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
“all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
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今年我市工贸经济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技术改造投资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9.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加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运行调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增强工业监测分析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提高预警、预测、指导的能力,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防止工业生产出现大的起落。二是加强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把产品有市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电力、资金、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上向其倾斜,鼓励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三是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开展银企资金供需洽谈活动,支持金融部门推出更多的金融新品种和服务,推动银企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四是加大营销力度,促进产销衔接。引导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销售网络。加大本地产品促销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产品区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抓项目带动,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明确支撑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重大项目策划、对接和指导业主深化项目前期工作上,策划一批能对我市工业起支撑拉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及产业链项目。重点推进三钢年产300万吨钢配套改造、纺织化纤集团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加快纺织化纤集团年产10万吨VAC装置暨5万吨PVA技改,三化1、4-丁二醇,华茂化工公司年新增3万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树脂成型粉及餐具系列和永安300万吨旋窑水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实施。二是狠抓主攻点,扎实加强市本级的.项目建设。对市区(含中央、省、市、二区)37项工业技改项目由委领导及相关科室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全程跟踪落实,每季度检查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以技改项目工作绩效为主线奖励考核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委职工的积极性。三是落实侧重点,主动与全省重点发展的汽车产业配套衔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省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承接和配套能力。围绕福州东南汽车、厦门金龙汽车、闽西北载货车,在已有协作配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机械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汽车标准件、变速箱以及发动机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策划、选准一批可供合作的项目,主动参与全省汽车产业链的招商活动,全方位开展对接与协作。四是攻好突破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加快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县级园区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加大园区项目的招商力度,瞄准行业内竞争性强、产业衔接性强、互补性强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五是抓好结合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产学研活动。组织好“五新”项目推介活动,实施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是强化关键点,提高联内引外实效。积极组织参加“6・18”和“9・8”招商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和利用相关配套政策,筛选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提高招商活动的实效。 3、抓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全力推进市本级企业改组改制,促进市属企业加快发展。对市本级13家、委直属17家国有企业力争在年内退出竞争性领域,实行委领导和相关科室挂包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合老工业基地实际?在对国企进行改革的同时?引导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增加投入,盘活重组低效、闲置资产,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机制。按照三级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加强监督的原则,扩大经营者范围,完善考核机制。四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抓商贸流通,强化消费拉动作用。一是加大专业市场等现代流通项目建设力度。建立项目库,力争储备项目达100个以上。积极做好组团参加“5・19”福建首届商贸行业项目投资合作洽谈会的筹备工作,大力推介我市商贸行业投资环境和项目,引进资金加快我市商贸行业产业升级及业态创新。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抓好##汽车城、陶瓷品交易市场、电脑城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的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及肉食品批发市场,加快##温州服装批发城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动工。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各类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引进新技术,发展各类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市商业、医药配送中心、欣源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计划在市区筹办水果、糖酒、汽车、住房、电脑等6场以上专业会展活动,认真筹划在2004年国庆前夕京福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之际较大规模的商品展销会。同时,抓紧筹建专业化会展公司,精心策划招商引资建设会展中心,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国有内贸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国有内贸企业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尚未改制和已改制未彻底的企业逐一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做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特别是积极支持市商业、物资、医药、食品集团的深化改革和做强做大工作,努力培育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5、做好整规综合协调督察工作,优化市场环境。一是要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推进各专项整治工作。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餐桌污染”、药品食品市场、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安全生产等“五个重点”专项整治,以及房地产、汽车、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等“四个热点”整治,努力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在全市各县推开“餐桌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做好省市直控的六个生猪基地、六片蔬菜基地、四个禽蛋基地的无公害化建设工作,广泛推进无公害肉、禽、蛋和蔬菜的生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基地生产源头的检测体系建设,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快“农改超”步伐,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 (作者为##市经贸委党委书记、主任) 本@文内 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 国:教※育文 摘(;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篇2:推进XX镇经济快速发展
XX镇党委、政府: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工商税收180万元,比上年增加28%;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比上年增长1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7800人,比上年增长42%;新增二、三产业人员1639人,比上年增长33%。 ,我们将按照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上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为突破口,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劳动就业扩大为落脚点,全力加快工业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我镇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具有我镇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增加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积极推广良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探索和推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路子,努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创新措施、扎实苦干,努力推进XX镇经济快速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20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比上年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比上年增长23%;实现工商税收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增加5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一、全力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促进我镇骨干企业快速崛起 1、围绕增强投资拉力,努力实现企业项目建设的新突破。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今年我镇将通过项目建设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具体化、步骤有序化,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拉动作用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大的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办法,建立市场化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确保项目建设保持强劲态势。 2、在招商引资上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招商工作长效机制,狠抓项目落实,对签约的项目固定人员、固定地点,跟踪落实,使该落地的项目尽快落地,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紧紧抓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的良好机遇,高标准进行园区规划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搭建好招商引资的平台,做好承接项目的准备工作。二是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尽早做好产业引导,积极创新机制,使建设项目早竣工,早投产。二、多措并举,促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1、加强指导、服务,避免企业发展的盲目性。一是提供政策服务。以经贸委、吸收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成立政策咨询办公室,主动为骨干企业了解政策提供便捷服务,对企业的咨询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时限制,帮助了解产业政策的具体领域,引导企业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二是引导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我们将把巨野县麟昌裘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和金鹰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培育对象,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围绕上下同系产品配套延伸,打造和解读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开发创新力度,制定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对金鹰纺织有限公司,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使公司在短期内实现规模的迅速膨胀,快速成长为集收购、加工、纺纱、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棉花加工企业。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找差距。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对宏观环境因素、产业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动态、行业发展水平、企业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引导企业找准发展“座标”,实现重点突破,壮大特色,形成优势。 2、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尽快形成。积极组织和支持企业组建技术开发创新机构,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产、学、研联合;同时,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投入力度。二是认真落实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骨干企业投资、投产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三是树立“配角”观念,借脑生财。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挂靠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导外地科研单位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 3、立足现有优势,深化企业改革,使其做大做强。本着符合本地功能特点和总体规划、市场导向、比较优势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立足于棉花、林产品、粮食等农副产品优势,对亚绒棉业、恒泉油脂、金鹰纺纱、银海源棉业等企业,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明晰产权,优化股权,盘活经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推进企业组织形式升级。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调优企业股权结构,加大经营管理层的控股比例。二是创新管理体制,组建企业联合会。三是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机制,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议事程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重大问题必须征求股东意见,建立公平制度,把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置于股东的监督之下,提高股东参与和落实决策的自觉性。四是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大力推广“倒逼成本管理法”,建立质量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推行现代物流管理,从关键环节入手,努力挖掘节约潜力,全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4、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再好的方略也必须由人去实现。充分开发、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综合竞争优势,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必须有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此,下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新机制,鼓励企业打破传统思维定势,面向县内外招聘优秀人才,依靠人才优势加快发展。同时,积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培训、选派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聘请专家教授来讲课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加快我镇骨干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二、因地制宜,狠抓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1、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在依托我镇亚绒棉业、恒泉油脂、麟昌裘革工艺、金鹰纺纱加工等企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麦棉、蒜棉、蒜瓜棉等多元种植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按照发展“三精”农业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发展精细种植业,年内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1万亩。二是继续推进畜牧养殖,坚持走好林牧一体化的路子。大力推进规模化饲养,积极创造条件在全镇再建1―2个大型养殖场。同时,因地制宜,按照各行政村不同地块的生产状况,积极探索林菌、林草、林下养殖等模式。 2、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多方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千方百计找项目,搞好合资合作,使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帮助民营企业选准产业,继续拉长木材加工、棉纺织、油料加工等产业,有效解决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三是创新民营企业运行机制。千方百计筹集民营企业建设资金,引导群众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股入股办企业、上项目,为民营企业堵塞资金缺口,缓解企业建设中的困难,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四是加大道路和企业“三乱”治理力度,简化审批程度,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定期评议制度,严格奖惩。严厉开展打霸除恶治痞活动,为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订单劳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六是深入开展我镇企业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通过招商引资、重组引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实施镇企业二次创业工程,使我镇企业运营质量明显改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提高我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能力。根据我镇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力度,切实保证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三、围绕优化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突破 加快发展,必须优化环境,加强对部门执法行为、收费行为的监督和规范。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政务服务的协调,使企业和群众享受高效率、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坚决制止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对“吃、拿、卡、要”的单位和个人,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加强整治,确保全镇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严格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追究。四、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完成好我镇的经济工作。 (一)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及时掌握有关的政策措施,研究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努力做到把握大势,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应对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乘势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胆略。一是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韧不拔、契而不舍地抓好各项工作。二是要正视困难,勇于克难攻坚。今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坚决克服畏难等靠、等待观望的情绪,以百倍的勇气,沉下身子,调查研究,分类指导,负重前进,千方百计破解难题。主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主动查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卧薪尝胆,加倍努力,以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奋力争先进位。 (三)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扎实的作风迎接挑战、克难攻坚,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激励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努力营造好亲商爱民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业激情,使XX镇的各项经济工作落到实处。
篇3:英文简历:突出工作重点
英文简历:突出工作重点
工作经验要突出重点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看重求职的工作经验(WORK EXPERIENCE),外企也一样,特别是欧美企业很重视求职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如果你有很好的工作经验最好择其重点分项写出来,包括服务单位的名称,自身的职位、技能等。当然,用人单位会在应聘要求中写明,他们会看中哪些工作能力和经验。你在求职时,完全可以根据招聘广告上所列出的每项要求,并列出自己的.情况逐一与之比较。
比如,一则关于marketing management trainee和job requirement是这样写的:
We are looking for a competent person to fill the captioned position:
University graduate majors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Prepared to develop career in the commercial field
——outgoing personality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levels
——Good knowledge in PC operations
——roficiency in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Mandarin
相应地你应该考虑自己的qualification的选择和表述,如你可写(与上列各项对应):
——University graduate with major in Marketing
——Having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Business clubs activities and learned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Good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and like a lot of out door activities know how to tackle with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killful in operating Words,Excel,Lotus1-2-3,etc
——Fluent in English and studied advanced level of Mandarin
这样做可以使你清楚了解该职位是否适合自己,自身资料又是否切合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各项要求后,你就可依据每一点在履历表上重点提出自己在该方面的强项。突出卖点,将之放在最吸引用人单位的地方,使招聘者一眼可见。
篇4:明确工作重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明确工作重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开发区在新世纪要成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基地和最具青岛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 者:迟华东 作者单位:青岛开发区工委书记 刊 名:沿海经贸 英文刊名:COASTAL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 “”(4) 分类号:F127 关键词:篇5:全面推进林果业快速发展
――关于进一步推进伽师县林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新疆南、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可以说天山北部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我在农四师六十八团挂职期间,通过学习农四师部分团场的工作经验并对天山北坡经济带进行认真地考察调研,进一步提高了对林果业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并对全面推进伽师县林果业发展产生了许多启示。
一、农四师林果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农四师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西至中哈边境,北东南三面环山,成立于1954年。五十年来,全师各族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气概实践和铸造了兵团精神,在亘古荒原上开创了阡陌纵横、屋宇罗布、树木成荫,小城镇初具规模的绿洲,使四师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特殊社会集团。
农四师所辖21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2万人,所辖地域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尤其是具有比较理想的葡萄生产土壤质地。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棉花、甜菜、瓜果、香料等。,全师水果总产达19574吨,其中苹果1578吨,梨1366吨,桃子9450吨,杏子236吨,葡萄1241吨。这些成绩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农四师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大力发展林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以优质产品拓宽市场,以市场来调整林果业结构,使林果业快速步入高产、高效、低投入的发展道路。
(二)大胆引进,提高质量。从引进优良品种入手,加大了优质品种的引进力度,彻底改变过去的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观念。由于农四师过去的果树品种差、产量低,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本找不到市场。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农四师在优化品质上下工夫,积极培育和引进既高产、优质的果树品种,努力在市场上创造坚实的立足之地。
(三)大力发展中、小型加工企业。农四师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一批中、小型加工果品企业,解决了农民卖不出去水果的困难,农民对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日益提高。农民和企业之间形成了互相服务、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有利关系。
(四)建立健全专业组织、行业协会,构建市场和营销体系。按照自愿互助的原则,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农户为基础,建立各种形式的民间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通过市场机制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建立专业化的产前、产中、产后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致富职工群众。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生态与林果业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优势,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类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林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优惠政策、优势品牌战略、林果业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调动全师广大干部职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龙头企业投身于林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伽师县基本情况及发展林果业的必要性
伽师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喀什地区。距喀什市75公里,东邻巴楚县,西接疏勒县,南靠岳普湖县,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阿图什市毗邻。现辖11个乡,2个镇,自然资源,农副土特产丰富,总人口31万人,人均收入1500元。主要有伽师瓜、杏、酸梅、小回香红花、甘草、羊牛等,有“中国伽师瓜之乡”、“中国杏之乡”、“中国酸梅之乡”的美誉。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我县林果业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林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多样化、优质化。但仍然存在的果品销售难、价格低等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由于棉花价格的下降和伽师瓜市场的饱和,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使进一步提高农民对林果种植的积极性,这对我们针对如何发展林果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粮食和棉花价格低、伽师瓜的销售率不高的问题,无疑给予生产小麦、棉花、伽师瓜的伽师县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这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利用退耕还林的政策扩大林果业,促进林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此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伽师县是一个地震多发地,自初发生6.9级地震以来,一直到现在不停地发生地震,除
了地震以外每年还发生冰雹、洪水、干旱、风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制约。面对这种情况,发展林果业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三)目前我县林果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配套等。
三、伽师县发展林果业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伽师县作为一个南疆县,夏天天气炎热,日照时间较长,气候干燥,土壤适合于种植杏子、酸梅、葡萄、石榴、无花果、甜瓜等水果。
(二)基地优势。我县现有10万亩杏子,3万亩酸梅,2万亩石榴和葡萄,每年可生产11万吨杏子,2.5吨酸梅,这是很好的一个基础优势。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扩大面积、规模,才能形成一个市场优势。
(三)品牌优势。伽师县以味美香甜的'瓜果出名,“伽师瓜”品牌闻名全疆,这个“品牌”有望建成专业的批发市场。
(四)品种优势。伽师的杏子耐贮存、便运输、糖份高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有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品质优势。
三、促进伽师县林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促进伽师县林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林果业生产模式,深刻认识到产业化是林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伽师县林果业受到冲击,若长期下去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没有林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伽师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林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林果业产业化新格局,实现我县林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围绕林果业产品的加工和流通,高起点地培植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伽师县在创建企业上,应先建立果树育苗场、冷藏库、果酱、果冻、果汁等加工企业。把企业生产出的新产品销售与市场结合起来起来,形成完整的林果产业链,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配套,促进一体化的经营格局的建立,带动千家万户发展。
(三)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创新,为推进林果业产业化提供动力。实施林果业产业化,就必须逐步加大瓜果一体化进程,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一个以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同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林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四)要正确处理农户、乡村、企业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是搞不好产业化的,要采取产、售合同制,用合同明确农民与乡村、乡村与工厂之间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或与基地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还可以在瓜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建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年终按股份来分红。
总之,只要充分利用我县的优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北疆地区好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我县林果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了地震以外每年还发生冰雹、洪水、干旱、风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受到制约。面对这种情况,发展林果业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必要的途径。
(三)目前我县林果业的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配套等。
三、伽师县发展林果业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伽师县作为一个南疆县,夏天天气炎热,日照时间较长,气候干燥,土壤适合于种植杏子、酸梅、葡萄、石榴、无花果、甜瓜等水果。
(二)基地优势。我县现有10万亩杏子,3万亩酸梅,2万亩石榴和葡萄,每年可生产11万吨杏子,2.5吨酸梅,这是很好的一个基础优势。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扩大面积、规模,才能形成一个市场优势。
(三)品牌优势。伽师县以味美香甜的瓜果出名,“伽师瓜”品牌闻名全疆,这个“品牌”有望建成专业的批发市场。
(四)品种优势。伽师的杏子耐贮存、便运输、糖份高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有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品质优势。
三、促进伽师县林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促进伽师县林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林果业生产模式,深刻认识到产业化是林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伽师县林果业受到冲击,若长期下去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没有林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伽师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林果业产业化的组织领导,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林果业产业化新格局,实现我县林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围绕林果业产品的加工和流通,高起点地培植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伽师县在创建企业上,应先建立果树育苗场、冷藏库、果酱、果冻、果汁等加工企业。把企业生产出的新产品销售与市场结合起来起来,形成完整的林果产业链,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配套,促进一体化的经营格局的建立,带动千家万户发展。
(三)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产业化组织形式不断创新,为推进林果业产业化提供动力。实施林果业产业化,就必须逐步加大瓜果一体化进程,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形成一个以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同农户的经营机制,实现林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四)要正确处理农户、乡村、企业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是搞不好产业化的,要采取产、售合同制,用合同明确农民与乡村、乡村与工厂之间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各自的行为,或与基地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还可以在瓜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建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年终按股份来分红。
总之,只要充分利用我县的优势,积极学习和借鉴北疆地区好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我县林果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篇6: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全市、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六种经济”。一、狠抓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不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作为农区大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逐步摆脱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基础不稳的突出问题,才能加快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步伐。
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区大县,人均耕地近3亩,农业税占了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6.7。今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县财政就减收3600万,随着今后两年内农业税逐步取消,面临着办公经费从哪里来,人员工资从哪里发的严峻形势。仅仅靠农业,很难摆脱农业大县,农民穷县,财政弱县的困境,只有发展壮大工业,才能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发展工业经济,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真正让工业在 发展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搞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牵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切经济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经济建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招商引资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资源、工业知名品牌、现有工业基础,全力以赴上项目,成立了由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六个招商引资专业组,落实一把手亲自抓、一套班子经常抓、一支队伍专业抓的工作机制,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发展工业坚持民营化的发展取向不动摇,坚持外向化的发展策略不动摇,坚持品牌化的发展重点不动摇,坚持园区化的发展模式不动摇。由于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今年 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县新上工业项目52个,总投资近亿元。全县限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8,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3.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0.4,增幅居全市前列,限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前列,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4.6。
二、优化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实践证明,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退国有进民有、退集体进个体,大胆地去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把发展的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摇风展旗,成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一是放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在政治上、政策上、舆论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全县民营企业达到700多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000多户,成为解决就业、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二是改制。我们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原则,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48家限上企业,大部分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分拆转让等改制,催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实现了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企业增加效益、国家增加税收的目的。 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 县化工总厂,在被 化工集团租赁以前,企业已是资不抵债,经营困难。通过租赁改制后,该集团当年就投资3000多万元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线。今年以来,该集团又投资9600万元新上了年产3万吨甲醇、6000吨三聚氰胺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将有力带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坚持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加大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技术创新、项目审批、工商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民间资本。我们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六条规定和十二条制度,严格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做到多支持、多帮助、多服务、多指导,少设卡、少指责、少收费,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环境的改善,也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商户纷纷到 谋求发展。
三、加快结构调整,做强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讲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培育品牌,走好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作为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业,主要特色也是农业。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特色。在巩固壮大“全国 第一大县”、“全省优良 第一大县”等老特色的同时,发展壮大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新特色,使 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林草牧沼综合开发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项目支持。 牌生猪和 牌花生制品等农副产品品牌,也成为内增收入、外增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县除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河砂资源等优势,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宣传这些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县的河砂每年实现税费收入达500多万元。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学会无中生有寻找特色,要善于在资源之外做文章,重资源而不能唯资源,重传统而不能唯传统,重基础而不能唯基础,在这方面, 县也在勇于探索,以坚持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县域经济也是开放经济,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当前,我们聚集发展能量的根本出路就是“两眼向外”,借助外力求发展。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市、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之后, 县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和 的实际出发,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一是营造开放的思想。针对我县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了“换脑工程”,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邀请浙 同志到我县作“解放思想”主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二是创造开放的环境。制订了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重新修订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实施奖惩的意见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效能监察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对骏马化工 分厂等18家企业实行了第一批挂牌重点保护,严查“三乱”行为,使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外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县逐步形成了“重商、亲商、优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86个,投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增长。此外,还有大批意向性项目正在联系和洽谈中。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我们宣传广泛,政策优惠,广大群众也开始关心招商引资,积极提供线索、联系项目,全民招商的局面正在形成。
五、树立经营理念,发展城镇经济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不仅能促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启动内需,缩小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把城镇化作为优化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来抓。
在城市化建设上, 县一方面出台了户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做好资本置换、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变城市资产为经营城市资本,加速城市资产向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及经营有方的经营者流动,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聚集和升级。县城建设上,我们以土地开发为突破口,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走好“以地建城、以地养城”的路子,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初步形成了以地生财、以财兴城、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几年来,我们还累计投资近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实施各类实事工程40多件,使城市形象和功能明显提升。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坚持经济立镇,产业兴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加快了各种产业、资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小康村建设上,我们结合生态村治理、村庄归并、土地整理等,形成了以 等一批具有 特色的生态型小康村建设模式。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力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2。
六、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目前,我们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劳务队伍规模庞大。这笔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就是优势、是财富,开发不好可能就是负担、是包袱。无论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都应当把发展劳务经济当作一项产业认真抓好,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些年来,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大的产业来抓,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组织培训,广抓信息,搞好服务等措施,鼓励、动员、引导农民定点、定向、有效外流,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素质。近三年,我们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达35万人次,尤其是去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5万人,增收近3亿元。为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我们还抓住输出前、输出中、输出后三个关键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解除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即:输出前通过驻外“窗口”,掌握各地就业岗位、用工类型、薪资待遇等情况,选定厂家,派专人护送,监督签订用工合同,并做到“四不”:对用工单位了解不够的不送,小型企业效益不好的不送,用工单位有克扣工资前科的不送,进厂不签订合法劳动合同的不送。输出中,对输送人员进行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建立劳务输出登记卡,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用工单位、输出单位和务工人员三方责任。输出后,通过驻外“窗口”进行常年跟踪服务,解决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经常性联系,在“放飞”的同时,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有一定积累、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兴业。真正做到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要请回来,使返乡兴业人员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雁”。
总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敢于争先、迎难而上、不甘落后的紧迫感,以夙兴夜寐,心系事业的责任感,坚定信心,务实苦干,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加速县域经济的腾飞,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