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乔姆斯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本文从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的内涵和指导意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包装设计的要求、我国急需绿色包装设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使包装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尽量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这一战略高度来构架设计策略,以绿色包装设计促进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
作 者:贺克 冯伟 作者单位:贺克(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湖南工程学院副教授,湖南湘潭,411104)冯伟(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V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包装 绿色壁垒篇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绿色包装设计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绿色包装设计
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与环境污染的防治、资源的有效利用密切相关.“绿色包装”也称为“生态包装”是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环保型包装,其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包装产业发展模式.本文针对我国当前过度包装和包装污染问题突出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谈绿色包装设计,建议从法律法规、政策扶植、科技创新、绿色包装设计原则等诸方面来倡导绿色包装设计,减少包装污染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危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 者:郑桂玉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刊 名:现代商业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年,卷(期): “”(23) 分类号:X3 关键词:绿色包装 包装污染 绿色包装设计篇3:绿色包装--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包装--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绿色包装的.概念 关于绿色包装,学术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现有文献对其说法也不一.人们广泛认同的绿色包装至少有2个作用:①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②对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化.
作 者:吴振铎 作者单位:安徽省财贸学院 刊 名:农产品加工 ISTIC英文刊名: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年,卷(期): “”(8) 分类号:F3 关键词:篇4: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信息化经济社会时代的到来,如今的设计行业存在诸多问题,我们简要概括为:一方面是中国的设计者的自身问题,思想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就“体验经济”型设计而言,很容易使人误入仅仅追求新奇事物的谜团,求新求怪,无限制开发产品满足过剩的人类需求,这是完全违背时代和历史潮流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深思熟虑,将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也许可以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
作 者:朱洁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刊 名:中国商界 英文刊名:CHINA COMMERCE 年,卷(期):20xx “”(1) 分类号:X22 关键词:现状 绿色设计 体验经济 可持续发展篇5:我国绿色包装凸显四大问题
我国绿色包装凸显四大问题
由于出口商品必须采用绿色包装和国内环保事业的兴起,政府的支持,我国的绿色包装产业快速发展.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部分产品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好的销路,绿色包装产业的市场在不断扩大.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产业还远远落后,发展的速度也不够快.
作 者:陈实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包装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F7 关键词:篇6:推行绿色包装促进我国外贸出口
推行绿色包装促进我国外贸出口
文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提出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有利于破除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外贸经济的发展,从企业、政府、科研院校、国外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实施绿色包装体系的措施.
作 者:陈世荣 雷玉生 CHEN Shi-Rong LEI Yu-sheng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刊 名: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4(1) 分类号:F760.3 关键词:绿色包装 贸易壁垒 中国商品 外贸出口篇7:绿色包装设计的未来
包装具有促进高品经济发展的功能,但是包装的大量制造使用,却又给社会带来相当的负面效应,包装工业要消耗大量资源,废旧的包装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包装设计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充分考虑包装的盒体结构、材料的运用及印刷的工艺,直至最终的垃圾处理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合理、省料、美观实用,因此,倡导绿色包装设计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绝大多数包装在使用后,都逃脱不了成为垃圾的可能,而在物流过程中,包装又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减少废弃物,如何利用好垃圾。这是摆在考虑全球化生态平衡面前的大问题。
据有关材料表明,我国塑料包装目前年量在200万砘以上,其中难以回收利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占30%,另有数字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物约有1600 万吨,其中主要是塑料包装制品的废弃物,每年废弃多达100万吨,其中主要是塑料包装餐饭盒、杯盘、发泡材料、饮料瓶、各种糖果及食品的塑料外包装,以及各种塑料包装袋等等。据专家称,这些白色垃圾将在地表呆上相当一段时间也不会消失。
由此可见,包装垃圾已经在慢慢侵蚀着我们的生存环境,除了我们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科学处理每次产出的生活垃圾的同时,关于生产或使用各种塑料材质的包装厂家或有关监督部门,更应责无旁贷的找寻科学合理的途径或通过研发或替代性的产品,遏制包装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设计,绿色包装的提法和倡议,可谓是该领域的令人欣慰的讯息,成为文明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推出有“绿点” (DER GRUNE PUNKT,即产品包装的绿色图案)标志的“绿色包装”。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绿色包装声速在世界各国发展,至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了“环保委员会”着手制定绿色环保标准,于1月正式在全球施行,现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知和推广。
除了采用绿色标志外,开发绿色环保、生态性能的包装材料,才是最具实质性的举措。例如,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和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装。此类及类似材料即节省又无污染,可谓值得大力推广。
再者,应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再生的材料,增加材料的循环利用,节约全球资源。如我们常见的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的玻璃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是指聚酯类包装再回收之后,可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再生使其循环使用。在芬兰,塑料瓶的回收率高达99%,商场里,人们自学地把废瓶子送入回收机,回收机找回金额。在这里,环保意识得到了具体的再现与实施。
可降解性的材料是一种值得深入研发的材料,该种材料使用后,在光和作用或地壤及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分解和还原,最终以无毒形式重新进入生态环境中,回归大自然。如法国一家奶制品公司制造出一种从甜菜中提取的乳酸,制成的酸奶盒和杯盘。这种生态盒的基本原料是甜菜,通过掺入矿物质后便成为一种轻型、坚固的材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盒(杯)可在摄氏 55底以下、60天内分解为农家肥料,
再如,纸类材料是包装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材料。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中会被很快地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程度低,并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在许多国际大公司,使用可回收纸用于年报、宣传品的制作,用回收纸制成的信笺、信纸,以体现其关注环境的绿色宗旨,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从包装材料的开发上解决绿色包装问题是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保证该领域或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在包装设计环节中准确合理地选用材料,加之完善的创意,同样能对绿色包装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我们的历史,流传至今的许许多多包装仍然值得我们设计时借鉴的。例如中国的米粽包装就是一项极佳的传统包装设计,包装的外衣——粽叶,取材于自然植物芦苇,粽叶的清香不仅增添了米粽的回味无穷,而且用后弃于自然,便于分解消失殆尽。就我国的陶器而言,陶制品自古就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陶器取材于自然泥沙,质地坚硬易于盛装,便于使用与回归自然。现今在中国酒包装设计上,仍然随处可见陶器与瓷器的良好应用。造型上经过匠心独具的设计,加之色调及文字的艺术处理与巧妙搭配,此类包装仍然不失其现代感,又深浸中国古文化的素养,可谓与绿色包装原则形成了神奇的吻合。这说明只要因地制宜、巧于意匠,立足于地方材质,既可节省能源又利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在包装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除却选用易降解回归自然的材料外,节省用材也是绿色包装所主旨的内容之一。如果一件包装过份强调其结构,层层叠叠的包装纸、包装盒,意在加强商品包装的高档次,尽管装饰手法精美,设计品位很高,但由于浪费材料同样不值得倡导。如果说设计的包装巧妙生动。制作精美,增强其收藏价值,创造其重复使用的机会,这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设计动向。
再如,过去中国老百姓上街买菜,仅用一只手提的篮子,这在当时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可现在这菜篮子早已被各式各样的塑料方便袋所替代。塑料袋虽然方便了一进,但却带来了难以处理的麻烦。可见,当人们每次到菜场或超市购买日用品时,不妨再拎一个可反复使用的篮筐或购物袋,这样,既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也节约了能源的消耗,这也是保护环境意识的体现。
欧美等国曾把废弃的唱片再度设计成为果盘等形状的包装容器,用回收的包装盒瓦楞纸板,精心设计成生活中功能各异的坐椅。不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用途与生命,使之重新回到消费者当中,同时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类似材料的再度使用在包装领域中屡见不鲜,尤其在经济发达、文化素养较高的国家与地区更为普遍,而在发展中国家,对废旧垃圾的再度利用重视程度还不够,民众的参与度与不够广泛,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另外在设计言上,应多强调与宣传环保方面的讯息,在图案、品名、色彩、文字间流露出绿色包装的氛围,使其形成一种设计主流而传播。在设计中时刻体味设计与生产的调和,生产与消费的默契,生活与生态的和谐。设计时,应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诸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节约的原则,应尽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都能得到再循球使用。
绿色包装不仅是包装设计本身面临的一场大革命,也是包装材料的一场大革命,更是有关我们人类生存衍展的大革命。绿色包装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保护资源与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实施可持续经济全球良性发展的基本战略。企盼绿色真正成为21世界的迷人色彩,绿色包装真正成为包装设计的未来。
篇8:全程实施绿色包装设计
全程实施绿色包装设计
由于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与资源的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将直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然而,污染预防的根本性措施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的消费意识朝着环保型产品的方向转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包装的绿色设计与制造应运而生.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包装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年,卷(期): “”(10) 分类号:F7 关键词:篇9:佛山绿色包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论文
佛山绿色包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论文
摘要:随着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及切身利益,保护环境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是在当今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进行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绿色包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了佛山绿色包装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科技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及消费者层面提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策略,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主线。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推动佛山绿色包装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给佛山政府部门和绿色包装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达到改善佛山环境并提高佛山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的目标。
关键词:新《环境保护法》;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策略
随着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坏直接关生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及切身利益,保护环境能够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纳入立法条例,强调了保护环境的优先准则,即由以前保护环境的工作协调于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到现在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保护环境放在了首要位置,表现出立法理念的重大变化。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民众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的背景下,无公害(又称环境之友)包装也就受到广大消费者们的喜爱,绿色包装便应运而生[1]。随着佛山经济快速发展,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包装行业的队伍也日益壮大,2013年佛山市包装产业总产值已达620亿元,2014年还在不断增长。佛山包装产业的不断壮大,在量上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在质上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及完善的产业链。但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不但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更在乎产品的外在包装,基于此,各制造商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而选用各种各样的包装材料,使包装更显精美。但是,随着包装档次的提升,包装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著的问题是,不断增加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及人类健康[2][3]。2014年12月,标准排名、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投资时报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宜居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佛山排名第11位,宜居指数为0.681,空气指数为0.663。由此可见,佛山的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佛山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论文基于当今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而作。目的是推动佛山绿色包装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佛山政府部门及绿色包装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达到改善佛山环境以及增加佛山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的目标。
一、绿色包装的定义及内涵
绿色包装又称为无公害包装,是经过传统包装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理念。绿色包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绿色包装材料可以再生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4]。它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绿色环保和节约资源两大方面,主要表现如下:1.实行精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以满足商品包装基本功能、方便装卸搬运、便于销售等为前提,以包装体积最小、用料最省为原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精简化包装原则作为绿色包装的首要目标。2.可循环利用及可回收再生包装绿色包装材料采用可循环利用、回收再生的材料,能增加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率,充分发挥包装废弃污染物的可利用资源,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3.包装废弃物可降解腐化包装材料的选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健康无害,对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无害。包装材料在使用以后,经过处理而不会变成永久性污染,可以自然降解和腐化;处理后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空气及土壤等[5]。大多数国家都逐渐开始研制及生产可降解、腐化的绿色包装材料,并已初显成效。4.绿色产品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害绿色产品包装从材料供应选择到生产企业加工、消费使用、污染废弃等一系列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无害,同时把选择循环可重复利用的辅佐材料作为首要因素权衡考虑[6]。
二、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自绿色包装新理念被提出来后,佛山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绿色包装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佛山市安晟包装制品公司致力于绿色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环保包装材料。包装业的绿色环保意识渐渐增强,开始重视安全卫生、绿色环保等因素,包装行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7]。但由于佛山包装业起步比较晚,基础相对比较差,包装业以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存在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包装战略理念落后国际上采用企业规模(公司雇员数量)来界定企业类型,雇员1~9名的为微型企业,10~99名的为小型企业,100~499名之间的为中型企业,500名以上的为大型企业。为了解佛山各种规模的企业对绿色包装的重视程度,本课题调查组走访了佛山一些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微型包装企业,采集到有效样本64个,调查样本企业类型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图1中的调查结果得知,佛山大型企业对绿色包装重视程度较高,42%的大型企业重视绿色包装,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资包装企业对于绿色包装的重视程度更高;还有一些以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高新开发区企业也很重视绿色包装的发展,而中型企业对于绿色包装的重视率只有23%;小、微型企业对绿色包装的重视率低于20%,它们更多的精力花在怎样扩大产能发展,怎样更快地获取更多的利润,怎样尽力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把重点放在依靠科技创新、优化调整结构方面去实现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所以,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还是一种粗放型的高消耗、低产出的生产模式。2.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包装的发展需要绿色消费观念引导,为了解佛山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接受程度、挖掘绿色消费品的市场潜力,本课题调查组在佛山开展了有关绿色消费观念及绿色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06个。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3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不同的年龄段的民众绿色消费差别比较大,年龄段在20~29岁的民众,虽然有56%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有必要,但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及包装产品时只有46%的民众把绿色包装放在首位、把价格排在第二位;年龄段在30~39岁的民众,虽然有52%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重要,但是在选择包装材料及包装产品时只有45%的民众把绿色包装放在首位、把价格排在第二位;年龄段在40岁以上的民众,只有49%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很有必要,51%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没有必要。民众在消费产品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价格高低、质量优劣,至于包装产品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包装材料能否循环再生利用,他们并不关心,造成包装企业难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去发展绿色包装。3.绿色包装人才缺乏佛山绿色包装技术人才缺乏阻碍着佛山绿色包装业的发展。绿色包装并非从原始材料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包装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包装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研究绿色环保包装材料,代替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包装材料。基于佛山绿色包装业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包装行业对绿色环保包装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及开发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部分包装产品已经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但佛山整个包装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绿色包装研发方面的技术人才缺乏,严重阻碍了佛山绿色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4.对绿色包装认识相对肤浅大部分人认为,玻璃瓶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易拉罐小,纸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塑料瓶小,为进一步了解佛山包装从业人员及普通民众对绿色包装的认识程度,课题调查组对53名包装从业人员和53名群众进行了调查走访,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表4可以看出,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以及普通民众对绿色包装的认识都比较肤浅,25%的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及61%的普通民众认为玻璃瓶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易拉罐小,38%的从事包装行业的人员及72%的普通民众认为纸包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塑料瓶小。因为纸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循环再生使用,所以大部分人认为纸包装是一种比较好的绿色环保材料,但是很少有人站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上考虑,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纸包装材料在废弃物循环、回收再生利用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损害人类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包装材料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下面我们从各种包装容器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做个比较[8](表5)。总之,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而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里环境的改善有可能导致其他地方环境的恶化,绿色包装需要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的来源到加工过程、再到产品的最终处理方式,从包装产品的生产到使用过程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都不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我们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来考虑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要站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长远的、发展的观点出发,实现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佛山绿色包装的发展策略
佛山包装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对包装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企业绿色包装战略理念落后、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包装发展缺乏扶持政策、对绿色包装认识片面等问题,佛山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应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整发展策略。本论文以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优化调整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指导思想,以保护优先、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按照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从科技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消费者层面等提出发展佛山绿色包装的策略。1.科技层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制约着整个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及引进绿色包装人才。佛山包装企业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从学校引进物流管理专业包装方面的技术人才,以解决佛山包装业在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科技人才和技术,谁就能够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佛山包装业处于产业升级换代的过渡阶段,需要有一批包装方面的高科技人才支撑。在发展绿色包装的过程中,应从绿色包装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绿色包装技术研究和攻关、绿色包装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采用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及管理创新等方式,促使佛山包装业渐渐摆脱粗放型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依靠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促进佛山包装业从粗放型的.传统包装向绿色包装转型升级,实现佛山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力求取得最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企业层面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佛山包装企业应进行绿色包装生产,安排专业人员重点研发绿色包装技术,在生产的时候选用绿色包装材料,并遵循“3R1D”原则,即减量(reduce);回收再用、再循环(reuse,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把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入包装企业,并以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破坏环境为原则,优先使用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尽力减少包装污染物的产生。除此之外,包装企业还应依照国家有关的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且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如有意外环境事件发生的时候,包装企业要马上采取措施,尽力把损失降到最小,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可能受到伤害的居民,另外还要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总之,包装企业要把低碳、绿色、环保作为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3.政府层面绿色包装行业涉及面广,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要实现包装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必不可少。首先,从税收方面来调节平衡,迫使商品生产者从原材料的来源到加工过程,再到产品的最终处理方式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尽量以绿色环保为原则进行生产,保持包装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其次,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绿色包装企业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鼓励与扶持。最后,政府要制定有效的约束制度,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在权力上,政府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现场清理、检查,并授予各级政府一些新的监管权力;在责任上,政府应增加“监督管理”的相关职责,强化监督管理的相关措施,规定严厉的行政问责措施。任何企业如果不按规定排放污染物,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如果不及时改正,将以天来计算罚款金额,并查封扣押相应的设备设施;情节严重的,将强行停产整顿。政府通过引导及监督管理,实行软硬兼施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对包装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4.消费者层面绿色包装离不开消费者的倡导与支持。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为强化公众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绿色观念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让每个消费者有机会了解绿色包装的相关知识,自觉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教育甚至谴责。还可以在一些热播的节目或在电视台收视黄金时段开办环境保护的专题栏目,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让广大民众深入理解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义,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积极参与、开展绿色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让消费者充分意识到绿色消费带给自身及社会的好处,让绿色消费的新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消费者自发地爱护、保护环境,实现包装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9]。
四、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主线
根据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主线。1.以清洁生产为理念,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佛山要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包装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要使绿色理念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的选用阶段就要开始控制。正确选用包装材料是企业实现绿色包装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包装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困难所在。包装企业在选用包装材料的时候,应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低碳经济理念为导向,以减量化、回收再用再循环、可降解为原则。包装企业应多花心思在择优选用绿色包装材料上,比如轻量化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无毒包装材料、挥发性少的包装材料及可降解包装材料等。包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将绿色包装渗透到包装的方方面面[10]。2.大力回收包装垃圾,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包装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生活环境。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材料消耗资源数量巨大,且大部分为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如胶带、填充物等,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不能自然降解,如果焚烧处理还会产生刺鼻气味,损害健康,污染环境。因此,大力开展包装用材回收利用,是包装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多方合作建立循环利用体系(当然企业参与不可缺少),设立专门回收机制,支持包装循环利用;生产企业参与加工环节,利用两者优势疏通回收渠道,尽量生产可降解、可再生材料。佛山目前在包装垃圾的回收利用环节还须加强,在包装回收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构建包装废弃物的网络体系及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确保各种各样的包装废弃物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置及回收利用,实现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化循环。3.加强绿色包装人才的培养,努力推行绿色包装设计传统包装设计是粗放型的,很少考虑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对环境的影响,产品生产周期为“从摇篮到坟墓”。这种能源消耗大、回收率小的生产模式,虽然可以取得眼前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浪费了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包装生产行业应努力推行绿色包装设计,加强绿色包装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站在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无害的角度考虑,尽量简化包装设计,以适度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目标;要站在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角度全盘考虑,尽可能采用可拆卸式设计及标准化设计的方式,以此增强佛山包装产品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能力。4.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佛山各种规模的包装企业比较多,虽然近期涌现了一批大型的技术先进的包装企业,但是生产设备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小型包装企业依然是佛山包装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包装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生产中污染现象严重、资源消耗量大,根本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此,行业协会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尽快淘汰不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工艺,引导这些企业实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规模化。同时,还应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着力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以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原则对这些包装企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构建绿色包装产业群,实现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目标。
五、总结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绿色包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了佛山绿色包装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科技层面、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及消费者层面提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策略,构建佛山绿色包装发展的主线。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佛山经济稳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渠道;佛山绿色包装业虽然取得了初步发展,但还需要进行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民众拥有绿色消费意识是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后盾及动力。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推动佛山绿色包装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快速发展,给佛山政府部门和绿色包装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达到改善佛山环境并提高佛山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美丽.发展低碳经济下商品包装的思考[J].中国包装,2014(,6):60-62.
[2]曾欧.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绿色包装发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
[3]王润球,李元初,彭金平.关于推进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6):99-100.
[4]赵娜.当下绿色包装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禾子.食品包装的“绿色之路”[J].福建轻纺,2014(,11):13-14.
[6]张晓丽.论环境优先原则[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6):297-298.
[7]刘铮.彩箱印刷加工技术的新发展[J].包装财智,2013(,3):53-55.
[8]顾红.论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2(,5):79-80.
[9]郑军婷,唐勇敏,崔超英.绿色农产品物流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4):119.
[10]楼前飞.发展绿色包装促进循环经济[J].商业经济,2009,(22):29-30.
【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章:
2.包装设计心得体会
3.包装设计教案
6.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