探讨了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二次创新; 丁威[7]分析了京剧道具对动画场景设计的影响; 陈晓俊[8]则认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样式,如国画、水墨画、京剧、昆曲、民乐、剪纸、皮影等,为国产动画片设计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语料库”.但上述研究成果基本都是从宏观角度对国产动画创作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或者就应用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因此虽然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却几乎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国产动画的创作实践。

因此,在理论研究中应将研究对象具体化,研究我国传统建筑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其在创作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动画场景的类型与风格的变化深受民族、时代、地域、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传统建筑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使用,既可给本国的观众以亲切感,也可以起到弘扬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围绕传统建筑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应用的专门研究。此后,传统建筑作为动画片场景设计中的重要造型元素,其身影无论在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中均频频出现。如在动画片《千与千寻》( )中就出现了大量传统建筑的元素,主要为日式和欧式两种,在各场景中单独或同时出现,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9].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陆丹、熊琨[10]研究了明代岭南建筑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吴剑[11]提出了水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传统建筑; 而田瀚[12]则分析了传统建筑元素在 TV 版动画片场景设计的应用问题。

上述研究对传统建筑艺术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由此得出传统建筑艺术对动画场景设计的两层含义: 传统建筑艺术对本土化动画( 特别是动画场景设计) 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国动画民族化、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应用传统建筑艺术进行动画场景设计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可行的,也是未来动画场景设计的发展方向。但上述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成果及解决方案多是一些策略性的政策或建议,难以在设计实践中推广应用。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本文以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设计为例,利用眼动分析的实验手段,并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其表现效果,从而提出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设计方法。

2 动画场景中传统建筑表现效果的眼动实验

眼动记录( Eye-tracing,视线追踪) 技术是一种直接的无创测量技术,能连续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从而实现对被试心理认知过程的测量,能较为精确地揭示人的心理活动[13].因此,可以利用眼动仪记录和测量观众在观看动画片时的眼动特征,利用其记录的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等眼动指标较为客观地衡量受众的认知状况。

2.1 实验设计

为了衡量动画场景中传统建筑元素的表现效果,采用眼动分析的方法对受众观看特定动画场景时的眼动特征进行记录。从当前较为流行动画片中挑取 10 幅包含传统建筑元素的动画场景静态画面,保存为图片格式编辑到眼动实验程序中。实验时这些图片随机出现,每幅图片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 7 s 时间,记录在该时间段内受众的眼动特性。

实验对象为 54 名在校学生,平均年龄为 20 岁,采用简便抽样的方式邀请学生参与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要求所有被试在实验中不得佩戴有色隐形眼镜,并要求所有被试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实验采用 Eyelink Ⅱ眼动仪及 EyelinkLData Viewer 眼动数据分析软件。Eyelink Ⅱ眼动仪采用红外线摄录机记录被试观看屏幕时的眼动数据,采样频率为 500 Hz,实时记录被试观看时( 双眼或单眼) 的视线移动、视线停留等数据。

2.2 实验结果

兴趣域( Area of Interest,简称 AOI) 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将被试所看到的屏幕区域进行人为的划分,兴趣域的划分可以在编辑实验时( 进行实验之前) 进行,也可以在实验之后进行。本实验中被试在屏幕观看不同的动画场景,因此划分 3个兴趣域: 主角、道具和建筑背景。如图 1 所示,熊猫阿波为主角( AOI1) ,手推车为道具( AOI2) ,其他为建筑背景( AOI3) .在划分了兴趣域后,就可以分别统计被试在每个兴趣域内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指标。

将被试前后两次注视点用带箭头的直线连接,可以得到被试观看时的视线扫描轨迹( Scan Path) .如图 2 所示,每个小圆圈即为被试的每个注视点,旁边的数字代表其注视时间( Fixation Duration) ,箭头代表视线轨迹。

在 EyelinkLData Viewer 眼动数据分析软件中,注视点的位置及平均注视时间可用热区图( FixationMap) 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如图 3 就表现了所有被试在观看该场景时的热区分布情况,图 3 中热区的分布代表了注视点的位置,热区的颜色则代表注视时间的长短,右方的彩条标出了不同颜色所代表的注视时间( 颜色越深代表注视时间越长) .实验结果( 表 1) 表明: 被试的注视点主要分布在主角( 尤其是主角的面部) 上,其次是主角所使用的道具,分布在建筑背景上的注视点最少。被试花费在动画主角上的视觉资源( 注视时间与注视次数) 约占到 50%,花费在建筑背景上的视觉资源大于 20%,同时比花费在道具上的视觉资源稍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对于动画片的设计创作来说,内容( 主角) 应该是设计的重点所在,但场景设计对内容仍然有较强的辅助与渲染作用。

篇6: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论文

在分析了动画场景中传统建筑元素的表现效果及观者在整个动画场景中的视觉资源分布情况后,需根据眼动实验中所选用场景中建筑元素的表现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法,以指导今后的动画场景设计。

3.1 表现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与层次关系

观者对动画场景的注意有主次之分,因此动画场景设计中建筑元素的处理也应有相应的重点所在。眼动实验表明观者花费在建筑背景上的视觉资源约占总体的五分之一,同时在近距离建筑形体上的注视点比远距离建筑形体上的多,而且观者视线的扫描轨迹也是从主角(近距离) 开始向远端跳跃( 图 2) .因此,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时应注意建筑形体本身的结构特点,形成远近搭配的层次关系。在近距离的建筑形体上可表现一些传统建筑的结构细节,如斗拱、飞檐等,色彩也可以进行有意的搭配,丰富的结构细节有利于传统建筑样式的表达,而且能够被观者所注意到。而在远距离的建筑形体上则可以表现得较为粗略,概括性的勾勒传统建筑的样式即可,但应做到与近距离建筑形体的统一。

同时,应善于利用光影来表达传统建筑元素的层次关系,上述近距离与远距离的建筑形体是相对而言的,用光影的表现可以调和建筑形体的远近相对关系。如图 2 中,尽管主角右边的建筑形体设计也有很多细节,甚至设计了传统建筑中窗户的装饰细节,也表现了屋顶上飞檐的细节,但是却很少有被试的视点在该区域停留。也就是说,如果不注意建筑形体的结构关系、层次关系,再多的细节设计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3.2 传统建筑元素的再创造,关键是意境的营造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徽派建筑、江南民居、岭南建筑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成为传统建筑的代表。尽管各类建筑在样式、材质、体量和布局特点上都有其固定的组合和性格,但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加以运用时却可以不必局限于某一种建筑特征的表达,不必追求某种建筑的纯粹风格,可以在多种建筑流派风格中进行取舍、融合与再创造,其关键是在传统风格、民族特色、新奇感和艺术美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共同营造一个我国传统建筑的意境。

在进行传统建筑元素的再创造时,不必拘泥于严谨的造型样式,而应追求动画场景在整体上的协调,特别是在不同场景的过渡时,应注意场景之间的布局及其对整体构图的影响,避免刻板的分量均等。

3.3 场景中的传统建筑元素应根据动画内容进行选择

观者在观看动画片时其主要的视觉资源花费在代表动画内容与剧情的主角上,而动画场景设计也不是简单的背景描绘,而是为内容情节服务的,为剧情的发展起到辅助与强化的作用。因此,场景设计中对建筑元素的选择应根据剧情与内容进行,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选择相应的传统建筑元素,为主角性格的塑造、剧情内容的渲染发挥积极作用。如《功夫熊猫》的场景设计中就大量选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更好地渲染了“熊猫”这一极具中国化意义的符号,获得了中国观众的广泛认可。

4 结 论

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我国传统建筑元素不但有利于动画片的创新设计,而且有利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播。本文对动画场景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表现形式与效果进行了眼动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法,提出了若干设计建议。在本次实验中采用动画片中的静态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从以下两方面对本研究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一是合理选择能代表不同建筑风格样式的动画场景图片,在不同的建筑风格动画场景之间做对比研究,尝试研究不同建筑风格元素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效果区别; 二是在采用静态场景图片的基础上,以动画片段为材料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将剧情这一要素也考虑在内,进一步研究动画场景与内容创新之间的关系。

篇7: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论文

在经过对现阶段建筑节能设计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后,本文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一方面,在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方面处于实施力度薄弱的情况下。由于现阶段我国对于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的重视,逐渐影响到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且对建筑领域的绿色化设计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某些建筑设计师虽然认识到绿色规划的重要性,但其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难以改变,导致建筑节能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力度较为薄弱[1]。第二方面,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建筑设计节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建筑的节能设计均在暖通空调等方面,而对于采光、热环境、风环境等方面的设计却存在问题。第三方面,现阶段的建筑节能设计师素质与专业性处于有待提升的状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政策理念的提出,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向该方向靠拢,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无法对节能建筑的设计进行支撑[2]。

3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

3.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指将建筑体的各方面建设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建立起一个建筑模型。BIM技术的使用目标是构建起具有协作以及执行能力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而对建筑工程的建设与设计进行积极辅助[3]。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设计信息的沟通与获取效率,而且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进行提升。BIM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的设计环节与建筑环节进行预先模拟,进而通过模拟对建筑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与变更。该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对我国建筑设计的节能化发展进行推动,通过BIM技术对建筑物的设计模型进行观察与研究,进而对其各方面的节能情况进行优化与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者与管理者对于建筑工程的掌控力度。

3.2建筑节能设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经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得出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使用优势。第一方面,BIM技术可以将建筑物设计图纸中的.数字进行数据化,进而更加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的设计情况,便于管理者对建筑物的建设与施工进行管理与控制,便于建筑物设计者对建筑物设计中的问题与缺点进行清晰了解[4]。第二方面,BIM技术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起建筑物的数据化模型,将促进我国建筑向科技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前进[5]。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推动着各个领域向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而BIM技术的出现也对传统的建筑分析方法进行革新与优化,摒弃了传统建筑分析效率较慢、分析不直观等缺点,建立起清晰的、智能的建筑物数据模型,进而促进建筑物改进与优化效率的提升。第三方面,BIM技术所建立的建筑物数据模型是一种清晰的、公开的模型,不仅能够促进建筑物节能设计领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还能够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化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达成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

4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

4.1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BIM技术将风频、风速等信息进行结合,对建筑物外的风环境进行模拟,进而利用室外的风环境进行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利用风能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第二方面,BIM技术将建筑物外的风环境进行模拟,设计师可以找具体的建筑物外风环境进行建筑物的环境质量提升。

4.2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物采光情况进行模拟,进而调整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建筑物所需消耗的能源数量进行降低。第二,在对采光情况进行模拟后,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造型布局等数据进行改变,进而选择最优的室内采光设计。

4.3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可利用BIM技术将建筑物的通风情况进行模拟,进而对其通风口的位置、大小进行规划,并对通风设计中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降低建筑物运行使用中的能源浪费,提升其通风方面的室内舒适程度。

4.4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

在对BIM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其可以在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应用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物热岛效应的分析,并建立起适宜的绿化系统对其热岛情况进行改善与处理,进而促进建筑物的舒适度提升,避免建筑物使用中热岛效应带来的空调能耗提升现象。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分别从BIM技术、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两方面对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并分别从建筑体室外风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采光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通风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建筑体热环境性能的模拟节能设计这四方面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研究与探讨。本文旨在为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并为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应用优化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昭仙,王健,高连柱,等.基于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3(05):37-41.

【2】赵安军,刘静,赵云兵.基于BIM技术的低能耗舒适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15):154-155.

【3】张学顺,方廷勇,徐俊,等.基于BIM技术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设计[J].工程与建设,2016,30(03):379-381.

【4】高明.基于BIM技术的多层办公室建筑节能设计与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6,47(09):846-849.

【5】康智强,李志星,董建男,等.基于BIM的建筑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18(08):115-118.

篇8: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论文

1引言

由于近年来建筑物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其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现象也越发严重。故而在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设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建筑节能设计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进而对BIM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以及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为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研究提供几点参考性建议,并为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应用优化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9: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促使建筑行业获得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体性能、节能、绿色及环保等的要求和需求,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节能技术进行深人的分析,以便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获得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的重要性概述

1.1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含义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升,为推动我国获得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此提高施工的质量,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中,应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进行施工,进而构建出更多优质、性能佳、舒适的建筑物体。

1.2建筑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业的发展,是衡量国家/城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所以应促使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业发展。我国建筑业以国际环境来看,虽具有较大的发展趋势,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然而,受到人口基数庞大的影响,使得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对一些贫困地区来讲,应合理使用节能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使建筑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篇10: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2.1有利于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建筑业的良好发展,相关的施工人员、建筑投人资金等需提高要求。建筑项目研发人员、建筑销售和租赁使用人员,均需按照节能的要求落实工作。由于加强节能的标准后,施工和应用阶段能够获得良胜的竞争,满足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以往建筑业实现节约能源,主要通过节约资源的方式实现,但是缺少节能的具体方法,也没有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这也使得建筑施工中,资源的利用仅滞留于能源和资源节约的层面上,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需求。所以,应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不单单为节省能源、资源的方式实现成本控制的效果。通过节能技术实现节省资源的目的,以提高成本管理,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同时,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将能源、资源节约技术深人于各个施工环节中,提高能源节约的整体效率。

2.2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优劣和运用情况,均会对建筑业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构成影响。部分节能技术,需节能材料和相关设备予以支持。与节能技术相关的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和节能材料。上述产业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为相辅相成的关系,机械电子和材料发展的过程,势必会促使建筑业节能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此外,建筑业技术被大力推广、应用的时候,相关产业也会获得顺利的发展,立足市场并加大市场的良性竞争力。

2.3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建筑施工属于资源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当前施工阶段产生较大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会驻留较多的工业垃圾和粉尘、噪声等,这也是建筑业资源利用浪费的主要原因。其中粉尘和噪声已对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而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可规避施工所致的资源浪费情况,并改善建筑垃圾的问题。实行资源回收,可将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垃圾回收利用,以此加大资源的利用率,在使用期限内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与此同时,新型资源的开发范围较大,能实现绿色、环保和再生的效果。上述资源于施工过程中再利用,降低对环境所致污染的同时,还可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新形势下资源的利用形式趋于多元化发展。

篇11: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4.1合理调整太阳能技术的应用范围

太阳能属于能够再生的资源,且被广泛应用于较多的领域中,为新型的能源之一。将其应用于建筑施工,不但能够实现节约能源、资源的效果,同时可达到环保的功效。通常建筑施工中太阳能能够发挥日常供热、采暖的效果。因为种种能源可满足技术的要求,同时适用于各领域中。新时期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实现太阳能供暖的目的。可将太阳能作为供电系统的终端,建筑顶部安装可发挥储存电力,节省日程消耗的同时,还能承受较大的电力应用压力。

4.2研发可再生能源

除太阳能外,存在较多的新型能源,如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从而促使我国研发出更多的新型节能施工技术。现阶段,国内建筑施工中,绿色和能够再生的能源的研发比较不足,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非常有利。主要原因为这一技术的研发为空位,可推动建筑业研发出较多的新型节能技术。应结合地区特点,如风能和水能、地热等能源,和建筑施工相互结合。并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和地质、地区、气候和环境等内容,融合绿色能源,进而研发出更多建筑节能技术。

4.3加强建筑工程中节能技术的深人研究

在技术方面,除完善施工节能技术以外,还应提高对节能技术的理论研究。现阶段,国内节能技术的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所以需参考国外建筑节能技术的先进理念和理论,通过研究、分析及学习,以人性化的角度制定出更多建筑能源的施工计划,以此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现阶段,国内虽没有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实行分析和研究,但是已明确建筑节能技术的相关理论机制。节能技术深人研究的同时,融合国外优秀的节能理论,根据我国资源分布和开发、使用情况,不断完善我国的理论机制,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利用率。

4.4提高节能材料的研发力度

节能技术,对建筑业来讲,可发挥不可或缺的功效。而先进的施工材料的作用也非常巨大。以现阶段投人使用情况来看,需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国内节能材料的研发,以此平衡建筑业的良好发展。

5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在严峻的形势下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可有效推动建筑业的良好发展。为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作用,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找到国内外存在的差距,以此平衡建筑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节能技术的作用。

篇12: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是根据环境保护和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规划建筑、运营维护、物料生产、设计施工及拆除回收),充分运用土地、水资源、能源等施工要素,建设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建筑设施,从而保证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安全舒适健康。所以,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节能设计的标准,以建筑节能性为根本目标,在施工中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应用节能新技术。

3.1节能技术在建筑顶部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顶部的'主要功效为隔热、隔水和保温、防晒等,为促使顶部充分发挥上述作用,应降低顶部施工成本和技术的投人,这属于节能技术中施工的重点部分。建筑顶部围挡和维护的主要目的为有效发挥顶部的最大功效。通常以往顶部结构多通过和围墙相同施工的混凝土完成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建筑简便,可满足使用过程的各项要求,并规避相关的问题。一般会对顶层建筑实行平顶的设计,部分建筑物体顶部设计方案中,合理地添加了复古尖顶的理念。这种方式虽可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但是加大了投人的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使得顶部可利用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建筑顶部在设计过程中需全面考虑到节能、材料性能、材料价格等方面的因素,以充分发挥屋顶的作用。

3.2节能技术在建筑内部墙面中的应用

建筑内部墙面使用这一技术,主要的目的为隔音、保温和防潮等。当前,这项技术得以不断完善,结合墙面处理位置、处理特点,将墙面节能技术划分为架空隔热层墙面技术、保温隔热层墙面技术2种。

3.2.1架空隔热层节能技术。即为通过混凝土构成架空结构薄板,将其附于墙面,实现隔热的功效。技术方面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因为架空设计,主要经过隔层通风进行隔热,所以通风口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能充分进到各个区域,选择负风压的部位。其次,明确墙面区域后,需保证墙面的平整度,以此提高架空板的稳定和牢固。最后,应对墙面实行彻底的清理,并做好全面的检查。对于存在异常的部分实行彻底的清理,并保证架空区域的空气保持流通。

3.2.2保温隔热层墙面节能技术。主要采取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对墙面实行施工,以确保墙面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通常这一技术需特殊节能保温隔热技术的支持,完成施工。施工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保温隔热层主要通过不同的节能技术材料构成,保证节能材料有序、整齐的摆放。合理地对防水层进行设计,以便保证保温隔热层的稳定性,不会产生破裂的现象。

3.3节能技术在建筑外墙面中的应用

建筑外部墙体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同时为建筑节能设计需要的主要环节。外墙因为和空气、风雨、降水等有较多的接触,因此对这一位置进行设计时,需全面考虑到各项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外墙质量实行充分的保护,以达到节能的效果。通常建筑外部墙面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发生渗水、开裂等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建筑材料性能有直接联系,建筑材料的黏结效果较差,使得外墙就会发生开裂的现象。而防水材料的比例没有把握好,也容易促使墙面出现渗水的情况。所以,外墙使用节能技术施工的时候,应做好外墙钻结性和防水工作。为发挥外部墙体的保温效果,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外墙保温的设计工作。

一是墙体易于发生开裂的位置,合理地使用节能技术,并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砌筑方法。做好砌体温度变化的调整,防止产生温度改变所致的大范围墙体裂缝出现。二是空心砖尽可能不应用于外墙施工中,若设计的内容中明确使用空心砖进行施工,也应保证空心部分浇筑混凝土能够保证墙体的稳定。三是外墙防水性能,可充分地确保外墙保温、隔热,同时还能发挥防水的作用。外墙节能施工时,需确保施工墙面的清洁,保证所有位置平整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3.4节能技术在建筑地面中的应用

建筑地面,即为各层间隔位置,主要的目的为防潮、采暖。现如今,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地面的防潮和防水处理工作。合理地选择具有较强防水性能的材料,作为地面铺设工作,从而提高防潮的效果,保障建筑地面不会受到湿气的影响。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经调整绝缘材料、防水材料的方式,控制施工的成本,以此促使施工材料达到良好的性能,达到防潮效果;同时可保障地面的安全,促使地面受损情况下降。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地面防水防潮的作用,并做好施工环境、温湿度的控制,充分发挥节能材料的最大功效。采暖工程中地面施工阶段,主要使用的节能材料为微孔材料,这种施工材料多应用于表面层中,可在规定的温度下发散辐射,确保温度能在较短的时间发射于各个房间。施工技术的要点为,通过采暖设施和绝缘层间保持缝隙,以此充分将热量发散。另外,应注意屋面保温,通常是在屋面板和防水层之间铺设保温材料,材料要具备一定强度、吸水率低、导热系数少等特点。此外,对于直接选取松散材料施工时,可以选用玻璃棉、废聚苯粒、膨胀珍珠岩、岩棉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泡沫混凝土和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等。

3.5节能技术在建筑门窗中的应用

建筑门窗,为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位置,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门窗安装过程需合理使用节能材料,以此提高门窗的多元化功能。如以往施工过程,所使用的门窗易于产生变形的情况,同时会提高施工的成本。铝塑门窗具有轻便、不易变形的特征,且成本较低,所以当前被建筑工程中门窗施工广泛使用。门窗节能技术和门窗的材质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和门窗开关的设计、大小、规格具有密切的关联。如门窗太大,会对敞开抗风性构成严重影响,玻璃选材和厚度、接缝等处理时,应合理使用节能技术,以此结合建筑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宜的玻璃类型。

篇13: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质量,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建筑小品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还能够为人民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提供较好的场所。本文就此详细分析探讨了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关键词:建筑小品;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1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小品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繁多。它本身只是一种功能简单、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意景、极具特色的建筑部件。目前对建筑小品的分类大致有下列2种:(1)建筑小品根据学科设置不同将其分为3种类型:城市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景观建筑小品。(2)建筑小品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观赏实用型和观赏型2大类建筑小品。

1.1观赏性小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观赏性小品一般包括花坛、观赏石、雕塑等,每一种观赏小品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在园林景观内都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雕塑,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因此,其在园林内往往用来衬托园林建筑的主题,通过雕塑使园林的主题更加鲜明。花坛则是为了给园林内的植物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并且给整个园林增添美感,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自然氛围。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石碑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观赏性建筑小品,在很多的园林中都会竖立几块石碑,在石碑上刻字,通过石碑刻字表现书法,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的文化氛围,还能够创造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园林增加一定的文化气息,使得园林更加具有内涵。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会经常看到一些假山、观赏石,这些假山、观赏石的存在,一方面能够为园林增加一些美感,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对于园林空间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园林的美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1.2观赏与实用相结合型小品

观赏与实用相结合型的小品一般有以下3种:

1.2.1休息型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内,游客在游览以后肯定会感觉疲倦,这时就需要设计一些休息用的石凳和台阶。在园林内设计石凳时,除了需要考虑功能的需求外,还要考虑其观赏性,这样就能够实现功能以及观赏的相结合。一般而言,休息型园林建筑小品会根据园林的类型以及所在场所的背景设计小品的具体类型,不同的环境下设计出的小品风格也不一样。

1.2.2服务型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典型的服务型园林建筑小品便是园区的路灯,其主要的作用是夜间的园区照明,在设计园灯时,通过对圆灯的美化设计,实现对园区的点缀作用。并且在园灯设计的过程中,其还可以作为指示工具,为游客的游览提供引导。

1.2.3管理型园林建筑小品。在园区内,栏杆主要是用来对一些危险区域进行锋利保护,达到保护游客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栏杆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游客、划分园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计改变其外观,从而实现对园区的美化

2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2.1园林内休息座椅的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休息座椅的设计必不可少,其是整个园林景观最为基础的建筑小品。一般而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每一处的景观建筑都存在着大量的休息座椅。在进行园林景观座椅的设计时,会根据座椅所在的区域选择圆凳或长凳,在设计时不会仅仅考虑座椅的休息功能,而是会综合考虑座椅的休息功能与观赏功能。目前,在设计园林休息座椅时一般会遵循2个原则:首先,座椅的设计一定要结实耐用,便于人们休息,并且还要具有耐久性,因为园区的座椅很多都是露天的,必须能够长期使用。其次,要与环境相和谐,并且便于清理打扫。目前,在园区内比较常见的一种休息座椅便是仿树桩的圆凳,其不仅具有休息功能,更兼备了观赏功能。

2.2廊道的设计

廊道是在园区内2个建筑或者2个景点之间的连接通道,其是实现2个空间连接的通道,并且能够实现对空间的有效分割。游客在进行园区游览的过程中,可以在廊道内进行休息、游览,通过廊道可以实现对游客的有效引导,从而实现对园区的合理规划,实现园区空间设计的科学化。在设计廊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园区的空间结构,并在设计时增加一定的观赏元素,使廊道的元素更加丰富。

2.3假山的设计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假山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假山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好假山的格局以及空间分布,通过假山实现对园林空间的有效分割,并且通过假山的高低分布,实现对游客视觉的引导,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假山的形态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因此,设计形态时往往可以根据景观的需求进行充分发挥,给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2.4雕塑的设计

雕塑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小品。雕塑简言之,是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艺术形象,总称为雕塑。雕塑不论采用哪种材料制作,都有它的造型规律,也有它的局限性。雕塑是一种可触的空间造型艺术,雕塑的形象本身不存在透视关系,圆雕可以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因视点、放置地点和光线的不同以及采用材料的不同,雕塑能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

2.5花架的设计

花架的形状各异,要根据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和位置进行设计。一般来说,花架可以设计为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花架的不同形状,可以带给游客们不同的体验。例如,长方形会给人整洁、素净、淡雅的感觉,而圆形就会使人感觉比较圆润,更具有曲线的美感。花架,除了其装饰价值以外,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同廊道和假山一样,花架还具有遮挡阳光、划分景区的作用。近年园林建筑小品立意创新,运用多种符号的变化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有机结合的手法,再加上必要的组合构成与排列,则设计出一系列个性独特、韵味十足、功能各异的创新小品。

3结语

建筑小品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建筑小品不仅能够提高园林的设计质量,还能够使园林整体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园林设计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确保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设计出自然和谐的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日常休憩场所。

参考文献

篇14: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 要】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实践过程,但是在设计构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过产品的极限,如果突破产品的极限,那么就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而丧失了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过程是知觉的过程。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产品包装;知觉感知

包装设计在产品的销售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包装的作用,也是营销的作用。精美的包装设计无疑会让产品增色不少,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体现了产品的品质,这是营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人们购买商品时首先看到的是产品的外包装,这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在营销中,尤其重视产品的外包装。

作为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或者是实践,都应该从体现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方面入手,注重设计的高质量。而在设计中,设计者的设计心理学决定了包装的审美。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需要的学科,首先要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模型。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使用流程,研究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这是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实践。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对设计的评价,这是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途径。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是对设计的考核和肯定,因此设计心理学要有用户反馈的过程。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用户的心理需求,研究用户对产品的情感,建立起用户情感模型。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对产品的审美学科,需要建立用户审美模型的学科。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产品使用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包装设计,符合环境的要求,建立使用的环境模型等等。设计者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那么才能设计出良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提升产品的价值。

设计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种,是在特定领域内的用户心理研究的科学。设计心理学的建立融合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则。任何设计过程和实践活动,其主角与核心都是人,人的心理也是设计心理的基础。设计心理学是围绕着人的心理和需求而进行的,比如说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所以,我??在所涉及的基础心理学理论来源方面要做好甄别和遴选,将设计知识和设计需求完整结合。

二、设计心理学应用在设计中的探索

(一)设计中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所谓设计就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门类,任何一门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一种,是科学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的体现。社会是人和物共同组成的,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设计的。设计心理学就是探讨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人对物的感受,人和物的关联,由知觉――认知――动作等系列组成。产品的设计就要满足人类这样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对物的需求关系,研究如何规划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就是应用物来影响人的科学,设计人员要通过造型来规划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更加方便和舒适地使用产品。人们对审美的感受是设计心理学的一个因素。设计心理学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产品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研究人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构思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实践过程,但是在设计构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过产品的极限,如果突破产品的极限,那么就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而丧失了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过程是知觉的过程。首先我们视网膜上感受到信息是不同亮度的元素。我们在设计上要通过处理边界处的亮度来突出棱边,这个过程是形成二维草图的过程。这个阶段可以勾画出物体之间的边界线,画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积。深度线索的元应用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以及方位等因素,形成二维半的草图。然后再利用物体之间的关系建构三维草图。

(三)情绪反应过程的研究。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括反应和依赖两个过程。包装要把产品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精美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设计中,包装图案醒目是相当重要的,其中文字部分也必须要突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能够瞬间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好感。

消费者是一个综合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审美品位、消费特点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设计包装中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迎合大多数消费者心理需求。包装的色彩、造型、图案、材质是包装设计的关键。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离不开包装的过程,包装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设计心理学,是做好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魏力敏,戴珊珊.论设计心理学在快速消费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7).

[2]余建荣,韩春霞.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7).

【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小品的运用论文

2.小篆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3.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4.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论文

5.园林绿化中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论文

6.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应用研究论文

7.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技术应用研究论文

8.新型环保隔音墙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

9.论文:大数据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10.游戏教学在幼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基于园林绿化设计中建筑小品应用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