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
“VoxAku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欢迎阅读借鉴。
篇1: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
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
二零壹壹年的酷暑与严冬记住了我们这些毕了业还在校园里行走的,为了梦想而执著的人们。回顾来时路,风雨兼程,一往情深。
整个考研过程中自己曾看了一些考研前辈的经验贴,那都是前人的正果。使我少走了不少弯路,而今复试结束,应王z Yau同学的所提,努力回顾,这篇感文不是什么张扬,更不是什么成功的经验,真的,二战的同学张扬不起啊,我只是将我的感受写下来,将我对考研的经历和一些领悟写下来。一来记录自己过往的考研,二也希望能对将要考研的童鞋能有帮助。对于初试如何复习数学,英语、用书建议等等,我想王z Yau以及论坛上的很多其他400plus们都是大神,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谦虚学习。复试我选电子线路。个人来说,只是感觉数模电短期回顾比通信原理快,且通原上课所用课本不同才选择的电子线路,如果你模电不好,通原还好,建议选择通原,毕竟报的就是这个专业。我当时选电子线路时也担心面试被面试老师们BS,没办法,毕竟我是出了复试线才复习,时间不允许了,我也管不了这么多,哪个抓得快看哪个吧,争取笔试前翻一遍啊。但复试时有的同学电子线路做的很不理想,这个我也没做完,所以我觉得应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吧。
口语面试 50 分,让我看了个题目貌似LET THE BOMB LIGHT 的科技文献,四页吧,字迹微如蚂蚁,晕倒,最多就是8号或 9 号字体,密密麻麻,估计正常打印出来七八页A4,现在想想,的确,换上谁8分钟给你这么一堆字都会焦急又紧张,坐在屋子里8 分钟激动地我大脑多处短路,就不停在看表,导致8 分钟后全然不知道刚才看了些什么,仅从文献上带的几个原理示意图中了解到这是一种用在战场上检测爆炸物的东西。可以想象老师让我解释文献大意时我们双方的反应了,基本上就是无语vs无奈。也挺感激俩老师的,没有让我什么不说起身走人,后面又让我朗读两段并翻译,单词发音及翻译自我感觉一般化吧。反正就50 分,估计大家都差不多,无所谓了。所以建议,不要像我一样过于激动影响发挥,8分钟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看前两三段就够回答问题了。
综合面试 350 分。各种问。话说我的确不知怎么准备。所以也不知现在说什么。是否可以去报个辅导班什么的。听听人家怎么讲,估计管些用吧。毕竟涉及诸多注意事项和回答方式什么的。但我没报,原因是复试前那几天我时间太紧了,你懂的,因为我要开始看笔试的东西啊。
初试不才,基本上隶属擦线党,且直到接到复试通知才开始准备看复试笔试,总共也就壹周半。之前论坛上看到今年有那么多400+的超人精神已多半崩溃了,断定自己进不了复试了就开始终日散漫找调剂。直到接到复试通知才仓皇看书。复试笔试科目数模电学的一般,稍微翻一遍课本就回顾的八九不离十。使得复试笔试算是马马虎虎。 面试对老师问的问题(他准备了9个题让我随便抽了一道,整个面试木问我成绩单)首先做简单回答(是书上原理层次的知识,一两句回答完也就没话说的了),然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当前方向拓展了点,又谈了谈我的看法(这个木有再说书上的,搞科研嘛,做一个有想法的人),接着针对我刚才回答过程中提到的专业名词再提出与之相关的新问题,就这样一个引一个的问了我一大串(我勒个去,这么坑爹问法不把人问趴下才怪),估计回答的凑乎吧。接下来随便问了我所作过的两个东西,我对做过的东西还记得点,答的一般。最后又问了问几个个人问题,关于二战or工作唔的。之后闪人。是这样,大约1:1.5复试,笔试完的宣讲会后详细询问得知最后是按总分高低排序录取,总分前14学硕,往后21名工硕,然后就是杯具,其中工学具体研究方向也是根据总分原则来选。初试分低的童鞋必然很大劣势,尤其在心理上,当时面试前一直想这种情况复试怎么可能翻盘,一开始自信就被自个的想法彻底扼杀了,最后干脆孤注一掷,想再差也大不了是回家找调剂嘛,反而面试时放下包袱,全盘豁出,回答问题时对视每一位老师,重新找回了点自信。最后仅剩的那点自信使我复试坚强的.走下来。等待结果的那天晚上基本彻夜未眠,思考较多的就是白天面试的每一个细节和考不上,怎么办?感觉是度日如年,迷茫的念头不停地冲撞着我两年考研历程一路走过来日渐消磨的信念。早上五点多还朦胧中没有入睡,头脑已是空白一片,那是一种精力被耗尽的感觉,所有的信念都已退化为竹木之墙,外表虽坚硬,内心却已空虚殆尽。
算是老天眷顾我,让我复试度险。最终录取本部。今年北京本部三个光电子,微波、通信、信检、图像方向各一个,还有二十多名同学在深圳研究生院。收的是越来越少,而报的却不减,哎,我想可能真的是因为我们年轻,有梦想就要去追,敢于去拼一拼,大家都不想给以后留下什么遗憾吧。
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后来还回想过,擦线到本部,呃,这也行。。有运气,可我相信的一句话可能和大家常听的相反,我觉得: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很多事情大家曾经可能都有过想法,但是真正付诸行动并把它变为现实的有几件?不管是考研计划还是生活琐事,也可能是你以前的某个创意和想要参加某个活动某个比赛。无论什么在想到和得到之间,要有做到,做到后,我们得到的可能比想到的要多的多。
对于考研,最后我想说的也只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定信心,直到最后踏出复试考场的那一刻,如果你也将要考研,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
。篇2:清华考研计算机专业经验谈
清华考研计算机专业经验谈
(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参见《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集萃》。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防治。
8.外科感染
(1)疖、痈、软组织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及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甲沟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热敷,理疗,应用抗生素。有脓液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如甲床下积脓,应将指甲拔除。
(3)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肿胀不明显者可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压力增高应立即切开引流。
(4)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①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可分为三大类,①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②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③真菌脓毒症。治疗一般是:①处理原发感染灶;②应用抗菌药物;③支持疗法;④对症治疗。
(5)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的强烈收缩,任何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和抽搐)和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敞开引流,不缝合,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治疗(清创去除毒素来源,大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控制痉挛,防止并发症)。
(6)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及选择:①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②选择应根据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和药物的抗菌谱③同样治疗效果时尽量使用单一、窄谱的抗菌素④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尽量使用杀菌性抗生素⑤较严重感染,优先从静脉途径给抗生素。
9.创伤
(1)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及影响因素: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等身体一般情况欠佳,抗炎药物,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变等疾病。
(2)创伤的处理和治疗:伤口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10.烧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九分法)和深度估计的方法: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特重。
(2)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烧伤清创术和创面用药。
(3)大面积烧伤的分期及各期的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全身治疗,创面处理,防止器官并发症。
11.肿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响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形态学检查;防治原则:良性肿瘤和临界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防止复发或恶性变;恶性肿瘤应针对全身治疗,I期以手术为主,II期以局部治疗为主,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III期采取综合治疗,IV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12.移植:移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步骤。
13.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包括病人体质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抗胆碱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①增加麻醉效果;②镇静;③减少麻醉药用量;④减少腺体分泌。麻醉前用药的种类:①安定镇静类;②催眠药;③镇痛药;④抗胆碱药。
(2)全身麻醉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呼吸系统:呕吐和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肺炎和肺不张;循环系统: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室纤颤,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热,抽搐和惊厥。
(3)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下腹部以下,腹盆腔,下肢,肛门、会阴部手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4)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及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普鲁卡因适用于浸润麻醉,丁卡因适用于表面麻醉,利多卡因适用于各种麻醉,布比卡因适用于产科麻醉;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和选择:根据各局麻药的特性和手术性质。
(5)重症监测(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应用及治疗原则。
(6)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脑复苏是为了防止心脏停博后缺氧性脑损伤而采取的措施;三个阶段的操作方法要领和治疗:初期: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有效指征;后期:呼吸管理,胸内心脏挤压,药物治疗,复苏后处理;脑复苏:脱水,降低体温,使用皮质激素,周身支持治疗。
硕士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以初试数学129,英语63,政治70,计算机专业基础141,总成绩403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网络研究所录取.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是信心,计划和坚持!大致上把我考研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感受写下来。留下点东西给后来考研的研友们(特别是计算机统考的同学),希望能够给一点你们帮助,少走一点弯路。
一.准备工作(3月到5月)
选择报考的学校:
每个人对于考研的看法都不一样,恐怕每一个要考研的人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考研难吗?我的感觉是考研比高考要简单。我举几个计算机比较牛的学校,想分三个层次说明一下到底是个什么难度。单论难度的话,第一个层次以清华的计算机为例吧,清华计算机的录取线大概是360-370分这个区间。第二个层次我觉得浙大吧,不是说浙大是二等,不过浙大招收的人数比较多,所分数线相比较较低。浙大录取线大概在340分左右(只是听说,因为有个同学342考上了)。最后再来看一下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由于是执行国家线,所以复试线跟国家线差不多,不到300分吧。以浙大为例,看看这个340分应该怎么考。数学110,专业课110,英语60,政治60,这就够了。难吗?我觉得单单看这个分数的话,没有人觉得自己会考不上。想考的再好的话,个人觉得对于计算机统考而言,比较现实的是数学130,专业课130,政治能再多10分,这样得分390,几乎没有考不上的学校了。
考研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考研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可能很多人要首推坚持,这是不错的。但是我觉的还是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你的学习能力。
篇3:考研经验谈
考研经验谈
考研经验谈今年考研(论坛)的初试成绩的公布比往年要早,同时面试的时间也提前了一些,西北工业大学是在十五之后出来的,相对而言较晚。经过去年大概六个月的紧张复习,我终于以429的分数踏进了西工大的管理学院,现在回忆起那些奋斗的日子,唯一的感觉就是劳累中填满充实。大家都知道考研是个竞争性游戏,那么怎样在同等的时间里战胜别人,获得胜利呢?我静下心来想了几月,总结了近一年来公共课复习考试的经验与教训(由于大家专业课考的都不一样),写了下来,希望能给后来人以启示,考出更好的成绩。
信心是实力的保证。首先要坚信自己有实力上公费的名校!明确自己的目的,挑选自己实力范围内的高校,勇敢一搏,你或许就是成功者。
复习经验
考研是个周期较长的战斗,什么时候复习,怎样复习,大家在真正备战之前心理一定要有一定的想法。我给出的建议是:
首先你要明确考研四门课的重要程度。我准备考研时,发现自己数学虽好但不够精,于是我选择了数三;英语(论坛)能保证过线,所以不去太多过问;政治对我来说很难,但它容易考高分,所以我决定多花些心思;专业课也是高分科目,我要通过多种渠道去收集资料,这时,以前的学长们就是你要提前关注的对象。
其次,复习时间要合理安排。以我的经验,四月准备数学;五月、六月、七月准备数学、英语,八月、九月准备政治与专业课,与此同时复习数学、英语的时间减少;之后便是专业课的熟悉和三本基础课模拟。最后,怎样让你的心静下来?这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我记得有段时间我的同学都在找工作,而且迅速打破了工作难找的谎言,于是心就乱了,在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后,才定下来。所以,当你突然不想上自习时,不要刻意去强迫自己,试着放松下再重上太平洋吧。
具体规划
在做复习规划之前,大家最好慢慢找到一天中各个科目的分配,我当时的安排是:
在7月到10月之间,8:00-10:00英语、10:10-12:20数学、14:00-15:30专业课、15:30-18:30数学、19:30-22:30政治;在10月至考试,8:00-10:00专业课、10:10-12:20数学、14:00-16:30英语、16:40-18:40专业课、19:30-21:30政治、21:30-22:30数学、23:00-01:00政治或专业课。这是我的作息时间,每个人的安排都可能不同,尽量花些时间使自己找到最佳复习时间段。下面具体说说:
3.1英语--抓住阅读
具体安排如下:
3月-6月单词的记忆、
6月-9月文章阅读、
9月-考试真题训练、
12月-考试作文背诵
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因为英语不过线,所以,大家要记住,英语就是用来卡人的,很重要,那么是不是我们就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复习英语呢?其实,也不完全是,在你能保证过线的基础上,我觉得就可以了,但是务必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复习,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抓阅读重作文,那么对单词就要有一定的认知,而且考研词汇题中对一些词汇的考查也极具钻牛角尖的味道,经常考一些不常见单词的意思、区别与用法。因此,在复习英语单词时,应多注意一些平时不常见的意思、搭配与用法。考研往往考查大纲中单词的后几种、甚至最后一种非常偏僻的解释。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能为背单词而背单词,这样既枯燥又记不牢,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习题或阅读一些文章,通过做题与阅读来强化对单词的记忆是很有效的。我建议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坚持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作五篇文章,阅读水平还是会有显著提高的。
3.2政治-记忆为主
政治理论也是研究生(论坛)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大家都觉得政治难,尤其是理科生,但要想考研成功必须闯过这道关。其实只要认真复习、方法得当考个六十几分还是很轻松的。我的建议是跟着培训班走,但是人个人觉得在上培训班之前,应先把政治课本看一遍,最好在暑假之前完成,这段时间着重于哲学和概论,这部分内容尽量能看个两遍,不然很难理解。然后在上培训班期间,跟着老师的步伐基本就行了。
9月大家可以把政治稍微放下,10月之后,就要着手记忆的内容了,11月中旬,大家就可以做题练习了,建议先把真题做一遍,然后在做模拟题。模拟题中的简答题很重要,一定要完全理解的背诵,而且要多背诵些。对于时政,培训班的猜题一般都不是很准,建议考研平常就注意些国外大事,个人觉得定手机报非常好,大家不妨试试。至于纲要和思修,这两门课不是很难,大家只要把该记得记住,基本上就行了。
3.3数学--重基础
我给出的规划是:4月至6月书本两遍、6月至10月复习全书5遍、10月至考试真题3遍、复习全书1遍。
数学考试的分为一、二、三、四类卷,我只讲一下数学三的复习经验,我一向认为数学成绩是决定总分高低的关键,因为像政治、英语拉分并不大,而数学成绩,好的可以拿到满分分以上,差的甚至不及格,这就拉开了差距。我数学复习的较早,因为大部分知识都忘了,需要巩固基础知识,然后大量地做习题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果想要考高分,有些时候比别人更刻苦些。我在复习数学时,进行过有些数据统计,数学三中有120分是基础分,所以,大家记住,数学要想拿高分,必先固基础。
在大家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以后,就可以认真复习了,但是心静如水平面般还是比较难的。考研是一个既耗体力又伤脑力,同时需要坚强的毅力做后盾的选拔性应试,故大家在准备静下心来之前,先好好玩玩,放松一下,然后在投入抗战。复习中,一般在十月份左右,当你发现同学们在找工作时,可能你的心会再次波动,此时,最好不要刻意压制自己,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祝大家都能成功!
篇4: 考研经验谈
考研经验谈
本人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校园,今年考的是某研院所,初试成绩为410分,英语一77,政治68,数学141(自命题),专业课124。
英语
我认为,对于英语来说,真题最重要,要对真题什么时候做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我去年是留了的题大概是考前4、5天做的,(包括10年)之后的题最好是做两遍,而且别连着做两遍,就大概快忘光了的时候再做一遍,我大三下学期就是过了一遍恋恋有词(听朱伟老师的课),做了几套试卷忘了,暑假做到,开学之后差不多就是每周完整做一套,真题很宝贵,规划好,能够中间做一下做过的真题,别到最后没有新的真题做。我最后还买了张剑的预测的试卷,感觉试卷较考研真题难,但是能够考前每一天抽点时间完整的做四篇阅读,因为持续题感真的很重要。
英语还用了扇贝单词,推荐把考研真题中加进去来回背,这点我之前没有做到,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必须会很有效果,从做真题开始就坚持这样做,就应大有裨益。
我认为英语过线靠阅读,高分靠其他部分,要想取的高分务必每部分都不能放过。阅读能够听唐迟老师的课,其他部分就是感觉哪里弱就找找视频有针对性地听一下。完型填空千万别不练,我明白有的同学就是放弃了完型,但是今年完型很简单,我就错了一个,要是不做就怪可惜的。
作文能够听听王江涛讲的,但是我感觉何凯文的作文书要比王江涛的好一些。因为他讲了每一段的套路,我感觉收获很大。
今年的排序题都说很难,我做对了,我感觉还是考试时时间安排的问题,我大概花了20分钟来做排序,记住,不要慌是最重要的。
对于做题顺序,我觉得需要大家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我的做题顺序是四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作文。
所有课程倍速播放更佳哦
政治
政治我觉得自己不算高分,大家简单参考。
我是暑假听了一遍徐涛的课,我觉得他重点还是讲的比较突出的,能够学别的学累了的时候倍速听,虽然只是过一遍,但是做题的时候会感觉还是记住了一些。
开学之后就是做的1000题,四套卷,八套卷。1000题做的时候我都是把选项写在纸上,在答案上做标记,不在题上划,圈出自己认为还需要看的题,包括错的和蒙的,第一遍可能会发现圈很多,但是来回复习效果佳。
有时累了还会听听徐涛讲的选取,包括考前冲刺的课程也蛮不错,能够背他的马原部分。
我当时有八套卷的时候没背,只背了四套卷,时间就挺紧张的,我发现其实四套卷的大题和八套卷都是差不多的,我认为能够有八套卷的时候就开始背。
政治的真题我直接没做,但是他们有的人是暑假的时候做了一些真题,我认为有时间的话,稍微做几套选取也行,真题选取的套路我感觉跟肖秀荣出的题不太一样。
高数
我考的是自命题的,所以可能对大家参考价值不大,我就简单说一下。
大三下学期听汤家凤的基础篇,做汤家凤划的课后题,接力题典1800基础篇,暑假听提高篇做提高篇。因为我暑假参加了两个校园的夏令营,所以留了一点小尾巴是开学后完成的,我认为跟着汤家凤最大的感觉就是踏实。开学之后就是真题,中间有针对性的.再复习。错题本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拿出时间来复习错题本上的题,更更重要的是思路框架要清晰,最重要的是考试时的心态。
专业课
专业课最好还是咨询去年考上你心怡校园的学长学姐了,我觉得专业课第一遍背的时候,千万不要跳过某些题,我有的题就是第一遍没想背,再之后记的时候就会有抵触的感觉,专业课真题最重要。
心态
(一)备考心态:我在考研过程中参加了两个校园的夏令营,保研的一些事情,还有一个月实习,大四上还有几门课,还有党校,党校结业考试(大概11月末),所以必须要相信自己时间是够的。
(二)考场上的心态:平心静气地做,我高数全是大题,结果第2、3、4题(一共10道大题)都没有做出来,但是感觉自己心态蛮好的,跳过这三道先做的后面的,之后又回到来做,也做出来了,所以必须不要慌。
小结
我考研备考阶段也看了很多经验,以上所写期望能够帮到大家,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寻找最适宜自己的方法,预祝大家成功,加油,这段经历将会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篇5:正义即刑法哲学―清华考研刑法经验谈
正义即刑法哲学―清华考研刑法经验谈
今年有幸考入法学院,刑法学方向,政治考的最不好,其他的一般般,现在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在这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直入正题。
科目四:刑法学
清华刑法教学组一共四个老师,其中三个3老师有了自己的教科书:张明楷教授(第四版)、黎宏教授(新出)、周光权教授(第二版)。黎宏教授的教材我还没来得及读,但是他的《刑法总论问题思考》我翻过。张老师的教科书论证严密、用词准确、行文自信、略带诙谐。黎教授的《刑法总论问题思考》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翻一翻,就此而言,黎教授的教材或许也可有取舍地读一读。我们刑法课的教材用的是周老师的第一版,通俗易懂,可读性佳,去年出的第二版我也读过,不过有许多地方读不懂,尤其是与行为无价值有关的部分。
我是以张老师的教科书为中心(重心)展开专业课学习的。友情提示一下,教材一开始看的慢没有关系,因为你再慢也没我慢,俺曾经一下午加一晚上再加回宿舍楼下自习室看到十二点才能看三张纸。再友情提示一下,张老师的书有些地方论述不详,或其论证方式不易理解,对此,我的办法有三:一是多读几遍;二是勤问老师(当然,该老师须具备真才实学,否则请略过此办法);三是对比着看台湾、日本学者的刑法教科书(我翻过西田的、陈子平的),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关注角度,不同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的叙述方式,而不同的叙述方式又有着相异的理解难度,诚所谓:诸子百家,各取一瓢。
至于论文,其重要性绝对要次于教科书。如果要读,也不要乱读一气,而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挑那些含有潜在命题点的文章来读,过于理论性或者过于偏僻的文章就不要读了。哪些是“含有潜在命题点的文章”呢,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清华的考试题非常基础,不会逼着考生去弄一些高难度的东东。大家可以去分析一下历年真题,看我说的这一点靠不靠谱。二是尽量挑一些近期的文章来读,也就是说过于久远的文章大可不读,其中,以四位老师近两年的文章为重中之重。三是关注一下理论上或者立法上的热点。你比如说今年的考试,刑法的初试跟复试都考了交通肇事跟危险驾驶,法理学考了“见死不救罪”。其实这几点对于教科书的研读也具有指导意义,只不过《刑法学》的绝大部分都很重要,在一开始的学习中不要妄想投机取巧,如果你是真的想考上,而非只是真的想考。
最最重要的是,切勿死记硬背,避免教条主义。要勤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述原理与具体知识。对于这一点虽用字最少,但最为重要,因可意会不可言传,故用字最少。刑法学131。
科目三:法理学
法理学107,不高,所以我说一些自己的感想,把自认为自己走过的弯路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书看的不算少:高其才的《法理学》、张文显的《法理学》、沈宗灵的《现代西方法理学》、张文显的《二十世纪法哲学思潮研究》、博登海默的《法理学》、严存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韩忠谟的《法学绪论》、高鸿钧等编的《法理学阅读文献》、刘星的《西方法律思想导论》、《中国法律思想导论》、《法律是什么》,上面的书大都仔细读完,有些还读了两遍三遍乃至四遍,有的还做过笔记。我甚至都翻过H.科殷的《法哲学》、拉德布鲁赫的《法学导论》、劳埃德的《法理学》。列了这么一坨,是想表明:考研毕竟是场考试,在准备这场考试的时候切勿太任性或者说太随意。这些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着好奇或者兴趣去读的;这些书有很多没读懂;这些书有很多只读了一遍,就对考试的帮助而言读了等于没读。我现在的想法是:为了理想,大家先现实一点吧。
我现在想是不是一本《法理学》再加一本《西方法律思想史》就够了(我去年看到有篇经验贴就是这么说的),把这两本多读、读透。别再想那些高难度的东东了,因为你没时间去弄那些(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你掌握多少高难度的东东取决于你前几年大学阅读、思考了多少,从而考研也非仅仅考验你这区区一年的学习),别忘了,你还有刑法英语与政治,要注意科目间基本的均衡。还有一点想提醒大家,有些书是没必要通盘阅读的,挑些重点读就行。毕竟时间有限,少做无用功。
相信很多人跟我当时一样,对法理学灰常紧张。清华法理学的题目总是有让人无法入眠之奇效。正是因为这样(再加上自己的任性),我才会去翻那么一坨书,浪费了那么一坨宝贵时间,做了那么一坨无用功。现在想想,感慨颇多。
科目二:英语
论坛上写英语的帖子一大堆,建议大家适当的看看,取几瓢适合自己的。我觉得论坛名是“金翅掠影”的那位哥写的几篇经验贴都不错,推荐给大家。我的英语不好,但我总觉得能学好,是幻觉么?
英语真题用的是张剑的那套黄皮书,我很喜欢。真题是王道。
单词书用的是乱序版(绿皮)。背了几遍之后,我再背的时候就基本上只背单词的意思了(有些单词我也注意一下拼写),捎带着看看例句、近义解析神马的。这样做是为了节省时间,以及节约脑力。如果到了后边还认认真真地仔仔细细地一丝不苟地一字不落地扫每个list,我会死掉的。毕竟英语基础不好,那样背单词进展会很慢。单词要坚持背,直到最后一刻,没错,直到最后一刻!直到最后一刻!(只要九九八!只要九九八!您还犹豫什么呢,赶快拿起电话订购吧!)
作文部分完全遵循了王道长(大名王江涛,厮混于学校)的指示,窃以为王道长的“三步大法”非常好用,推荐给大家。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弄作文的,感觉早一点开始练习王道长的“三步大法”效果应该更好,起码不用这么急促。王道长的教程分为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均为PDF+视频,三个班的原理完全一样,只是所附范文略有不同。网上都有,有钱的去买,没钱的去down。英语74。
科目一:政治
本以为这一科是最有把握拿分的,结果考的最烂,就写点感受给大伙散散心吧。用的书:红宝书、疯草、肖秀荣全套。我觉得最大的错误就是太贪,用的辅导书过多,忘大家引以为戒,科学政治。现在想想,我觉得红宝书不适合我,字太小,没条理,很是影响复习心情。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已经临近整个考研复习的冲刺阶段了,保持一种既凶猛又平稳的心态很重要。我复习的最后阶段被政治搞得很惨。肖秀荣的书不错,推荐给大家。政治67。
大学网考研频道。篇6:物理考研经验谈
你来我网-考研社区2003年2月18日9:19
作者:qiva
我是从计算机转理论物理的,个中滋味只有亲历才能体会。
一直都想把个人经历写下来,算是对过去人生的一种交待。可惜每次这样的冲动都维系不了多久。刚刚看到“我要考物理”的帖子,先将学习物理的一些书单清列出来,附加评论。
(一)普通物理:
1.新概念物理力学,赵凯华,罗蔚茵,高教出版社
2.新概念物理热学,赵凯华,罗蔚茵,高教出版社
3.光学,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4.电磁学,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普通物理的教材对于考试来说,差不多远,新内容也不会考,专著于学习的话,上面几本应该说是国内“最好”的的教材了(个人认为),值得好好参祥。记得以前听两位作者演讲,觉得罗女士的广东式普通话非常好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结果错过了赵先生的教诲,两个小时后才小梦初醒:-)
5.费曼物理学讲义一二卷
经典!读过就知道。只是为考研的话,就别看了,省得糟蹋。
6.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试题精选精解,卢先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书是北大写的,考研必备!如果跨专业又没时间,最好快速看一下课本,然后狂练此书。
普通物理的内容较多又杂,高中基础好又参加过奥赛之类的人,应该很轻松。跨专业来说这门学起来容易,考起来就不知道了。最好不要选这门考,北大以前的复习提纲上说不考几何光学,结果22分的'大题出现在卷面上时,我是干瞪眼。
(二)数学物理方程
1.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
这个不用介绍了。如果跨专业或是时间紧,把复变函数部分快点看完,挑几个题做做。数学物理方程部分看看前几章就行了,重点在勒让德函数,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牵扯得多一些,总之是用得着便学,以后再恶补。
2.数学物理方程,柯朗
学物理的人趁着年轻还是好好打一打基础。
3.特殊函数概论,王竹溪
中国人写的书里面足以自豪的一本,王老先生是杨振宁的老师。考研就省了。
(三)量子力学
1.量子力学基础,关洪,高教出版社
跨专业的人还是从这本开始。
2.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关洪
学好了曾谨严先生的《量子力学导论》再看,对理解量子力学有帮助。
3.量子力学导论,曾谨严,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个不用说了吧。
4.美国研究生物理试题解答第六卷,中国科大
考研从这里开始,里面物理味道很浓,数学也很基础,强烈推荐,北大有不少考题是改编它的。
5.量子力学试题选解,曾谨严,钱伯初,科学出版社
这个也不用说了吧,里面不会做的想也没用。会做的一定要掌握。
其他的名著和习题集我就不说了,曾的书附了参考书目的,至少狄拉克和费曼你应该听过。我还没把朗道的书看完,E文的看起来就是慢。
北大好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没考过散射,几个师范大学也不考,别的学校我不知道。
曾的《导论》看完后,最好还是把曾的量子力学卷一看看,里面的周期势和Feynman-Hellmann定理要掌握。
(四)电动力学
1.电动力学,郭硕鸿,高教出版社
基础。
2.电动力学简明教程,俞允强,北大出版社
基础。
比较而言,俞老师的公式定理好记好用,条理清楚。郭老的书推理清楚。电磁波那一章我觉得还是郭老的书写得好,反射和折射推导讲得很明白,记不住公式的时候自己按照他的方法还可以推出来。电磁场和相对论一章则各有所长。经典辐射理论一章好像没见哪儿考。
这两本书最好结合起来看。
3.电动力学题解,林璇英,张之翔,科学出版社
只能说是吐血推荐了,做完你就可以说你会电动力学了,除了在那些做过Jackson的人面前以外。平时学习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必备!
4.经典电动力学,Jackson
通向高手的必由之路,折磨天才儿童的读物。看的时候才让你后悔数学物理方程没学到家。跨专业的还是考上了再修。
(五)统计力学
1.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高教出版社
拿来教物理门外汉都合适,除了非平衡和最后一章外,还是每一章都背熟才好。
2.美国研究生物理试题解答第五卷,中科大
绝好的习题集,北大的试题不少改编于此。
3.刘川热力学讲义
不知道刘老师现在是不是要出书了,所以关心版权,停止了讲义的下载,只能到PtoP上面去搜了,我的放在学校的实验室公用计算机上,上了封条,没法拆了硬盘拷回家,现在只能祈祷我到学校时还没被人下杀手。
4.统计物理,朗道。
有时间还是看看。
考热力学和统计物理这门课程的主要还是考统计物理。
(六)经典力学
1.古典力学,Goldston
名著,现在还在看,理科考研好像没有哪个学校考这门,工科我不关心。其他的有本通用的理科教材我忘了名字,是中科院一位院士的,下次想起来再修改。
其他和研究生课程接得比较近的暂不介绍了。
对前沿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李淼的《弦论通俗演义》。
再推荐一本费曼自传《科学家,你真会开玩笑》。
以上书籍,比较新的可以到出版社邮购。如果购买不到,愿意破费又不嫌麻烦的请到超星下载。不想交银子的,嘿嘿,办法是有的,自己想!
下面是几个可以下载物理书籍的ftp,单线程。
中科大地空院ftp://202.38.92.223/
ftp://202.199.248.12
支持正版,维护知识产权!
想找书籍文件之类的,到北大天网去搜索。
话题讨论请到中华第一系-北大物理系的bbs。
(中国大学网)
【清华电子系考研经验谈】相关文章:
4.电子系学生求职信
7.清华演讲稿
8.求职经验谈
9.司法考试经验谈
10.清华学习班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